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逝者安息,生者安慰

“我是火化工!”

—记中国第一届殡葬专业毕业生、滁州殡仪馆火化班长王文本报记者戴有胜李慧见习记者王晗笑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抬上轨道,打开炉门,推进堂口。偌大的火化间,王文不停地忙碌着。半小时后,逝者化为灰烬。

“生受尊重,死尤然。”作为火化工的王文,对生与死的理解和感悟,更显深刻。

在时而冷冰时而炙热的火化炉前,80后王文,不知不觉站了12个年头。

2000年8月1日,王文报到。滁州殡仪馆里,王文算是“元老”。1999年,中国第一届殡葬专业生毕业。王文,是安徽籍的14人之一。

上班不久,王文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到尸体。活生生的生命变为冷冰冰的尸体,刚满20岁的王文无法接受。那一夜,他失眠了,心里久久难以平静。

克服心理障碍,在殡仪馆工作是“第一关”。事实上,这才是开始。

15米高,7米宽,21米长,火化间容积高大。纵然如此,也经不起炉温的烤量。3个堂口同时运行(单体高温700多摄氏度),5盏250瓦的照明一起工作,室温40摄氏度左右,火化间成了“火炉”。卸下口罩,脱去工作服,浑身湿透,人像是从水里拎出来。这非常的

气氛,叫人怎堪?

“温度,粉尘,气味,噪音,这是每个火化工必须面对、忍耐、克服、接受的‘四害’”,王文轻描淡写,“经起考验,才能留下”。

然而,精神的打压往往更胜于身体的痛苦。听说王文是“火葬场的”,原先几个好友,此后不约而同地疏远了王文,甚者断交。不便走亲访友,从不主动与别人不握手,贺喜、看病人不能去。王文从此失去“自由”。【从进入殡仪馆那日起,王文便失去了“自由”。】

这,还不算什么。“谈成对象,用了7年”,王文至今记忆犹新。

第一个女友,因父母的反对,黄了。此时王文还在坚信,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工种的贵贱。可事实,并未按照他的思路去发展。接连二三的交友失败,让王文逐步切身感受到殡葬工人参与社会化的艰难。

2007年,“发小”给王文物色了个女友。这一次,王文汲取教训,稳步推进,分步实施。先向女友父母介绍,说自己在民政系统工作。再过些时日,补充说在民政系统的公墓当班,偶尔客串殡仪馆电工。斗转星移,眼看时机成熟,王文斗胆向准岳父摊牌——我是火化工!就这样,王文用3个月的漫长时间让女友父母接受了自己。几经辗转,王文终于“幸运”组建小家庭,完成了一道人生编程。

“让全社会接受,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对此,王文表示理解,“最怕的就是鄙夷、歧视、冷漠”。王文坦言,“能用最细致的服务和最贴心的抚慰陪送逝者最后一程,让逝者安息,生者安慰,

这是我们火化工的默默追求!”

“工种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保持百分百精力和全身心态度。疏忽一个细节,必将造成恶劣影响”,王文深刻地认识到。王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进行全面分析,规范了火化流程,对进尸、登记、火化、出灰等环节作了细致要求;申请安装了监控,增加火化透明度,有异议的丧户可提请调看视频;明确分工,责任定人,安排专人司炉,整理骨灰。

执着,坚定,细致,周全,王文凭着这些,2008年升为火化班班长。班长,是荣誉,是肯定,更是责任。和其他组员一样,王文要连续上48小时班,休两个半天,没有节假日,常年如此。一年下来,王文要超时工作3个多月。当然,这完全是无偿奉献。

长期坚守在火化一线,没有余暇陪同妻小,抹杀个人爱好,甚至孩子发烧也不能亲身看望,想到此,王文眼睛湿润起来。

选择火化工,对于王文而言,并不只是“工作”,更是一种对殡葬事业的理解与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