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中年级语文依托文本进行说写训练

小学低中年级语文依托文本进行说写训练
小学低中年级语文依托文本进行说写训练

小学低中年级语文依托文本进行说写训练”

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学习语文旨在掌握一种社会交际工具,而工具的掌握重在运用,不在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然而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课上,我们发现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解”,轻“运用”的现象。即注重词句、课文内容的理解,人文感悟,忽视了学习语言表达的形式,如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揣摩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忽视了从读中学写。我们也发现,有些说写训练安排不尽人意,主要问题在于:由于人教版教材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组织专题的,造成很多教师有意无意地过度关注人文内涵的挖掘。尤其是低年级课文对写话方面没有明确规定的要求,这虽然给了老师很大的自由创造空间。但对于许多教师,尤其是没有经验的年轻教师来说,往往出现设计随意性大,自由发挥多,缺乏教学的理据。表现在:

1、教师选择的时机不准。

2、说写训练内容单调、形式呆板。

3、说写训练点的选择有问题。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让学生凭借这个例子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中就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以通过例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入选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内涵丰富,各具特色,如能取其精华,用其所长,定会收益颇丰。我们应该改变简单的“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把文本作为学习语文的例子来教,强化语言实践,以多种形式进行有效地说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为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强语文教学的表达训练意识,创造出丰富多样、行之有效的表达训练方法,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所以选择了低中年级语文依托文本进行说写训练这一课题进行具体研究。

二、研究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一个科学规范的说写训练体系,提供说写训练的优秀教学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说、写训练,以说写来深掘文本意蕴,活化言语心智,积累内化语言,培养学生的交际和表达能力,获得语言、思维的提高,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3、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改善专业结构,学会反思、合作与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研究要点

1、通读一至三年级语文教材,挖掘每个单元乃至每篇课文中基于语境的说写训练点,形成一个“说写训练”体系,保证说写内容的逻辑性、序列性、主题性,避免训练内容的重复和形式的单一。

2、探索依托文本进行说写训练的有效策略,趋向规范化、科学化、理性化,提高其有效性。

四、研究过程

(一)学习培训,强化研究意识

1、在确定研究的课题后,组织课题组成员较系统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把握语文课程目标及不同学段的习作目标,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写话目标;

2、求购《让语文回家》等有关读写结合的著作,进行系统阅读思考。

3、研读《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中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文章,上网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形成课题的资料库。

4、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参加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以此,明确说写训练的目标与方向,增强说写训练意识。

(二)精心选择,找准说写训练点

进行说写训练,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说”“写”要有生长点,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才能“说”“写”出语文课的精彩。

1、抓关键词语或特色句式进行训练

《柳树醒了》是一首清丽的小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读来韵味无穷。诗中引用了“()跟()()了,()着()着,()(),()了。”的句式,并多处用到“了、呀、哟、啊”等语气助词,让整着诗显得俏皮可爱、情趣盎然。丁芳老师设计这样的练笔:“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后,出示春天动物、植物变化的图片并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感受作者恰如其分的表达顺序和语言节奏。

《秋天的雨》这篇课文语言特别优美,每个自然段都值得细细品味。第二自然段描写秋天的色彩,读起来特别富有韵味,更值得慢慢细嚼。结构上,它是总分形式,并且围绕“五彩缤纷”来写;修辞方法上,不仅采用了比喻手法,还有拟人手法;句式上,有相同形式,也有不同形式。徐燕华老师结合班级学情,抓住了“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个句式,进行了训练:

请同学们仿照这两句话来写一句比喻句。

“燕子的尾巴像一把把剪刀,剪呀剪呀,剪出了美丽的春天。”

“红红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烧哇烧哇,烤得人们不敢出门。”

学生的仿写富有诗意,不但掌握了这一有意思的句式,也实现了阅读向表达的转化。

2、以课文精彩段落为说写模式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仿写是小学生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的桥梁。如《槐乡的孩子》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重点描写孩子们火热的劳动场景。其中“爬、削、弯、捡、塞、”等一系列动词,更是把孩子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生动得刻画出来。在引导学生体会准确用词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后,徐燕华老师设计这样的练笔:火热的扫除开始了,······请同学们把大扫除的场景写具体,并用上“爬、弯、提、捡、塞”等动词。

3、利用课文空白进行说写训练

教材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标点等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空白,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说写的形式把“空白”补出来。如,《画家和牧童》文中第3、4自然段写围观的人们纷纷夸赞戴嵩画得好,傅芳芳老师在此处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模仿文中人物进行说话训练:围观的人还有哪些?他们又会怎样夸赞?

4、以课本插图为说写材料。

课文中的插图是进行说写的又一好资源。如:《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第三幅图画的是动物们听了猴子的话后欢呼的情景。课文中只是用“大伙儿立刻欢呼起来。”一笔带过,没有具体的描写。于是傅美容老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上那些动物的动作、神态,想一想,小动物会怎么做,怎么欢呼?写下来。这样,在把插图变成文字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文本也进行了二次创作,也让文本更加充实了。

5、利用有悬念的结尾进行说写训练

很多课文中的结尾都写得留有余地,让学生有很多猜测的可能。对于这样的地方,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把悬念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如《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科学家朗志万给孩子们提了个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装满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可是,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多数孩子没有经过动手实验就随意回答,只有伊琳娜回家做了实验,结果发现水还是漫出来了。她很生气,质问朗志万:“你为什么要这样哄骗我们小朋友呢?”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傅芳芳老师在课文结尾处进行拓展,以“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把想到的话写下来。这样的课堂练笔,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又是对文本意蕴的进一步开拓,从而完满了文本的情感体验。

(三)潜心研究,丰富说写训练方式

1.造句。造句包括单词造句和连词成句。比如,《小小的船》是一篇优美的韵文,描绘出一幅奇妙的夜景图。这有优美的语言,还有奇特的想象,形象的比喻,如课文中用“小小的船”来比月儿。郑明霞老师引导学生想象,月儿还像什么?练习用“___像___”来说话。又如,《玲玲的画》这篇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这句话中有两个象声词:叭和哇,这两个象声词使句子更加生动。这种表达方式值得学生学习。因此,傅芳芳老师要求学生说几个象声词,并用象声词造句。

2.仿写(说)。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系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显然这里的“举一”就是凭“例子”示范;“反三”就是让学生仿照“例子”练习,形成灵活运用的技能。比如,《四季》中每节诗歌最后一句分别是“我是春天;我是夏天;我是秋天;我是冬天”。郑明霞老师抓住这个句式,让学生用“___是___”来练习说话。又如,《翠鸟》一文介绍翠鸟的外形时,表达方式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先紧紧抓住它的外形特征——颜色鲜艳入手,然后具体描绘头上、背上、腹部的羽毛。学完第一自然段后,赖丹丹老师让学生学习作者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也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

3.改写。古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同时,又具有含蓄、跳跃的特点。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改写。例如,学习了

《宿新市徐公店》后,学生懂得了作者写的是小孩在春天野外玩耍的情景。傅芳芳老师设计了这样的说写训练:我们去春游的时候见到油菜花了吗?你还看到些什么东西?你们看到的跟诗中所讲的有什么

相同或不同的地方?结合插图把古诗改写成一个故事。

4.续写。文章贵在“言尽意远”,但对于小学生尤其低段的小学生来说,由于其阅读经历的限制,并没有完全把握这种写作方式的能力,甚至连完全的阅读都不一定能够完成。而续写既能观察学生的阅读状况,又能写出原作者没有写尽的意。如《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没有结尾,作者利用空白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教学时就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故事的情节发展。在学完课文后,傅美容老师引导学生想象,进行续写练笔,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青蛙鼓足了勇气,跳出了井口,他看到

了,他说:

。”

又如《胖乎乎的小手》一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张画,以对话形式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在学完课文之后,丁芳老师设计这样的练笔:

兰兰家还有些什么人呢?他们会怎么说呢?如:姥爷从外面散步回来,看见画,笑眯眯地说:“这胖乎乎的小手为我!”

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续编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意识。学生在训练中感觉不到你是在教育他,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5.补写。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借助阅读中的空白,激发儿童的想象思维,引导学生纵向、横向、逆向思维,拓展儿童的生命体验。如《绝招》一文,当学习到小柱子第一次比赛失败后,“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时,赖丹丹老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练笔:

小柱子是如何“暗暗地练”自己的绝招的?

当同学们在操场上狂奔时,小柱子正——————————————

当电视里的孙悟空在叫嚣时,————————————----

······

(四)构建说写训练的教学模式

有效说写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指在阅读和写作教学理论(理念)的指导下,遵循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规律,按照有效教学的原则,建构起来的有利于读写沟通、从读学写、读写互促的具有操作性、引领性的教学基本框架或结构。

经过理论联系实践,对课堂小练笔教学模式进行了以下初步探索: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精读课文,找准重点,品味语言

3、读写联系,读写迁移,提高能力。

(五)依托课堂,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再先进的教学理念,如果脱离了课堂,便也只能是空谈。研究过程中,我们用理念指导课堂,用课堂验证理念。

1、定期举行课题研讨课。抓好备课、上课和评课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活动的有效。

2、鉴于课题组成员均为本校语文骨干教师,学校教研组将本课题作为我校校本教研的主题,将课题研究的面扩大到全体语文教师。

3、围绕所研究的课题,课题组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学年写一份教学设计,上一节课堂教学研讨课,撰写一份教学案例分析。“三个一”活动有力地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五、研究成效

1、课题组成员努力挖掘每个单元中基于语境的说写训练点,形成了一个“说写训练”体系,提供说写训练的优秀教学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研究成果有《说写训练点汇编》、《教学案例分析汇编》及一定数量的教学设计等。

2、多形式的随文说写训练,既给了学生创作自由,又可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内化程度得以反馈。这些训练内容为学生的作文提供

了素材积累和习作技巧积累,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相结合的目的。通过丰富多彩的训练形式,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想象和创新能力,丰富了词汇,提高了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2012.02三年级的吴思蓥、林源同学参加第十三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3、通过实验与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杨兰娥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拓展阅读促进有效古诗教学》、教学随想《相同古诗的不同目标》分别发表于《教学案例》(2012. 04)《小学教学设计》(2012.09),2012.10撰写的案例分析《同抓一个点读写方有效》、2012.12撰写的论文《精心设计有效练笔》即将在CN刊物发表。傅永芳老师撰写的论文《读写迁移贵在移》在第三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并收入汇编(2011.03),论文《依托文本训练说写》收入学区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汇编(2012.08)。2011.06徐燕华老师撰写的论文《注重口语交际训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参加仙游县优秀教育论文评选,获二等奖并收入汇编。2011.08傅美容老师撰写的论文《浅谈低年级说话训练》被收入学区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汇编。2011.11丁芳、傅芳芳老师参加仙游县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同年12月这两位老师均被评为仙游县小学“优秀青年教师”。 2012.08陈素群老师的论文《找准训练点实践有效读写训练》、郑明霞老师的论文《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说话训练》、傅芳芳老师的论文《让农村的孩子也能说会道》均

被收入学区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汇编。2012.09傅朝霞老师撰写的论文《架设读写桥梁让“天堑”变通途》被收入第五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优秀论文集汇编。两年来,本课题组先后在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展示了16节观摩研讨课。2011.0 3傅朝霞老师在仙游县小学第一教研片区语文“送教下乡”活动中执教《检阅》(第一课时)。2011秋季,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陈世芳、赖丹丹老师分别执教《桂花雨》和《孔子拜师》(第一课时)。201 1.12在学区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傅芳芳、傅美容老师执教《清澈的湖水》阅读课完整课教学。2012.05,在仙游县小学第二教研片区语文教学开放日活动中,丁芳等十位老师承担了一至五年级阅读课完整课教学十节。2012.12在学区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暨课题展示活动中,傅芳芳老师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这些课均实践了

课题理念和语文新课标理念“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给语文老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托文本训练说写的模式和经验,为课题研究的成果起到了示范、引领和推广的作用,受到观课老师的好评。

六、存在问题

1、忽视学生的语言积累。

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的确,写作是厚积而薄发的创造性活动,只有平时多读、多记,让语汇在大脑中沉淀,天长日久,积累的东西多了,才能形成一种底蕴,写起来

才能得心应手。研究过程中,由于我们对学生的语言积累不够关注,使得学生在说写训练中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

2、由于这一课题仅仅研究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学生的说写能力,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特别是离课题研究的目标—“使学生获得语言、思维的提高,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还有很大的距离。

课题组全体成员 2012.12.12

找准落点,笔下生花——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依托文本进行随文练笔

课堂随文练笔现已成为语文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因而深受师生的欢迎。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随文练笔已经从单纯的技能操练中摆脱出来,它要让学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之中,打破固定的模式,寻找新的生命力,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在生长言语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要想提高训练的实效,首先必须以文本为依托,找准训练点。有效随文练笔训练点的选择,能恰如其分地设计出掀起课堂高潮的写话练习,也是优化语文课堂的显著标识。所以说,课堂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能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笔者结合学习和实践,认为随文练笔的有效落点至少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选择——

1.练在情感喷发处。在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中,情感脉动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情节的深入、人物的渐趋丰满,感情的冲突与转折往往形成文本耐人寻味之处。紧紧地抓住,你就能让学生的心与文字直接对话,聆听着文字的呼吸,感受着文字的张力,从而能够达成深刻思维、细腻情感与敏锐语感的共生共存。同时,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若没有凝结成文字,过不了多久,就会消解,会淡散。捕捉这种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使他们语言的内化、情感的积淀、思想的领悟喷薄而出,并将这种情感、感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凝结成学生的思想。

如我校教师周明玉在全国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中执教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在引导学生读懂了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树立了伟大父亲的形象之后,插播汶川大地震中伟大的父亲、母亲的形象、动作、语言,并配上催人泪下的文字叙述,深深打动了学生和在场的老师,有的人甚至潸然泪下,学生体会了深沉伟大的父母之爱,在美好的情感体验中受到人文

的熏陶,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有感而发,为苦苦救子的父亲书写内心独白:“亲爱的阿曼达,你渴不渴?饿不饿?你害怕吗?我来了,我要救你出来,一起回家。”、“亲爱的阿曼达,你在哪儿?如果你怕了,就想一想,我就在你身边,我向你承诺过,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的。你一定要坚持住,爸爸马上就来。等着我,我亲爱的儿子。”、“亲爱的宝贝,你在那黑暗的废墟中渴吗?饿吗?害怕吗?如果害怕就闭上眼,想想我和你在一起时那些快乐的回忆。你一定要坚持,你忘了我常对你说的那句话吗?爸爸来救你了,相信爸爸,爸爸永远爱你。”……句句含情,感人至深,整节课的教学达到高潮。

2.练在文本空白处。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作者都会留下一些“空白”,这些地方正是作者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深沉、含蓄的地方。这些空白点是学生阅读是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捕捉文本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空白点进行练笔,可以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

如《从现在开始》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家听了议论纷纷。”教师说:“假如你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听了猫头鹰的命令,你会怎么议论呢?”学生的回答可谓精彩纷呈:“天哪!让我白天睡觉,夜里做事,这不是把我的生活规律都打乱了吗?”“是啊,虽然白天也可以睡觉,但是毕竟睡不好。白天睡不好,晚上还要做事,这种生活也太煎熬了吧。”“这猫头鹰怎么这么自私啊!”“难道它不知道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它是不一样的吗?为什么非得强迫我们都跟它一样白天睡觉、夜里做事啊?”“苍天哪,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碰上这么个万兽之王!”……这时,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议论纷纷”啊!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地理解了“议论纷纷”的含义及课文内容。利用这种补白的方式,让孩子真正走进故事当中去,参与故事,不但激发了孩子参与阅读教学的主动性,适时地进行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更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

3.练在拓展延伸处。教材中许多内容留有发挥的余地,存在文本的空白召唤力,在言而未尽之处拓展练笔,以整体的观照,回马一枪,在课堂的结束处,指向文本的整体,往往能给予广

阔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驰骋,充实了文本,也圆满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好多文章往往是言尽而“意犹未尽”,给人留下了遐想和思考的余地。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教给他们创新的钥匙。

如在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时,孩子们对于文中那个使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人物特别感兴趣,在他们的想象中,只有神仙才能做到这一点,顺着学生的思维,我在课的结尾处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练笔:

2、神仙会对妈妈说什么?

3、神仙会对人们说什么?”

有学生这样写道:“神仙会对小姑娘说,你是爱的天使,美的化身,你纯洁无私的心灵像金子般美好。你向世人验证了一个真理——爱,可以创造奇迹;爱,可以改变一切!”有学生这样写道:“神仙会对妈妈说,你把无私的母爱给了你善良的女儿,你会好起来的,因为好人总会有好报的。”还有学生这样写道:“神仙会对人们说,爱心像钻石般闪亮,愿星星把爱心普照大地,愿人间拥有更多的爱。”孩子们“言之有物”、“有感而发”,在练笔中升华了情感。叶圣陶先生说:“立诚为贵。”如此说来,学生既“学作文”,又“学做人”;既“练”了“笔”,也“修”了“身”。

4.练在技能迁移处。在技能迁移处运用迁移文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创设一种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情境进行练笔,能让语言运用鲜活起来。如人教版三年级《太阳是大家的》是一

首优美的儿童诗,为了让学生走近诗歌,喜欢诗歌,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的第二节的样式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

她把,

她把,

她陪着……

这样填空式的仿写,既可以达到训练的要求,又降低了模仿的难度。在练习时,在我“这可是小诗人在写诗”的鼓励下,学生写出了不少多样的“小诗”,下面是张悦朋同学的“小诗”: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小草往绿里涂,

她把蝴蝶变成了小仙子,

她把白云照得笑红了脸,

她陪着我茁壮的成长,

把快乐洒到了我的心窝上……

这样的课堂,练笔将技能的学习运用活化了,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和文本发生着深层次的对话,将文本的言语表达不断内化、创造,在练笔的过程中,精神生命不断得到新生。

5.练在意象还原处。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教学时可以词语为基点,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潜心涵咏体悟,展开词语意象的练笔,那么汉字丰富的内涵、灵动的精神就会生动鲜活起来。

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对“饱经风霜”一词的练笔是这样设计的——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学生练写,巡视教师指导)师:写好后,自己读一读,修改一下。谁来读给大家听?生: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师:写得多好啊,“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以上教学环节看似偶得,实则是教师的精心安排,它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既让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的意思,又让学生作了一次人物外貌写的练习,新颖有趣,在理解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又深化了理解,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还原词语意象的课堂练笔,使本来相对静态的凝固的“饱经风霜”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赋予了强烈的、深刻的、高妙的生命活力。进入了“饱经风霜”的意象世界。这个词语伴随着深刻体验已不再是游离于学生精神世界之外的异客了,而是深

深地嵌入了学生的心灵,成为了富有活力的生命元素。

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依托文本,寻找随文练笔的落点,适时适度地进行课堂练笔,这样既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独特作用,更对学生言语生命的成长发挥着持

续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作用,让学生的认知、情感、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整体构建,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进入“禅房花木深,奇峰报晓春”的另一重佳境。

寻找语言文字的训练点

秀青

【摘要】: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是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要进行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训练,即不但要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而

且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本身,也就是语言的形式。因此,语文课上要寻找和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一、寻找朗读的时机,落脚在"读点"可以说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识字、表达。读书该怎么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指导。哪里应该大声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是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要进行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训练,即不但要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本身,也就是语言的形式。因此,语文课上要寻找和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点”,

立足文本,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的“点”

时间:2014年05月22日作者:xie来源:教视网点击:44次【字体:大中小】日前,听一位老师执教《荷花》一课。课堂上,媒体切换让人眼花缭乱、学生读得也热热闹闹,但在一番喧闹过后,总感到这样的课堂是有缺失的。文章中关键词语和重点段落的学习都是蜻蜓点水式的一掠而过、点到为止,那些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都与学生“擦肩而过”,我想这样的课堂留给学生的除了那几张优美的图片外还会有什么呢?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科的定位是这样的: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语文课程要有利于学生语言潜能的开发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学习语言是语文学科一项特定的任务,语文学习就是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言能力。语文学科必须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这取决于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学科的目的任务。语言文字的训练说到底就是“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训练。教材中一篇篇优秀的范文为我们提供了语言学习的材料,如何进行适当的、有效的训练?一篇课文,可利用的语言文字训练因素是丰富多样的。在一节课内,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和知识都教给学生。为此就必须进行能力训练目标的确定和语言文字训练点的提炼。根据平时教学的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确立“训练点”:

1、根据《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特点确定训练点:

《课程标准》中按不同的年级段对学生语言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是我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一册教材和每一单元甚至每一篇课文的训练重点。

如在教学《我喜欢小动物》时,根据课程要求,三年级的学习应逐步由词句学习转入段的学习,三年级的单元目标中有一个重要的训练项目:学习复述课文重点部分,因此,我把这篇课文的语言训练目标定位在“通过学习,理清…逗弄鳖?叙述的顺序,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开头复述这件事。”但是三年级的小朋友对于如何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较为详细的复述还是有困难的,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特点,我把语言训练的切入点定为“在教师的指导下,演一演几次逗弄鳖的过程,边演边说,边演边想,逐步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积累文中的语言。”在这样训练的基础上,复述变得水到渠成。

2、寻找课文内容的“空白点”,确定训练点:

文章的叙述描写总是有其艺术特点,或“一波三折”或“故弄玄虚”或“欲言又止”……需要读者在读文章时精心思考,才能读懂蕴藏在内容和文字背后的东西。而这一个个所谓的“空白点”,就可以成为训练学生语言和思维的一个个“契机”。找到这样的“空白点”,进行精心的设计,就能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点”。

《齐白石与李苦禅》一课中,讲到李英杰在拉黄包车被齐白石遇到时内心羞愧、不安,几天不敢登齐白石的门,最后鼓起勇气去了,这中间李英杰矛盾、痛苦的心理变化过程课文中并未描写,我在教学时抓住这一“空白点”,设计了这样一个语言训练题:李英杰想去老师家,又不敢去,最后又硬着头皮去,内心肯定非常矛盾、复杂,你能体会他的感受,揣摩一下他的心情吗?请你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说一说:李英杰想:,因此,他好几天没敢登齐家的门。可是心里又空荡荡的,他又想:,终于,硬着头皮走进了白石的画室。两次“想”,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进行规范的表达,达到了有效的语言训练目的。

3、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矛盾之处确定训练点:

教材中有许多叙事的课文是由一个个情节组成的,情节总是由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果这几部分,抓住情节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之处,使之成为一个个训练的“点”,既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是对课文内容和语言进行有效的转化。如课文《半截蜡烛》,描写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保护情报与德军展开机智的周旋,情节描写扣人心弦、跌宕起伏。当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拿着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慢慢走上楼梯时,故事发展到高潮,矛盾冲突集中在这一点上,我在教学时就抓住这个时刻,这个点,请学生想象:望着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和他的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都会想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但都紧紧围绕

着课文的情节和描写展开,学生将课文中关键、精彩的部分恰当地予以运用。显然,通过这样的训练点,学生把课文中的情节和语言转换为自己表达时需要的语言材料。

4、抓住课文中典型的句式或段落,确定训练点:

在进行语言训练时,教材中一些典型的句式和典型的段落结构是训练学生“句、段”学习的范本,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比如一些基本句式:“谁怎么样”、“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比喻句、拟人句……一些基本的段落形式:“总—分—总”以及对一些特定事物的描写方法,如“人物肖像描写”、“介绍一种小动物的方法”等。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规范学生的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学中,我在学习了基本句式“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碧水清山,风光绮丽,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后,启发学生改变句子中词序,构建新的语言,学生在交流后,竟得出了十多个句子:

1、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绮丽,是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2、碧水青山的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风光绮丽,是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3、风光绮丽的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碧水青山,是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4、碧水青山,风光绮丽的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是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5、在瑞士西南部的日内瓦,碧水青山,风光绮丽,是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6、在瑞士西南部,碧水青山的日内瓦,风光绮丽,是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7、在瑞士西南部,风光绮丽的日内瓦,碧水青山,是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8、在瑞士的西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绮丽的日内瓦,是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9、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是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那里碧水青山,风光绮丽。

10、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是在瑞士西南部的日内瓦,那里碧水青山,风光绮丽。

11、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是碧水青山,风光绮丽的日内瓦,她在瑞士的西南部。

12、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是在瑞士西南部的碧水青山,风光绮丽的日内瓦。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如何确定语言文字训练的“侧重点、突破点”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语言训练的“点”的确立应立足于文本,应随着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而不断变化。教材中可作训练的因素很多,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和不同年级的教学

特点,定准语文训练点,运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才能扎实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时间:2014年05月24日作者:佚名来源:教视网会员点击:31次【字体:

大中小】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语文教育的特点,就决定了它是一门最能影响学生情感发展的学科。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语文课中如何使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水乳交融、和谐统一是许多语文教师颇为困惑的问题。

一、找准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训练点,积累语言、丰富情感。

语文课程内容自身蕴涵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内涵十分丰富,一个个小小的汉字用它的点横撇捺无声地传达着民族文化,一篇篇经过精心选择的文质兼美的选文更浸润着对人的精神熏陶。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意识到在语言工具性的训练中所蕴涵的人文素养。因此,找准沟通两性的训练点,问题在于教师有没有发现这种训练点的眼睛和功力。

例如在教学《窗前的气球》(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老师如能敏锐地抓住了几个词语,挖掘其中蕴涵的人文色彩,即“一张病床”、“一角天空”、“一扇窗户”,这三个含有“一”字的数量词短语就很容易让人与“孤独”联系起来。三个词语在文本中并没有出现在同一句话中,教学时教师如能巧妙地让它们集中呈现。让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区别量词,又用这三个量词引导孩子们说话,训练表达能力,在说话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科里亚生病时的孤单、难受,自然激起关爱之情。情感的教育与感化就融人到“工具性”的语言训练中了。因此,不难看出,“语言文字训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个结合点。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文本中有丰富内涵的语言,应该是培养这些能力的切入口。《窗前的气球》的这三个短语意象很丰富,透过“一张”、“一角”、“一扇”三个短语,让孩子们仿佛看到科里亚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无奈望着天空发呆的情景。在理解关键词的基础上再指导朗读“他觉得真没意思”,孩子们对语言就更加敏感了,情感也更细腻了。

所以说,发现找准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训练点,积累语言,丰富情感,能让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其实这也是我们阅读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感悟常用的方法。例如教学《玲玲的画》(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时,如能牢牢抓住玲玲画画参赛过程中情感变化的句子,就可以让孩子们从玲玲身上学会怎样去面对挫折,同时又让孩子们体会到按事情发展变化讲述一件事情就会有条理。

教学时,我们要避免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生硬的所谓人文性教学设计,淡化了语文本身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课程要在辩证把握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理念下,力求“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在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性,让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感悟语言。让情感熏陶不露痕迹

语文教学以读为本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朗读它不仅是学生识记、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鉴赏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感悟语言,让情感熏陶不露痕迹,是阅读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另一条有效途径。所有的阅读课,从低段到高段,都是十分重视朗读训练的。

有感情朗读必须通过有效的指导,让师生之间产生一些触发灵感的对话。。朗读指导的方法很多,讲读结合,读悟融合,我们老师要恰当运用,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

三、丰富多彩的识字,让人文性与工具性完美统一。

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注重准确识字、写字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识字的方法的尝试和探索。而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应当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因人制宜,识字数量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使广大学生都能达标,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学得更多、更好。第二,教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学生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识字能力。第三,“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识字。”另一方面,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可以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多媒体、表演,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在课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

四、巧妙的问题设计能更好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阅读教学理想的问题方式应该是——在理解语言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还应具有人文的色彩。

“了解你身边的昆虫吗?你觉得他们该除灭吗?假如你是一只昆虫,给除虫人写一封信,说明你不被灭绝的理由”。

。小学二年级语文写话教学具体措施

小学二年级语文写话教学具体措施 2014-04-11 小精灵儿童网站作者:王语姗|课外语文积累 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的重点: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写话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重视阅读、学会说话,加强语言积累,教师也要对学生加强指导与训练。 我在教学中采取的具体措施: 1、提高阅读质量,积累语言。 我跟学生强调要每天坚持读我们在学校所学的语文书,作文书及适合他们阅读的一些课外读物,例如:小学生优秀作文、红领巾报、学生故事会、童话系列……用来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在保证阅读质量的情况下再提高阅读的数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积累,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来收集好词佳句,每周抽出一节课在班级进行一次课外阅读交流,为写话学习打好基础。 2、重视训练学生说话。 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外,还可以利用活动课、班会课、早读时间以及朝会来对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朝会时间,除了教师必须讲的事情,其余时间都留给学生,让学生们交流看课外书的收获,讨论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任何生活中趣事趣闻……然后进行小组交流,与同伴互听护谈。挑选几个 学生上讲台演讲,对与一些内向的学生,一课让他们先在自己的座位上讲,再慢慢锻炼到讲台上跟大家讲。有学生在演讲说话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全班肃静,要

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和他们一起寻找成功的地方,帮助鼓励他们进步。使堂形成一种轻松、和谐、积极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从不敢说到能说、乐说到会说,再到 说好。让全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从而为写话打下良好的基础。 3、循序渐进,从最简单开始。 (1)从造句开始。让学生用一个词扩写到一句话,必须要把话说完整。下 一次在这个基础上把话说具体。如用“书包”造句,有的学生写:我有一个书包。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我有一个什么样的书包,这个书包怎么样。以扩句的形式,逐渐训练学生写话,由浅入深,逐步加强和提高。 (2)写日记。要求学生坚持把每天经历的一些事,包括看到的、听到的、 想到的写出来,哪怕只有一句话也行,只要是完整的,没有错别字,句子读起来 通顺就可以。天天反思,逐渐积累、加强和提高。例如:今天我很高兴,要写出 为什么高兴,是什么事情使自己高兴也就是高兴的原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有了些什么样的感想;又例如:我们学习过的抗日英雄的一些课文或课外读物, 将你最喜欢最崇敬的英雄写出来,写写你为什么喜欢他崇敬他,跟他又学习到了哪些精神。 (3)学生在写出一句话或者几句通顺的话的基础上,再有所提高,可以规 定范围和主题,例如:给学生出一幅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然后用对话 形式来写话(时间,地点,人物);还可以四季中任选一个季节,写一下你的发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 推荐阅读是语文课程中较为重要的内容,现在如何按照课改精神、课程理念、课标要求上好阅读课,也就成了我们广大基层教师研究的重点。人民教育出版社孟令全老师曾经:“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阅读。”那么一个儿童在他初学语文的起始阶段,怎样帮助他们学习阅读呢?我认为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采取以下操作进行。 一、教会孩子预习课文 新课程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新规定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作为教师应该学会解放自己,但更应该充分指导孩子的自由空间。低段孩子自主预习的难度相当大,我们主要是依靠家长的参与,因为一、二年级的家长对孩子希望和热情是最理想的状态,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资源,一开始就召开家长会,明确预习指导的要求:1、能从课文中找出生字,并用符号标出;2、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3、标出自然段序号,尽可能的多读几遍课文;4、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教师的检查则采用抽查,看家长是否签字。但现在很多家长都外出打工,只有爷爷奶奶监管。面对此类学生,抱怨和放弃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自己,住得比较近的孩子可以一起预习,相互监督,教师则重点帮扶不主动的学生。同时教师要适时教会学生查字典,这样帮助学生解决很多问题,就这样长期坚持,到一定的时间,我们所面临的预习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教师自己也相对轻松一些。 二、指导孩子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就阅读教学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这一要求,注重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了朗读教学。这是学习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不断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应按照以下三个不同层面的要求帮助学生学习阅读。1、借助于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3、在正确、流利基础上再有感情朗读 因面向的是低年级学生,教师在这三个层面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每一个环节都要交代明白,阅读落实。例: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不会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你们已经能正确读课文了,现在提一个新要求,把课文的每句话读通顺,读流畅。 ●同学们真行,把课文读得那么正确、流利,下面提个更高的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这样一步一步要求清楚,朗读的三个层面才得以实施、落实。长期坚持下去,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有助于思想情感的熏陶,有助于学生对篇章样式的积累。 三、帮助孩子不断加深阅读中的感受和体验 书是读懂,而不是讲懂的。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其感受与体验是不同的。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又离不开读文的。前面提到三个层面阅读,要在不同层面的阅读中,不断地帮助学生提升对阅读认识的水平,就要注意: (一)、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新教材所选的课文为我们展现了很多优美的意境,课文中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象才能理解和感受。

四年级小学语文阅读题与答案

四年级小学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4、路上 清晨,妈妈把我从暖烘烘的被窝里拉起来:“小功,你姥姥病了,快叫你舅舅来!” 舅舅住在离我家3里多的小村里,为了赶时间,我顾不得穿戴整齐就出了门。出门没几步,就到了农贸市场。这里的商品丰富极了,有银光闪闪的带鱼、肥壮的公鸡和母鸡,还有鲜嫩的蔬菜。顾客很多,熙(xī)熙攘(ránɡ)攘。 我正赶着路,突然看见了一位老奶奶提着沉甸甸的菜篮子一步三颤地走着。我忙上前帮她提篮子,一步一步地扶着她回家。老奶奶感激地说:“谢谢你啰!”我说:“没关系。” 时间已经6点了,我赶紧奔跑起来。由于心急,我竟和一辆自行车相撞。骑自行车的哥哥没有责怪我,反而说:“小朋友,看样子你有什么急事。快上车吧,我送你去。” 1、本文写了“我”上路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 经过: 结果: 2、照样子,写叠词。 如:暖烘烘()()()()() 3、写出表示“手”和“脚”的动作的词各五个。 表示“手”的动词如:扶 表示“脚”的动词如:跑 4、写出和“清晨”以及“赶紧”意思相近的词各四个。 “清晨”的近义词:()()()() “赶紧”的近义词:()()()() 5、本文写了“我”在路上和 这两件事,反映了人们之间的新风尚。 【参考答案】

1、原因:姥姥病了,妈妈要我去叫舅舅。经过:路上遇见一位老奶奶,帮她提篮并送她回家。后来因为心急,撞上了一辆自行车,骑车的哥哥非但没怪我,反送我上舅舅家。结果:我到了舅舅家。 5、拂晓、早晨、清早、黎明、早上……;赶快、赶忙、匆忙、连忙、急忙、马上、立刻…… 6、帮助老奶奶一个哥哥用自行车把“我”载到舅舅家互相关心 ----------------------------------------------------------- 5、山羊和狼 狼干了坏事,被狗咬伤,倒在地上,自己不能找吃的。它真想到前面的河里去喝水,可是,怎么也爬不动。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只山羊。狼有气无力地叫着:“山羊大哥,我渴极了!请您快给我到小河里弄点水来!” 山羊望了望狼,摇了摇头说:“我不能替你去拿水。” 狼(纲刚)想发火,忽然伤口一阵剧痛,便忍住了,“我受伤了,伤势很重,一点也不能动了!(难道难到)你一点不同情我吗?” 山羊还是摇了摇头。 狼简直要哭出来了,又苦苦地(请求哀求)到:“行行好吧!山羊大哥。只要你给我一点儿水,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要不我会饿死、渴死的!” “要是我给你水喝,你能够站起来了,那么,你会(毫豪)不客气地把我当食物吃了!”山羊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 1、在括号里选留一个正确的字或词,把不正确的划去。 2、画线的句子是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 3、文中加点词语“要是”,还可以用那些词来替换,请写出两个。(句子意思不变) (1)(2)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剧痛()哀求()发火() 5、短文三次山羊头部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山羊 6、这则寓言说明坏人的凶恶本性是的,我们绝不能。

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论文 给孩子一片绚丽的天空让他们插上成才的翅膀 浙江乐清?南淑敏 摘要:时下提倡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不断涌入,作文教学更注重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为孩子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是小学生写作习惯和兴趣的养成阶段。针对当前小学生写话时的不良现状,教师要从“以生为本、关注发展”的角度分析低年级写话指导的优化策略。只有给孩子的写作心灵开辟一片绚烂的天空,使孩子在写作时释放心灵、驰骋想象、喷发情感、展示个性,这样的写话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不教而教。 关键词:低年级写话;兴趣;优化 一、识得庐山真面目———低年级写话现状的探究与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写话的建议是: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兴趣。而在实际教学women to rise in revolt, breaking with the feudal ethics. "The village" publicized the anti-imperialist and anti-feudal revolutionary thought, unity and educatio 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写话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无话可写或无从入笔,学生写话兴趣不浓;其二:所写的内容空洞、缺少想象。造成这样的根源在于我们的一些写话教学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这样的现象不得不引发了我的一些思索。 1. 现象一:“无米之炊”的困境

“无米之炊”仿佛成了作文“永远的痛”。平时,与学生们随意交谈的时候,他们的语言活泼,富于幻想,富有朝气,充满童真,说起事情来充满,可一到写话的时候,我们常能听到学生无奈的叹息或无力的反抗:老师,没什么可写的, 造成“无米之炊”的困境就在于他们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很少,不细致,即使碰到精彩、丰富的生活题材,加上辨别、认识事物的能力弱,这些精彩的片段就像过眼烟云,在学生眼皮底下溜走了。再说他们的生活空间也极其狭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都把知识学习当做了学生唯一的生活,繁重的课业负担,隔绝了孩子丰富的生活,长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他们没有了“偷采白莲”的窃喜,没有了“卧剥莲蓬”的洒脱,听不到women to rise in revolt, breaking with the feudal ethics. "The village" publicized the anti-imperialist and anti-feudal revolutionary thought, unity and educatio “蛙声一片”,看不见“露似珍珠”……单调的生活,怎能诱发孩子原始的冲动与灵性,这样,作文就成了“无米之炊”。 2. 现象二:“无暇童情”的缺失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非常纯真的,他们所写的话也是非常富有童趣的,也许他们心中的小鱼会做梦,萤火虫可以有烦恼,雪花可以有翅膀,小泡泡可以在天上自由玩耍……但在我们的一些写话教学中,教师特别刻意追求语言的真实性,却扼杀了孩子文章中的这些童趣、童真。孩子在教师多次的否定下,就只会模仿着大人的口吻写一些符合老师口味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严重缺乏了孩子的童真、童趣,不仅影响了儿童的作文能力,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淡妆浓抹总相宜———低年级写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加强说话、写话训练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儿童的语言,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而且能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水平呢? 一、利用口语交际,加强说话训练 口语交际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利用这一优势,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因为有了对话的基础,学生比较容易下笔,写出来的内容自然比较丰富,句子比较完整、通顺。 二、利用词句训练,练习写话 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以写句和写话为主。写话,不仅要求学能写流利、通顺、正确,还要求学生能使用一些句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理解。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在一二年级学生写话的起步阶段,认真在教学中挖掘典型的句式,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句式运用水平,学会用一些不同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理解。比如学习到疑问句、感叹句、因为——所以句式、连词成句等,让学生练说仿写。教材中还蕴藏着大量的好词、好句为学生积累语言提供了方便条件,如:AAB型、ABAB型、AABB型等,让学生进行填空训练。大量的句式训练能为学生写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生活观察,引导写话

习作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写话兴趣与水平,就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自由地用笔记下自己的生活所见所想。 观察自然,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儿童眼中的五彩世界,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有潺潺的流水,碧绿的小草,欢快的鸟鸣,新吐丝的柳芽,缤纷的花朵,风霜雨雪┄┄这一切都为孩子们的写话提供了素材。适时地带领孩子去观察,先讲清观察的顺序和方法,让孩子们动用一切感官去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最后再写下来。久而久之,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又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 四、利用教材图画,引导写话 小学生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声情并茂,教学时有效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教给学生看图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图意,或是想象串编故事。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和想象写下来,无论是表达图意,还是串编故事,都需要学生思维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技能,包括在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 六、利用日记习作,打牢写话基础 写日记是经常性习作最好的载体,养成良好的写日记习惯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重要保证。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特别是有意注意,有意观察能力较差,不留心身边的生活,写起话来缺乏真切的感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如:观察身边的人,先从观察老师开始,老师长的什么样,说话、讲课有怎

四年级小学语文阅读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题精讲精炼(二) 我爱语文课文 我不爱那小巧玲珑的玩具,不爱那漂亮时兴旺的服装,你问我到底爱什么,我将自豪地对你说:我爱我的语文书! 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第一个盼望的就是新语文书。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一页一页地看下去。 每当上语文课时,我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放过一个字。 每当清早霞光四射的时候,我就坐在窗前,放声朗读课文,一遍,两遍,三遍……毫不厌倦。 啊!语文书,我该怎么感谢你呢?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ɑ、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 岁月在流逝,转眼就过了5个春秋,你也源源不断地把知识送给了我们,使我懂得怎样看书,怎样作文。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禁心潮起伏,说不完对你的感谢! 啊,我爱的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 1、按“我爱语文书”,“我感谢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三个意思分段。(用“||”表示) 2、短文中第2、 3、4自然段都是具体写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写下来。 (1)形容器物的小而精巧。() (2)形容连续不断。() 4、各用一个成语表示下列意思。(可用文中的,也可自选) (1)没学期我一拿到新书就想看的心情。() (2)上语文课时我的神情。() (3)每天清晨我一遍遍朗读课文时的神态。() 5、用“”画出描写语文书的作用的句子。

路上 清晨,妈妈把我从暖烘烘的被窝里拉起来:“小功,你姥姥病了,快叫你舅舅来!” 舅舅住在离我家3里多的小村里,为了赶时间,我顾不得穿戴整齐就出了门。出门没几步,就到了农贸市场。这里的商品丰富极了,有银光闪闪的带鱼、肥壮的公鸡和母鸡,还有鲜嫩的蔬菜。顾客很多,熙(xī)熙攘(ránɡ)攘。 我正赶着路,突然看见了一位老奶奶提着沉甸甸的菜篮子一步三颤地走着。我忙上前帮她提篮子,一步一步地扶着她回家。老奶奶感激地说:“谢谢你啰!”我说:“没关系。” 时间已经6点了,我赶紧奔跑起来。由于心急,我竟和一辆自行车相撞。骑自行车的哥哥没有责怪我,反而说:“小朋友,看样子你有什么急事。快上车吧,我送你去。” 1、本文写了“我”上路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 经过: 结果: 2、照样子,写叠词。 如:暖烘烘()()()()()3、写出表示“手”和“脚”的动作的词各五个。 表示“手”的动词如:扶 表示“脚”的动词如:跑 4、写出和“清晨”以及“赶紧”意思相近的词各四个。 “清晨”的近义词:()()()() “赶紧”的近义词:()()()() 5、本文写了“我”在路上和这两件事,反映了人们之间的新风尚。

(完整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里对低年级写话的具体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里对低年级写话的具体要求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写的兴趣。先从培养孩子说的兴趣入手,说写结合。每天,让孩子多说一说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写下来,也可以由爸爸妈妈执笔记录孩子说过的话。写完后让孩子读一读,看看他刚才讲过的事情,爸爸妈妈记录得怎样,是不是读起来很有趣?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要鼓励孩子,并且引导孩子发现哪里说的生动,哪里还有不足。让孩子在这种亲子互动中感受到和爸爸妈妈交流是件快乐的事情,爸爸妈妈为我记录的事情真是有趣极了。这也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当然,可是校内发生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发生的事情。 其次,将要求降低,让孩子成为写话的主人。 不要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而由家长担任主力完成写话作业。其实,孩子说什么样的语言,我心里都有数,我一看就是家长指导的。为此,我也很感动。来到交小,咱们这些家长们让我觉得很了不起,大家对孩子的教育那是没的说,太用心了。 在写话之前,让孩子回顾一下一周中发生的事情,哪些值得写,哪些可以写。再和孩子挑选一下,确定写什么。然后,让孩子和你说

说这件事是什么时间发生的,都有谁,是在哪里发生的;怎么发生了这件事呢,也就是事情的起因,事情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结果如何;再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主要是让孩子说清楚,知道写什么。 然后,家长要引导孩子想想可以用到哪些学过的词语,句子。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词语,让孩子选择地写在写话里。比如说,写去海边游玩,那么大海什么颜色的,它有多辽阔,可以用到哪些词语句子。沙滩像什么一样,感觉怎么样?将这些需要用到的形容词给孩子列在纸上,让孩子运用。当然如果孩子平时有积累那就再好不过了。也可以给孩子买《好词、好句、好段》,里面都是分类,有助于孩子在写作文时运用词语。 当孩子知道都要写什么后,让他们从头到尾讲述一遍,这时家长要做一个专心地听众,听到精彩的地方就鼓励鼓励,听到不足的地方就帮助孩子改改。当没有问题再让孩子自己动笔写。写完后,让孩子大声地读一读,改正不通顺的地方,以写通顺为主。对于孩子写得好的句子家长可以多表扬,鼓励。 写作是语文的一个大难点,低到一二年级,高到参加高考,写作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但是,只要孩子脑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积累,生活中有丰富多彩的经历,那么就有很多的内容可写。所以,平时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书,每天必须坚持阅读时间。而平时,也要多与孩子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让孩子的视角变广。感知的事物多了,才会有写作的冲动和能力。

(完整版)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解题技巧

小学低段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 一、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体型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2、概括某段大意--- (1)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3)概述法,用自己的语 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1、秋天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秋天到了,果子熟了。黄澄澄的梨,红通通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一阵凉风吹来,果儿点头,散发出香味儿。 1、短文有()个自然段。第()自然段写秋天到了,菊花开了。第()自然段写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 2、填上合适的词。 ()的菊花()的苹果()的梨 ()的果子()的葡萄()的香味 3、把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用“——”画下来。 2、小闹钟我有个好朋友,就是放在我枕头边的小闹钟。它圆圆的身子、亮晶晶 的脸、三根指针像三只小胳膊似的“滴答滴答”地转个不停,非常惹人喜爱。 晚上睡觉时,小闹钟跟我说悄悄话;早上我睡得正香时,是它把我唤醒,催我上学。 我真喜欢我的小闹钟! 1、我会给短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我知道短文中的“好朋友”指的是:()。 3、我会用“——”画出写小闹钟样子的句子。 3、聪(cō n)g 明(míng)的小羊小羊在路上走,灰狼上来说:“小羊弟弟,咱俩一块儿走吧!”小羊知道灰狼没安好心,就对灰狼说:“不是咱俩,还有一个呢!”灰狼忙问:“还有谁?”小羊说:“猎(li è)狗大哥在后头呢!“灰狼一听,连忙走开了。 1、这个故事讲的是_ _____ 和_____ __的事。 2、灰狼跟小羊一起走是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方法浅谈

谈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 小学低年级要不要学习写话,答案是肯定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规定。《语文新课程标准》称第一学段的写作为“写话”,其目的是强调低年级不必过于在乎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强调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即“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及能力,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来进行写话教学呢,下面谈谈自己看法。 一,我们要立足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写话方法,养成写话习惯,提高写话能力。 一年级语文教材大都以图画为主,所选的课文不但语言规范,浅显易懂,而且,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使学生掌握写话方法,养成写话习惯,提高写话能力。

(1)练习写句子。一年级学生写话要从最简单的一句话开始,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尽量培养学生把一句话写完整。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精选课文中的好句子,让学生反复读;然后,教师通过简单提问,让学生感悟到句子的主要部分;最后,让学生照着句子另外写一个句子。比如,“妈妈让我扫地板”,教师待学生读后,提问学生:“是谁?让谁?干什么?”,如果学生实在回答不出来,教师立即出示这样的填空:“()让()扫(),这样,学生通过填空,自然领会这句话的主干部分。如果还有学生不能理解,教师就要配合学生用具体动作演示这句话的意思,强化孩子们的直观性。模仿句式绝不是死板的照猫画虎,必须让学生知道模仿了一个什么动作或者一个什么人。 (2)赏图配话。用图画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流,据我平时观察,好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文本插图的赏析,我翻阅了一年级的语文课本,差不多每个课都配有一幅或好几幅主题图。我想: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我们何不以这些插图为蓝本,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思考所获,可以写一句话,也可以写一段话,及时让学生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分享写话成果。

中心小学低年级写话训练的策略

欢迎阅读 小学低年级写话训练的策略 图们市志诚小学吕洁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现在的小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恐惧心理,一提到作文就脑子一片空白,慨叹“作文难,文难作,难作文”。而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们愿意写、喜欢写、乐于写,是新课程标准的重点,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不过,如果从小学低年级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将会 富有浓 给学 利用 发挥想 散 夏日炎炎,它对小朋友说:“我是夏天。” 落叶飘飘,它对大地说:“我是秋天。” 雪花飘飘,它对天空说:“我是冬天。” 又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让学生想象种葫芦的人第二年种的葫芦会是什么样?让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已见。有的学生写到:他听从了邻居的劝告,长出虫子的时候马上给葫芦除虫,结果这一年的葫芦真的又大又圆,赛过了大南瓜。简单的一个句子不仅让孩子领悟了课文的中心,也激发了孩子的写作兴趣。

二、深入生活,言之有物 我国着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生活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的流个不停。”而作文成功的关键是对生活的美要有所发现,这就必须依赖学生双眼背后的心灵。《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着重抓好指导观察。训练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低年级的孩子一般不会主动地感悟生活,观察周围的事物,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我教导学生要从生活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多留意身边的事情,并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 基本上 动。 整理床铺。妈妈一不小心,被桌角擦伤额头,当时,我看到鲜红的血流出来,心疼地问妈妈买不买药,妈妈笑了笑,一句话没说。” 乙同学的表述显然比甲同学的表述更加明确,我想:甲同学看了乙的表述一定有所收获。 互评是写话的升华,如果脱离了互评则一味地为了写话而写话,那最终无法达到写话所求的目的。 四、反复修改,言之有味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四年级)

1779年,德国哲学家康德计划到一个叫珀(pò)芬的小镇,去拜访老朋友威廉·彼特斯。他动身前曾写信给彼特斯,说3月2日上午11点钟前他家。 康德是3月1日到达珀芬的,第二天早上便租了一辆马车前往彼特斯的家。朋友住在离小镇12英里远的一个农场里,小镇和农场中间隔了一条河。当马车来到河边时,车夫说:“先生,不能再往前走了,因为桥坏了。” 康德下了马车,看了看桥,发现中间已经断裂。河虽然不宽,但水很深,而且结了冰。 “附近还有别得桥吗?”他焦虑地问。 “有,先生。”车夫回答说,“在上游6英里远的地方还有一座桥。” 康复看了一眼怀表,已经10点钟了。 “如果赶那座桥,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到达农场?” “我想要12点半钟。” “可如果我们经过面前这座桥,最快能在什么时间到?” “用不了40分钟。” “好!”康德跑到河边的一座农舍里,向主人打听道:“请问你的那间破屋要多少钱才肯出售?” “您会要我简陋的破屋,这是为什么?”农夫大吃一惊。 “不要问为什么,您愿意还是不愿意?” “给200法郎吧!” 康德付了钱,然后说:“如果您能马上从破屋上拆下几根长木头,20分钟内把桥修好,我将把破屋还给您。” 农妇把两个儿子叫来,按时完成了任务。 马车快速地过了桥,在乡间公路上飞奔着,10时50分赶到了农场。在门口迎候的彼特斯高兴地说:“亲爱的朋友,您真准时。” 阅读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要求书写准确、规范。 bài fǎng jiāo lù jiǎn lòu duàn liè 2.康德的计划是什么? 3.上游本来还有桥,可康德为什么不过? 4.康德为了节省时间,而花去了200法郎,你认为值得吗?为什么? 5.你从本文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

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

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 微课题研究 课题价值分析: 很多教育界人士都曾对“看图写话”做过研究。如吴喜臣(2004年)出版的《喜臣看图写话》、《喜臣看图作文》对低年级看图写话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又如肖复兴(2009年)提出低年级看图写话的指导方法,准确理解图意,发挥想象,并把故事写完整。但综观这些专著多侧重理论性指导,针对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还没有具体提到。 低年级正是小学生发展写话能力的关键期。针对儿童渴求知识的特点,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氛围,让小学生不但在写话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写话能力,学会运用书面语言的方法,而且让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提升。通过实践研究,构建低年级看图写话能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体会看图说话写话的快乐,初步形成自主积累的习惯,并能初步运用所积累的语言知识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调查阻碍低年级学生语文看图写话能力的原因。 (2)探索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看图写话能力的途径,激发低年级学

生的写话兴趣,提高写话质量,培养良好的写话习惯。 (3)初步构建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能力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内容 (1)调查低年级学生语文看图写话能力现状的研究。 (2)分析阻碍低年级学生语文看图写话能力原因的研究。 (3)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看图写话能力途径的研究。 (4)构建低年级学生语文看图写话能力模式的研究。 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预定为一年(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 (1)申报阶段(2017年9—10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准备阶段(2017年11月):制定研究计划。 (3)实施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7月):将课题渗透到选定的班级,并及时进行观察、反思。按计划实施各项活动,进行实践,不断调整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4)总结阶段(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了解课题实施前后的存在现状及研究实效。

小学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培训心得体

小学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培训心多礼 会 弋阳圭峰中心小学:夏利平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是这样要求的:“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可以看出,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严重的地位。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学生一提到写话就感到头疼,无从下笔。有的学生随便写几行,或从别的书上抄几句应付;有的学生写的很多,可仔细一看,文不成句,前言不搭后语。如何训练学生这一能力,通过本次的学习培训,让我收获很多,可以通过创设环境,激发兴趣、仿写句子,奠定基础、借助教材,续说故事,重视阅读。积累词句等形式,培养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通过学习培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现谈谈我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体会与看法: 一、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开展联想写话训练 德国出名哲学家黑格尔说:“最突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现在,有些中高年级的学生总是抱怨自己的作文干巴巴的。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想象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1.利用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联想。 低年级语文课本中选的课文,内容丰盛,融知识与思想教育于一体,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因此,教师可利用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性写话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例如,《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后有这样一个练习题:“有一天,乌鸦又找到一块肉,它还会上狐狸的当吗?”课堂练习时,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说:“会,因为乌鸦很笨。”“如果乌鸦改了,不再听狐狸的奉承话,它就不会上当了。”……于是,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再如,上完《小动物过冬》后,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还了解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呢?”结果,有的学生说青蛙和蛇冬眠,有的学生说仙鹤飞到南方去过冬……于是,我让他们把知道的都写下来。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句子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或者这句话好在哪里? 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XX比喻XX,表现了(谁)……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更强调了(谁)的……,突出了(谁)…… 的特点 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语气更强烈。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二、描写方法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答题公式: 外貌:是外貌描写,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是语言描写,……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是动作描写,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是心理描写,……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三、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例: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是总起句,在文中起到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的赞美之情。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例: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热爱之情。 四、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五、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答,不行。因为它是动作描写,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反映了人物……的心情形容词:不行。因为它是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它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或者不准确。 六、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七、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题技巧及练习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题技巧 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二、仔细研读语段,整体感知文章容。 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 有的同学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 三、巧妙借助“原话”,确定解题空间。 有些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直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有时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原话来回答问题。 四、选择适当方法,答题力求言之有理。 语言简洁明了,不要重复罗嗦,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五、合理控制答题时间,先易后难。 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其他较有把握的题目。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题目。一、地球村里转一转(先拿出你的字典,再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查一查,标注音节。) (一)地球的头发1.“地球的头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资料Word 别乱吹,别乱伐,2.“地球的头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森林就是我头发,3、我们要怎样保护地球的头发?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 府谷县前石畔九年制学校王丽霞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且能够和中年级的作文相衔接,从低年级就要逐步开展写话训练。而“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写话教学的要求。然而,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身边的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思考能力,所以,平时写话时往往无从下手。作为教师,如何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写话呢?我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可实行阅读、观察、写话三者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结合课文阅读写话 1.好词好句仿写 “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模仿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 2.读中想象 茹贝尔说:“想象是灵魂的眼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在写话及作文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没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往往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的生活世界。此时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最佳时期。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可以借助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3.看图写话 低年级的教材大多数都是图文并茂,进行写话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给图配文。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中“读读背背”的插图,可让学生观察春天大自然美丽的景色,结合插图,用“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等词语写话。难度可视学生而定,也可采用比赛形式,看谁用得多、用得好;还可以结合本单元练习中口语交际的情境图,以“春天来啦”为题写一段话。为了使学生有更浓厚的写话兴趣,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插图复印出来,给它描上花边等,让它更美一些。最后再把这些图文并茂的插图装订成册,让小朋友给自己的“书”安上一个好听的名字。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写好一段话 大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作为写话教学,也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去发现自然、发现社会、发现自我,从而不断丰富学生写话的素材储备。 1.引导学生发现自然 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用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去感受大自然、发现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然后,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写好一段话。 2.引导学生发现社会 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开始,就生活在以家庭和学校为主的小社会里,他们承受着父母、亲友、老师和其他人无微不至的关爱,他们往往将大人们的这种关爱、呵护视为理所当然而毫无感觉。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就要唤起、引导孩子们对周围人的感觉。如,经常问问学生:“你有没有发现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它会说什么话呀?”“在妈妈抚摸你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是怎样爱

【深圳市】四年级小学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四年级小学语文阅读题及答案(1 1~20) 四年级小学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11、逗人喜爱的黄燕 我们家养了一只小黄燕,黄色的羽毛,黑而小的眼睛,尖尖的嘴。起初我对它并不在意,总觉得它有它的世界,我有我的天地。只是当爷爷奶奶给它喂食的时候,偶尔看它两眼,因为我有好多事要做,才懒得管它呢!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爷爷奶奶总是叫我去给小黄燕喂食。开始我

很是不耐烦,但经过一个多星期对小黄燕的喂养,我觉得在它身上好像多了些什么似的。不知不觉地,我开始注意它,观察它了。 黄燕除了吃小米外,特别爱吃菜叶,而且动作很敏捷,吃饱后,总是很悠闲地用乖巧的小嘴梳理自己的羽毛。原来它也是那么爱整洁。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上,觉得有些惭愧,怪不得家里人总是叫我注意清洁卫生。我似乎明白了许多,开始爱我的小黄燕了。清晨,每当我醒来时,便听到它那时而短促、时而悠扬的鸣叫声,十

分美妙动听。那叫声把我的思绪带到深山、带进树林、带上蓝天,带进白云,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使我觉得心旷神怡,思绪万千,使我产生了拥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是啊,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偶然()内疚()灵巧()希望()

2、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小黄燕真是一只逗人喜爱的小鸟。 (2)扩句:黄燕吃菜 叶。 (3)读读文章最后一段,用“要是……会……也会……”说句话。 3、文中画“”句子是()句。 4、仔细阅读文中画“”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说说“我”明白了什么?

5、填空。小作者在写对黄燕的喜爱过程中,从()到注意它,()它;通过观察,觉得小黄燕()了,它美妙动听的叫声,使小作者产生联想,从而得到启示。 【参考答案】 4、黄燕都知道爱整洁,我们更应该注意卫生清洁。 5、懒得管它观察很可爱更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