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师范大学679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3年上海师范大学679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1 / 1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https://www.360docs.net/doc/3f463693.html,

2013年上海师范大学679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8×5)

1.区位商

2.适度人口

3.旅游资源

4.杜能圈

5.同城效应

二、简答题(15×4)

1.暂缺

2.汽车制造业世界格局的变化

3.解释中心地、中心商业、中心地职能

4.论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

三、论述题(25×2)

1.大学文化扩散的特点和传播途径。

2.九十年代后我国出现郊区化现象,特别是商业和居住的郊区化,试述其发展特征和原因。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真题库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真题库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研] 答:人文地理学是指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研究对象上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 2埃拉托色尼[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埃拉托色尼是被西方地理学家推崇为“地理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学者。他运用简单的工具测量出了地球周长,成为最早测量地球半径的人,并在测地学和地理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首创了“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Geo为地球,graphe为描述,并用它作为《地理学概论》的书名。他的研究特色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文化特质的源地[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文化特质的源地是指某一特征文化特质的源地。文化特质的源地有单核源地和多核源地。文化特质的单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从一个地点产生,然后扩散到其他地区;文化特质的多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的源地除单中心的源地之外,还有一些是多中心的源地,以道教的文化源地为例,道教的文化源地有西部源地和东部源地。4环境决定论[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研]

答:环境决定论是指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环境决定论的最大优势是:为人们从自然环境角度理解对人类的极大制约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但其不足也是显然的,即过分夸大地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忽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能动作用,显示出理论认识的局限性。因此,在运用此理论时,须辩证地去发挥出优势来。 5民族[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研;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研] 答:民族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它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民族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顺序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民族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类型。但这并不是说,任何民族都毫无例外地必须经过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事实上,有的民族从其产生之后,从未经历过奴隶社会而进入了封建社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民族分化为两个民族的现象,也出现了几个民族结合为同一民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被同化的民族当然不会再经历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而新产生的民族自然也没有经过其产生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6种植园农业[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种植园农业是指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生产,具有种植面积广大、使用劳力多和商品率高的特点。种植园农业一般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以及热带草原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西以及广东等地区。

(精选)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大全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汇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第七章

人文地理复试题

08年城资系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复试试题 1、主体功能区的概念,你如何理解主体功能区? 2、什么叫资源型城市,你怎么理解资源型城市的发展? 3、全球化条件下产业布局的特点 4、在区域发展研究中,怎么对区域发展条件作出评价? 6、怎么理解城乡统筹的关系? 第五题好像是人文地理在发展中的作用什么的吧,因为是六选五,所以我就不太记得了 09城资区域经济复试 一共就四个论述: 1.以你熟悉的城市或者区域为例,谈谈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结合你所熟悉的区域,谈谈如何选择区域主导产业。 3.比较沿海的内地的城乡关系,谈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最后一个好像是谈谈金融危机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2009人文地理复试题目(回忆版) 四个论述: 1、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30分) 2、结合你所熟悉的区域,简述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40分) 3、根据你所熟悉的城市或区域,论述技术创新对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0分) 4、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区的特点,论述金融危机对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0分) 一、英语词组 人文地理human geography 西部大开发the western China development 城乡协调发展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城乡一体化the urban - rural integration 在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层面上from the viewpoint of society ,economy, ecology and culture 制度创新system innovation 人地关系manland relationship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 参考答案 2002年 一、名词解析(20分) 1、性比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的比例关系。 2、种族: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3、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4、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及其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5、政治地理单元: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由具体的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二、简答题(40) 1、比较生态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 生物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而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遗传性。文化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相同点:这两种适应都是人类为获得生存发展而产生的改变;不同点:生物适应是人在体质方面作出改变,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文化适应是通过文化发展而在起作用的。

②们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统一体,所以任何民族 的形成都有其形成的共同地域。 ③共同的经济生活——长期生活在某地,使用 同种语言,相互间交往频繁,从而形成了共 同经济生活和生活习惯。 ④共同的心理素质——是形成并保持民族共 同体的重要纽带,是最稳定的民族特征。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 佛教: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 基督教: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南非、大洋洲。 伊斯兰教:亚洲、欧洲、美洲,信奉者以西南亚、东南亚居多。 3、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主要体现在经济、环境、社会、文化这个四个方面 (1)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影响:①与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在不同地区所需要 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区的 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地理位置。发展 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 手段。②与收支平衡:发展旅游业是可 以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③与 就业: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 游客的直接消费产生了旅游业的直接 就业,同时还会带动其它旅游业相关的 行业就业。④与税收:旅游业通过本身 的经营活动,在增加外汇的同时还能带 来盈利,政府可以从旅游业中获得税收 收入。⑤与经济结构:旅游业的发展能 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经济结构 发生改变。游客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 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和 其它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

考研人文地理学历年真题

考研人文地理学历年真题 人文地理学 一、简答题 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说明人地关系研究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意义和地位 2、怎样理解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综合性和区域性 3、什么是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关系? 4、试比较资源危机论与资源无限论的不同观点与共识各有哪些? 5、如何全面理解持续发展的概念? 6、规定持续发展所应达到标准的原则有哪几项?相应的持续发展的目标有哪几项? 二、综合分析题 1、试从人地关系历史发展过程,正确分析和评价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试比较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产生的背景和主要观点,并评价这两种观点。 3、试以中国或全球的实际为例,分析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当今全球性资源、环境、区域发展问题的核心。 4、以你熟悉的某个区域为例,说说三大全球问题在该区域的表现,试提出在该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比较三大全球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表现,世界各国在环境问题和持续发展问题上有哪些共识? 6、试就某个人文地理学研究课题设计一份调查提纲。

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 2、综合人文地理学 3、资源问题 4、环境问题 5、人地协调论 6、人地适应论 7、人地关系的动态性 8、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简答题 1、阐述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白吕纳的人地关系论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 2、什么是人口爆炸?人口爆炸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3、举例说明区域文化与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4、从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出发,阐述什么是正确的资源观? 5、叙述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识 6、分别画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的研究模式图 三、问答题 1、试以某个区域为例,说明人类应该如何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为什么说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 3、比较调查研究方法与实验研究方法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作用、优势和局限性。 4、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大全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汇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2021兰州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考研的时光我永远铭记,今天我把考研经验和大家做个分享吧。 我政治一是11月份开始复习的,政治其实不用太早复习,10月份之后开始都可以。政治由于时间不够我是倍速看的李凡《政治新时器》一套,主要是为了节约时间,熟悉知识点。11月份的时候,重点就是做政治里的选择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选择题研究透彻。12月份,背诵了《政治新时器》里的大题,大题一定要花时间背诵。虽然我政治准备的晚,最后我该花时间背诵的,我都背诵了,分数也达到预期的。 英语在3月份之前,我已经用《一本单词》将考研单词背了一遍,不是让你光记住单词,是单词的词性与用法。 3-6月看蛋核英语的长难句课程,背单词继续。 7-9月我开始用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最早几年的题型太老了,失去的价值,我把他作为长难句解析,一句一句的分析,用本子记下来后对答案,过程会很痛苦,但是这样四五年的真题后你会突然发现你都看得懂了。开学后我开始刷第二遍真题阅读+背作文。 11月份,我开始关注新题型+完形填空,看了老师的视频,把前面的新题型+完型做了两遍。然后复习到最后一个月,每晚睡觉前刷下木糖英语公众号和蛋核英语公众号里的推文,里面都是考研相关的文章,看了收获很大。 专业课: 首先大致浏览一遍课本,自己做一个大纲出来,大标题小标题小小标题这样,第一遍可以不细看,但要有个印象,知道书大概讲的是什么,分几章,每章又在说什么,建立一个知识框架出来。 第二遍开始仔仔细细地看课本,把这个知识框架逐步逐步地填满,不能有知识上的盲点,如果看书看不明白,就去问在校授课的专业课老师,老师会慈爱地给你详细解答。可以自己根据书本内容做笔记,做完笔记印象更深刻。 第三遍再返回去扫一下课本,可以结合真题去针对性地复习,真题的答案试着自己去总结,有个自己的答题思路是最好的。反反复复把课本多看几遍,做到尽可能的充分理解(不要觉得自己看过两三遍就能记得全部内容啦,指不定考试那天没睡醒或者天气太冷,脑袋短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就真的玩完了),看到考试前你都不记得你看过多少遍,每看一遍都会有新发现(真的真的不骗你),

赵荣《人文地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人本主义地理学[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人本主义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人本主义地理学的主要观点有:①在历史地理学领域,认为实证主义方法是行不通的,为了理解一个历史上特殊区域背景下的人文景观或事件,人文地理学家必须思考位于人类活动背后的动机。②在文化地理学领域,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在人本主义地理学看来,人与其生活和经历的地点之间可以建立心理和情感联系;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人的行为受制于主体的感知环境,而不是客观环境,为了解释人的行为,就要研究环境对于行为者的主观意义。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倾向,把一切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理构造,事实上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二、简答题 1.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人文地理学应用中的意义与不足。[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研][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研] 答: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反映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地理学的计量与理论革命。 (1)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反映

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地理学的计量与理论革命 ①与地理学相近的一些学科的渗透。 ②地理工作者开始寻求可以应用到地理问题的定量方法,发展地理学的理论,以解决传统地理学的诸多弊端。 (2)意义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使人文地理学较传统人文地理学有了许多革命性变化。 ①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使地理学作为空间科学重建了研究内容和理论主体。例如人文地理学就确立了中心地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建构人文地理学的科学理论,正切中了传统地理学的要害。人文地理学者们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空间行为和空间分布的规律上,这种对规律的实证主义关注,加强了目前绝大多数人文地理研究的基础。 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 从某些一般性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提出理论的过程与归纳法有很大的不同。 ③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数量化技术,意味着空间分析上的精确性,取代了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模糊化的推论。 (3)不足 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人文地理学应用中也有其不足之处。表现在: ①经济决定论的倾向,实证主义学派对人的看法类似于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的概念。然而,人的行为并非仅受经济单一因素的影响,完全服从空间的支配; ②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

人文地理学考研总结+试题

yyyyy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最后考研总结 1、地理学geographe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2、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研究对象是人文环境、人文现象和文化景观。其内核是注重区域和空间,注重人地关系 3、人地关系内涵:人指社会属性的人,具体说是指在一定区域空间和一定生产方式下从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具有群体行为的人;地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具体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自然、人文、经济复合体系。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近代人文地理学:(德国)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法国)白兰士、白吕纳:人地相关论。(英国)麦金德:大陆腹地说。罗士培:适应论。(美国)森普尔:环境决定论。苏尔:文化景观学派。(俄国)巴朗斯基、萨乌什金:区域学派,费根、康斯坦丁:经济学派。 6、现代人文地理学:美国谢佛使作数学统计培养计量地学者,苏联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总体特征:(1)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人地关系协调论和可持续发展观;(2)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数学模型、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法;(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面向解决实际问题。 7、中国:近代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张其昀。现代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 8、方法论:(1)经验主义:观察是其重点,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2)实证主义: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相符,演绎由一般到特殊;(3)人本主义: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4)结构主义: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5)多学习、善思考、深入实际,新自作调查研究。 9、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10、文化结构:(1)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2)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强制性、权威性、缓慢变迁性、相对独立性。(3)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文化心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心理文化。 2 11、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1)生物适应性: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2)文化适应性:利用工具、制造工具、技术发展、群体组织与分工以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其生活条件,以适应环境。(3)关系:A、相同之处: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在演化中,都是通过对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适应性;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而实现;在竞争和选择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B、不同之处: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实现;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不同的。 12、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 区位论: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某种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分析区位形成的原因与条件,预测其发展,它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将有计划地选择最优活动场所。 13、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1)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2)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3)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14、文化的特点:民族性、时代性、变迁性、稳定性、积累性、多层次性、滞后性。 15、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1)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是空间上的相对联系性,速度的差异性;A、接触扩散contagious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B、等级扩散hierarchical diffusion: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C、刺激扩散stimulus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2)迁移扩散relocation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

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 历年考研真题2002-2017年

目录 2001年 (1) 2002年 (2) 2003年 (3) 2004年 (4) 2005年 (5) 2006年 (6) 2007年 (7) 2008年 (8) 2009年 (9) 2010年 (10) 2011年 (11) 2012年 (12) 2013年 (13) 2014 (14) 2015年 (15) 2016年 (16) 2017年 (17)

2001年 一、名词解释(15’) 1、中东 2、地理大发现 3、大洋洲 4、尼罗河 5、巴黎盆地 二、简述题(20’) 1、世界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 2、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影响。 三、填图题(图略)在图上填出:(15’) 1、同意后的德国国界和国名;(1’) 2、鲁尔区的大致范围;(2’) 3、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中德(部)运河、基尔运河;(各1’) 4、城市:不莱梅、汉堡、柏林、波茨坦、波恩、法兰克福、慕尼黑;(各1’) 四、论述题 1、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30’) 2.简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得关系。(20’)

2002年 一、名词解释20 1、中国经济地理 2、人口构成 3、华南农业区 4、京津唐工业地带 5、经济地带 二、分析论述题80 1、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基本态势。 3、说明新中国工业布局演变的特点。 4、说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5、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2003年 一、名词解释(30分,每个5分) 1、国民生产总值(GNP) 2、第三次科技革命 3、后发优势 4、涓滴效应 5、中国西部大开发 6、点—轴开发模式 二填图题(25分) 1)在日本地图上填绘日本八大地区,十三个经济地区(要求划出各 2)地区和各经济区的大致界限并在相应的位置写出名称),在相应的位置填出东京,大阪,北九州,礼幌等四个城市。 三简述题(45分) 1)简述中国西南区农业地理特征。 2)浅述基本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动因。 3)简析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四论述题(50分) 1)试析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 2)试析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

安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00-10

安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00-10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行为空间2旅游资源3文化景观4历史地理学5需求圆锥体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何谓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2.评述我国现行的城市发展方针,并请阐述我国未来的城市发展方针应包括哪些内容? 3.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理学 (一)谈谈您对文化结构的认识。(20分)(二)试论人口与发展的关系。(20分) (三)试论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20分) (四)何谓旅游地?目前我国旅游地主要有哪些开发类型。(15分) (五)谈谈您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即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的认识。(25分)

理学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4分) 1.地理环境决定论2.功能文化区3.民族4.城市体系 5.旅游产品 二、论述题(共5题,任选其中4题,每题20 分) 1.论述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其形成原因。 2.试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含义及其相互关系。3.试述旅游开发的区域社会影响。 4.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及其内涵的理解。 5.中国未来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推进城市化的对策。

2003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考题考试科目: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题(共5小题,每题5分)1.人地关系论2民族3城市经济区4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5形式文化区 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0分) 1.简述文化扩散的基本方式 2.简述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 3.佩蒂-克拉克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4.简述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 5.简述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的特征 三、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25分) 1.试述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2.试述旅游开发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及其未来发展对策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2002年 一、名词解析(20分) 1、性比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的比例关系。 2、种族: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3、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 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4、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及其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它是 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5、政治地理单元: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由具体的政治组织或集 团支配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二、简答题(40) 1、比较生态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 生物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而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遗传性。文化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相同点:这两种适应都是人类为获得生存发展而产生的改变;不同点:生物适应是人在体质方面作出改变,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文化适应是通过文化发展而在起作用的。 2、适度人口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可分为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经济适度人口是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的人口;实力适度人口是指除去考虑人均最高生活水平外,还需要考虑国家政治、军事所需要的人口。即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人口。 实践意义:①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地、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都有重要意义。②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有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 ③对于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来讲,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地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 手段,促使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

四川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详解

四川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 2003年 1地理环境决定论对文化区形成的意义 2自然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口分布的 3你认为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并简要解释原因 4什么是人口构成?它的主要内容 5什么是民族?民族形成发展特点? 6伊斯兰教起源于何处目前分布的大致范围 7什么是城市中国与国外城市的分类和理解有何不同 8什么是旅游资源如何分类 9解释政治地理单元它是如何形成的 1 0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 二论述 1如何理解城市化,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化主要特征,并结合合格地区实际整出优化城市化进程的思路 2 分析我国加入WTO后,如何有效利用西部地区自然资源 2005年 1民族98 2种族 3政治地理单元 4旅游资源 5人口构成 6行为地理学 7聚落 8可持续发展 二简答 1简述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城市景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区? 4影响国家权利的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论述城市建设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请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说明种族主义的错误性,反动性? 2006年 1人文地理学 2人口移动 3文化景观 4基督教271 5行为空间 二简述 1简述语言传播的影响因素 2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技术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使工业分布发生了哪些变化? 4简述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339 三论述 1城市景观重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从人文地理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建设富有地方自然,人文特色的城市景观223

2 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征?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2007年 一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 2伊斯兰教 3人口移动4现在农业业134 5种族主义97 6 环境决定论 二简述(12/题 60分) 1什么是胡焕庸线结合该线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及其影响 2 简述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及其模式218 3 分析语言传播的影响248 4简述国家的政治地理特征 5 工业分布发生了哪些新变化180 这种变化对中国经济的有什么影响 三论述(30/分题60分) 1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的客源地市场,)什么是旅游业,旅游开发对中国的影响(环境,经济,社会,文化) 2010年 一、名词解释 1等级扩散 2旅游资源 3聚落 4文化景观: 二、简述题 1人口迁移的空间和时间形式 2 分析现在农业的基本特征 3简述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4如何理解民俗与环境的关系请简要说明 三、论述 1结合实际分析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174 2分析旅游开发对区域成生的影响310 2011年 1人文地理学 2文化决定论3第四产业(173) 4城市体系(222) 5国家权力(331) 6行为地理(357) 二、简答 1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导入,使人文地理学跟传统的人文地理学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2 简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模式2 3农业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共经历了那些阶段 4简述当代城市化的特征210 5结合师姐三大宗教的起源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69 三、论述 1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186 2 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西部旅游发展的看法 2012年

最新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北京大学2006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区位因子空间相互作用原料指数芝加哥学派人本主义地理学人口迁移 二、选择题(略) 三、问答题(略) 北京大学2005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1、阐述一下中国的都市区 2、比较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异同 3、城市土地的价值和价格 4、城市的精明增长 5、城市规划的实施程序 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形式文化区刺激扩散地理物象同语线汤因北比的文明起源说 二、论述 1、简述人口转变模式,并分析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 2、试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评价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 3、试用政治地理的理论分析阿富汗的地理位置特点 4、任选一个人文地理问题,针对该问题设计一个实证主义的论证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中心——外围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经济区行政区地缘政治环境认知 二、简述题 1、简述人地关系和谐论的主要观点 2、简述当前我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3、简述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1、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论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

要途径 2、论述适度人口规模对于我国指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 3、论述世界石油储、产、销的主要格局以及对我国石油安全影响 (其中第一题1、2、3题为2006年的第一题1、2、3题,第三题第2题为2006年简述题的第1题) 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推拉理论位序--规模法则空间扩散全球化人类发展指数 二、简述题 1、简述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 2、简述新产业区和经济区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CBD的工农及空间结构特征 三、论述题 1、论述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论述科技革命对世界产业布局的影响 3、20世纪90年代,我国劳动力人口大量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有人认为这有利于我国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人则认为这必然扩大地区差异,建议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鼓励向西部地区移民,缩小地区差异。你如何评价这些观点 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中心-外围理论经济区行政区人口再生产模式五个统筹 二、简述题: 1、适度人口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简述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3、从经济发展观角度论述区域经济发展 三、论述题 1、你认为我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是否应该控制?为什么?如果要控制的话,可有什么措施

福建师范大学考研人文地理学历年真题

福建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历年试题 2002年人文地理学 一、简答题 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说明人地关系研究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意义和地位 2、怎样理解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综合性和区域性 3、什么是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关系? 4、试比较资源危机论与资源无限论的不同观点与共识各有哪些? 5、如何全面理解持续发展的概念? 6、规定持续发展所应达到标准的原则有哪几项?相应的持续发展的目标有哪几项? 二、综合分析题 1、试从人地关系历史发展过程,正确分析和评价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试比较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产生的背景和主要观点,并评价这两种观点。 3、试以中国或全球的实际为例,分析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当今全球性资源、环境、区域发展问题的核心。 4、以你熟悉的某个区域为例,说说三大全球问题在该区域的表现,试提出在该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比较三大全球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表现,世界各国在环境问题和持续发展问题上有哪些共识? 6、试就某个人文地理学研究课题设计一份调查提纲。 2003年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 2、综合人文地理学 3、资源问题 4、环境问题 5、人地协调论 6、人地适应论 7、人地关系的动态性 8、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简答题 1、阐述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白吕纳的人地关系论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 2、什么是人口爆炸?人口爆炸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3、举例说明区域文化与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4、从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出发,阐述什么是正确的资源观? 5、叙述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识 6、分别画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的研究模式图 三、问答题 1、试以某个区域为例,说明人类应该如何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为什么说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 3、比较调查研究方法与实验研究方法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作用、优势和局限性。 4、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 2004人文地理试题 一简答

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历年考研真题合集

1.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976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消费者行为 2.绝对成本学说 3.人文主义地理学 4.普雷德行为矩阵 5.循环经济的3R 原则 6.新型城镇化 二、简答 1.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 2.中国进口石油海上和陆上主要线路。 3.区域系统的主要特征。 三、分析论述 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2.结合一事例说明社会文化对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影响。 3.分析说明区域发展预测要注意的问题。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976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 案) 一、名词解释 1.循环累计因果原理 答:累积因果理论又称为叫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1957年提出的,后经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模型。缪尔达尔等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 2.城市性质 答: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其特征有动态特征、多元化特征、纲领性特征、主客观结合的特征。 3.文化特质的源地 答:略。 4.断裂点原理 答:断裂点原理是关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一种理论,认为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距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城市吸引区的范围越大,断裂点离城市中心越远。 5.生态文化学 答:略。 6.主体功能区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复试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 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青藏区的气候特点(15分) 2、华北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华北区的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二、论述题:(共120分) 1、纬度地带性有哪些主要表现特征? 2、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共30分) 3、东北区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有哪些?党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共30分) 4、试述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2007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 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北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东南区的区域范围与资源、环境特点及简要评价。 4、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第6、7、8题,每题20分,第9题30分) 5、试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作用及其可能引起的环境效应。 6、试述我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 7、试述长江中下游区工业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建设。 8、试述经济区、经济区类型以及我国七大综合经济区中“中部五省经济区”的主要特点,并论述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 2008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 1.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15’ 2.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匹配组合特点。15’ 3.区域规划含义,以及自然结构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15’ 4.长江中下游湖群分区以及水资源的主要特点。15’ 5论述近年我国村镇建设的发展变化与今后建设发展目标。30’ 6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区区域发展条件,并论述本区主要生态问题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策略30’ 7论述东北区的资源优势和东北区工农业基地建设30 2009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 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中国的人文景观分布特点和空间特征。 2.谈谈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和思路。 3、晋陕内蒙古区土地退化原因及对策。 4.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因素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特征。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第1、2、3题,每题20分,第4题3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