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张衡传》(教师版)

第13课《张衡传》(教师版)

【学习目标】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朗读录音、“教材助读”,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问题标示出来,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教材助读】

一、走近作者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二、作品简介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三、张衡

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在文学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代表作《二京赋》。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地震学方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天文学方面,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浑天仪”;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相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地理学方面,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记里鼓车”、“指南车”等。数学方面,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到3.1622之间,比欧洲早了1300多年;气象学方面,制造出“候风仪”预测风力、风向,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木飞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出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张衡在科学文艺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与文艺的双子星。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四、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的记叙重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第二部分(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第三部分(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

预习自测

建○议:借助工具书,疏通课内字词,对于自己感觉不熟悉的可以整理到典型题本上,以便二次过关。○

学○习○

1、通假字:①员径八尺(员通“圆”)②形似酒尊(尊通樽)

③一时收禽(禽通擒,擒拿)

2、古今异义词:

①举孝廉不行。(不行,古义:没有去应荐。今义:不能。)

②衡下车(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指从车上下来。)

3、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4、指出下列各句中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衡不慕当世。(不)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未)

③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无)④行道之人弗受。(弗)

⑤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非)⑥赵王畏秦,欲毋行。(毋)

⑦愿将军勿虑。(勿)⑧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莫)

5、特殊句式:

⑴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判断句)

⑵举孝廉不行(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⑶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⑷验之以事(状语后置句)

犹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状语后置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句)

⑸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句)

讽议左右(省略句)果地震陇西(省略句)

6、口译下列句子: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4)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5)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将你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探究案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1提炼概括

1、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

其“才”高于世,表现在:

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

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

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

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2、引导学生自读第四段,思考:本小节不到二百字,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请概括要点。

明确: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地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①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1句);

②材料、尺寸、形状、装饰(2句);③机件、内外构造(3、4、5句);④功能和作用(6、7、8句);⑤精确程度及效果(9、10句);⑥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11、12句);⑦交代仪器正式使用(13句)。

探究点2鉴赏评价

1、为什么张衡在各个方面都有如此高的成就?我们要学习他的什么?

明确:张衡曾说过: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所以张衡之所以取得惊人的成绩,他靠的是勤奋与坚持不懈的毅力,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挥勤学苦练的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的人。学生经过阅读,可以发现文理兼通、基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等优秀品质是他取得重大科学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2、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1)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写张衡为人,详写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他“上书乞骸骨”,避害全身,归隐田园等方面。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文本拓展与课本相关的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①礼、乐、射、御、书、数。( 学问和技能)

②《诗》、《书》、《易》、《礼》、《乐》、《春秋》。(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相: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行:去应荐。

(12)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就:就职,任职。(1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15)应:应职,接受官职。(16)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17)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21)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22)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23)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④元丰七年⑤元和十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②辛弃疾字幼安

③韩愈字退之④诸葛亮字孔明

当堂检测一词多义

(1)征: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证据)

③兵未战先见拜征(征兆)④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2)举:①举欣欣然而告之(全,都)

②举孝廉不行(被举荐)

③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介词,拿,用)

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取)⑤莫令事不举(成功)

(3)观:①因入京师,观太学(游学)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③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建筑物的一种)

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看见)

⑤吾尝疑乎是,仅以蒋氏观之,犹信(看)

(4)施: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设置)

②靡计不施,迄无济(施用)

(5)致:①犹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用)

②闲情逸致(情致,情趣)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到达)

(6)乃: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