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切比雪夫不等式与大数定律

第11讲  切比雪夫不等式与大数定律
第11讲  切比雪夫不等式与大数定律

第11讲 切比雪夫不等式与大数定律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与大数定律的内涵。 2.使学生会用切比雪夫不等式及大数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与大数定律的内涵。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与大数定律的统计意义。 教学学时:2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三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3.5 切比雪夫不等式与大数定律

1.切比雪夫(Chebyshev )不等式

我们知道方差)(X D 是用来描述随机变量X 的取值在其数学期望)(X E 附近的离散程度的,因此,对任意的正数ε,事件ε≥-)(X E X 发生的概率应该与)(X D 有关,而这种关系用数学形式表示出来,就是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切比雪夫不等式。

定理1 设随机变量X 的数学期望)(X E 与方差)(X D 存在 ,则对于任意正数ε,不等式

2

)

(])([ ε

εX D X E X P ≤≥- (1)

2

)

(1])([ ε

εX D X E X P -

≥<- (2)

都成立。不等式(1)和(2)称为切比雪夫不等式。

下面只对连续随机变量情形证明不等式(1)和(2)。 证 设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x f ,则有

?

≥-=

≥-ε

ε)()(])([ X E x dx x f X E X P ≤

?

≥--ε

ε

)(2

2

)()]

([X E x dx

x f X E x

2

2

2

)

()()]([1

ε

ε

X D dx x f X E x =

-≤

?

+∞

-

由于ε≥-)(X E X 与ε<-)(X E X 是对立事件,故有

2

)

(1])([1])([ ε

εεX D X E X P X E X P -

≥≥--=<-

切比雪夫不等式给出了在随机变量X 的分布未知的情况下,只利用X 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即可对X 的概率分布进行估值的方法,这就是切比雪夫不等式的重要性所在。

例1 已知正常男性成人血液中,每毫升含白细胞数的平均值是7300,均方差是700,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每毫升血液含白细胞数在9400~5200之间的概率。

解 设X 表示每毫升血液中含白细胞个数,则

700

)()(,7300)(==

=X D X X E σ

}2100|7300{|1}2100|7300{|}94005200{≥--=≤-=≤≤X P X P X P 又

9

12100

700}2100|7300{|2

2=

≤≥-X P

所以

98}94005200{≥

≤≤X P

2.大数定律

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我们可以证明概率论中一个重要的大数定律--切比雪夫定理。

定理2(切比雪夫定理) 设独立随机变量序列 ,,,,21n X X X 的数学期望

),(,),(),(21n X E X E X E

和方差

),(,),(),(21n X D X D X D

都存在,并且方差是一致有上界的,即存在常数C ,使得

,,,2,1 ,)(n i C X D i =≤

则对于任意的正数ε,有

1)|)(1

1

(|

lim 1

1

=<-

∑∑==∞

→εn

i i

n

i i n X E n

X n

P (3)

证 我们用切比雪夫不等式证明该定理。 因为

∑∑

===

n

i i

n

i i X E n

X n

E 1

1

)(1)1(

而n X X X ,,,21 相互独立性,所以

)(1)1

(1

2

1

∑∑===

n

i i

n

i i X D n

X n

D

应用切比雪夫不等式得

)(11)|)(11(|

1

2

2

1

1

∑∑∑

===-

≥<-

n

i i

n

i i

n

i i X D n X

E n

X n

P ε

ε

因为),,2,1( )(n i C X D i =≤,所以∑=≤n

i i nC X D 1

)(,由此得

2

1

1

1)|)(11(|

ε

εn C X E n

X n

P n

i i n

i i -

≥<-

==

当∞→n 时,得

1)|)(1

1

(|

lim 1

1

≥<-

∑∑==∞

→εn

i i

n

i i n X E n

X n

P

但是概率不能大于1,所以有

1)|)(11(|

lim 1

1

=<-

∑∑

==∞

→εn

i i

n

i i n X

E n

X n

P

切比雪夫定理说明:独立随机变量序列 ,,,,21n X X X 的数学期望与方差都存在,

且方差一致有上界,则经过算术平均后得到的随机变量∑

==

n

i i

X n

X 1

1,当n 充分大时,

它的值将比较紧密地聚集在它的数学期望X E 的附近,这就是大数定律的统计意义。

切比雪夫定理的一个重要推论就是著名的伯努利定理。

定理3(伯努利定理) 在独立试验序列中,设事件A 的概率P (A )=p ,则对于任

意的正数ε,当试验的次数∞→n 时,有

1)|)((|lim =<-∞

→εp A f P n n

其中)(A f n 是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发生的频率。

证 设随机变量i X 表示事件A 在第i 次试验中发生的次数( ,,,2,1n i =),则这些随机变量相互独立,服从相同的“0-1”分布,并有数学期望与方差:

,,,2,1,4

1)1()(,)(n i p p X D p X E i i =≤

-==

于是,由切比雪夫定理得

1)|1

1

(|

lim 1

1

=<-

∑∑==∞

→εn

i n

i i n p n

X n

P

易知∑=n

i i X 1

就是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发生的次数A n ,由此可知

)(1

1

A f n

n X n

n A n

i i ==

∑=

所以有

1)|)((|lim =<-∞

→εp A f P n n

伯努利定理说明:当试验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很多次时,随机事件A 的频率

)(A f n 将稳定在事件A 的概率P (A )附近,这个正确的论断曾经在一系列的科学试验

以及大量的统计工作中得到证实,而伯努利定理从理论上对此给出了严格的证明。 例2 从某工厂的产品中任取200件来检查,结果发现其中有6件次品,能否相信该工厂产品的次品率?%1≤p

解 假设该工厂的次品率%1≤p ,则检查200件产品其中次品率6≥X 的概率应为

∑∑=-=--

=≤

≥5

200200

200

6

200200

)

09.0()01.0(1)

99.0()01.0()6(x X

X X x x

x x

C

C

X P

因为200=n 很大,且01.0=p 较小,故可按近似公式计算,并有201.0200=?=λ,从而

0166

.0 )

0361.00902.01804.02707.02707.01353.0(1!

2

1)6(2

5

=+++++-≈-

≤≥-=∑

e

x X P x x

在工业生产中一般把概率小于0.05的事件认为是小概率事件,由此可见上述事件

X 6≥是小概率事件。按小概率事件的实际不可能性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个别试验中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而现在却发生了,所以不能相信该工厂产品的次品率p 1≤%。

(完整版)均值不等式及其证明

1平均值不等式及其证明 平均值不等式是最基本的重要不等式之一,在不等式理论研究和证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平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有许多种方法,这里,我们选了部分具有代表意义的证明方法,其中用来证明平均值不等式的许多结论,其本身又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许多竞赛的书籍中,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和讨论,如数学归纳法、变量替换、恒等变形和分析综合方法等,这些也是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1.1 平均值不等式 一般地,假设12,,...,n a a a 为n 个非负实数,它们的算术平均值记为 12...,n n a a a A n +++= 几何平均值记为 112(...)n n n G a a a == 算术平均值与几何平均值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12...n a a a n +++≥ 即 n n A G ≥, 当且仅当12...n a a a ===时,等号成立。 上述不等式称为平均值不等式,或简称为均值不等式。 平均值不等式的表达形式简单,容易记住,但它的证明和应用非常灵活、广泛,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为使大家理解和掌握,这里我们选择了其中的几种典型的证明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1.2 平均值不等式的证明 证法一(归纳法) (1) 当2n =时,已知结论成立。 (2) 假设对n k =(正整数2k ≥)时命题成立,即对 0,1,2,...,,i a i k >=有 1 1212...(...)k k n a a a a a a k +++≥。 那么,当1n k =+时,由于

121 1 (1) k k a a a A k +++++= +,1k G +=, 关于121,,...,k a a a +是对称的,任意对调i a 与j a ()i j ≠,1k A +和1k G +的值不改变,因此不妨设{}1121min ,,...,k a a a a +=,{}1121max ,,...,k k a a a a ++= 显然111k k a A a ++≤≤,以及1111()()0k k k a A a A +++--<可得 111111()k k k k A a a A a a +++++-≥. 所以 1111211 1(1)...k k k k k k kA k A A a a a A A k k k +++++++-+++-= == 2111...()k k k a a a a A k ++++++-=≥即12111...()k k k k k A a a a a A +++≥+- 两边乘以1k A +,得 111211112111...()...()k k k k k k k k k k A a a A a a A a a a a G ++++++++≥+-≥=。 从而,有11k k A G ++≥ 证法二(归纳法) (1) 当2n =时,已知结论成立。 (2) 假设对n k =(正整数2k ≥)时命题成立,即对 0,1,2,...,,i a i k >=有 12...k a a a +++≥ 那么,当1n k =+时,由于

浅谈几个著名的大数定律及应用

2010.No34 4 摘 要 大数定律以严格的数学形式表达了随机现象最根本的性质——平均结果的稳定性,是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具体表现,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大数定律,并给出一些简单应用。 关键词 大数定律 随机变量 数学期望 概率 1 引言 “大数定律”本来是一个数学概念,又叫做“平均法则”。在随机事件的大量重复出现中,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大数定律,通俗地说,这个定理就是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的频率以概率为稳定值。比如,我们向上抛一枚硬币,硬币落下后哪一面朝上本来是偶然的,但当我们向上抛硬币的次数足够多时,达到上万次甚至几十万几百万次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硬币向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二分之一。偶然中包含着必然。 从概率的统计定义中可以看出: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即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事件的频率逐渐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人们在实践中观察其他一些随机现象时,也常常会发现大量随机个体的平均效果的稳定性。这就是说,无论个别随机个体以及它们在试验进行过程中的个别特征如何,大量随机个体的平均效果与每一个体的特征无关,且不再是随机的深入考虑后,人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稳定性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具有稳定性?这就是大数要研究的问题。 2 几个大数定律 在介绍大数定律之前,先介绍几个相关定义。 定义1[1]设ξn (n=1,2,……)为概率空间(Ω,F,P)上定义的随机变量序列(简称随机序列),若存在随机变数ξ,使对任意ε>0,恒有: 则称随机序列 依概率收敛于随机变量ξ(ξ也可以是一个常数),并用下面的符号表示: 定义2[2]设 为一随机序列,数学期望E(ξn )存在,令 ,若 ,则称随机序列 服从大数定律,或者说大数法则成立。 切比雪夫不等式 设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E(X)与方差D(X)存在,则对于任意正数ε,不等式 都成立。不等式(1)和(2)称为切比雪夫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给出了在随机变量X的分布未知的情况下,只利用J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即可对J的概率分布进行估值的方法,这就是切比雪夫不等式的重要性所在。 大数定律形式很多,我们仅介绍几种最常用的大数定律。定理1[1] (切比雪夫大数定律) 设随机变量ξ1,ξ2,…ξn 相互独立,它们的数学期望依次为a 1,a 2,…a n 方差依次为σ12,σ22,…σn 2而且存在正常数k,使得对一切i=1,2,…,有σi 2

切比雪夫不等式例题

关于切比雪夫不等式的题目现有一大批种子,其中良种占1/6,现从中任取6000颗种子,请用切比雪夫不等式计算这6000粒种子中良种所占的比例与1/6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01的概率。利用切比雪bai夫不等式回答下面du两个问题均值为zhi3,方差为dao4的随机变量X,利用切比雪夫专不等式确定P(-2 < X < 8)的下界属限.2 .均值为3,方差为4的随机变量X,且X的概率分布以均值3为中心对称,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确定P(X <= 0)的上界限|EX=9 DX=9,EY=9 DY=4E(X-Y)=9-9=0D(X-Y)=DX+DY- 2ρxy(DX*DY)^bai0.5=9+4-2*0.5*(9*4)^0.5=7P(|X?Y|≤du4)=1-P(|X?Y-E(X-Y)|≥4)而由切比zhi雪夫不等dao式P(|X?Y-E(X-Y)|≥4)≤D(X-Y)/4^2=7/16所以P(|X?Y|≤4)≥1-7/16=9/16切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任一随机变量X ,若EX与DX均存在,则对任意ε>0, 恒有 P{|X-EX|>=ε}<=DX/ε^2 或P{|X-EX|<ε}>=1-DX/ε^2 在你这题中,X~N(2,4) 所以EX=2 ε=3 DX=4 所以P{|X-2|>=3}<=4/(3^2)=4/9方法点拨: 设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和方差都存在,有或 .切比雪夫不等式给出了在随机变量X的分布未知,而只知道和的情况下估计概率 的界限。例1已知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为偶函数,$D(X)=1$,且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得$P\left\{ \left| X

\right|<\varepsilon \right\}\ge 0.96$,则常数$\varepsilon =\_\_\_\_\_.$ 【答案】5 例2设随机变量和的数学期望分别-2和2,方差分别1和4,而相关系数为-0.5,则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有____ 【答案】^$的均bai值=10000*3/4=7500方差=10000*3/4*(1-3/4)=1625根据切比du雪夫不zhi等式P{0.74< $/10000 <0.76}=( P{|$/10000-0.75 |<0.01}>=1-(1625/10000^dao2)/0.01^2 =0.837519世纪俄国数学家bai切比雪夫研究统计规律中,du论证并用标准差表达zhi了一个不等式,这个不等式具有普遍的dao意义,被称作切比雪夫定理chebyshev's theorem 其大意是:任意一个数据集中,位于其平均数m个标准差范围内的比例(或部分)总是至少为1-1/㎡,其中m 为大于1的任意正数。对于m=2,m=3和m=5有如下结果:所有数据中,至少有3/4(或75%)的数据位于平均数2个标准差范围内。所有数据中,至少有8/9(或88.9%)的数据位于平均数3个标准差范围内。所有数据中,至少有24/25(或96%)的数据位于平均数5个标准差范围内。其计算公式通常表示为:μ为X的均值,sigma为X的标准差。若和则有它是由排序不等式而来。切比雪夫不等式的积分形式如下:若f 和g 是区间[0,1]上的可积的实函数,并且两者都是递增(或递减)的,则有上式可推广到任意区间。

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证明_切比雪夫不等式证明

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证明_切比雪夫不等式证明一、 试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证明:能以大小0.97的概率断言,将一枚均匀硬币连续抛1000次,其出现正面的次数在400到600之间。 分析:将一枚均匀硬币连续抛1000次可看成是1000重贝努利试验,因此 1000次试验中出现正面H的次数服从二项分布. 解:设X表示1000次试验中出现正面H的次数,则X是一个随机变量,且 ~XB1000,1/2.因此 500 2 1 1000=×==npEX, 250 2 答题完毕,祝你开心! 1 1 2 1 10001= ××= =pnpDX, 而所求的概率为 }500600500400{}600400{ << =< }100100{< < =EXXP }100{< =EXXP 975.0 100

1 2 = ≥ DX . 二、 切比雪夫Chebyshev不等式 对于任一随机变量X ,若EX与DX均存在,则对任意ε>0, 恒有P{|X-EX|>=ε}<=DX/ε^2 或P{|X-EX|<ε}>=1-DX/ε^2 切比雪夫不等式说明,DX越小,则 P{|X-EX|>=ε} 越小,P{|X-EX|<ε}越大,也就是说,随机变量X取值基本上集中在EX附近,这进 一步说明了方差的意义。 同时当EX和DX已知时,切比雪夫不等式给出了概率P{|X-EX|>=ε}的一个上界,该 上界并不涉及随机变量X的具体概率分布,而只与其方差DX和ε有关,因此,切比雪夫 不等式在理论和实际中都有相当广泛的应用。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切比雪夫不等式应用广泛,但在一个具体问题中,由它给出的概率上界通常比较保守。 切比雪夫不等式是指在任何数据集中,与平均数超过K倍标准差的数据占的比例至多 是1/K^2。 在概率论中,切比雪夫不等式显示了随机变数的「几乎所有」值都会「接近」平均。 这个不等式以数量化这方式来描述,究竟「几乎所有」是多少,「接近」又有多接近: 与平均相差2个标准差的值,数目不多于1/4 与平均相差3个标准差的值,数目不多于1/9 与平均相差4个标准差的值,数目不多于1/16 …… 与平均相差k个标准差的值,数目不多于1/K^2 举例说,若一班有36个学生,而在一次考试中,平均分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 我们便可得出结论:少于50分与平均相差3个标准差以上的人,数目不多于4个=36*1/9。

(完整版)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

第五章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 【基本要求】1、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 2、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Bernoulli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成立的条件及结论; 3、了解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列维—林德伯格定理)和德莫佛—拉普拉斯 中心极限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的应用条件和结论,并会用 相关定理近似计算有关随机事件的概率。 【本章重点】切比雪夫不等式,切比雪夫大数定理及Bernoulli大数定理。 【本章难点】对切比雪夫大数定理及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的理解。 【学时分配】2学时 【授课内容】 §5.1 大数定律 0.前言 在第一章我们提到过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即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于某个常数,这一事实显示了可以用一个数来表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这使人们认识到概率是客观存在的,进而由频率的三条性质的启发和抽象给出了概率的定义,而频率的稳定性是概率定义的客观基础。在实践中人们还认识到大量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也具有稳定性,而这种稳定性就是本节所要讨论的大数定律的客观背景,而这些理论正是概率论的理论基础。 下面介绍三个定理,它们分别反映了算术平均值及频率的稳定性。 一、切比雪夫大数定律 1

2 事件的频率稳定于概率,能否有p n lim n n =μ∞→,答案是否定的。而是用)(0}{ ∞→→ε≥-μn p n P n [依概率收敛]来刻划 (弱)。或者用{}1n n P p n →∞ μ???→=[a.e.收敛] 来刻划(强)。 1.定义:设ΛΛ,,,,21n X X X 是一个随机变量序列,a 是一个常数,若对于任意正数ε,有 ()1lim =<-∞ →εa X P n n , 则称序列ΛΛ,,,,21n X X X 依概率收敛于a .记为a X P n ?→? . 2.切比雪夫不等式 设随机变量ξ具有有限的期望与方差,则对0>?ε,有 2 ) ())((ε ξεξξD E P ≤ ≥-或2 ) (1))((ε ξεξξD E P - ≥<- 证明:我们就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情况来证明。设~()p x ξ,则有 2 2 ()()(())(())()()x E x E x E P E p x dx p x dx ξ ε ξ ε ξξξεε -≥-≥--≥= ≤ ?? 22 2 1 () (())()D x E p x dx ξξεε+∞ -∞ ≤ -= ? 该不等式表明:当)(ξD 很小时,))((εξξ≥-E P 也很小,即ξ的取值偏离)(ξE 的可能性很小。这再次说明方差是描述ξ取值分散程度的一个量。 切比雪夫不等式常用来求在随机变量分布未知,只知其期望和方差的情况下,事件 {}E ξξε-≥概率的下限估计;同时,在理论上切比雪夫不等式常作为其它定理证明的工具。 3.定理1(切比雪夫大数定律) 设}{n ξ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序列,每一随机变量都有有限的方差,且一致有界,即存在 常数C ,使Λ,2,1)(=≤i C D i ξ,则对任意的0>ε,有01111 =ε≥ξ-ξ∑∑==∞→})(E n n {P lim n i n i i i n [即

经典不等式证明-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均值不等式

几个经典不等式的关系 一 几个经典不等式 (1)均值不等式 设12,,0n a a a >L 是实数 其中0,1,2,i a i n >=L .当且仅当12n a a a ===L 时,等号成立. (2)柯西不等式 设1212,,,,,n n a a a b b b L L 是实数,则 当且仅当0(1,2,,)i b i n ==L 或存在实数k ,使得(1,2,,)i i a kb i n ==L 时,等号成立. (3)排序不等式 设12n a a a ≥≥≥L ,12n b b b ≥≥≥L 为两个数组,12n c c c L ,, ,是12n b b b L ,,,的任一排列,则 当且仅当12n a a a ===L 或12n b b b ===L 时,等号成立. (4)切比晓夫不等式 对于两个数组:12n a a a ≥≥≥L ,12n b b b ≥≥≥L ,有 当且仅当12n a a a ===L 或12n b b b ===L 时,等号成立. 二 相关证明 (1)用排序不等式证明切比晓夫不等式 证明:由 而 根据“顺序和≥乱序和”(在1n -个部分同时使用),可得 即得 同理,根据“乱序和≥反序和”,可得 综合即证 (2)用排序不等式证明“几何—算数平均不等式”12n a a a n +++≤ L 证明:构造两个数列: 其中 c =因为两个数列中相应项互为倒数,故无论大小如何,乘积的..........................和:.. 总是两数组的反序和......... .于是由“乱序和≥反序和”,总有 于是 即 即证 (3)用切比晓夫不等式证明“算数—开方平均不等式”: 12n a a a n +++≤ L 证明:不妨设12n a a a ≥≥≥L ,

不等式的若干证明方法

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不等式的若干证明方法 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2-1班 学生姓名:高春 指导教师:马昌秀 答辩日期:2016年5 月3日 新疆师范大学教务处

目录 1.引言 (1) 2.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 (2) 2.1比较法 (2) 2.1.1 作差法 (2) 2.1.2作商法 (2) 2.2 分析法 (3) 2.3 综合法 (3) 2.4 反证法 (4) 2.5 放缩法 (5) 2.6 数学归纳法 (5) 2.7换元法 (6) 2.7.1增量换元法.. (6) 2.7.2三角换元法 (6) 2.7.3 比值换元法 (7) 2.8 标准化法 (7) 2.9 公式法 (8) 2.10 分解法 (8) 2.11 构造法 (9) 2.11.1 构造对偶式模型 (9) 2.11.2 构造函数模型 (9) 2.12 借助几何法 (10) 3.利用函数证明不等式 (10) 3.1 极值法 (10) 4.利用著名不等式 (11) 4.1 均值不等式 (11) 4.2 柯西-施瓦茨不等式 (12) 4.3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12) 4.4 赫尔德不等式 (13) 4.5 詹森不等式 (13) 4.6 闵可夫斯基不等式 (14) 4.7 伯努利不等式 (15)

4.8 切比雪夫不等式 (15) 4.9 琴生不等式 (16) 4.10 艾尔多斯—莫迪尔不等式 (16) 4.11 排序不等式定理 (16) 5.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18) 谢辞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切比雪夫不等式及其在大数定律中的应用

浅析切比雪夫不等式及其在大数定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2-21T14:00:50.797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作者:吉润辰 [导读] 切比雪夫不等式一直以来在概率统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阐明了实验均数和方差之间的具体关系 扬州中学树人学校九龙湖校区 摘要:切比雪夫不等式一直以来在概率统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阐明了实验均数和方差之间的具体关系,并为大数定律提供理论基础,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利用该不等式可以成功推导得到正态分布的3准则,并引出利用中心极限定理将各类分布形式与正态分布相联系。本文主要介绍切比雪夫不等式和大数定律的推导方式,并举例说明二者在实验科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切比雪夫不等式;大数定律;马尔科夫不等式;标准正态分布 1.引言 切比雪夫不等式是19世纪俄国数学家切比雪夫在研究概率统计规律中发现的,并用该不等式描述了标准差与实验样本量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是概率统计中最重要的不等式之一,可以将其推广为切比雪夫定理[2]。它将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联系起来,并阐述了实验样本数据与理论计算真值的误差具体关系。除此之外,切比雪夫不等式也是马尔可夫不等式的特殊形式,即随机变量的误差函数大于或等于任意一个正数的概率的上限,该不等式是以俄国数学家马尔可夫命名,但它也曾出现在一些更早的文献中。 切比雪夫不等最重要的应用就是证明了大数定律,这为中心极限定理和正态分布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3]。说明了当实验次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可以将实验误差看作均匀分布的函数,并可以用实验样本频率来近似的替代实验概率,是各类概率统计方法的前提条件,并为统计方法的一般化提供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础,是该类方法在各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切比雪夫不等式及大数定律的推导方式,并与马尔科夫不等式相联系,列举二者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我们可以发现,正态分布最为重要的3准则便由此得到,并拓宽中心极限定理的一般化应用。 2.基本原理 2.1 切比雪夫不等式 切比雪夫不等式的具体表述如下:设任意一组随机变量为X,且该组数据的期望为E(X)=,方差为D(x)=。对于任意一个正数,均有如下表示[1]:

均值不等式的证明

平均值不等式及其证明 平均值不等式是最基本的重要不等式之一,在不等式理论研究和证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平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有许多方法,这里,我们选了部分具有代表意义的证明方法,其中用来证明平均值不等式的许多结论,其本身又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许多 竞赛的书籍中,都有专门的章节和讨论,如数学归纳法、变量替换、恒等变形和分析 综合方法等,这些也是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1.1平均值不等式 一般地,假设,,,为n个非负实数,他们的算术平均值记为 几何平均值记为 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即,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上述不等式成为平均值不等式,或简称为均值不等式。 平均值不等式的表达形式简单,容易记住,但它的证明和使用非常灵活、广泛,有多 重不同的方法。为使大家理解和掌握,这里我们选择了其中的几种典型的证明方法。 供大家参考学习。 1.2平均值不等式的证明 证法一(归纳法) (1)当n=2时,已知结论成立。 (2)假设对n=k(正整数k)时命题成立,即对 ,,,,有 。 那么,当n=k+1时,由于

, 关于,,,是对称的,任意对调和,和的值不改变,因此不妨设,,,,,,,显然,以及()()可得 () 所以 () () 即()两边乘以,得 从而,有 证法二(归纳法) (1)当n=2时,已知结论成立。 (2)假设对n=k(正整数k)时命题成立,即对,,,,有 。 那么,当n=k+1时,由于 从而,有 证法三(利用排序不等式)

设两个实数组,,,和,,,满足 ;, 则(同序乘积之和) (乱序乘积之和) (反序乘积之和) 其中,,,是,,的一个排列,并且等号同时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或成立。 证明: 切比雪夫不等式(利用排序不等式证明) 杨森不等式(Young)设,,,则对 ,有等号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琴生不等式(Jensen) 设,(,)为上凸(或下凸)函数,则对任意,(,,),我们都有 或 其中,, 习题一 1.设,求证:对一切正整数n,有 () 2.设,,,求证 ()()()( 3.设,,为正实数,证明:

经典不等式证明-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均值不等式

几个经典不等式的关系 一 几个经典不等式 (1)均值不等式 设12,,0n a a a > 是实数 1212111+n n a a a n n a a a +++≤≤≤ ++ 其中0,1,2,i a i n >= .当且仅当12n a a a === 时,等号成立. (2)柯西不等式 设1212,,,,,n n a a a b b b 是实数,则 ()()()2 2222221 2121122n n n n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 当且仅当0(1,2,,)i b i n == 或存在实数k ,使得(1,2,,)i i a kb i n == 时,等号成立. (3)排序不等式 设12n a a a ≥≥≥ ,12n b b b ≥≥≥ 为两个数组,12n c c c ,,,是12n b b b ,,,的任一排列,则 112211221211n n n n n n n a b a b a b a c a c a c a b a b a b -+++≥+++≥+++ 当且仅当12n a a a === 或12n b b b === 时,等号成立. (4)切比晓夫不等式 对于两个数组:12n a a a ≥≥≥ ,12n b b b ≥≥≥ ,有 112212121211 n n n n n n n a b a b a b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n n n n -++++++++++++????≥≥ ??????? 当且仅当12n a a a === 或12n b b b === 时,等号成立. 二 相关证明 (1)用排序不等式证明切比晓夫不等式 证明:由 ()()()1122121211221212n n n n n n n n a b a b a b a a a b b b n n n n a b a b a b a a a b b b +++++++++???? ≥ ??? ?????+++≥++++++ 而 ()()121211221223113242142531122 1211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 根据“顺序和≥乱序和”(在1n -个部分同时使用),可得 ()()()11221212n n n n n a b a b a b a a a b b b +++≥++++++ 即得

经典不等式证明-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均值不等式

经典不等式及其证明 第1页 几个经典不等式的关系 一 几个经典不等式 (1)均值不等式 设12,,0n a a a > 是实数 1212111+n n a a a n n a a a +++≤≤≤ ++ 其中0,1,2,i a i n >= .当且仅当12n a a a === 时,等号成立. (2)柯西不等式 设1212,,,,,n n a a a b b b 是实数,则 ()()()2 2222221 2121122n n n n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 当且仅当0(1,2,,)i b i n == 或存在实数k ,使得(1,2,,)i i a kb i n == 时,等号成立. (3)排序不等式 设12n a a a ≥≥≥ ,12n b b b ≥≥≥ 为两个数组,12n c c c ,,,是12n b b b ,,,的任一排列,则 112211221211n n n n n n n a b a b a b a c a c a c a b a b a b -+++≥+++≥+++ 当且仅当12n a a a === 或12n b b b === 时,等号成立. (4)切比晓夫不等式 对于两个数组:12n a a a ≥≥≥ ,12n b b b ≥≥≥ ,有 112212121211 n n n n n n n a b a b a b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n n n n -++++++++++++????≥≥ ??????? 当且仅当12n a a a === 或12n b b b === 时,等号成立. 二 相关证明 (1)用排序不等式证明切比晓夫不等式 证明:由 ()()()1122121211221212n n n n n n n n a b a b a b a a a b b b n n n n a b a b a b a a a b b b +++++++++???? ≥ ??? ?????+++≥++++++ 而 ()()121211221223113242142531122 1211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 根据“顺序和≥乱序和”(在1n -个部分同时使用),可得 ()()()11221212n n n n n a b a b a b a a a b b b +++≥++++++ 即得

概率论大数定律及其应用

概率论基础结课论文 题目:独立随机序列的大数事件的定理与应用 作者:信计1301班王彩云130350119 摘要:概率论历史上第一个极限定理属于伯努利,后人称之为“大数定律”。概率论中讨论随机变量序列的算术平均值向常数收敛的定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又称弱大数理论。 大数定律以严格的数学形式表达了随机现象最根本的性质—平均结果的稳定性,它是概率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是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具体表现,应用很广泛。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大数定律,并分析了它们在理论与实际中的应用。 关键词:弱大数定理伯努利大数定理随机变量数学期望概率 引言:“大数定律”本来是一个数学概念,又叫做“平均法则”。在随机事件的大量重复出现中,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大数定律,通俗的说,这个定律就是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的频率以概率为稳定值。比如,我们向上抛一枚硬币,硬币落下时哪一面朝上本身是偶然的,但当我们向上抛的硬币的次数足够多时,达到上万次甚至几十万几百万时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硬币朝上的次数大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 从概率的统计定义中可以看出: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即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事件的频率逐渐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人们在实践中观察其他的一些随机现象时,也常常会发现大量随机个体的平均效果的稳定性。这就是说,无论个别随机个体以及它们在试验进行过程中的个别特征如何,大量随机个体的平均效果与每一个体的个别特征无关,而且结果也不再是随机的。深入考虑后,人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稳定性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具有稳定性?这就是我们大数要研究的问题。 概率与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学科,而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只有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或观察才呈现出来。然而,在大量重复试验或观察中,我们会发现,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它的稳定性会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种稳定性与它在在实验进行中的个别特征无关,且不再是随机的。大数定律给出了稳定性的确切含义,并且给出了什么条件下才具有稳定性。那么,这对于我们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有哪些实际意义呢?这就是我们在下面将要了解到的,大数定律的某些应用。即,大数定律及其在理论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05第五讲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第五讲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考纲要求 1.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 2.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理和辛钦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大数定律). 3.了解棣莫佛-拉普拉斯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和列维-林德伯格定理(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中心极限定理). 问题1 何谓切比雪夫不等式? 答 设随机变量X 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存在,则对于任意0ε>,有 {}21DX P X EX εε-<>-或者{}2DX P X EX εε-≥≤. 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可以用DX 估计事件X EX ε-<的概率. 例 1.设随机变量X 和Y 的数学期望分别2-和2,方差分别为1和4,而相关系数为0.5-,则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有}6{≥+Y X P . 解 ()0E X Y +=,()2(,)3D X Y DX DY Cov X Y +=++=, 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有231{6}612P X Y +≥≤ =. 2.设随机变量X 的数学期望为1,方差为14 ,试何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03}P X <<. 问题2 何谓大数定律?叙述切比雪夫大数定律、辛钦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大数定律)和伯努利大数定理. 答 将切比雪夫不等式应用于随机变量列n X X X ,,,21 的算术平均值1 1n n i i X X n ==∑,得 {}21n n n DX P X EX εε-<>- . 若,0n n DX →∞→,则有 {} lim 1n n n P X EX ε→∞-<=. 称随机变量列12,,,,n X X X 服从大数定律,并称n X 依概率收敛于n EX . ⑴切比雪夫大数定律:设随机变量12,,,,n X X X 相互独立,它们的数学期望和方差都存在,且方差一致有界,则

切比雪夫不等式的一个推广形式

切比雪夫不等式的一个推广形式 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A距地面8米,如果A以a米/秒速度下滑,猜猜,底端B也以 相同的速度滑动吗?并计算当A=1时B滑动的速度 . (图7) 分析:该题实际上是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和 (图6) 函数值的问题,由题意得A(-4,0),B(4,0),C(3,0),可得二次函数解析式 y=-4Π7x+64Π7.可知校门最大高度为64Π7, 2 分析:该题涉及数学基础知识是勾股定理 和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运用,不妨设B滑动的速度为x米/秒,即可得方程 (8-a)2+(x+6)2=102 化简得:x+12x+a-16a=0 当a=1时x2+12x-15=0得x≈1.4.可见,底端B下滑的速度比A端下滑的速度快. 【例7】某大学校门是一抛物线水泥建筑物,大门地面宽度为8米,两侧距地面4米高处各有一个挂校名匾额用的铁环,铁环之间水平距离为6米,以校门地面宽度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平面,(1)求校门的最大高度;(2)该大学将近几年教研成果装在汽车上到校外展示厅展示,汽车宽度为7米,那么汽车与成果共高小于多少米,汽车方能通过校门?(精确 到0.1米 ) 2 2 然后把x=7Π2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得. 总之,数学问题解决的一条基本思路是“将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并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多年的教学经验也清楚地告诉我:由于未知(复杂)问题与已知(简单)问题之间,数与形之间问题,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往往没有明显联系,因此需要我们教

师通过探究型的教,才能全面提高学生基础学力、探究型学力、拓展型学力.同时需要设置一些过程性变化在两者之间进行适当铺垫,架起两者之间无数桥梁,逐步培养学生掌握数学转化的思想方法,全面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研究 切比雪夫不等式的一个推广形式 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200234) 许庆祥 切比雪夫不等式是一个重要的不等式,它 44 在中学数学竞赛中有一些很重要的应用,它的 一个初等的证明见文献[1]第236页.本文用全新的方法给出切比雪夫不等式的一个推广形式.值得指出的是,文献[1]的方法已不再适用于证明下述不等式: 推广的切比雪夫不等式: 设a1≤a2≤…≤an,b1≤b2≤…≤bn, n i=1 n n n 则∑aibn+1-it1≤(∑aiti)(∑biti)i=1i=1i=1 n ≤i∑aibiti.=1 注:若所有的t1i=n ,上述不等式即为切 比雪夫不等式. 为证明所述的不等式,我们转而证明下述更为广泛的积分不等式;

马尔科夫及切比雪夫不等式的证明

马尔可夫与切比雪夫不等式及其等号成立的条件 * 丁永臻1 黄志敏2(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数学学院 山东东营 257061; 2.东营市技术学院基础部 山东东营 257097)摘要 用现代概率论方法证明马尔可夫和切比雪夫不等式,并给出其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 关键词 马尔可夫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概率,随机变量 中图分类号 O 211 本文用现代概率论方法,证明马尔可夫不等式与切比雪夫不等式,特别是给出两个不等式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这在流行的概率统计教科书中是没有的.结果的证明主要依赖下面的引理. 引理 设Y 是样本空间)上的随机变量,P (Y ≥0)=1,则E (Y )=0当且仅当P (Y =0)=0.证明 记I A 为集合A 的示性函数. 若P (Y =0)=1,则P (Y 40)=0,P (Y <0)=0,于是,E (Y )=E (Y I {Y 40}+Y I {Y =0}+Y I {Y <0 })=0+0+0=0.反之,若P (Y ≥0)=1,E (Y )=0,则必有P (Y =0)=1.否则,P (Y 40)40,由概率的连续性及{Y 40}=9∞ n =1{Y 41n },得P (Y 40)=l i m n :∞P (Y 41n ),因而存在n 0∈\,P (Y 41n 0)40,E (Y )≥E (1n 0I {Y 41n 0})=1n 0P (Y 41n 0 )40,与假设E (Y )=0矛盾.定理1 (马尔可夫(M a r k o v )不等式)设Y 是样本空间)上的非负随机变量且有有限期望,则;(40,P (Y ≥()≤E (Y )( .其中等号成立当且仅当P (Y ∈{0,(})=1.证明 注意到I {Y ≥(}≤Y ( ,两边取期望,由E (I A )=P (A ),即得不等式成立.记Y =Y ( -I {Y ≥(},则Y ≥0,P (Y ≥0)=1.结论中等号成立等价于E (Y )=0,由引理,E (Y )=0等价于P (Y =0)=1,等价于P (Y =(I {Y ≥( })=1,等价于P (Y ∈{0,(})=1.证毕.定理2 (切比雪夫(C h e b y s h e v )不等式)设Y 是样本空间)上的随机变量,有有限期望*和方差+2,则;(40,P (|Y -*|≥()≤+2( 2.其中等号成立当且仅当存在p ∈[0,1],使P (Y =*-()=(1-p )/2,P (Y =*)=p ,P (Y =*+()=(1-p )/2. 证明 记Y =(Y -*)2,则Y ≥0,E (Y )=+2有限. 应用马尔可夫不等式有,P (|Y -*|≥()=P (Y ≥(2)≤E (Y )(2=+2(2.不等式得证.等号成立的充分性易于验证.下证必要性.如果P (|Y -*|≥()=+2(2,则有P (Y ≥(2)=+2( 2,由马尔可夫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得P (Y ∈{0,(2})=1,即P (Y ∈{*-(,*,*+ (})=1.记P (Y =*)=p ,则P (Y ∈{*-(,*+( })=1-p ,再注意到E (Y )=*,则必有P (Y =*-()=P (Y =*+()=(1-p )/2. 证毕.注 显然,要使马尔可夫与切比雪夫不等式中的等号对所有的(40都成立,其充要条件是Y 为单点分布,即P (Y =*)=1.5 2V o l .9,N o .4J u l .,2006 高等数学研究S T U D I E S I NC O L L E G E MA T H E MA T I C S *收稿日期:2004-06-28

第五章大数定理与中心极限定理

第五章 大数定理与中心极限定理 一、选择题 1、设随机变量12 ,n X X X 相互独立均服从泊松分布(2)π,则随机变量 1001 i i Y X ==∑近似服从( )分布 (A) (200)π (B)(200,200)N (C)(200,400)N (D)(100,200) B 2、在供暖的季节,住房的平均温度为20度,标准差为2度,估计住房温度与平均温 度的偏差的绝对值小于4度的概率的下界为( ) (A) 14 (B) 12 (C) 34 (D) 1 二、填空题 1、设随机变量1X ,2X ,100X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参数为4的泊松分布,则100 1i i X =∑近似服从 (要求写出分布及具体参数) 2、设随机变量1X ,2X ,16X 相互独立同分布, ()i E X μ=,()8i D X = ()1,2,,16i =,则由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概率(44)P X μμ-<<+≥ 3、设随机变量 X 具有数学期望μ=)(X E ,反差2)(σ=X D ,则对于任意正数ε, 切比雪夫不等式为___ 4、已知随机变量Y X 与的相关系数21=ρ,且EY EX =,DY DX 4 1=,则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有估计式≤≥-)(DY Y X P 5、设随机变量序列2721,,,X X X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11, -上的均匀分布,则由中心极限定理得:概率=≤∑=)131(27 1 i i X P (8413.0)1(=Φ,9772.0)2(=Φ) 6.设~(100,0.2)X B ,用中心极限定理求(24)P X <≈ (只要求写出近似分 布的查表计算式)。 7、已知随机变量X 的期望和方差分别为μ和0.009,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 ()0.9p X με-≤≥,则ε最小值是

切比雪夫不等式证明

切比雪夫不等式证明一、 试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证明:能以大小0.97的概率断言,将一枚均匀硬币连续抛1000次,其出现正面的次数在400到600之间。 分析:将一枚均匀硬币连续抛1000次可看成是1000重贝努利试验,因此 1000次试验中出现正面H的次数服从二项分布. 解:设X表示1000次试验中出现正面H的次数,则X是一个随机变量,且 ~XB(1000,1/2).因此 500 2 1 1000=×==npEX, 250) 2 答题完毕,祝你开心! 1 1( 2 1 1000)1(= ××= =pnpDX, 而所求的概率为 }500600500400{}600400{ << =< }100100{< < =EXXP }100{< =EXXP 975.0 100 1 2 = ≥ DX . 二、 切比雪夫(Chebyshev)不等式 对于任一随机变量X ,若EX与DX均存在,则对任意ε>0, 恒有P{|X-EX|>=ε}<=DX/ε^2 或P{|X-EX|<ε}>=1-DX/ε^2 切比雪夫不等式说明,DX越小,则 P{|X-EX|>=ε} 越小,P{|X-EX|<ε}越大,也就是说,随机变量X取值基本上集中在EX附近,这进一步说明了方差的意义。 同时当EX和DX已知时,切比雪夫不等式给出了概率P{|X-EX|>=ε}的一个上界,该上界并不涉及随机变量X的具体概率分布,而只与其方差DX和ε有关,因此,切比雪夫不等式在理论和实际中都有相当广泛的应用。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切比雪夫不等式应用广泛,但在一个具体问题中,由它给出的概率上界通常比较保守。 切比雪夫不等式是指在任何数据集中,与平均数超过K倍标准差的数据占的比例至多是1/K^2。在概率论中,切比雪夫不等式显示了随机变数的「几乎所有」值都会「接近」平均。这个不等式以数量化这方式来描述,究竟「几乎所有」是多少,「接近」又有多接近: 与平均相差2个标准差的值,数目不多于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