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P34-NF29 911 粘度 中文翻译

USP34-NF29 911 粘度 中文翻译
USP34-NF29 911 粘度 中文翻译

<911> VISCOSITY

Viscosity is a property of liquids tha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sistance to flow. It is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force required to move one plane surface continuously past another under specified steady-state conditions when the space between is filled by the liquid in question. It is defined as the shear stress divided by the rate of shear strain. The basic unit is the poise; however, viscosities commonly encountered represent fractions of the poise, so that the centipoise (1 poise = 100 centipoises) proves to be the more convenient unit. The specifying of temperature is important because viscosity changes with temperature; in general, viscosity decreases as temperature is raised. While on the absolute scale viscosity is measured in poises or centipoises, for convenience the kinematic scale, in which the units are stokes and centistokes (1 stoke = 100 centistokes) commonly is used. To obtain the kinematic viscosity from the absolute viscosity, the latter is divided by the density of the liquid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i.e., kinematic viscosity = (absolute viscosity)/(density). The sizes of the units are such that viscosities in the ordinary ranges are conveniently expressed in centistokes. The approximate viscosity in centistokes at room temperature of ether is 0.2; of water, 1; of kerosene, 2.5; of mineral oil, 20 to 70; and of honey, 10,000.

粘度是液体的属性之一,它与流动阻力紧密相关。在规定的条件下,待测液体充满平面间的空隙,在不断转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力定义为粘度。该粘度等于剪切应力除以剪切应变率。基本单位是泊;但是经常遇到泊的分数表示的粘度,因此厘泊(1泊=100厘泊)是更常用的单位。由于粘度随温度变化明显,需指明温度。通常情况下,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尽管粘度的测量是以绝对粘度形式表示,其常用单位是泊或厘泊,但为方便期间常常得到的是运动粘度,常用单位是司和厘司(1司=100厘司)。为了从绝对粘度得到运动粘度,绝对粘度需要除以同温度下的液体密度。如,运动粘度=绝对粘度/密度。单位的大小便于表示常规范围内的粘度为厘司。在室温情况下,以厘司估计的粘度,醚为0.2;水为1;煤油为2.5;矿物油为20~70;蜂蜜为10,000。

Absolute viscosity can be measured directly if accurate dimensions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s are known, but it is more common practice to calibrate the instrument with a liquid of known viscosity and to determine the viscosity of the unknown fluid by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the known.

如果已知测量仪器的准确尺寸,可以直接测得绝对粘度。但是更常用的做法是使用已知粘度的液体校准仪器,通过与已知粘度的液体相对比,测定未知粘度的液体。

Many substances, such as the gums employed in pharmacy, have variable viscosity, and most of them are less resistant to flow at higher flow rates. In such cases, a given set of conditions is selected for measurement, and the measurement obtained is considered to be an apparent viscosity. Since a change in the conditions of measurement would yield a different value for the apparent viscosity of such substances, the instrument dimensions and conditions for measurement must be closely adhered to by the operator.

许多物质,如制药中用到的胶,具有可变粘度。它们中的大多数在高流速的情况下,流动阻力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测量粘度选定一个特定条件,得到的测量值被认为是表观粘度。因此测量条件的改变会造成这类物质的表观粘度值的不同。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测量时的仪器尺寸和条件。

Measurement of Viscosity— The usual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viscosity involve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ime required for a given volume of liquid to flow through a capillary. Many capillary-tube viscosimeters have been devised, but Ostwald and Ubbelohde viscosimeters are among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Several types are described, with directions for their use,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STM, D-445). The viscosity of oils is expressed on arbitrary scales that vary from one country to another, there being several

corresponding instruments. The most widely used are the Redwood No. I and No. II, the Engler, the Saybolt Universal, and the Saybolt Furol. Each of these instruments uses arbitrary units that bear the name of the instrument. Standard temperatures are adopted as a matter of convenience with these instruments. For the Saybolt instruments, measurements usually are made at 100°F and 210F; Redwood instruments may be used at several temperatures up to 250°F; and values obtained on the Engler instrument usually are reported at 20°C and 50°C. A particularly convenient and rapid type of instrument is a rotational viscosimeter, which utilizes a bob or spindle immersed in the test specimen and measures the resistance to movement of the rotating part. Different spindles are available for given viscosity ranges, and several rotational speeds generally are available. Other rotational instruments may have a stationary bob and a rotating cup. The Brookfield, Rotouisco, and Stormer viscosimeters are examples of rotating-bob instruments, and the MacMichael is an example of the rotating-cup instrument. Numerous other rotational instruments of advanced design with special devices for reading or recording, and with wide ranges of rotational speed, have been devised.

粘度的测量方法- 测量粘度的常用方法涉及测定指定体积的液体流经毛细管所需的时间。已经定制了许多毛细管粘度计,但是奥斯特瓦尔德和乌氏粘度计是最常用的。美国测试与材料协会(ASTM, D-445)描述了几种类型的粘度计及其应用方向。针对油粘度的表述比较是随意,不同的国家之间因使用的仪器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广为使用的是红木1号和2号、恩格勒、赛波特通用和赛波特重油仪。每种仪器使用代表仪器名称的单位。为方便起见,这些仪器采用标准的温度。对赛波特仪,测量时的温度通常是100°F和210°F;红木仪有几个温度可用,最高250°F。恩格勒仪测得的事值通常报告温度为20°C和50°C。一种极其方便快捷的仪器是旋转粘度计,它利用浸没在待测物中的浮子和转子,测量旋转运动的阻力。不同的转子对应不同的粘度范围,有几个不同的转速可选择。其它的旋转装置有一个固定的浮子和旋转杯。Brookfield粘度计,Rotouisco,斯托默粘度计是浮子旋转仪器的例子。MacMichael是旋转杯仪器的例子。许多配有特殊的阅读或记录装置,和宽的转速范围的先进旋转仪已定制。

Where only a particular type of instrument is suitable, the individual monograph so indicates.

然而只有一种特定类型的仪器是合适的,在各个专论中有指示。

For measurement of viscosity or apparent viscosity,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bstance being measured must be accurately controlled, since small temperature changes may lead to marked changes in viscosity. For usual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the temperature should be held to within ±0.1°.

粘度或表观粘度的测量,必须准确控制被测物质的温度,由于小的温度变化可能导致粘度的显著变化。通常制药用途,温度应当控制在±0.1°。

Procedure f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easurement of the viscosity of solutions of the high-viscosity types of methylcellulose is a special case, since they are too viscous for the commonly available viscosimeters. The Ubbelohde viscosimeter may be adapted (cf. ASTM, D-1347) to the measurement of the ranges of viscosity encountered in methylcellulose solutions.

纤维素衍生物程序–高粘度的甲基纤维素溶液的粘度测量是特殊情况,对常规可用的粘度计而言,它们太粘了。可采用乌氏粘度计(cf. ASTM, D-1347)测量甲基纤维素溶液的粘度范围。

Calibration of Capillary-Type Viscosimeters— Determine the viscosimeter constant, k, for each viscosimeter by the use of an oil of known viscosity.*

毛细管类型粘度计的校准–通过使用已知粘度的油测定每个粘度计的粘度计常数,K。

Ostwald-Type Viscosimeter— Fill the tube with the exact amount of oil (adjusted to 20.0 ± 0.1°) as specified by the manufacturer. Adjust the meniscus of the column of liquid in the capillary tube to the level of the top graduation line with the aid of either pressure or suction. Open both the filling and capillary tubes in order to permit the liquid to flow into the reservoir against atmospheric pressure. [Note—Failure to open either of these tubes will yield false values. ] Record the time, in seconds, for liquid to flow from the upper mark to the lower mark in the capillary tube.

奥斯特瓦尔德型粘度计划- 根据生产商的指导,填装确切数量的油(调整至20.0 ± 0.1°)至填充管。在压力或吸力的帮助下,调节毛细管内液柱的半月面至与顶端刻度线相切。打开填充管和毛细管,使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流入储液器。[注意事项- 任何一个管不打开,都会得出错误的值。]记录液体在毛细管内,从上刻度线至下刻度线的流出时间,以秒为单位。

Ubbelohde-Type Viscosimeter— Place a quantity of the oil (adjusted to 20.0 ± 0.1°) in the filling tube, and transfer to the capillary tube by gentle suction, taking care to prevent bubble formation in the liquid by keeping the air vent tube closed. Adjust the meniscus of the column of liquid in the capillary tube to the level of the top graduation line. Open both the vent and capillary tubes in order to permit the liquid to flow into the reservoir against atmospheric pressure. [Note—Failure to open the vent tube before releasing the capillary tube will yield false values. ] Record the time, in seconds, for the liquid to flow from the upper mark to the lower mark in the capillary tube.

乌氏粘度计–在填充管内,加入一定量的油(调整至20.0 ± 0.1°),并稍加吸力转移至毛细管内,通过保持空气排空管处于关闭状态,防止液体中产生气泡,调节毛细管内液柱的半月面至与顶端刻度线相切。打开填充管和毛细管,使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流入储液器。[注意事项- 任何一个管不打开,都会得出错误的值。]记录液体在毛细管内,从上刻度线至下刻度线的流出时间,以秒为单位。

Calculations—

计算–

Calculate the viscosimeter constant, k, from the equation: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粘度计常数,K

k = v/d t

in which v is the known viscosity of the liquid in centipoises, d is the specific gravity of the liquid tested at 20°/20°, and t is the time in seconds for the liquid to pass from the upper mark to the lower mark.

其中,v是已知液体的粘度,厘司;d在20°/20°情况下测得的液体的比重;t是液体从上刻度线至下刻度线的流出时间,秒

If a viscosimeter is repaired, it must be recalibrated, since even minor repairs frequently caus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value of its constant, k.

如果粘度计经过维修必须进行校准,由于即使是小的维修经常会造成粘度计常数,k,的显著变化。

修辞分析~布什在911事件后的演讲中英文对照

布什在911事件后的演讲 Good evening. 晚上好, Today, our fellow citizens, our way of life, our very freedom came under attack in a series of deliberate and deadly terrorist acts. The victims were in airplanes or in their offices. Secretaries, business men and women, military and federal workers. Moms and dads. Friends and neighbors. Thousands of lives were suddenly ended by evil, despicable acts of terror. 今天,我们的同胞、我们的生活及我们珍视的自由受到了恐怖主义分子的蓄意攻击。许多被劫持的乘客、正在办公的工作人员都不幸遇难,他们可能是:秘书文员、商人、妇女、军方或联邦政府工作人员、为人父母、你们的亲朋好友或邻居。数千人在恐怖分子的卑劣和罪恶行径下突然间失掉了宝贵的生命。 The pictures of airplanes flying into buildings, fires burning, huge structures collapsing, have filled us with disbelief, terrible sadness and a quiet, unyielding anger. These acts of mass murder were intended to frighten our nation into chaos and retreat. But they have failed. Our country is strong. 面对飞机撞毁、熊熊大火、楼房倒塌等图片,我们无法相信眼前的惨状,感到无比的悲哀和愤怒。恐怖分子的大屠戮的行为旨在将我们的国家引向混乱和倒退。但他们的阴谋不会得逞,我们的国家依然强大。 A great people has been moved to defend a great nation. Terrorist attacks can shake the foundations of our biggest buildings, but they cannot touch the foundation of America. These acts shatter steel, but they cannot dent the steel of American resolve. 伟大的美国人民已被动员起来保卫自己的国家。恐怖主义分子的袭击可以震撼我们的建筑,但他们无法动摇我们牢固的国家基础。这些行径可以粉碎钢铁,但它们无法挫伤美国人民捍卫国家的决心。 America was targeted for attack because we're the brightest beacon for freedom and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剖析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 一、(共20分)名词解释(每个名词2分) 简单正交点阵、晶向族、无限固溶体、配位数、交滑移、大角度晶界、上坡(顺)扩散、形核功、回复、滑移系 底心正交点阵、晶面族、有限固溶体、致密度、攀移、小角度晶界、下坡(逆)扩散、形核率、再结晶、孪生 二、(共30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面心立方晶体的八面体间隙尺寸。 2、简述固溶体与中间相的区别。 3、已知两个不平行的晶面(h1k1l1)和(h2k2l2),求出其所属的晶带轴。 4、计算面心立方晶体{111}晶面的面密度。 5、简述刃型位错线方向、柏氏矢量方向、位错运动方向及晶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6、简述刃型位错攀移的实质。 7、简述在外力的作用下,螺型位错的可能运动方式。 8、当碳原子和铁原子在相同温度的 -Fe中进行扩散时,为何碳原子的扩散系数大于铁原子的扩散系数? 9、简述单组元晶体材料凝固的一般过程。 10、如图,已知A、B、C三组元固态完全不互溶,成分为80%A、10%B、10%C的O 合金在冷却过程中将进行二相共晶反应和三相共晶反应,在二元共晶反应开始时,该合金液相成分(a点)为60%A、20%B、20%C,而三元共晶反应开始时的液相成分(E点)为50% A、10%B、40%C,写出图中I和P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 1、计算体心立方晶体的八面体间隙尺寸。 2、简述决定组元形成固溶体与中间相的因素。 3、已知二晶向[u1v1w1]和[u2v2 w2],求出由此二晶向所决定的晶面指数。· 4、计算体心立方晶体{110}晶面的面密度。 5、简述螺型位错线方向、柏氏矢量方向、位错运动方向及晶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6、简述刃型位错滑移的实质。 7、简述在外力的作用下,刃型位错的可能运动方式。 8、当碳原子和铁原子在相同温度的a-Fe 中进行扩散时,为何碳原子的扩散系数大于铁原子的扩散系数? 9、简述纯金属凝固的基本条件。 10、如图,已知A、B、C三组元固态完全不互溶,成分为80%A、10%B、10%C的O合 金在冷却过程中将进行二相共晶反应和三相共晶反应,在二元共晶反应开始时,该合金液相成分(a点)为60%A、20%B、20%C,而三元共晶反应开始时的液相成分(E点)为 %、(A+B)%和(A+B+C)%的相对量。 50% A、10%B、40%C,试计算A 初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和雅尔塔会议 教学难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回首这场战争,警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摧残! 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的方式 ,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的出现。 图一 图二 设问:图一是发生于何时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提示:图一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图二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归纳总结:二战爆发与主要战场 (1)局部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2.在学习上述图文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欧洲西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况。 目标导学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结合二战爆发后主要战场的战况,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 设问:此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中、美、苏、英等国是如何走向联合的? 提示: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归纳总结:《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诺曼底登陆的历史作用。 材料展示: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1)毛泽东这番话是对苏德战场哪次战役的评价?运用史实佐证毛泽东对该战役的评价。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2)教师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诺曼底登陆”图片信息,讲述诺曼底登陆的概况。 【图解战役】 目标导学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内容与影响。 设问:图片再现了哪一历史事件?图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是谁?说说该事件的积极影响。 提示:雅尔塔会议;图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分组形式自主学习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相关内容,小组代表展示成果。 2.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德、日法西斯投降的史实,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设问:日本法西斯是何时投降的?为了加速日本投降,美、苏是如何对日本作战的?日本投降有何历史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九年级下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45分) 1.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 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2.慕尼黑阴谋的产生的最大危害是() 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 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 3.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 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C.英法对德国宣战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4.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B.开战后没有及时抓住有利战机 C.德军绕过坚固的马其诺防线 D.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溃退 5.法西斯德国未能击败英国的原因中,不包括() A.新首相丘吉尔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 B.德国空军经受不住巨大的损失 C.英吉利海峡使德国精锐陆军无能为力 D.苏德战争的爆发牵制了德军 6.标志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的事件是() A.苏德战争的爆发 B.意大利参战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关键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8.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 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 B.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 C.苏联决定在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 D.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 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意大利投降 D.诺曼底登陆 10.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相似点是() ①法西斯国家都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战术②战争初期都经历了不利的局面③都导致了战争的规模扩大④战场的转折都发生在境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的事件是() A.意大利投降,退出战争 B.阿拉曼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投降 C.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 D.德国宣布投降

1999-201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11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11材料综合》全套考研资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北航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北航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北航。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北航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全套考研资料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199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二、材料分析重点总结 三、金属学原理重点总结 四、金属学原理名称解析总结 五、物理化学复习总结 六、无机非金属材料复习总结 七、高分子物理复习总结 八、高分子化学复习总结 以下为截图及预览: 2015真题及答案

823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是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招收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掌握材料化学、材料物理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内容。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备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 2. 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3. 具备一定的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掌握材料化学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考试(可以使用数学计算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两个部分:材料化学、材料物理。

一、材料化学部分 1、化学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及其应用;各种变化过程(单纯pVT变化过程、相变化过程和化学变化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的判别;相平衡体系和化学平衡体系中的应用;二组分体系相图的绘制及解析。 2、化学动力学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的特点;反应级数及速率方程的确定;各种因素对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的影响;复合反应的近似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根据反应机理推导速率方程;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在气相反应、多相反应、溶液中反应、催化反应和光化学反应体系中的应用。 3、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及其应用;可逆电池、可逆电极的能斯特公式及其应用;可逆电池的热力学;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极化与超电势及其应用;分解与分解电压;金属电沉积;不可逆电极过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4、界面化学 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润湿现象与接触角;毛细管现象;新相的生成和亚稳定状态;固体表面的吸附及非均相催化反应。 5、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原理 (1)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 (2)了解酸碱理论,熟悉溶液中的单相与多相离子平衡,掌握弱酸、弱碱溶液中离子浓度、盐类水解和沉淀平衡的计算;

九下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和练习

九下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和练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二战全面爆发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战的主要战场: 东方主战场: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欧洲西线战场:1940年德国进攻北欧国家。5月,进攻法国,意大利趁火打劫。 欧洲东线战场: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进攻。10月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的转折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意日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意义: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二战的转折: 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胜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无条件投降。1944年6月,美英盟军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雅尔塔会议: 时间地点:1945年2月,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参加国及代表: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会议主要内容: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参加对日作战。 波斯坦会晤: 时间:1945年7月 会晤国:美、英、苏 主要内容: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斯坦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北航911材料综合答案

北航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参考 一、 选择题 1.D 2.C 3.B 4.C 5.A 6.A 7.C 8.D 9.D 10.C 二、解答题 1. 1→2为等温可逆膨胀,熵增过程 2→3为绝热可逆膨胀,恒熵过程 3→4为等温可逆压缩,熵减过程 4→1为绝热可逆压缩,恒熵过程 34 .244)90.838(5 15 15234.244)41.1576(313 23234.244)00.805(2 1212134.24420.36334.24457.569.25 5243232 2 1+-?=?+→ + +-?=?+→++-?=?+→++-=?+→++-=?+→+θθθθ θ ,,,,,m r m r m r m r m r G Fe O Sb FeO G Fe O Al Al FeO G Fe SiO Si FeO G Fe MnO Mn FeO G Fe MgO Mg FeO 通过比较,θ 1,m r G ?最小,因而选用Mg 将使反应进行更为彻底,从热力学角度考虑Mg 最佳。. NaCl s O H NaBr Pa P Pa Pa P s O H O B Na Pa P s O H O B Na O H O H O H 和适合的干燥剂有 由以上条件,可选出最 即,使使多余的水分除去,必须使不变质,必须使使)(223149122314)](10[912)](10[.3227422742222?<<? 432 1 S T

? ∑∑∑∑∑∑∑?+ ?=?>?>= ??∴ >??-??=??∴???=??∴>?>>?T H T H H H K H T H C K T K H m r m r m r m r m m r m p r m θ θ θ θ θ θ θ ,此后后经某一温度 ,逐渐变大,开始时 时,随温度升高,当,,时,又当 三、计算题 kJ W W U Q W W Q U kJ nRT V P W r r 823.33)0.144()477.2(3.180''477.2298314.8.1-=-----=--?=?++=?-=?-=-=?-=过程所做体积功 1 1 3 0,0 ,0 ,1 3 0833.012 1438112 1.2---??≈= ===-=?s mol dm k c c s t kt c c c mol dm A A A A A 代入得,当其反应速率方程为 应,且 可判断此反应为二极反由反应截距的单位 52 27 .121298 314.81046.3001 3 1 1 1 1 1 1 1 10 653.4exp exp exp 46.300)1095.10(2982.29777.100732.99745.1032.997298 2972002.2973.09.29695.1055.3203.20553.248.33 ?≈===?-=??--=?-?=???=+=?+?=???== - =??-=--==?=??=--== ???-- ?- ---------∑∑RT G m r m r amb sys iso amb B B B m r B B B sys m r K mol kJ S T H G K mol J S S S K mol J T Q S mol kJ H H Q K mol J S S θ θ θ ν ν 四、选做题 1 7 7 1 1 1098.313 .1105.413.165.3678.37)()(.1-----??=?= ??= ??= ??=??=-=?→Pa K S V T H V H V T dp dT K mol J S S S m m m m m m m r βα β αβα β αβ α β α据克拉佩龙方程 单斜斜方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材料科学基础考试科目代码:875 一、考试要求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和(085204)材料工程(专业学位);激光工程研究院(0803)光学工程与(085202)光学工程(专业学位);以及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此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课,是理解并学习各种材料其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联系的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各类材料共性基础知识部分(原子结构与结合键、晶体结构、晶体缺陷、相图与相平衡、材料的凝固)、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部分(金属晶体中位错、表面与界面、塑性变形与再结晶、金属晶体中扩散、固态相变、金属材料强韧化)和无机材料基础知识部分(无机材料化学键结构与晶体结构、无机材料的缺陷、无机材料的相图与相变过程、无机材料的基本制造加工原理、无机材料的机械性能、无机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能),要求考生对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有深入的理解,系统掌握各类基本概念、理论及其计算和分析的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材料共性知识、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和无机材料基础知识三大部分,总分150分。其中,材料共性知识部分所有学生均需作答,共105分;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部分和无机材料基础知识部分考生需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二选一作答,不能混做,共45分。题型一般包括名词解释、填空、判断正误、问答、计算、分析题等。 (一)材料共性知识部分 1.原子结构与结合键 (1)熟练掌握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金属间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等概念,熟练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电子能带结构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二十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作战区域面积为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点一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五千五百万,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一点三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 战争把世界分为两大阵线:参加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方面的有中、苏、美、英、法等五十国,参加法西斯国家集团的有德、意、日等七国。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务。在欧洲,苏德战场为主要战场。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达三千五百万,占二次大战参战国死亡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死亡人数达两千一百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三十万人以上。按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百分之四十一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死亡两千七百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八百六十六点八四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六千七百九十亿卢布。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它们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四十多万人在二战中丧生,英国有二十七万军人在战争中死亡。

911事件全过程

概况 “9.11事件”(又称“911”、“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了3000多人丧生。 过程 8:45 :波音767-B-223ER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北楼,大楼随后坍塌。机上人员:92,遇难: 92。 9:03:波音B-767-222同样地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南楼,大楼随后坍塌。机上人员:65,遇难: 65。 9:45 :波音757-223飞离杜勒斯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随后撞向五角大楼一角。机上人员:64,遇难: 64。 10:20:波音B-757-222飞离纽华克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直向华盛顿飞去。随后高速坠毁在宾夕法尼亚乡间,据猜测是乘客与劫机者搏斗阻止了这架飞机撞向目标。机上人员:45,遇难: 45。 整个美国都为之震惊,人们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是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影响 1、〖对美国〗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对一些产业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会聚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共计1200家之多,平时有5万人上班,每天来往办事的业务人员和游客约有15万人。两座直冲云霄的大楼一下子化为乌有,五角大楼的修复工作至少在几亿美元之上,人才损失难以用数字估量。而且交通运输和旅游业造成严重损失。美国国内航班一天被劫持了四架,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实是历史罕见。 无论对美国总统布什,对美国民众或者对美国政坛人士来说,9月11日所遭遇的恐怖分子攻击事件都是一次历史性的震撼。在两小时之内,造成美国本土遭遇数以千计的伤亡,连白宫、总统的空军一号座机、国防部大楼、金融财务中心的世界贸易大楼,都成了恐怖分子攻击的目标。

上海大学2018年硕士《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上海大学2018年硕士《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金属材料的结构、组织、性能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金属材料的结构、组织、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基本变化规律。 二、主要复习内容: (一)晶体学基础 理解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的差异;掌握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标注方法和画法;掌握立方晶系晶面与晶向平行或垂直的判断;掌握立方晶系晶面族和晶向族的展开;掌握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晶胞中原子数、配位数、紧密系数的计算方法;掌握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的堆垛方式的描述及其它们之间的差异。 重点:晶体中原子结构的空间概念及其解析描述(晶面和晶向指数)。 (二)固体材料的结构 掌握波尔理论和波动力学理论对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道的描述。掌握波粒两相性的基本方程。掌握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键和氢键的结构差异。了解结合键与电子分布的关系和键合作用力的来源。掌握影响相结构的因素。了解不同固溶体的结构差异。 重点:一些重要类型固体材料的结构特点及其与性能的关系。 (三)晶体中的缺陷 掌握缺陷的类型;掌握点缺陷存在的必然性;掌握点缺陷对晶体性能的影响及其应用。理解位错的几何结构特点;掌握柏矢量的求法;掌握用位错的应变能进行位错运动趋势分析的方法。掌握位错与溶质原子的交互作用,掌握位错与位错的交互作用。掌握位错的运动形式。掌握位错反应的判断;了解弗兰克不全位错和肖克莱不全位错的形成。 重点:位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 (四)固态中的扩散 理解固体中的扩散现象及其与原子运动的关系,掌握扩散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适用的场合及其对相应的扩散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掌握几种重要的扩散机制适用的对象,了解柯肯达尔效应的意义。掌握温度和晶体结构对扩散的影响。 重点:扩散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五)相图 掌握相律的描述和计算,及其对相平衡的解释;掌握二元合金中匀晶、共晶、包晶、共析、二次相析出等转变的图形、反应式;掌握二元典型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分析、冷却曲线;掌握二元合金中匀晶、共晶、共析、二次相析出的平衡相和平衡组织名称、相对量的计算;掌握铁-渗碳体相图及其典型合金的平衡冷却曲线分析、反应式、平衡相计算、平衡组织计算、组织示意图绘制;掌握简单三元合金的相平衡分析、冷却曲线分析、截面图分析;定性的掌握单相固溶体自由能的求解方法,掌握单相固溶体自由能表达式,掌握固溶体的自由能-成分曲线形式,掌握混合相自由能表达式,了解相平衡条件表达式,掌握相平衡的公切线法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国家领袖 轴心国 国家人物职务政党 德国阿道夫·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兼任德国 总理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 党) 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 尼 意大利王国首相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 日本裕仁日本天皇大本营·日本皇室 同盟国 国家人物职务政党 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总统民主党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英国首相保守党 中国蒋中正(蒋介石)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 苏联约瑟夫·斯大林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共产党 根本原因 一、是由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引起的。经济上,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条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军队中没有100名以上的年轻人,没有总参谋长,没有重炮或军用飞机,没有超过9840吨级的舰只,这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给德国的规定,其目的是在德国将世界卷入灾难而遭到惩罚后,永远不能再对任何国家产生武装威胁;随着失败带来的经济危机,以及马克的下跌,大范围的失业,德国也不能对任何国家产生经济或贸易上的威胁。但 在1932年的选举中,德国国社党赢得37%选票,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实际上在1924年出版的《我的奋斗》一书中他毫不隐晦自己的计划,就已很清楚地阐明了奋

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材料科学基础》硕士考试大纲_北京工业大学考研大纲

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材料科学基础》硕士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05)材 料科学与工程和(085204)材料工程(专业学位);激光工程研究院(0803)光 学工程与(085202)光学工程(专业学位);以及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此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 要基础理论课,是理解并学习各种材料其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联系的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各类材料共性基础知识部分(原子结构与结合 键、晶体结构、晶体缺陷、相图与相平衡、材料的凝固)、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部 分(金属晶体中位错、表面与界面、塑性变形与再结晶、金属晶体中扩散、固态 相变、金属材料强韧化)和无机材料基础知识部分(无机材料化学键结构与晶体 结构、无机材料的缺陷、无机材料的相图与相变过程、无机材料的基本制造加工 原理、无机材料的机械性能、无机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能),要求考生对其中的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有深入的理解,系统掌握各类基本概念、理论及其计算和分 析的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材料共性知识、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和无机材料基础知识三大部 分,总分150分。其中,材料共性知识部分所有学生均需作答,共105分;金属 材料基础知识部分和无机材料基础知识部分考生需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二选一 作答,不能混做,共45分。题型一般包括名词解释、填空、判断正误、问答、 计算、分析题等。 (一)材料共性知识部分 1.原子结构与结合键 (1)熟练掌握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金属间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等 概念,熟练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泡利不 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电子能带结构理论; (2)熟练掌握各种结合键的概念、特点、代表材料,通过结合键及原子间作 用力和键能分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2.晶体结构 (1)掌握空间点阵、晶胞、空间群等晶体学基本概念,三大晶族与七大晶系 分类,理解晶体的宏观对称性; (2)熟练掌握简单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等结构的堆积方式、 配位数、致密度、晶胞原子数、点阵常数与原子半径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各种 结构中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的表征,晶向族、晶面族的确定,晶面间距的计算, 晶带定律的应用。 3.晶体缺陷 (1)熟练掌握晶体缺陷的分类,点缺陷的平衡浓度计算,固溶体的分类、概 念、特点、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缺陷反应方程计算; (2)熟练掌握各类位错的定义及相关的基本概念,如滑移、滑移面、滑移方 向、滑移系、临界分切应力、全位错、不全位错、位错密度等;掌握刃位错、螺 位错的特点及其柏氏矢量的概念、确定与表征方法,掌握发生位错反应的条件及 其产物;

贵州大学849材料科学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名称:849材料科学基础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科目考试着重考核考生掌握“材料科学基础”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的程度,要求考生对“材料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理解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制造-加工-结构-性能-应用相关关系,旨在评估考生运用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材料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三、考试形式 闭卷,180分钟。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形式为1+2模块:“1”为所有考生的必答题模块,主要考点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2”为专业特色模块,其专业特色模块名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考生可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其中的 1个模块答题。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必答题模块考试内容及要求: (1)材料科学基础概述:掌握材料、材料科学、材料工程的含义,材料的分类,材料结构的层次,材料性能的环境效应,工程材料的选择、各种材料(金属、无机非金属及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的区别等。 (2)晶体结构:掌握晶体价键类型及空间点阵,及常见材料的晶体特征。 (3)材料的变形与断裂:掌握材料的拉伸变形、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脆性材料与塑性材料、韧性断裂及脆性断裂的微观特征、脆韧转变内因外因等。 (二)选做题模块考试内容及要求: 1、材料科学与工程模块考试内容及要求: (1)金属的晶体结构 掌握:原子间的键合,空间点阵,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晶体的对称性。极射投影。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金属的多晶型性,合金相结构。 (2)晶体缺陷 掌握:点缺陷的形成、分类,点缺陷的平衡浓度,点缺陷的运动。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特征,柏氏矢量的确定、特性以及表示方法。作用在位错上的力和位错的运动,分析位错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滑移和攀移的特点。位错的应力场及位错与晶体缺陷间的交互作用,分析运动位错的交割及其所形成的扭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和雅尔塔会议 教学难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回首这场战争,警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摧残! 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的方式,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的出现。 图一图二 设问:图一是发生于何时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提示:图一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图二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归纳总结:二战爆发与主要战场 (1)局部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2.在学习上述图文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欧洲西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况。 目标导学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结合二战爆发后主要战场的战况,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 设问:此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中、美、苏、英等国是如何走向联合的? 提示: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归纳总结:《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诺曼底登陆的历史作用。 材料展示: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1)毛泽东这番话是对苏德战场哪次战役的评价?运用史实佐证毛泽东对该战役的评价。

805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805《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一.绪论: 了解材料的发展史、材料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二.原子排列 1.了解组成材料的原子间的键合方式及其与性能间的关系。 2.了解晶体学基础的基本概念 3.掌握晶面、晶向的表示方法 4.掌握三种典型的晶体结构及其结合特征 5.掌握晶体缺陷的基本类型、基本特征、基本性质 三.固体中的相结构 1.掌握合金相的主要类型、形成条件和性能特点 2.了解玻璃相的形成条件、分子相的结构特点及分子晶体 四.凝固 1.理解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 2.掌握结晶的基本条件:热力学条件、结构条件 3.理解晶核的形成及其特点: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 4.了解晶体长大的条件、长大机制及长大形态 5.了解铸态晶粒的控制 五.相图 1.掌握相、相平衡及相图制作 2.理解匀晶、共晶、包晶三种基本相图 的特点,掌握其平衡凝固过程和组织变化。 3.了解其他类型的二元相图 4.掌握二元相图的分析方法 5.掌握铁碳合金相图、铁碳平衡结晶过程及室温下相和组织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计算 6.理解铁碳合金的组织与其力学性能间的关系 7.理解相图的热力学解释方法 8.了解铸锭的组织控制及偏析

9.了解三元相图的几何特性,掌握三元合金结晶过程中相与组织的转变规律,掌握三元相图简单的等温截面图和变温截面图 六.材料中的扩散 1.掌握扩散基本定律,了解扩散定律的应用 2.掌握金属扩散的微观机理及热力学理论 3.了解影响金属扩散的因素 七.塑性变形 1.了解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和孪生的特点 2.了解多晶体塑性变形特点及细晶强化 3.了解合金的塑性变形特点及其强化机制 4.掌握冷变形金属的组织与性能 5.了解陶瓷材料的塑性变形 八.回复和再结晶 1.了解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2.了解回复机制及动力学 3.掌握再结晶时组织的变化及影响再结晶的因素 4.掌握再结晶后晶粒的长大及其控制 5、了解金属的热变形 九.固态相变 1.了解固态相变的类型与特征, 2.掌握扩散性相变新相形核与长大规律, 3.熟悉脱溶分解、调幅分解马氏体相变。 十.复合效应与界面 1.了解复合材料概念、分类及特点 2.掌握复合材料的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