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缝合线分类

手术缝合线分类
手术缝合线分类

医用缝合线

外科手术主要有切开、缝合、分离、结扎4个基本操作,止血和缝合有时须用纤维。由于合成纤维具有强度大、组织反应小、易消毒等特点,使其成为缝合线的中心。开发新的合成纤维缝合线以及对现有缝合线进行改性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缝合线的种类很多,按材料类型可分为天然的、合成的和金属缝合线。根据生物降解性能可把缝合线分为可吸收的和非吸收的,可吸收缝合线在身体组织中降解成可溶性产物,通常在2-6个月从植入点消失;非吸收缝合线在体内不降解,如果不通过手术取出,则作为身体异物留在组织中。作为体内缝合线的要求有:张力强度高,不受体液、胃肠液和脓液的影响;柔韧性好,缝合时通过组织流利,接扎时操作方便,作结后持结性良好;组织反应小;无毒性、过敏性、脓毒性、致癌性和毛细管现象;易灭菌和保存;制造容易,价廉易得。这就要求缝合线材料,除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应用上所需的物理性能外,还要求材料能在体内以适当的速度进行降解。而且降解反应生成的低聚体和最后产物对机体都是无害的。目前医用缝合线主要有如下几种。

1、聚α-羟基酸酯类缝合线

这是最早商品化的一个品种。比较容易水解,且降解产物羟基乙酸是机体代谢的中间产物。这使它在发展体内可吸收线的研究中被优先考虑,并于年被美国American Cyanamial公司所开发,商品名为Dexon,不久Du Pond公司开发其同系物聚乳酸,1975年又出现商品名为Vicyl的体内可吸收线。Dexon的抗张强度超过肠线、棉线,与聚酯线相近,组织反应比它们小。Dexon开始被吸收的时间随植入组织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之间开始被吸收。近&"年来,作为体内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基酸酯分子工程进展有了!个方面[!]()冯新德通过)’氧桥双金属烷基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开环聚合,成功合成聚羟基乙酸酯* 聚乳酸酯的嵌断共聚物,从而扩大了这类材料的范围。+)为提高材料柔韧性而适于制造单丝外科缝线。,)发展以聚羟基乙酸酯,聚乳酸酯为硬段,聚氧化乙烯(-./)为软段的嵌段共聚物。

2、乙交酯与L(-)丙交酯共聚物缝合线

此类缝合线是体内可吸收的,得到广泛应用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缝合线,它与45678一样是由于水解作用而被吸收的,组织反应小,在体内存留强度大,且吸收快。

3、聚对二氧杂环已酮缝合线

此物质是继45678和聚乳酸基乙酸之后的另一种可吸收缝合线,简称-49。由于其分子链上有醚键,分子链柔性大,故可制成各种尺寸的单丝缝合线。-49引起的组织反应小,单丝的抗张强度比聚酰胺和聚丙烯大,-49在生物体组织中强度保留率大,对于缝合愈合时间较长的伤口特别有用。

4、非吸收性合成缝合线

聚丙烯缝合线强度大,相对密度小,不吸水,抗酸碱,不被体内组织降解,组织反应小,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学惰性。聚丙烯单丝表面光滑,缝合时通过组织顺利,尤其使用于心血管手术和需要广泛组织对合的切口。

此外,医用缝合线还有聚酰胺缝合线(广泛用于皮肤手术中)和纤维素缝合线。

手术缝合线为什么要染色染料

外科手术缝合线怎样分的型号

手术缝合线 - 概述 手术缝合线是指在外科手术当中,或者是外伤处置当中,用于结扎止血、缝合止血以及组织缝合的特殊线。一般可分为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两大类: 手术缝合线 - 一、可吸收线 可吸收缝合线根据材质及吸收程度不同又分为:羊肠线、化学合成线(PGA)、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 1、羊肠线:取材于健康动物羊肠羊所制成,含有胶原成分,所以缝合以后不需要进行拆线。医用肠线分:普通肠线和铬制肠线两种,均可吸收。吸收所需时间的长短,依肠线的粗细及组织的情况而定,一般6~20天可吸收,但患者个体差异性影响吸收过程,甚至不吸收。目前肠线均采用一次性无菌包装,使用方便。 (1)普通肠线:用羊肠或牛肠粘膜下层组织制作的易吸收缝线。吸收快,但组织对肠线的反应稍大。多用于愈合较快的组织或皮下组织结扎血管和缝合感染伤口等。一般常用于子宫、膀胱等粘膜层。 (2)铬制肠线:此肠线系铬酸处理制成,可减慢组织吸收速度,它造成的炎症反应比普通肠线少。一般多用于妇科及泌尿系统手术,是肾脏及输尿管手术常常选用的缝线,因为丝线会促进形成结石。使用时用盐水浸泡,待软化后拉直,以便于手术操作。 2、化学合成线(PGA、PGLA、PLA):采用现化化学技术制成的一种高分子线型材料,经抽线、涂层等工艺制成,一般60 ̄90天内吸收,吸收稳定,由于有化学成分参与,吸收仍不完全。 3、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取材于特种动物獭狸肌腱部位,纯天然胶原蛋白含量高,生产工艺不经化学成分参与,具备了胶原蛋白应有的特性;为目前真正意义上的第四代缝合线。具有吸收完全、抗拉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促进细胞生长等等。根据线体粗细一般8-50天完全吸收,且吸收稳定可靠,无明显个体差异。 手术缝合线 - 二、不可吸收线 即不能够被组织吸收的缝合线,所以缝合后需要拆线。具体拆线时间因缝合部位及伤口和患者的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当创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等异常情况时:面颈部4~5日拆线;下腹部、会阴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近关节处可延长一些,减张缝线14日方可拆线。对营养不良、切口张力较大等特殊情况可考虑适当延长拆线时间。青少年可缩短拆线时间,年老、糖尿病人、有慢性疾病者可延迟拆线时间。伤口术后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遇有下列情况,应延迟拆线: 1.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 2.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 3.老年患者及婴幼儿。 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切口应延迟拆线。 手术缝合线 - 三、缝合线物理性质

外科针线分类及使用

外科针线分类及使用 一般按针尖形状分圆形及三角形两种,按针身弯曲度分为1/4弯形、1/2弯形、3/8及直形等。手术选用缝针时,依身体组织、脏器及血管等的脆弱度,选用时必须注意针尖的锐利度及针眼的大小避免造成组织的创伤;依组织脏器部位的深浅,选用时注意缝针的弯曲角度。三角形缝针穿过组织时易撕裂组织,故多用在坚韧的结缔组织和皮肤。现在用的缝针种类很多,将目前常用的几种介绍如下: 1.圆形缝针:主要用于柔软容易穿透的组织,如腹膜、胃肠道及心脏组织,穿过时损伤小。 2.三角形缝针:适用于坚韧的组织,其尖端是三角形的,针身部分是圆形的。 3.三角形角针:针尖至带线的部位皆为三角形,用于穿透坚韧难穿透的组织,如筋膜及皮肤等。 4.金属皮夹:这种金属皮夹,装人特制钉匣内,用特制持夹钳夹住金属皮夹,多用于缝合皮肤及矫形外科。 5.无损伤缝针:这一类型的针附于缝线的两端,多用于血管吻合及管状或环形构造时,亦用于连续缝合,如肠道吻合和心脏手术时,有弯形和直形两种。 6.引线针:有手把,前端为扁圆钝弯形针尖及针身,深部组织结扎血管时使用,不易割伤,便于操作,常用于肝脏手术时。 手术缝针的型号有 5 X 12、 6 X 14、7 X 17、8 X 20、9 X 24、9 X 34、10 X 28、11X 24等。 选用以上各种类、各型号的缝针时,应选用大小不同的持针钳配搭,避免配搭不当造成针体弯曲或折断,影响手术进行。 缝线: 各种缝线在手术中为缝合各类组织和脏器,直到手术伤口愈合为止,又可结扎缝合血管,起止血作用。所有的缝线在人体组织内均为异物,都可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大小不同而已。选用缝线最基本的原则为:尽量使用细而拉力大、对组织反应最小的缝线。各种缝线的粗细以号数与零数表明,号数越大表示缝线越粗,常用的有1#、4#、7#、10#;零数越多表示缝线越细,常用的有1/0~10/0。 1.医用丝线:分板线和团线两种。是外科广泛、基本使用的缝线。柔软强韧,容易操作。多用于缝合体内各种组织、脏器及血管等。在组织内反应小,但在体内不吸收而形成异

医用缝合线综述

医用缝合线综述 摘要:本文从医用缝合线的发展开始,主要介绍了可吸收缝合线线材料性能要求,以及缝合线的最新类型和相关的加工等。同时简要介绍了改性研究的相关方法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缝合线,性能,类型,加工改性 1、引言 人类使用材料来缝合伤口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1]。手术缝合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已知最古老的缝合是在公元前1100年的木乃伊身上。对伤口缝合和使用缝合材料的第一个详细书面记载则来自于公元前500年印度的圣人和医师苏胥如塔。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和后来罗马的奥卢斯·科尼利厄斯·塞尔苏斯描述了基本的缝合技术。第一次描述肠道缝合的是2世纪的罗马医生盖伦,也有人认为是10世纪的安达卢西亚外科医生宰赫拉威。据记载,一次宰赫拉威鲁特琴的琴弦被一只猴子吞掉,他由此发现了肠线可吸收的性质,从此之后就开始制造医用羊肠线。约瑟夫·利斯特引入了缝合技术的巨大变革,他提倡对所有的缝合线进行常规消毒。下一次大飞跃发生在20世纪。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制成了第一根合成线,众多的吸收和非吸收性合成线由此迅速的发展出来。第一根合成线在1931年由聚乙烯醇(PVA)制成。20世纪50年代开发了聚酯线,后来发展出针对羊肠线和聚酯的辐射灭菌。60年代发现了聚乙醇酸,70年代它被用于缝合线的制造。现在,大部分的缝合线是用聚合物纤维制作的。 2、缝合线的分类 医用缝合线是一种用于人体手术缝合的线型材料,数千年中,不同材料的缝合线材料被使用、和争论。 从材质发展来看其发展史,经历了:丝线、羊肠线、化学合成线、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从其物理形态来看,可以分为单纤体和多纤体;根据原材料的来源分为天然缝合线(动物肌腱缝线、羊肠线、蚕丝和棉花丝线)和人造缝合线(尼龙、聚乙烯、聚丙烯、PGA、不锈钢丝和金属钽丝)两种;从吸收性来看,经历了:非吸收缝合线和可吸收缝合线; 使用非吸收缝合线缝合表皮,尤其是面部皮肤,会留下疤痕。对于内脏器官的缝合,使用可吸收缝合线显得尤为重要,它避免了二次开刀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了伤口的感染机会,同时也加快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各类外科手术中

手术缝合线分类

医用缝合线 外科手术主要有切开、缝合、分离、结扎4个基本操作,止血和缝合有时须用纤维。由于合成纤维具有强度大、组织反应小、易消毒等特点,使其成为缝合线的中心。开发新的合成纤维缝合线以及对现有缝合线进行改性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缝合线的种类很多,按材料类型可分为天然的、合成的和金属缝合线。根据生物降解性能可把缝合线分为可吸收的和非吸收的,可吸收缝合线在身体组织中降解成可溶性产物,通常在2-6个月从植入点消失;非吸收缝合线在体内不降解,如果不通过手术取出,则作为身体异物留在组织中。作为体内缝合线的要求有:张力强度高,不受体液、胃肠液和脓液的影响;柔韧性好,缝合时通过组织流利,接扎时操作方便,作结后持结性良好;组织反应小;无毒性、过敏性、脓毒性、致癌性和毛细管现象;易灭菌和保存;制造容易,价廉易得。这就要求缝合线材料,除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应用上所需的物理性能外,还要求材料能在体内以适当的速度进行降解。而且降解反应生成的低聚体和最后产物对机体都是无害的。目前医用缝合线主要有如下几种。 1、聚α-羟基酸酯类缝合线 这是最早商品化的一个品种。比较容易水解,且降解产物羟基乙酸是机体代谢的中间产物。这使它在发展体内可吸收线的研究中被优先考虑,并于年被美国American Cyanamial公司所开发,商品名为Dexon,不久Du Pond公司开发其同系物聚乳酸,1975年又出现商品名为Vicyl的体内可吸收线。Dexon的抗张强度超过肠线、棉线,与聚酯线相近,组织反应比它们小。Dexon开始被吸收的时间随植入组织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之间开始被吸收。近&"年来,作为体内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基酸酯分子工程进展有了!个方面[!]()冯新德通过)’氧桥双金属烷基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开环聚合,成功合成聚羟基乙酸酯* 聚乳酸酯的嵌断共聚物,从而扩大了这类材料的范围。+)为提高材料柔韧性而适于制造单丝外科缝线。,)发展以聚羟基乙酸酯,聚乳酸酯为硬段,聚氧化乙烯(-./)为软段的嵌段共聚物。 2、乙交酯与L(-)丙交酯共聚物缝合线 此类缝合线是体内可吸收的,得到广泛应用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缝合线,它与45678一样是由于水解作用而被吸收的,组织反应小,在体内存留强度大,且吸收快。 3、聚对二氧杂环已酮缝合线 此物质是继45678和聚乳酸基乙酸之后的另一种可吸收缝合线,简称-49。由于其分子链上有醚键,分子链柔性大,故可制成各种尺寸的单丝缝合线。-49引起的组织反应小,单丝的抗张强度比聚酰胺和聚丙烯大,-49在生物体组织中强度保留率大,对于缝合愈合时间较长的伤口特别有用。 4、非吸收性合成缝合线 聚丙烯缝合线强度大,相对密度小,不吸水,抗酸碱,不被体内组织降解,组织反应小,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学惰性。聚丙烯单丝表面光滑,缝合时通过组织顺利,尤其使用于心血管手术和需要广泛组织对合的切口。 此外,医用缝合线还有聚酰胺缝合线(广泛用于皮肤手术中)和纤维素缝合线。

可吸收手术缝合线行业标准

可吸收手术缝合线行业标准

可吸收手术缝合线标准 一、背景 医用可吸收手术缝合线主要用于消化系统外科和整形外科等需要内缝合的手术中。它既能为机体提供暂时的支架或屏障,又能在完成使命后,通过降解成为机体可吸收的物质而消除,避免体内因长期存在外来异物而产生炎症反应及其他一些不良影响,同时也避免了二次手术,因而在医学及动物医学上,它与其它手术缝合线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可吸收型植入材料。 目前,在需要内缝合的外科手术中,广泛采用的可吸收缝合线可分为天然可吸收缝合线和人工合成可吸收缝合线。前者主要有羊肠线、胶原纤维可吸收缝合线、甲壳素及壳聚糖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等,后者主要有聚乙交酯类缝合线、聚乳酸类可吸收缝合线、聚对二氧杂环已酮缝合线等。 羊肠线来源广阔且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廉。但它存在柔韧性差,组织反应大,在消化液和感染环境下抗张强度耗损快等缺点。胶原纤维可吸收缝合线可塑性好,成纤性能好,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毒性,但胶原吸收速率易变化,价格昂贵。,甲壳素缝合线具有人体耐受性好,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强度和韧性适中,植入后吸收均匀,但目前甲壳素缝合线的拉伸强度与PGA类缝合线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不能满足高强度缝合的需要;而且在胃液等酸性条件下强度损失较快;也有实验表明,使用甲壳素缝合线会出现原因不明的轻度炎症。聚乙交酯类缝合线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和惰性,无毒性、无抗原性、无致癌性,能抗胃酸、胃消化酶和感染,组织反应极小,但它的的机械强度在体内的损耗较快,降解速率大,一般只适合于2---4周的外科手术。聚乳酸类(聚丙交酯)可吸收缝合线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聚乳酸及其共聚物作外科缝合线,刺激小、不易产生炎症反应、局部不出现硬结,在伤口愈合后自动降解并吸收,无需二次手术,但降解时的机械强度性质下降太快。聚对二氧杂环已酮缝合线线(PDS)。 其柔韧性好可制成各种尺寸的单丝缝合线。PDS引起的组织反应小,单丝的抗张强度比聚酰胺和聚丙烯大,PDS在生物体组织中强度保留率大,对于缝合愈合时间较长的伤口特别有用,但对于愈合较快的伤口来说,缝合线在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