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第二课时)

16、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第二课时)
16、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第二课时)

5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4

5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讲读课文)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通过竺可桢勤奋工作、严谨治学的两个片段,表现了科学家竺可桢勤奋工作的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本课以竺可桢在北海公园细心观察物候和到野外工作为标志,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第1-5自然段)详写竺可桢持之以恒,观察北海公园的物候。第二段(第6-7自然段)讲竺可桢深入实际,不畏艰苦,到野外工作。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仿照课文句子造句。 2、通过理解课文了解科学家竺可桢,学习他勤奋工作的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3、进一步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积累作文材料。 4、正确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五至七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会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2、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地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学会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4 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理解生字新词在文中的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竺可桢,学习他勤奋工作的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第三课时: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四课时:查漏补缺,完成课后练习。

前置作业: 一、查字典。 二、查字典,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卓越、住宅、绘制、翔实、记录、依据、测量、关系、途径、崭新 三、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竺可桢为什么宁愿每天步行穿过北海公园上下班? 2、竺可桢通过在北海岸边观察和情人帮助了解,记载了哪些自然现象? 3、竺可桢在调查研究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仿照课文句子造句。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分层目标: A档:完全理解词语的意思,口型到位。能仿照课文句子造句。 B档:基本理解词语的意思,口型到位。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能仿照课文句子造句。 C档:在老师、同学的引导、提示下,能基本理解词语的意思,口型到位。 D档:能参与到课堂中。 教学重点: 随句理解生字词语,仿照课文句子造句。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题目是……(揭示课题,并板书) 2、解题意。(结合图片,了解竺可桢) ①读音节。“zhuóyuè”、“zhúkězhēn”区分“卓”与“桌”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14 I’m watching TV(period

I. Teaching goals: 1. Topic: Everyday activitie s 2. Function: Talk about what pe ople are doing II. Structures: 1. 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2. 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III. Target language: 1. --- What are you doing? --- I’m doing my homework. 2. --- Do you want to go swimming? --- Yes, I do. 3. --- When do you want to go? --- At three o’clock. 4. --- Where do people play basketball? --- At school. 5. --- Hello! Is Tina there? --- No, she isn’t. She’s shopping at the mall. IV. Key poi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imple present & Present progres sive V. Vocabulary: 1. 正在进行的动作:watching, doing homework, ea ting, cleaning, playing basketball, swimming, shopping, reading 2. 地点:pool, school, mall, library VI. Recycling: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解读

通俗易懂诉阅者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解读 张坊中学古兆军 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语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中心词由“大自然”来修饰,这就让我们明白:此处所说的“语言”可不是人类的,文章要讲的是“大自然”(即自然界)的“语言”。于是,这就让我疑惑: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所特有的,大自然怎会有语言?进而,好奇心也驱使我思考:若真有语言,自然界的语言是什么呢? 带着渴求,走进正文。 课文第一段劈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使人感到突兀非凡,一时摸不透它的作用。但是,只要细心推敲句中“苏醒”一词,还是能够理解这句话讲到了春季即将来临(“立春”的“立”字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季即将来临),大地上开始万物复苏。紧接着往下读第二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第三句“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第四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就会发现课文以浓郁的抒情笔墨描绘了花草鸟等自然现象来展现“苏醒”的内涵。继续往下读,便看到“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这句话。刚读完时,脑子里慢慢出现了骄阳下,各种水果慢慢长大的动画。但定睛再读,我们发现这句话的主干是“夏季是时期”。查词典,时期是(多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的意思。结合词义,那么这句话就有了强调夏天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之意。让人似有所感:这像是在介绍吧。下面的第六、七句写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紧接着,第八句的后半句又展现了冬天的“风雪载途”。 如果仅看前八句,文章开始部分只是由形象优美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风景画。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勾勒诗情画意的四季图仅仅就是为了展现大自然景色的迷人色彩吗?若这样写下去,似乎文章就成了写景的散文了吧。接着往下读,第九句“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引起了我的注意。“年年如是,周而复始”中的“是”作为指示代词,解释为“这”。“周而复始”中的“周”解释为“绕一圈”,“始”解释为“开始”。“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即年年像这样,绕一圈又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像这样”当然是承上而言,这里的“这”不就是我眼中作者描述的四季图吗?看来,这句话是为前面的描述做了一个总结,使我们了解到了这是带有规律性的景象。我们知道,说明就是介绍,这第九句的介绍实际告诉我,科学家竺可桢不是在写散文,而是要让我们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弄清这一点以后,再来看前八句话,我们会明白,作者在前面几句的描述是精心构思的,一方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读者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如此“科普”,真是用心颇深! 当然,这样做的目的是基于科普文章通俗易懂的需要,基于更明白说明事理的需要。于是,再来看四季图,这就不是普通的景象了,而是关于科学领域方面的自然界的现象了。这样,我们就必须重新再读这段,来搞清楚“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到底是什么意思。 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是”应该指向的是自然界的现象。在前八句中我们可以提取出这样一些现象: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

5、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5、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仿照课文句子造句。 2、通过理解课文了解科学家竺可桢,学习他勤奋工作的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3、进一步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积累作文材料。 4、正确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五至七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了解科学家竺可桢,学习他勤奋工作的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难点: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1、板书课题:5、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2、揭示课题: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科学家竺可桢勤奋工作的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2、学习生字新词: 板书:

zhuó zhái chāi huì jù cè jìng zhǎn 卓宅拆绘据测径崭 (1)指导拼读: (2)理解词义: 拆换:这里指拆下旧的换上新的。 绘制:画(图表)。 依据:根据。 观测:观察并测量。 途径:路径。 崭新:非常新。 (3)指导书写。 四、巩固练习: 1、拼读生字新词: 2、说说词义: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 六、作业: 书写生字新词五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复习:

默写生字新词: 拆换绘制依据观测途径崭新 三、讲读第一至五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思考、讨论: (1)天天步行穿过北海公元上下班的竺可桢为什么有车不坐? (2)他是为了观赏景色吗?不是。那为什么? (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他研究物候的目的,是要掌握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便为社会主义生产服务。) (3)作者用“哪天……,哪天……,哪天……”。突出了什么? (竺可桢的可敬形象。) (4)“小口袋的盖布总是先磨坏了”突出了什么? (竺可桢观察井然有序,长期如此,持之以恒,小口袋布就是证明。) (5)通过努力,他绘制了什么? (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曲线图。) 四、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这几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五、小结: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学案 新人教版

《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学习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学习难点] 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自主预习案]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2、熟读课文、并在书上做上读书笔记。 3、给加点的字注音。 翩然(piān)孕育(yùn)农谚(yàn)簌簌(sù)销声匿迹(nì ) 悬殊(shū)萌发(méng)短促(cù )连翘(qiáo)风雪载途(zài) 4、词语解释。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载途】满路,遍地都是。【孕育】这里用来比喻酝酿新事物。 【萌发】动词。种子发芽。【荣枯】形容词短语。指植物的茂盛和枯萎。 【销声匿迹】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 【周而复始】固定短语,绕完一圈再从头开始。一圈又一圈地轮转。周;环绕一圈。复始:重新开始。 5、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⑴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拟人) ⑵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比喻) ⑶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拟人)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本文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所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这篇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指的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语言”。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一)找一找 初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二)想一想 5、再读课文,划分段落,自己概括出段意,并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课外知识 1、关于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露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春分、秋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 : 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 : 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1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教案 人

本课教材分析: Title:Where’s my backpack? Topic: Things around the house Functions:Talk about where things are Structures: Where questions 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Prepositions on,in,under,behind,next 本课的词汇: table,bed,dresser,bookcase,sofa,chair,backpack,books,keys,baseball,drawer,plant , where,where’s=where is,table,bed,dresser,bookdase,sofa,chair,drawer,plant,under,they’re,on,behind, next,next to, don’t =do not know bag, math, math book alarm, alarm clock alarm alarm clock,CD ,video,cassette,video cassette,hat,take,thing,soccer,soccer ball, ball, can,bring, some,need,floor,ideal,room,TV,desk,picture,between,too,wall 语言目标: Where’s my backpack? It’s under the table. Where are your books? They are on the chair. Where are the books? I don’t know. Is it under the table? No, it isn’t. It’s on the table. The math book is on the dresser. 重点词汇: things in the room and some prepositions: on in under behind next to 语言结构: Where is/are….? It is…/They are… on,in,under,behind,next to …

16.《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16.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色,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能力目标: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积累丰富科学知识,开阔认知视野。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并养成注重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能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要点,明确本文写作的条理性。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的生动性。 【课题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进行交流,来表情达意,请问大自然有语言吗? 播放课件,并解说: 别以为只有人才有语言,其实大自然也有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 言。你看那水中的蝌蚪,不就像游动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已来到 人间;你看那空中飞翔的大雁,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 就在眼前;你看那天上的云彩,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 天。今天就让我走进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吧。 通过优美的画面,师生的交流,学生马上被优美的画面点燃了激情火花,被 这美的感觉所深深吸引,情绪完全融合在这美妙的课堂意境中,他们已经真切地 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可以说“激趣”成功了。) 二.出示课题和作者。 有谁了解作者竺可桢吗? (生)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三.(过渡)那么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呢?让我们走进文章,请同学们初读课文。 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准备抢答。 (1)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叫物候学?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中学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意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普知识。 3.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理事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语言说明事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2.学习写读书摘要。 3.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讨论法、点拨法。3.竞赛激励法。4.涵泳品味法。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怎样分别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样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其中的道理。[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些难字难词也已经查阅过字典词典,下面一起读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这几个字词。(多媒体出示) 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多媒体出示)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3.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1.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下面再通读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用5分钟时间快读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练习题中的4个小题,填写段的序号。 [学生读、练后简要讨论。]各小题后括号内应填的序号为: 第1题(一至三);第2题(四至五); 第3题(六至十);第4题(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 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性。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九年级英语《动词时态》专项练习(一)(无答案)人教新目标版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九年级英语《动词时态》专项练习(一)人 教新目标版 1.选择短语动词并用适当形式填空: wear our turn into think of wait for give up play with look up put on keep up with turn off think over over back wait on call for look out hear of go over look for take off listen to 1)It’s very warm here. You’d better_______ your coat. 2)When you don’t know a new word, you should_______ it in a dictionary. 3)You must_______ it ________ before you answer. 4)Water________ ice when it is cold enough. 5)The doctor told me to________ smoking. 6)Hurry up! Maybe they________ us at the bus stop now. 7)—Is your mother at home? --No, she_______ my grandmother in the hospital these days. 8)________! There is danger ahead. 9)My shoes_______ , so I’d like to buy a new pair. 10)Can you walk a litt le slower? I can’t _______you. 11)He always_______ the radio in bed before sleeping. 12)We must_______ all the lessons carefully before examination. 13)The two men________ their lost camel when I met them. 14)I_______ your name before I knew you. 15)Please get everything ready. I’ll come to________ you at five. 16) “Who can_______ a way to weigh the big elephant?” asked little Jack. 17)Children shouldn’t be allowed to________ fire. 18)He_______ his coat and hat and then left his office. 19)Don’t forget to________ the light before you leave. 20)She couldn’t _______ her tears when she heard the bad news. 2.选择填空: 1)It was raining hard when I _______ early this morning. A. woke up B. looked up C. made up D. sent up 2)Another communication satellite(通讯卫星)was_______ last year. A. made up B. sent up C. seen off D. put up 3)My son will go abroad to study this afternoon. I’ll go to the airport to_______ him ________. A. put…o ff B. drive…off C. set…off D. see…off 4)I wondered what had happened to her. I haven’t_______ her for a long time. A. heard of B. heard from C. thought of D. listened to 5)It is impossible for most children not to________ their parents for food and clothes. A. turn on B. get on C. depend on D. carry on 6) I didn’t do well in the examination. When the teacher was______ the examination papers, I felt very nervous. A. giving in B. giving off C. giving out D. giving back 7)It’s time for the TV play. Would you please________ the TV? A. turn off B. turn on C. turn into D. turn over 8)As soon as he entered the room ,he______ his cap and sat down. A. took off B. took out C. took away D. took down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 9 By the time I got outsid

I.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Knowledge Objects (1) Key Vocabulary costume, show up, exhausted, embarrassed, empty, fool, April Fool’s Day, go off, stay up (2)Target Language When I got there, I found that he had fooled me. Aft er an hour, the other kids showld up, and I realized that my brother had fooled me. By the time I got to match class, I was exhausted because I had stayed up all night studying. I found out that my friend had fooled me. 2. Ability Objects (1)Train the students’ wri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 (2)Train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new vocabulary. 3. Moral Object Have you ever been fooled on April Fool’s Day? Share your story with your friends. Ⅱ. Teaching Key Points 1.Train the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 peaking skills with target language.2. Teach the students the new vocabulary. Ⅲ.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 Guide listening and oral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2. Help learn to use the new vocabulary correctly. Ⅳ. Teaching Methods 1. Listening 2. Pairwork and groupwork Ⅴ. Teaching Aid A t ape recorder Ⅵ.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Revision 1. Revise the article in Activity 3a on page 70 by asking several students to read it. 2. Dictate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phrases: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解读

通俗易懂诉阅者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解读 张坊中学古兆军 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语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中心词由“大自然”来修饰,这就让我们明白:此处所说的“语言”可不是人类的,文章要讲的是“大自然”(即自然界)的“语言”。于是,这就让我疑惑: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所特有的,大自然怎会有语言?进而,好奇心也驱使我思考:若真有语言,自然界的语言是什么呢? 带着渴求,走进正文。 课文第一段劈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使人感到突兀非凡,一时摸不透它的作用。但是,只要细心推敲句中“苏醒”一词,还是能够理解这句话讲到了春季即将来临 (“立春”的“立”字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季即将来临),大地上开始万物复苏。紧接着往 下读第二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第三句“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第四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就会发现课文以浓郁的抒情笔墨描绘了花草鸟等自然现象来展现 “苏醒”的内涵。继续往下读,便看到“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这句 话。刚读完时,脑子里慢慢岀现了骄阳下,各种水果慢慢长大的动画。但定睛再读,我们发现这句 话的主干是“夏季是时期”。查词典,时期是(多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的意思。结合词义, 那么这句话就有了强调夏天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之意。让人似有所感:这像是在介绍吧。下面的第六、七句写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紧接着,第八句的后半句又展现了冬天的“风雪载途”。 如果仅看前八句,文章开始部分只是由形象优美的描写展现岀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风景画。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勾勒诗情画意的四季图仅仅就是为了展现大自然景色的迷人色彩吗?若这样写下 去,似乎文章就成了写景的散文了吧。接着往下读,第九句“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 是,周而复始”引起了我的注意。“年年如是,周而复始”中的“是”作为指示代词,解释为 “这”。“周而复始”中的“周”解释为“绕一圈”,“始”解释为“开始”。“年年如是,周而 复始”即年年像这样,绕一圈又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像这样”当然是承上而言,这里的“这”不就是我眼中作者描述的四季图吗?看来,这句话是为前面的描述做了一个总结,使我们了解到了这是带有规律性的景象。我们知道,说明就是介绍,这第九句的介绍实际告诉我,科学家竺可桢不是在写散文,而是要让我们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弄清这一点以后,再来看前八句话,我们会明白,作者在前面几句的描述是精心构思的,一方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读者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如此“科普”,真是用心颇深! 当然,这样做的目的是基于科普文章通俗易懂的需要,基于更明白说明事理的需要。于是,再来看四季图,这就不是普通的景象了,而是关于科学领域方面的自然界的现象了。这样,我们就必须重新再读这段,来搞清楚“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到底是什么意思。 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岀,“是”应该指向的是自然界的现象。在前八句中我们可以提取岀这样一些现象: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植物孕育果实。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变黄。北雁南飞,昆虫销声匿迹。衰草连天的景象,(它们)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将这些现象分类整理,我们可以得岀自然界里生物的现象: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休眠,候鸟的迁徙、昆虫休眠等,以及自然界非生物变化:解冻、始雪、结冻等。在第九句中作者进一步总结强调,这些生物现象与非生物变化是年年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往复的,所以,作者所描述的这些现象应是具有周期性的现象。这个周期是以年为单位的。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八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桃花源记》 一、作者,又名,字,(朝代)著名诗人。 二、加点词解释 1.捕鱼为.业() 2.缘.溪行( ) 3.芳草鲜美 ..()4. 落英缤纷 ..( )5.欲穷.其林()6.渔人甚.()异.()之.() 7.仿佛 ..若有光()8.便舍.船()9.才.()通人 10.豁然开朗 .. ..()12.有良田....() 11.屋舍俨然 ()美池 ..()..()桑竹之属.()13.阡陌 ..()交通 14.其中往来种作 ..( ) 17. ..()15.悉.如外人( )16.黄发 ..()垂髫 并.()怡然 ..()自乐 18.见渔人,乃.大惊() 19.具.答之( ) 20.便要.还家( )21.咸.来问讯( ) 22.率妻子 ..() ..()邑人 来此绝境 ..()23.遂.与外人间隔( )24.乃.不知有汉()25. 无论 ..()..()魏晋26.此人一一为具言 ..所闻()27.皆.()叹惋 2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9.不足 ..()为.( )外人道也 30.便扶.()向.路()31.处处志.()之 32.及.郡下()33.诣.太守() 34.寻向所志.()35.遂.迷()36.欣然 ..()规.往()37.寻.病终()38. 无问津.者( ) 二、句子翻译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陋室铭》 一、作者,字梦得,(朝代)诗人,哲学家。 二、加点词解释 1.有仙则名.( ) 2. 斯.是陋室( ) 3.惟.( )吾德馨.( ) 4.苔痕上.阶绿 5.草色入. 帘青()6.谈笑有鸿儒 ..( )鸿.( ) 儒.( ) 7. 往来无白丁 ..()10. 无 ..()9.阅金经 ..( )8.可以调.( )素琴 丝竹 ..( )之乱.( )耳11. 无案牍 ..( )之劳.()形.( ) 三、句子翻译

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一内容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是现代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创作的科学小品文。 此文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阐述了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说明吧物候学的特性与本质。 全文综合运用了多种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语言浅显确切、简洁生动、层次清楚,条理明晰,因而通俗易懂。 二、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 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 虞人。 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 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 1910年赴美国留学,曾在哈佛大学地学系学气象,1918年获博士学位。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 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

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 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三、学习方法: 学习本篇文章时,关注作者如何对写景,又如何同时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四、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熟悉说明文文体。将是了解思维导图的方法。由点开始既是概念:(1)物候与物候学。(2)物候学的相关的意义。(3)影响物候现象的原因。

五、原文及标注 《大自然的语言》 原文: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2)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4)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

2016秋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

《大自然的语言》 1、给加点字注音: 萌发()翩然( )区域( ) 孕育()簌簌()纬度( ) 销声匿迹( ) 风雪载途( ) 连翘( ) 竺()可桢() 注意—多音字: 载:( )一年半载、记载翘:()翘首 ( )载歌载舞、装载( ) 翘尾巴 2、根据拼音写汉字: yán ()迟草长yīng()飞农yàn()悬shū( ) shuāi()草连天北yàn()南飞物hòu( )短cù() 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方法就是() A、说明拟人 B、叙述对偶 C、描写拟人 D、抒情比喻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正确的排序就是: ①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②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③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④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就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就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⑤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5、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 (2)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就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就是纬度。……经度的差异就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就是高下的差异。……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6、(2013铜仁)阅读课文“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就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回答问题。 (1)选文的说明对象就是什么?就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八年级科学下册 《1.5表示元素的符号》教案 浙教版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 (H、O、C、N、S、Si、Na、Fe、Cu、Cl、Ca、Ag、Al、I、K、P),要求会写、会读、会用。 2、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教学建议 1、从复习符号的意义引出元素符号。 2、强化元素符号的读法和规范书写,重点记忆16种元素。 3、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复习〕按要求给下列物质分类:水、二氧化碳、氧气、五氧化二磷、氯酸钾、氮气、金刚石。其中哪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并说说这些物质的元素组成。 〔引言〕从前面测验题可见,各种物质及组成元素用中文字来表示比较麻烦,而且象“氯酸钾、金刚石”这些物质的元素组成用中文字很难看出其元素组成。怎么办? 我们知道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因此为了应用和交流的方便,国际上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元素和各种物质。 今天我们学习元素符号。 二、教学新课 (一)元素符号每种元素用一种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元素符号。 1、讲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例:C、O、H等。 思考:钙元素和铜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相同,钙元素和铜元素应是什么? 总结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第一个字母须大写,第二个字母须小写。 例:H、Ca、Cu、Mg等 2、运用元素周期表查找教材中的几种元素符号,分散难点,化整为零,这是记忆元素符号的“诀窍”之一。 3、讲解记忆元素符号的“诀窍”之二:采用韵语和文字与字母对照记忆法。记忆时,一边口念元素名称,一边手写元素符号,这样反复练习,便可较快地记住这些元素名称和符号了。 ①老师带读上述韵语数遍后,让学生独立记忆。 ②兴趣比赛:老师读元素名称,学生写符号;或老师写符号,学生读其名称。举行小组抢答比赛,优胜者给予奖励 (二)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 [讲解]元素符号一般表示:①一种元素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元素符号“N”表示氮元素,也表示一个氮原子。 2、[思考] “2N”表示什么?(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 [讲解] “2N”表示2个氮原子(再次强调元素不能讲个数) 3、[设问]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Cl、2H。 [讲解]Cl表示:氯元素和1个氯原子;2H表示2个氢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