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和高职

中职和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研究:

作者:丑振江

做为一名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曾从事过三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在中职学校担任过专业带头人,专业老师及辅导员工作,经过了教学和学管的洗礼,对中职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虽然换了一个工作环境,来到高职院校担任专业教学工作,但从中发现了两者的联系和某些规律。大家知道,国家这几年的职业教育特别重视,加上现在在普通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之间的联系历来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政府部门为此专门制定了课程标准,这既是普通中等教育的出口目标,又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口起点。高职与中职的衔接,在内容上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学安排、学制等教育教学环节的衔接和联系;在形式上大体有“以学校为中心”的衔接和“以课程为中心”的衔接;在路径上不仅有校校对接的“直通车”,还可以通过社会这个“中转站”,分段走向继续学习的立交通道。

研究方向一:内容上的衔接

在内容上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学安排、学制等教育教学环节的衔接和联系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与沟通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以全面提高素质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具有基木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木的欣赏美和

创造美的能力。而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高级应用型人才。按照人才市场的需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木位,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具有把科学技术、图纸转化为产品的能力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显而易见,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是有差异的。

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3+2"或"3+3",五年一贯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报考普通高校和高职的学生等都必须达到高中阶段教育文化、技术素质要求。为此,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中等职业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优化专业设置,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和人事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落实,市场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中专教育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中专学生的生源由尖子生逐步转换为初中教育的差等生。中专教育也逐步由人才、专业教育转换为职业教育。角色的转变在短短几年时间很快完成。生源素质的改变和培养目标的变革,使原有的教学计划不能满足现时教学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教学计划和课程开发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但国家和地方政府没有对中等职业教育,尤其专业和课程建设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规范,课程建设明显滞后于专业建设,降低了课程的整体效益.这不利于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本课题组通过对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及其计划执行情况,网络查找相关学校教学计划的研究情况,结合我校由中职向高职过渡的经验,经研究认为要解决中等职业教育

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需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1.中等职业教育要逐渐脱离以学科为中心体系的影响,根据学生素质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文化课的内容广度要求,加大文化课深度和课时数,使文化基础课的内容和高中相当或略高于高中以满足职业需要为准,难度略低于高中。这样既便于与高职衔接又不与高职教学内容重复,还便于学生接受,符合目前中专学生情况,便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以提高学生再学习能力。

强调以问题和职业活动为中心,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模块化有两个含义:一是课程设计的模块化。分析职业(专业)对从业者基本素质的要求,提炼出适合学生学习又满足职业需要的最基本的课程作为职业学习主干课,在主干专业基础上找出一至二个近似专业,再增加极少课程形成知识面较宽的延展课,构成主干课和延展课两个模块。二是培养梯度的模块化。在学科建设中,注意学生年龄素质变化,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注意学生年龄特点和素质特点,逐步培养学生以后从事职业所必备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时为学生进入高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利于和高职教育相衔接。

2.在专业(职业)课程方面,降低专业基础课要求,突出以动手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针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瞄准职业岗位(群)或者技术领域的实际需要和具体要求,以体现学生个体知识、能力结构以及学生个性特征来构建综合化的灵活的内容结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理论教学与研究不再是核心,实验、生产实习、模拟市场等实践性环节作为教学的核心。加强学生对岗位知识的掌握与了解,以现实中的问题提出与解决为主要方向和活动中心。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能够克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叠,减少课时数量和课程门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能够凸显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便于与高等职业教育前期的理论相衔接。

3.在中职教育教学大纲实施时,加大校企联合培养和学生监督力度。校企

联合办学,绝人部分中专业学校都在进行,但在这个环节中,学校往往把学生后期的培养完全推给企业,甚至一到这个环节就把学生安排就业,成为一个生产线的一分子,把一个没有加工好的半成品推向社会,学生的职业体验无从谈起。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学校增加责任心外,用工企业与学校联合(如在用工企业里派驻教师指导或半工半学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府部门的干预很重要,政府规范中职学生就业时间,规范企业接受未拿到毕业证的中职学生的工作和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一个成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观、人生观,以利于学生以后发展,杜绝社会未来出现新概念下的“文盲”。学生在职业体验的同时没有完全脱离文化课、理论课的熏陶,有利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知识衔接。

4.课程体系建设中,中职应按照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它和高职虽属于同源教育,却是不同层次的教育,不能为了衔接而忽视自己的属性。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形式多为普通中专、2+2,3+3,五年一贯制、高职等多种形式,一些中职学校为了和高职衔接,忽视自己属性,盲目加强文化理论课程忽视专业课程。特别是对2+2,五年一贯制学生管理,中职为了迎合高职生源人部分来自普通高中的现状,提高对曰升学的升学率,学生入校后和高中学生在文化课上能够衔接,过渡压缩专业课和实践课程,加大文化课。这样做不仅丧失了中职自己的培养目标和特色,同时由于和普通高职生源素质不同,使学生在文化课方面不能和高中学生相提并论,专业课的优势也丧失了,导致中专学生入校后没有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做得不偿失。高职教育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同时也需要较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发挥好中职教育特色,区分普高和职业学生素质差异,因材施教,使高职教育中两种不同生源优势互补,也是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相衔接的重要一环。四、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

三、课程标准的衔接

如果没有课程标准,就不可能实现有效衔接

一、中职是高职的基础

普通中学是高校的基础,这已家喻户晓,但中职是高职的基础,这一点却没有得到普遍认可。这是由于建立高职学制的历史不长,而建立以中职为基础的高职学制只有30多年时间,这就难免不为多数人所了解。

(一)高职是在中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教育类型上看,高职与中职都属于技术和职业教育(我国称职业教育),具有共同特性,只是层次不同而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外职业教育的学制出现高移化趋势,于是在中职学制的基础上普遍发展了高职学制。

高职培养技术型人才,我国传统的中专学制也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二者不仅教育类型相同,人才类型也相同。在这两种学制的教学计划中,课程类型也大体相同,只是深度、广度不同而已。在我国,中职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中专历史也有50年,经验是相当丰富的,而办高职多数学校尚不到10年。适当借鉴中专的经验,例如怎样掌握技术型人才的特点,怎样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设置专业,怎样设置各类课程等,可以少走弯路。

(二)高职学制应当建立在中职学制的基础之上

中职学制升人高等学校可以有两种衔接方法。一种是传统的衔接法。高校学制以普通高中学制为基础,高校的课程以普通高中的文化课为基础。中职毕业生如要升人高校,必须以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这是由于早些时候还没有高职学制,只能如此。但是,举办高职后,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如果仍然采用传统衔接法,最大的缺点是中职所学的专业技术课,包括已掌握的专业技能与能力,进入高校后仍要重复学习,效益很差。

另一种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以中职学制为基础的衔接方法。1997年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规定:5A建立在3A的基础上,5B建立在3B的基础上;这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普通高校应以普通高中为基础,高职应以中职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高职与中职的衔接,不仅有文化课的衔接,还有专业技术课的衔接,实质上是一种职业能力的衔接。能力的提高也是循序渐进的,在中职已形成一定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就完全可能形成更强的职业能力。反之,如果在中学阶段并没有养成一定的职业能力,或者仍按照传统衔接法,不利用已经形成的职业能力却进行重复学习,那么,这种高职学制很难培养很强的职业能力。这个问题在十几年前已经发现了,1987年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文件中说:“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以及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至三年的中专,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培养目标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一)直接衔接与间接衔接

直接衔接是指两个层次学制的教育类型相同且专业对口,所设课程可以直接相通,效益最高,达到高职培养目标所需年限最短。在直接衔接中,中职的出口要求和高职的人口要求是相同的。间接衔接是指两个层次学制的专业不对口或不完全对口,甚至教育类型也不相同。由于中职的出口要求不等于高职的人口要求,中职毕业生必须先学习一些“桥梁课程”,达到高职的人口要求后,才能进入高职。课程标准是参照直接衔接的出口和入口课程要求制定的。

(二)专业对口的宽窄问题

怎样才算专业对口?要求完全对口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除了少数需要量很大的专业外,多数高职专业必须面向一群专业,而不是一个专业,否则往往招不到足够的学生。这对制定课程标准是一个影响很大的因素。

(三)课程标准内涵

课程标准一般按高职的人口要求制定。除了课程内容的具体标准外,还应有:编号;本标准适用范围(可能是面向中职的一个专业、一个专业群或者一个大类,例如机械、电机、卫生等大类);颁发部门(一般是省、市级以上教育管理部门);开始使用日期等。课程标准内容一般按专业特点分成几个方面。

例如,工科类课程一般可分成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文化课的门类及各门课的大纲标准。

第二方面是几门核心专业理论课及每门课的大纲标准。由于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缺少共性,一般不把专业课列入课程标准,但如果有些行业具有共同的核心专业课,也应列入课程标准。第三方面是实践性教学的课程标准,可能是制图、实习、实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等要求。要明确这三个方面在总成绩中的各自权重。

此外,还可能提出如何进行考试的规定或建议。例如,考试方法可按课程类型不同分为笔试、口试、现场操作三种,对笔试题目按目标分类作一些比例规定,对各类课程的考试时间也分别作一些规定等。

(四)课程标准制定

课程标准一般由专家组制定草案,经有关领导部门审批后施行。为了保证课程标准的可行性,最好根据已经试办直接衔接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各专业教学计划和所设课程大纲进行拟订。这些试办学制的教学计划必须是中职与高职两方统一制定且效益较高的,必须是兼顾两个层次双方要求而且是切实可行的。现在不少省市已经试办对口直接衔接的学制,例如上海的“3+3”,江苏的“4+2”等,可以从中选择一部分作为制定课程标准的参考依据。课程标准的制定可先进行少量试点,并试用一段时间,取得经验后再全面铺开。

(五)课程标准的弹性

由于社会需求种类繁多,课程设置的多样性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之一。即使是同一个专业,所设课程往往不尽相同,再加上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面向青年学生,还有面向终身学习的需要,情况更加复杂。为了增加更多人人学的机会,课程标准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也就是说,对以上“3+3”、“4+2”等试点所取得的素材必须进行弹性化处理。弹性是指课程标准应当有一个幅度,使之能适当照顾更多人的实际情况。例如美国有些社区学院,学生入学后一开始就学习高等数学。但有些学生初等数学还没有完全学好,如果能在入学后一学期内学好的,也可以入学,他们所学初等数学也可以取得四个学分。入口要求有了幅度,必然影响出口要求也有幅度,也就是出口和入口都有一定的弹性。课程标准的弹性一般情况下只规定下浮的幅度,而不设上限。高职人口课程标准一般和招生入学考试标准相同,但当生源不足时,也可以适当降低入学标准,入学后再设法补课。

(六)高职教学组织

由于多种原因,高职所招收学生的程度差别很大,不仅是学习成绩的差异,所学过的课程门数也可能有一定差别。这既可能由课程标准弹性所造成,也可能由于经历不同,所学专业课存在差别。如果是间接衔接,已学过的课程差别更大,这种情况比普通高校复杂得多。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组织教学呢?我们现在的做法往往是不管什么情况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虽然不少学生已经学过某些课程,仍要重复学习,也可能有些学生由于没有学习过某些先修课程而跟不上学习进度,这两种情况的教学效益都很差。国外较普遍的办法是采用学分制,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这就避免了重复学习或学习脱节,但要打乱现有的班级组织。而我国的班级不仅是组织教学的集体,又是进行思想教育和生活管理的集体,班级管理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成熟经验,不宜随便废除。

那么,能否既采用学分制,又大体保持现有班级呢?笔者建议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一些试验。这些措施大体是:每个班级按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安排课程。有些学生基础较

差,可以在安排课程中不学跟不上的一至二门,改学其他先修课程;有些学生基础较强,已经学过的某些安排课程可以免修,改学提高课程,以上有少量课程不在本班级学习的学生并不变更其班级。当学习某些课程的人数很少、不足以编班时,可以组织他们看录像进行自学,并指定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学习笔记、进行辅导、批改作业及布置下一阶段学习,学完本课程考试及格者同样可得学分。采用学分制后给安排课程表带来很大困难,必须在时间上给予尽可能多的回旋余地,一般每天排课八节而不是六节。还要利用寒暑假给某些学生补学先修课程,利用周末假期补学实验、实习等实践性课程。当某些学生在本班级所学课程不到周学时的半数时,要个别调整其班级。实行学分制后不再采用现有升留级办法。

(七)学习年限

两个学制的衔接必然产生一些损耗。例如,由于课程标准的弹性化,必然有一部分学生的要求适当降低;又如,中职要进行毕业设计,高职不可能因此而减少毕业设计时间,这类课程的重复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再如,中职所学专业课偏离高职的培养目标,不完全符合高职要求,这也是一种损耗。因此,笔者主张中职与高职的学习总年限应定为六年,可以是“3+3”或是“4+2”。有人主张定为“3+2”,国外虽有这种学制,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这种总计为五年的学制,不等于我国的五年制。因为五年制内部没有衔接损耗,“3+2”学制除去以上所说重复进行毕业设计和中职所学专业课偏离高职培养目标等衔接损耗的时间后,所余下的有效学习时间与中专四年制相差不多。“3+2”学制所培养的人才与中专四年制相比,很难提高人才层次。实行学分制后,必然形成学习年限的弹性化,有些学生可能提前毕业,有些学生要延长一些时间,这是正常情况。

二、形式上的衔接

“以学校为中心”的衔接和“以课程为中心”

高职与中职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是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高职、拉动中职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高职与中职的衔接,在内容上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安排、学制等教育教学环节的衔接和联系;在形式上大体有“以学校为中心”的衔接和“以课程为中心”的衔接;在路径上不仅有校校对接的“直通车”,还可以通过社会这个“中转站”,分段走向继续学习的立交通道。

解决好中高职衔接问题,“接口”和“通道”是关键。站在高职的角度,特别要关注三个方面:

一是高职的生源渠道和数量。多年以来,在高职的生源中,普高毕业生占大多数,中职“三校”毕业生占小部分,往届和在职人员很少。高职应尽快研

究科学的“准入标准”,按专业目标分类指导,对一些技术技能性较强、学制要求较长、职业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适当扩大中职生源,在现有“5%比例”限额的基础上,再适度增加一些面对中职对口招生的比例。

二是高职的入学考试和招生办法。近年来,高职对接中职的“门槛”越来越低,中高职关联度越来越高,政策上给高职的自主权也越来越大;高职的入学考试与中职的教学、考试、证书、技能竞赛等成绩结合起来,对中职生进行“3+x”单独测试,部分地区试行免试推优、注册入学等办法;像广东顺德职院,面向中职学校自主对口招生的,广东省有15所高职院校试点,他们自主招收中职学校对口专业应届毕业生和有2年以上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员。2010年,全国已有73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实行单独招生。建议给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更大的自主权,探索多种形式考试、多种办法录取的新路子;给企业一定的权力,由企业推荐工作2至3年的职工到高职学习。对口考试和招生,本身体现了中高职之间突出职业技能衔接的思想,也是高技能人才选拔和培养的一个路径和机制,可探讨的空间很大。

三是中高职衔接的方式和途径。一是校校直通快车,高职直接从中职对口专业招生;二是面向社会,从在职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人员中选拔;三是非学校化的、非全日制式的学习方式——高职课程的学习,以“注册生”的形式完成高职的学业,这也是通常说的多层次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之应有之义。学校直接衔接更容易做到,而课程有效衔接则任重道远。(记者张春铭)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职业教育层次不断丰富,高等职业学院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也改制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一方面继续承担着中等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又要承担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如“3+2"或“3+3”中高职衔接、五年一贯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报考普通高校和高职等。与此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与沟通出现矛盾,如何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焦点、难点。本课题组全体成员,结合我校(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根据多年的

教学经验,在国内外同行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本课题,通过实验,达到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具有可操作性的预期目标。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与沟通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以全面提高素质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具有基木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木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高级应用型人才。按照人才市场的需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木位,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具有把科学技术、图纸转化为产品的能力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显而易见,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是有差异的。

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3+2"或"3+3",五年一贯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报考普通高校和高职的学生等都必须达到高中阶段教育文化、技术素质要求。为此,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中等职业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制度和学制的衔接与沟通

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应树立服务意识,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教学制度和教学体系,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和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两种教学模式中制度和学制的衔接和沟通。为此我们在以下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职业教育在教学制度和学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基本上还是普教模式,学制单一,教学制度僵化,两种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沟通和衔接。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等方面,观念落后、专业设置过窄、人文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教师缺乏个性、学生缺乏活力等。这些都制约着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与技能的提高,现行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己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难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充分理解两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和优势,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

2.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学制应多样化。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针对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中专科培养模式,即中职四年制高职三年制。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日显其弊端,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缺乏特色,多为木科压缩型;学生能力结构单一,实践能力缺乏;学生就业困难,待遇普遍较低,学生的教育投资呈现出高投入低回报的态势。因此根据中、高职办学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应建立灵活多样的学制,例如中职可实行两年制或三年制,高职主要实行两年制。还可以以中职为依托,实行中高职联合办学,譬如:可以实行3+2办学,前三年读中专,后两年读大专;也可以2+3办学,即前两年上中专,后三年上大专;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1+1模式,既第一年学理论课;第二年进行就业实习。这样不仅实现了办学的多样性,更拓宽了就业渠道。

3.改革职教模式,开创高职教育直通线路和加强职后培训工作。职业教育并不是终结教育。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劳动者和技术人员职业的变换和继续发展,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沟通,需要和其他知名高校实行联合办学,依托高校开通高等教育直通线路。另外除了进行职前教育外,还需要进行职后培训。中国加入WTO后,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出现新行业和淘汰旧行业的速度加快,劳动者跨行业流动将增多,对职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要教会学生谋求新职业的本领,担负起教育与培训的重任。当职业教育由职前转向职前职后并举,进而转向终身教育时,职业教育与培训将具有无限发展的空间。

4.调整课程的设置,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校选择课程。根据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方面,我们既考虑中职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又要考虑专业需求和职业需求。压缩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加人专业课,并强化应用性,做到学以致用,使学员既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例如,财会教研组针对高职专业的特点,对专业计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删掉了《西方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将专业课的课时进行了重新分配,并要求专业课都要增加实务内容。对计算机专业,我们采用了将相关专业基础课合并的方法,减少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增加专业课的课时,并为学生开设一些比较新的课程。又例如,我们将《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c 语言》与《数据结构》三门课进行了合并,既减少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为专业课和新课的开设找到了课时。鼓励有能力、有精力的学生跨专业选课,中专生可以选人专某些专业的某些课程,财会专业可以选计算机专业的一些课程。另外,我校和平顶山师专和平顶山工学院等高校达成协议,相近专业的学生可以跨专业选择课程。这样极人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同时实现了资源共享。

5.开展学分制试验,改进考试考核办法,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近专业学分互认机制。通过对本课题实践研究,我们认为中高职实验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吸收学生参与研究,强化应用;宗旨是培养学生由“能做”转为“会做”,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而结果实行学分制考核。

(1)让学生明确教学过程,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均等参与机会,采取课代表轮流制,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为此,在教学中采用了课代表轮流制,加大课代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强化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从管理工作中体会到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乐趣。

(2)实施与学生综合能力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改变评价标准和方法,学生成绩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平时操作成绩,目的是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第二部分:实验报告成绩,包括数据处理、问题分析和改进设想。第三部分:教师对课代表的工作进行评价,教师对课代表工作的评估应围绕课代表职责进行。第四部分:操作考试,操作在实验考试中占

30%-50%,考核内容为每个学生在实验课中亲手操作过的基本技术。实践证明这既有利于教改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优化专业设置,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和人事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落实,市场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中专教育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中专学生的生源由尖子生逐步转换为初中教育的差等生。中专教育也逐步由人才、专业教育转换为职业教育。角色的转变在短短几年时间很快完成。生源素质的改变和培养目标的变革,使原有的教学计划不能满足现时教学需

要,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教学计划和课程开发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但国家和地方政府没有对中等职业教育,尤其专业和课程建设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规范,课程建设明显滞后于专业建设,降低了课程的整体效益.这不利于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本课题组通过对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及其计划执行情况,网络查找相关学校教学计划的研究情况,结合我校由中职向高职过渡的经验,经研究认为要解决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需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1.中等职业教育要逐渐脱离以学科为中心体系的影响,根据学生素质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文化课的内容广度要求,加大文化课深度和课时数,使文化基础课的内容和高中相当或略高于高中以满足职业需要为准,难度略低于高中。这样既便于与高职衔接又不与高职教学内容重复,还便于学生接受,符合目前中专学生情况,便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以提高学生再学习能力。

强调以问题和职业活动为中心,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模块化有两个含义:一是课程设计的模块化。分析职业(专业)对从业者基本素质的要求,提炼出适合学生学习又满足职业需要的最基本的课程作为职业学习主干课,在主干专业基础上找出一至二个近似专业,再增加极少课程形成知识面较宽的延展课,构成主干课和延展课两个模块。二是培养梯度的模块化。在学科建设中,注意学生年龄素质变化,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注意学生年龄特点和素质特点,逐步培养学生以后从事职业所必备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时为学生进入高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利于和高职教育相衔接。

2.在专业(职业)课程方面,降低专业基础课要求,突出以动手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针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瞄准职业岗位(群)或者技术领域的实际需要和具体要求,以体现学生个体知识、能力结构以及学生个性特征来构建综合化的灵活的内容结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理论教学与研究不再是核心,实验、生产实习、模拟市场等实践性环节作为教学的核心。加强学生对岗位知识的掌握与了解,以现实中的问题提出与解决为主要方向和活动中心。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能够克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叠,减少课时数量和课程门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能够凸显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便于与高等职业教育前期的理论相衔接。

3.在中职教育教学大纲实施时,加大校企联合培养和学生监督力度。校企联合办学,绝人部分中专业学校都在进行,但在这个环节中,学校往往把学生后期的培养完全推给企业,甚至一到这个环节就把学生安排就业,成为一个生产线的一分子,把一个没有加工好的半成品推向社会,学生的职业体验无从谈起。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学校增加责任心外,用工企业与学校联合(如在用工企业里派驻教师指导或半工半学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府部门的干预很重要,政府规范中职学生就业时间,规范企业接受未拿到毕业证的中职学生的工作和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一个成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观、人生观,以利于学生以后发展,杜绝社会未来出现新概念下的“文盲”。学生在职业体验的同时没有完全脱离文化课、理论课的熏陶,有利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知识衔接。

4.课程体系建设中,中职应按照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它和高职虽属于同源教育,却是不同层次的教育,不能为了衔接而忽视自己的属性。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形式多为普通中专、2+2,3+3,五年一贯制、高职等多种形式,一些中职学校为了和高职衔接,忽视自己属性,盲目加强文化理论课程忽视专业课程。特别是对2+2,五年一贯制学生管理,中职为了迎合高职生源人部分来自普通高中的现状,提高对曰升学的升学率,学生入校后和高中学生在文化课上能够衔接,过渡压缩专业课和实践课程,加大文化课。这样做不仅丧失了中职自己的培养目标和特色,同时由于和普通高职生源素质不同,使学生在文化课方面不能和高

中学生相提并论,专业课的优势也丧失了,导致中专学生入校后没有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做得不偿失。高职教育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同时也需要较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发挥好中职教育特色,区分普高和职业学生素质差异,因材施教,使高职教育中两种不同生源优势互补,也是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相衔接的重要一环。四、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

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木保证。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了层次上的实质性提升,要实现这一更高的培养目标,就要求教师在专业水平和能力上有一个实质性提升,不仅包括深度和广度,更应强调教学能力,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教师的学历水平是胜任工作、履行职责的基础,因此,高职教师队伍应该是硕士以上的高学历群体。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或脱产研究生,做访问学者或到重点高校进修学习。为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我校首先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制定了有关的制度,对教师进修学习提供经济上的补偿。其次是开展教师培训,高职院校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培训内容和方式。在培训内容上,要注重提高外语水平,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技能水平,提高掌握基础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更新专业知识结构,等等。培训方式有脱产培训、下厂锻炼、挂职锻炼、岗位培训、跟班研讨、导师带徒弟等等方式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提高专业水平。

2.鼓励教师在科研、课程开发和产品开发上提高。要让每一位教师都参加科研课题,在安排课题时考虑提高“产、教、研”,三个方面的能力,既有教育教学课题,也有课程开发课题,还要有产品开发课题。我校为提高教师的科研、课程开发和产品开发,制定了有关的奖励制度,每年对在科研、课程开发和产品开发上作出成绩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评选出科研标兵。

3.注重选拔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同时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吸纳一批优秀硕士研究生和有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有特殊工艺、技艺或专门技能的“能工巧匠”来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以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适应高职重点专业、精品专业建设的需要。为培养质量技术监督人才,我校招聘和聘请了省、市技术监督局、天鹰集团计量处(国家一级计量单位)等单位的专业人员作为我校专职或兼职教师。

4.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不仅要有一定数量的图书资料,而且还应为教师提供网上学习、网上备课的条件。

5.建立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定期实践锻炼制度。组织教师定期到对曰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和工种生产实践锻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活动,提高教师技术开发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促进教师向“双师”素质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