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研究生国际贸易笔记

对外经贸研究生国际贸易笔记
对外经贸研究生国际贸易笔记

对外经贸研究生国际贸易笔记

————————————————————————————————作者: ————————————————————————————————日期: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货币的涵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什么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货币的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货币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货币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区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货币与通货................................................................................................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货币与财富?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货币与收入?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货币层次的划分:分清货币和非货币,这种货币和那种货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划分对象:货币存量(货币供应量):银行系统负债的一部分 (9)

(二)划分依据:流动性,取决于:?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货币层次划分的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M1(交易媒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M2(价值储藏)............................................................................................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M3(替代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M4(流动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国现行货币层次的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货币的四大基本职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价值尺度:给每个商品标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价值尺度的含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价值尺度的表现——价格?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价格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流通手段(交易媒介):先卖它,换了钱,再买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流通手段的含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以上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以下是货币的派生职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支付手段:交易活动与支付活动不同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含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支付手段的应用范围(除商业信用外).................................................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与流通手段相比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价值储藏:购买力暂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价值储藏的原因?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价值储藏的形式及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货币形式的演变: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货币形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按货币自然形态分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物货币?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金属货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纸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存款货币(活期存款,支票,书本货币)................................................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按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商品货币: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相等?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代用货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信用货币....................................................................................................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电子货币:电脑储存和转移的资金.........................................................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货币制度:内容及演变?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构成:六大方面?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本位货币材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货币单位的名称和价值:叫元还是叫比索,一元是多少钱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流通中货币的种类:本位币和辅币?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如何发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通常在金属货币制度下)?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银本位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金银复本位制:同时以黄金和白银为币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金本位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纸币本位制度,管理本位制,管理纸币本位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人民币?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的货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统一管理黄金和外汇储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统一管理人民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人民币的发行按照经济发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信用与利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信用及其表现形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信用的定义和本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关键词........................................................................................................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信用的本质(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信用的表现形式:按借贷关系中权务人的不同,信用的具体种类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商业信用:直接信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银行信用:间接信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国家信用(政府信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消费信用: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无本质不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股份信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保险信用、租赁信用、民间信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信用工具?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分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以偿还期限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以发行者融资方式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以信用工具持有人要求权性质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一般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偿还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流动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收益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风险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传统信用工具...............................................................................................................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短期信用工具:票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中长期信用工具:债券和股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利率概述:利率的确切含义、计算方法及其运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利率的种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年、月日利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法定利率与市场利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利率的计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单利与复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现值和终值?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到期收益率:使未来收益的现值等于今天价格的利率,所有的i都不是票面利率,而是收

益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资金供求(可贷资金理论):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调节资金供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物价水平:影响名义利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银行成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中央银行的贴现率:基本利率,决定性影响,因为钱皆从央行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国家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影响最大,利率与税收呈反向变动,与赤字正向变动错误!未定

义书签。

(七)国际利率水平:国内外利差导致资本流动,逼迫国内利率归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利率的功能: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聚资:高利率吸引大规模资金聚集?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反映功能:利率作为资金供求状况和流向的信号功能是衡量经济发展态势的最佳综合性

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调节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引导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分配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纽带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利率决定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古典利率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IS-LM分析的利率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商品市场均衡?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货币市场均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全面均衡状态下收入和利率的决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利率期限结构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纯粹预期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流动性偏好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市场分割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偏好区间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利率市场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利率水平的高低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利率为核心、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利率的市

场利率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央银行成为利率调节的主体?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利率市场化理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货币学派论利率市场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与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体制的完善,是进行利率改革的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商业银行的规范经营和公平竞争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经济环境的稳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的作用与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统一货币的需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票据清算的需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最后贷款人(流动性支持)角色的需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金融宏观调控的需要:货币政策更为灵活自由;金融监管尤其是银行监管担以重任?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中央银行的起源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19世纪初到一战前:第一次高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一战后1920布鲁塞尔国际经济会议:第二次高潮澳中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二战后:政府直接设立政府色彩日渐浓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即国家专设央行,最主要最典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复合中央银行制度前苏联前我国(1983年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跨国中央银行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准中央银行制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货币发行局)香港(金融管理局1993.4.1)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中央银行的职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发行的银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银行的银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国家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为政府提供服务,非为政府所有?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最终目标,【中间目标,操作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战略目标,长期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20)

(一)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20?

(二)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近期中介指标):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远期中介目标):利率,货币供应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货币政策工具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影响整个宏观经济?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存款准备金政策:控制商行信用创造能力,间接调节货币供应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再贴现政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公开市场业务:1920s美;回购协议为主?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短期、局部、特定形式和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消费者信用控制:熨平经济周期?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抑制投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不动产信用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优惠利率:优先发展的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预缴进口保证金:抑制进口过快的增长?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直接信用控制:行政命令直接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利率最高限额...............................................................................................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信用配额:资金供给相对与资金需求严重不足,18世纪英格兰银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规定商行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对存款的比重?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直接干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开办特别存款:等价于准备金,不付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间接信用指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道义劝告:规劝为主......................................................................................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窗口指导:规定为主...................................................................................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中央银行再贷款........................................................................................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再贴现?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存款准备金................................................................................................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公开市场业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描述货币政策影响经济变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宏观层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关键在利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利率渠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汇率渠道: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相对资产价格和真实财富............................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利率傻逼,货币供应直接影响收入错误!未定义书

签。

(二)托宾投资q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消费的财富效应?错误!未定义书签。

微观层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金融中介学派(新古典学派)的信用传导机制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信贷配给与信贷可得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银行信贷渠道............................................................................................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资产负债表渠道 (23)

第五节货币政策的效应:快慢,大小..................................................................................................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货币政策的时滞?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微观主体预期的抵消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其他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快慢(时滞的长短)和大小(强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配合方式:双紧双松最强势,一紧一松软着陆.....................................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货币供求理论与货币供给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货币需求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传统货币数量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交易方程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现金余额方程式:重视微观主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货币需求动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货币需求函数:实际货币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鲍莫尔-托宾模型,平方根定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发展——惠伦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发展——资产选择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我国货币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理论界有关货币需求分析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个人、企业和机关团体?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我国货币需求函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货币供给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货币供给“外生性”与“内生性”的研究的政策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凯恩斯及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供给分析:外生性货币供给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凯恩斯的货币供给外生性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新剑桥学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内生货币供应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货币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货币学派的外生货币供给理论和单一规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新自由主义学派(弗莱堡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我国货币供给分析:内生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内生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中央银行再贴现的内生性:内在货币啊?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内生性:内在货币?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中央银行外汇占款的内生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给定量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资产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负债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公开市场业务与基础货币的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贴现窗口与基础货币的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货币乘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货币乘数的含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货币乘数的推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能力:决定于控制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影响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因素: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可能性,补充流动性的成本错误!未定

义书签。

(二)非银行公众对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和非交易存款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涵义

一、什么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

(一)货币的定义

(二)货币特征

1、本身价值相对稳定

2、普遍接受性:典型特征

3、可分割性:易于分割成标准化单位以适应不同规模的商品交换

4、易于辨认(防伪性)与携带

5、供给富于弹性,能够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二、货币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区别

(一)货币与通货

货币>通货=钱

(二)货币与财富

货币<财富=钱

(三)货币与收入

存量与流量的区别

第二节货币层次的划分:分清货币和非货币,这种货币和那种货币

一、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一)划分对象:货币存量(货币供应量):银行系统负债的一部分

(二)划分依据:流动性,取决于:

1、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时间和难易

2、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该资产形式本身的收益)之差

3、资产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二、货币层次划分的结果

(一)M1(交易媒介)

M1=狭义货币=通货(纸币+硬币)+活期存款,代表现实购买力,影响当前物价

(二)M2(价值储藏)

M2=广义货币=通货(纸币+硬币)+活期存款+银行储蓄存款+定期存款=狭义货币+准货币,代表一切可能成为的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影响未来物价

(三)M3(替代性)

M3=广义货币+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四)M4(流动性)

M4=M3+其他所有短期信用工具(短期债券,保单)

三、中国现行货币层次的划分

M0=通货

M1=通货+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

第三节货币的四大基本职能

一、价值尺度:给每个商品标价

(一)价值尺度的含义

评价衡量商品含有多少社会价值,并将该价值表现为一定数量同质的货币。

(二)价值尺度的表现——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象,其倒数是购买力;货币的出现使得价格数目减少,降低了交易成本

(三)价格标准

有利于比较不同商品的价值量的高低

二、流通手段(交易媒介):先卖它,换了钱,再买它

(一)流通手段的含义

1、解决了物物交换的需求和时空双重巧合的问题,节省了交易时间(交易成本),鼓励了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提高了经济效率,促进了交换和分工;

2、使物物直接交换分裂为先卖后买的两个独立过程:

1)物物交换:物←→物;2)商品流通:物←币币→物

(二)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1、联系:引起和被引起,被服务和服务,基础和表现形式的关系

2、区别:1)出发点;2)流通界;3)方向相反

(三)特点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其媒介意义大于价值意义,即流通手段包含了纸币产生的可能性

注: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说,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中介;就具体每一项交易来说,货币只是交易一方

以上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以下是货币的派生职能

三、支付手段:交易活动与支付活动不同时

(一)含义

1、起源于商业信用,当供货与支付货款在时间上分离时,用于偿还赊购商品货款的货币

2、是一切信用关系建立的基础

(二)支付手段的应用范围(除商业信用外)

1、大宗交易(主要)

2、财政收支、银行存贷

3、工资佣金房租地租水电费

(三)与流通手段相比的特点

1、1)流通手段:商品与货币交换,货币与商品交换,价值在同一时间双向流动;

2)支付手段:商品与信用交换,信用与货币交换,构成一次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价值在同一时间单向流动2、不是交换媒介物,主要反映债权债务的信用关系

3、使先买后卖成为可能

四、价值储藏:购买力暂存

(一)价值储藏的原因

1、理论解释:

1)货币有价值,储藏财富,更多发生在金属货币上

2)货币具有交换能力,储藏购买力,更多发生在不足值纸币上

2、具体原因:

1)交换结束后偶然的货币储存;2)为再生产有计划的货币储存;3)储存天性;4)风险基金

(二)价值储藏的形式及发展

1、商品储藏

2、有价证券储藏

1)优点:I、存在服务收益或利息收益;II、随着货币贬值,实物和有价证券价格会上升

2)缺点:I、保管费用;II、价格也可能下跌;III、流动性低于货币

3、货币储藏

1)形式:I、朴素;II、美的;III、银行存款

2)优点:最高的流动性;

3)缺点:纸币极易贬值

(三)作用

1、未来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准备金

2、资本积累

第四节货币形式的演变: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货币形式

一、按货币自然形态分类

(一)实物货币

1、形态:米,布,贝壳,牛

2、缺点:1)不易分;2)不易带;3)不易统一计量单位;4)不易存

(二)金属货币

(三)纸币

1、兑现纸币:等价于金属货币,比金属货币易带易存

2、不兑现纸币

(四)存款货币(活期存款,支票,书本货币)

优点:1、保证价值可挂失;2、更易带;3、更易分;4、一定的流通性

二、按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的关系

(一)商品货币: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相等

(二)代用货币

1、本身没有价值,兑现纸币或银行券

2、优点:1)制币成本低;2)易存;3)易带

3、缺点:1)不易辨别;2)不易防水火

(三)信用货币

1、特点:1)币材价值低于货币价值;2)不可兑现

2、形式:1)纸币;2)劣金属铸币(辅币);3)银行支票(存款货币):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3、最初的纸币=可兑换纸币=代用货币=金属货币+携带便利+避免磨损+等等=>信用货币=不兑现纸币(包括劣金属铸币)

(四)电子货币:电脑储存和转移的资金

1、借记卡:类似支票,直接划拨资金

2、贷记卡:不是货币,是信用卡

3、储值卡:类借记卡,类手机充值卡,整买零用

4、电子钱包

5、电子支票

第五节货币制度:内容及演变

一、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构成:六大方面

(一)本位货币材料

1、本位货币:标准货币,法定计价、结算货币,基本通货

性质:1)无限法偿;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2、本位货币材料决定货币制度名称

1)金本位制度;2)银本位制度;3)复本位制度,黄金和白银;4)纸币本位制度

(二)货币单位的名称和价值:叫元还是叫比索,一元是多少钱

1、货币单位的名称:1)以前是重量单位名称;2)现在是叉叉元

2、货币单位的值:1)以前是货币单位包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和成色;2)现在是外汇比价

(三)流通中货币的种类:本位币和辅币

1、本位币:基本通货,基础货币,法定价格标准,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足值货币

2、辅币:贱金属铸造,不足值,法定兑换比例,限制铸造

(四)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如何发行

1、金属货币:1)本位币自由铸造;2)辅币限制铸造

2、信用货币:1)早期分散发行;2)目前集中垄断

(五)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通常在金属货币制度下)

1、无限法偿:本位币;央行银行券

2、有限法偿:辅币

(六)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1、分类:1)金属货币制度下:贵金属;2)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

2、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准备的用途

1)国际支付准备金;2)变动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3)存款提现和银行券兑现的准备金

二、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

金属货币制度

(一)银本位制

1、分类:1)银币本位:唯一现实存在过的银本位制;2)银块本位;3)银汇兑本位

2、特点:1)银币本位,自由铸造,无限法偿;2)辅币有限法偿,自由兑换;3)白银自由输出输入

3、历史悠久

(二)金银复本位制:同时以黄金和白银为币材

1、平行本位制

特点:金币银币同为1)本位货币;2)无限法偿;3)自由铸造;4)市场决定兑换比率

缺点:不同国家金银比价不同,贵金属流向高价国家,使该国成为单一本位制国家

2、双本位制

特点:金币银币同为1)本位货币;2)无限法偿;3)自由铸造;4)法定兑换比率

格雷欣法则:把市场价值高的金属铸币熔化,以高比价在市场上兑换市场价值低的金属,再用市场价值低的金属铸成货币,以官价兑换成市价高的金属铸币,再熔,再换,于是价值高的金属铸币都熔了,价值低的金属铸币广泛流动实质:只有一种货币发挥本位币作用,另一种货币变成了商品

3、跛行本位制

特点:金银币同为1)本位货币;2)无限法偿;3)金币自由铸造,银币限制铸造;4)法定兑换比率

由来:银价暴跌,又要维持银的“值钱的货币金属”的地位

(三)金本位制

1、优势:1)单一本位制度稳定;2)金价稳定;3)领导的英国率先使用金本位制;4)金产量激增

2、金币本位制

特点:1)金币本位,自由铸造,无限法偿;2)辅币和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3)黄金自由输出输入

金平价,外汇汇率,黄金输出输入点

政策意义:1)汇率稳定;2)无独立货币政策,货币供给依赖黄金的国际间流动和金矿开采

2、金块本位制(富人本位制,生金本位制):市场只有纸币、银行券和辅币流通,且不太能随便兑换

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纸币规定含金量,但原则上不能兑换黄金

4、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各国货币←→美元←→黄金,特殊的金汇兑本位制

积极作用:1)美元等价于黄金,解决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

2)稳定汇率的固定汇率制,保证国际经济发展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促进全球货币合作

消极作用:1)美元特权;2)特里芬难题:美国持续逆差,断绝储备来源;3)固定汇率仅有利美国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纸币本位制度,管理本位制,管理纸币本位制)

特点:1)纸币本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为发偿货币;2)本位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价值联系

优点:货币发行自主性扩大,有利于经济发展

缺点:1)货币发行往往过剩,导致通胀;2)汇率自由调整,贸易混乱;3)成败与否依赖人治

三、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人民币

1、货币名称:人民币

2、货币特性: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不规定含金量,无限法偿

3、货币单位:1)本位币,元;2)辅币:角,分

(二)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的货币

(三)统一管理黄金和外汇储备

(四)统一管理人民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

(五)人民币的发行按照经济发行

?第二章信用与利率

第一节信用及其表现形式

一、信用的定义和本质

(一)关键词

偿还,付息,借贷,债权债务关系;贷方,授信,债权;借方,受信,债务

(二)信用的本质(特征)

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最基本特征

严格区别于税收缴纳和财政划拨的无偿性

2、信用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从商业信用发展到各种各样的权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1)价值使用权转移,所有权不变

2)价值使用权单方向由贷方转移到借方,并没有同等价值的反向运动

二、信用的表现形式:按借贷关系中权务人的不同,信用的具体种类有

(一)商业信用:直接信用

1、形式:赊销(延期支付);预付

2、特点

1)与特定商品买卖相联系:买卖,但不付款,承诺到期支付,引出借贷行为,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2)商业信用的双方当事人都是商品的经营者:与消费信用不同

3)商业信用的供求受经济景气状态的影响:繁荣增加,衰退减少

3、优点:方便,及时,

4、局限

1)授信规模受上游企业“产品成品资本量”限制

2)授信方向只能产生于直接上下游企业间

3)难易接受国家管理和调控,易导致债务危机

(二)银行信用:间接信用

1、信用规模和方向上具有优势(与商业信用相比)

2、是一种中介信用

1)银行是货币资本所有者和使用者的中介

2)信用的主要形式

3)商业信用的票据化丰富了银行信用的内容;银行信用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了商业信用的经济基础

3、信用的主要形式,基本形式,主导形式

4、与商业信用的互补:1)银行信用扩展并引导商业信用;2)商业信用(票据)丰富的银行信用(三)国家信用(政府信用)

1、形式:政府债券=国库券+中长期国债(公债);银行借款;国外借款;国际金融市场发债

2、作用

1)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财政年度内)不平衡:主要发行国库券

2)弥补财政赤字(财政收支长期不平衡):发行政府债券较增加税收和向银行透支更少影响经济

3)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央行调节货币供给(公开市场业务)的前提

3、我国:1)解放初期;2)极左时期;3)新时期

(四)消费信用: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无本质不同

1、授信对象:消费者(家户部门)

2、授信目的:满足和扩大消费

3、方式

1)分期付款:耐用品,首付+分期等额支付其余货款及利息

2)消费信贷:直接以货币形式指向特定商品的贷款,分为I)信用贷款;II)抵押贷款

3)信用卡

4、优点:1)增加当前消费,扩大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2)引导消费方向

(五)股份信用

(六)保险信用、租赁信用、民间信用

第二节信用工具

一、分类

(一)以偿还期限划分

1、短期信用工具;2、中长期信用工具;3、永久性信用工具:股票,永久性债券

(二)以发行者融资方式划分

1、直接信用工具:非金融机构——商业票据、股票、债券、国库券、抵押契约

2、间接信用工具:金融机构——银行券、存单、保险单

(三)以信用工具持有人要求权性质划分

1、权益类:股票,股东,股息和红利,可转让

2、债务类:要求权为固定数额,债券,债权人,利息和本金,可转让

二、一般特征

(一)偿还性:发行时间到付清债务时间;持有债券时间到付清债务时间;股票和永久性债券无偿还期(二)流动性

1、是否方便变现;

2、变现过程中损失的价值和交易成本;

3、与偿还期长短成反比,与债务人信用好坏成正比

(三)收益性

按单利计算有

1、名义收益率=年利息/票面金额

2、当期收益率=年利息/当前价格

3、到期收益率=(年,到期资本利得+年利息)/买入价格

4、实际收益率=(年,当期资本利得+年利息)/买入价格

(四)风险性

1、市场风险:信用工具价格波动;

2、信用风险:债务人无法按规定还本付息

三、传统信用工具

(一)短期信用工具:票据

1、汇票

1)出票人(债权人)索债

2)付款人(债务人)见票承兑并按约兑付

3)收款人(可以但不必定是出票人)持票收账

2、本票(期票)

1)出票人(债务人)承诺兑付

2)持票人(债权人,收款人)

3、支票:存款人是出票人,付款人是银行,钱在活期账户里的汇票

4、背书人为票据最终债务人

(二)中长期信用工具:债券和股票

1、股票:证明股东身份&获取股息的凭证;分为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

1)普通股的权利:I)经营参与权,股东大会;2)盈余、剩余资产分配权;3)优先认股权

2)优先股的权利:盈余、剩余资产分配权优先于普通股

3)优先股的义务:I)无权;2)股息固定不会涨;3)无优先认股权

4)参与/非参与优先股,参与好;积累/非积累优先股,积累好

2、债券

1)政府债券:中央政府债券(国债,金边债券),地方债券,政府保证债券

2)公司债券:期限长,风险大,利率高

3)金融债券:风险居中

3、股票与债券的区别

1)经营参与权:完全和限时有限

2)发行期限:永久性投资证券和确定期限

3)收益稳定性:取决于公司经营状况及股价变动和固定利息的名义收益

4)发行目的

I)所有权证券,筹集自主性资本,管理权分散和部分所有权丧失,股息或红利从公司利润支付

II)临时借入的债权资本,必须偿还且支付利息,利息支出计入公司经营成本

第三节利率概述:利率的确切含义、计算方法及其运用

一、利率的种类

1、利率体系包括利率结构和利率间的传导机制

2、利率体系由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组成

1)中央银行利率:再贴现利率,再贷款利率,金融机构的央行的存款利率

2)商业银行利率:各种存、贷款利率、金融债券利率、同业拆借利率

3)市场利率:民间借贷利率、政、企债券利率

(一)年、月日利率

1、年、月、日息

2、百分、千分、万分

3、12,30,360

(二)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1、费雪方程式

2、费雪效应:名利与实利之间的关系

(三)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1、固定利率:短期,便于,锁定

2、浮动利率:另一层含义

(四)法定利率与市场利率

1、法定利率(官定利率):1)再融资利率:I)再贴现利率;II)再贷款利率;2)存贷利率直接管制

2、市场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二、利率的计量

(一)单利与复利

1、单利:利息不计利息

2、复利:一定时期结本息,利息计入新本金

3、连续复利

(二)现值和终值

1、现终的含义是相对的

2、FV=PV(1+r)n

3、PV=Σ FV i/(1+r)i

(三)到期收益率:使未来收益的现值等于今天价格的利率,所有的i都不是票面利率,而是收益率1、普通贷款:到期后一次性连本带息付清

2、等额分期分款

3、息票债券:定期付息,末期支付利息和本金

1)市场价格(对应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价格(对应票面利率)时,到期收益率等于息票利率

2)市场价格与到期收益率呈反向关系:价格决定收益率,买价高,必然收益下降

3)市场价格低于票面额时,到期收益率高于票面利率

4)特殊的息票债券:永久债券,无限期支付利息,永远不支付本金

4、零息票债券(折扣债券):无利息,折价售

5、小结:债券的当前价格与其到期收益率成反比,当市场利率上升,则债券到期收益率必随之上升,于是带动债券价格下跌。与债券票面利率无关。票面利率等价于利息,是一个外生定值。

三、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制定和调整利率水平时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有

(一)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

1、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增加→投资的预期收益增加→投资需求增加→货币需求增加→货币需求与供给缺口增大→利率上升

2、投资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增加→……

(二)资金供求(可贷资金理论):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调节资金供求

(三)物价水平:影响名义利率

(四)银行成本

1、收入:贷款利率,中间业务收入

2、支出:存款利率,运营成本

(五)中央银行的贴现率:基本利率,决定性影响,因为钱皆从央行出

(六)国家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影响最大,利率与税收呈反向变动,与赤字正向变动

(七)国际利率水平:国内外利差导致资本流动,逼迫国内利率归位

四、利率的功能: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主要通过利息支付引起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实现

(一)聚资:高利率吸引大规模资金聚集

1、聚资的两种渠道:财政筹资和金融市场筹资

2、利率的融资机制:1)吸引企业闲散资金;2)吸收城乡居民储蓄

(二)反映功能:利率作为资金供求状况和流向的信号功能是衡量经济发展态势的最佳综合性指标

(三)调节功能

1、利率是人们微观经济活动决策,如工业投资和个人消费的重要依据

2、调整产业结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资金总是流向效益最好的产业,流向政策贷款利率低的企业

3、调节货币供求,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是重要的货币政策中间变量

(四)引导功能

1、利率引导资金流向,同(三)2

2、利率引导金融资产的选择:高利率吸引投资热,同(一)2

(五)分配功能

1、利率对资金的分配功能:利率引导资金去各行各业大展拳脚,同(四)1

2、利率对收入的再分配功能:本质上是资金投资收益的再分配,但会强化收入不均

(六)纽带功能

1、利率可以将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关系连接起来:从政府到央行到金融机构到企业到家户部门

2、利率连接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主要指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

第四节利率决定理论

一、古典利率理论

1、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庞巴维克,马歇尔,庇古、魏克赛尔、费雪

2、基本观点:

1)资本的供给来源于储蓄,资本的需求来源于投资,利率是资本的价格,储蓄和投资决定利率

2)分析重视实物因素,因此被称为古典利率理论

3)马歇尔:利息是资本的价格,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高低

3、特点:1)利率仅取决于储蓄与投资的数量,与收入无关,利率的变化不影响其他变量,局部均衡

2)实际利率理论,非货币性的利率理论

3)流量分析法

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1、凯恩斯,货币因素出发,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2、基本观点:1)货币很好,很流动,很小风险,所以人们对货币有流动性偏好。

2)货币供给有限,利息就是为了取得货币而支付的报酬。利息以货币计算,以货币支付,表现

为今天的货币和明天货币交换的贴水,因此利率的高低应有货币的供求决定。

3)进一步,那么哪些因素决定货币供求呢?供由央行决定,求由交易、预防和投机决定,其中投机

与利率单调相关关。于是当供与求相等时,决定一个利率。

3、特点:1)完全从货币供求讨论利率决定,是货币的利率决定理论

2)货币可且仅可通过影响利率继而影响投资来影响经济

3)流动性陷阱是,利率被锁定

4)存量理论:某时点的货币存量决定利率

5)局部均衡

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1、新古典学派,自古典利率理论而生,勒纳,罗伯逊,俄林,米尔达尔

2、基本观点:1)重流量,重存量,重货币,重实物,综合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2)核心:利率决定于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

3)I、可贷资金的需求:投资(实物),窖藏(货币);

II、可贷资金的供给:储蓄(实物),央行商行信用(货币);

III、以上四个因素,仅银行货币与利率无关

4)长期,市场利率与实物利率一致,从而使储蓄与投资相等

3、特点:1)四大兼顾;2)忽视了收入和利率的相互作用

四、IS-LM分析的利率理论

1、英国,希克斯,“没有考虑收入因素,任何理论都无法确定利率的具体数值”

2、ISLM:利率与收入,在投资与储蓄,货供与货需四大因素共同作用下决定的理论;认为利率和收入必然同事决

定,于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必须同时达到均衡。

(一)商品市场均衡

IS:储蓄与投资相等的所有收入和利率的点的轨迹

(二)货币市场均衡

LM:货币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所有收入和利率的点的轨迹

(三)全面均衡状态下收入和利率的决定

?ISLM的交点是是整个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的唯一收入和利率的水平

五、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讨论证券收益高低与投资时段长短的关系

四种不同的收益率曲线:水平、下降、上升、曲线驼形

(一)纯粹预期理论

1、前提假设

1)金融市场完善;

2)投资者主要追求利润;

3)市场对未来利率水平的预期一致、合理且确定;

4)无交易成本;

5)不同期限证券完全可替换(一次性长期投资和多次连续性短期投资预期收益相同)

2、表达式:长期债券利率是该期限内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值

3、收益率曲线形状取决于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值与当前短期利率值的比较

1)如果未来短期利率预期上升,则当前长期利率高于当前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线上斜;2);3)

(二)流动性偏好理论

1、假设:1)投资者是风险规避的,预期未来利率走势重要,但仍需考虑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

2)从而,大多数投资者偏好流动性较高的短期债券

2、同一时间间隔内长期证券收益应高于各短期证券收益之和,二者差额为流动性溢价,即风险报酬

3、为吸引投资者投资长期证券,须有流动性补偿,且补偿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因此原始的收益率曲线呈上升型,但增加递减(为什么)

(三)市场分割理论

1、假设:1)期限不同的证券市场完全分割,不可替代;

2)投资者是极端风险规避者;

3)投资者和借款者都有严格的期限偏好和需求,如保险的严格长期和小银行的严格短期2、于是不同期限市场上收益率高低取决于分割市场本身供求情况

(四)偏好区间理论=(一)+(二)+(三)

1、有偏好区间,但是可以用溢价或者折价调整;

2、比如如果现在由于供求导致短期利率很低,为了吸引资金,则大家预期短期资金会上扬,于是预期理论作用,上

升,且流动性偏好作用,因此猛烈上升;反之,可能会微微下降。

总结:影响利率结构的三大因素:预期,市场分割,流动性报酬

第五节利率市场化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一)利率水平的高低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

(二)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利率为核心、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三)中央银行成为利率调节的主体

二、利率市场化理论概述

(一)货币学派论利率市场化

(二)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论

三、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与条件

(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体制的完善,是进行利率改革的基础

(二)商业银行的规范经营和公平竞争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

(三)经济环境的稳定

四、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的作用与意义

第六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

职责:通货;政策;清算;国际;监管

地位:金融机构中核心地位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大前提:1)商品经济发展成熟;2)金融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统一货币的需要

1、银行券定义

2、时状:1) 实力薄弱,不能兑现;2)种类繁多,真伪难辨;3) 地域局限,不能通兑

(二)票据清算的需要

1、1773年英国伦敦成立最早的票据交换所;

2、仍需要权威的、全国性的、统一的清算中心

(三)最后贷款人(流动性支持)角色的需要

(四)金融宏观调控的需要:货币政策更为灵活自由;金融监管尤其是银行监管担以重任

二、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央银行的起源阶段

瑞典银行1656欧洲第一家发行银行券,1668国家银行,1897独占发行权,中央银行

英格兰银行1694最早的私人股份银行,1833无限法偿,1844比尔条例,1854英国票据交换中心,1873(5)最后贷款人原则提出及实践,中央银行

(二)19世纪初到一战前:第一次高潮

法兰西银行:1800,1848垄断货币发行权,中央银行

德国:1875普鲁士改为国家银行,20世纪初垄断货币发行权,中央银行

美联储:1913

(三)一战后1920布鲁塞尔国际经济会议:第二次高潮澳中等

(四)二战后:政府直接设立政府色彩日渐浓厚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一)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即国家专设央行,最主要最典型

1、一元制大部分国家我国(1984年之后)

2、二元制联邦制国家:美国(12个联储区)德国

(二)复合中央银行制度前苏联前我国(1983年前)

(三)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1、西非货币联盟的西非国家中央银行

2、中非货币联盟的中非国家中央银行

3、加勒比海货币管理局

4、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欧洲中央银行(1998.7),二元制

(四)准中央银行制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货币发行局) 香港(金融管理局1993.4.1)

四、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发行的银行

1、唯一的银行券发行机构;2、货币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决定货币供应量

发行出的银行券=库存现金+流通中现金+存款准备金,全部为基础货币

(二)银行的银行

1、集中存款准备金:1)了解各银行准备金状况;2)易于组织清算

目的:1)保证清偿力;2)有利于调节信贷规模

2、组织全国范围的资金清算:1)提高清算效率;2)了解全国金融情况

形式:1)内部,总行,央行;2)直接央行

3、最后贷款人:1)支持困难银行;2)宏观调控

形式:再贴现贷款

(三)国家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为政府提供服务,非为政府所有

1、代理国库

2、政府的金融代理人:1)国内发债付息,代管外储

2)对外从事国家间金融活动

3)政府的金融顾问

3、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

1)为政府提供贷款;2)购买政府债券: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公开市场业务)

4、制定并监督执行金融法规:制定,监督,管理

货币政策体系:1、货币政策目标体系;2、货币政策工具体系;3、货币政策操作程序

第二节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最终目标,【中间目标,操作目标】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战略目标,长期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1、稳定物价;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生产总量;生产能力;

4、国际收支平衡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1、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的关系;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

4、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

(三)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一)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1、可测性:1)有明确定义;2)数据可准确及时获得

2、可控性:有一条路,从政策工具到中介目标

3、相关性:有一条路,从中介目标到最终目标

4、抗干扰性;

5、协调性

中介目标的分类:近期中介指标,操作指标;远期中介指标,中间指标

(二)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近期中介指标):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

1、短期货币市场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常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政策可得

2、银行准备金:央行存款余额+库存现金

1)用途:客户提款;法定要求;行间结算

2)分类:I、需求性质:法定,超额;II、供给:借入,非借入

3)优点:相关性强,三大法宝相关;缺点:可测性和可控性弱

3、基础货币(高能货币):通货+银行准备金,理想的操作指标

优点:1)可测性强,央行负债;2)可控性强;3)相关性强,乘以货币乘数即可

(三)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远期中介目标):利率,货币供应量

1、货币供应量: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1970s~

优点:I、可测性强,MX有明确定义且反应于资债表上;II、可控性不确定;III、直接相关

缺点:货币层次日渐模糊,以谁为准呢

2、市场长期利率:凯恩斯学派,~1970s

优点:1)可控性强;2)可测性强;3)相关性强

缺点:1)内生变量模糊了操作效果;2)操作量是名义利率,短期利率,作用因素是实际利率,长期利率

3、汇率:开放经济的小国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

国际贸易学复习整理 考试时间:01-03 上午8:30 考试地点:26-205 考试题型: 一、填空(1*7,共7分) 二、名词解释(3*7,共21分) 三、选择题(1*5单选+2*6多选,共17分) 四、简答题(共36分) 五、论述题(共10分) 六、图示题(共9分) 第一章主要概念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概念 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对外贸易: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别国(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反映该国(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经贸关系。 2、联系 本质一样,出发点不一样; 总体与局部关系,其实质内容一致; 全球范围来看—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一个国家角度来看—对外贸易。 3、国际贸易真正确立阶段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 1、共同点 ①都属流通范畴,都通过交换来实现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满足消费需求; ②在生产与交换关系上,都是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对生产的发展起着促进的反作用,即贸易规模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贸易的发展对一国的生产起着促进的反作用。 2、区别 ①国内贸易基础是国内的分工和专业化,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国际分工; ②贸易的环境不同 各国货币制度差异 各国经济政策差异 各国法律差异 ③贸易风险不同 信用风险,双方的资信状况不同 商业风险

汇率风险 三、对外贸易政策 1、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的外贸政策中,政府不干预国家之间贸易往来,既不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设置障碍,也不给予各种优惠,而是鼓励和提倡市场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的外贸政策中,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施加干预,使用各种措施保护国内市场和生产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对本国的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鼓励扩大出口。简言之,奖出限入政策。 3、管理贸易政策: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对外贸易政策,是一种协调和管理兼顾的国际贸易政策,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方向。 美国是奉行管理贸易最为突出的国家,是管理贸易的一个典型范式。 4、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壁垒中非关税壁垒,指一国通过建立技术标准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繁琐的技术标准,提高进口产品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目的。 5、社会壁垒: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根源是国际劳工标准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 四、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 1、金融保护主义,可能产生的结果是使全球金融业开放步伐放缓。 2、投资民族主义,限制外资的流入以保护国内企业。 3、歧视移民,限制国际劳动力流动,保护本国公民就业。 五、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 1、国际贸易值:指以货币来表示一定时期内各国对外贸易总值,反映出某一时期一国贸易总金额,为避免重复,只统计各国的出口贸易值之和,一般用美元表示。 2、国际贸易量:指以报告期国际贸易值除以基期确定的价格指数,国际贸易量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值。 计算公式为:国际贸易量=报告期的国际贸易值/以固定年份为基期确定的价格指数 六、对外贸易依存度(外贸系数) 1、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 2、经济学意义:反映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七、贸易条件 1、贸易条件:指一国的出口商品综合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综合价格指数的比率。 2、实质:从价格关系上反映一国在对外商品交换上的数量关系,即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八、贸易差额、顺差、逆差 1、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国家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贸易顺差:出口值大于进口值,收入大于支出。 贸易逆差:出口值小于进口值,支出大于收入。 2、如何评价贸易差额?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 1.1复习笔记 一、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 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也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2.出口与进口 出口与进口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 (1)进口(Import)是指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 (2)出口(Export)是指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称为净出口(Net Export);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称为净进口(Net Import)。净出口和净进口这两个指标反映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国民经济可分为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两大部门。其中,出口部门是指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进口竞争部门是指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

各类产业的总和。 如果一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强,政府就可以采取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如果进口竞争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弱,政府就可以适当采取符合国际惯例和WT0规则的保护政策措施,以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 (1)国际贸易值(Value of Trade)又称国际贸易额,是指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国际贸易值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通常都用美元来表示。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出口值加上进口值之和就是该国的对外贸易总值。但是,在统计国际贸易总值时,却不能简单加总,而是把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出口值汇总起来。这是因为一国的出口值即为另一国的进口值,两者相加无疑是重复计算。 (2)国际贸易量(Quantum of Trade)是指按某一时点上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值。具体说来,国际贸易量是以某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国际贸易值,这样修正后的国际贸易金额就可以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比较准确地反映不同时期国际贸易规模的实际变动幅度。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量就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出口值之和。 4.贸易差额 (1)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 (2)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又称贸易顺差(A 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是指出口值大于进口值即贸易差额为正的情形。出超意味着一国在对外贸易中收入大于支出。

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0-13章)【圣才出品】

第10章争议的预防与处理 10.1复习笔记 考点一:异议与索赔(见表10-1) 表10-1异议与索赔 考点二:违约金与定金

1.违约金(见表10-2) 表10-2违约金 2.定金(见表10-3) 表10-3定金

考点三:不可抗力(见表10-4) 表10-4不可抗力

考点四:仲裁 1.仲裁协议(见表10-5) 表10-5仲裁协议 2.仲裁条款(见表10-6) 表10-6仲裁条款 3.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仲裁裁决是终局性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当事人必须执行。 10.2课后习题详解

一、思考题 1.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为什么要订立索赔条款?《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货物的索赔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答:(1)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订立索赔条款的意义 在国际货物贸易中,情况复杂多变,在履约过程中,如果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或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合同一方当事人违约或毁约,而给另一方合同当事人造成损害。受损害的守约方,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势必向违约方提出异议,并要求赔偿其损失。为了便于处理索理赔问题,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通常都应订立异议与索赔条款。约定此项条款,具有双重意义,即一方面有利于促使合同当事人认真履约,另一方面也便于依约处理合同争议。 (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货物索赔期限的规定 在异议与索赔条款中,一般都规定守约方向违约方索赔的时限,如超过约定时限索赔,违约方可不予受理。在约定索赔时限时,关于索赔时限的起算时间,常见常用的起算方法有以下几种:①货到目的地后××天起算;②货到目的地卸离运输工具后××天起算;③货到买方营业处所或用户所在地后××天起算;④货到检验后××天起算。 此外,凡有质量保证期的商品,合同中应加订质量保证期限,若在质量保证期内出现质量问题,买方有权凭相关证明向卖方提出索赔。 2.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规定违约金条款有何意义?规定和运用该条款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规定违约金条款的意义 交易双方为了确保其订立的合同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履行,在其签署的进出口合同特别是

国际贸易学期末习题

一.单选题(共53题) 1下列有关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际贸易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和生存压力,不利于国内经济发展 2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技术贸易壁垒?( )产品种类壁垒 3下列不属于国际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的是( ) A、不利于贸易各国改进生产技术 4为什么发达国家愿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单方面的减免关税待遇。( ) A、因为发达国家在关照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是在扶植本国的制造业。 5下列哪项属于GATT与WTO共同具有的特点( )。关税减让 6在大卫李嘉图的模型中,每个国家的工资水平由( )来决定。绝对优势 7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 )。要素密集度逆转说 8中国参加大湄公河经济合作属于( )次区域经济合作 9考虑大国对某一进口产品征收关税t,那么当关税t很低时,贸易条件利得与无谓损失的大小应为( )。贸易利得>无谓损失 10(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的出口管制法案,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独立对本国某些商品的出口进行审批和颁发出口许可证,实行出口管制。 单边出口管制 11母国生产电视机和手工玩具,现有劳动力从外国流向母国。则在长期移民效应中,母国工资、租金、及两种产品产量将会( )。 D、工资不变、租金不变、电视机产量减少、手工玩具的产量增加 12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和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可以判断( )。 D、丰裕要素从贸易中受益、稀缺要素从贸易中受损 13( )是指除了清单上规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 负面清单 14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中,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 C、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15关于调拨价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定价 16中心-外围论的提出者是( )普莱维什 17下面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自由贸易区一般设在关境以外。 18美、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三足鼎立,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中韩自贸区 19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中,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 B、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20对于各种类型的贸易,不需要将该贸易的贸易额计入该国总贸易额的是( ) A、过境贸易 21( )指国家通过法令或其他手段和途径,规定本国政府机构在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A、歧视性政府采购 22下列有关转口贸易的说法错误的是( )对第三国来讲属于转口贸易,也称过境贸易。 23从垄断竞争模型中的有贸易短期均衡到长期均衡的过程中,该产业中的厂商数量会如何变化( )。有部分厂商退出 24( )是指由出口方的官方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合同由出口厂商和银行签订。卖方信贷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贸易条件)【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 第五章贸易条件 5.1 复习笔记 一、贸易条件的涵义 1.贸易条件的概念 (1)贸易条件的含义 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 (2)贸易条件的表示方法 ①用物物交换来表示。用物物交换来表示即用实物形态来表示的贸易条件,它不牵涉货币因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当出口产品能交换到更多的进口产品时,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贸易条件恶化。 ②用价格来表示。用价格来表示贸易条件是指一国所有的出口商品价格与所有的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由于现实生活中参与国际交换的商品种类很多,而且价格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这种贸易条件通常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即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 2.贸易条件指数的种类及其意义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①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含义 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

专注考研考证 ②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计算公式 以x P 代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m P 代表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则商品贸易条件指数T (一 般用百分数表示)为: ()/100x m T P P =? 如果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表明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了比基期更多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如果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恶化。可见,贸易条件的实质是国际贸易利益的分割问题。 ③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有效性 其有效性通常只局限于不发生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一定时期之内,它是用来表示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单位商品的贸易利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即表示贸易利益的变动,并不能表示一国获得的贸易利益总量(这是无法计算的)。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把商品贸易条件与要素生产率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得到的指数,其可分为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两种。 ①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其计算公式为: ()/x m x S P P Z =? 其中,S 表示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x Z 表示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表明:商品贸易条件下降不一定导致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在劳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一国主动地降低商品贸易条件,还可扩大市场占有率,反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复习笔记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自考复习笔记.txt如果青春的时光在闲散中度过,那么回忆岁月将是一场凄凉的悲剧。杂草多的地方庄稼少,空话多的地方智慧少。即使路上没有花朵,我仍可以欣赏荒芜。本文由飞梦好男儿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笔记 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国际贸易。区)及其他国家(地区)之间货……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一国(地区)及其他国家(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按《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分为十大类:63章、233组、 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其具体分类为: 0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1类:饮料及烟草类; 2类: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 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4类:动植物油脂及油脂; 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6类: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8类:杂项制品; 9类: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初级产品:指那些未经过机器加工或只经过简单机器加工的农林牧渔产品,一般把0~4 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指全部经过机器加工的产品,一般把5~8类称为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一国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出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活动。进口贸易:一国将外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的活动。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指一国各类进出口货

国际贸易学硕士培养方案

经贸管理学院 国际贸易学专业(专业代码:020206 )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硕士、博士学位点,所属学科为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和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8人,硕士19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人,重点资助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本专业学位点根据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开放经济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对外贸易与开放经济发展实际,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理论和政策、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物流系统优化与电子商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在国际直接投资与开放型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国际直接投资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近五年来学位点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课题、浙江省科技厅等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30多项,年均科研经费达200多万元,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等杂志发表论著1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出版《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战略》、《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研究——浙江“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协同问题研究》等专著15部,教材9部。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贸易国内外发展动向,具有创新精神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能在涉外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大学从事涉外经济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研究;企业跨国经营研究;WTO对外经贸管理体制研究;开放经济战略研究等。 三、学习年限 修业年限为2—5年,基本学制2.5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实行学分制。硕士生应该修满32学分以上,其中

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圣才出品】

第1章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 1.1 复习笔记 考点一:贸易术语的概念及其发展 1.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见表1-1) 表1-1 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 2.贸易术语的产生与发展(见表1-2) 表1-2 贸易术语的产生与发展

考点二:国际贸易惯例及其性质和作用 1.关于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现行的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主要有以下三种: (1)《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该规则对CIF的性质、买卖双方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的划分及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方式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2)《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该规则对EXW、FOB、FAS、CFR、CIF和DEQ六种术语做出了解释,主要在美洲一些国家采用。 (3)《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从1936年提出《1936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起,经过多次修订和补充,最新版《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INCOTERMS 2010》)于2011年1月实施。《2010通则》对《2000通则》的修改从形式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删改了部分贸易术语;

②不再将贸易术语按E、F、C、D分组,而是根据它们适用的运输方式,分为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和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术语两类; ③在具体解释每种贸易术语的开篇部分,增加了一个使用说明或指导意见; ④调整了每种贸易术语项下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义务的排列方法。 2.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和作用(见表1-3) 表1-3 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和作用 1.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思考题 1.试举例说明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的作用。 答: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 (1)每种贸易术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一些国际惯例对各种贸易术语也作了统一的解释和规定,这些解释与规定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成为从事国际贸易的行为准则。因此,买卖双方只要商定按何种贸易术语成交,即可明确彼此在货物交接方面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这就大大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商时间,从而节约了费用开支。

国际贸易学计算题

第一章计算题 假定1980年世界贸易值为3500亿美元,1990年世界出口值增至21524亿美元,但期间世界出口物价发生了变化。与1980年相比较,1990年的出口物价是1980年的195%。问1990年与1980年相比,国际贸易量增减多少? 90年的国际贸易量:21524/195% = 11038亿美元 90年的国际贸易量比80年的国际贸易量增加了: 11038亿美元/3500亿美元= 3.15 3.15 – 1 = 2.15 第二章计算题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因为16大于10,所以B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因为1/5大于1/8,所以B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第十章 A国从国际市场进口商品X,每单位10美元。该商品在A国国内的需求曲线是D=400-10P,供应曲线是S=50+5P。 (1)试计算自由贸易时A国进口X商品数量。 (2)如果A国对进口X商品征收50%的进口关税,A国国内价格和进口量各为多少? (3)如果A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对外关税不变,B国以每单位12美元的价格向A国出口X商品,A国的国内价格和进口量各为多少?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立效应怎样? 1)进口量为200单位。(2)A国国内价格为15美元;进口量为125单位。

(3)A国的国内价格为12美元;A国的进口量为170单位;贸易创造效应为45单位;贸易转移效应为125单位。 第二章计算题 已知本国与外国使用劳动一种要素可生产出五种商品,每个国家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量由下表反映: (1)如果本国工资是外国工资的五倍,本国与外国将在哪些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它们之间发生贸易,各自出口与进口的产品将会是什么? (2)如果本国工资是外国的三倍,本国与外国将又在哪些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它们之间发生贸易,各自出口与进口的产品将又是什么? (1)本国在香蕉、苹果上具有比较优势并且出口这些产品;外国将在柠檬、柚子与葡萄上具有比较优势并且出口这些产品。 (2)本国在香蕉、苹果与柠檬上具有比较优势并且出口这些产品;外国将在柚子与葡萄上具有比较优势并且出口这些产品。 第六章 设某国小汽车的进口价格为2万美元,关税税率为30%,其零部件成本结构与关税如下: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贸易条件)【圣才出品】

第五章贸易条件 5.1 复习笔记 考点一:贸易条件的涵义 1.贸易条件的概念(见表5-1) 表5-1 贸易条件的概念 2.贸易条件指数的种类及其意义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见表5-2) 表5-2 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见表5-3) 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把商品贸易条件与要素生产率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得到的指数,其可分为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两种。 表5-3 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①定义: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出口量指数与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表示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 ②计算公式: I=(P x/P m)×Q x 其中,I表示收入贸易条件指数,Q x表示出口量指数。式中P x与Q x的乘积表示一国的

出口总收入指数,再除以进口价格指数,则表示一国进口支付能力。 考点二:关于贸易条件决定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对贸易条件问题的研究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约翰·穆勒提出相互需求原理来解释贸易条件的确定问题;第二阶段是马歇尔在相互需求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有关均衡贸易条件的理论和方法;第三阶段是当代西方国际经济学对贸易条件理论多方面的发展。同时,还有以普雷维什等人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与西方国际经济学家关于贸易条件的理论之争。下面主要讨论关于贸易条件决定的相互需求原理及均衡贸易条件的理论和方法。 1.相互需求原理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说明两国可以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贸易。且均能得到贸易利益。但是不能说明贸易利益如何分配以及具体的贸易条件怎样决定。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回答了这些问题。 (1)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 ①比较成本确定贸易条件的上下限。国际交换比例若超过或达到任何一国国内交换比例上下限,则意味着一方获得全部贸易利益而另一方损失了利益,因此,现实的交换比例只能介于两国的界限之内。 ②相互需求状况决定具体的贸易条件。在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所限定的范围内,两种商品实际的贸易条件是根据双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强度进行调整的,调整到双方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量恰好相互抵补时确定。即总进口和总出口达于均衡状态时的贸易条件是按照两国相互需求所决定的实际贸易条件。

海闻《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

第5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5.1 复习笔记 一、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以及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1.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1)行业间贸易 行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 ),是指各国之间进行的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 (2)行业内贸易 ①行业内贸易 行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是指各国之间进行的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品的贸易模式。 ②行业内贸易指数 经济学家通常使用行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ial trade ,简称IIT )来测度一个产业的行业内贸易程度。这一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1X M IIT X M -=-+ 其中X 和M 分别代表一个行业(或同类产品)的出口价值和进口价值。IIT 的值介于0和1之间。 a .0IIT =,意味着该国只出口或只进口该产品,即不存在行业内贸易; b .0IIT >,意味着该国同时出口和进口这一行业的产品,有行业内贸易。

IIT 的值越大,表示行业内贸易的程度越高。当出口与进口的价值相等时,0X M -=,1IIT =。IIT 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定义一个行业或产品,行业或产品定义得越宽泛,IIT 的值就会越大,否则就比较小。 2.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1)在20世纪50年代,大部分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南北贸易”)。 (2)60年代以后,这种格局逐渐改变,发达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北北贸易”)不断增加。 (3)20世纪末,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已经接近全球贸易的50%(1999年,发达国家之间的进口占全球总进口的48.4%,出口占全球总出口的46.9%),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部分。 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当代贸易发展中的第三个重要现象是世界市场上主要出口国的领先或主导位置在不断变化。 (1)战前,有许多产品曾经由少数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其他国家不得不从这些国家进口。 (2)战后这种产业领先地位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些原来进口的国家开始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而最初出口的发达国家反而需要进口。例如纺织业、机电业,甚至汽车制造业,都出现这种情况。 二、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理论 1.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 无论是古典还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分析国际贸易时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商品的同质性,二是单个厂商在市场中的微弱地位。纵观战后的经济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国际贸易的现实离完全竞争的假设已经越来越远了。

020206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

020206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020206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 专业代码:020206 专业名称:国际贸易学学制:3年所授学位:经济学硕士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掌握坚实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政策与实务专业知识,熟悉多边贸易体制与规则及主要国家对外经贸政策,熟悉深圳市外经贸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并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外向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研究方向: 1、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研究世界各国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合同的商定与履行以及国际贸易方式等。 2、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及发展、贸易环境等。本专业研究生导师具有多年从事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的教学、科研经历,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对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进行研究,是一个较早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并取得较多科研成果的学术群体,在本学科范围内形成一支专业特色鲜明、人员结构合理、科研教学成果突出的梯队,形成了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的研究特色,并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优势,在国内确立了相应的学术地位。导师队伍:本专业目前有导师11人,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互补。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陈勇教授,经济学博士,经济学院院长。在《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文汇》、《财经问题研究》、《财经论丛》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2006年出版专著《新区域主义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独自承担或参加了多项省、市级课题。赵登峰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主讲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出版专著多部,论文数十篇。江虹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出版专著1部;主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以及《现代企业经营谋略库》外贸篇,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刘伟丽教授,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版专著一部;在《经济学动态》、《财经问题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CSSCI 索引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独立主持课题多项。陈凯副教授,管理学博士,深圳市优秀教师,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出版专著1部,在《经济学家》、《财贸经济》、《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研究》、《财经科学》、《商业经济与管理》等CSSCI 索引期刊独立发表论文16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一项。课程设置:高级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专题研究、国际贸易规则与政策、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分工专题研究、国际服务贸易等。教学资源:经济学院是深圳大学文科学院中唯一具有高等教育(本科、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的学院。其中,金融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政治经济学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微观经济学是省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为省级精品培育课程,《国际经济学》课程是校级双语示范课程。国际贸易教学团队获深圳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近年来全系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含合著)10余部,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10余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长期位于热门专业行列,和校外多家高校以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具有较多的出国出境学习机会。培养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人文素质和复合知识结构、强烈社会责任感、优良职业操守、具有创新意识和学术涵养、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骨干人才。能够熟练运用国际经济贸易规则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法规,掌握国际贸易前沿理论;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能在外经外贸、政府机关、金融证券等部门从事实际业务、经营管理、调研策划和理论研究。周飞华 2007年毕业现为大公香港评级副总监梁伟森 2007年毕业现为广州市观见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朱振奎 2007年毕业现为深圳市银富天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潇 2007年毕业现为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分析师柯晓 2007年毕业现为深圳大学在读博士、校长秘书翟拏云 2009年毕业现为中国银行深圳滨河支行副行长朱庆 2011年毕业现为招商银行龙城支行行长助理胡卫夕 2012年毕

国际贸易实务(周瑞琪等)-课后答案详解

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周瑞琪王小欧徐月芳编著 Chapter two IV. Short questions 1.Who pays for loading for shipment under FOB? 答:Seller. 2.Who pays for unloading under CIF? 答:Buyer. https://www.360docs.net/doc/2616432612.html,pare and contrast FOB, CFR and CIF? 答:Similarities: a. Sel ler’s risk will be transferred to the buyer when the goods pass the ship’s rail. b. Seller is responsible for export customs formalities while buyer is responsible for import customs formalities. c. Buyer is responsible for unloading the goods at the port of destination. d. All three terms can only be used for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Differences: a. FOB requires the buyer to arrange and pay for the ocean transportation; CFR requires the seller to arrange and pay for the ocean transportation; CIF requires the seller to arrange and pay for the ocean transportation and insurance against the buyer’s risk. 4.What are the two types of trade terms concerning the transfer of risks? 答:Shipment contract terms vs. arrival contract terms. Under shipment contract terms s eller’s risk will be transferred to the buyer before the goods depart from the place/port of shipment. Under arrival contract terms seller will bear the risk of the goods until the goods arrive the destination. 5.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PT and CFR? 答:Major similarities: a. seller should contract and pay for the major carriage. b. Seller is not taking the risk of loss or damage to the goods during the transportation. Difference: a. CPT is applicable to any kind of transportation mod e while CFR is only used for waterway transport. b. Under CPT seller’s risk will be transferred to the buyer when the goods are handed over to the first

《国际贸易学》期末试题以及答案

《国际贸易学》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 .5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后面括号内。 1.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是(A ) A.绝对成本理论 B.比较成本理论 C.机会成本学说 D.边际成本学说 2.贸易顺差是指(A )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 3.各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A ) A.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与工业 B.防止本国商品不顾成本到国外倾销 C.保护本国出口商的利益 D.保护本国进口商的利益 4.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是(C ) A. 2001年11月9日 B. 1997年10月1日 C. 2001年12月11日 D. 1999年11月15日 5.关境与国境的关系是关境(D )国境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小于 6.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在打垮大部分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这种倾销方式是(B ) A.偶然性倾销 B.掠夺性倾销 C.长期性倾销 D.永久性倾销 7.某国进口商品以后再向第三国出口而赚取利润,这对第三国而言是( B )贸易。A、过境贸易B、转口贸易 C、直接贸易 D、间接贸易 8.专门贸易是指以( A )作为统计界限。 A.关境B.国境 C.货物进出口D.服务进出口 9.日本对价格6000元以下的手表,每只按其价格征税15%,这种征税方式属于:( A )A、从价税B、从量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10.接受买方信贷的进口商在使用信贷资金进行采购时,必须购买( B )。 A、本国商品 B、贷款提供国的商品 C、第三国商品 D、以上三项都对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补偿贸易 2.自由边境区 3.“自动”出口配额制 P55 所谓“自动”出口配额制是指出口国在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限制本国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向其他国家出口的数量的出口国配配额制。 4.包销 P10在一定时间内,把指定商品在指定地区的独家经营权授于该经销商.经销商则承诺不经营其他来源的同类或可替代的商品。通过包销协议,双方建立起一种稳定的长期的买卖关系,而具体的每一笔交易,则以包销协议为基础。另行订立买卖合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13分,共39分)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厂商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卖方信贷(Supplier’s Credit)卖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商(即卖方)提供的贷款。其贷款合同由出口厂商与银行之间签订。 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 买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商(即买方)或进口国银行提供的贷款,其附加条件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 2.简述在一定时间内,把指定商品在指定地区的独家经营权授于该经销商.经销商则承诺不经营其他来源的同类或可替代的商品。通过包销协议,双方建立起一种稳定的长期的买卖关系,而具体的每一笔交易,则以包销协议为基础。另行订立买卖合同。 P83 3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宗旨 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1.1 非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关税保护原则、取消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互惠原则、贸易争端的磋商调解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特别优惠原则,区域性贸易安排原则,合理保障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全体成员方认识到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和稳定地增加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以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开发世界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寻求对环境的保护和维护,并根据成员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措施。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的利益)【圣才出品】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 2.1 复习笔记 考点一: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 1.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1)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是社会分工在国际范围内扩展的产物,也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见表2-1) 国际分工属于历史范畴,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分工形成于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时代,它是在近代工业分工国际化延伸和发展中产生的。 表2-1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2.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见表2-2) 由于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世界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国之间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障碍逐渐减少,当代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表2-2 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

3.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入,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趋势。 (1)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逐步演变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和全球化配置 国际产业分工逐渐地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向各个产业内部的分工转变,进而又向产品内分工转变,产品的价值链因此被分解。所以国与国之间的优势更多地通过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上的优势表现出来,从而导致国与国之间按价值链不同环节进行分工的现象。国际产业转移演变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和全球化配置。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外包成为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在国际生产网络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与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 (2)国际产业转移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延伸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兴市场国家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全球服务贸易规则的实行,服务业不再局限于一国国内,而是加快了全球调整和转移的步伐,出现了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服务外包成为成长最快的服务业跨国转移,极大推动了服务业进入国际分工体系。服务外包又称服务加工贸易,国际上也称离岸服务,是指作为生产经营业的业主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境外服务提供者的经济活动。 (3)非流动要素决定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流向 非流动要素是指土地和简单劳动力、产业配套能力、政策环境等要素,可以在全球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中,通过跨国公司和国际市场从其他国家得到。因此,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本质是流动要素追逐非流动要素进行的全球生产重组。 4.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 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的条件。归纳起来,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具体内容见表2-3。 表2-3 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

海闻《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6章)【圣才出品】

海闻《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新古典贸易模型:扩展与应用 4.1复习笔记 一、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收益 1.国际贸易对本国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 (1)短期影响 在短期内,生产要素不会在各部门之间流动,各行业的劳动力和资本的数量都没有改变,因此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没有变动,工资和利润的变动主要由产品价格的变动决定。具体影响如下: ①价格上升的行业(出口工业)中的所有生产要素都会获益; ②价格下降的行业(进口工业)中的所有生产要素都会受损。 (2)中期影响 在中期内,劳动力可以在行业间流动而资本不能转移。贸易之后,出口行业产品价格上升,生产扩大;进口行业产品价格下降,生产缩减。这会导致,出口行业的劳动需求增加而进口行业的劳动需求减少。资本不流动而劳动力流动的结果会使各行业的资本劳动供给比例发生变化。 国际贸易对各行业工资和利润的中期影响可以表述为: ①价格上升的行业(出口工业)中的不流动要素受益; ②价格下降的行业(进口工业)中的不流动要素会进一步受损; ③流动要素(劳动力)的收益不确定。

(3)长期影响: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 在长期,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在各行业之间流动,包括资本。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益的长期影响可以由“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来说明。 “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Stopler-Samuelson Theorem)是赫克歇尔一俄林贸易理论最重要的结果之一。具体内容如下: ①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的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 ②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的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 (4)放大效应与实际收益变动 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不仅指出了国际贸易对本国各种要素收益的可能影响,而且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大小。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认为,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会超过产品价格的变动。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琼斯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和论证,提出了放大效应(magnification effect)并说明了实际收益的变动。 ①“放大效应” “放大效应”是指在国际贸易下,要素价格的变动幅度大于产品价格的变动幅度。 ②实际收益变动 要素实际收益定义为要素名义收益除以产品价格。要素实际收益的变动率为要素名义收益变动率减去产品价格变动率。 琼斯论证了:只要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出口产品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实际收益就会上升,进口竞争产品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实际收益就会下降。 2.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差距的影响 (1)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