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规模的经济学审视

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规模的经济学审视
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规模的经济学审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e16889323.html,

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规模的经济学审视作者:吴娟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年第08期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高等教育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揭开了高校扩招的序

幕,在此后的十七年间,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大幅度的扩张。2002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

校生达903.3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达到15%,初步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的阶段。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预计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率将达40%。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跨越的进程中,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克服和避免。

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促进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既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自身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出相当数量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综合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水平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仍有较大的扩张空间。其次,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认为,“教育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适当使用,产生规模经济效果”。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能够使教育资源包括教师、校舍、教室等得到充分利用,减少教育成本支出的同时,相应增加了教育产出,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再次,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使更多的受教育者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同时为应对急剧增加的学生人数,除原有的各高校扩大招生外,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办学应运而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民办教育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高等教育结构不断得到完善,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趋于多元化,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社会需求,带动教育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勿庸讳言,教育对于经济的中长期效果,即“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进而可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的观点观点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即使是从短期来看,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也是显而易见,主要可从拉动内需及增加就业两个维度来理解。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高等院校的扩招使更多潜在的教育费用支出从理论走向了现实,大量家庭的教育投入直接为国家注入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国家与个人、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经费的合理承担,也有利于缓解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及投入不足的现状。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每增加一名大学生,直接的教育投入都将带动其他相关经济部门的发展,如饮食业、旅客运输业、文化用品制造业等。再者,当前面临的就业市场的不景气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来有效缓冲。一方面,扩大的高等教育规模要求更多高层次的教师、管理人员,发展扩大中的高校接纳了相当数量的就业人员。另一方面,高等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研究 □孙彩霞李占稳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市场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上,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的办学层次。实现这个目标的策略包括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知识结构、教育模式等方面的调整与改革。【关键词】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培养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101347)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彩霞(1957 ),女,河北清河人,衡水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 李占稳,衡水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高教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反映,还反映了一定时期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地方院校在高等院校总数中约占70%以上,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问题,不仅关系到高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如何把地方院校打造成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并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是摆在地方高校面前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方高校的定位 高校定位指一所大学在高教系统整体结构中的位置,其内涵丰富,涉及层次定位、类型定位、学科定位、人才定位、面向定位和规模定位。一所“错位”的高校,将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不能为社会培养真正意义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标准的确定。 (一)地方高校的类型和人才培养层次。地方高校必须明确自己学校的定位和类型,从而进一步明确学校的人才标准和服务方向的具体内容。地方高校作为大众化阶段的一种特别重要的高等教育类型,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型高校,担负着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研究型、通识型(复合型)、应用型 被关心,这样就不会在阳光下产生阴影。首先新生刚到校时,辅导员深入到学生的宿舍去了解学生的到校情况,会使学生有一种见到老师有又回到家的感觉。感到老师的的亲切关怀而觉得温暖;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从新生抓起,鼓励学生要热爱学习。在第一学期期中的一段时间,要做好阶段性总结,对前段时间的学习活动、行为等方面表现做分析、点评,采取适当方法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克服不足,发扬长处,继续努力。其次,在期末考试阶段到学生放假离校的一段时间,要深入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所产生的困难,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这些点滴小事中让学生感受到身边总有关心他的人,使小爱变大爱。 七、协助班级做好学生的考核评比工作 考核评比工作涉及到学生利益及荣誉,诸如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及入党积极分子等等,这些工作应做到民主公开、公平、公正。辅导员因充分重视和尽力做好对学生帮教工作。从思想方面、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就业指导等各方面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加强学风、班风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具有很强凝聚力的班级体。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良好、融洽的和谐的关系,那么对于建立具有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的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级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掌握专业技能的动力和积极性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八、努力创新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当前社会赋予辅导员的重要使命 目前微博用户中学生已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微博的实时交互功能比较强大,且信息交流更具便利性,这就给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中运用新媒体提供了新机遇。同时利用这样的新媒体增进了辅导员与学生的平等性和参与性,也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也可以获得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关注,这也能快速从辅导员的说教式管理转变为互动式管理,这样的方式不会使学生产生面对面的难言情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是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辅导员是班级日常的一个管理者,不仅仅是劳动辛苦的付出,而更多的是心血与情感的投入,因为他承担的是对学生品行教育和人格塑造的重要职责,优秀的辅导员是以自己独特的优秀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因此,辅导员工作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学尧畅谈中国高职教育十年发展改革[N].中国青年报,2009 · 291 ·

最新岗前培训作业---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

请您简单介绍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并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渡特征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马丁?特罗与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 马丁?特罗,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他以美国和战后西欧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 的问题,接连撰写了〈〈从大众高等教育向普及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高等教育的扩张与 转变》、〈〈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等系列长篇论文。他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探讨数量增长与性质变化的关系,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 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 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 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高等教育观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存在着质的变化: 1)精英教育阶段:精英教育阶段的学校一般有2000-3000名学生,学生通常是完成中等教 育后直接进入高等教育;学生住校并且不间断地学习直到获得学位。接受高等教育被普遍认 为是出身好或天赋高或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精英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塑造统治阶层的心 智和个性,为学生在政府和学术专业中充当精英角色做好准备。教学形式的最大特点是个别 指导,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师徒关系。学校的管理由学术人员即高级教授兼任行政职务。 2)大众化阶段:学生的人数一般达到三、四万,大部分学生仍是完成中等教育后直接进入 高等教育,但入学日益容易。学生是寄宿与走读相结合,同时,职业训练成为高等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课程趋向模块化,更加灵活,更容易接受,所取得模块课程的学分可以互换。 学生在主要的学习领域或高校之间更加容易流动。教学形式一般是通过讲演进行,以讨论式 教学为补充,强调传授知识和培养技巧。不同层次的初级工作人员享有学校管理权。学生不断拥有影响学校决策的权利。 3)普及化阶段: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对所有希望入学或有资格入学的人开放,其标准是个 人是否愿意进入大学。这时接受高等教育逐渐被看作是一种义务,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 高人们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能力,为发达工业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做准备。在这一阶段,课程之间的界限开始被打破;学习和生活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学生和教师之间直接的个人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精神探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精神探析 大學精神是大学活的灵魂,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大学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迷失,对此,基于高等教育正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一实际,概括当代大学精神迷失的现状,分析其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将会有着现实的意义。 标签: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精神;迷失;重建 马丁·特罗教授于1973年6月在世界经济合作组织主持召开的“关于中等教育的未来结构”的会议上提出著名的“精英一大众一普及”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即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1岁)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阶段为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而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使高校在校生占同龄人口的比例从1998年的9.8%上升到2003年的17%,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正逐步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到大众化阶段,大学已经从社会经济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心,市场因素也已渗入到办学中,为适应这种趋势,各大学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办学理念、组织形式以及内部结构,然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大学的大学精神却在不断迷失,大学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因此,研究我国大学精神的迷失现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对现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基本内容 1.1大学精神的内涵 对大学精神含义及内涵的界定,学术界有不同的见解,王翼生认为,“大学精神是一种科学理论,它是建立在对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苗素莲认为,“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的形成和过程中,经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大学自身的角色定位,它体现了大学人对大学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同时它又以价值观念和文化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的行为,显示着大学区别与其他组织机构的独特气质。”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生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 在综合以上不同专家学者的观点之后,笔者进行了一番思考,并从大学精神的形成、发展所依托的载体,它的传播、体现所依靠的媒介,以及它最终的归宿、实质三个方面来解读大学精神。 所谓载体,即大学精神以何为依托,可以说大学是大学精神的形成、发展的土壤和温床。

【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

【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 段 今天为大家提供【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希望大家都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过好每一天! 【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26日介绍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情况》,范海林表示,总体而言,我们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中国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 范海林称,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2020年,高教司围绕内涵发展、提升质量干了十件大事: 一是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四个回归”的基本遵循、“以本为本”的时代命题以及“三个不合格”“八个首先”的基本要求。各地各高校积极行动,形成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压倒性态势。 二是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通过大力发展“四个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首批认定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增设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

等新兴领域急需专业点近400个。增设外语非通用语种等紧缺专业,基本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全覆盖。 三是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按照“兜住底线,留足空间”的原则,发布实施了涵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的标准,涉及到全国高校56000多个专业点,为高校开展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和专业认证提供了依据。 四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分两批认定公布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上线数量快速增长至8000余门(年增长量4800余门),学习人数超过1亿4000万人次(年增长量8500万人次)。认定首批105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发布全球首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集中展示平台,实现“网上做实验、虚拟做真实验”。 五是评选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出四川大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华中师范大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两项特等奖,50项一等奖和400项二等奖,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六是成立新一届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了覆盖92个专业类以及课程建设的151个教指委,聘请委员5550人。引导新一届教指委充分发挥参谋咨询、指导引领、凝聚队伍、监督推动的重要作用,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七是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2278所高校的265万名大学生踊跃参赛,实现了地域、学校、学生类型全覆盖。推出了全国最大的一堂有温度的思政课和一堂有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与对策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与对策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时间:2003-6-26 19:47:00 点击:4826 热【字号:大中小】人类社会刚刚跨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就以超前的速度迈入了大众化时代,于是“扩招”、“质量”、“就业”便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倍受关注的敏感话题。特别是就业问题,更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井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并提出应对之策,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高等教育巳进入大众化时代 连续几年的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迅速走人大众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知 识经济初露端倪,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成为世界性大潮,各国纷纷提出自己的奋斗目 标。最早从发展高等教育中获益的美国,甚至提出了要让每个公民都接受高等教育 的宏伟计划。一向强调发展中国家要倾力发展基础教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发 表了一项研究报告,指出高等教育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重要意义。 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不久,高校扩招决策立刻出台,一直 稳步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跨越式发展的历程。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达到212万,2004年将超过250万,在2010年之 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以上。1998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为643 万人。到2001年增加到1214万人。2002年达到1400万人,已接近排在世界首位 的美国(1420万人)。 度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指标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即在校生与适龄人口 之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从大众向 普及高等教育的转变》和《高等教育的扩展与转化》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分析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分析 摘要: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一直是我们的目标,但现在多数高校仍有逐渐趋同的趋势,所以明确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家已对普通高校实行分类管理,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如加强对高职院校的考核,使其培养各具特色的技术型人才;转变成人教育理念,实施成人终身教育;强化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监督;等等,以期最终形成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等高等教育多样化协调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 一、普通高校要分类管理 1稳定研究型大学规模,培养国家顶尖科技人才 我们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定位对其办学水平加以评定和管理,根据定位配置相应的社会资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型大学不应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应注重加强内涵改造和学术建设,把重点放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上。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而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有限,故不宜设置过多的研究型大学。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至少有150~200所大学希望建设成为研究型综合大学,而实际上只要有30~50所就可以满足培养学术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对研究型大学要缩减规模或稳定规模,不能再扩大规模,否则,就不利于开展精英教育。 2巩固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行业地方性骨干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是指未列入“985”建设的“211”大学和部分省属重点大学,这类大学约占本科大学总数的25%左右,在国内大学的综合排名一般在200以内。这类大学多脱胎于教学型大学,基本上是从国家部委主办的行业大学和地方重点大学发展起来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承担了为行业和地方培养骨干人才的重任,这些学校既要承担行业和地方的一些重要科研课题,又要培养教育学术型人才。因此,这类学校的专业建设应当摆在突出地位,不应盲目扩大规模,应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教学研究型大学不可能享有研究型大学那样强有力的外部支持,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应避免“全面开花”,到处撒“胡椒面”,应当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高以及关联度最大的原则,和行业和地方的资源优势与支柱产业结合起来,精选学科专业,找出比较优势,推动学科专业特色化发展或差异化发展,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 3适度发展教学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学型高校主要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这些人才既可以向学术型人才发展,也可以成为高级技术型人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这类学校可以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应当以特色立校,准确定位,按照社会需求原则,做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指出:可以以15%和50%作为划分标准,将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时,高等教育处于“精英化”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时之间,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于50%时,高等教育就处于“普及化”阶段。还指出一般当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时,高等教育处于精英化阶段;当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时,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当人均GDP高于3000美元时,高等教育处于普及化阶段。199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392.0元,和人均GDP1000美元还有差距。但是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我国教育部于1998年12月24日制订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指出:到200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进。截止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高校数、招生数、在校学生数、高等教育学历者在全国总人口(6岁及以上)中所占比率都大幅提升。

(数据来源:1998年~2012年中国统计局统计年鉴) 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76%,扩招之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大学扩招的十几年里,高校为社会输送了更多的人才,拥有高等学历者几乎遍布了各行各业。 然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各种计划、各种指标的一改再改,还有各种计划、指标的提前实现,各地争相拼比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连年超额完成,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实在令人担忧。在广东,除了某几间重点建设的高校之外,大多数高校都举债办学,有些债额以千万计算。虽然各级政府都在加大高校经费的投入,但是因为招生过多,生均所获得的教育经费以实际购买力来计算是降低的。教育投入的不足,必然会导致高校各种各样的问题。曹飞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公平问题、质量问题、教育经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等主要问题,还面临着办学条件饱和、教育质量受到挑战、高校经济负担加重、教育公平受到挑战的负面影响(曹飞,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策略。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一期)。 高校的办学质量应以其人才培养质量为重要参考,因而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反映了高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人才的培养质量应该包括外适性质量、内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外适性质量、内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为同一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而人才培养质量则由三轴长短确定。(张安富、施佳璐等,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及相关概念辨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11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问题中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很鲜明地显示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外适性过低。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技能层面,现代的大学生都难以具备竞争优势。就内适性而然,高等教育效果不明显。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为文凭而学习。学生真证掌握知识较少,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用不大。甚至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实际掌握知识,有些掌握的很快就忘掉,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作用有限。对于个适性而言,现代大学校园活动五花八门,能较好的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因为外适性、内适性的不足,现代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是不足的。2011计划的实施,旨在培养高校与社会接轨,或许可以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升。 2013年,我国高校扩招基本结束。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专注数量扩大的进程告一段落。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百度百科上的说明是: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于2003年大学入学率达到15%,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998年高校招生数仅108.4万人,1999年猛增到159.7万人,增长率为47.3%,以后几年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招生数仍不断增长,直到2006年增长率为11.5%, 招生数为530万人,高校扩招告一段落。2007年、2008年高校招生增长率分别为6.9%和5.6%,显现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8年的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将推迟相当长一段时间。有人认为从1999年到2006年的中国高校扩招是大跃进、大冒进的表现,是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 而回看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大众化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重视高等教育的浪潮。从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来说,美国高等教育在1970年就达858万多人,是其1950年学生人数的3.7倍;日本高等教育的在校生在1980年为183万多人,比其1950年的学生人数增长了将近6倍;前苏联在1970年代的高校在校生达458万多人,是其1950年学生人数的2.7倍。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扩张是世界性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就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对二战以来西方各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回应,它所要分析和解释的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规模扩张与系统性质变化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理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有关的问题。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需要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摘要: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初步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但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为此,国家应在高等学校实行分层分类管理、稳定重点大学规模、严格控制博士点数量、切实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每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根据日本学者有本章的观点,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分析后大众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研究既保持高等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保证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家应重点扶持“211工程”大学,促使其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1.稳定“211工程”大学规模,保持精英教育风格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普通本科高校中实力最强的一类,是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到2009年底,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 090所,其中985大学43所,占3.9%;211大学102所,占9.4%。在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这类高校无论招生人数、还是高校数量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而且学生的素质也是有高低之分,不可能都成为精英,更不可能都成为科学家。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期的扩招,这些高校已经具备了应有的规模,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应当维持或适当缩小规模,保持“985和211工程”大学数量和招生人数的稳定,保证真正招收的是高素质的学生、培养的是精英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型大学不应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应注重加强内涵改造和学术建设,把重点放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上[1]。因此,必须严格控制“985和211工程”大学的数量,严格控制这些高校的招生规模,着力提高其教育质量。否则,就难以实现国家建设“985和211工程”大学的初衷。 2.实施教师队伍动态管理,促进师资质量提升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瞄准世界一流高校的,无论是这些高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师资力量都应当是一流的,特别是这些高校的教师每个人都应当是一流人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聘任一直以来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师聘任论资排辈、一次聘任定终身、近亲繁殖等现象严重,许多优秀的年青人才没有机会进入高校,而一些教学和科研水平都较低的教师却可以维持铁饭碗,致使高校教师聘任缺乏竞争机制,人才流通不畅。另外,在教师的招聘上缺乏科学标准,致使招聘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很严重,导致出现一些不公平竞争[2]。高校教师基本上是只能进、不能出,除非特别优秀的人才自己流走,基本上没有被动退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 九江学院刘遵海 在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截至2008年底,全国2286所普通高校中,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主管的普通高校共计107所,其余的2179所普通高校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地方高校该如何把握自身的办学方向,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进入大众化的过程中,江西高校必须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以培养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任务,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 一、坚定不移地培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但一所高校,主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从事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提供什么样的社会服务,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来确定,这是指导办学模式定位的基础。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也无不是一种合理的“金字塔式”的分类发展体系,即处在塔尖的主要承担着基础性、原创性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型、理论型人才任务的少部分研究型大学;而基座则是为数众多的教学型普通高校,主要承担着社会各种各样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决定了它的

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九江地区高校与地处省会中心城市南昌的老牌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相比,科研水平、师资力量有较大的差距,不具备培养研究型人才的优势,避开与名牌大学的竞争,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是其明智的选择。 从人才市场需求缺口来看,主要集中在应用型人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人。此项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才在未来几年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到2010年,第二产业技术人才缺口数字最大,将达到1220万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深层次看,暴露的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脱节。过去,受“精英”教育理念的支配,高等教育普遍偏向于重视理论型人才的“学术型”教育,而轻视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科学教育而轻视技术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全面的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操作能力,从而造成“学术型”人才的相对过剩而实践应用型人才不足的局面。由于历史惯性的原因,面对社会上人才市场需要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状况,处于“象牙塔”的老牌高校缺乏快速回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而作为“草根”的地方高校贴近企业和市场,显然能更好地承担起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地方高校将办学定位于应用型也是根据其生源状况因材施教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生源质量下滑差异较大,而由于“声誉”和“地域”的因素,高质量的生源大都报考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理性回归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理性回归 摘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容易陷入个体价值诉求方式实质化、集体价值观念层次化、价值目标认同分层化、价值认同渠道虚拟化等误区,导致了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失去了其应有的位置。要引领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理性回归,必须抓好人性化教育、养成教育、实践教育和网络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取向;理性回归 价值取向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任何社会中人的活动都带有一定的意图和目的。价值取向,即当价值主体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学生培养体制由定向型、封闭式向多元化、开放性的培养体制转型,价值观教育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彰显 一个完善的价值体系包含着多层面、多等级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这些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相互说明、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主流价值观念代表着价值体系的方向和特征,对于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起着统领作用,对价值主体的生活态度、生活信仰、生活行为发挥着主导作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汇、碰撞、斗争的桥头堡和主阵地,大学生在内容上实现了自由自觉的价值选择,在功能上实现了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彰显大学生价值取向中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现其积极、健康、向上的一面,必须促使大学生在主流价值层面上体味到社会的存在,更深切地感受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过程中心情的愉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境遇下,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得以最大限度的彰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拓展了大学生的价值认知范围,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培养世界眼光、全球思维。高校持续扩招,呈现出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为大学生群体的价值体系扩大了外围空间。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检验着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判断尺度。当代大学承载着更多的社会服务职能。人才培养社会化趋势日趋明显,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与社会价值文化接轨更加密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得以与社会主流价值交相呼应。以众多大学生自觉参与志愿服务为例,他们在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中的表现表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失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市场经济建立起了通过财富的物化关系来表现人的价值平等关系,促使价值观中个体意识的生成。而社会认可价值观中个体意识多样性的存在,为大学生个体意识的强化提供了社会基础。尤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娱乐、学术、文化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混杂在一起,大学生们不得不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做出各种各样的判断和选择,容易使他们丧失明确的价值判断标准或陷入选择的困境。大学生主流价值选择的能力被弱化,在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上容易出现迷茫。 1.个体价值诉求方式实质化导致价值取向错位 实践证明,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许多问题需要用市场的方式解决。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学校之间,形成了一个虚实结合、联系紧密的市场结合体。面对切身利益,大学生个体往往沿着先是诉诸表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2013年第1期(总第259期) No.1,2013 Serial No.259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汪发元a,刘在洲b (长江大学a.管理学院b.大学发展研究院,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初步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但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为此,国家应在高等学校实行分层分类管理、稳定重点大学规模、严格控制博士点数量、切实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1-0008-03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每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根据日本学者有本章的观点,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分析后大众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研究既保持高等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保证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家应重点扶持“211工程”大学,促使其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1.稳定“211工程”大学规模,保持精英教育风格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普通本科高校中实力最强的一类,是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到2009年底,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090所,其中985大学43所,占3.9%;211大学102所,占9.4%。在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这类高校无论招生人数、还是高校数量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而且学生的素质也是有高低之分,不可能都成为精英,更不可能都成为科学家。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期的扩招,这些高校已经具备了应有的规模,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应当维持或适当缩小规模,保持“985和211工程”大学数量和招生人数的稳定,保证真正招收的是高素质的学生、培养的是精英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型大学不应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应注重加强内涵改造和学术建设,把重点放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上[1]。因此,必须严格控制“985和211工程”大学的数量,严格控制这些高校的招生规模,着力提高其教育质量。否则,就难以实现国家建设“985和211工程”大学的初衷。 2.实施教师队伍动态管理,促进师资质量提升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瞄准世界一流高校的,无论是这些高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师资力量都应当是一流的,特别是这些高校的教师每个人都应当是一流人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聘任一直以来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师聘任论资排辈、一次聘任定终身、近亲繁殖等现象严重,许多优秀的年青人才没有机会进入高校,而一些教学和科研水平都较低的教师却可以维持铁饭碗,致使高校教师聘任缺乏竞争机制,人才流通不畅。另外,在教师的招聘上缺乏科学标准,致使招聘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很严重,导致出现一些不公平竞争[2]。高校教师基本上是只能进、不能出,除非特别优秀的人才自己流走,基本上没有被动退出的机制,这使有些人员进入高校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奋斗精神不足。因此,应当建立重点大学教师淘汰机制,使那些不能胜任一流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能在相应的机制作用下退出。在教师的选聘上,要从大学的真正需求出发,真正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只以教师的学术造诣为主要标准[3]。同时,加强对大学教师考核的改革,完善教师考评细则,使教师考核在公正的原则下进行,这样才能使教师积极上进,从而促进师资队伍素质的稳步提升[2]。 3.强化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力求科研成果领先 “211大学”的教师必须紧盯世界科研前沿,把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力求科研成果在国际领先,确保在国内领先。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焕发创新活力,要营造学科交叉的氛围,构建多样化的交叉学科研究体系,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能力[4]。所以,无论在教育方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必须紧跟世界一流大学的趋势,并能有所创新和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大多按“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创业型大学”的轨迹发展。目前不少大学已越过研究型大学,走向以教学、科研、决策咨询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的创业型大学。他们的科研管理模式更趋于开放和多模式的融合,科研资源更充裕,资源配置更市场化,科研对于教师来说更多是出于对科学研究的痴迷和热爱。同时,网络科研组织、科研结构之间联盟或协议结合体、官产学研联合组织等新型科研组织也相继出现[4]。为此,要加强大学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建立灵活的科研管理体制,为科研管理队伍高效地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和宽松的环境,从而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促进大学 收稿日期:2012-10-19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FFB090566) 作者简介:汪发元(1961-),男,湖北天门人,教授,硕士,从 事经济和行政管理法制化研究;刘在洲(1959-),男,湖北仙桃 人,教授,硕导,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UCATION EXPLORATIO — —8

教育部:2019年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

教育部:2019年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 京华时报讯(记者张晓鸽)昨天,教育部首次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报告称,201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以上,中国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高等教育质量首个国家报告 昨天上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了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包括1本总报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以及3本专题报告《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和《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这也是世界上首个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报告”。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介绍,4本报告统分结合、各有侧重,突出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研制过程中参考了4000多位评估认证专家的质量评估报告、700多所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基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40多万个数据,并对20多万份专门调查问卷、数百人次深度访谈进行了系统分析整理统计。 高校毛入学率高于全球水平 质量报告数据显示,中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最大,人才培养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强有力基础支撑。2015年在学总规模3647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2625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及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同时,中国高等教育“硬件”建设数量上井喷式增长。与2003年相比,2013年全国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增加了3.6倍。从2010年到2014年底,全国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42.1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57%;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数增加2倍多,且过半数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 创新创业教育仍是高校软肋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一个国家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即人学率在IMW)%.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文献来源积极推进贵州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张金福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文献出处】贵州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Guizhou, 编辑部邮箱2001年04期 【摘要】加快贵州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方州要在200l年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统一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念,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界参与的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投资体制,优化高等教育体系以满足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继续改进和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和终身教育体系,深入开展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实行分类指导,按地区、分阶段推进。 2、根据大众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高等教育从精英的体制向大众的体制转化的过程”(2).这种过程实际代表了一种双向的进展 文献来源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看造型基础课教学改革胡国强美术学报, Art Journal, 编辑部邮箱2005年03期 【摘要】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步入一个大众化时代,这将使高等教育从大一统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教学改革思路也必然围绕这一趋势进行;基础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而“知识套餐”式的模块型课程,能较好地将学制弹性化、学分制、选修制的部分优势结合在一起,更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 3、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入学人数的增长超出了传统上由特殊社会职位和需求分配所决定的少量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培训机会 文献来源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苏州高等教育的若干设想柳袁照苏州十中校长苏州; 【文献出处】教育发展研究, Explor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编辑部邮箱2002年10期【摘要】作为一个中等城市如何构建具有自己特点的高等教育体系?这特点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苏州要完成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18至22周岁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要达到50%,如何实现此目标?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作一简要的探讨。 4、按照马丁·特罗(martintrow)的观点,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在扩大到一定规模之后所进入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文献来源坚持以成才教育为导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思想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李建平; 黄冈师范学院院长办公室湖北黄冈; 【文献出处】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编辑部邮箱2005年01期 【摘要】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多层次和动态性特征,决定了以成才教育为导向应当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必须始终自觉坚持的一个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要以成才教育为导向,激励大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帮助大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引导他们走全面发展的道路;把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期待和要求,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追求的愿望有机地结合起来。 5、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一个地区、国家为所有适龄青年提供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这一提法源于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的关于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学说:适龄人口中接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

如何看待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 引言:目前,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历史阶段,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引起社会 各界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广泛关注,必须分析理论,研究制约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因素,并 寻求应对策略,把当代最新的质量保障方式和方法与教育的特点相结合,促进高等教育质量 的提高。 空一行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保障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1999年实施高效扩招之后更加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1%,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 英教育阶段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借鉴国际上其他发达国 家的经验并且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教育体系结构的实际国情,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树立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达到数量和质量的和谐统一。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就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对二战以来 的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回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

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 阶段。 (一)在观念上,当入学率达到或超过适龄人口15%的大众教 育阶段,人们开始逐渐把接受高等教育看作是那些具有一定资格者的一种权利; (二)在功能上,大众高等教育的对象则更为广泛,包括社会中所有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普及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能力,为发达工业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做准备。 (三)课程和教学形式,大众教育阶段,课程趋向模块化,更加灵活,更容易接受,所取得模块课程的学分可以互换。学生在主要的学习领域或高校之间更加容易流动。教学形式一般是通过讲演进行,以讨论式教学为补充,强调传授知识和培养技巧。 (四)学生的学习经历,大众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仍是完成中等教育后直接进入高等教育,但入学日益容易,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较高的“浪费率”。学生是寄宿与走读相结合,同时,职业训练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入学和选拔,。到大众阶段,作为入学限制条件的英才标准虽然仍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但被教育机会均等观念冲淡了,人们通过补偿性计划和引进其它非学术标准来减少丧失了受良好教育权利 的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入学机会的“不平等”。普及阶段,高等教育对所有希望入学或有资格入学的人开放,其标准是个人是否愿意进入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