越南 海外市场国别资料

越南 海外市场国别资料
越南 海外市场国别资料

越南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东南亚地区,与我国接壤,拥有8411万人口。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坚持革新开放政策,加强反腐败斗争,对外实行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政策,积极融入区域和全球经济,经济近年保持快速发展,国内政局比较稳定。1999 年,中国和越南确定了新世纪中越“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关系框架。2006年中越签署关于扩大和深化双边经贸合作的协定,全面规划了两国未来5至10年的经贸合作,决定推进大项目合作,扩大贸易规模,共同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谈判尽快达成协议。

近年来,越南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建设项目快速增加,导致水、电、道路以及其他基础服务设施需求日益增大。为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越南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2006年越南承包工程市场规模为40.3亿美元。根据政府规划,从2007年到2020年期间,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就需要1400亿美元,再加上工业和民用建筑领域的快速增长,未来越南承包工程市场将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企业自2002年后在越南工程承包市场获得快速发展,已经在电子通讯、石油化工、交通运输、房屋建筑、制造及加工业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中越经贸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加强,我承包工程企业在越南工程承包市场前景广阔。

第一节 宏观环境

概念数据:

面积 32.95万平方公里

人口 8411万

GDP 573亿美元(2006年) GDP增长速度 8.17%(2006年)

汇率 1美元≈16091越南盾

(2006年)

外汇储备 114.83亿美元(2006年)资源优势:

越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主要有煤、铁、铝、钛、锰、铬、锡、磷等。其中煤、铁、铝、磷等储量较大,分别为65亿吨、13亿吨、60亿吨和15亿吨。

产业特点:

越南是传统农业国,粮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水果、咖啡、橡胶、腰果、茶叶、花生、蚕丝等。其中大米和咖啡出口居世界前列。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电力、冶金、纺织等。

一、 政治环境

越南系社会主义国家,国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构。现任国家主席为阮明哲,政府总理为阮晋勇。越南实行一党制,越南共产党是惟一政党,现任总书记农德孟于2001年在越共九大当选中央总书记,2006年在越共十大上再次当选,任期5年。首都设在河内。

近年来,越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建设为关键”,加强民族、宗教和反腐败工作,目前越南国内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党的建设上,越南高层一直对党内斗争、特别是政治多元主义保持着谨慎而戒备的态度,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牢固地掌握着国家政权。近年来,越共中央还加大了反腐败力度,自2003年以来严厉惩处了多名违法乱纪的党员领导干部,并于2004年11月签署了国际反腐败公约。在经济上,通过实施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如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简化私人企业的注册程序,开办股票交易所和积极吸引外资等,使越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至2006年间,越南GDP增长率平均达到7.5%,在亚洲国家中位居前列,成为世界投资热点地区。为加强民族团结,越共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和宗教地区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贫困状况。在对外关系上,越南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地区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越南政治领域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府官员的腐败。从政府高官到基层治安及行政管理人员,腐败盛行。据越南政府公布的材料显示,超过三成的越南政府官员有着贪污腐败行为。这些腐败现象引起了国内民众和外国投资商的强烈不满,严重地影响了越共的威信和越南的国家形象,并导致一些投资者撤出资金,离开越南。

二、 经济环境

2000年以来,越南国内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由于连年战争破坏,越南曾经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越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2000年至2006年间,GDP增长率平均达到7.5%,在亚洲国家中位居前列。2006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约为573亿美元,同比增长8.17%。目前越南已成为世界投资热点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失业率近两年有所下降,2006年为4.4%。但是近期通货膨胀压力加大,2006年通货膨胀率为7.2%,2007年7月升至8.4%,创下17个月以来新高。

政府财政赤字呈现不断扩大趋势。2006年,财政收入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8%,

财政支出201.9亿美元,同比增长45.8%,财政赤字34.5亿美元,相当于GDP的6.02%,为近5年来最高峰。

国际收支呈良性发展态势。2002年国际收支余额仅为3.95亿美元,2006年则上升为43.22亿美元,其中经常项目余额为-1.64亿美元,资本账户余额为44.86亿美元。

外债总量虽然逐年上升,但占GDP的比重却不断下降。2001年,政府外债约为125.9亿美元,占GDP比重约为39%,2006年外债则上升为183.3亿美元,占GDP比重下降为32%。

外汇储备增加较快,2006年底达114.83亿美元,是2002年的3倍多。汇率基本保持稳定,2006年末1美元约兑16091越南盾。

鉴于越南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国际各大评级机构对政府的偿债能力基本都持积极态度。标准普尔2006年9月对其偿债能力短期评价为B级,长期为BB级。

三、 贸易投资环境(与对外承包工程相关)

(一) 管理体制

越南主要贸易和投资管理机构为贸易部和计划投资部。贸易部负责对外贸易管理,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外贸发展战略,研究国内外市场形势,提出对策;制定出口产品发展方向,拟定或颁布有关贸易法规;负责配额的管理和分配;批准专营进出口的企业及生产性企业的进出口权;监督外贸政策的执行情况等。而计划投资部是越南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的中央政府主管部门,下设外国投资局,具体负责外商在越南投资和越南企业对外投资管理工作。

越南与贸易投资相关的法律主要包括《海关法》、《贸易法》、《进出口税法》、《投资法》、《企业法》、《竞争法》等。

(二) 税收政策

越南对本国公司和外国公司采取统一的税率,主要税种包括公司所得税、增值税、进出口税和预提税等。

1、公司所得税

从2004年1月1日起,外国投资公司、国内公司、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以及不受《外国投资法》管辖的外国承包商适用的标准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8%。建设——经营——移交(BOT)企业的标准税率为10%。国内外石油、天然气企业的标准税率为50%,优惠税率最低

为32%。符合政府规定条件的外国投资公司和国内公司,优惠税率为20%、15%和10%。

2、个人所得税

居民纳税人应当就来源于全世界的所得纳税。非居民外国人仅就来源于越南的所得纳税,第一年适用25%的税率,以后年度适用居民外国人的税率。与越南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国家的居民个人纳税人,如果是越南的非居民纳税人并符合一定条件,则可以免缴个人所得税。

从2004年7月1日起,对居民外国人取得定期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如下(所得按月计算):

表 1 越南居民外国人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2 3 4 5

800万越南盾以下

超过800万至2000万越南盾

超过2000万至5000万越南盾

超过5000万至8000万越南盾

超过8000万越南盾以上

10

20

30

40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3、增值税

在越南设立的本国和外国的所有经营机构都应当缴纳增值税。从2004年1月1日起,

根据商品和服务的种类,增值税税率分别为0%、5%、10%(标准税率),此外还有许多税收减免措施。制造类和加工类产品的出口和出口劳务,实行零税率。

4、特别销售税

特别销售税只对部分商品和服务征收,如酒类、进口汽车、汽油、香烟、扑克、迪斯科舞厅、按摩、卡拉OK、赌场、高尔夫球俱乐部、经营赌博和彩票的娱乐场所等。对于商品,只在生产或者进口环节征收特别销售税,税率为15%至100%。从2004年1月1日起,缴纳

特别销售税的商品也应当纳税增值税。因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以及汽车组装商,可以暂时免缴特别销售税。

5、社会保障税

雇主和雇员分别按照雇员工资的15%和5%按月缴纳社会保障税。外国人免缴社会保障税。

6、进出口税

一般商品的进口税税率从0%到50%。但是对某些产品,如酒和烟,税率高达100%。对外国投资中作为资本投入的商品和来料加工再出口的商品,给予免税。

出口税只对出口自然资源征收,税率为0%到45%。

此外,越南已于2007年1月11日加入WTO,按照相关承诺,越南贸易进出口关税将在5~7年中逐渐降低,平均关税由17.4%下降到13.4%。

7、预提税

1998年12月31日之后签订的贷款协定,其利息应缴纳10%的预提税。但外国政府或政府性机构提供的海外贷款,按照双边税收协定的规定,可以免缴预提税。

外国承包商应缴纳的增值税和公司所得税由承包方按应税流转额的一定比例预缴,转包额除外。根据合同的性质不同,预缴的比例不同。公司所得税和增值税的预提税税率都为1%至10%,预缴的增值税可以在增值税申报表中作进项抵扣。公司所得税和增值税的预提和缴纳义务由合同中的越南方承担。

(三) 外汇管理

越南对外汇实行管制,外汇只能通过获许从事外汇活动的银行系统、组织和个人流通。外商可按《外国在越南投资法》的规定向海外汇出外币以支付外债本息及费用,汇出外币投资资金、再投资资金、利润和其他合法收入。

(四) 优惠政策

1、投资优惠的范围

越南《投资法》明确规定的优惠投资领域包括:新材料、新能源、高科技产品、生物技

术、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种植、养殖、农林水产品加工、制盐、培育新的植物和畜禽品种、应用高科技,现代技术,保护生态环境、研究、发展、创造高技术、劳动密集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发展教育、培训、医疗、体育和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传统手工艺术行业等,以及投资优惠地区,如社会经济条件困难的地区、工业区、出口加工区、高科技区和经济特区,越南政府将在税收、亏损转移、固定资产折旧、土地使用、投资扶持等方面给与优惠。

2、对外国投资者的税收优惠政策

2000年7月通过的《新外商投资法(LFI)》实施了激励外国投资者的新税制。包括:针对不同的项目,利润汇兑税分别从5%,7%和10%降低到3%,5%和7%;允许商业合作合同(BCCs)的各方将带税损失计入此后的连续五年;对于用于政府特别鼓励投资项目的原料,五年的进口关税豁免可得延长;对侨民减免20%的企业所得税,并实行3%的利润汇兑税率。对于能够形成固定资产的机械、物资、专用运输工具、零部件、附件等进口产品和国内目前没有能力制造的商品关税一律全免。

3、工业园区的优惠政策

越南为了积极的吸引外商投资,建立了若干工业园区,并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进入经济园区投资的企业,从应纳税之日计起,免征4年营业所得税,其后9年减半征收;最高优惠可从投产之日计起享受15年10%的营业所得税。对在经济区工作的人员,按五折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对于经济区内的高科技项目、对行业或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的大型项目,经政府总理审批,在项目续存期间可长期享受10%营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五) 贸易投资壁垒

1、市场准入

2003年3月19日,越南颁布了修订后的《外国在越南投资法实施细则》,该细则对限制、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做了说明:

限制投资领域 外商只允许以合作经营方式投资的领域:设立公共通信网、提供电信业务服务;国内国际邮件收发业务经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经营。外商只允许以合作经营或联营方式投资的领域:石油、稀有矿产开采和加工;空运、铁路、海运;公共客运;港口、机场建设;海运、空运业务经营;文化;造林;工业炸药生产;旅游;咨询服务。

在工程承包招标中,越南政府规定:外国公司必须同当地企业联合投标,或承诺分包给当地公司,才允许参加投标;中标的外国公司必须优先选用越南方技术人员和工人,外方只能选派少数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项目管理;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和机械必须优先在当地市场购买等。

禁止投资领域 越南禁止投资的领域包括:对国家安全、国防及公共利益有害的投资项目;损害越南历史古迹、文化、传统、风俗的投资项目;损害生态环境的投资项目;处理从国外输入有毒废料的投资项目;生产有毒化学品的投资项目,或使用国际条约禁止的毒素的投资项目。

2、劳务政策和劳工签证

越南《关于选用和管理在越南的外藉劳务实施细则》规定,被录用或选派到越南工作满3个月或3个月以上的外国人必须办理“劳动许可证”。

越南对本国企业雇用外籍员工做出限制性规定,外籍员工比例不得超过企业现有总人数的3%,且最多不能超过50人;对外国代表处和分支机构则无此类人数限制,但建筑业雇佣外籍劳务须获得人民委员会主席批准。

在越共的领导下,越南坚持革新开放政策,加强反腐斗争,对外实行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政策,对外形象逐步得到改善,国内政治稳定。同时越南积极融入区域和全球经济,社会经济秩序较好,经济发展有较大潜力。加入WTO后,越南法律不断完善,政府工作效率提高,投资环境得到改善。

第二节 中-越经贸合作的总体分析与评估

中国与越南于1950年1月18日建交。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中越关系一度恶化,1991 年双方恢复关系正常。此后,两国经贸合作全面恢复并进入快速发展期。1999 年,两国确定了新世纪中越“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关系框架,未来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一、 合作的重要性

中越同为亚太地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相似的政治背景和共同的利益诉求,加

强中越双方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越南是我国的重要邻国,巩固和发展同越南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对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对维护和促进亚洲地区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中越在资源及产业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加强两国经贸合作有利于双方经济共同发展。越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主要有煤、铁、铝、钛、锰、铬、锡、磷等。其中煤、铁、铝、磷等储量较大,分别为65亿吨、13亿吨、60亿吨和15亿吨。目前我国国内资源生产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之下,越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技术等问题而开发力度不足,双方合作有利于帮助越南开发国内资源和缓解我国资源瓶颈压力。从产业结构上来看,越南是传统农业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主要有原油、天然橡胶和煤炭等资源性产品,其国内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至今还没有自己的石油成品制造厂;而我国工业领域相对发达,出口到越南的商品主要有成品油、纺织品、服装及附件等,中越合作有利于双方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

二、 合作现状及前景

两国自恢复关系正常化以来,签署了许多经贸合作协议,双边贸易不断发展,相互投资逐渐增加。2007年4月15日至18日,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旨在进一步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两国在新发展阶段中的友好合作关系。通过此次访问,越南重申其优先发展与中国的睦邻关系的一贯政策,双方的经贸合作往来将不断增强。

(一) 双边协议

两国自1991年到现在签署的双边协议10个,涉及双边贸易、投资的多个领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2006年11月16日签署的关于扩大和深化双边经贸合作的协定,协定全面规划了两国未来5至10年的经贸合作,决定推进大项目合作,扩大贸易规模,共同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的谈判尽快达成协议。

(二) 合作现状与前景

恢复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关系不断加强,贸易规模和相互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中越双边贸易额已达99.5亿美元。

1、合作现状

贸易 据越南贸易部公布的统计数字,2006年中越双边贸易额达99.5亿美元(不含港澳台对越南贸易,下同),同比增长21.4%,中国已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目前,中国出口到越南的产品主要为纺织品、钢材、成品油等,从越南进口的产品主要为原油、煤炭、天然橡胶等。

投资 2007年5月,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有效项目407个,合同总额10.69亿美元,在所有对越南投资国家地区中排第14位。

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 2006年,中国对越南承包工程累计合同额56.1亿美元,累计完成营业额19.2亿美元;中国对越南劳务合作累计合同额2.58亿美元,累计完成营业额2.2亿美元。

2、合作展望

目前,中越两国对双方的经贸合作取得的进展均表示满意,同意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精神,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规模,提高合作质量和水平,积极开拓新的贸易增长点,保持双边贸易额快速增长,实现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150亿美元的新目标。预计未来几年双方将在基础设施、制造业、人力资源开发、能源、矿产加工及其他重要领域的合作将得到持续加强。

第三节 越南承包工程市场分析

越南经多年战乱,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其经济发展。越南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在近几年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越南承包工程市场也因此得以迅速发展。目前,该国承包工程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电力、通信、工业园区、民用设施等领域。

一、 市场概况

近5年来越南经济高速增长给基础设施需求带来巨大压力,工业建设项目的快速增加导致水、电、道路以及其他服务设施日益不足,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投入力度,使得国内承包工程市场日趋活跃, 2006年越南承包工程市场规模为40.3亿美元。

为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在基础设施、工业发展和民用设施等领域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

在交通运输领域,根据越南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总体规划,政府在2006-2010年间计划投

入315.65万亿盾(约197.3亿美元)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其中,国家财政拨款142.91万亿盾(约89.3亿美元),其他渠道筹集资金172.74万亿盾(约108亿美元)。2007年3月,越南计划投资部将2020年大型交通运输项目资金筹集方案报政府总理审批。据此方案,从目前到2020年越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投资728亿美元。融资渠道为国内外私人投资、企业投资、国际金融组织提供的商业贷款、政府发行债券和官方发展援助基金(ODA)。

在电力领域,为缓解供需压力,越南政府从2002年开始实施电力发展规划,主要倾向于水电建设。按此规划,至2010年,越南将新建或扩建近40座电站,包括22座水电站,8座燃气电站,7座燃煤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40万千瓦。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电力发展规划,越南国家电力集团(电力垄断企业)从2007年开始计划投资兴建近4000个电力工程项目,包括58个电厂、897个110-500KV的电网工程和近3000个中低电压电网项目,总投资为39.04万亿盾(约24.4亿美元)。

为了进一步促进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带动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2007年8月越南批准8个新的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政府计划到2010年将工业园区的面积扩大到4.5-5万公顷。

在住房领域,政府提出到2010年将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目前的10平方米提高到15-20平方米,计划在2005年到2015年期间,每年居民住宅预算从2005年的3.98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6.03亿美元。

据越南有关部门预测,从2007年到2020年期间,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就需要1400亿美元,再加上工业和民用建筑领域的快速增长,未来越南承包工程市场将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二、 细分领域市场情况

越南承包工程市场主要工程项目分为基础设施、工业与民用设施建设等三大类,细分领域可分为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电力、电信、住房、工业园区等八类。以下是从各市场的发展状况、政府发展目标和规划的角度对细分领域市场进行分析。

(一) 公路

1、发展现状

目前越南公路总长13万多公里(其中1.4万公里国道,1.5万公里省道,其余是连接各县乡的公路)。柏油路、水泥路约占10%。

2、政府规划

与公路建设有关的主要规划内容如下:

1)将以河内市和胡志明市为中心的半径为50-80公里的公路建成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并在重点经济地区建设一批高速公路,如:内排-下龙高速公路,琅路-和乐高速公路,北江-惹桥(Cau Gie)-宁平高速公路,胡志明市-头顿高速公路,胡志明市-芹苴高速公路,胡志明市-油热(Dau Day)高速公路等。

2)将中部横向国道改造为3级公路;将所有省道基本铺设柏油路面或水泥路面。

3)在城市交通方面,完成河内空中有轨电车嘉林-甲八段的建设;完成胡志明市和兴-边和段有轨电车(其中和兴-平赵段为空中)的建设。

4)在农村交通方面,改造县级公路达到5级或6级标准;改造乡级公路达到A级或B 级农村公路标准;30%的农村公路实现柏油路面,其中平原地区50%的农村公路实现柏油路面;80%的农村公路可四季通车。

2007年,越南总理相继批准了胡志明市至2020年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及贯穿南北的胡志明大道总体规划。根据规划,越南将继续兴建北南高速公路;完成越南-中国“两廊一圈”高速公路建设;兴建油移(Dau Giay)-大叻(Da Lat)高速公路;继续改造升级1号国道部分路段;在西贡河上架设14座公路及铁路桥梁;兴建从胡志明市至受添的公路等。

根据越南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总体规划,2006-2010年计划投入315.65万亿盾(约197.3亿美元)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其中,国家财政拨款142.91万亿盾(约89.3亿美元),其他渠道筹集资金172.74万亿盾(约108亿美元)。

(二) 铁路

1、发展现状

越南铁路有6条干线和一些支线,总长3220公里,干线全长2700公里。有410个机车头,其中150多个是蒸汽机车头。

在越南,汽车比火车快且准时已成为“常识”,几乎所有的旅游手册上,都建议游客采用长途汽车或飞机作为交通工具,以保证时间。“慢”成了越南铁路的瓶颈,严重地影响了

越南旅游业乃至其他产业的发展。

2、政府规划

1)发展目标

为了发展铁路运输业,越南调整了原2001-2010年交通运输发展计划中关于铁路发展的整体规划。根据调整后的规划,到2020年越南铁路货运和客运量将分别占全国总运量的25-30%和20-25%,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城市铁路客运量将占两市客运量的20%。

2)发展规划

从2007年到2010年期间,越南将优先升级和改造北-南和东-西铁路干线,将河内-海防铁路改造为电气化铁路;在建设河内和胡志明市城市铁路的同时,要兴建和完善火车站、机车和车厢修理厂;完成各条铁路线的升级和改造,以达到国家和本地区级技术标准;新建河内-荣市(Vinh)和西贡(Sai Gon)-芽庄(Nha Trang)的复线铁路,并将这两条铁路建成电气化铁路;沿北-南铁路干线另建一条北-南准轨(1.435M)复线高速客运铁路,将河内-胡志明市的之间的运时缩短至10小时以内,并尽可能与国际联运铁路相连接。

预计至2020年越南铁路实现现代化约需投资160万亿越南盾(约合100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要98万亿越南盾(约合61亿美元),铁路运营的投资需要62.87万亿越南盾(约合39亿美元)。

(三) 水运

1、发展现状

越南水路总长约1.1万公里,内河水运有854艘拖船、28470艘货船、1355艘驳船,运输能力约163万吨。海运有610艘货船、6艘驳船,运输能力84万吨。港口和海港有金兰湾(Cam Ranh),岘港(Da Nang)、海防(Haiphong),胡志明市(Ho Chi Minh City),下龙湾(Ha Long),芽庄(Nha Trang),荣市(Vinh),头顿(Vung Tau),归仁(Cai Lan)等。

目前,越南缺少能容纳超过1,600 TEU (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 集装箱轮船的深水设施,而作为全国70%的集装箱集散地的胡志明市的基础设施已近饱和。2007年越南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随着未来越南贸易量的不断增加,越南水运将面临巨大压力。

2、政府规划

1)发展目标

根据越南2001-2010年交通运输发展计划,在约169亿美元的交通运输领域总投资中,海运占到9.26%;河运占到2.42%。

其中,对于内河水路建设计划实现对红河平原地区和九龙江平原地区的各主要河道进行改造升级,使之可全天候通航;改造部分河运码头,使河内码头装卸能力达190万吨/年,宁平码头装卸能力也达190万吨/年。同时,对全国的海运港口进行改造和升级,到2010年各主要港口装卸能力将达:盖麟港1000万吨/年,海防港1000万吨/年,岘港港口群600 万吨/年,容桔港150万吨/年,西贡港群2500万吨/年,市威-头顿港群2700万吨/年,芹苴港群400万吨/年;全国的海运港口装卸能力2亿吨/年。

(四) 空运

1、发展现状

目前越南全国共有大小机场90个,其中15个为民用机场,而民用机场中有3个为国际机场,分别是内排机场(河内市)、岘港机场(岘港市)和新山一机场(胡志明市)。越南原用客机大多为前苏联制造,现在正逐步由欧美机型所取代。

2、政府规划

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加速改善原有的航空业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逐步提升整体空运能力和水平,推动航空业长期的发展。

根据2001-2010年交通运输发展计划,到2020年,越南将把胡志明市新山一机场建设成为国际航空中转站。

(五) 电力

1、发展现状

目前,越南全国共有近30座电厂,总发电能力近900万千瓦,可用功率845万千瓦,其中,水电占48%,常规热电占52%。

越南水电资源可开发潜力巨大。越南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水电蕴藏量总计约300 TW·h/a,其中北部地区为180 TW·h/a(占总蕴藏量的60%),中部地区为80TW·h/a(占总

蕴藏量的27%),南部地区为40 TW·h/a(占总蕴藏量的13%)。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近35000 MW,经济可开发的水电蕴藏量约83 TW·h/a和20560 MW,水电资源可开发潜力巨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南现有的供电设施已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电力供应不足,2007年上半年越南当局不得不实施分区停电措施,严重影响了当地生产、生活秩序。据越南有关部门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010年,越南的电力需求量将以每年15%的幅度上升,越南必须在2010年之前实现发电量翻倍的目标以满足未来用电需求。

2、政府规划

为缓解供需压力,越南政府从2002年开始实施电力发展规划,主要倾向于水电建设。按此规划,至2010年,越南将新建或扩建近37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40万千瓦。其中,水电站22座,装机容量约400万千瓦;燃气电站8座,装机容量约520万千瓦;燃煤电站7座,装机容量约320万千瓦。至2010年,越南电力总装机容量将超过2000万千瓦。

(六) 电信

1、发展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南成为发展中国家电信业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电信市场显现出极强的发展潜力,被国际电信联盟列为继中国之后增长最快的电信市场。

虽然越南政府为扩展和实现电信系统的现代化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与邻国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以手机为例,尽管2006年越南新增手机用户300万,升幅高达70%,但在越南8400多万人口中,手机普及率还只有5%。因此越南政府鼓励新的运营商进入,提高行业竞争程度,加快行业发展。

2、政府规划

根据《越南2010-2020年电信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到2010年,电信行业年收入达60-7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0-25%,网络用户为达到8-12人/百人,新的电信企业占40-50%的市场份额。到2009年,越南电话普及率将超过总人口的50%。2008年移动电话用户将达到2000万,2010年将增至2500万。

(七) 工业园区

1、发展现状

近年来,越南政府大力推进重点工业区、出口加工区和高新技术区(统称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积极搭建企业发展平台,使之成为引进项目、扩大投资的重要载体,有效引导产业集群的加速成形,促成众多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为经济和社会注入了蓬勃的活力,工业园区已成为越南吸引外资并取得较佳效益的主要领域。

目前,越南工业园区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近三分之一,出口额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吸引外资占全国吸引外资的三分之一。工业园区的长足发展,已为越南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2007年8月,越南全国共创建工业区150个,总地面积为3.23万公顷。其中,已投入运营的工业区有90个,总面积为1.98万公顷,其余工业区正在建设中。

2、政府规划

为了进一步促进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带动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2007年8月越南批准建设8个新的工业园区,其中隆安省(Long An)石德(Thach Duc)工业区面积为256公顷,平福省(Binh Phuoc)明兴(Minh Hung)工业区面积为194公顷,平阳省(Binh Duong)越南香(Viet Huong)工业区面积为140公顷等。政府计划到2010年将工业园区的面积扩大到4.5-5万公顷,2015年扩大到6.5-7万公顷,到2020年达到8万公顷。

(八) 民用建筑

1、发展现状

越南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市场潜力较大。越南房地产市场开发以建设新区项目为主,多数项目位于交通便利的城郊,土地存量充裕,尚有大量公有土地可开发。

目前越南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约为10平方米,随着城镇人口的膨胀,购房需求将不断增加,商品房开发潜力较大。同时写字楼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据越南方统计,近两年来(2005-2006)河内和胡志明市A类、B类写字楼出租率高达95-100%,出租对象主要是外资企业和金融机构。旅游业和国际交往的快速发展导致高级酒店亦供不应求。每年来越南国外游客已达350万人次,此外,越南政府已多次组织召开亚欧首脑会议、APEC系列会议、东盟首脑会、中国-东盟首脑会等大型国际会议,各国代表团频繁来越南,4-5星级酒店入住率高达85-90%,星级酒店长期供不应求。

2、政府规划

为了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住房和商业性建筑需求,改善当地居住环境,越南政府提出到2010年将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目前的10平方米提高到15-20平方米。为了达到该目标,越南政府计划在2005年到2015年期间,每年居民住宅预算从2005年的3.98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6.03亿美元。

2007-2010年期间,河内市将建设12个现代商贸中心,包括Hàng Da、C□a Nam、Ng? T□ S□、Chau Long、Thành C?ng、Th□□ng ?ình、?□n L□、ch□ H?m-?□c Viên、ch□ M□、Tr□□ng ?□nh、Metro II和Gia Thu□商贸中心。此外河内市同期内还将建设面积约200公顷的红河北会展中心,招商建设购物街和便利店等商业设施。

三、 竞争分析

越南国内承包企业总体力量较弱,大型承包项目主要为外国承包商所承担。我国企业在越南承包工程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越南已经成为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承包工程市场。

(一)竞争态势

越南革新开放之初,国内建筑企业力量薄弱,无力独揽工程项目,只能同外国公司合作,以求分到部分技术含量低的工程。经过几年的发展,越南建筑企业开始在一些中小项目竞标中崭露头角。越南交通运输部、建设部、工业部、国防部等下属的建筑总公司利用政府的倾斜政策,承揽了不少路桥项目,并开始参与大型项目投标,对外国公司形成竞争压力。

(二)中资企业在越南的市场地位及发展前景

我国企业在越南开展承包工程业务始于1990年。经过10多年的市场开发,在各种有利因素的作用下,2002年后我承包企业获得快速发展,在越南火电、水电、道路、桥梁、水泥、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大项目中标率不断提高。目前,越南已经成为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承包工程市场。

1、市场表现

我国企业在越南开展承包工程业务始于1990年,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990-1997年为初始阶段。此阶段,我企业投标多,中标少。主要原因:一是两国关系正常化不久,双边政治和经贸合作尚未全面展开,政治环境不够理想;二是该国经济发展还很落后,建设项目不多;三是该国对中方设计、技术和施工能力信任度不够。1995年,我

对该国承包工程市场出现转机,中国海外工程公司通过国际招标赢得世界银行贷款的越南1号国道河内-若西段改扩建工程总承包权,获得我在该国的第一个承包工程项目。1997年,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又中标清化省拜尚水坝工程。

1998-2001年为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越南逐步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逐步复苏。1999-2001年连续三年,该国GDP年均增长在7%左右。为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大力改善了投资环境,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承包工程市场也日趋活跃。同时,两国政治互信度提高,关系进一步改善,同时我企业的实力也有所增强,大项目中标率明显提高。

2002年后为快速增长阶段,我国企业在越南火电、水电、道路、桥梁、水泥、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大项目投标中,中标率进一步提高,咨询设计业务也取得重要突破。目前,越南已经成为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承包工程市场。

2006年,中国对越南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6.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5亿美元。我国企业在越南的承包工程主要分布在电子通讯、石油化工、房屋建筑、制造及加工业等领域,其中电子通讯居主导地位。在2006年完成合同额中,电子通讯、制造业及加工业、石油化工分别占有64%、15%、13%,合计共占全部完成额的92%。而从新签合同额来看,电子通讯、石油化工分别占有80%、11%,占全部新签合同额的91%。

表 2 2006年中资承包企业在越南市场的行业分布

单位:万美元 行业 新签合同额 完成合同额

电子通讯 83271940石油化工 45765716房屋建筑 5769211248制造及加工业 1155613130电力工业 7659512806交通运输建设 182567471供排水 337124环保产业建设 0707矿山建设 01114

行业 新签合同额 完成合同额

其他 439085946合计 26243655202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统计年报(2006)

2、中资企业的竞争优势

中资企业在越南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承包工程业务领域广。中资企业专业领域齐全,在各个领域我国都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在各类房建、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等领域更是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

第二,成本低。由于工程项目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劳动力成本往往占整个工程费用较大比例。同时,中国企业承包的项目往往使用较多的越南当地廉价劳动力和相对性价比较高的原材料与设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整个工程的预算成本,使得我国企业在工程竞标过程中的报价比较具有竞争力。

第三,高质量的施工队伍。由于我国较早的实行了改革开放,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从而造就了一批懂管理、有技术的专业承包工程施工队伍。高质量的施工队伍使得我国企业逐渐赢得了越南对中方的设计、技术和施工能力的信任。

3、中资企业的发展前景

越南承包工程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越南政府积极吸引外资,鼓励进入越南承包工程市场。随着中越经贸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加强和我国企业竞争实力的不断提高,未来,我国企业在越南承包工程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中越两国经贸合作关系正在不断加强。1999年,中越两国领导人确定了“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16字方针,为两国关系在21世纪的新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进入21世纪以来,中越关系具备了新突破新发展的条件,已经从传统的“睦邻友好”的较低层次,提升到“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更高层面,这无疑会增加我国企业在越南开拓当地承包工程市场的信心。

其次,越南国内经济目前正处于连续快速发展期,GDP每年以平均7.5%的速度发展,带动了对基础设施、工业与民用建筑建设的巨大需求。目前,越南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越南共产党革新开放的政策指导下,其经济前景持续看好,这必将带来当地承包工程市场的

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试运行分析评估总结报告

黄山市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 业务试运行分析评估总结报告 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工作是今年中国气象局基础气象资料发展与改革专项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按照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关于开展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试运行工作的通知》(气预函〔2014〕20号)、《中国气象局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试运行实施方案》、《安徽省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试运行实施方案》要求,我局于4月底开始部署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试运行业务,实现实时和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处理与管理,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气象资料在完整性、时效性、一致性和高质量方面的要求。现将全市各台站试运行业务工作总结分析评估如下: 一、组织领导 按照《安徽省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试运行实施方案》要求,为了顺利开展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试运行工作,要求各台站指定专人负责,并组织台站业务人员多次参加培训。 二、准备工作 1、组织做好业务流程制定 制定了《黄山市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试运行实施方案》。 2、组织做好系统软硬件部署 安排好业务用计算机,安装MDOS软件,设置台站业务人员信息等。 3、组织做好人员培训 组织各台站业务人员参加了4月29日、5月5日、5月14日、5月15日中国局及省局举办的动员会、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培训,并要求各台站组织全站业务人员再培训。 三、业务切换实施 切换

5月19日20时前完成长Z文件、日照文件、日数据文件的上传情况测试; 5月19日20时10分前完成长Z文件、日照文件、日数据文件的上传。 2.切换结果检查 5月19日21时前,检查原始观测数据上传、MDOS消息的接收等情况。 四、业务试运行评估工作 按照省局培训的有关规定要求,每天08、20时及接收到手机短信后登陆MDOS 检查数据上传情况,若有疑误、错误、缺测数据信息及时确认和反馈;元数据信息及时录入,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试运行正常开展。 在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试运行后,观测数据的可用性大幅提高;由于元数据信息及时录入,减少了台站预审员的工作量。 在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试运行期间,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 1、元数据信息处理的备注纪要信息登记:a、一般备注分类欠规范b、地面部分与辐射部分混在一起。 2、MDOS制作的A文件备注信息丢失内容较多。 3、在试运行期间,出现信息误报现象,特别是夏季局地雷阵雨天气时,经常出现误报情况。 4、MDOS平台对反馈完成后的之前信息不能查看。如果遇到相同情况时,其他观测员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时候不能借鉴。 5、MDOS平台对反馈完成后的信息不能修改。有时候反馈错误,不能主动修改,必须等待再次反馈。 另:屯溪国家基准气候站由于辐射加去盖软件问题,造成观测员的工作量大幅增加(至今还未解决)。详见附件1:2014年5月17日的软件问题反映。 意见建议:1、整理一个《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运行技术规定》下发;2、备注纪要信息登记按《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要求分类,地面部分与辐射部分分开。

高中历史 越南战争教案(高二历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越南战争的背景即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美国出兵越南的原因,越南战争的进程由“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美国在越南失利的原因、结果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越南战争的原因及进程、结果和影响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越南战争爆发的实质是两个阵营对立的必然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就必须发展经济,强大自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越南战争原因、进程及影响;美国在侵越战争过程中的政策变化的情况;难点: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越南战争是二十世纪最的、惊心动魄的战争。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越南爱国武装凭着简陋的武器战胜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美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而且以其前仆后继的民族牺牲精神演示了战争史中的一幕幕奇观。这场战争虽发生于印度支那半岛的狭长的局部地域,却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的焦点和热点,是两个超级大国斗争的前沿和火线,其中的每一个事件都牵动着整个世界的中枢神经。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场残酷的、惊心动魄的战争。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印度支那问题” 1.美国的东亚遏制 印度支那是指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经过长期斗争,二战后三国独立,三国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对美国侵略扩张有力打击。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

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防范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防范研究 【摘要】: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放大效应,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扩散开来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各国大规模的经济拯救计划暂时缓和了危机,但是由于大规模政府债券的发行,使得很多国家面临着低迷的经济及庞大的债务双重困境,这就加大了主权违约风险。金融危机通过全球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渠道、国际资本流动渠道及国际贸易渠道使得众多国家主权信用风险上升,主权信用评级屡遭下调。例如欧洲一些国家出现的主权信用危机的实质就是这些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的庞大的债务危机,欧元也因此处于一个岌岌可危的状态。一些国家金融体系存在固有结构性问题、经济过度开放、经济结构中存在脆弱性因素以及经济及政治上的弱点使其更易于吸收危机的能力更弱,更易于暴露于危急之下从而扩大主权信用风险。本文从商业银行国别风险层面入手,首先阐述了国别风险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其次,分析国外商业银行对国别风险的防范方法,并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影响范围较大的几次金融危机进行分析,以此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别风险防范研究的借鉴;然后对我国的国别风险现状做较清晰的认识;最后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国别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设定国别风险信贷限额,加强国别风险的外部监督环境,从而有效避免国别风险。【关键词】:商业银行国别风险评估防范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33 【目录】:摘要6-7Abstract7-101导论10-141.1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1.2国内外文献综述11-121.3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2-131.3.1研究思路12-131.3.2研究方法131.4论文框架13-142国别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14-182.1国别风险的定义142.2国别风险的产生因素14-152.3国别风险的类型15-162.3.1主权风险152.3.2转移风险152.3.3货币风险152.3.4宏观经济风险15-162.3.5间接国别风险162.3.6政治风险162.4国别风险的特点16-183国别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18-223.1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影响18-203.1.1国际环境18-193.1.2国内环境19-203.2对我国银行业经营理念的影响20-223.2.1对我国银行业跨国业务的影响20-213.2.2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结构的影响213.2.3对我国银行业员工素质的影响21-224国外商业银行对国别风险防范的实践及启示22-314.12011年全球国别风险分析22-254.1.1北美22-234.1.2欧洲234.1.3亚洲23-244.1.4非洲244.1.5拉丁美洲24-254.2美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防范的实践25-264.3瑞士银行国别风险防范模式26-274.4国外商业银行国别危机的防范对我国的启示27-314.4.1国别风险评估284.4.2国别风险预警28-294.4.3国别风险规避29-304.4.4国别风险善后30-315我国商业银行对国别

2016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风险管理》:国别风险

2016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风险管理》:国别风险 国别风险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商业银行债务,或使商业银行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商业银行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 国别风险的概念 国别风险的主要类型包括转移风险、主权风险、传染风险、货币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政治风险、间接国别风险七类,其中转移风险是国别风险最主要的类型之一。 国别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基本要素: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有效监控;完善的国别风险管理政策和 程序;完善的国别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过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审计。 国别风险的基本做法 1.明确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责任 商业银行董事会承担监控国别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 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国别风险管理政策。 2.建立清晰的国别风险管理政策流程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国别风险的特点,识别国别风险并建立国别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一般应当与本机构跨境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 (1)国别风险识别 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识别业务经营中面临的潜在国别风险,了解所承担的国别风险类型,确保在单一和并表层面上,按国别识别风险。 (2)国别风险的计量与评估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本机构国别风险类型、暴露规模和复杂程度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计量方法应当至少满足以下要求:能够覆盖所有重大风险暴露和不同类型的风险;能够在单一和并表层面按国别计量风险;能够根据有风险转移及无风险转移情况分别计量国别风险。 (3)限额管理、监测与报告 对国别风险应实行限额管理,在综合考虑跨境业务发展战略、国别风险评级和自身风险偏好等因素的基础上,按国别合理设定覆盖表内外项目的国别风险限额。有重大国别风险暴露的商业银行,一般会考虑在总限额下按业务类型、交易对手类型、国别风险类型和期限等设定分类限额。国别风险限额应当经董事会或其授权委员会批准,并传达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国别风险评估的主要指标: 国别风险的评估指标包括三种:数量指标、比例指标、等级指标。

七年级下册历史资料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漂市一中钱少锋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历史才子 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南朝以至初唐诗风,大抵绮靡柔弱,雕琢词句,缺乏雄浑之气,它被盛唐诗人扬弃了。盛唐以后的中晚唐诗,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十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有的偏于雄健,如韩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险,缺乏浑成自然,所以雄浑确是盛唐诗区别于初唐与中晚唐诗的突出特征。严羽最推崇盛唐诗,于盛唐诗中最推崇李白、杜甫两大家。《沧浪诗话?诗评》称道李杜等盛唐诗人诗“如金鳷〔鳷(zhī)传说中的异鸟、大鸟〕擘海,香象渡河”,是赞美其雄壮。严羽又强调诗歌应写得浑然天成,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即所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诗辩》),并认为盛唐诗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严羽大力推崇提倡盛唐诗风,不但因为盛唐诗的确写得好,还有其时代背景。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其作品以杜甫晚年一部分刻意锤炼字句的篇章和韩愈、孟郊诗为学习对象,写得瘦硬刚健而缺乏自然浑成之美。南宋后期流行的永嘉四灵诗派,取法贾岛、姚合,气局狭小,缺乏雄壮阔大的气象。严羽竭力主张作诗应取法盛唐,寓有针砭当代诗风、补偏救弊之意。 盛唐诗 说盛唐诗雄壮浑厚,是就其总体风貌特征和主要倾向而言。大致说来,盛唐诗绝大多数是浑厚的,但有一部分诗篇特别是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篇,风格冲淡闲逸,虽也自然浑成,但并不雄壮。这类诗篇在盛唐诗中毕竟只占少数。盛唐气象是一种宏观性的概括。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人们面对当时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

东南亚史史料目录学(课件)

东南亚史史料目录学·东南亚史学术动态与学术史 一、东南亚史研究简介 (一)中国 历代正史中的外国传、地理志多有涉及东南亚以及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类书如《册府元龟》、《太平御览》、《艺文类聚》等,各朝实录、会要、通典、地方志等,也有不少材料。更重要的是,有一批有关东南亚的专著,如魏晋南北朝的《扶南异物志》、《扶南记》、《佛国记》,唐代的《大唐西域记》、《大唐求法高僧传》,宋代的《岭外代答》、《诸蕃志》,元代的《真腊风土记》、《岛夷志略》,明代的《西洋朝贡典录》、《东西洋考》,清代的《海国闻见录》、《海国图志》等。这些专著中有不少第一手材料,十分珍贵。霍尔强调,要获得任何东南亚的原始资料和知识,中国的史料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解放前我国的东南亚研究发展缓慢,主要从事的是史地考证。1927年上海暨南大学设立南洋文化事业部,出版《南洋研究》、《南洋情报》等。1940年张礼千、许云樵、姚楠等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学会,出版《南洋学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创办南洋研究所。解放后,1956年厦门大学设立南洋研究所,1959年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设立东南亚研究所。1978年以后,又有广州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云南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广西社会科学院印支研究所等的设立。此外各相关的民间学会也纷纷成立。有关东南亚历史和现实研究的学术刊物和各种学术著作也都纷纷出版。 (二)外国 1.东南亚国家。战后东南亚各国开始重视本国的历史,有不少著作出版,其中一些已译成中文,如《菲律宾社会与革命》(阿马多.格雷罗),《印度尼西亚史》(萨努西.巴尼),《缅甸史》(貌丁昂),《越南史略》(明铮峥),《越南古代史》(陶维英),《柬埔寨历史简编》(梁合安),《泰国与柬埔寨史》(琼赛)等。战后东南亚各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除了各大学中的研究机构外,还有一些独立的研究机构。其中,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是近年来颇受国际学术界重视的研究机构。该研究所下设的东南亚文化研究部,实际上是以历史研究为主的,它负责整理口述历史,承担传记写作等。 2.英国。传统上英国是西方国家研究东南亚史的中心,著名的研究机构有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等。但战后其研究已比不上美国。19世纪以降,一些曾经担任过殖民地官员的英国人纷纷著书论述东南亚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虽多为综合性研究,但基本上是历史著作,如莱佛士的《爪哇史》等。战后的代表作是霍尔于1955年出版的《东南亚史》,他摒弃欧洲中心论和印度中心论,提出“从整体出发来解释东南亚历史”,是第一部东南亚地区通史。霍尔还主编《东南亚历史学家》一书,总结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主张改变偏重研究缅甸、马来亚的倾向,并提倡以文物证史。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中级风险管理(国别风险管理)模拟试卷1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中级风险管理(国别风险管理)模拟试 卷1 (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 1.( )指借款人或债务人由于本国外汇储备不足或外汇管制等原因,无法获得所需外汇以偿还其境外债务的风险。 (分数:2.00) A.转移风险√ B.传染风险 C.货币风险 D.主权风险 解析:解析:转移风险是国别风险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指借款人或债务人由于本国外汇储备不足或外汇管制等原因,无法获得所需外汇以偿还其境外债务的风险。 2.下列关于国别风险和主权风险的联系和区别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主权风险看风险的角度更宽广,国别风险是主权风险的一部分√ B.国别风险考虑的风险因素更复杂,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转移风险 C.一旦出现国别风险,受影响的业务范围更大 D.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转移风险 解析:解析:国别风险看风险的角度更宽广,主权风险是国别风险的一部分。 3.某笔1000万美元贷款的借款人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经营资产和实际业务均在泰国,主要原材料来自俄罗斯,产品主要销往英国。该笔业务敞口风险主体最终所属国为( )。 (分数:2.00) A.泰国√ B.开曼群岛 C.英国 D.俄罗斯 解析:解析:当直接风险主体是空壳公司或特殊目的公司(SPV),比如注册在开曼群岛、维京群岛等离岸金融中心或其他金融中心的客户,则其所在地为从事实际经营活动的地区或其管理机构的所在地。 4.下列不属于政治风险的是( )。 (分数:2.00) A.政府更替 B.财产征用 C.主权风险√ D.政治冲突 解析:解析:政治风险指债务人因所在国发生政治冲突、政权更替、战争等情形,或者债务人资产被国有化或被征用等情形而承受的风险。 5.阿根廷2001-2002年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大量富人和中产阶级基于对阿根廷前途的担忧纷纷将资产转移至国外或将资产转换为美元,这导致了2001年12月1日阿根廷政府不得不宣布严格的资本冻结措施,包括冻结银行存款,限制提取现金及限制兑换美元,这加剧了阿根廷社会的动荡。这说明( )的变动引发了国别风险。 (分数:2.00) A.主权违约 B.银行业危机 C.转移事件√

气象数据处理方法

(1)复杂地形下气温空间化模拟模型 首先考虑海拔高度、经度、纬度对气温空间分布影响,再进一步考虑坡度、坡向这些微观地形因子对气温空间分布的影响。根据地形调节统计模型,即在考虑微观地形(坡度、坡向)情况下,面辐射与地形存在着函数关系,其实际气温可表示为: T T=T H cosi/cosz (1) 式中,T T为地形调节统计模型模拟的气温;T H为常规统计模型模拟的气温;i为地球面法线与太阳光线之间的角度。其中,T H可根据式(2)求得,i可根据式(3)求得 T H=a0+ a1λ+ a2φ+ a3h (2) 式中,λ为经度,φ为纬度,h为海拔高度,a0为常数,a1、a2、a3为偏回归系数。 cosi=cosαcosz+sinαsinzcos(ф-β) (3) 式中,α为坡度,z为太阳天顶角,ф为太阳方位角,β为坡向。 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和气温模拟方法,可将太阳天顶角z设为45°,太阳方位角ф设为180°(为正午时间),所以公式(1)归纳为: T T=T H(cosα-sinαcosβ) (2) “回归分析计算+残差插值”模型构建用于降水数据处理 以2006年4月为例,得到各气象站点4月降水量与经纬度、海拔高度的线性关系式: P=-66.840+4.518*lat-1.324*long+0.001*ele(r2=0.456) (4) 式中:lat为气象站点的经度,long为气象站点的纬度,ele为气象站点的海拔高度,P为月降水。 由DEM提取经度、纬度、坡度、坡向 1.dem栅格转点 2.把Data frame propoties显示单位设置为度分秒 3投影

4生成经纬度 5点转栅格(生成经度)

重视汉语国际传播的历史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5). 重视汉语国际传播的历史研究 李宇明 进入新世纪最令人激动的事情之一,是汉语带着橄榄枝在世界许多地区快速传播。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应重视对已有的相关实践进行经验总结,鉴往而明今。与当今汉语国际传播相关的实践有很多方面,主要的有:一、早年汉学在东西方的传播;二、华人华侨在海外的语言保持与发展;三、五十年来的对外汉语教学活动。 一、早年汉学在东西方的传播 汉语至少从先秦就不停向四方蔓延,汉唐为盛,形成了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的包括越南一带、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在内的“汉字文化圈”。汉语在亚洲地区传播的特点之一,是周边地区逐渐将汉语汉字民族化。一开始是引进汉文经典,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活动由之发韧。社会上层及知识界在学习汉文经典的同时,也逐渐用汉语文进行写作,转写政府公文等等。进而使用汉字记录本民族语言,为满足记录本民族语言的需求,还改变一些汉字的作用,并造出一些特殊的汉字,如越南的“字喃”,日本的“国字”等。此后,依照汉字的某种特点设计本民族文字,如日本在汉字的基础上设计出假名,朝鲜仿照汉字的结构方式设计出谚文,且长期汉字同假名、谚文合用。直到今天,日文还夹用1945个当用汉字和若干人名用字,韩国也在使用1800左右个汉字。更为重要的是,在日语、朝鲜语(韩语)、越南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语借词,虽然现在越南和朝鲜已经不用汉字。 汉语汉字的逐渐民族化,使得这些国家已经无法离开汉语汉字。日本每年都要举办汉字检定考试,受测人数已过200万。日本800多万部手机中有2/3可传输汉字短信,日本计算机公司生产的汉字字库的字体有2900余款,日本的一些小学在提倡诵读《论语》。韩国同朝鲜一样也曾经废除汉字,但是现今已理性认识到汉字的重要性,前总统金大中说:“韩国的各种历史古典文章和史料仍以中国汉字书写,如无视汉字,将难以理解我们的古典文化和历史传统。”2005年2月9日,韩国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务文件和交通标识等领域,全面恢复使用汉字和汉字标记,规定将目前完全使用韩国文字的公务文件改为韩汉两种文字并用。1在越南,以著名法学家范维义为代表的十多位专家联名上书越南教育部,建议在中小学开设汉语必修课。这一建议是对越南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传承问题长期反省的结果。汉语汉字,已经成为这些民族的文化根基,成为其民族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 汉语起码在汉代已经传播到中亚,并沿着丝绸之路向西延伸到西亚和欧洲。但是西洋真正的汉学兴起,却是在马可·波罗之后中国文献、传教士关于中国状况及语言的报道源源不断地传之西方。特别是明朝中后期以来的一些传教士和学者,如罗明坚、利玛窦、金尼阁、瓦罗、马若瑟、雷慕沙、马礼逊、马士曼、艾约瑟、威妥玛、甲柏连孜、卫三畏、比丘林、叶合逊等人,对汉语、汉文献进行了许多研究,为西洋汉学的形成写下了富有特色的一页。西洋汉学同“汉字文化圈”不同,其形成主要是传教和语言文化的学术行为。其中有些人懂汉语,甚至还研究过汉语方言,可谓“中国通”;而有许多人并不会说汉语,甚至连中国都没有到过,他们多是借助文献、甚至是译文资料从事汉学研究。不懂或不怎么懂汉语口语而研究汉学,是西洋汉学的一个特色。当今,西洋汉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汉语口语和书面 1参见《环球时报》2007年6月7日第11版。 2见https://www.360docs.net/doc/2415013481.html,/user3/phoenixok/archives/2007/675825.html。

天气预报的发展历史

第三章天气预报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钱维宏 引言 天气预报作为一种信息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天气预报,从定性描述到逐步定量预测, 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发展的过程也是对自然认识得到提升和预测方法不断完善与建立的过程。第三章从天气预报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出发,依次综述了古代天气预报、早期天气预报、近代天气预报和现代天气预报的发展历程,最后提出了未来天气预报中思路更新和方法改进的可能。 3.1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要回答两个基本的问题,即什么是天气和天气要预报什么?什么是天气,事关天气的定义。天气要预报什么,事关天气预报的内容。 3.1.1 天气的定义 天气是多气象要素(温度、气压、湿度、风等)随时间的连续变化及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云、雨雪、雷暴、雾霾、沙尘暴等)。对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和出现的现象,人们都是可以感知的,如人们可以感知气温有24小时的日变化(午后热,清晨凉)和不同日之间的变化(寒潮降温和高温热浪)。天气和气象要素变化是与中尺度—天气尺度(200~2000km)系统的生消和移动相联系的。因此,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和生命期决定了局地天气变化的时间尺度,或天气过程。图1是气旋天气系统的移动与消亡(锢囚)过程[1],云雨区和冷暖风向变化是随天气系统的移动而变化的。

图1 气旋天气系统的移动与消亡(锢囚)过程。上图为地面图,阴影部分为云雨区,箭头为地面风向,红色箭头为暖风,蓝色为冷风,实线为等压线,带三角和半圆的线分别为冷暖锋。下图为沿A-B的垂直剖面。 天气的一些要素,特别是气温、降水、能见度和风,在量值变率上不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构成威胁,这样的天气属于正常的范围,即正常的天气。它们的变化量值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阈值)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对应的异常天气称为极端天气。不同的极端天气事件要比较它们的持续时间、强度差异和影响的区域范围。持续时间越长、影响范围越大,和越强的极端天气事件形成的危害会越大。3.1.2 天气预报的内容 天气预报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以上的那些气象要素。有这样的一条天气预报:今天上午有雾,下午多云转阴,夜里阴有中到大雨,明天雨止转多云,偏南风2~3级,夜里转西北风4~5级,今天最高温度25度,明晨最低温度12度,后天晴到少云。这是一条3天的天气预报。第1天的天气现象内容最丰富,按时间顺序从雾(能见度)到多云、阴天和降水。第2天的内容只是雨止转多云。第3天的内容更简单,晴到少云。像这样1~3天的逐日天气预报称为短期天气预报。第1天“上午有雾,下午多云转阴”,这种未来几个小时的预报称为短时天气预报。 这样的一条天气预报中,天气现象、风和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是遵循确定的变化顺序的,反映的是一个天气尺度气旋系统经过当地的移动过程。在地面气旋的暖湿空气区中(图1中红箭头风的区域),出现了偏南风暖平流下的雾。日近正午,太阳辐射增强,雾消,气温升高。下午气旋冷锋来临,云量增多。夜间,冷锋过境形成较大的降水,风向也随之转变为西北,风力增大。后半夜,冷空气下来后,风吹云散,地面长波辐射增加,第2天早晨气温较低,白天为多云天气。到了第3天,气旋系统远去,当地受高压系统控制,天气晴好(晴到少云)。当地从受气旋影响出现降水,到转受高压系统影响天气晴好,是为一个天气过程。下一个天气过程是否重复这一个天气过程,就看未来新的气旋和高压系统的强度和移动速度了,一般不会完全重复。天气预报员的任务就是在预报天气系统生消和移动的基础上,推断出各地可能出现的各种天气现象。如推断未来第4天后至第9天,当地是否再次受到1次或者2次类似的天气过程影响。因此,未来4~9天的逐日天气预报称为中期天气预报。近年来,人们还想知道10天后的逐日天气预报,

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10〕45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国家开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现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各银监分局和银行业金融机构。 银监会 二○一○年六月八日 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国别风险,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

或者拒绝偿付银行业金融机构债务,或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银行业金融机构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 国别风险可能由一国或地区经济状况恶化、政治和社会动荡、资产被国有化或被征用、政府拒付对外债务、外汇管制或货币贬值等情况引发。 转移风险是国别风险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指借款人或债务人由于本国外汇储备不足或外汇管制等原因,无法获得所需外汇偿还其境外债务的风险。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国家或地区,是指不同的司法管辖区或经济体。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进行国别风险管理时,应当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为不同的司法管辖区或经济体。 第五条本指引所称重大国别风险暴露,是指对单一国家或地区超过银行业金融机构净资本25%的风险暴露。 第六条本指引所称国别风险准备金,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吸收国别风险导致的潜在损失计提的准备金。 第七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国别风险,在计提准备金时充分考虑国别风险。 第八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国别风险管理实施监督检查,及时获得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信息,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1949年以前我国气象台站创建历史概述

1 辛亥革命前的气象台站多为外国人所建1.1 外国传教士把西方近代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 传入中国 我国近代气象观测起步较早。17—18世纪,温度、气压、湿度、雨量、风速等气象观测仪器在欧洲陆续被发明和应用,气象观测台站应运而生。不久,随着中西文化交流及商贸往来,近代气象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开始传入我国。 明万历年间,中国实行开教,西方传教士开始络绎不绝来到中国。这些传教士大多受过西方近代高等教育,既是传教士,又是科学家,他们将基督教思想传播给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和文化。其中,“观天”、“修历”是西方传教士最重要的活动领域,他们以“钦天监”为活动中心,积极传播西方近代观象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的天文、气象科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中国气象科学发展史来看,明清时期正是我国古代气象科学与西方近代气象科学的交融时期,也是我国近代气象观测的开创时期。 最早把西方近代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传入中国的是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他于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来到澳门,次年进入内地传教,1660年奉召进京纂修历法。当年,他在呈献给顺治皇帝的贡品中,就有西方早期的温度计和湿度计。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南怀仁担任钦天监监副,次年受清圣祖之命改建北京古观象台。期间, 1949年以前我国气象台站创建历史概述 吴增祥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北京 100081) 摘要:由于时代的特殊性,1949年以前我国气象台站的创建背景及发展历程非常复杂、曲折,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多元化特征。辛亥革命前的气象台站多为外国人所建,清末年间我国开始在一些农林试验场创办测候所。“中华民国”建立后,开创了我国气象台站建设新纪元。由于战争、动乱或经济等多方面原因,气象台站建设艰难曲折,发展很不平衡。20世纪20—30年代中期,在民国“中央观象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积极推动下,气象台站建设曾有过辉煌时期。1937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许多地方气象台站遭受破坏或被迫停止工作,国家气象台站建设计划严重受挫。为军事气象保障服务的国防、航空气象台站,成为这一时期我国气象台站网的主体。 关键词:气象台站,建设 DOI:10.3969/j.issn.2095-1973.2014.06.008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China Before 1949 Wu Zengxiang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entr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Due to the peculiarity of the times, before 1949 there were full of ups and downs in the making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f our country in terms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ir establishment. Their development progress is very complicated, bearing multi-ele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semi-colonialism and semi-feudalism. Before the Revolution of 191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were mostly set up by foreigners. Towards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weather observatories were run by some agriculture and forest experimental yards.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China ushered in a new era in terms of their construction. Owing to wars, social unrest, shaky and unstable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course was tortuous and unbalanced. Not until the middle of the 20’s and 30’s of the 20th century di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enter into a prosperous period, thanks to the active promotion of “the Central Observatory” and “the Meteorological Institution of the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at that time.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broke out in 1937. As a result, many loc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were destroyed or forced to stop their operation. However,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aviation or in the service of militarily meteorological safeguard became the mainstay of the meteorological station net in that period. Keywords: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establishment 收稿日期:2014年3月17日;修回日期:2014年3月31日 作者:吴增祥(1945—),Email:zll_352@https://www.360docs.net/doc/2415013481.html,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5.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1)熟悉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 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还与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 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 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2)熟悉一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 1. 两种情况 (1)评价范围小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补充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2)评价范围大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2.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 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3.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 (3)掌握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基本要求同一级评价项目。对应的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4)熟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 1.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1)时次:根据所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的类别,并遵循先基准站、次基本站、后一般站的原则,收集每日实际逐次观测资料。 (2)常规调查项目:时间(年、月、日、时)、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

越南儒学的研究

越南儒学的研究 摘要:儒家思想很早就传入越南并在越南不断发展,对越南古代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礼仪规范、民间的风俗习惯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儒家学说在越南经过损益、整合和重构,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本文主要是探讨儒学在越南的传播,特色和对越南各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越南,儒学 1.引言 儒家学说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是以孔子学说为依皈,以儒家伦理为核心价值的文化体系。中越两国关系悠久,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汉文化对越南的影响极为深远。而儒家思想则早在秦汉之际就开始传入越南,对越南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是,儒学在与越南文化的融合过程中,经过整合和重构,融入了许多本土文化因素,已不再是原来的中国儒家文化。 2.儒学在越南的传播 2.1儒学在越南传播的原因 儒学之所以能在越南得以传播,或者说越南之所以能接受儒学,既有地理和历史方面的原因,又有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原因。 从地理原因来看,中越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儒学传播到越南具有地缘上的优势。越南位于中国的南方,与中国的广西、云南山水相连,有1 000多公里的边境线,既没有高山大漠的阻挡,又没有大江大河的隔绝,跨境而居,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所以非常适宜文化交流和传播。 从历史原因来看,中越人缘相亲,同根共祖。越南古代典籍认为:越南民族的始祖是“神农”的后代。越南人把“鸿庞氏”作为自己的始祖,鸿庞氏被封为“泾阳王”,而泾阳王是炎帝神农氏三世孙帝明的后代。后来,“泾阳王娶洞庭君女,

曰‘神龙’,生雒龙君。雒龙君娶帝来女,曰‘妪姬’,生百男,是为百粤之祖。……封其长为雄王,嗣君位,建国号为文郎国。”从这些历史传说和记载看,越南人民和中国人民有着共同的祖先。胡志明主席在1945年9月2日发表的《致华侨兄弟书》中也指出:“中越原是一家人。我们中越两民族,数千年来,血统相通,文化共同,在历史上素称兄弟之邦。”种族的相同,使越南人对中华文化(其中包括儒学)有着一种先天的亲和性,比较容易接受。 从文化原因来看,越南长期使用中国的文字,是汉语文化圈的重要成员。秦汉时期,越南还没有自己的文字。在赵佗的南越国时期,汉字开始传入越南,以后,越南就开始使用汉字。这种语言文字的相同和相通,使儒学可以不必通过翻译就可以直接为越南人民所了解和接受。 从社会原因来看,儒学在越南的广泛传播适应了越南封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加速封建化进程和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需要。越南独立之后,开始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为了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从思想上控制人民,越南的封建统治阶级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思想体系作为自己的统治思想。当时的越南,实行儒、道、佛“三教合一”,然而,佛教和道教不能从根本上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只有儒家宣传的的大一统思想和等级尊卑、纲常名教、礼义教化最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因此,从李朝开始,封建统治阶级改变“崇佛抑儒”的政策,逐渐重视儒学。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和积极推行是儒学在越南得以广泛传播的社会原因。 2.2儒学在越南的传播概述 儒学传入越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至于具体于何时传入越南今已不可确考。学界认为儒学是在越南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郡县时从中国传入越南的。儒学在越南的传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先,从秦汉时期到公元10世纪前,由于中国封建王朝直接在越南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政策,儒学逐渐深入越南。 这一时期,儒学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四种。 第一,任职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的封建官吏大力推广儒学。汉朝派去的官吏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交趾、九真的两位太守锡光和任延任职期间,

常规气候类环境试验规范V3.0

常规气候类环境试验规范 拟制: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规范化审查: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更改信息登记表 规范名称: 常规气候类环境试验规范规范编码:TS-S100002015

目录 1.目的 (4) 2.适用范围 (4) 3.定义 (4) 4.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 (4) 5. 规范内容 (4) 5.1 试验分类 (4) 5.2 环境条件等级 (5) 5.3 对试验箱的要求 (5) 5.4 环境试验方法 (5) 5.4.1低温工作试验 (5) 5.4.2高温工作试验 (7) 5.4.3 高温贮存试验 (9) 5.4.4 低温贮存试验 (10) 5.4.5 恒定湿热试验 (12) 5.4.6 交变湿热试验 (14) 5.4.7 温度循环试验 (16) 5.5 判定标准 (17) 5.6 试验中断处理 (18) 5.7 试验报告 (18)

1.目的 1) 评定产品在常规气候类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及其组合的规定限值内的工作能力,评定产品对贮存、使用环境的适应性; 2) 暴露产品薄弱环节,为改进产品设计提供信息。 2.适用范围 二次电源和通迅电源、一次电源、变频器、监控产品、UPS、空调、蓄电池及PLC等硬件产品的开发试验、型式试验、批量抽样试验、质量检查试验等类型试验。 3.定义 引用IEC60068-5-2 《环境试验第5部分:试验方法编写导则-术语与定义》。 4.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 IEC60068 《Environmental testing》 IEC60721 《Class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GR-63-CORE 《NEBS Requirements: Physical protection》 MIL-HDBK-338B 《Electronic Reliability Design Handbook》,1998.10 5. 规范内容 5.1 试验分类 本规范的内容只涉及常规气候类环境试验。 气候类环境条件包括:高温、低温、湿度、气压、风、雨、阳光辐射等。相应的环境试验分为单因素试验和综合试验。本规范的内容包括了我司产品在有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经常采用的试验项目,主要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