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共图书馆现状及发展的思考

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现状及发展的思考

张淑萍

[摘要]新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表现在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但依然面临着设备陈旧、读者人数下降和匹配经费不足等问题。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是向好的,会由开放、协作、资源共享逐步走向紧密的全面整合,城市图书馆也会全面推开基层网点,图书馆服务向网络化、虚拟化方向发展,并逐步形成跨地域的超大规模虚拟服务团队,以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政府、社会、图书馆、个人都应在图书馆的发展中扮演相应的角色,共同为构建和谐图书馆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信息检索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读者阅览参考的机构。通过图书馆的一系列机制,把能收集到的资料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归类整理,以方便广大人民的阅读查询。公共图书馆在为广大人民提供信息检索服务,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因此,新世纪新阶段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的重视,其发展势头也极为迅猛。

一、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不仅表现在图书馆数量、规模的扩大,藏书的丰富,办馆模式和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还表现在图书馆布局日趋合理,社会覆盖面越来越大,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资源共享程度也日渐提高。而且,图书馆的发展思路和管理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图书馆不再仅仅追求自身发展的“大而全”,而

是将发展重点转向服务网络建设。在保持自身馆藏特色的同时寻求与其它图书馆的合作,以实现地区、国家、国际间的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传播知识的作用。

2.公共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设备陈旧,难以拓展新的服务内客和服务途径

现在已经到了数字信息化的网络时代,而在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基层的市县级图书馆,设备陈旧,图书数量不足,资源有限,读者借阅、查询资料仍然很少有电子资源检索系统,工作人员对文献的收集、整理以及传递都还在手工操作,这都严重影响读者的信息利用效率。图书馆的办公设施应该改变,通过网络,采取数字化信息检索服务,会对读者求知空间和途径带来极大地拓展,更好的为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2)读者人数有所下降

现代生活日新月异。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为解决温饱问题忙碌着,闲暇之余,抽出时间到图书馆借借书、看看报、查阅文献资料.既丰富了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科技信息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九十年代人们又在为奔小康生活而奋斗着,同样借书看报。从中获取新的科技信息,图书馆事业呈观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新世纪的到来,电视、电话、传真、网络的普及,人们学习休闲的形式增多,逐渐就减少了到图书馆看书看报的时间。其次,由于县级公共图书馆设施、设备的陈旧老化,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已经难以完整、快速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这也造成了读者人数的下降。

(3)公共图书馆建设经费不足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快速而稳定,各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发展也比较重视,然而公共图书馆建设经费依然有所不足。一方面是各级政府部门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还是不够重视,只是注重发展经济,而忽略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是政府浪费情况比较严重,有的甚至

将建设经费另作他用或据为己用。

二、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尽管公共图书馆在发展中遇到许多问题,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公共图书馆也将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其总的发展趋势为:

1.公共图书馆馆际关系由开放、协作、资源共享逐步走向紧密的全面整合。整合是知识共享的基础.开放是知识共享的关键。目前国内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已拥有精良的网络平台和信息系统,各单位信息化程度已经足够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随着共享与协作程度的不断深入,合作模式松散的合作关系渐渐向更高层次的资源全面整合方向发展,进而形成-一定范围内的图书馆协作群。

2.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城市公共图书馆,基层网点建设全面铺开,公共图书馆工作重心下移,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逐渐完善。近年来,各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纷纷加大对社区图书馆建设力度,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社区图书馆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

3.图书馆服务继续向网络化、虚拟化方向发展,并逐步形成跨地域的超大规模虚拟服务团队,民众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范围急剧扩大。同时,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更加完善、服务范畴逐步扩展,城市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与数字资源建设加快,数字图书馆规模不断加大并利用基层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将其推向更多的普通市民。

三、对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思考

公共图书馆需要继续向前发展,这不但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与大力投入,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1.政府重视增加投入,改善环境

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指标的增长,更是经济与国人素质共同的提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八大将文化建设写入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促进文

化发展的若干举措。在会议精神的感召指引下,各级政府要确保对公共图书馆的全额拨款,保证购书经费的及时到位,确保图书馆对硬件适时更新,建立数字化信息化的网络,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2.转变现念,提高服务质量

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缺乏竞争意识,等、靠、要思想相当严重,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与参与意识,这些思想应抛弃。社会是发展的,要在发展的社会中去拼搏,去创新。如用自己拥有的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开展讲座、培训,进行必要的有偿服务,既能增加收入来改善环境,又能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同时转变思路,用现代化的服务理念服务于读者。另外,拥有丰富资源的城市图书馆可以继续用传统的方式为不发达经济地区的读者服务,如为乡村读者开展送书上门、预约借书等服务。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应追随时代步伐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提升对读者的服务质量。

3.建设和谐的公共图书馆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视野来探讨。笔者认为文化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文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作品,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建设更多、更好的文化设施,满足广大群众参与文化的硬件需求。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机构,是社会的一部分,它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社会支持,反过来又为社会提供服务,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作用。

图书馆是供人们学习的场所,它所承载的功能——精神功能与实用功能同样重要,它是一个以服务为内函的立体空间,它将浓厚的文化底蕴蕴藏在幽雅、舒适的环境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读者充分获取迅捷

周到的信息服务。因此营造人文化的环境和服务,不仅能够激发人的学习欲望、激励人们奋发学习,还能使之获得享受情感愉悦的效果。图书馆的外部环境应注意绿色植被,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内部环境则要人文协调统一,充分体现出深厚、高雅的文化氛围。特别是阅览室,它不同于自修室或其它学习场所,是读者寓学于休闲、娱乐之中的场所,是读者了解实事政治,查阅文献资料,浏览近期新闻报道的场所,是个比较轻松的学习园地。因此在室内设计上要突出体现既严肃又轻松、既有学习氛围又有休闲气氛,尽可能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使读者产生振奋的情绪,有利于读者读书治学。总之,精心构建人文化的图书馆环境,充分体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不仅是广大公众的愿望。也是构建现代和谐图书馆的必然要求。

作为文化建设重要阵地的公共图书馆,应该努力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准,扩大社会覆盖面和影响范围,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信息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萍.省级公共图书馆专业研究实力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3,(4):58—61.

[2]包华.公共图书馆员应重视学术研究[J].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12):112—113.

[3] 罗开荣. 新形势下县级公共图书馆现状分析及其发展思考. 学术研讨,2005.6

[4]孙树奇.谈营造图书馆学术研究氛围的对策[J].中国图书情报科学,2004,(9):17.

作者简介:

张淑萍,甘肃省图书馆典阅部馆员。

电话:130********;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滨河东路488号甘肃省图书馆典阅部 730000

电子邮件:980690218@https://www.360docs.net/doc/2e18411085.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