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完整版2015

博导简介:

谢克强,男,1965年生,博士,教授,

硕士生导师。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

源工程学院冶金工程系主任、云南省硅材

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昆明理工大

学研究生百门核心课程《湿法冶金》首席

教授、云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资源综

合利用认定委员会专家、清洁生产审核专

家。1987年7月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冶

金系有色金属冶金专业,1990年3月昆

明理工大学冶金系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硕

士研究生毕业,2006年10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2003年在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工作,2006年至2009年在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工作,2009年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工作。

承担本科生的“冶金工程设计基础”,研究生的“湿法冶金”、“清洁冶金”、“冶金学科前沿讲座”和“冶金工程设计基础”等课程教学工作。

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生34人,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3人。

以湿法冶金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主持完成了“加压浸出过程研究”、“多金属硫化矿加压浸出新工艺研究”等多项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51064014),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2010CD025)。承担或参与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申请立项及建设项目3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405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60674004)、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E01B08)以及973项目(2007CB616908)等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企业委托科研项目7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余次。近年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5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2篇,其中有6篇被SCI、EI收录,申请专利49项,授权发明专利11项,实用型专利3项,参与编写《湿法冶金-电解技术》教材1部。

Email : xkqzhh@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姚耀春,男,1977年生,教授,博导、硕导。现任昆

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副所长、真空冶金国家工

程实验室办公室主任、锂离子电池研究室负责人等职。2005

年博士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冶

金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5.10-2009.3在日本东京工

业大学化学环境系做博士后研究员。2011年被评为昆明市第

九批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后备人选。

承担了本科和研究生的《真空冶金》、《化学电源》、

《冶金前沿》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

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和大容量储能电池及其正负极材料、碳酸锂及草酸亚铁深度提纯和纳米化、等离子体热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主持和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回国留学人员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政府重点专项基金、校人才培养基金和企业横向基金等10余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40余篇次;申请26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15项; 参与编写出版了《金属及矿产品深加工》和《真空世界有色人生》两本专著,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2010年2月被昆明市科技局授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研究中心”。至今,获得了伍达观优秀教师奖、山西省襄垣县拔尖人才、山西省襄矿集团突出专家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Email : yaochunyao@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马文会,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

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

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冶

金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

任、云南省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高校硅冶

金与硅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2月至2004年3月获

日本政府资助在东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为本科生和研究

生讲授《冶金传输原理》、《冶金过程能源环境学》、《硅冶金与硅材料》等课程。在读博士生5人,硕士生12人,毕业研究生中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篇、云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新技术成果转化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3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1项,参编学术专著和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136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106篇。先后组织召开了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5次,并与日本东京大学、挪威科技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2006年获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2006-2007年度昆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2008年获昆明理工大学教学名师,2010年起被聘为昆明理工大学硅冶金与硅材料创新团队首席教授。现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冶金法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日本东京大学Foreign cooperative researchers等。

在研项目:

[1]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中的真空精炼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2-2015,210万元,项目负责人;

[2]冶金法从多晶硅中去除硼和非金属夹杂物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4-2018,80万元,项目负责人;

[3]冶金法制备太阳能多晶硅的关键技术及工业示范-真空挥发关键技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2014,182.8万元,课题负责人;

Email : mwhsilicon@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彭金辉,男,1964年出生,彝族,中共党员,博士

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

特殊津贴。1992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获博

士学位,1994.9-1996.9获德国巴登符藤堡州和卡尔斯

鲁厄研究中心博士后奖学金,在德国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9.6-2000.6获英国皇家学会博士后奖学金,在英国

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6-2004.3任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院长,2004.3-2013.8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2002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

兼任“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第六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全国重有色冶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贵金属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奖专家组评审组成员,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专家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冶金与材料科学专业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矿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等。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云南省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和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欧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合作项目、国家教育部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昆明市科技重点项目、中-德、中-英国际合作项目等50余个项目。组建了省部共建教育部非常规冶金重点实验室。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6项,已授权55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100余篇,指导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53名。指导博士生撰写的论文被《nature China》评述,表明其理论和实验结果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主要从事微波能应用及装备技术等国际前沿研究。研究了微波与颗粒物料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为微波在冶金及其他领域中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研究微波干燥、煅烧、还原、浸出等冶金典型单元过程物质相互作用与转化规律,体系与微波的能、势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调控机制,致力于建立低能耗、环境友好、资源高效利用的微波冶金系统方法;在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领域,获得了微波法制备冶金专用活性炭的孔结构调控机制,首次建立了农林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利用的产业化生产线;在新型微波冶金装备的关键共性问题研究领域,发明了微波冶金物料专用承载体制备新技术,提出了“分布耦合技术”,进行了微波装备的放大规律研究和设计,首次实现了微波冶金装备的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相关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具有首创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十一五”云南十大科技人物,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银奖,中国青年科技成果大奖赛金奖,中国青年科技博览会金奖,云南省科技发明比赛一等奖,获云南省五四青年奖章、昆明市青年十杰称号等称号。

Email : jhpeng@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张利波,男,1977年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

程学院院长助理,非常规冶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

验室常务副主任,冶金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

任,兼任全国重有色冶金学术委员会委员。承担博士、

硕士、本科生的《微波冶金》、《微波加热在材料制

备中的应用》、《钢铁冶金学》等课程。先后作为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重点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和企业委托重点攻关项目等30余项。

主要从事微波加热在冶金、化工、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研制了系列微波反应器,首次建立了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的微波冶金反应器,围绕干燥、煅烧、还原、浸出等典型冶金反应单元,研发了微波冶金新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显著推进了节能减排降耗,被鉴定为“在国内外尚属首创,处于领先水平”。所形成的成套装备和技术成熟度高,可靠性强,先后向西班牙国家碳材料研究所等国内外多家单位转让了高水平的反应器、生产线及相关技术,获得了先进技术指标,有效降低了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通过项目的研究,作为第2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等;获得2012年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2年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5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已授权15项。作为第3作者著有《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材料》和《微波煅烧技术及其应用》专著2部。

电子邮箱:lb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张桂芳,女,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冶金工

程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

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合作教授,现任云南

省高校复杂铁资源清洁冶金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4.4-2006.4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0.7-2012.7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材料科学系钢铁冶金研究组作访问教授,从事钢

铁冶金研究工作。

为研究生、本科生讲授《连续铸钢电磁搅拌理论及技术》、《材料加工数值模拟》、《材料力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自动绘图》等课程。近年来结合教学、科研工作,出版《连续铸钢用电磁搅拌的理论与技术》等学术专著3 部,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获国际(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论文比赛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教育软件比赛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及科研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近20篇。先后组织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并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瑞尔森大学(Ryerson University)、美国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等单位建立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2007年获“昆明理工大学第八届伍达观教育基金”杰出教师称号,2009年获全国第十三届优秀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一等奖,2009年获云南省优秀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一等奖,2011年指导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生获美国AISTech 2011 国际钢铁会议研究生论文比赛一等奖,2012年指导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生获美国AISTech 2012 国际钢铁会议论文比赛三等奖。现兼任美国《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杂志受邀评审专家、核心期刊《铸造技术》编委、中国金属学会连铸学会分会委员等职。

研究方向:矿山冶金新工艺、电磁场在冶金和材料制备中应

电子邮箱:zgf@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guifang.zhang@utoronto.ca

张爱敏,1972年生,河北省秦皇岛市人,研究员,

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博士生导师。1992年考入河北师

范大学化学系,1996年考入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攻读有色

金属冶金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后留所工作,2003年

被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同年遴选为

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并考入昆明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

位,2006年毕业获取博士学位,2009年被遴选为昆明

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从1999年工作至今,一直在工

业催化领域从事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开发与

产业化建设等相关工作,在新型催化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方面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为保护大气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作为中国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主持承担第1个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型高稀土/低贵金属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及应用”,在无任何可借鉴的经验的情况下,研发出可满足轻型汽车污染物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简称“国Ⅲ”)的系列高稀土/低贵金属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并在长安、柳汽等多种车型上成功应用,截止到2008年国Ⅲ催化剂装车的市场份额已达到8%,其中国产汽车占24%,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42亿元。2006年,面对更严格的轻型汽车排放污染物第四阶段排放标准对三效催化剂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主持承担第2个国家863计划“机动车污染控制新型环境友好催化材料研究”,在纳米催化材料技术、制浆与涂覆工艺技术以及涂覆设备技术等方面再次获得突破和创新。形成的技术成果也得到成功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作为副组长,还主持承担了2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财政部支持的成果转化项目,4项云南省政府资助项目,同时参与10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出版、参编专著2部;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发明家奖1项,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获授权专利3项;历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专家、国家863计划评审专家、云南省科技奖励及科技人才评审专家;荣获“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云南省政府津贴获得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Email : aimin.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杨大锦,1965年7月,男,四川邛崃市人,九三学社社员,

正高级工程师,现昆明冶金研究院总工程师,云南省中青年学

术技术带头人。2012年被遴选为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

1981年9月考入昆明工学院冶金学有色冶金专业,1985年毕业,同年考入东北工学院有色系轻冶专业攻读硕士研究

生,1988年2月毕业分配到昆明冶金研究所工作。2001年9

月到2006年6月在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在昆明冶金研究院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有色金属提取冶金和综合利用的研究,承担研究项目有个旧霞石正长岩烧结法综合利用研究、高硫高砷金精矿焙烧脱砷试验、镇沅难处理金精矿提金工艺研究、高硫高砷金精矿电化学氧化机理研究、四川铬镁矿电解法生产金属铬的工艺研究、硫化锌(精)矿悬

浮电解法直接生产金属锌工艺研究、低品位锌矿浸出-萃取-电积工艺的前期工程化研究、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生产工艺研究、硫化铜矿细菌浸出-萃取-电积提铜试验研究、高纯锌的生产工艺研究、湿法浸出-深度净化-长周期锌电积关键技术研究、钼镍矿综合利用工艺研究、含铟高铁硫化锌精矿加压酸浸回收锌铟新工艺研究、铜铅锌银复杂多金属硫化矿加压浸出研究、个旧霞石正长岩综合利用放射性研究、高钨高铝锡矿电炉熔炼工艺研究、光伏用多晶硅新技术开发研究、刚果(金)含铜、铅锌、钴和锗的炉渣综合利用研究、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硫化锌精矿加压氧浸工艺研究、氧压酸浸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硫化铅锌混合精矿和硫化锌氧压浸出研究、高纯二氧化硅制备新技术开发研究、钾长石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和刚果铜精矿火法冶金试验研究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1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3等奖2项,有色金属行业协会1等奖1项、2等奖3项,2009-2010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科技标兵,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2件,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

Email : 139********@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余正涛,男,1970年生,云南省曲靖市人,中共

党员,博士,教授,博导,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

自动化学院院长,昆明理工大学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

验室主任,昆明理工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创新团队首席

教授,2000年硕士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模式识别与智

能系统专业,2005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

应用技术专业,2008年11月-2009年12月在美国

Purdue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2001年破格晋升副

教授,2006年破格晋升教授,2009年遴选为博士生

导师。主要从事冶金信息处理、冶金智能控制及机器学习方向研究。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008年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信评议人,中国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信息检索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计算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中文信息技术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委员,云南省高端人才引进评审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电子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评审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省九五攻关项目、云南省教育厅基金及横向合作项目近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EI收录80余篇次,第一授权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受理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软件著作权55项。以第一获奖人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

Email : ztyu@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杨斌,男,汉族,1965.5.8生,云南省元谋人,博士,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

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系,获学士

学位;1990毕业于昆明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8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国家公派到莫斯科国立钢铁及合金学院有色金属教研室访问。1992年评为讲师;1998年评为副教授;1999年评为教授;2003年遴选为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2006年至2009年,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副院长;2009年至今,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处处长。

从事冶金科学与工程的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先后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云南省创新团队带头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教育功勋奖等称号。主持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29项。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7件;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和图书7部,发表论文106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5篇;担任云南省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兴滇人才奖、云南省教育功勋奖等称号。

杨斌教授在科研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带领团队发明了“从含铟粗锌中高效提取金属铟的清洁冶金新技术”,开发了与新技术配套的新装备,具有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特点,整套工艺及装备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2004年起先后在云南、广西和湖南的5家企业推广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3件,获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年度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07年度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开发了“硬锌真空蒸馏处理技术”,1997年在广东韶关冶炼厂建成5条生产线,该技术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先进,技术属国内首创,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研发了“从复杂锡合金中高效提纯金属锡的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套技术先后在全球锡生产龙头企业云南锡业集团等14家企业建成20条,在美国、英国的2家企业建成5条,累计新增产值超过200亿人民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分别获201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课题组还研发了从有色金属生产过程的中间产物中提取镉、硒、铊、碲、镓、金、银等稀散金属以及贵金属的新技术,实现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和清洁生产,硒的提纯技术获得2006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研发成果居世界领先水平。

Email : kgyb@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徐瑞东,男,1975年生,黑龙江省双城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校级教学

名师。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

与学科建设工作),云南省冶金电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

南省湿法冶金用电极材料创新团队、昆明理工大学冶金新材料

与表面工程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成员。兼任昆明理工大学科技

处副处长、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

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云南铜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委员会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

审专家、《JCAMS》期刊副主编、《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等期刊的通讯评审专家。

主要从事新型节能惰性阳极材料、电化学冶金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无机涂层材料重点实验室基金、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云南省政府和昆明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研究等项目。作为执行负责人及项目组核心成员,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化、国家财政部重大专项、教育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等十余项科研项目的研究。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6人,已毕业研究生11人。

在《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高等学校规划教材2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EI收录60余篇。申请专利20件,获授权12件;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昆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专利一等奖各1项。获省校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以及全国冶金高校学科建设先进工作者、校伍达观杰出教师奖、红云园丁奖、中青年课堂教学比赛特等奖等荣誉称号。

Email :rdxukm@aliyun.co;2545845040@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谢刚,男,1961.11月生于重庆市,1978年考入昆明

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稀有金属冶金专业学习,1982

年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地质部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工作,

1984年考入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

业进行硕士、博士学习,1990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到中国

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进行博士后工作,1992年博士后

出站后到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工作,1993年破格获得副

教授职称,1994年破格获得教授职称,1998年被原中国

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至1997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2008年12月调至昆明冶金研究院任副院长,2011年7月至今任昆明冶金研究院院长一职。

为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云南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学科带头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毕业博士及硕士生60多人,指导在读博士及硕士生20多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奖4项。

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金科技工作,在湿法冶金、熔盐电解、计算冶金等领域开展研发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技项目多项。

Email :gangxie@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王华,男,1965年生,湖北崇阳人,中共党员,教

授,博导,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务院政

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后,现任昆明理

工大学副校长,冶金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复

杂有色金属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

地)主任。

1983年9月考入东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1987年7月毕业,同年9月考入昆明理工大学,师从蔡乔方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3月硕士毕业并留校任教。1993年9月开始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戴永年院士,1996年3月获博士学位,并担任冶金系副系主任。1997年8月被破格提拔为教授,1998年2月开始担任冶金系系主任,1998年10月受日本国家政府奖学金资助前往京都大学能源科学研究生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并于2000年9月学成回国。2001.1-2005.11担任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部主任,2001年6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5.12-2007.1任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部主任,2007.2-至今任昆明理工大学主管科研的副校长。2005年被评为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被评为云南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优秀教师,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冶金过程强化与节能环保、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冶金过程模拟与仿真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冶金节能减排与强化冶炼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主持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或科技攻关项目等30余项科研项目,近五年合同科研总经费逾6000万元。先后发表SCI/EI收录论文百余篇,出版包括《冶金热工基础》、《铜渣中有价金属回收的应用基础研究》、《低温余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在内的专著与教材共15部。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论文”2次,获“云南省优秀博士论文”与“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各1次。先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省自然科学奖6项,其中完成的“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的“复杂铜原料电解精炼及综合回收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获2013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一等奖。

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委员会理事、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云南省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同时担任《昆明理工大学学报》主编,任《Rare Metals》、《稀土学报》、《工业加热》、《能源技术》等期刊编委。

王华教授是依托西部边疆地区自身力量培养出来且一直扎根于祖国边疆的优秀学者,一者从事冶金、能源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是我国有色金属冶金国家重点学科冶金节能减排与强化冶炼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学风严谨、工作扎实、善于吃苦、为人师表、富有开拓精神、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在多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开创性成果。

(1)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二噁英污染与控制研究,结合熔融还原强化冶炼,提出了生活垃圾直接气化熔融焚烧新工艺,并自行设计开发了生活垃圾直接气化熔融焚烧零排放成套设备;

(2)针对传统的显热和潜热蓄热材料的优缺点,研发了将两者复合在一起的能快速蓄、放热并具有较高蓄热密度的高效复合蓄热材料制备新工艺,针对蓄热室蓄热/放热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利用复合蓄热材料分层充填的复合充填蓄热室的概念,首次提出了温度变化浸透深度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关基础理论;

(3)针对化石燃料在传统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CO

2、NO

x

、SO

x

等污染气体,

在整合了能源化学、燃料电池和熔融盐化学等科学基础上,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

一个全新的基于熔融盐循环热载体的无烟燃烧技术,提高化石燃料热利用效率的

同时彻底避免了NO

x 、SO

x

等有害气体和CO

2

温室气体的排放;

(4)针对冶金烟气中以CO

2为主同时含有CO和CH

4

的多碳源特性,提出多

碳源催化加氢制备甲醇和二甲醚高质化学品的新思路,建立了冶金烟气多碳源高效转化基础理论体系,为烟气CO

2

减排和资源化利用、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5)对目前国内外低品质镍钴资源成分复杂、氧化镁含量高、高含镍二次铜精矿镍铜难以分离等世界性难题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高氧化镁镍钴原料火法冶炼理论的重大突破,构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顶吹熔炼-闪速熔炼-自热熔炼”三炉系联动镍火法冶炼的创新技术体系。Email : wanghuaheat@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wanghua65@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王成彦,男,1968年生,博士,研究员,2013年遴选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

家级人选,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冶金研究设计所副所长。1990年

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有色金属冶金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有色金属冶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3年获

硕士学位并留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作;1995年晋升工程师,

1998年破格晋升高级工程师;1999年考入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系,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师从邱定蕃院士和杨显万教授,2002年获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研究员。长期从事多元复杂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的工程化研究,在多金属复杂矿的短流程冶金、多金属高效分离与提取、过程工程放大与关键装臵研发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发明了铅富氧闪速熔炼、红土镍矿综合利用、矿浆电解等原创性清洁生产新技术。建成了年产10万吨粗铅规模的铅富氧闪速熔炼示范工程、年处理30万吨矿石规模的镍铁矿选择性还原焙烧-氨浸示范工程、年处理20万吨矿石规模的褐铁型镍红土矿非常规介质温和提取示范工程、年处理5000t高砷锑金精矿矿浆电解示范工程。先后承担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二十余项,主持完成企业委托项目近百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40篇。获授权专利40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部级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部级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

Email : wchy3207@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田国才,男,1976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硕士生

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现任省部

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

公室副主任,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办公室主

任、冶金工程系主任。国际IEEE会员,国际工程师协会

(IAENG)会员,中国化学会(CCS)会员。1999年7月毕

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7月毕

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7

月-2003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2006年8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7年6月-2009年8月在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9月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

【教学工作】承担本科生《冶金原理》、硕士研究生《冶金工程学科前沿》、《现代量子化学计算与分子模拟》和《结构化学》以及博士生《材料化学》课程的教学。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承担云南省品牌专业、冶金工程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国家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冶金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有色金属冶金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有色金属冶金学国家、省级教学团队,云南省冶金工程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和建设工作。

【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冶金物理化学,计算物理化学,离子液体应用、矿物界面化学等领域。参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昆明理工大学离子液体冶金创新团队和校级重点实验室项目等20余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1项、昆明理工大学学科方向团队建设项目1项、研究生百门核心课程项目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基金项目1项,昆明理工大学人才培养项目1项。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青年科学优秀奖、伍达观先进教师奖、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奖、首届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优秀指导教师奖、红云红河园丁奖、伍达观优秀教师奖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授权专利3项。

【在研项目】

[1] 离子液体处理黄铜矿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万元,项目负责

[2] 用于活泼金属电沉积的离子液体设计及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万元,项目负责人

[3] 冶金物理化学,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项目,12万元,项目负责人

[4] 计算物理化学,昆明理工大学学科方向团队建设项目,30万元,项目负责人

[5] 现代量子化学计算与分子模拟,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百门核心课程项目,15万元,项目负责人

Email : tiangc@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邱定蕃,男,江西省广昌县人,1941年出生于香

港。1962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分配至北京矿冶研究总

院工作,1985年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1990年

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加拿大Queen's大学深造,1998

年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国家有突出

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当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

程师、博导,兼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

部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邱定蕃院士及其团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成功研发出沸腾焙烧-萃取分离镍、钴、铜技术,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工业化;其主持研究的加压浸出分离与提取铜镍钴的方法,是我国镍钴工业的重要进展,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与合作者发明的矿浆电解新技术,实现了金属的一步提取,节能明显,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998)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他是我国较早提出“资源循环”并从事学术和工程研究的学者之一,在有色金属资源循环方面具有较深造诣。2004年获光华工程奖;200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邱定蕃院士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或委员,并参与了许多国家重大项目论证。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3部,

培养博士生十余名。

史谊峰 1963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

学有色冶金专业,2008年获冶金工程硕士学位,师从

张文彬教授。2012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1986年参加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师、教授级

高级工程师,现为云铜集团总经理助理、云铜股份付总

经理。长期从事铜冶金技术及铜冶金工厂管理工作。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人选”,“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五届、第六届会员;“云南省人民政府选拔高层次评议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委员;国务院国资委节能咨询专家;国家科技部国家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铝业公司铜冶炼首席工程师。

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铝业公司第三次科技大会科技先进个人”、“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科技领军人物”等荣誉,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特殊津贴”,

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作为项目参与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申请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获得专利授权6项。

发表论文21篇,其中核心刋物发表17篇;两篇在“世界高温矿物冶炼学术年会”发表。参编专著两部。

Email : 1193170138@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陶东平,男,汉族,1960年生于昆明,祖籍宣威。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二级,现任本校“冶金熔体溶液物理化学”创新团队负责人。1982年本校有色冶金专业学士、1985年硕士、2000年博士。1994年破格为副教授、1997年破格为教授、2004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获本校伍达观杰出教师奖;2009年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自1985年至今,先后讲授专业英语、普通冶金学、有色冶金原理、钢铁冶金原理、冶金原理、冶金动力学、冶金热力学、冶金熔体物理化学和材料热力学等课程。长期致力于冶金熔体相平衡的分子热力学和流-固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针对冶金熔体热力学模型的不足,将化工热力学领域的Wilson方程应用于多元金属熔体、熔渣、熔锍和熔盐体系的热力学性质预测。针对液态分子的非随机移动,提出了液体及其混合物的正则配分函数和局部配位数的表达式,建立了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MIVM)和分子实体空隙模型(MEVM)以及液态金属的配位数方程。该模型在特殊条件下可分别还原为溶液热力学的Flory-Huggins方程、Wilson方程和NRTL方程,并且仅用二元参数即可预测多元金属熔体和熔渣的热力学性质及其相平衡。针对固态原子的非随机振动,建立了固溶体的分子相互作用空隙模型(MIVM),并应用于多元金属和氧化物固溶体的预测。

针对多孔固体反应物的复杂形貌,采用分形几何建立了流-固反应动力学的界面化学反应和孔扩散的分形模型,揭示了这类反应存在的用规则几何难以客观描述的多孔介质表面形貌和孔道结构与反应动力学之间的定量关系,该模型在规则几何条件下可还原为传统的收缩核模型,并为焦炭的气化反应动力学实验所证实。基于Mandelbrot面积-体积关系,推导出一个新方程,结合热分析技术,提出了测量多孔固体粗糙表面分形维数的活化-非等温吸附法(被引用者称为热重法),并在活性炭和焦炭表面分形维数的测量中证实是简便可靠的。

建立了收缩核的等温过程液膜扩散模型以及非等温过程的动力学模型,能简便有效地分析多相反应在线性和非线性升温过程中的速率,在澄清和阐述氧化锡还原机理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氧化锡的还原-歧化机理,获得了氧化亚锡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目前,采用关键词MIVM附加热力学术语(如活度系数activity coefficient、热力学thermodynamic等),就可以在学术搜索中查到MIVM的应用研究。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D.R.Sadoway研究组将其用于Ca 基熔体的热力学研究(J.Am.Chem.Soc.,2013,135(22),pp8260–8265)、昆明理工大学的杨斌研究组将其用于Pb-Sn的真空蒸馏(Metall.Mater.Trans.B,2012,43B(6),pp1649-1656)以及清华大学的蒋光锐等将其用于多元金属熔体活度系数计算方法的改进(金属学报,2007,43(5),pp503-508)等。

现已完成国家及云南省的自然科学基金各3项,正在承担(第二承担单位)国家基金重大项目(钒钛资源冶金过程有价组元强化迁移规律及分离理论)子课题:钒钛资源冶金过程基础数据库及相关计算物理化学模型的建立(72万元);国家基金地区基金项目:渣-金-气相平衡的分子热力学研究(48万元)。

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40多篇为SCI收录、12篇发表于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出版学术专著1部,代表性论著有:.

[1]Mathematical Models of Kinetics of Dynamic Thermogravimetr y,Thermochimica Acta,1989,145(8),165-72;

[2]An Assessment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Liquid Quart ernary Alloys,Metall.Trans.B,1992,23B(4),526-8;

[3]A new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fractal surface dimens ion of porous media by TG-DTA technique,Thermochimica Acta, 1999,338,125-28.

[4]A Comparison of molecular interaction volume model with

sub-regular solution

model in multicomponent liquid alloys.Metall.Mater.Trans. A,2004,35A,419-24.

[5]Prediction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C-Fe-Co-Ni solid dilutions

by binary infinite dilute activity coefficients,Mater.Sci. Engng.A,2005,390(1-2),70-5.

[6]Prediction of the coordination numbers of liquid metals, Metall.Mater.Trans.A,2005,36A:3495-7.

[7]Molecular Entity Vacancy Model,Fluid Phase Equilibria,2 006,250:83-92.

[8]Prediction of activities of all components in the lead-f ree solder systems

Bi-In-Sn and Bi-In-Sn-Zn,J.Alloys and Compounds,457,124-30.

[9]A Chemical Approach of the Molecular Entity Vacancy Mode

l to the CaO-Al

2O

3

-SiO

2

Ternary Silicate Melt,Steel Research

Int.,2011,82(3),277–86.

[10]A Pseudo-Multicomponent Approach to Important Ternary Sil icate Melts,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2012,43B(6),1247-61.

[11]Prediction Expressions of Component Activity Coefficients

in Si-Based

Melts,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2014,45B, pp.142-9.

[12]Prediction of All Component Activities in Iron-Based Liq uid TernaryAlloys

Containing Phosphorus,Titanium,and Vanadium,Metall.Mater. Trans.B,Published online:04/September2014.

Email:dongpingt@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卿山男,1967年生,博士,教授,博/硕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现任冶金与能源工程系主

任。1986年9月考入昆明工学院冶金系,1990年6月毕业后到

云南天然气化工厂从事化工和动力工程的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

工作,受聘为高级工程师。2000年考入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

硕士研究生,从事能源科学开发与研究工作。2003年9月考入

昆明理工大学攻读冶金能源博士学位,从事冶金工业节能减排

的研究工作。2006年10月获取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承担本科生《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节能原理与技术》、《烟气处理技术》,研究生《高等工程热力学》等课程。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承担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申请工作及能源与动力工程卓越工程师申请工作。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强化熔炼、工业节能及富氧在工业炉上的应用方面研究工作。主持研究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

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昆明理工大学校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等12项研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国家支撑计划、云南省基金重点项目、云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等8项研究。研究开发的“富氧在水泥炉窑上的应用”、“富氧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应用”等技术,得到相关企业的认可与采纳。负责昆明理工大学“工业炉窑节能减排方向团队”,“研究生核心课程-高等工程热力学”研究。负责了“金川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秘书组工作。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伍达观优秀教师奖、红云园丁优秀教师奖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

Email : 326720228@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彭金辉,男,1964年出生,彝族,中共党员,博士

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

特殊津贴。1992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获博士

学位,1994.9-1996.9获德国巴登符藤堡州和卡尔斯鲁

厄研究中心博士后奖学金,在德国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9.6-2000.6获英国皇家学会博士后奖学金,在英国

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6-2004.3任材料与冶金工程学

院院长,2004.3-2013.8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2002

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微波能

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

兼任“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第六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全国重有色冶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贵金属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奖专家组评审组成员,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专家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冶金与材料科学专业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矿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等。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云南省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和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欧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合作项目、国家教育部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昆明市科技重点项目、中-德、中-英国际合作项目等50余个项目。组建了省部共建教育部非常规冶金重点实验室。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6项,已授权55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100余篇,指导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53名。指导博士生撰写的论文被《nature China》评述,表明其理论和实验结果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主要从事微波能应用及装备技术等国际前沿研究。研究了微波与颗粒物料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为微波在冶金及其他领域中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研究微波干燥、煅烧、还原、浸出等冶金典型单元过程物质相互作用与转化规律,体系与微波的能、势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调控机制,致力于建立低能耗、环境友好、资源高效利用的微波冶金系统方法;在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领域,获得了微波法制备冶金专用活性炭的孔结构调控机制,首次建立了农林废弃物、

工业废弃物利用的产业化生产线;在新型微波冶金装备的关键共性问题研究领域,发明了微波冶金物料专用承载体制备新技术,提出了“分布耦合技术”,进行了微波装备的放大规律研究和设计,首次实现了微波冶金装备的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相关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具有首创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十一五”云南十大科技人物,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银奖,中国青年科技成果大奖赛金奖,中国青年科技博览会金奖,云南省科技发明比赛一等奖,获云南省五四青年奖章、昆明市青年十杰称号等称号。Email : jhpeng@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马文会,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

世纪优秀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昆

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真空冶金国家工

程实验室副主任、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云南省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主任、云南省高校硅冶金与硅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03年2月至2004年3月获日本政府资助在东京大学

从事博士后研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冶金传输原

理》、《冶金过程能源环境学》、《硅冶金与硅材料》

等课程。在读博士生5人,硕士生12人,毕业研究生中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篇、云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新技术成果转化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3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1项,参编学术专著和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136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106篇。先后组织召开了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5次,并与日本东京大学、挪威科技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2006年获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2006-2007年度昆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2008年获昆明理工大学教学名师,2010年起被聘为昆明理工大学硅冶金与硅材料创新团队首席教授。现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冶金法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日本东京大学Foreign cooperative researchers等。

在研项目:

[1]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中的真空精炼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2-2015,210万元,项目负责人;

[2]冶金法从多晶硅中去除硼和非金属夹杂物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4-2018,80万元,项目负责人;

[3]冶金法制备太阳能多晶硅的关键技术及工业示范-真空挥发关键技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2014,182.8万元,课题负责人;

Email : mwhsilicon@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蒋兴明男,196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有色金

属冶金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在中南工业大学应用数

学力学系应用数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

9月至1995年12月在昆明理工大学管理工程专业学习,

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在昆明理

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2010

年11月至2013年7月在云南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从事

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10月被昆明理工大学聘为冶金能源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1991年7月至1993年8月在云南锡业公司机械厂工作,1996年6月至2007年12月在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2008年1月至今在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现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经济问题探索》杂志顾问。长期从事工业发展理论研究,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2002年10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企业网络经营管理》。2014年4月,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专著《稀贵金属产业发展》

Email : 2008k321@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雷霆,1964年生,云南省石屏人,中共党员,教授。

1988年获重庆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昆明理工大

学有色冶金博士学位;2007~2008年赴美国犹他大学作访

问学者。2005年5月评为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云南省高层次专家特殊生活补贴。是中共云南省委联系专家。曾任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部部长,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兼任《云南冶金》主编。现任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是云南省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国贴”、“省贴”、“省突”等省级评委会委员。省科技奖、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类课题评审专家。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锗钛系列高技术产品创新团队负责人,昆明市钛及钛产品开发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昆明市钛资源采选新工艺及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负责人。研究方向主要为稀有及稀散金属冶金和材料加工、冶金强化熔炼新技术、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等。承担省部级以上各类重点科研课题26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它奖项10余项,其中包括:熔池熔炼—连续烟化法处理高钨电炉锡渣和低品位锑矿研究项目获2005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白铜精密异型材生产新工艺研究获1997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烟化法处理高钨高硅电炉锡渣时钨硅等的行为研究获1996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从浸出锗残酸中回收盐酸的方法,从褐煤干馏提取含锗物质并制半焦的方法获2007年国家发明专利;大型直流电弧炉冶炼钛渣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研究获2012年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专利13项;国家级新产品1项;出版专著及编译《钛(第2版)》、《锑冶金》、《铅冶金》、《锗冶金》、《锗的提取方法》、《锌冶金》及《金属眼镜型材和加工工艺》等11部;在国内外学术杂志、核心刊物、国际会议等发表学术论文150篇。

Email : leiting@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华一新,男,1959年生,白族,云南省大理市人,中共

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

津贴专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云南省特

聘教授,高等教育“云岭教学名师”,云南教育功勋奖获得

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共云南省委联系专

家。1977年至1978年在云南省晋宁县昆阳公社插队。1978

年考入昆明理工大学(原昆明工学院)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学

习,1982年、1985年和1988年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

位,为昆明理工大学培养的首批博士。1988年任昆明理工大

学讲师,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同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1998年被上级主管部门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被遴选为首批云南省特聘教授,其间:1992年至1993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0年至2001年由国家公派赴美国波士顿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曾赴澳大利亚、芬兰、德国、越南等国访问和学术交流。现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金属学会熔盐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铜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昆明理工大学离子液体冶金学术创新团队首席教授,离子液体冶金昆明理工大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昆明理工大学学报》和《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编委,国内外数十种学术期刊评审专家。曾任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系主任,冶金高温熔体研究室主任,有色金属冶金教研室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重金属学术委员会委员,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顾问,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教育厅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科学发展协会会员等。

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离子液体冶金、微波冶金、材料化学制备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讲授“冶金工程导论”、“矿冶概论”、“冶金新技术”、“冶金动力学”、“现代冶金分析技术”等10余门课程。主持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3项;负责云南省高等学校专业教学团队、云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云南省精品课程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项;主持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1门。累计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40余人,其中有1人获云南省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人获云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5人获云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主编研究生教材《冶金过程动力学导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有色冶金概论》(第三版)和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有色冶金概论》(第二版)各1部,分别获全国冶金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云南省优秀教材奖1项。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973”计划、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30余项,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一、二、三等奖各1项,其他科技奖励3项;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60余篇次。参编专著《微波化学》和《湿法冶金》(第二版)2部,校对译著《钛》(第二版)1部,参与编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冶金与材料制备工程科学》1部。

由于华一新教授在教学和科研中的突出成绩,他先后被评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云南省教书育人楷模,云南省优秀教师,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跨世纪人才,伍达观教育基金杰出教师,“红云园丁”模范教师等。2009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高等学校“华一新名师工作室”,2013年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同年获云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项目,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1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Email : huakust@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郭忠诚, 1965年生,云南陆良人,中共党员,

博士研究生,二级教授,现任昆明理工恒达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省冶金电极材料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理事、中

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分会常务理事等职。 1987年

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有色金属冶金专业,

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

有色金属冶金专业,获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有色金属冶金专业,获博士学位。1987年~1993年在冶金研究所冶金与材料研究室从事材料研究开发工作;1994年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及研究生指导工作,期间1998年和2006年前往澳大利亚Monash大学材料系和英国Manchester 大学腐蚀与防护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冶金物理化学、冶金新材料、有色金属特种粉体材料、表面工程、材料物理化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开发。先后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化、财政部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20多项;研究有色金属电积用新型惰性节能阳极材料,建立了云南省冶金电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年产25万片的铅基合金节能阳极板生产线。获国家发明专利19项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7项,出版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等收录80多篇;荣获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特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共中央组织部直接联系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称号。

郭忠诚教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产学研紧密结合,深得同事的尊敬和学生的赞誉。

Email : guozhch@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552614.html,

蔡晓兰,女,1965年5月出生,四川成都人。

工学博士,教授,2012年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昆

明理工大学粉体材料与新能源材料制备技术研究所主任,昆明理工大学“粉体制备工艺与设备开发”创新团队带头人。1986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同年9月考入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89年3月获得硕士学位留校任教。2010年10月获得昆明理工大学有色冶金专业工学博士学位,89年留校任教至今,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4年10月评为教授。主要在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冶金系从事教书育人与科研工作。

讲授本科生、研究生三门专业课程,分别是粉体工程、冶金环保、表面工程。主持云南省及企业委托重大项目等15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其中一等奖2项,3等奖2项。

申请并受理的国家专利20余项,参编学术专著2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指导研究生/博士生30余名,本科生毕业论文50余人。

科研工作主要从事高能球磨金属制备金属及合金复合粉体、金属及复合材料制备与成型、机械合金化、冶金物理化学、卧式高能搅拌球磨成套设备开发。试验室有多套进口和自己开发的高能球磨设备、各种球磨装置10余套和各种粉体及材料检测、成型设备。

现有的科研团队:云南省“高校金属粉体与设备开发科技创新团队”、昆工“的粉体金属与设备开发创新团队”、、深圳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公司与昆工“粉体材料工程联合实验室”,粉体与新能源材料制备研究所。团队有研究生、博士生和老师等共计15人左右。多次赴德国、瑞士、日本等国访问或合作科研项目,有国际交流项目(有研究生到国外交流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