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做人作文教学案例评析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做人作文教学案例评析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An Analysis of Teaching Cases of Human Composi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做人作文教学案例评析

多法勒中学曹敏

问题提出:

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过“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文如其人,作文和做人相一致,教文和育人相统一。在作文的过程中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作文。要实现“做人——作文”的教学理想,需要作文教学活动的各方面、各环节整体的努力,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利用作文教学让学生做人与作文相统一?据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理论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做人-作文》一书提出,做人与作文是怎样统一的呢?

首先,做人与作文在生命需求上相统一,即在生存的需

要上相统一,更在享受上的需要相统一,还要在发展的需要上统一。

其次,做人与作文在生命本体上相统一,即在对世界的认知上相统一,在情感经验上相统一,在意志追求上相统一,在实践行为上相统一。

再次,做人与作文在语言符号上相统一,即两者都需要在阅读中提升,都需要运用语文符号来实现,作文水平的高低还与作者的语言背景经验密切相关。

实施案例:

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并让学生以此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活动目标:

1、了解关爱普通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2、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活动重点:

1、学生准备过程中的合作性和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2、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活动准备:

1、分组:课代表和班委组织同学分组,本着自愿的原则,人数尽可能均匀,分为三个大组:A、关爱身边的伙伴。B、同在一片蓝天下。C、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2、收集整理材料:收集体现爱心、同情新、互相帮助的文章、故事,包括自己做过的乐于助人的事情。以小组为单位,将文章或故事或打印或复印或摘抄整理成册。

3、观察身边的亲人、朋友、邻居等,思考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关爱,观察街头摆小摊的、捡破烂的、以及生活艰难的,思考他们应该怎样关爱他们。

活动过程记录:

1、导入。

声频播放《爱的奉献》的歌曲,让学生倾听,激发学生情感。

学生的反应:部分学生轻轻跟着和。

再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人们互相帮助的图片,引导学生的思考。在这些图片里,教师还特别挑选了一张,上年冬运会的时候,一个同学帮助另一个因比赛受伤的同学时候拍下的照片。

2、收集资料的交流。

课堂交流分组为四个人一个小组,四个人尽量应分属于三个活动大组,这样在一个小组的交流中,小组同学可以分享到三个不同侧面所体现的不同主题。交流过程中学生找出文章感人的语句或段落读一读,或者概述自己收集的故事内容包括讲讲自己的故事。然后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选发言人在全班交流。

学生代表1:“10月23日,我看电视《今日说法》里面有一个儿子不赡养父亲。我们刚刚学习了《大道之行也》这篇课文,文中说到‘老有所养’就是说要赡养自己的父母。而电视里的老人已经83岁了,一个人住在破烂的草棚里,在地上煮饭,连油盐都没有。我看了以后觉得他真可怜,后来他的儿子被告上法庭。我想我们可不能做那么心狠手辣的人,要善良的去对待每一个人。”

教师:这位同学为我们找到了一个反面材料,说明恶有恶报的道理,并且还以此事告诫大家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最关键的事,他能把课文内容与生活相联系。

学生代表2:这个星期天,爸爸给我35元去剪头发,结果理发的阿姨只收了我的45元钱,还剩20元,我正准备去买东西吃的时候,看见商店门口有一个乞讨的小孩,我看他可怜,就给了他2元钱,他好象很感激似的看着我。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用掌声给这个同学表扬。(学生热烈的鼓掌)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她向那个可怜的小孩付出了爱心,实际上就是向这个世界付出自己的爱心。

学生代表3:那天在上学的路上,我的自行车的车胎突然就破了,我一看表,上学快迟到了,我的同学李某某看到了,她就跳下车来陪我一起走,一路上还不停的安慰我,还关心的问我吃早点了没有,后来我俩都迟到了,虽然那天很

倒霉,但是我觉得有朋友的陪伴和关心,我就是一个幸福的人。还有就是我觉得李某某是一个善良的会关心朋友的人。

教师:那天你们迟到,我还批评了你们,现在我知道事实的真相后,先向你们道歉,并且为你有这样的朋友和你朋友的做法表示高兴,因为我有一群懂得乐于助人和相互关心的学生,这也是我的幸福。还有老师希望以后在发生这样的事情,你不必让朋友陪着你,而应该让她赶紧到学校向老师请求帮助。

学生纷纷发言,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从学生的故事中,我感受到我确实有一群单纯而且善良的学生,更可贵的事,他们不但分享了彼此的故事,并且从这些故事里学会做人。

3、三项活动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A、身边有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关爱,我们应该怎样关爱他人?B、同在一片蓝天下,面对一些生活困苦的人,比如路边小摊、捡破烂的、乞讨的人,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C、怎样从自身做到“人人艘献出一点爱”?

教师指导:

“关爱身边的人”:侧重于讨论怎样针对需要关爱的人的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怎样使每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说话要注意掌握分寸,要得体,要尊重受帮助人的自尊心。

“同在一片蓝天下”:交流对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的,捡

破烂的观察,思考所得与感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得出的感受,甚至相反的感受都可以交流,讨论,可以开阔思路,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讨论应当采取哪些行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说话要注意针对一定的关爱目标,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不要空谈,要注意引导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的同学要向父母要很多钱去捐款就是不正确的。

教师让学生根据以上三个要求,把自己准备做的一件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计划写在小纸条上,贴到黑板上。教师利用音频播放名为《祈祷》的歌曲,学生课堂热情高涨,踊跃的在黑板上贴上自己的计划。

纸条1:我的同桌学习很贪玩,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我准备从此监督他背书、复习当天学过的知识,帮助他把学习成绩提高。

纸条2:我的奶奶眼睛得了角膜炎,总是红红的,每当听到奶奶疼痛得哼哼时,我就心疼,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做一个医生,把奶奶医好,把更多的病人医好。

纸条3:妈妈每个星期都给我零花钱,我准备把它攒起来,捐给需要帮助的人们。

纸条4:我们村有一个孤苦伶仃的老爷爷,我们小组准备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帮他打扫卫生,做家务,陪他聊天。

这个过程结束时,黑板上贴满了小纸条,有的学生甚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