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复试社会心理学重点金盛华版

江西师大复试社会心理学重点金盛华版
江西师大复试社会心理学重点金盛华版

第一章

1、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里根据的科学。/ 是一门对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从一个生物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及其在这一与他人及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有关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2、发展阶段:1、史前思想积累阶段(哲学思辨阶段);2、产生阶段(以实证方法为主流)

3、迅速发展阶段

3、1924年,美奥尔波特出版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学》,标志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第二章

1、理论

强化理论(联结、强化、模仿)

(1)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直接、替代、自我强化;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

社会交换理论:采用了强化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将人际相互作用比作是经济交易,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将强化的元素引入交往,认为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个体得到的奖赏越多,越愉快,越倾向于增加该行为或活动。当前的活动与过去受到奖赏的活动越相似,个体越容易由于收益期待而发生这种活动。个体得到的奖赏越多,往后同样的奖赏引发相同行为的单位价值就越小。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尽量扩大自己的收益,减少付出的代价。当收益大于代价或代价持平时,相互作用得以维持。收益小于代价或无收益时,相互作用不能维持。

基本假设

(2)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

社会同一性理论 (塔吉菲尔)

自我类化理论

基本假设:用人的认知过程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将社会行为置于心理意识现象中考察,强调内部心理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人对社会情境的知觉和加工过程,受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影响,认知理论认为人对环境的知觉,不是被动地照搬,而是主动地组织、解释、加工。

认知失调理论: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认知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

失调产生条件:逻辑的违背、文化价值的冲突、观念层次的冲突、新旧经验的矛盾。

(1)失调的程度与某一认知因素对人的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

失调程度:(2)失调的程度取决于个人所具有的失调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列。

减少失调方法:改变行为、改变态度、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消除原有认知因素间的失调关系。

社会同一性理论:基本观点,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的同一性追求,是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根源。社会同一性来源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附加在这种成员身份上的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意义,是群际行为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理论。“最低限度群体”范式

类化就是当我们知觉事物时,往往先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进行归类。

社会类化是指个体在产生社会知觉时,主观上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的过程。包括同化与异化两个过程。同化是指知觉到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在某方面都很相似;而异化是在相信群体间的差异比实际的要大。刻板印象或类属思维就是典型的信息类化的结果。

类化的作用----“加强效应”,类化会使类别内的相似性和类别间的差异性在知觉上都得到加强。

(3)角色理论

概念: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来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来源:社会学来源——符号相互作用论。符号相互作用论是布鲁默在《人与社会》中提出,受18世纪苏格兰道德哲学、库利的镜像自我、米德的角色获得理论的影响。

人类学来源——结构功能论。一个社会的系统是由各种社会身份和地位构成的,正是这些身份和地位构成了结构。

心理学来源——角色扮演技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的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

角色: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

角色冲突:个人不能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时所出现的矛盾心态。

由多种社会身份引起的角色冲突称为角色间冲突;同一种身份存在不同的角色期望所引起的角色冲突称为角色内冲突。

角色冲突的强度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角色之间的共同性(反比),其二是角色自身的限定性(正比)角色创造:指行为超出一般角色模式,拓展既有角色行为范围的过程。

角色偏常: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

(4)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自我价值定向:是指个人的自我价值定位和自我价值状况,决定着个人指向特定对象(包括自身)和在特定情境中的社会行为,并且,个人与周围世界、他人及其作为客体的自我关系,也是由自我价值定位和自我价值状况决定的。强调自我价值在行为中导向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环境的作用,而是在于强调“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环境的影响归根到底是通过个人自身的因素实现的。

自我价值是指个人选择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身进行价值评判获得的关于自身总体价值的概念。

自我价值定位是指选择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自身的价值。

个人的自我价值定位、自我价值定位的一般背景的社会价值取向、情境或事件性的社会比较经验是影响个人自我价值状况的三个核心因素。

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人对自身价值评判结果的体验。包括总体的自我价值感,具有稳定性,和情境性或事件性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定位和自我价值感是评价人们自我价值状况最重要的两个维度。

自我价值保护:个体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其心理活动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优势心理倾向。

第三章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学路径有三种:现象揭示研究、关系解释研究、因果联系证实研究。

2、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进行直接而系统的观察,由此收集人类社会行为的资料。优点:容易获取第一手资料,资料与研究之间对应性高。缺点:某些行为难以观察,针对特定情境的观察结果难以推广,难以控制观察情境。

档案法: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发表和虽未发表但是通过系统方法记载的知识载体,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及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化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优点:从既有资料出发,便于研究某些有连续性的社会心理现象。缺点:是相关研究,难以做因果判断,难以获取完整、客观的资料。

调查法:运用各种数据或事实搜集方法,对所关心的对象进行研究的一类方法的总称。问卷、量表、访谈。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或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方法。现场观察常用各种调查方法获取背景资料。优点:资料来源真实可靠。缺点:无法控制情境。

现场实验:指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进行有控制的实验。优点:研究可控制,缩短研究周期,实验结果可靠。缺点:实验可能受到干扰。

实验室实验:通过系统操作一个或多个变量,以确定其变化是否对其他一个或多个变量造成影响的方法。优点:可以揭示因果联系。缺点:脱离真实情境。

社会赞许倾向:是指被试在意识到自己被评价的时候,不是客观地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作反应,而是有意无意地朝社会期望的方向表现,从而导致实验的结果出现倾向性偏差。

社会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分析与综合、交互作用分析、宏观与微观相统一、伦理性。

第四章

1、社会化: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胡竹箐: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化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

2、个体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

个体化与社会化是相对的概念。一方面社会对某个特定的群体有相对一致的期望和对待,在同一群体中生活的人们,有着系统化的共同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个体除了有与他人相对一致的社会生活外,还拥有独特的、难以被系统化的社会生活。

个体化与社会化相伴随的原因。第一,社会及其代理者在引领个体的社会化时,实际上不可能使每一个个体获得完全相同的经验。第二个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不是简单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性与选择性的,每个人的经验世界都会由于这种能动性和选择性而有所区别。

3、社会比较:指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

亚社会: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背景或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社会背景。是个体的首属群体和个体社会化的直接背景。

鲍墨琳德:专断型、容忍型、权威性

4、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效应,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期望一段时间后,这种期望会成为现实。又称为期望自动实现现象。

5、成人社会化:是指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成人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及其所要求的角色重构,

而在承担正式社会责任后所进行的延伸性的社会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学习过程。

6、文化反哺:在急剧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7、角色获得:是指站在别人的立场,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交往情境中的期望与情感。

第五章

1、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个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对象性、观念性、评价性、持久性。

2、态度的特点: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态度有具体的指向;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态度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3、态度的维度:指向:即态度的方向。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强度:指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深度: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向中度:指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相关的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外显度: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的外露程度。

4、态度与情感的区别:

一、态度的肯定与否定有其认知性的基础,是评价性的,有理由的。而情感的接纳排斥是非理性的。

二、态度是相对稳定的,情感则随需要状况的变化而改变。

三、态度的对象是具体的,情感的对象是一类事物,是概括性的不稳定的行动背景。

四、态度有其指向一定对象的行动效应,而情感只是主体对于需要状况的体验。

5、态度与意见:意见是人们对事物客观状态的认识或概念,由认知成分组成不涉及情感的问题,容易改变。态度与意见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态度的定向作用对人影响大,意见影响小且缓慢。

6、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按照自己所理解的重要性,对事物进行评价与抉择的标准,它比态度更抽象更广泛,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通过影响态度来实现的。价值观的形成高度依赖于情感。

7、态度的心理功能: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功能

态度影响因素:需要的满足和情绪性经验知识家庭群体参照文化因素遗传作用与性别作用

8、群体参照:是指人们在价值取向上或行为方式上认同自己所属或所选择的群体。

9、态度与行为:

佩因罗德:总的态度语言总的行为;具体的态度语言具体的行为;态度测量与行为时间间隔越短越准确。合理行动理论:行为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个体会考虑各种行为方案,评价各种结果,然后做出行动与否的决定。行为意向是由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标准决定的。 P93

态度的测量:瑟斯通量表、李凯特量表、语义差异量表(情感倾向维度、力量维度、活动维度)、投射测验、态度的实证测验。李凯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量表,编制简单,各题目之间的一致性较高。

第六章

社会知觉:指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印象。

一般知觉与社会知觉的核心区别:一般知觉主要陶坤人对物的各种物理特性和事件、运动等方面的知觉,以及在知觉过程中的对象与背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知觉恒常性等问题。社会心理学研究主要是以人为对象,社会知觉问题更关注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信息提取的倾向和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的社会知觉准确性。

印象: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以自己旧有的经验为基础,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

行归类所形成的关于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总体印象形成模式:加法模式---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给人的总体印象越好。

平均模式—在总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

加权平均模式---在印象形成时,考虑每一个特征的重要性。

中心品质理论---人们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并不平等看待各个特征的重要性,某些特征比另一个特征更能影响人们的总体印象。

首因效应:由第一印象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又见成光效应、光圈效应。

预言自动实现效应:莫顿,对一种情景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观念变成现实。认知启发: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

表征性启发: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时间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可用性启发:哪些信息容易被回忆和联想,人们就倾向于根据哪些信息进行判断的现象。

调整性启发:首先抓住某个锚定点,然后逐渐调整,最终得出结论的判断方法。

印象管理: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的经验,但这一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然具有潜在的影响的认知现象。特征:社会性、积淀性、无意识性、启动性。

内隐社会认知测量方法:补笔法、阙下条件法、反应时法、内隐联想测验。

第七章

刻板印象:类属思维。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图式:是过去经验中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主要包括个人图式、角色或群体图式、事件图式。

社会偏见:是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

归因: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相应推断理论:琼斯和戴维斯,指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

受以下因素影响:行为结果的严重性、社会赞许性、非共同性效应、选择自由性。

基本归因误差: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体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

活动者与观察者效应: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

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

第八章

1、詹姆斯的自我理论: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前者表示自己认识的自我,主动地体验世界的自我,后者表示人们对于自己的各种各样的看法。客体我又三个要素构成:物质我、社会我和心理我。

米德的自我:米德见通过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前者是自我主动、自主的部分,后者是自我结构性的稳定部分。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说:自我的发展来自与他人接触时所体验的感受,以及对他人评价的反映性评价或感知。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对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的理想自我是自我的一部分,是人们向往的自我,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越接近,个人就越感到幸福和满足。

自我图式:马科斯提出,是指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是个体有关自己某些具体的能力与特征的认知。马科斯提出了可能的自我与动态的自我概念。可能的自我是基于自我图式而指向未来的自我概念,即个体希望自己在某一方面将来会在怎样活着该怎么样。动态自我是指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功能:伯恩斯

自我一致性维持、经验解释、期望定向

自我知觉理论:贝姆。与个人通过别人的行为来认识别人的特征的机制一样,个体对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其他内在状态的认识,也存在根据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环境而进行推断的机制。

自我确认:是指人们注意和寻找那些与自我图式相符合的信息的倾向。

自尊:是个人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身进行价值评判所获得的自我价值感。

自我提高:是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自我效能:指一个人感到自己能够胜任和有效的感觉。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选择行为、努力付出与坚持不懈、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

自我效能的信息来源:获得的成就、替代性经验

控制点:是指人们关于影响自己行为和结果的力量位置的看法

习得无助:是指人或动物面对反复出现的不好的时间,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了放弃和感到无望的现象。靠自我控制感克服。

第九章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事物重要性的观念,是依据客体对于主体的重要性,对客体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的标准。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采取的价值观。

价值观与价值取向区别:价值观强调的是“观“的认知层面,注重人们判断事物价值的视角,具有系统性和静态性等特点,而价值取向的指向性更为明确,与更为具体的行动选择相关联。

罗克奇工具性、终极性价值观理论:

罗克奇将个体的价值观分为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终极性价值观是指欲达到的最终存在状态或目标。工具性价值观是指为达成上述目标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

莫里斯的生活方式理论:

莫里斯认为价值一词有三个含义:一指实际价值即对不同的事物所表现之差别喜好的倾向。

二是想象价值,是指局限于能够遇见后果的选择行为

三是客体价值,是强调价值对象本身的属性

需要与价值观:

需要是个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具有内在性、动力性和层次性。

一、价值观以及由它支配的价值判断都以需要为基础

二、价值观反过来对需要具有调控作用。

人的需要是价值形成的主体根据和判断尺度。

价值观对行为具体解释、导向、预测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定向的价值观取向:

以“己”为中心的价值观、以社会、关系、情境为中心的价值观、富贵与道德追求、人情与面子。

第十章

沟通: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沟通结构的要素: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和背景。

身体语言的特点:广泛性、连续性、不受环境的限制和保密性、跨文化性、简约性。

沟通的“同理心”定向:同理心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和位置,客观的理解对方的真实看法和内心感受,并基于这种理解来进行沟通,同时将自己的同理心传达给对方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

第十一章

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

印刻: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先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情境、个人特点、相似和互补。

熟悉效应:熟悉引起喜欢的作用。

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成正比例关系,才能越高,越受人喜欢,超出这个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犯错误效应: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的吸引力更增加一层。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都应包含三个元素:亲密、激情、承诺。

鲁宾最早对爱情进行科学的研究。

喜欢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人际吸引的双方有共同的理解、喜欢的主体对所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价

爱情有三个最主要的因素:依恋、关怀与奉献、亲密。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会因此更牢固。

第十二章

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人际关系可以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高度卷入。

人际关系发展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感情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社会渗透理论:奥尔特曼和泰勒用社会渗透理论来解释人与人相互关系的水平。他们认为亲密关系是一个人“渗透”过一个人的表面特征,并逐步了解到一个人内部自我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他们从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随着人们自我表露逐渐增加而发展的。

自我的分层:最表层——人们的兴趣爱好及其有关的内容

第二层次——人们真实的态度

第三层次——私密性更高一些的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人际关系的原则:真诚原则、交互原则、功利原则(人际交完的本质是社会交换)、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情境控制原则

自我阻抑策略:是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在于保护或促进自己自我胜任的概念。

合理化作用:人们在不期望的行为结果出现后,会有意无意滴寻找各种理由来解释行为后果,使行为看起来合理化,从而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与自我阻抑作用比,合理化作用是对不期望的行为结果的事后心理反应。自我阻抑策略则是人们对于可能威胁的预先心理反应。两者通常是在人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发生。

人际敏感性训练:一种团体训练技术,最普遍的方式是训练团体或称T组,以非指导性的方式为参与者提供真实体验“此时此地“的情境。

角色扮演:P2,优点:它能引发出现实生活中难以观察的低频行为,突破了直接观察所具有的局限。可以控制被试的刺激,使测试环境易于标准话。缺点:远离现实,缺乏真正的体验和经历。

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原理: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选择反映着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选择意味着接纳,否定的选择意味着排斥。

参照测量法:在社会测量法的基础上创立。是一种测量群体最能发挥作用和最有影响力人物的一种方法。主要强调选择动机的测量价值。P269

优点:隐藏了真实测量目的,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自己的真正动机,从而获得可靠的结果。

第十三章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P277

P301 15、侵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

P328 16、社会影响:个人行为与态度由于社会压力或作用而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统称为社会影响。

17、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P344 18、遵从:人因为他人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做出他人期望的行为的现象。

P339 19、依从:人因为他人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作出别人期望的行为的现象。

P377 20、群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个体,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彼此之间具有情感联系的人群。

21、竞争:不同的个体为同一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P397 22、合作: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P382 23、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P366 24、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

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第十五章

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希尔迪尼认为从众行为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信息化的社会影响,一个是规范的社会影响。

态度的睡眠这效应:由低可信性传递着所造成的态度改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增加的效应。

态度的接种效应:麦奎尔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如果从未接触过与其相反的论点并与之交锋过时,为了防止

态度被说服,抵制态度改变,需要对态度进行节接种。

第十七章

群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个体,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彼此之间具有情感联系的人群。

集群:是指彼此之间没有目的导向的相互作用但却卷入相同活动的个体集合体。

群体的特征:有共同的目标、结构和规范、归属感和交互作用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脑力激励法:是一种群体决策技术,指的是以群体讨论的方式,利用产生观念的过程提出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办法。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卡饶和威廉姆斯的集体努力模型,他们认为个人努力工作的条件有三个,个体相信努力工作会有好的成绩;个体相信努力工作会被认可和重视;所得到的奖励。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群体极化的机制:一种观点认为极化发生是信息的作用,当群体中的一种观点获得最大程度认可的时候,这种信息会对群体其他成员产生影响,使某些群体成员被说服,进而改变他们的观点。

另一种观点是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提出的,人们希望自己被认为是优秀的人,而优柔寡断或采取中立态度都不是优秀的人物的表现。人们在讨论中会希望自己表现的与别人一样自信。

群体思维:指的是一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群体思维产生的原因:群体成员有着相似的背景、利益和价值观,由此群体成员之间产生高度的认同;群体规范要求群体成员以支持群体决策的方式支持群体的崇高地位。

冒险转移: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

冒险转移现象的原因:群体成员形成的心里氛围,责任分散,社会和文化对斗士和勇敢的普遍价值取向,使人们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评价。

第十八章

合作: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竞争:不同的个体为同一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奖惩结构:竞争性相互依存结构:以竞争为主导的奖惩结构。

合作性相互依存结构:成员之间以积极的方式相联系,群体的绩效是以成员间的合作为基础的。

个人主义结构:一种成员之间的成绩是相互独立的结构。

竞争的作用:在竞争状态下,人们的潜力会被激发出来,精力更加充沛,可以提高群体效率,增强群体凝聚力。

竞争心里优势:在需要共同拥有资源的情境中,人们在合作和竞争的双重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竞争的心里现象。

搭便车效应是指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个人承担。

如何避免搭便车效应?改变奖惩结构、规范提醒、营造有利气氛、强化成员联系、增进成员间的沟通竞争的不连续效应:群际间的相互作用倾向于引发人们的竞争性。

不连续效应的发生机制:个体的自私行为在群体中更容易得到社会支持

个体对所在群体的认同感会使得怀有对其他群体的偏见

可鉴别性被弱化

冲突:个体或群体感受到另一方的不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并进行反击的现象。

冲突的作用?冲突是群体中的一种极端行为,会导致一定的消极和的破坏性的作用,他常被认为是暴乱、破坏、非理性的同义词。

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冲突是深化互动双方彼此了解的一种途径;群际间的冲突是群体确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手段;冲突能引发社会变革。

引发冲突的因素是:威胁、竞争、不公正感、知觉偏差。

知觉偏差:镜像知觉:是指对立双方持有关于对方相似的知觉印象。

双重标准: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具有正向意义的好的对的,而别人所做的都是负向指向的。冲突归因维持:人们倾向于用不好的解释去推断对方的某种行为。

冲突的平息?接触、共同目标、谈判、第三方的介入。

P78 25、态度:对行为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 / 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个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P351 26、态度改变:在一定的这回影响下,在既有态度背景上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

P192 27、P406 28、冲突:个体或群体感受到另一方的不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并进行反击的现象。P103 29、社会认知:人解释社会事物的过程

P149 30、自我:个人关于自身的认识和观念。

31、利他主义: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

P384 32、社会干扰: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

33劝导:传达者凭借其可信性、生理的吸引性与听众或观众的相似性的高低对听众或观众的说服效果

34、自我表达:以他人为对象和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里进行的,要顾及他人和社会价值的范围,而不是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P280 35、责任分散假设:助人者人数的增多导致了单个人责任感的降低。也许每个人都会想:其他人会帮忙的,甚至他们已经那样做了。每个人都会把另外的人想象成是乐于助人、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而实际上,却没有一个人采取实质性的帮助,大家依旧保持着旁观者的身份。

36、礼:是指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37、义:指中国社会中人表现出的合乎规范的言行

38、孝:子女尽心尽力的侍奉双亲,并满足双亲合于道理、不悖于人伦的要求。

39、人情:指中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遵循的社会规范,也可当作社会交换的资源。

40、面子:是指人在社会中所形成的声誉和地位。

二.经典实验

1.Kelley有关中心特质的实验 P107

实验目的:验证“热情一冷淡”是否具有核心品质的作用。

实验方法:现场实验

被试:心理学专业的学生

实验过程:告诉学生说有一位客座教师要来指导他们的讨论,在他到来前将关于他的特征描写的材料发给大家,学生拿到的材料是与Arch用的完全一样,即:一半学生拿到的是包括有“热情”的形容词表,另一半拿到的是包含有“冷淡”的词表,其余的词完全一样。客人到来后指导学生进行了20分钟的讨论。等他走后,学生对他的有关品质进行评价。

实验结果:与“冷酷”组相比,认为被邀请者“热情”的学生对他的评价更积极。“热情”组在交流上更自如,而“冷酷”组则明显拘谨

2.Dion的晕轮效应实验 P112

研究目的:证明晕轮效应的存在

试验方法:现场实验

实验过程:分别让被试看一些很有吸引力的人、没有吸引力的人和一般人的照片,然后要求被试评定这些人的特点,要评定的这些特点与有无吸引力并没有关系。

实验结果:发现有吸引力的人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而没有吸引力的人则得到了较低的评价。

3.Zajonc关于熟悉性影响人际吸引的实验研究 P230

研究目的:探讨“熟悉”这一因素对人际吸引的影响作用

研究方法:单因素重复测量方法(自变量:词汇或照片呈现的次数)

实验材料:中文词汇或照片

被试:不懂中文的成年人

实验程序:一个接一个的观看预先排列好的词汇或照片。看完所有的词汇或照片后,评价对所看过的词汇或照片的喜欢程度(因变量)

实验结果:发现熟悉本身就可以增加一个人对于某种对象的喜欢。

4.Kernis等关于“美丽辐射效应”的实验” P235

研究目的:研究女性的外貌因素是否会影响男性的评分倾向

研究方法:3x2完全随即实验设计

实验程序:实验组被试阅读一片贴有作者(女性)照片的论文;控制组被试阅读的文章上则没有作者的照片,阅读完后对文章的质量进行评分

实验结果:由于辐射效应的存在,同样质量的文章被认为是有魅力女性写的,得到的评价更高,特别是文章质量不高时,这种效应更明显

5.Latane等的旁观者效应实验 P281

研究目的:测量被试是否向实验者报告紧急情况、报告的速度如何。更重要的是考察别人的在场是否会影响被试的行为。

被试:男性大学生

实验程序:被试在填写问卷时,研究者通过通风孔,向屋子灌送表明紧急情况的烟雾,观察被试的行为。实验结果:当被试单独一个人在屋里时,75%的被试在发现烟雾之后的6分钟内报告。其中50%的被试在2分钟内做出了反应。而被试与其他人一起在屋里时,报告的比例明显降低至10%—38%

6.Bandura的模仿侵犯实验 P309

研究目的:证明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儿童就可以学习到侵犯

被试:儿童

实验材料:充气娃娃

实验程序:让儿童与一个成人呆在一间屋子里。与实验组在一起的成人,先装配一会儿其他玩具,之后对充气娃娃实施暴力侵犯,侵犯的同时伴随暴力的言语,与其在一起的孩子则一直看他如何对娃娃进行侵犯。与控制组在一起的成人则修装其他玩具,不去理会充气娃娃。之后,每个孩子都被单独留在游戏室20分钟,室中除其他玩具外,有三个充气娃娃。观察儿童的行为。

实验结果:实验组儿童出现了许多侵犯行为,对充气娃娃的侵犯远远多于控制组,两组差异十分明显。

7.Arch的从众实验 P329

实验目的:探索群体的压力是否会影响人们对自己知觉对象的判断

实验材料: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50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段。

实验程序:共有7名被试,其中6人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只有一人是真正的被试,而且总是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回答。几个被试围桌而坐,面对两张卡片,依次比较判断a、b、c 三条线段中的哪一条线段与标准线段等长。实验要求被试大声说出他所选择的线段。

18套卡片共呈现18次,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观察被试的选择是独立的还是从众的。

实验结果:①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每次选择反应无一次发生从众行为。②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的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即从众反应平均每12次中就有9次。③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的三分之一次的从众反应,即每12次中就有4次发生从众行为。

8.Milgram的服从权威实验 P344

实验目的:探讨个人对权威人物的服从情况

实验材料:电击实验台

被试:首先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公开招聘受试者,每次实验付给4.5美元的酬金,结果有40位市民应聘参加实验,他们当中有教师,工程师,邮局职员,工人和商人,年龄均在25~50岁之间。

实验程序:实验时主试告诉这些应聘者,他们将参加一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实验。实验时,两人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教师。谁当学生谁当教师,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学生则必须记住这些词,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学生在给定的四个词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

案。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真的被试,另一个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抽签结果,真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试总是充当学生。

实验结果:有26名被试(占总人数的65%)服从了实验者的命令,坚持到实验最后,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另外14人(占总人数的35%)作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命令,他们认为这样做太伤天害理了。

9.囚犯困境实验 P397

研究目的:测试被试之间作出的行为是合作还是竞争

被试:两个囚犯

实验程序:警方认为两个嫌犯共同参与了同一项犯罪活动而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如果两个嫌犯都不认罪,则由于证据缺乏,两人都只会被判刑1年;如果两人都认罪则都会被判刑10年;如果其中一人认罪,而另外一个人没有认罪,则认罪者被释放而拒绝认罪的罪犯则被判刑15年。

实验结果:囚犯都选择不认罪而共获刑就是合作,而其中一个囚犯在同伴选择不认罪的前提下选择自己认罪,就是选择了竞争策略。

10.Festinger的认知不协调实验 P373

研究目的:当人具有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时的心理体验的特点,以及在这种体验作用下的心理活动变化。研究程序:研究者让参与者在一小时内重复完成两项非常无聊的任务,即在木板上来回拧螺丝和将绳子绕到木板上再解开。任务完成后,实验者通过巧妙地安排让参与者协助研究者向下一位等待实验的参与者撒谎,告知他们“将要做的实验任务是很有趣而且令人兴奋的”。作为协助研究而撒谎的报酬,一部分参与者得到了1美元,另一部分参与者得到了20美元。最后在他们离开之前,对该实验中的两项任务的有趣性和愉快性打分。

实验结果:获得20美元组和控制组的参与者对任务的评价都认为该任务是枯燥无味的,可是对于1美元的参与者来说,他们对任务的心喜欢程度却明显高于20美元组和控制组。

11.Aronson等关于专长性影响态度的研究 P362

研究目的:探讨传达者(信息来源)的可信性和沟通的差异是否是人们态度改变的决定因素

研究方法: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自变量:另一位对该诗作评价者的学术地位;一组被试被告知那位评价者是位著名诗人;另组被试被告知那位评价者是某州立师范院校的学生

因变量:被试(大学生?)第二次评价态度改变的程度

实验过程:第1步:请被试对一段现代诗先进行评价;第2步:让被试知道另外一位评价者对该诗的评价结果;第3步:要求被试在读过那位评价者的评价结果后,对该诗再进行一次评价。

实验结果:属于专家的信息传达者引发了更多的态度改变

三.著名理论

1.Kelley的共变理论(归因理论) P141

凯利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会像科学家一样在所有信息中去寻求规律,即寻求决定一种效应是否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的协变。他指出:“一种效应会被归因于效应发生时出现,而效应不发生时也不发生的条

件。”凯利认为,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进行归因,三个维度分别是:①刺激客体,②行为主体(个人),③背景(情境或条件),这三个维度组成了一个协变的立体机构。因此,凯利的理论也被称为三维理论。

区别性:又称为特异性,即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具有针对性。

2.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 P142

维纳认为,内因-外因方面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暂时-稳定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重要的,而且是彼此独立的。人们可以把成功或失败的行为归因于许多因素,但无论什么因素几乎都可以纳入内因-外因、暂时-稳定这两个方面的4大类中。

3.James人自我结构理论 P149

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表示“自己认识的自我”,主动地体验世界的自我;客体我表示人们对于自己的各种各样的看法,如人的能力里、社会性和人格特征以及物质拥有物等。客体我由三个要素构成:物质我、社会我和心理我,这三个要素都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等侧面。三个客体我都接受主体我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判断,并由此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自我体验,进而形成自我追求,即主体我要求客体我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以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和赞赏。

4.Heider的平衡理论 P355

海德认为,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了一个单元或系统。如果单元内各个方面的动力特征都是相同的,则它处于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变化的压力。如果单元内各个成分不能协同存在,则单元处于不平衡状态。状态不平衡的单元内会存在压力,使认知组织发生变化,以实现平衡状态。

5.Festinger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P373

协调和失调是针对认知因素之间是否在心理上存在相互矛盾而言。所谓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是指这两个因素之间不一致,偏重的是心理意义上的矛盾。费斯廷格认为,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会引起人的心理上的紧张,并产生不愉快体验,他将其定义为失调感。失调指心理上的不舒适,它使人致力于缓解这种失调。

6.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P21 & P308

个人自身的因素与行为和环境要素是交互作用的关系,而行为则受个人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行为不是终极的输出端,而是对行为者和环境发生作用的一个要素。

儿童的侵犯行为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儿童学会什么时候做出以及怎么样做出侵犯行为。因此,侵犯是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

7. 杨国枢关于中国人社会取向理论

人与环境的基本互动方式

1、生活圈中两个系统:人—环境。人与其环境为两个密切关联的系统,形成一个更大的系统。

2、生活圈中的两种动力趋势:自主性—融合性。①自主性趋势,主要是人的一种扩展性倾向—人经由

此同化与宰制环境而得以扩展。在此倾向下,人努力征服与支配环境以满足其个体户与兴趣,最突出的表现是对优越、获得、探索及成就的追求。

②融合性趋势,是一种与自主性趋势相反的动力趋势。在此倾向下,人努力使自己配合或顺从其环境,并分享及参与超越自我之较大事物或群体。此一倾向使人与社会团体、自然或超自然建立了和谐的关系,从而夫去了人的个别性。融合性的倾向主要是表现在对关爱、人际关系、美感经验、团体情操的追求等。两种动作趋势在不同社会中的可能组合

自主性趋势

强弱

融合性趋

势强1.强势均衡形3.人境融合型

(社会取向)弱2.个体支配型

(个我取向)

4.弱势均衡形

中国人之社会取向的特征(或内涵)

(1)家族取向:①在对家族的认知方面,强调五种互相关联的事项,即:

家族延续、家族和谐、家族团结、家族富足及家族荣誉;

②在对家族的感情方面,有六种互相关联的感觉:一体感、归属感、荣辱感、责任感(忠诚感)及安全感;

③在对家族的意愿方面,包含八种行为倾向:繁衍子孙、崇拜祖先、相互依赖、忍耐抑制、谦让顺同、为家奋斗、长幼有序及内外有别。

(2)关系取向:关系取向是中国人在人际网络中的一种主要动作方式,它具有以下五项重要特征:关系形式化(角色化);关系互依性(回报性);关系和谐性;关系宿命观;关系决定论

(3)权威取向:在家族内外,自幼长期生活在(父权或君权)这样的专制环境之中,自然会形成一种过分重视、崇拜及依赖权威的心理与行为倾向。中国人的这种明显倾向,可以称为“权威取向”。权威取向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权威敏感、权威崇拜、权威依赖

(4)他人取向:他人取向是指中国人在心理与行为上甚易受到他人影响的一种强烈趋向—对他人的意见、标准、褒贬、批评特别敏感而重视,在心理上希望在他人心目中留下良好印象,在行为上则努力与别人相一致。中国人的他人取向的主要特征有:顾虑人意、顺从他人、关注规范、重视名誉

8.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理论

试图回答的问题

交往双方由于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同,他们在进行互动时可能采取的“联合行动”也就会有所不同。然而,在人类社会里,存在哪几种基本的“关系”?这些“关系”可能诱发什么样的“联合行动”的类型?它们又以什么样的“完善与重复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都是“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式”试图回答的问题。

模式假设

1、“人情与面子模式”旨在说明中国社会两个个人之间的社会交易行为,并利用人情、面子、关系、及报的概念来加以解释。

2、该模式把交往互动的双方界定为“请托者”和“资源支配者”(这两个角色可以互换);

3、该模式假设:当“请托者”请求“资源支配者”将他掌握的资源作有利于“请托者”的分

配时,后者所作的第一步是关系判断,他首先会考虑对方与自己之间具有何种关系?关系强度如何?等问题,以作为交往的基础与原则。

三种关系

在作关系判断时,可以将“资源支配者”与“请托者”的关系依照“情感性成分”与“工具性成分”比例的多少可区分为三大类:

(1)情感性关系

所谓情感性关系是指较长久而稳定的社会关系,像家人、密友等人际关系属之。

在这种关系之下,社会交易与资源分配的法则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由此引起的人际关系冲突,被称为亲情困境。

(2)混合性关系

是指交往双方彼此认识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不亲密,像亲戚、邻居、师生、同事、同学、同乡等角色关系都属于这种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人际交往具有特殊且个人化的本质。由于预期以后会有持续交往,故会采用人情法则,给予对方特殊的帮助。

(3)工具性关系

所谓工具性关系是指交往双方都想通过这种关系来获得或达成个人的物质目标。

这种关系在本质上是短暂而不稳定的,像销售员与顾客、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属于这种关系。由于工具性关系中情感成份很小,因此,个人会采用公平法则与对方交往,并由此获得最大利益。

交换法则

1、该模式假设,个人会以“需求法则”、“人情法则”和“公平法则”和上述三种人交往。

2、当个人以这三种不同关系的他人交往时,他都会考虑自己必须付出的“代价”,对方可能作的“回报”,并计算交易的后果。由于他预期:将来他会和属于“情感性关系”或“混合性关系”的其他人进行长时期的交往,因此,在面临对方交易的要求时,他必须将彼此之间的感情成份考虑在内,这样就会陷入“亲情困境”或“人情困境”之中;

3、相反,当他和属于“工具性关系”的其他人互动时,他比较可能从事“精打细算”的理性行动,从而作出客观的决策。

9、Bem 自我知觉理论 p158

10、Hovland 劝导模型 p351

11、McGuire 态度接种效应 p369

12、Newcomb 态度改变理论 p87

13、Homans 社会交换理论 p23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讲课稿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 3.成人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 2.家庭 3.学校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播媒介 6.计算机网络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修订版)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一、两种研究倾向 几个较具影响的界定 Allport(1968):是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真实或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的学科 Myers(2002):是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Baron(2003):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如何表达其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为什么会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为什么会产生其特殊的社 会思想和情感。 金盛华(2005):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与人类文化学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 一、社会心理发展 二、社会认知 三、社会互动 四、社会影响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19世纪上半叶) ●古希腊时期(哲学思辨)代表人物:孔子、孙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推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直接原因: 19世纪下半叶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人口增长、犯罪增加、竞争、失业) ●1897,鲍德温创造“社会心理学”提法 二、产生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3个重要事件,4位重要人物 ●1、1908 罗斯和麦独孤分别出版《社会心理学》 ●2、1919冯特完成十卷本《民族心理学: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3、1924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教材 三、迅速发展期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认知的研究 ●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基本原则: 1、S.P应该也确实有一个基本的研究领域; 2、在该领域可以找到人类行为的普遍特征; 3、最可靠的方法是实证法; 4、可以建立一套可靠而中立的真理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原则的变化: 1、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只是在特定的社会常规中运作的结果; 2、无法在研究领域里找到普遍性规律; 3、研究工具有时会成为误导人思维的工具; 4、实证研究是否是获得真理的必要途径值得怀疑。 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美国——注重现实问题,指向应用 欧洲——注重问题的提升,指向理论建构 二、我国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大陆1982年后才得以发展 台湾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面子问题,中庸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2、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个性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异同 3、举例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4、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5、收集资料深入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 与 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 、 和 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 、 和 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 、 和 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 、 、 或 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 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 为 。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 (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 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 )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 维度是( )。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精心整理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4.5.67.8.问题。9.10.的过程。11.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式——非正式、稳定——不稳定、亲密——疏远、积极——消极;杨中芳老师的人际关系类型:血缘、姻缘、地缘、业缘。P271 14.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喜欢。P243 15.(社会测量法:是由莫雷诺(J.C.Moreno )首创的、用于定量地提示整个团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

成员在该团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步骤:明确测量目的、确定测量变量、设计、选择方法、编制测量问卷、测量的实施、结果处理。原理: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选择,反映着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选择意味着接纳,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近;否定的选择意味着排斥,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远。) 16.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如分享、合作、谦让等。P299 17.助人行为: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P299 18.利他主义:无个人动机,不期望回报的助人行为。P299 19.责任分散假设:拉特纳和达利假设,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有很多旁观者在场,那么任何一个旁观者 20 。P322 21. 22.P351 23金盛华: 24P378 25 26P422 27 28 29.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在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P407 30.社会干扰: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P407 31.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P411 32.沟通: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含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反馈、障碍、背景等七个要素。P212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修订版)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修订版)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首先,这两种研究倾向的定义强调的是理解行为的方式,主要目的、 方法、心理取向、情绪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个体分析状态和人格以及其他预测行为主要是基于实验,社会学取向也是为了研究不同层次的交流而进行的。例如,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社会之间的分析中,社会变量(地位和角色)描述行为调查和参与观察。社会心理学定义几个有影响的定义奥尔波特(1968):这是一项研究,研究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真实或想象存在的影响 家庭的 迈尔斯(XXXX 年)3 件大事,4 个重要人物?1,1908 年罗斯和麦独孤分别发表了《社会心理学》 ?2。1919 年,冯特完成了十卷本《民族心理学:语言、神话和道德 发展规律的探索》3。1924 年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3。快速 发展时期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认知的研究-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个基本原则: 1.标准普尔应该而且确实有一个基础研究领域; 2.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可以在这个领域找到。 3.最可靠的方法是经验方法。 4、可以建立一个可靠的、中立的真理的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

变革原则: 1.对我们周围世界的理解只是特定社会习俗运作的结果。 2.在研究领域不可能找到普遍规律;3、研究工具有时会成为误导性的思维工 具; 4.实证研究是否是获得真理的必要途径是值得怀疑的。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的现状和趋势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现状和趋势美国-关注实际问题并指出应用 欧洲——注意问题的提出并指向理论建构2。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的现状和趋势是1982 年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台湾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面对问题、沉思问题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2.结合案例3,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人格心理学和文化人类 学的异同。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5.收集数据,深入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一部分是集约型战略伙伴理论。 第一,加强理论溯源 第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系、强化和模仿;第三,社会学习理论:应注意维持复制的再生产;第四,社会交换理论 人际交往是收入与成本的社会交换收入澈本关系的维持收入第二 节认知导向的SP 理论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1)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 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 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 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 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 出感知,推断的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

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 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 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 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 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 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 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 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练习题

一, 二, 十一,名词解释2分*5个=10分社会心理:由社会因素引起的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动 2,社会心理学:是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收到他人现实、想象、隐含的影响 3,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积极的肯定的亲密状态或关系 4,犯错误效应:一个优秀的人如果偶尔犯非原则性的错误,会提高他的人际吸引的现象5,首因效应:人与人初次交往所获得的最初信息对双方以后交往活动的影响 6,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对交往对方某一方面特征所形成的印象会影响对此人其他方面特征的评价 7,刻板效应:又叫社会定势,在交往时,对某类人的共同特征所形成的印象会影响对群体中某一个人的评价 8,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以感情为基础的直接的交往过程 9,人际关系:个体与个体之间以感情为基础的直接的,关系 10,印象整饬:个体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形象的过程 11,归因:观察者利用各种线索和信息对行为者行为的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 12,侵犯行为:一个个体向另一个个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对方造成社会标定的有害行为13,利他行为:个体所作为的对他人或者社会能带来积极的影响的自愿的行为 14,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任职、情感和行为是哪个表现与大家一致的现象15,社会促进:由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会提高工作成绩和效率的现象 16,相似性:在客观上双方具有一致性,主观上能意识到的特点 17,补偿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通过一定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进行补偿 18,强迫性:在空间位置上比较接近交往频率较高易产生人际吸引 十二,简答题5分*6个=30分 1.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看法 SSP取向(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取向) 1)社会化,把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代表会人物纽夸姆,墨菲。社会人的条件: 掌握生活技能,遵守社会规范,有社会生活目标,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 2)社会角色:由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大多数人的社会期望的一整套行为模式和心理 倾向 3)社会交换:霍班斯,社会互动是物质和非物质交换的过程 PSP取向(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取向) 1)社会行为:勒温B=F(P*E) 社会行为=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群体 3)社会影响:奥尔波特,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到他人的 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影响 4)人际互动:人与人相互交往建立的人际关系 CCSP取向(跨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1)不同文化模式的人的心理特点 2)性别角色差异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参考资料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期末考试题型说明: 一、选择题:15题*2分=30分 二、名词解释:6题*3分=18分 三、简答:4题*8分=32分 四、论述题:1题*20分=20分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 1、民族是最大范畴的群体。 2、社会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欧洲的群体心理研究。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1871-1938)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3、亚洲社会心理学会成立于1988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研讨会。第一次是在韩国召开的,第二次在日本,第三次在中国台北由杨国枢主持召开。 4、社会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大众心理和民族心理,四者之间的关联,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轮廓。 5、社会心理与社会文明是分不开的,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 6、关于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社会心理的作用,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一是影响社会心理状态,二是影响心理沟通和心理表达的程度。 7、社会心理 8、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9、群体心理 10、大众心理 11、民族心理

12、请通过某些社会问题,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善”的理念对于社会心理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章研究方法 1、乔根森主张,具有下面特征者都是参与观察者: ⑴开放式的; ⑵研究者作为被观察团体的成员之一; ⑶个案的深度访谈; ⑷直接观察。 2、戈尔德(Gold)把参与的程序分为四种:⑴完全参与者;⑵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⑶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⑷完全的观察者。 3、期待效应 4、随机抽样 5、定量研究: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6、访谈的类型:⑴无结构访谈;⑵结论化访谈。 7、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特点? ㈠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㈡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㈢期待效应; ㈣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8、问卷调查中题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⑴理解性原则; ⑵准确性原则;

(2020年整理)社会心理学笔记 完美版.doc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笔记2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强调以习惯来解释人类行为。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2、社会行为(领会)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识记) 1).微观的个体层面: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2).中观的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 3).宏观的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4、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识记)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1.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2.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1.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2.特点:对社会经验描述分析主要在欧洲进行 3.要点:(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a.拉扎鲁斯《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 b.谢夫勒以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 c.冯特《民族心理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a.塔尔德《模仿律》 b.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c.列朋《群众心理学》,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 论发展的顶峰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费洛伊德——理论基础是潜意识,性本能和本我、自 及超我的人格理论。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 引论》、《图腾与禁忌》、《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幻 觉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等。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1.时间:20世纪20年代开始 2.特点:(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3.要点:(1)实证方法: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 (2)实验方法:a.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期末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名词解释: 1.冲突:冲突是一种对立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斗争的关系。 2.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越多,出面相救的可能性越小的现象。 3.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痛苦的行为。 4.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作出判断。 5.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6.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7.刻板效应: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比较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8.社会动机: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动机 9.过度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的现象。 10.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 11.内化:指个体响应他人影响完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之成为自己观点的一部分。 12.服从:受到他人或者规范的压力,个体发生符合他人的或规范要求的行为叫做服从。 13.认知失调: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 14.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指社会中的某一群体或组织的心理或某一集群的心态过程或某一人类共同体在同质文化下的相似心理活动倾向。 15.内聚力:指多数群体成员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 16.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人们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17.集群行为是指人们在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从多人的狂热行为. 18.舆论:是指大家共同关心的有争议的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的公众对于某些社会事件的一致反应或判断,是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意见。 19.谣言是一种缺乏真实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 20.时尚:是人类追求独特、标新立异、冒险创新、自我表现、自我满足、社会认同,以及模仿、趋同、服从的心理反应。 21.宗教情感:是与宗教信仰相联系的、人们对超自然力量及其象征物所产生的一种体验,它是在宗教环境中培植、在宗教礼仪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 22.基本归因错误/归因偏差: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夸大行为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23.经济心理:指经济行为的心理经济准备状态及对经济行为的主观理解,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经济行为的动力与阻力。 24.差序格局:是就中国横向社会结构而言的人际关系上的一种特有格局,在个人与他人关系上,是从自己出发,层层往外推,人际关系也随着外推而越来越不重要。 25.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消极反应。 二、判断对错并对错题加以改正 1.夫妻两人外出度假时对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意见不一,这是一种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错。是特定行为上的冲突。 2.在人际交往中,正面的评价更易受别人欢迎。错。由负面转向正面更易受别人的欢迎。 3.在平行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但双方都未能准确地知觉到分歧的存在。错。双方都准确地知觉到这种分歧。 4.在人类行为中,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都会起作用,激发了外在动机会增强内在动机。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

《社会心理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从社会心理学史来看,一般可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分为__D_个阶段。 A.二 B.三 C.四 D.五 2.我们可以激起人们对某件事的恐惧来改变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一般来讲,当对某件事的恐惧达到_A__强度时,相对而言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改变是较大的。 A.中等 B.低等 C.较高等 D.高等 3. 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A) A. 登门槛技术 B. 先大后小 C. 对牛弹琴 D. 折扣技术 4.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不包括(C) A. 改变认知 B. 增加认知 C. 减少认知 D. 改变认知重要性 5.在生活中不难发现,许多友谊、爱情的形成都强烈地受到_D_的影响,如住家的位置、工作场所、宿舍的房间距离、铺位的远近、教室座位等。 A.交往的频率 B.类似性 C.互补性 D.物理距离的接近性 6.从生物学观点去研究侵犯性,不包括(A) A.从后天学习中去寻找原因 B.侵犯性存在于基因之中 C.与异常的XYY基因有关 D.寻找大脑中“侵犯性位置” 7.属于遵从行为范畴的例子是(A) A.在流氓团伙的胁迫下,他杀死了他的亲弟弟 B.很多人喜欢喝茶,我也喜欢喝茶 C.由于时间紧迫,我不得不乘车赶到那儿 D.我们都说雪是白色的 8.当个体在写毕业论文时,他人在场(A) A.会产生社会助长 B.会产生社会抑制 C.对其没有任何影响 D.对其会产生激起 9. 在态度的心理成分中,起基础作用的成分是(B) A. 情感 B. 认知 C. 外显行为 D. 行为倾向 10. 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的是(D) A. 接近性 B. 熟悉性 C. 互补性 D. 能力 11. 相亲时,如果一个人对对方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后,往往会对这个人的其他特征或能力也给予积极评价。这种现象属于(C) A. 优先效应 B. 新近效应 C. 晕轮效应 D. 中心特质效应 12.自我认知的归因偏差研究发现,作为观察者,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做(C) A.正确归因 B.错误归因 C.内在归因 D.外在归因 13.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B) A. 一方的收获就是对方的损失 B. 一方的收获就是对方的损失,双方的收益和损失加起来等于零 C. 一方的收获并不必然是对方的损失 D. 一方的收获并不必然是对方的损失,双方的收获和损失加起来不是零 14. 社会科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其中社会心理学家一般采用的层面是(C) A. 社会层面 B. 个人层面 C. 人际层面 D. 特质层面 15.社会心理学的第一公理是(B) A.在人和情境之间,内在个人特点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外部情境的影响。 B.在人和情境之间,外部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内在个人特点的影响。 C.外部情境和个人内在特点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同样重要。 D.以上均不对。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 答:第一,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常识说明,但是常识未必就是正确的。第二,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之所以不同,与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的行为并不是完全

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集

社会心理学试题1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分) P155 A、相互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交换性原则 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分) P120 A、消极 B、破坏性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 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分) P92 A、社会分层 B、本能和教育 C、遗传和环境 D、人性 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分) P119 A、印象形成 B、第一印象 C、信息加工 D、印象管 5、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分) P91 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分) P90 A、周围环境 B、社会因素 C、现实生活 D、即时情境 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分) P123 A、控制点 B、稳定性 C、可控性 D、内外因 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分) P170 A、迷恋爱 B、愚蠢爱 C、浪漫爱 D、空洞爱 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分) P108 A、终身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早期社会化 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分) P118 A、图式 B、自我意识 C、遗忘曲线 D、印象 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B)。(分)P155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