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教堂的内部空间分析

光之教堂的内部空间分析
光之教堂的内部空间分析

光之教堂的内部空间分析

众所周知,光之教堂是日本著名的国际大师——安藤忠雄的一杰出代表作。而我们所记之为深的恐怕就是它那十字型的墙面所带来的光影效果,充瞒着神秘、幽深、震撼。而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作品的三个必要因素:

1.显露真实材料的素面材料,比如清水混凝土或未上漆的木头

2.单纯的几何形体,这是建筑的基础和框架

3.经过人工处理的自然,比如光、天空、水,被抽象地表现出来

光之教堂也不乏其外,光之教堂的内部空间分析:

首先,光之教堂只是一个面积颇小的教堂,大约是113平米,能够容

纳约100人,空间虽小,但当人置身其中,自然就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

神圣与庄严。它那坚实厚硬的清水混凝土的有序围合,创造出一片黑暗空间,让进去的人瞬间感觉到与外界的隔绝,散发出一种神秘、恐惧

的气息。表现形式:

●黑暗的表现:黑暗能够引起人类最本能的恐惧,人们往往都向往光明逃避黑暗。光之教堂特意提供一个处于黑暗中的环境,能够唤起人内心本能的不安感。

●封闭:一般的建筑都是需要开大面积窗的,因为人总是喜欢一览无余的开

阔景观,比如湖面,山顶,等等。而光之教堂恰恰相反,教堂四面墙上只有很小的几扇窗,并且还好像是生硬加上去的,进一步唤起人的恐惧之感。●混凝土墙面:混凝土无疑是一种缺乏人情味,冰冷的建筑材质,长时间包围在这种材质下,会引发额外的心理负担。光之教堂里漠然的,冰冷的,坚硬的,粗糙的,凄凉的混凝土,象征着缺乏人情味与关爱的社会环境,又像是束缚心灵的,无法冲破的枷锁,在被混凝土围困的环境中很快会让人心理上感到不安与沉重。

光之教堂唯一给人消除恐惧的地方,想必便是那墙面上巨大尺度的光十字。在室内空间给予人强烈的不安感之下,光十字代表了光明与希望。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那光十字对人来说就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恰是在表现黑暗与光明的碰撞与对比中,激发我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了特殊的艺术魅力

其次,教堂内部的视觉中心,也就是上面图片中所展现的光十字,一个空十字缝

将厚重的清水混凝土墙打碎成四个部分。光,依着空十字缝,自然地介入,对教堂的空间进行重新定义。正因为有了光的介入,空十字缝的意义开始有了变化。视觉上的效果瞬间转化成一种精神上的感悟。十字形分割的墙壁,产生了特殊的光影效果,使信徒产生了一种接近上帝的奇妙感觉。

另外,在通风、采光上的空间设计独到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借鉴运用的。它的室内的通风不是靠开窗,而是靠墙和顶部的缝隙,这个缝隙又是通光口,所以光是贴着墙或者天顶进来。

总结:光之教堂在安藤的作品中是十分独特的,安藤以其抽象的、肃然的、静寂的、纯粹的、几何学的空间创造,让人类精神找到了栖息之所。教堂设计是极端抽象简洁的,没有传统教堂中标志性的尖塔,但它内部是极富宗教意义的空间,呈现出一种静寂的美,与日本枯山水庭园有着相同的气氛。建筑的布置是根据用地内原有教堂的位置以及太阳方位来决定的。礼拜堂正面的混凝土墙壁上,留出十字形切口,呈现出光的十字架。建筑内部尽可能减少开口,限定在对自然要素“光”的表现上。

给我以最大的感触是,光之教堂的魅力、所吸引人得地方不在于外部,而是在内部空间,那种感觉就像朗香教堂一样的光影交叠所带来的震撼力。然而朗香带来的是宁静,光教堂带来的却是强烈的震撼。

姓名:杨天智

班级:建筑学0902

学号:2009010565

光之教堂空间分析

光 之 教 堂 空 间 分 析 姓名:吕国红 班级:15建筑 学号:2015164114

安藤忠雄出生于日本大阪一个贫寒家庭。小时候,他的邻家大叔是 一名木匠,这位大叔非常喜欢他, 不仅常带他玩,而且还教他用木头 制作各种玩具。13岁时,他与木 匠大叔合作,在自家的房子上加盖 了一间阁楼。看着自己这件“作 品”,他非常骄傲,并由此确立了 自己的理想———长大以后,当一 名出色的建筑师。由于13岁时, 家里的二楼必须增建,安藤忠雄首 都与木匠合作,在他们原本幽暗的屋子开了个天窗,看光线在自然空间中创造变化,安藤忠雄初次感受到光的魅力与视觉效果,也是因为这次的经验,为他日后作品中所使用的光元素留下了伏笔。他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与“鸟巢”设计者赫尔佐格、央视新址设计者库哈斯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师。 众所周知,光之教堂是日本著名的国际大师——安藤忠雄的杰出代表作。而我们所记之为深的恐怕就是它那十字型的墙面所带来的光影效果,充瞒着神秘、幽深、震撼。而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作品的三个必要因素: 1.显露真实材料的素面材料,比如清水混凝土或未上漆的木头 2.单纯的几何形体,这是建筑的基础和框架 3.经过人工处理的自然,比如光、天空、水,被抽象地表现出来 光之教堂也不乏其外,光之教堂的内部空间分析:

首先,光之教堂只是一个面积颇小的教堂,大约是113平米,能够容 纳约100人,空间虽小,但当人置身其中,自然就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 神圣与庄严。它那坚实厚硬的清水混凝土的有序围合,创造出一片黑暗空间,让进去的人瞬间感觉到与外界的隔绝,散发出一种神秘、恐惧 的气息。表现形式: ●黑暗的表现:黑暗能够引起人类最本能的恐惧,人们往往都向往光明逃避黑暗。光之教堂特意提供一个处于黑暗中的环境,能够唤起人内心本能的不安感。 ●封闭:一般的建筑都是需要开大面积窗的,因为人总是喜欢一览无余的开阔景观,比如湖面,山顶,等等。而光之教堂恰恰相反,教堂四面墙上只有很小的几扇窗,并且还好像是生硬加上去的,进一步唤起人的恐惧之感。●混凝土墙面:混凝土无疑是一种缺乏人情味,冰冷的建筑材质,长时间包围在这种材质下,会引发额外的心理负担。光之教堂里漠然的,冰冷的,坚硬的,粗糙的,凄凉的混凝土,象征着缺乏人情味与关爱的社会环境,又像是束缚心灵的,无法冲破的枷锁,在被混凝土围困的环境中很快会让人心理上感到不安与沉重。 光之教堂唯一给人消除恐惧的地方,想必便是那墙面上巨大尺度的光十字。

光之教堂和郎香教堂对比

安藤忠雄: 个人简介;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出生于大阪市。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 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那个 时候,他的摄影作品被使用在建筑师路易·康的作品 集中。最初的建筑作品-Rose Garden(玫瑰花园;位 在神户市生田区)是在1977年时,与弟弟孝雄所属的 浜野商品研究所一起共同合作。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 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 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设计了许多 个人住宅。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长屋”获得很高 的评价,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到小型的个人住宅作品, 多次得到日本建筑学会奖的肯定。此后安藤确立了自 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状为主的个人风格,也得到 世界的良好评价。1980年代在关西周边设计了许多商 业设施、寺庙、教会等。1990年代之后公共建筑、美术馆,以及海外的建筑设计案开始增加。 1976年完成位于大阪府的住吉长屋,是两层高的混凝土住宅,已显现其设计风格。其后获得日本建筑学会赏。 1980年代参与关西周边地区的商业建筑设计,1990年代以后,参与公共建筑、美术馆建筑等大型计划。接连发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引起风潮和讨论,名声也开始快速累积。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他把10万美元奖金捐赠予1995年神户大地震后的孤儿。 安藤20 多年的建筑生涯,除了使用的建筑材料,安藤的作品从早期的民宅直到最近还在施工的巴黎费朗西斯﹒皮诺当代美术馆,无论其工程规模大小,性质如何,其设计哲学自始至终一脉相承,表现出安藤对自己设计理念和价值理想的强烈自信和执着追求。总的来说,今天的安藤,已经成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建筑师,安藤的作品亦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祖国而走向了世界。 安藤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用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其实他当过一段时间的木工学徒,掌握了日本传统木结构手艺。事实上,他最出名的著作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结构——92年在西班牙参览的日本亭榭。

建筑美学法则实例分析

建筑美学法则实例分析 在许多伟大的建筑面前,除了通过视觉的愉悦程度感受建筑外在的美,还应该根据一定的法则在深一层次来欣赏建筑的形式美。建筑形式美的十大法则基本较全面的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 一、统一 统一可以给与人一种很强烈的和谐感,建筑构图为了统一,会从平面组合到立面处理,从内部空间到外部形体,从细部处理到群体组合都遵从一定的统一性。例如造型统一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运用了很多形式相似的拱顶和中央的大穹顶互相协调,使得建筑达到色彩上,文化意义上的统一。 二、对比和微差 建筑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对比是一种显着的差异,微差则是细微的差异,就形式美来说两者都不可少。例如巴西议会大厦,其矗立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市的核心三权广场上,整 幢大厦水平、垂直的体形对比强烈,而用一仰一覆两个半球体调和、对比,丰富建筑轮廓, 构图新颖醒目。在巴西灿烂的阳光下,它就象是一曲恢宏的乐章,自由自在地歌唱着,使人震撼,令人陶醉。 三、均衡 均衡是指在视觉和感觉上给与人稳定感,例如,下大上下的山,对称的人等等,这些都会带给人稳定感。而且通过实践证明,均衡的建筑通常都是安全的,感觉上也是十分舒服的。在古代建筑中这些特点尤为突出。例如埃及的金子塔,仿佛山的造型,又例如巴黎圣母院的西立面,给人的感觉都均衡稳定的。 四、比例尺度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表示,美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各部分间的和谐比例。数学上有着名的“黄金分割”理论,以1比的比例的长方形是最理想的。一个优秀的建筑往往在尺度上会让人觉得舒适。如果比例尺度失调则会让建筑变得怪异,比如大空间如报告厅,礼堂等,如果层高过低就会显得压抑,进深大,开间小的房间往往采光就有问题。例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光之教堂是现有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神父住宅的独立式扩建。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口,只有门前一个不太显眼的门牌。进入它的主体前, 必须先经过一

(整理)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

安藤 忠 雄——光 之 教 堂 大师作品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 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今天,无论是他的 名 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 品 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 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其人 安藤1941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 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 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60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 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 大 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事实上,安 藤 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 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 性的影响。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 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1969 年安藤忠雄在其家乡大阪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正式开始了建筑生涯。 1975 年,安藤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Azuma House),即住吉 的长屋。该建筑荣获1979 年日本建筑学会大奖。而后,安藤又荣获了一系列的世界性荣誉。1983 年,六甲集合住宅(日本兵库县神户市)获得日本文化设计奖; 1985 年,荣获芬兰建筑师协会第五届阿尔瓦﹒阿尔托奖; 1986 年,获得美国布鲁诺纪念奖和日本文部省嘉奖; 1987 年,六甲山教堂(风之教堂)获得每日艺术奖(Minichi); 1993 年,获得日本艺术学院奖; 1995 年,在安藤 54 岁生日时,他荣获了普利策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1997 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法国艺术与文学荣誉勋位; 2000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等等, 此外,安藤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美国AIA的荣誉会员。 作为一位建筑师和艺术家,安藤在许多国家展览过的设计图纸和构思草图也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好评和赞誉。 安藤20多年的建筑生涯,除了使用的建筑材料,安藤的作品从早期的民宅直到最近还

建筑美学法则实例分析

在许多伟大的建筑面前,除了通过视觉的愉悦程度感受建筑外在的美,还应该根据一定的法则在深一层次来欣赏建筑的形式美。建筑形式美的十大法则基本较全面的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 一、统一 统一可以给与人一种很强烈的和谐感,建筑构图为了统一,会从平面组合到立面处理,从内部空间到外部形体,从细部处理到群体组合都遵从一定的统一性。例如造型统一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运用了很多形式相似的拱顶和中央的大穹顶互相协调,使得建筑达到色彩上,文化意义上的统一。 二、对比和微差 建筑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对比是一种显著的差异,微差则是细微的差异,就形式美来说两者都不可少。例如巴西议会大厦,其矗立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市的核心三权广场上,整幢大厦水平、垂直的体形对比强烈,而用一仰一覆两个半球体调和、对比,丰富建筑轮廓,构图新颖醒目。在巴西灿烂的阳光下,它就象是一曲恢宏的乐章,自由自在地歌唱着,使人震撼,令人陶醉。

三、均衡 均衡是指在视觉和感觉上给与人稳定感,例如,下大上下的山,对称的人等等,这些都会带给人稳定感。而且通过实践证明,均衡的建筑通常都是安全的,感觉上也是十分舒服的。在古代建筑中这些特点尤为突出。例如埃及的金子塔,仿佛山的造型,又例如巴黎圣母院的西立面,给人的感觉都均衡稳定的。 四、比例尺度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表示,美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各部分间的和谐比例。数学上有著名的“黄金分割”理论,以1比1.618的比例的长方形是最理想的。一个优秀的建筑往往在尺度上会让人觉得舒适。如果比例尺度失调则会让建筑变得怪异,比如大空间如报告厅,礼堂等,如果层高过低就会显得压抑,进深大,开间小的房间往往采光就有问题。例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光之教堂是现有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神父住宅的独立式扩建。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口,只有门前一个不太显眼的门牌。进入它的主体前,必须先经过一条小小的长廊。这其实只是一个面积颇小的教堂,大约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但当人置身其中,自然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圣与严庄。随后你会听到由自己双脚与木地板接触时所发出的声响。

光 之 教 堂 建筑分析

光之教堂建筑分析 0901402班20冯靖 33敖靓 34周子婷 23冯永凯一、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出生于日本大阪一个贫寒家庭。小时候,他的邻家大叔是一名木匠,这位大叔非常喜欢他,不仅常带他玩,而且还教他用木头制作各种玩具。13岁时,他与木匠大叔合作,在自家的房子上加盖了一间阁楼。看着自己这件“作品”,他非常骄傲,并由此确立了自己的理想———长大以后,当一名出色的建筑师。由于13岁时,家里的二楼必须增建,安藤忠雄首都与木匠合作,在他们原本幽暗的屋子开了个天窗,看光线在自然空间中创造变化,安藤忠雄初次感受到光的魅力与视觉效果,也是因为这次的经验,为他日后作品中所使用的光元素留下了伏笔。 高中毕业时,他想报考大学建筑系,但由于家庭贫困,不得不放弃了大学梦。走向社会后,他仍无法摆脱做一名建筑师的梦想,于是,便干上了家具制作和室内装潢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与一名建筑师的梦想遥不可及,而且收入极低,甚至无法维持生存。那段时间,他非常苦恼,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一天,他偶然在一家旧书摊上发现了瑞士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集,立刻被这位现代建筑运动代表人物那风格独特的设计所吸引。他想买下这本书,可惜钱不够,于是只得央求老板一定要替他保留这本书。他忍了几天饿,终于凑够了买书的钱。他拿着书,边走边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读了柯布西耶这本书,不仅让他知道了什么是建筑,而且还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出路:柯布西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是通过自学成为建筑大师的,而他自学的方式除了读书,便是游历四方,只要有机会,他就到世界各地参观建筑杰作,对他来说,这是另一种方式的阅读……他立即决定,把柯布西耶作为自己的偶像进行复制。 复制的第一步当然是自学。为此,他开始一边工作一边自学,用整整一年,将大学建筑系的教科书研读完毕。接下来,他就要像柯布西耶那样去世界各地“游历”了,但一个难题随即摆到了他的面前:他没有钱!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他听一位朋友说,只要做上拳击选手就可以拿到工作签证出国比赛,于是他采取了迂回的策略:仅仅用了两个多月就拿到了职业拳击赛的执照,然后,利用出国比赛的机会到世界各地旅游。安藤忠雄時常將自然融入個人作品當中,或許是因為曾經被那道純潔且不經過人工加工過的元素給感動了吧。 从1962年开始,他经西伯利亚铁路来到莫斯科,然后从北欧进入中欧、南欧,直到印度……在漫长的旅行途中,全世界的建筑杰作都跳到了他的眼前,成了他活生生的老师。 1969年,他结束历时7年的游学生涯回到日本,开设了一家建筑师事务所。但在日本这个学历至上的国家里,不仅没人承认他是一名建筑师,反而都觉得他异想天开:“一个没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怎么可能成为建筑师?”面对质疑,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激发了他追寻梦想的热情与意志。经过整整7年的不懈努力,1976年,他在大阪近郊设计的“住吉的长屋”开始让他在日本建筑界崭露头角,他的事业也由此走向了成功。 此后,又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奋斗,他终于成长为一位像柯布西耶那样的大师级人物:从1987年开始,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先后被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聘为客座教授;1995年,在他54岁时,获得了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立兹克奖”,成为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三位日本建筑师…… 他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与“鸟巢”设计者赫尔佐格、央视新址设计者库哈斯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师。 在印度恒河畔的贝拿勒斯圣地,望着由圣徒们的累累白骨堆成的山,终于想清楚了:人终归有一死,我要拼命地按自己的方式去活。"最终,向死而生的安藤被建筑所吸引,并选择用建筑来表达他对于自然和人类关系的认识,成功地将他的意志铭刻在大地之中。 同一时间发生的这些事情并没有必然联系,但却暗示着世界灵魂的转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这些充满自觉意识的个体不断地滋养着世界生命,使它不至于因随意泛滥的贪婪、软弱、惰性和自私而灭亡。 当然,这些自觉的个体首先体会到的是痛苦。泰戈尔"将弥漫于世间的痛苦加深而成为爱、欲,成为人间的苦乐,通过诗人的心灵诵化而成为诗歌",而安藤则"从一开始做设计,就一直在不安和痛苦的困境中寻找我的建筑之路。"这种对于痛苦的不避不离挑战了"趋利避苦"之常理。 而痛苦终究没有让他们灭了对世界的热情,泰戈尔说:"我们热爱世界时便生活在这世界上。"安藤说:"你们应将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放在自己的家中,永远记住自己对建筑投入的热情,以更专注、更认真、更热情的方式去对待世界。" 正像马斯洛对自觉个体的研究所发现的,这些自觉的个体并不是没有痛苦、

光之教堂的内部空间分析

光之教堂的内部空间分析 众所周知,光之教堂是日本著名的国际大师——安藤忠雄的一杰出代表作。而我们所记之为深的恐怕就是它那十字型的墙面所带来的光影效果,充瞒着神秘、幽深、震撼。而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作品的三个必要因素: 1.显露真实材料的素面材料,比如清水混凝土或未上漆的木头 2.单纯的几何形体,这是建筑的基础和框架 3.经过人工处理的自然,比如光、天空、水,被抽象地表现出来 光之教堂也不乏其外,光之教堂的内部空间分析: 首先,光之教堂只是一个面积颇小的教堂,大约是113平米,能够容 纳约100人,空间虽小,但当人置身其中,自然就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 神圣与庄严。它那坚实厚硬的清水混凝土的有序围合,创造出一片黑暗空间,让进去的人瞬间感觉到与外界的隔绝,散发出一种神秘、恐惧 的气息。表现形式: ●黑暗的表现:黑暗能够引起人类最本能的恐惧,人们往往都向往光明逃避黑暗。光之教堂特意提供一个处于黑暗中的环境,能够唤起人内心本能的不安感。 ●封闭:一般的建筑都是需要开大面积窗的,因为人总是喜欢一览无余的开

阔景观,比如湖面,山顶,等等。而光之教堂恰恰相反,教堂四面墙上只有很小的几扇窗,并且还好像是生硬加上去的,进一步唤起人的恐惧之感。 ●混凝土墙面:混凝土无疑是一种缺乏人情味,冰冷的建筑材质,长时间包围在这种材质下,会引发额外的心理负担。光之教堂里漠然的,冰冷的,坚硬的,粗糙的,凄凉的混凝土,象征着缺乏人情味与关爱的社会环境,又像是束缚心灵的,无法冲破的枷锁,在被混凝土围困的环境中很快会让人心理上感到不安与沉重。 光之教堂唯一给人消除恐惧的地方,想必便是那墙面上巨大尺度的光十字。在室内空间给予人强烈的不安感之下,光十字代表了光明与希望。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那光十字对人来说就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恰是在表现黑暗与光明的碰撞与对比中,激发我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了特殊的艺术魅力 其次,教堂内部的视觉中心,也就是上面图片中所展现的光十字,一个空十字缝

采光分析

建筑物理环境与设计作业 ——采光效果分析—、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采光图及其分析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是钢和玻璃结构,高21米,底宽30米,它是重组的“U”形建筑群围合的庭院中心。它的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2000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金字塔作为博物馆主入口直接通往美术馆三个翼,为下部空间提供47000平方米的自然光。提供顶部采光的金字塔所引入的光线随季节和室外光变化,直至光线逐渐减弱,以人工光代替。 二、光之教堂采光分析

光之教堂由一个混凝土长方体和一道与之15度横贯的墙体构成,长方体中嵌入三个直径 5.9米的球体。这道独立的墙把空间分割成礼拜堂和入口部分。廊道两侧为素面混凝土墙,顶部有玻璃拱与H型横梁构成。透过毛玻璃拱顶,人们能感觉到天空、阳光和绿树。教堂内部的光线是定向性的,而不同于廊道中均匀分布的光线。教堂内部的地面愈往牧师讲台方向愈呈阶梯状下降。前方是一面十字形分割的墙壁,嵌入了玻璃,以这里射入的光线显现出光的十字架。光之教堂由混凝土作墙壁,除了那个置身于墙壁中的大十字架外,并没有放置任何多余的装饰物。安藤忠雄说,他的墙不用挂画,因为有太阳这位画家为他作画。建筑的布置是根据用地内原有教堂的位置以及太阳方位来决定的。礼拜堂正面的混凝土墙壁上,留出十字形切口,呈现出光的十字架。建筑内部尽可能减少开口,限定在对自然要素“光”的表现上。十字形分割的墙壁,产生了特殊的光影效果,使信徒产生了一种接近上帝的奇妙感觉。光之教堂的魅力不在于外部,而是在里面,那就像朗香教堂一样的光影交叠所带来的震撼力。然而朗香带来的是宁静,光教堂带来的却是强烈震动。 由以上两个案例可得知,采光设计不光是为 了采光,它还可以使人们对所处光环境感觉 愉悦、舒适。并且通过特殊的光处理,可以 使光有特殊的寓意,光之教堂就是这样一个 例子,通过墙体上那个十字形的切口,形成 了比较神圣的、庄严地、平等的含义。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实际的窗 户就是建筑的眼睛,它不但能开阔人的视野, 还能使人的生活舒适,有谁能愿意生活在四 周密不透风,没有阳光的黑房间里呢,尽管 把房间里开的灯亮堂堂的,也没有天然的自 然光来的给人实在感、舒适感。 作为我们学建筑的学生,在设计房子时,不能只考虑它的外表是多麽的好看,所以不顾它的使用舒适度,只有住在里面的人才能感觉到它的虚有其表,被人接受只是暂时的,还要考虑到它的长久性。房子,它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去迁就它,要让它符合我们的需求。光是最普通的东西,同时它也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就离不开光。所以,当我们在设计一栋建筑甚至是一件很小的房间时,要重点考虑它的采光效果,这样,我们设计出来的房子才会有人喜欢它,并想住进去。

光之教堂赏析PPT

建筑赏析 光之教堂

1.基本简介6.精华之处 2.教堂魅力 7. 建筑风格3.主要结构 4.设计理念 5.特殊之处目录

设计师简介 安藤忠雄(あんどうただお)(1941年9 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安 藤忠雄出生于大阪市。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 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 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那个时候,他 的摄影作品被使用在建筑师路易·康的作品 集中。安藤忠雄是双胞胎中的的哥哥。双胞 胎中的弟弟是北山孝雄,在东京开设北山创 造研究所,经营企业经营顾问、商品设计。3 兄弟中最小的弟弟是建筑师北山孝二郎(因 为与美国建筑师彼得·爱森曼的合作而名)。 最初的建筑作品-Rose Garden(玫瑰花园; 位在神户市生田区)是在1977年时,与弟弟 孝雄所属的浜野商品研究所一起共同合作安 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 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

安藤忠雄在光之教堂中,以操控自然光线在素面空间结构的灵性表现,呈现异样的神秘感,结果大受好评,同时展示出他处理神圣空间的能力,而非只是冰冷的清水混凝土,因此,安藤忠雄处理神圣空间的能力享誉国际。而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作品的三个要素: 一、显露真实材料的素面材料,比如清水混凝土或未上漆的木头。 二、单纯的几何形体,这是建筑基础或框架。 三、经过人工处理的自然,比如光,天空,水被抽象的表现出来。

建筑简介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 (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 最为著名的一座。 光之教堂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 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是现有一个木 结构教堂和神父住宅的独立式扩建。没 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口,只有门前一个 不太显眼的门牌。进入它的主体前,必 须先经过一条小小的长廊。这其实只是 一个面积颇小的教堂,大约113平米能 容纳约100人,但当人置身其中,自然 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圣与严庄。随 后,你会听到由自己双脚与木地板接触 时所发出的声响。

光之教堂分析

大师作品分析: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大师作品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到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群星璀璨的建筑脱颖而出。 今天,无论是他的名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品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的经历: 安藤1941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60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大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事实上,安藤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来学习建筑学的。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性的影响。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 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安藤20 多年的建筑生涯,除了使用的建筑材料,安藤的作品从早期的民宅直到最近还在施工的巴黎费朗西斯﹒皮诺当代美术馆,无论其工程规模大小,性质如何,其设计哲学自始至终一脉相承,表现出安藤己设计理念和价值理想的强烈自信和执着追求。总的来说,今天的安藤,已经成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建筑师,安藤的作品亦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祖国而走向了世界。 大师作品分析: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安藤的设计思想: 安藤忠雄是一位善于运用建筑语言进行巧妙言说的建筑师,他的建筑由于充分挖掘和体现日本人独特的环境心理及日本建筑的内在精神而使人倍感亲切,又因其对待环境所作出的匠心创意和对建筑要素的独到运用而新意迭出。安藤的建筑不是那种仅靠镜面玻璃来体现“现代化”或单凭琉璃瓦来体现传统的粗浅之作,也不是凭空臆造,追求新奇的怪诞之作。安藤的建筑观和美学观都是以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作为基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