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中的人文反思——史蒂芬·克莱恩短篇小说《海上扁舟》解读

----------------------- 页面 1-----------------------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2115174612.html,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第 2期

社会转型中的人文反思
史蒂芬 ·克莱恩短篇小说 《海上扁舟》解读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陈乐福

19世纪末的美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 尊严丧失的无奈、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绝望

的重要历史时期。内战结束后,美国疆界不断 表现了世纪末美国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基本情

扩张,人口急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 绪,也暗含了他们对正处于转型当中的美国

快,资本主义获得空前的发展,到十九世纪末 社会的深刻反思。新的社会结构需要新的文

时在科技、教育、财富和综合国力方面已经跻 化模式以及新的价值体系,当时美国文学中

身世界前列,逐渐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出现的揭露黑幕文学、社会乌托邦小说以及

然而,这个被马克 ·吐温称为“镀金时代”的 社会福音运动都是对这种新的社会历史语境

社会表面的繁荣却掩盖不了许多 日益严重的 的反应,然而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被称为 自

社会问题:贫富分化,劳资关系紧张,权钱交 然主义文学的文学形式。一群出生在南北战

易导致政治腐败,金钱欲望的无限膨胀使整 争之后、成长在大城市的青年一代作家,如诺

个社会道德败坏、世风 日下。批评家米切尔 里斯、克莱恩、伦敦、德莱塞等,他们不满当时

(IeeClarkMitchel1)在评述这段历史语境 的美国社会,在作品中揭示了 “镀金时代”发

时说,“(美国)社会的迅速工业化导致了大众 展繁荣表面下的社会现实,从而在世纪末美

生活与其传统共和主义理想的空前断裂。似 国的文化重构过程中发出了一种与当时的主

乎一夜之间,美国从一个农业国家就变成了 流文化话语相对抗的声音。
一 个铁路遍布城乡、电话线纵横交错的工业 史蒂芬 ·克莱恩 (StephenCrane,1871

大国……然而当希望一旦变成失望时,不安 — 1900)是十九世纪90年代美国一位十分重

的情绪开始困扰整个民族。”1888年 10月, 要的作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一些在

威廉 ·豪威尔斯——这位曾经提倡聚焦美国 美国文学史上十分重要的作品,其创作思想

现实、“客观地”反映美国“民主理想和文明进 和创作方法对后世的美国文学也产生了巨大

步”的文学泰斗——在给亨利 ·詹姆斯的一 影响。如他的处女作 《街头女郎梅季~(Mag—

封信中写道:

“我 自己也对 美‘国’没有好感。 gie:AGirloftheStreets,1893)第一次以

它似乎是天底下最荒诞、最不可思议的地方; 都市贫民窟为背景,描写了一个被迫沦为妓

我想,我讨厌它是因为它没有任何可爱之处。 女的穷姑娘梅季的形象,反映了美国社会的

我不应该浪费自己的笔墨来表现先前那种乐 阴暗面,被称为是 “美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
观大胆的社会观念;50年来对 文‘明’及其发 作”;而他最为人称道的小说 《红色英勇勋章》

展结局圆满的理想和信心已经破灭,我现在 (TheRedBadgeofCourage,1895)则被认

不但憎恨它,而且感觉到它最终必将一败涂 为是继霍桑之后,美国文学中描写人物心理

地,除非它以真正平等的观念重新铸造 自 的力作。。1897年1月,克莱恩乘船赴古巴采
己。”。 访古巴革命途中,船只在佛罗里达海岸沉没,

这种对美国民主体制的怀疑、对人性和 他与其他三人(即小说中的船长、加油工、厨

77

l■ ll

----------------------- 页面 2-----------------------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2115174612.html,

子)幸免于难,他们乘坐一艘小艇在海上漂流 然的斗争中,克莱恩着重渲染了人类力量的

近30小时后获救。后来,克莱恩将 自己的这 渺小,如小说一开始把小船比为浴缸,而且形

段经历经过加工写成短篇小说 《海上扁舟》 容划浆的人在小船上换个座位比从母鸡屁股

(“TheOpenBoat”,1897)。然而,这篇小说 底下偷鸡蛋还要难,读后令人忍俊不禁,而小

并非只是他遇险经历的简单记述,一直以来, 说中对这一叶小舟在汹涌的波涛之中漂流的

它都被看作是克莱恩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 描写则令人不禁感叹自然的强大与人类力量
一 , 认为它体现了作家在 19世纪 90年代后 的渺小。虽然小说中也多处描写了大海上的

期在主题上的探索和实验 。本文试图将这部 壮丽景色,如海的颜色 “由深蓝变成了碧绿,

小说放人 19世纪末美国的社会历史语境 中 上面还闪耀着琥珀的条纹,而那浪花则好似

考察,通过分析小说对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以 滚滚白雪”,然而,处于死亡威胁中的船员们

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等重大问题的思考,探讨 却不再有欣赏美景的闲情逸致。他们甚至谁

克莱恩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他在十九世纪末 也不知道天空的颜色,不知道是 白天还是黑

美国文化重构过程中的作用。

夜,几双眼睛只是紧紧盯着朝他们汹涌扑来



、 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 的波涛,准备着与随时都有可能将小船打翻

的反思 的海浪进行殊死的搏斗。因此,这时的自然不

在十九世纪中叶浪漫主义作家梭罗、爱 仅不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而且还变成

默生、惠特曼等人的笔下,自然是人类生存的 了人类最强大最恐怖的敌人。

美好家园,在 自然中,人的精神会感受到极大 自然在这篇小说 中不仅拥有强大的力

的“愉悦”,这种愉悦 “来 自于自然与人类之间 量,而且还表现得冷漠无情,对人类的处境漠

和谐共存的关系”。然而,随着美国社会的发 不关心。小说对海鸥的描写充分说明了这一

展,尤其是随着西进运动的完成和内战以后 点:“它们常常飞得很近,用黑溜溜的眼珠子

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美国迅速由一 盯着那几个人。此时,那些鸟儿眼睛一眨不眨

个农业国家变成了工业大国,曾经培育了美 地审视着,显得十分神秘,十分阴险。”有一只

国人国民性格的辽阔土地上,高楼大厦、工厂 海鸥甚至恶作剧般地想落在受伤的船长头

企业拔地而起,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先前宁静 上,而船上的人却拿它们毫无办法,因为稍微

优美、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色不见了,取而代之 剧烈一点的动作都会使小船有倾覆的危险。

的是喷着浓烟的烟囱和震耳欲聋的机器轰 与人的窘迫相比,海鸥在大海中则是悠然 自

鸣。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 得,它们 “一群群轻松自在地浮在海面上,让

的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对 自然不再怀 小船上的人羡慕不已,因为愤怒的大海对于

有那种近乎宗教般的感情,而是企图以手中 它们,就如同对于一千英里以外 内陆上的一

掌握的科技力量征服 自然,作宇宙的主人。 群松鸡一样无所谓。”(68)大海是它们的家

然而,在绝大多数人沉浸在经济腾飞、文 园,却不是人类的避难所。另外,海浪的威力

明发展的喜悦中时,敏感的作家们却越来越 也让人不寒而栗,“每逢一垛暗蓝色的水墙涌

注意到经济发展背后的巨大代价—— 自然环 来,船上的人便给挡得什么也看不见”,而且

境遭受破坏,人与 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被打 波浪的运动中表现出一种 “令人恐怖的优

破。克莱恩就在 《海上扁舟》中探讨了这一主 雅”,它们 “静静地涌来,只有浪尖在咆哮”,却

题,小说中的大海是自然的象征,小艇中的四 “非要

想方设法把小船吞没不可”。(66)

个幸存者在惊涛骇浪中与大海的搏斗象征着 除此以外,小说最后通过记者的心理活

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对抗。在这场人与自 动再次表达了自然冷漠无情这一观点。当小

78

’I一一 蚕 ■

----------------------- 页面 3-----------------------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2115174612.html,

船经过了一整夜的颠簸在天亮后接近海岸 而且 “更具特征的是,面对每一种选择,每个

时,记者看到岸上有一座高高耸立的风塔,在 人总是有一个反复考虑的过程,以权衡各种

记者看来,“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然—— 可供选择的行动的利弊。 比如,哈克为了

风中的自然,人类想象中的自然,对于人在风 吉姆而决定 自己“下地狱”,赛拉斯 ·拉帕姆

雨中的搏斗无动于衷。她看上去既不残忍,也 整夜踯躅,考虑是否以行贿挽救自己的生意,

不仁慈,既不狡黠,也不睿智,然而她却是冷 还有伊莎贝尔 ·阿切尔在决定接受自己错误

漠的,绝对冷漠的。”小说评论道,“一个人处 婚姻之前沉思的一夜等,他们都表现出对 自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宇宙的冷漠,才会看到自 己行为和选择的自主性。

己生命中的无数缺点,把它们在头脑中痛苦 与现实主义者不同的是,克莱恩对人类

地回味一番,然后希望能再给他一次机会。” 理性持怀疑与否定态度,认为所谓的个人选

(85—86) 择和自主只不过是个幻觉,《海上扁舟》就十

从 《海上扁舟》中对大海 的描写可以看 分清楚地表达了这一观点。首先,小说 “将谨

出,自然已经不再是人类的庇护所,人类与自 慎行事和选择的徒劳加以戏剧化”,“小说的

然之间和谐共存的关系已经不复存在,自然 背景(船只失事,小船在茫茫大海上无目的地

以她无比的力量教训了敢于向她提出挑战的 漂流)显然排斥了谨慎考虑的作用”。,小船上

人类。通过这篇小说,克莱恩对美国的工业 的人在海难中得以幸免并不是通过人为的努

化,对人类文明与社会的进步带来的问题进 力实现的,完全是偶然性的结果,人没有了选

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人类试图征服 自然的冲 择和考虑的可能,完全被命运所摆布。同时,

动提出了警告。 小说也多次表达了命运无常的观点,例如当

二、命运无常:对理性与乐观精神的反思 小船的人在惊涛骇浪中第一次看

到陆地时,

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尽管“镀金时代”的 他们欢欣鼓舞,并抽雪茄庆祝 自己即将得救,

光环已经在贫富差距的拉大、不断升级的劳 但很快他们就沮丧地发现岸上竟然没有一个

资纠纷以及政府部门的贪污腐化等社会和经 人,他们立刻陷入了绝望之中,甚至开始互相

济问题的震荡下逐渐消失,但当时占统治地 交换住址和叮嘱,好让活下来的人把 自己的

位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是宣扬美国社会的 死讯告知家人。然而,很快他们就又看到了希

“民主”与“进步”。这一时期两次庆祝美国“进 望,因为岸上有人已经看到了他们,还朝他们

步”的活动——1875年费城百年纪念博览会 不断挥手致意,但令他们费解的是,那人却没

和 1893年芝加哥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都是 有叫来他们盼望的救护人员,只是 “站在那

在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萧条期间举行 儿,把他的大衣象车轮子似地转个不停”(77
的。同时,美国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学观念 — 78),这一举动让船上的人大骂不止却又毫

仍旧是“微笑的”现实主义文学,即在 19世纪 无办法。面对命运的荒谬 ,船上的人不禁哀

7O、8O年代兴起的,由威廉 ·豪威尔斯倡导 叹:“假使我要淹死——假使我要淹死——假

的绅士文学传统。豪威尔斯提倡以“对题材真 使我要淹死的话,七位疯狂的海神啊,为什么

实的关照”和 “不多不少的忠实于所描写的” 又让我飘泊这么远,眼巴巴地凝视着沙滩和

“13常的平凡的事物”来客观地反映美国社会 树木呢?我给带到这儿来,难道仅仅为了在我

的民主理想和文明进步 。在这种文学观的影 正要细嚼人生的神圣乳酪时,就把我的鼻子

响下,美国当时的主流文学作品都强调人的 扯掉吗?简直是荒谬绝伦。……整个事情都

理性和自由意志,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作品 是荒谬的。”(74)

中的人物在命运面前都具有 “选择的能力”, 小说的第六节描写了记者一个人在黑夜

79

1■T

----------------------- 页面 4-----------------------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2115174612.html,

里划浆时的心理活动,这一段也是小说 中对 义思想 从根本上说,这是作家对十九世纪末

死亡和命运的思考最深刻最集中的一部分。 美国社会现实的一种反应。除了上面提到的

他先是对命运的 “不公平”感到极度愤怒,觉 社会、经济

因素外,哲学和 自然科学的发展也

得 “把一个如此艰苦奋斗的人淹死”是 “最伤 对当时美国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

天害理的罪孽”。当他痛苦地意识到 “自然认 世纪下半叶,由于生物学、物理、化学等 自然

为他并不重要”,“就是把他除掉也不至于损 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改变了

害宇宙时”,便表现出极为矛盾的心理,一会 人们普遍接受的关于人的一般认识,个人不

儿希望 “用砖头去砸那神殿”,而一会儿又希 再被认为是能够在道德上自主的行动者了,

望 自己“面前有个化身,好让他好好祈求一 他们也会受到遗传性和环境力量的操纵,理

番”。然而,他却发现 自己身边 “既没砖头,也 性的力量因此受到置疑,哲学上的决定论观

没神殿”,陪伴他的只有 “冬天夜空里一颗高 点风靡一时。

悬的寒星”,使他 “了解到 自己处境的悲怆”。 另一方面,克莱恩的思想也同他本人的

也只有在这时,他才能体会 自己孩提时代听 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他当过新闻记者,接触

到的垂死的阿尔及尔“义勇军士兵”的故事的 过社会的阴暗面,了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

真正含义,并为那奄奄一息的战士(同时也为 状况,因而对当时的美国文学无视日益尖锐

自己)“感到悲哀”。(82—83) 的社会矛盾、歪曲美国“真正的现实”,使文学

虽然小船中的人在冷静沉着的船长的带 沦为主流意识形态附庸的做法十分不满。当

领下,一直在与大海和死亡的命运进行奋勇 时的美国文坛充斥着的一些情节感伤的历史

抗争并最终获救,但小说也同时强调了其中 传奇和满是道德说教的宗教性小说等通俗文

的偶然因素。例如,当天亮后小船又一次靠近 学,它们 “迎合了大多数中产阶级读者的阅读

陆地时,岸边同样也是空无一人,但他们这时 趣味,分散了读者对 日常生活和时事的注意

已经筋疲力尽,不得已只能冒险朝岸上游去。 力””,而以豪威尔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

记者在向岸边游去时突然被海流困住,虽然 学,“以牺牲文学作品的 文‘学性’来换取文学

离海岸已经很近,却再也动弹不得,然而他却 的社会功能的主张以及乐观地高唱美国民主

靠了“大海的一个真正的奇迹”(89)神奇般地 政治和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严重脱离活生

死里逃生,而他们四人当中游得最快、最强健 生的美国现实”,也已经不能客观地反映真

有力的加油工却最终命丧海滩,等待他的只 正的社会现实。以克莱恩等

人为代表美国新
能是 “一个阴森森的坟墓”,命运的不可捉摸 一 代作家在欧洲左拉等 自然主义者的影响

令人不禁唏嘘感慨。 下,以哲学上的决定论作为理解世纪末美国

另外,小说的最后一句话—— “他们觉得 的理论依据,认为文学必须要写实,尤其要描

他们那时可以解释一切了”(9O),也颇为耐人 写 “丑的、不愉快的事情州。,以世纪末的悲观

寻味,似乎表示 “他们将又一次以为他们的生 文化话语在当时的美国文化生产中流露出一

还不仅仅只是出自偶然”,然而,米切尔认为,种 “不谐之音”H,对后世的美国文学产生了

通过这句话,“故事本身向 解‘释’自己的冲动 深远的影响。

提出质疑,人物的这种种冲动是自寻安慰 ,因 三、困境中的“手足情谊”:对人类道德与价值

此只是站在残忍无情的历史进程之外设想出 观的反思

根本就不存在的意义。埘。 十九世纪下半叶,随着美国迅速由一个

由此可见,克莱恩在 《海上扁舟》中对命 农业国家变成工业大国,经济关系成为制约

运的思考流露出一种悲观的宿命论和虚无主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主要因素,“建立在共和

8O

一 。1…一l叠1

----------------------- 页面 5-----------------------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2115174612.html,

国主义理想和基督教价值观之上”的传统 扁舟》提出了一个 “后来支配二十年代作家想

道德和价值观面临着挑战,传统信仰在新的 象的主题,即只有同那些高效率完成任务又

物质至上主义面前节节败退,人们转而投向 互相尊重的不虚荣的人们相处,才能找到正

达尔文、斯宾塞的进化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学 面的价值。””小船中的四个人,受伤的船长

说等世俗信仰。这段时期,美国文学中出现了 负责指挥,掌握航向,厨子负责舀水,记者和

声势浩大的乌托邦文学和社会福音运动,其 加油工负责划浆,虽然他们只是因海难丽 “杂
一 部小说的销量达到过数百万乃至上千万 凑在一起的”,但却表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和严

册,如爱德华 ·贝勒密 的 《回顾》(Looking 格的服从精神,而船长 “决不可能指挥比他们

Backward,1888),亨利 ·乔治的 《进步与贫 更心甘情愿、更欣然从命的船员了。他们不只

穷》(ProgressandPoverty,1879)以及亨利 是认识到如何最有利于共同的安全。这其中
· 迪马利斯特 ·劳埃德的 《背离共和政治的 的确有一种

属于个人的、发自肺腑的特质。除

财 富》(Wealth AgainstCommonwealth, 了对船长的忠诚,还存在着这般的友谊。”

1894),它们都呼唤建立一种更加美好的社会 (7O)

制度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一种更加 小说赞扬了人类在绝境中表现出来的道

美国化的拯救社会的梦想”,对当时美国人 德力量,严格的组织性以及服从精神,而这些

的心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正是当时盛行个人 自由主义的美国所缺乏

从 《海上扁舟》来看,克莱恩也加入了世 的,小说提倡的这些精神在2O世纪美国大萧

纪末的这种对道德价值观的反思,这一点最 条年代的激进主义文学中得到了热烈的回

突出地表现在小说中对小船上四个人之间 应。虽然由于篇幅所限,克莱恩并没有让这一

“手足情谊”的描写。小说的第三节中写到,他 主题得以发展,而且有的地方过于简单化,缺

们 “在这大海之上建立起来的微妙的手足情 乏艺术性,如小说最后对救人者的描写——

谊,很难用笔墨加以形容。谁也没说情况如 “他赤裸裸的——赤裸裸的象冬天的树木 然

此。谁也没提起过这种手足情谊。然而,船中 而他头上有一个光环,象圣人似地焕发着光

确实存在着这种友情,因而使每个人感到温 芒”(89),流露出明显的道德说教色彩,但却

暖。……四个人结成了朋友——超乎寻常地、 使小说在无形之中具有了一丝温暖的色彩,

更为奇妙地牢牢联结在一起的朋友。”虽然记 体现出与其他 自然主义作品的不同之处,另
者 “一向所受的教育是用冷眼看人”,但此刻 一 方面也充分说明了小说意义的多样性和复

“也认为这种友谊是他平生最美好的经历”。 杂性。

(70—71)轮流负责划浆的记者和加油工,尽 从以上对小说 《海上扁舟》的分析我们可

管脊背承受的疼痛 “比医生为一团官兵作通 以看出,克莱思在这篇短短的作品中涉及到

身检查所记载下来的病痛还要多”(75),但当 了人与自然、人类命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

同伴要求轮换时却都是二话不说,痛快地答 系等主题,对诸如人类理性、人类价值观及道

应。最后,当他们四人奋力朝岸边游去时,岸 德行为规范、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等重大问

上有个人奋不顾身地跑过来救他们,虽然此 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反思,体现了他作为
时船长自己仍未脱离险境,但他却让那人先 一 个作家的人文主义关怀。实际上,美国文学

去救落在后面的记者,表现了无比高尚的道

中历来就有这样一个传统:当社会急剧发展,

德力量和献身精神。 文明的进步高奏凯歌时,总有一些作家通过

另一方面,正如批评家拉泽尔 ·齐夫 他们的作品中发出一些谨慎而清醒的声音,

(LarzerZiff)所指出的那样,克莱恩的《海上 使过于乐观的社会和民众心态能够意识到一

8】

l l1

----------------------- 页面 6-----------------------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2115174612.html,

些社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整个 4·RichardM ·Weatherford,ed.,StephenCranel

社会的健康运行起到一些积极的影响。当然, A Critical Heritage,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1997,PP.19——20.
与直接明了的文化批评和政论文章不同,文
5.RalphWaldo Emerson。“Nature,’’Anthologyof
学的这种作用是通过较为曲折和艺术化的方
American Literature, Vo1. I, New York:
式得以呈现的,但影响也往往更为深远,这可
MacmillanPublishingCompany,1985。P.1014.
能也是我们研究文学很重要的意义之所在
6.史蒂芬 ·克莱恩 《街头女郎玛吉》,孙致礼译,辽宁
口巴。
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7页。本文中所引原文

皆出自本书,部分译文略有改动,以下不再另外作

注释: 注,括号中为页码。

1、8、9、10、11、15、16.埃默里 ·埃利奥特 主编 《哥伦 12、14.方成 “弗兰克 ·诺里斯的文学观念与美国工

比亚美国文学史》,朱通伯等译,成都:四川辞书出 业化文化建构反思”,《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新

版社,1994年,第 431,434.438,438,433,431— 探索》,军事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68,66页。

432,399页。部分译文经笔者修改。 13.转引自孙致礼 “第一个美国现代作家”,出自史

2、7.方成 “弗兰克 ·诺里斯的文学观念与美国工业 蒂芬 ·克莱恩 《街头女郎玛吉》,孙致礼译,辽宁教

化文化建构反思”。《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新探 育出版社,2000年,前言第1页。

索》,军事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 63,65页。 17.拉泽尔 ·齐夫 《一八九O年代的美国——迷惘

3.CleanthBrooksetal,AmericanLiterature:The 的一代人的

岁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杜,1988

MakersandtheMaking.VolC。New York:St. 年,第208页。

Martin’sPress。1973,1974。P.1637;P.1650.

再版 《语言与文化》

顾嘉祖、陆升主编

由桂诗眷作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月再版。该书第1版重

印5次,受到我国众多语言学家和学术前辈的支持与肯定,其 中包括桂诗

春、戚雨村、徐翁宇、束定芳、庄智象、刘守华、藩文国等学者。他们在所著的

学术专著或论文中将该书作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语言与文化或跨文化交

际研究领域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第2版又增加 15万字的篇幅,较系统地阐

述第 1版出版后的12年中国内与世界语言与文化研究新动向、新观点、新

方法。美国计算机全球图书目录系统(OCLC)对该书有专页介绍,包括美国

耶鲁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内的世界7所著名高校图书馆收藏本书(据

OCLC报道)。

再版后全书40万字,8+ IV+vii+ 486页,定价 26元。

82

’I~ 噩 蛋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