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雅思中小学-2014年高考真题(新课标I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答案解析

环球雅思中小学-2014年高考真题(新课标I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答案解析
环球雅思中小学-2014年高考真题(新课标I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1卷(A卷)文综历史解析(正式版)

一.选择题。(共12题,共48分)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B

【解析】

A说法本身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选项正确,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说明皇帝与其他人存在等差别。C说法中两者没有必然关系。D说法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答案】C

【解析】

直接根据材料推断即可,根据“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说明道家、佛家的地位变化较大,只有佛教的地位相对稳定。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答案】D

【解析】

朱熹说的“存天理”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朱熹说的“灭人欲”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同时人的道德理性学科网决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主要是靠后天

习得的,主要是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宋明理学家正是基于儒教“人性善”,即人生来本具有理学家认为的“美德”正是后天的利欲让人们迷失了方向,所以才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本善习远”的含义是:人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C选项“非善非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答案】A

【解析】

直接根据材料“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说明当时的对外贸易促使了外币的流入,揭示了中外贸易中,外国商人积极投入到中国的市场,间接说明了中国处于优势地位。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冲击清廷的统治的说法没有材料依据。

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说明中国对英国的棉纱的消费量很低,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说明当时的大部分读书人认为废除八股,断了自己的学科网生路以此加以阻挠,学科-网说明此时梁启超等请求废八股取士的改革并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群众缺乏认知,缺乏必要的群众基础。 A选项“断送”的说法过于武断。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

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说明上海作为制作中心但国产的电影却远远低于京津地区,结合上海是本殖民地外国企业交的税远低于民族企业,不难推断C正确。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B

【解析】

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主要是服务于工业化的目标。

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答案】C

【解析】

按照常理,自杀是个人的自愿行为,不受法律的过分约束,但该规定明显是限制这一自由的行为。说明C 选项正确。限制自杀的规定的初衷不是为了尊重生命而是加强对个人的管制。如果“崇尚自然法则”应该不去自杀,两者逻辑上有矛盾。

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答案】B

【解析】

天赋人权指的是: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的。但规定“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其中的“自由人总数”实际上对人的权利划了等级,有了歧视,如此规定违背了天赋人权原则。

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答案】D

【解析】

新经济政策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符合材料中“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的措施,所以选D。ABC说法不符合史实。

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欧元不仅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A选项正确。BD说法错误,C说法过于片面。

二.非选择题。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

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一般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说明,比如政治角度可以说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思想文化方面可以说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

【答案】答案要点:

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还提供了下面的答案可以日一下。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选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

(2)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

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学科网新律不少条学科网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台所学知识,即可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覆有关于宪法范圊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6分)

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井结台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10分)

【答案】

(1)原因: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

(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责,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摘鳊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材料二

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尸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9分)

【答案】(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参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

(2)老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皇帝鼓励官员议学科网政...士大夫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后任开封府尹,善于

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

杂剧。清代小说”,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想情况即可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历史】2014年高考真题(天津卷)解析版

2014年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试题解析(正式版) 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利受到制约 2、《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降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和重要 3、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答案】B 【解析】 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这条航线在当时被葡萄牙控制,再结合葡萄牙殖民扩张的方向主要在亚洲和非洲,因此B项正确。 4、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具有借鉴意义 5、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 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6、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

环球雅思中小学【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大纲全国卷)答案解析】

12.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13.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 A.陈子昂B.岑参C.王维D.李白 14.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15.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16.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17.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18.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 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 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B.生产结构的调整

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课标卷Ⅱ)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落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30.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新课标Ⅰ卷)解析版2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秦汉以后的政治统治。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君主专制缘于秦朝的“大一统”,故排除A项;祖先崇拜早在原始社会即已产生,早于秦始皇确立的皇权至上的原则,故排除C项;宗法制度衰落于春秋时期,早于题目中的“秦汉以后”,故排除D项;由题目中的信息“皇帝……祭天……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祭拜……祖先”可知B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唐朝时期儒、道、佛三教的发展历程。旨在考查学生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目中唐高祖、武则天和唐武宗对佛、道两教态度的变化,并非出于个人好恶,而是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故排除A项;B、D两项的表述均与题目中武则天的态度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对儒学的排斥态度,故C项的表述正确。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A、B两项分别为先秦时期儒学代表孟子和荀子的观点,与题目中的人物“宋明理学家”不符,故排除;宋明理学家在继承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基础上认为人的行为仍与“善”存有较大差距,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故排除C项,选择D项。

201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3分)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2.(3分)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 A.陈子昂B.岑参C.王维D.李白 3.(3分)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4.(3分)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5.(3分)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6.(3分)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7.(3分)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 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 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B.生产结构的调整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D.土地兼并的趋势 8.(3分)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9.(3分)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王室大力支持B.地理位置优越C.商业资本发达D.金银需求量大10.(3分)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11.(3分)如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

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地理试卷及解析--高清版

2014·福建卷(文综地理) [2014·福建卷] 图1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2题。 图1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信信息 1.A[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空间决策支持、数据显示与输出。因此地理信息系统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分析、管理空间信息,故A项正确。跟踪动态定位信息要依靠全球定位系统,故B项错误。整合、集成网络信息和获取实时通信信息主要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故C、D项错误。 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聚 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 2.D[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建设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信息技术与社区、政务、交通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从而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故D项正确。智慧城市建设只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实行管理,并不能调整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空间规模没有扩大,也不能加速人口集聚,故A、B、C项错误。

[2014·福建卷] 图2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平方千米)。读图回答3~4题。 图2 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 3.A[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流域南部、东南部冰川面积大大缩小,而东部、偏北部冰川面积增大,这是因为气候变暖,使得偏南部流域冰川融化,造成冰川面积缩小,故A项正确。冰川面积变化与地壳抬升无关,也不是受流水搬运、风力侵蚀作用导致,故B、C、D项错误。 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冰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 4.C[解析]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是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冰川面积减小,河流的流量将减少,地方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故C 项正确。冰川面积减小,冰蚀作用减弱,绿洲的面积将缩小,流域面积缩小,故A、B、D 项错误。 [2014·福建卷]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广东卷,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广东卷,解 析版) 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 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宗法制。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铁制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皇帝制度出现于秦朝,此时普遍使用篆文,与题目中的信息“甲骨文”不符,故排除B、D两项;由题目中的信息“‘宗’是……会意字”即可知“”可能表示祖先牌位,故本题应排除A项,选择C项。 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 B.均田制受到破坏 C.分封制恢复 D.“市”突破空间限制 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井田制和分封制均瓦解于春秋时期,早于题目中的时间“唐代”,故排除A、C两项;“市”突破空间限制开始于宋代,晚于题目中的时间“唐代”,故排除D项;由题目中的信息“恣行吞并……国家授予的田地”即可知B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 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1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秦朝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汉朝丞相和唐朝六部尚书的职责是执行重要政事。权力均明确,故与题目中的信息“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不符,排除A、B、C 三项;明成祖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该机构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故本题应选D项。 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

2014年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卷)与答案解析-全国卷1

绝密★启封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课标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成本为22000元,乙为18000 元;甲的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 B.甲与其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 C.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购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 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材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 13.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 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 ①破产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②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③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 ④以市场化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14.据统计,到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金融规模突破10万亿元,其用户数量达7.6亿。互 联网金融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接连出现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经营、对用户信息保护不力等问题。为防范这些问题发生,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 ②完善金融监管政策法规体系 ③限制高风险的金融产品 ④引导和规范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 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2014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大纲卷)【高清版】

2014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大纲卷) 第Ⅰ卷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l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2.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 C.交通运输方便 D.原材料丰富 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 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图2中K岛于l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4~6题。 4.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6.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7~8题。 7.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8.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图3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9—11题。 9.该国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 10.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 11.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第Ⅱ卷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该地区河流合沙量大,沿海水浅。l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

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新课程全国卷解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B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比较能力。 【解析】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的身份统治百姓、治理国家;在获得了上苍排他性的授权之后,祭天“理所当然”地也成为皇帝的特权,其他人无此“福分”,只能祭祖,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皇帝独尊”。材料反映出皇权统治借助于等级特权制度(即题干中的“人伦秩序”)维护统治的独特文化现象。正确答案B。A项的“缘于”,C项的“促成”错误。D项的“宗法”偷换了“皇帝”二字,D项若对,应是“祭天活动强化了皇帝制度”。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对基本概念及相互逻辑关系的混淆。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答案】C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握主干知识的能力。 【解析】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说明佛教的社会基础与影响力并不薄弱,也说明B项的“最大”表述有误,B、D排除两项。A项表述错误,正确表述应是“皇帝的好恶影响宗教兴衰”。该题为纯粹逻辑判断题,试题难度较大。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易被材料误导,忽视主干知识的把握,丢掉儒家为主流思想这一基本史实。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答案】D 【考点】宋明理学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学科系统的综合及认知迁移能力。 【解析】“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朱熹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本善),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习远),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可知D项正确。(参见历史必修三第13页) 【考生误区分析】忽视对思想哲学知识的深刻内化和形象表述,还忽视教材基础的启示作用。 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山东卷)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山东卷)解析版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1-2题。 1.图1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 答案:A 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 是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答案:D 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3-4题。 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答案:B 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就分别安 排在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 ②处和④处 答案:A 图3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 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 明显。完成5-7题。 5.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雪量 B.温度 C.光照 D.地形 答案:B 6.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 答案:C 7.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答案:D

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 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8-10题。 8.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答案:B 9.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 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答案:C 10.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间为18时 D.昼夜等长答案:D 图5(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 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 号。图5(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 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 11-12题。 11.根据图5(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 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5(a) 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12.图5(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顺序是 A.Ⅰ、Ⅱ、Ⅲ B. Ⅱ、Ⅰ、Ⅲ C.Ⅲ、Ⅰ、Ⅱ D.Ⅲ、Ⅱ、Ⅰ 答案:B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 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 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 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 显,水资源问题突出。图7 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 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⑴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

2014年高考大纲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大纲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12.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13.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 A.陈子昂 B.岑参 C.王维 D.李白 14.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15.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16.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17.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18.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

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 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B.生产结构的调整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D.土地兼并的趋势 19.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20.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21.1928年,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 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体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22.图4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 图4 A.三国轴心最终形成 B.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广东B卷)Word版含解析(参考版)

注意:本答案为试做答案,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欢迎指正错误。 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 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买卖“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答案】A

【解析】《红楼梦》是清初的小说,当时是理学和心学占统治地位,所以四书五经是占主流地位的,故选A。 16、图6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1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8、在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屋子再请客” 19、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B王权法丧失法律效力

2014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完整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 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 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A.平顶山和新乡 B.焦作和漯河 C.济源和开封 D.郑州和洛阳 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 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 ..的是 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 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二增大侵蚀学科网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5.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 6.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学科网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

就业的现象。这种想象总体上不利于 ...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7.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少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8.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 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A.1/2 B.1/3 C.1/6 D.1/9 9.图4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 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D.西北地区 10.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B.菜园C.鱼塘D.果园11.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图5)冬季温 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解释是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 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个“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D.“市”突破空间局限 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2014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16.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A B C D 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

象。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18.“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19.“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20.图6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1.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 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 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城邦公民的平等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22.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23﹒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共目的是

2014年高考文综政治全国Ⅱ卷含答案

2014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全国卷Ⅱ) 12.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产生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D)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13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宣布对760多件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A) ①改善国际收支结构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③刺激居民消费需求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出现了空气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PM2.5(细颗粒物)是导 致雾霾的重要因素。图5为某市PM2.5主要污染物来源的构成图。为治理空气污染,该市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C) A.提高燃煤企业排污标准 B.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C.增加财政投入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 D.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15.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房地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建筑业,向下可带动家电业,形成建筑业-房地产业-家电产业协同发展。下列选项中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是(B) ①钢铁产业②信息产业③保险业④汽车产业 A.①-②-③ B.①-④-③ C.②-③-④ D.④-③-① 16.某地乡村的“民主恳谈会”大致经历了从公民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对话型恳谈”,到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管理的“决策型恳谈”,再到参与政府财政预算的“参与式预算恳谈”三个发展阶段。该地“民主恳谈会”的发展表明(D) ①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 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4年高考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解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解析 一.选择题。(共12题,共48分)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B 【解析】君主专制制度: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它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宗教祭祀与军事征伐是君主专制的头等大事,即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法家提出的,商鞅、吴起等在变法运动中初步实践了君主专制的思想,秦统一全国后秦王嬴政确立皇帝制度,确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直到辛亥革命废除君主专制,所以A错误;祖先崇拜,或称敬祖,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图腾崇拜过渡而来,所以C错误;宗法制度是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一种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祭天是为了神化和强化统治而非为了强化宗法制度,所以D项说法错误;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自居举行祭天大典,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反映出了君与臣民的等级差别(即人伦秩序),且皇帝?承天?而?子民?(承奉天道,治理百姓之意),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B项正确。该题答案为B。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答案】C 【解析】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泛传播,唐初统治者奉行?尊道、礼佛、崇儒?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皇帝对宗教的好恶对宗教的兴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A项表述的太过绝对(?决定?),尽管魏晋以来,曾有多次皇帝灭佛(如: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但佛教在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消亡,所以A项错误 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势中国本土化;道教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又称?三教合一?。唐初三教并行政策虽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但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成为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由此可知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仍是儒学,所以B项错误,C项正确;佛教在魏南北朝时期的盛行、唐朝的三教并行表明佛教的社会基础并不薄弱,故D项与史实不符;该题答案为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