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商学院

在中国13 亿人口中,有9 亿是农民,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和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和富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农民收入增加速度将进一步放缓,农民的不满情绪将进一步增加,这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是极其不利的,所以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就成为我国现阶段非常重要的追求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现阶段已做出的一些调整措施进行验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求发展。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中国最大的市场无疑在农村;靠九亿多农村人口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将是持久的和不可估量的。只有农民的收入和购买力上去了,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根本途径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新途径、新领域。同时,要调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下面从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三个方面(因地制宜)和国家政策上(着眼全局)就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出几点建议:

(一)农业

1、增加农业投入。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技术等的支持力度。一是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二是加大农业资金投放力度,增加贷款总量。三是引导农民增加农业投入,加大农田水利和乡村道路等生产公益性设施的建设力度。

2、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扶持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二是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粮油食品加工、畜禽产品加工、棉纺服装加工、规模养殖四大支柱产业。三是组织引导农民向精细农业、精品农业方面发展,向农业产前、产后环节延伸。

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农业科技落后直接导致了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加工率和增值率不高。用高科技与市场对接,就能化解市场风险,收入得到稳定增加。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

4、因地制宜地推进由多种农业形式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每个地区根据自身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等发展优势产业,使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合理发展、优化农业成份、农业产业结构。

(二)农村

1、要把发展非农产业作为农村经济调整的主线。在继续抓好种植业、养殖业调整的基础上,研究出台鼓励农民外出、经商、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扶持政策,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必须加快乡镇

企业结构的调整,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其次,必须把乡镇企业的发展纳入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乡镇企业。最后,必须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

3、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主要靠农民家庭生产,由于人多地少,农户的生产规模一般很小,并且很分散,很难大批量直接进入市场,尤其是批发市场。因此,必须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订单农业,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低成本的各种服务,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提高农业竞争力。

(三)农民

1、农民自身应该打破传统观念,积极寻求多种促进增收的途径。一方面,积极学习农业知识、农业科技,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发展现代农业,例如现代养殖技术、现代大棚技术、立体农业技术等。另一方面,学习相关技术技能,选择进城务工或自主创业经商等,增加自身增收的途径。

2、贯彻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民素质。科技是结构调整的先导,只有运用科技结构调整,才能出效益、出成果。一是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推广体系;三是彻底扭转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形同虚设的局面,使其成为集科研与推广、经营产品与技术指导、信息咨询与产销于一体的服务机构;四是进一步强化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有专长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增收献计献力。

(四)国家政策(全局)

1、价格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尤其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农产品价格下降是近年来农民来自农业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要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首先必须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事实证明,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政策在绝大多数地区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力度,为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提供健全的微观基础。

2、财政政策:调整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国家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以最大的限度满足新农村的建设。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结构上,必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地区交通、供电、供水、水利设施等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要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投资力度,以财政政策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并且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从价格、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另外,要不断完善财政支农的管理制度,保证各项资金能够及时发放,提高财政支农的使用效率。

3、税收政策:积极推进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近几年,中西部地区、中低收入阶层、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负担过重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产生和加重农民负担的根源并未彻底根除,相反,在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收入减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税费改革不是简单改革农村税费征收方式,它是中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制度建设。税费改革后,要确保实现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目标。应注意中低收入农业户和非农业户负担分摊问题,进一步完善税费制度改革方案,体现公平负担的原则。

4、城乡政策:改革城乡分割体制加快城镇化进程。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

化发展严重滞后。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积聚的过程,也是城镇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要强化大中城市的承载力和辐射功能,以城市为中心,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服务性产业,以这些产业的扩张来增加劳动力就业数量。允许一部分农民进入大、中城市就业,并使一部分具备条件的农民由常年性外出劳工,转变成稳定性移民,应当成为今后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一条重要途径。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重要保障。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使9 亿农民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尽快富裕起来。这是我们在本世纪头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不能回避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查找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采取相关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实现农民的小康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小康,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12.5.19

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

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 ——-对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陈恢忠 一、改善农民的生产经营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民的生产经营环境由二个部分构成,一是市场环境,二是社会环境。 对农民来说市场环境主要指与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产品价格波动情况。作为生产者,农民一方面要从市场上购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如劳动工具、机械、化肥、农药、种子等。另一方面,农民还要将自己的劳动成果——粮食、棉花、油料以及鱼、肉、蛋、奶等拿到市场上去出售,这样,市场环境的好坏就会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减。 在农业生产成本构成中,农业生产资料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就会加大农民的生产成本,减少农民的收入。据山东的一项调查披露,我国的几种主要化肥早在1995-1996年的时候就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碳铵、尿素、磷肥95年较94年上涨50%;农药、农膜涨幅也在30%以上,1996年的农资价格上涨小于1995年,但仍高于全年商品零售价总指数8%的上升幅度,农资价格的上涨,使1996年粮食生产成本比1995年上升了51.6%。[1] 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业生产成本的关系表明,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小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或是农产品价格不跌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略有下降,都可以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一定增加,然而,这种情况至少当前在我国还没有出现。 为了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造成的不利影响,国家应当调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努力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由供给不足所致,那就应当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扶持力度,使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由垄断行为引起,那就应当努力消除垄断,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 市场环境对农民收入造成影响的第二个方面是农产品的售价,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农民的收入增加;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的收入将下降。 实际情况是自1997年开始,我国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逐年下降,1997、1998、1999、2000年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指数分别是上年的95.5%、92%、87.8%和96.4[2]。这表明市场环境从1997年开始就变得对农民不利起来,如果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考虑进去,对农民而言,市场环境恶化的时间还要提前2-3年。

2019年农民增收年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农民增收年工作情况汇报 为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农民增收年”工作,市委、市政府从今年2月中旬至10中旬,利用八个月时间,在全市普遍开展了“抓千户、促增收”活动,现将工作情况做以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大宣传。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农业局、计委、财政局等1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召开了由各县(区)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副县(区)长、农业局长参加的专题会议,以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了《松原市农民增收年实施方案》,对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进行了专门部署。同时,各地注重宣传发动,特别是突出对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一免三补等重大政策的宣传。市农业局和松原日报社联合在日报开辟专栏,围绕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开展集中宣传战役,年初以来,共刊发有关农民增收政策、技术和典型经验稿件近百篇。 (二)科学选择,点面结合。根据农户之间的差异、产业差异、收入差异和人口素质差异,全市共选择1500个农户,其中好、中、差农户各占1/3,县区间农户分布侧重产粮大县,扶余、前郭、长岭三县各400户,乾安县200户,宁江区100户。每个县(区)重点抓好一个乡(镇),重点乡(镇)突出一个重点村。每个农户都建立了详细

的增收计划,健全相关档案资料。为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扶持,市委、市政府实行“四个一”经济目标责任制,确定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帮扶贫困村44个,县级领导和部门帮扶贫困村187个,特别是对千户中收入较低的农户进行特殊帮扶。 (三)立足实际,分类指导。按照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根据入户调查掌握的实际情况,依托各农户的自身条件和优势,把1500户农户分成六类,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户研究确定增收途径。突出抓好优质粮产业、优质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园艺特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和劳务经济,切实提高农户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水平。(四)自检自查,整体推进。9月20日至9月30日,市政府组织有关涉农部门,组成三个检查组深入到四县一区,对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各项工作目标进行了逐项检查验收。以县(区)为单位,重点对千户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增收措施进行综合考核,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改,确保活动平衡推进,收到实效。并将检查验收的结果作为考核各县区农民收入水平及各项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和条件。 二、工作成效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抓千户、促增收”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典型农户在各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中央和省委各项惠民政策的感召下,在活动的带动下,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 (一)“一免三补”政策落的较实。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市里和各县(区)都制定了“一免三补”工作方案。目前,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摘要:本文结合农村实际,分析农民收入现状,深入探讨其症结所在,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加;对策 一、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事关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 首先,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只有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才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进而实现全国小康。其次,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由于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小,其消费需求增长受到制约,农村消费市场萎缩。农村市场的疲软使国家扩大内需政策难以很好落实。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第三,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农村乃至全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都离不开社会的稳定。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农村的稳定是全国稳定的基础,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才能保证农村的稳定。第四,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城乡人民的共同富强和工农联盟的巩固。近几年由于农民收入增加不多,使得曾有所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扩大。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真的会出现两极分化。这显然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逐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和不断巩固工农联盟是不相适宜的。第五,农民收入能否增加,事关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巩固,事关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现。只有广大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才能缩小,贫富悬殊才能消除,农村大局才能稳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才能落实。 二、农民收入的现状 1、农民收入增幅连年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自1979年以来的十多年中稳定快速增长,名义年均收入增幅达14.30%。但是,进入“九五”以来,却出现了连续4年增幅下降的现象。 2、农民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持续减缓。近几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无论从名义收入,还是从实际收入看,都出现了持续减缓趋势。1999年农民人均收入仅为2210元,名义收入比上年增长2.2%,实际收入增长近3.7%,均是近几年来增长幅度最低的。 3、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困难。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3年下降,农村总体上已陷于农业减收,只能靠非农产业和外出打工增收的局面,多数纯农户实际已减收。

关于应急值守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应急值守工作情况汇报 2015年国庆节期间,新区按照县政府的有关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了节日政令畅通和安全稳定,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新区专门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制订了《2015年国庆节值班安排表》,就节日期间应急值守有关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并将责任层层分解到各村场和部门单位。期间,由区领导亲自带班,切实履行职责,严格遵守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履行交接班程序并做好值班记录。值班人员必须当面交接班,接班人员到岗前,交班人员不得离岗。值班人员做到了全面、准确、 客观填写值班工作记录,确保了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二、认真落实突发情况报告制度。按照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的要求,层层落实节日期间应急值守工作,各村场、部门单位每日在下午3点之前向区总值班室报告各辖区内的情况,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节日期间动态,再由总值班室进行信息汇总后,在每天下午4点之前报县政府应急办,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节日期间没有发生一起突发安全和应急处理事故,确保了辖区内的安全稳定。 三、全面做好保障工作。节日期间,严格执行单位车辆管理制度,每天,在正常使用公车进行督查各村场和部门单位的值班情况外,坚决禁止公车私用,车辆统一停靠在指定的地点,没有发生公车私用的违规行为。 我镇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认真组织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编制完

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了我镇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现在将一年来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20** 年工作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为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我镇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镇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负责研究制定全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决定和部署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协调辖区内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应急救援等工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工作中协调与部队和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的关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镇党政办,主要负责管理全镇突发事件公共时间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相关组织工作。 2、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我镇深入组织开展应急体系建设调研,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东港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职责和应急程序,完善了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工作机制。根据《东港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专项应急小组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积极履行各自工作职责,切实提高我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各类专项应急预案,涉及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卫生等多个方面,累计制定25 个专项应急预案。 3、健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强化应急值守机制,认真落实应急值班制度,并做好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工作,切实发挥了应急信息运转枢纽作用。加强应急资源保障建设,根据“整合资源、统一调度”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储备应急专用物资,做好关乎民生的水、电、油、汽、粮、盐、药品等应急专用物资、器材装备的生产和储备工作。完善应急处置工作程序步骤。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汇报.doc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 1、农民收入问题的现状和困难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我们调查显示: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2003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元,折合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按照人均635元的贫困线标准,2003年年底全国尚有2900万绝对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标准,则全国有9000万左右的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的人口总数。2003年公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字,同2002年相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虽然不属于统计中的贫困人口,但是收入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贫困线,只要气候等生产条件稍有不利变化,就会陷入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中去。这部分贫困人口和准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将受到自然和经济基础条件的约束,难度非常大。近年来,减贫速度不断减慢。(2)增收速度缓慢。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200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GDP为4460元,大约相当于540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300美元左右。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即使考虑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GDP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1500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也要达到8.4%。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年份有16年,而城乡差距缩小的年份只有9年,缩小年份主要集中在1978—1983年和1995—1997年的两个阶段。其中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焦敏1,王红梅 2 (1.内蒙古宁城县天义镇财政所,内蒙古宁城024200;2.内蒙古宁城县五化镇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阐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性,对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 本思路。 关键词收入;农民;必要性;现状;制约因素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2- 作者简介 焦敏(1974-),女,内蒙古宁城人,经济师,从事会计工 作。 收稿日期2012-01-21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水平,是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正视城乡收入差距态势,并关注其对全局的影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笔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1 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性 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农民负担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党的农村政策能够顺利贯彻执行的最关键因素,是实现农村稳定,也是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否密切,社会治安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1.1 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扩 大市场有效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市场有效需求要扩大 国际市场的有效需求, 扩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启动广阔的农村市场是促进我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劲动力源。开拓农村市场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提高农民购买力来释放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 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当前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 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已严重影响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大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但自从1985年改革重点转移到城市后,城镇居民收入提高速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农民收入增加的速度却逐步放缓,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失调,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滞后、农民负担过重、农村贫困等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个方面关注的焦点。1.3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直接影响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 追 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农村经济发展的2个目的:①增加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②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农民收入预期不好,就不愿扩大农产品供给。因此,实现增 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 必须使农民收入能够稳定增长。我国对农产品供给目标历来都很重视,而对农民收入目标则重视不够。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推广,如果不能给农民带来实惠,来之不易的供求平衡局面就会发生逆转;农民购买力不提高, 扩大内需的方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农民的投入和积累能力不强,我国农业就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稳定发展,国民经济的好形势就难以保持。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并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2 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2253元提高到了2011年的6977元,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与这些年医疗、教育、农资的支出增长相比,这个增长速度仍很慢。 农民收入中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较为严重。从地区差距上看, 全国50%以上的低收入农村人口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多于中部,中部地区农户收入多于西部,差距呈扩大趋势,如果从局部来看,基尼系数已突破0.4的警戒线。从城乡差距看,随着1985年后改革重心向城镇转移,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先缩小后扩大。从农民的就业选择看, 纯农业的收入低于非农业户和兼业农户,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这部分农户基本上是中低收入户。 加入WTO 后,在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冲击下,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如此不利的价格形势,将会使农民收入增长雪上加霜。农民即使年年丰产,也难实现收入的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没有粮受穷,有了粮也受穷。”“有粮卖不出去,卖出去也得不到钱,也卖不出好价钱”的现象将会不断上演, 这说明农民增收的形势非常严峻,农民收入下降或相对下降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农民收入增长持续走低,抑制了农村消费,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仍至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3 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 农民负担过重使农民经济行为能力降低,对收入预期下降, 从而导致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农民负担过重,对农民收入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消极影响:首先是严重侵犯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导致农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影响了 农技服务,2012,29(2):233-235责任编辑胡先祥责任校对胡先祥

浅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浅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内容提要: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针对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我们认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二是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农业增收的支撑点。 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一篇很大很难做的文章。必须从宏观和微观方面下功夫,采取有效措施。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农业减收。农业收入受"两头"影响,一头是农民本身;另一头是农产品市场。农业减收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现阶段城镇中,住宅、通讯、汽车、旅游和子女教育等新兴消费领域的需求增长很快,而食品尤其是未经加工或只经初加工的农产品需求增长缓慢。二是就业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就是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居高不下,农民的就业极不充分。这是农民主要靠农业难以保持收入增长的关键所在。三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小农户面对大市场仍是目前农村经济的基本格局。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信息化、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四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

当代农业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此外,因乱摊派增加农民负担,也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不可忽视的因素。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当前要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 综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过于求。农业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很大进展,但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是解决现阶段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 1.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放到第一位。农产品质量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农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吃饱肚子是第一位的,好吃不好吃,无人挑剔。现在的情形已经完全不同。人们对粮食等农作物、畜产品、水产品的品种和品质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日益呈现出

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报告_工作报告.doc

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_工作汇报 《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今年以来,我乡坚持“基础先行、项目带动、调优结构、生态”的发展思路,以抢抓项目为抓手,突出基础设施、基地、农村社会管理等重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延长农民增收链条,整体上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一)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经济发展,基础先行。为夯实乡域经济发展基础,我乡积极加快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有力增强了乡域经济发展后劲。一是按照“两纵两横”网络化、建环线的思路,打通断头路,构筑致富路,多方筹措资金,充分发动引导群众,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后续建设项目,完成通组水泥路142公里,新修碎石路16公里,形成四通八达的农村致富路网。二是在用途管制的前提下支持村组对集体山坪塘公开竞拍使用权,以维修整治山坪塘、囤水田为重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调动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整治山坪塘5口,新增蓄水能力5000余方,有力增强了农业抵御旱灾能力;积极推动胡湾水库引水工程建设,做好协调工作,目前施工队伍已进驻,即将开工建设。 (二)试点示范带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组织村组干部赴蒲江、绵阳、峨眉山天全等地外出考察,帮助农民打开眼界,解放思想,寻找发展思路,“走出去,引进来”,激发农民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加快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加大试点示范引导力度,建设中秋酥脆枣、生态生猪养殖、绿化苗木等示范基地,让一些敢闯敢干的示范户树立了信

心,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农户生产观念的转变,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新建中秋酥脆枣种植100亩,投资50万元的年出栏24万只生态鸡养殖场正在加快建设,规划的同心、严湾600亩茶叶基地即将栽种,和平村200亩猕猴桃、青山村200亩核桃等示范基地已完成规划。三是加强农业技术服务,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充分发挥农技人员职能作用,深入田间地头对种养殖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提升管理技术水平,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三)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积极支持本地煤矿企业发展,推动企业技改升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同时,深入开展春风行动,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外出务工人员综合素质。针对我乡群众习惯煤矿企业务工特点,加强对接引导,协调泸州古叙煤矿招工。截止目前,全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00余人,占全乡农业人口的33%,预计全年可实现劳务经济4500余万元,劳务经济已成为全乡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之一。 ?(四)优化管理服务,落实民生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扶农惠农强农政策和我县助农增收20条意见,切实抓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落实,坚持做到执行不打折不走样,真正使政策不缩水、资金不改变用途,确保各项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群众手中;认真实施各类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养老、医疗保险、政策性农业林业保险、小额意外伤害保险,为农民增收致富构筑兜底保障网;扎实推进村民自治,加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宣传贯彻,调动群众参与村级管理的积极性,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抓好村务公开,以

[收入,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思考

增加农民收入思考 摘要: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当前制约莲花镇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多方面,本文通过对莲花镇农民收入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农民收入;分析;途径 莲花镇是厦门市同安区主要农业镇之一,“三农”问题一直是钳制该镇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三农”问题中最核心问题追根溯源是农民收入问题。几年来,莲花镇的农业虽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同期其他行业收入而言,农民收入不仅水平明显偏低,而且增幅也过于缓慢。 一、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二)农民收入增长优势不明显。近年来,一是受农业科技转化率提高影响,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加上国外农副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导致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农产品流通渠道受到严重制约,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二是由于社会消费量萎缩,导致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农民增收难度增加;三是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受规模、地域和市场需求等限制只能带动一部分农民增收,加上基地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等,对农民的普遍增收带动、辐射作用不大,农民收入增长优势体现不出来。 (三)农民收入增收渠道不畅通。农业是一项弱质产业,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近年提出的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来安排农业生产,但面临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可以赚钱和短缺的农产品越来越少,出现了农产品一年涨、二年跌、三年四年全灭绝的现象。加之受市场经济、城市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影响,农民向非农产业大规模有效转移无法实现,农民收入增收渠道不畅通,严重影响了农民的非农经济收入。 (四)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未落实。近年来,虽然中央大幅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生猪养殖户、农民购置农机具等的补贴力度,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由于区、镇财政困难,对农村各种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影响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加上由于户籍、医疗、社保和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效果还不显著,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经济结构调整不协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进展。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一)减少农民非生产性支出 当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一定时,减少农民非生产性支出其实质就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大力扶持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

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篇一:《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 哈德市人民医院 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 市卫生局 我院按市卫生局文件(哈卫政【2013】256号)《转发国务院安委【2013】8号、哈消安【2013】17号、哈消安【2013】18号的通知》精神,对医院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了自查,情况如下 一、成立有应急救援队伍 医院成立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院长、书记任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各相关职能科室责任人为组员。成立有近100名队员的一、二、三级安全防火队伍,分布在各个科室。并成立有30人组成的义务消防队队伍。对于人员的岗位调动,医院做到及时调整人员名单,保证工作不落空。 二、应急救援器材配备完善 2013年医院共投入约40多万元经费,主要用于聘请保安人员;安装监控系统、报警系统;购置更新消防器材等等,有效落实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并且医院按要求配足配全安保人员,注重他们的素质培养,每年2次组织培训,落实保安人员的值班巡查制度及重点部门的安保制度。医院与城北派出所签订有治安联防协议,在医院内设立警务执勤室,警民共建保一方平安。 三、加强应急救援技能培训 2013年,医院召开安全生产会议5次,进行消防器械使用培训课1次,消防知识培训课1次,灭火演练2次,组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院排查隐患8次,整改隐患36条。 我院制订有严格的安全防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预案及规章制度。组织学习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梧州市人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每年进行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电梯安全、高压氧舱安全等应急演练。完善了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各项应急预案,年内举行了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次,用电安全应急演练1次,消防安全应急演练1次,等等。对重点安全岗位人员定期培训,做到定员定岗,落实责任,熟悉操作流程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2013年,医院共承担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12件,涉及人员44人,抢救成功率达93%。 年内,本院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农民增收情况汇报

农民增收情况汇报 按照《关于报送xx年上半年农民增收材料 __》文件要求,**乡对今年1—6月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就存在的问题以下步打算进行了专题分析和研究,现汇报如下。 (一)全力推进重难点工作,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1.扶贫攻坚重点项目稳步开展。按照县委县政府扶贫攻坚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将20个项目1700多万的扶贫攻坚重点项目进行责任分解。 (1)乌蒙山连片开发项目。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农房建设(9户新建、11户改造)、饮水工程(水堡村)、连户路(2.74公里)已全面完工,正在完善报账资料;公路建设(硬化组道23.5公里,新建泥碎石路13.11公里)和沟渠建设(2.4公里)正在进行财评。二是产业发展项目,仔猪采购675头已完成,报账审批中;养鸡6940只已向公共资源服务中心申请单一采购;茶叶发展519亩,已完成采购,10月前供苗。 (2)解决突出贫困试点资金项目。新建茶园500亩正在完善采购手续;灌溉渠1192.3米,蓄水池30口正在进行财评。

(4)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在**村和富强村新建蓄水池4口,排灌沟500米,硬化生产道928米,已全部完成建设,正在准备报账资料。 (5)农网改造和安全饮水工程。xx年**乡农网改造涉及隆兴、红桥、三荫和水堡4个村,线路改造正在进行中;在全乡9个村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建集中供水12处,分散供水6处,项目实施后将解决5300人的饮水问题。 2.土地确权颁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的相关法律政策和文件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科学操作,全乡11个行政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已完成农户基础资料收集工作。 3.其他项目在按照相关要求有序推进,同时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下半年项目。 (二)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农业支柱产业。 1.推进传统农业工作。今年,全乡预计实现粮食总产量3460吨,完成省级粮油高产示范片建设任务,建成水稻高产示范片100亩、玉米高产示范片200亩。

2017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南方公司广元项目部2017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页脚内容1

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接线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七年十月三十日 2017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2017年是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接线项目主体施工、工期进展的关键年。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进展,后期广元当地降雨增多,项目部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增加难度,项目部通过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应急救援处置机制,不断增强各项管控力度,在南方公司及上级单位的支持和监督下,安全生产工作有序稳步推进。截至目前,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整体受控,未发生任何安全生产事故。 一、工程概况 广元市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线工程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项目起点位于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收费站出口,终点与滨河南路交叉,路线全长2.614公里,工程总投资2.76亿元。路线采用城市主干路标准(兼干线公路),双向四车道,行车道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给水工程、燃气工程、电力电信工程、绿化工程、交通工程、涵洞工程、照明工程等。本项目以“项目投、建、养一体化+政府购买服务的PPP模式”投资建设,由公司和中电建北京院组成联合体与广元市利元国有投资有限公司(政府平台公司)共同设立项目公司实施本项目。 项目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总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路线全长2.614km。路线起于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经罗圈湾、桐梓湾后下穿广旺铁路、国道212线,再上跨拟建的滨河北路,跨越南河后,终点与滨河南路形成交通互通。线路总长2614.623m,规划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60km/h,行车道 页脚内容2

宽3.5m,双向四车道。全线重要构筑物共三处,分别为K2+009处下穿框架、K2+473.35南河大桥和路线终点处简易互通。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南河8号大桥、铁路下穿隧道、道路工程、综合管网、交安和绿化工程等。工程建设的两个重点和难点是南河8号大桥和广旺铁路下穿隧道,现主体已基本顺利完工。 二、应急管理培训情况 为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及公司、南方公司相关文件要求,项目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施工现场张贴宣传横幅等手段,从组织机构人员、应急队伍建设、应急装备、预案演练及效果评价进行了宣贯培训,进而从思想意识、规范制度上提高了从业人员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知和重视,进一步提高项目应急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消防知识培训(一)消防知识培训(二) 三、应急机构及队伍建设 根据南方公司应急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并下设下设6个应急救援小组,分别为救援抢险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 页脚内容3

浅谈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_0

浅谈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增加农民收入是规划中要解决的规划之一。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通常包括发展乡村企业以增加工作机会,加大农村经济的发展渠道,制定一套账簿的代理制度,对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稳定与规划,将土地带来的效益进行分配,做好对农村的经营管理。 标签: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发展捷径 1 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还是将土地的承包责任制积极有效的推进下去 邓小平曾经说过做到对农业的发展就要实现两个飞跃:实行家庭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从而废除之前设定的人民公社制度,其二就是要发展规模经济,高速适应科学的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与变化不能一成不变。实现的这两个飞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要做好长远发展的准备。 1.1 要坚持实施对土地的承包责任制度,增加农民的积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便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对农村来说,要实现家庭的联产承包的责任制度,继续此制度的施行和稳定,要建造一个有活力、高效率的建设体系,共同谱写美好的生活乐章。 改革开放以后,多年的实践可以证明对土地的联产承包制度是一项特别成功的举措,因为它鼓舞了人民耕地的积极性,更大的带动了农业生产,它使得中国亿万人口的口粮和某些工业的原材料得到了供应,极大的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 1.2 加快对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以及承包工作以此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阶段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农民对土地的生产和承包的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特点逐渐显现出来,各种集约化、产业化以及专业化。对一些小城镇的进程,发展的越来越城市化的农村,乡镇的企业越来越多,发展的越来越快,极为频繁,以及普及开来的农业机械化等等,无一不显示了农村的发展趋势,在稳定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制度的同时很好地实现流转对土地的使用经营权,推动农村的额发展,设立更多可发展的各种企业,增大就业机会,推动农村进步和发展。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时候,要防治某些人改变其使用的用途,防治某些奸商损害农民的利益,保证农民的发家致富的道路通畅。 2 有计划的兴起乡村企业以此来带动农村经济 党中央在对十七大的报告中明确:要将三个代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带进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战略思考1

浅议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中央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当前乃至今后农村工作的一个战略重点,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如何抢抓新机遇,明确新思路,采取新举措,突破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必然抉择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但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新问题,如果不尽快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就难以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势必阻碍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要想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惟一的出路就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必须适应农业阶段性的发展变化,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把增加农民收入贯穿于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千方百计拓展增收途径和领域,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增加农民收入是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我国农村市场广阔,但现在农村市场启动困难,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农民手中缺钱,购买力低所导致的。由于农民增收缓慢,农民生活消费需求增长受到限制,导致农村消费市场呈萎缩趋势,使国家扩大内需政策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首当其冲是要增加农民收入,使其尽快富起来,提高他们的消费水平,从而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三)增加农民收入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受益主体是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而决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投入水平的物质因素主要是农民对农业、农村经济的依赖程度,即实际受益程度。近几年由于农民增收缓慢,一些地方的农民对农业投入呈下降趋势,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因此,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最新浅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浅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摘要: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二是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农业增收的支撑点;四是减轻农民负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加,途径 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阻碍了农民收入的高速增长步伐。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影响了农民纯收入增长幅度。二是就业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就是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居高不下,农民的就业极不充分。这是农民主要靠农业难以保持收入增长的关键所在。三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小农户面对大市场仍是目前农村经济的基本格局。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信息化、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四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农业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此外,因乱摊派增加农民负担,也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不可忽视的因素。针对以上问题,当前要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

农业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质量不高,名优产品比例低;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很大进展,但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是解决现阶段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 二、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转移农村劳动力要广开门路,多渠道并举。 1、拓展农村就业领域 一是要放手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二是要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民增收拓展新的门路。 2、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 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已成为目前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来源。政府一要引导、规范劳务输出,二要促进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后,农民可以放心进城务工,不适应还可以回到农村务农,既有利于发展,也有利于稳定。三要抓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四要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减少盲目性,降低务工成本。 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在小城镇形成符合当地特点的支柱产业。

关于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

关于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

关于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 一.调研简介 1.调研时间: 1月20日至 2月10日 2.调研地点:乡村、乡镇企业、市场、政府机关 3.调研人员:曹蓝月 4.调查手段:采访相关人员、问卷调查、在图书馆和网上查找资料 5.调研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也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但与此同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诸多因素仍重重的束缚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和尖锐,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一个焦点问题。毫无疑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推进,随着加入WTO,农业应该奋勇自保,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此,本次调查研究试图找出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解决办法。 二、相关背景 进入20 世纪末期, 农民增收低速徘徊, 严重滞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明显扩大。农民增收减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更为突出。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社会生活

造成了不利影响。首先, 制约了农村市场规模的扩大;其次, 制约农民发展农业和建设农村的积极性;再次, 制约工业化、信息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综合国力、省力的跨跃式发展;第四,制约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力的提高;第五,制约改革的深化和保持社会的稳定。 三、调研结论: 【一】影响中国农民收入增加的原因 (一) 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 影响农民增收的途径。 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近年来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 农民收入的渠道不断拓宽。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 中国农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依然偏高, 与之相应的农民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大约占50%, 而发达国家, 如日本早在80年代中期农户总收入中已有84%来自农业以外。同时, “小农业”( 90%以上是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也偏高, 超过40%,林、牧、渔业产值分别仅占7. 9%、20. 0%和31. 4%, 第一产业生产结构尚处原始的低级水平。这种依赖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收入结构,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今天, 农民增收门路显得十分狭窄。 (二) 农产品供需脱节、价格低, 直接影响农民增加收入。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农产品提出了优质化、高级化、多样化的需求。而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农产品中大路货和初级产品供过于求, 优质高档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如中国是稻谷生产及消费大国, 而稻谷生产中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