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复习提纲

七下复习提纲
七下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

1.隋朝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都城:长安。

2.隋统一标志:589年隋灭陈。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3.605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意义: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

4.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打破了门第限制,给知识分子提供参政的机会。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2课:“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3、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当政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原因:轻繇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坚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4、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政令),尚书省(行政实施),门下省(负责审核)

第3课:“开元盛世

1、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晚年称帝。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开元盛世”:唐玄宗开元年间,“励精图治”,重视地方吏治,勤俭持国。使得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姚崇、宋璟、张九龄】

3、农业工具:曲辕犁(耕作工具)和筒车(灌溉工具)。

4,唐朝都城长安繁荣。布局严整、商业繁荣。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1、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称为:“天可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期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和亲尺带珠丹,汉藏“和同为一家”。821年,唐蕃会盟。

3、作用: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

1、遣唐使: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者。

2、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著有《大唐西域记》。

3、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第六次才成功

4、唐朝时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市舶司是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第6课:隋唐的科学技术

1、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雕版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僧一行测子午线。药王:孙思邈

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

1、诗歌: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

2、书法:楷书: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草书:张旭、怀素(颠张醉素)

3、绘画: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步辇图》;吴道子被称为“画圣”,《天王送子图》

4、敦煌莫高窟: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隋唐时期开凿,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1,辽(契丹):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上京,

2,宋(北宋):陈桥兵夺取帝位,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定都:东京

3,澶渊之盟:1005年,北宋与辽之间保持和平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4,西夏:1038年元昊党项兴庆 5,1044年,宋夏和议,双方在边境地区进行贸易。

第10课:宋金对峙

1、金: 1115年完颜阿骨打女真定都会宁

2、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南宋: 1127年,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

3、抗金:岳飞抗金郾城大捷(1140年)

4、宋金和议(1141年):宋向金称臣。形成宋金南北对峙。

第11课: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1、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北农南迁,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两宋时期(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以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2、社会风气:饮茶、喝酒成为社会风尚

3、宋代的娱乐活动和民俗:“瓦肆”是城市中娱乐兼营业的场所,

4、北宋时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广州、泉州、明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第12课: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都城:和林结束长期混战的局面。文天祥抗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年,忽必烈即汗位,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灭亡南宋,1279年统一南北。

3、加强统治:①建立行省制度②设宣政院管理吐蕃,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③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4、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手工业发展迅速,元朝的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5、元朝的民族融合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第13课:宋元的科学技术

1、指南针和火药战国时期,发明“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后来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2、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末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广泛用于战争。

3、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4、四大发明都是通过阿拉伯人外传的,对欧洲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4课: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

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苏轼:北宋豪放派词人。李清照:两宋之交的婉约派词人。辛弃疾:南宋词人,把豪放风格发扬光大。

3、《清明上河图》:北宋大画家张择端作,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梁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4、元朝的赵孟頫是当时的画坛领袖,名作有《秋郊饮马图》。

5、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

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1.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

2.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废丞相,设三司。(宰相制度,秦朝建立,明朝废除);

②实行厂卫制度,是明朝皇权空前加强的重要表现③八股取士。(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

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1.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各国。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2.明朝中期,年轻将领戚继光受命抗击倭寇的侵扰。他训练的新军多次挫败倭寇的进攻,号称“戚家军”。

第18课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1,1616年,女真族的首领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洲。

3,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①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②大兴文字狱。(强化了集权统治,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第19课抗击西方殖民者入侵

1.16世纪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侵入我国东南沿海。

2.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1661年——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了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开台第一人。

3.明末沙俄强占了东北地区的雅克萨和尼布楚地区。

4.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

5.1689年,清朝与沙俄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第20课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台湾:1683年,清政府派水师收复台湾,1684清设置台湾府管理台湾。

2.云贵粤闽:康熙帝平定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3.康熙时平定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叛乱。乾隆时,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

4.新疆:乾隆时期,清朝又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乾隆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5.西藏: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雍正时,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确立金瓶掣签制度(乾隆时)

6.清朝前期,疆域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地区,北至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包括库页岛,)南至南沙群岛,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第22课盛世危机

1.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2.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设广州十三行。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第23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1.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2.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造的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3.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著成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4.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他的代表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24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术

1.元末明初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是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

施耐庵和罗贯中著的《水浒传》是英雄传奇中的杰出作品。

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清代曹雪芹著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2.四大徽班进京,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形成京剧。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1、本试题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姓名、班级写在答题纸上。所有试题的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41分) 一、(7小题,25分) 1、写出在你的人生中给你影响最深的一句名言。(3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 (3分) A.菜畦.qí讪.笑shān 伫.立zhù惬.意qià B.归省. xǐng 冗.杂yǒng 污秽.huì诧.异chà C.彷.徨páng 挑衅.xìn 祈祷. dǎo 攒.成cuán D.收敛.liǎn 环谒.yè迸.出bèng 澎湃.bài 3、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是()(3分) A、弥漫撺掇嫉妒义愤填鹰 B、踌躇羁绊粲然妇儒皆知 C、忌弹衰微迭起慷慨淋漓 D、懊悔深邃凫水戛然而止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 ....,终会拥抱大海。 B.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 ....的程度。 C. 我们两人的成绩差不多,只不过我的数学成绩比他略胜一 ...筹.。 D.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 B.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福州的春天简直就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D.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6、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C.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D.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7、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4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 如果我是春雨,。 8、语文综合性学习。(3分) 中国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_______ 是中国戏曲之母;________ 称为东方“歌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邓稼先》 1.文学常识 《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3.重点字词 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4.重点句子 (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 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通过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2)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 (3)“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4)作者为什么称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作者称邓稼先是“奠基人”“开拓者”,充分赞扬了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的基础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肯定了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领域的地位。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说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6)“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文学常识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因代其代表作《老马》广泛流传,被誉为“农民诗人”。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所说所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 3.重点字词 诗兴不作:作,起。 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七下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第一课知识就是力量 1、印刷术的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答:(1)唐代雕版印刷术,代表作是《金刚经》,(2)北宋毕昇__(人名)发明了_活字印刷 术,成为农耕时代的科技发明的典范。(3)15世纪中期(在工业时代),德国人谷登堡发明 了印刷机。(4)现在,中国的王选研制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告别了“铅与火”的年代, 进入“光与电”的年代。P58-59 2、印刷术有什么作用? 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的意义:A使书籍的出版更加快捷,B知识的传播更加容易。人们从书 中不断汲取知识,C有了更多发明创造,D使人类的生活和时代的面貌发生了变化。P58 3、谁在什么时候发明了电话?这是什么时代的重要发明?P59 贝尔在1876年发明了电话。工业时代。 ★4、当今时代进入了什么时代?这个时代以什么为标志?P59 当今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问世,标志着人类开始进 入信息时代。 5、电话、计算机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作用? 1)电话使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和快捷。 2)计算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活、联系、学习、贸易等方式,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生活质量。(网上购物、网上办公、网上学习、网上聊天等) 6、袁隆平有什么之称?为什么?P60 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通过生物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 的产量,养活了占世界22%的中国人口,还将成为21世纪解决全人类吃饭问题的法宝。P60 7、在什么时候哪个国家开始登上月球? 1969年,美国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 8、知识改变生活。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1)印刷术的发明,A使书籍出版更加快捷,B知识传播更加容易。人们从书中不断汲取知 识,C有了更多发明创造,D使人类的生活和时代的面貌发生了变化。P58 2)电话的发明使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方便和快捷。P59 3)计算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活、联系、学习、贸易等方 式,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生活质量。(网上购物、网上办公、网上学习、网上聊天等) 4)杂交水稻技术养活了占世界22%的中国人口,还将成为21世纪解决全人类吃饭问题的 法宝。P60 5)阿波罗登月成功使得人类的活动不再局限于地球,而且进入到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不 只是改变了人的视野和思想,而且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探索未来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方面, 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人类正进入太空时代。P60 ★9、为什么说学习改变命运? (1)学习知识使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2)使我们学会生存,走向新的生活。(3)学习知识已成为改变人生命运最强大最有效的力量;(4)学习是每个人开启富裕之门的钥匙;(5)学习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P61-62 10、什么是知识? 知识不仅仅是指书本上的知识,还指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知识。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一、听记题(8分)听录音两遍,完成下列题目。 1、市委、市政府解决群众反映迫切问题的重大决策是()(2分) A、建设“平安宁波”,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B、开展缓解中心城区“出行难”、改善交通环境系列行动 C、每个人进行换位思考,对他人对社会多一分理解,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D、注重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生活出路 2、我市经过多年,慎重考虑,其他同类城市的做法,作出整治“三车” 的决定。(2分) 3、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顺理成章 B、日趋拥堵 C、园满成功 D、弊大利小 4、不属于 ...整治“三车”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是()(2分) A、我市已成为全省惟一一个没有实行“三车”整治的城市。 B、让车主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尽可能地得到协调和兼顾。 C、各级各部门依法操作、有情操作,广大车主积极配合。 D、每个人进行换位思考,对他人对社会多一分理解,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积累与运用(13分) 5、下列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2分) A.《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城南旧事》。小说中的小英子就是作者林海音。 B.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写的是鲁滨孙流落荒岛的一段生活经历。 C.《夸父逐日》是出自《山海经》的一个神话故事。 D.在《安塞腰鼓》中,作者刘成章带给我们一种来自黄土高原的气势和力量。 6、填空。(9分) ①“,明月来相照。”(唐王维《竹里馆》)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④“,闲敲棋子落灯花。”(南宋赵师秀《约客》) ⑤《木兰诗》中,表现战事持久、战斗激烈的诗句是“,”。 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林嗣环《口技》) ⑦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原来指的是《》中 的“国风”和屈原的《》。 7、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 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 (2分)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一)(8分)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重点必考课文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昆阳三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提纲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学常识归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 ?要点剖析 1.请归纳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回答。 描写春、夏、秋三季百草园景物和活动,突出百草园确实是“我”的乐园。 2.熟读第二段,归纳在泥墙根一代,“我”的活动 翻端砖、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3.第二段主要从哪些感觉去描写百草园的?请找出对应句子。 视觉、听觉、味觉。句子略。 4.试分析“光滑的石井栏”中“光滑“的好处。 “光滑”准确的写出了石井栏经过长年累月使用和的特征,这表明“我”曾多次触摸。 ★(第四点拓展)触类旁通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中“伏”字用的好吗?好在哪里? “轻捷的叫天子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中“窜”能否改成“飞”,为什么? (点睛:做本类习题,应该把形容词或动词联系于物体本身,相对比较而言,便能知道这个词的好处了) 5.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美女蛇的故事为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情趣。 6.捕鸟的一系列动词用的好,好在哪? 动作描写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突出了冬天百草园的情趣。 7.文中先生留给“我“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方正、质朴、博学、严厉而不失温和、不甚管教学生、有着落后的封建教育思想。 2爸爸的花儿落了 ?文学常识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英。 ◎题目解说 一语双关,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败落,暗指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含而不露,哀而不伤。 〓关于插叙 插叙可以适当的补充情节和主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使得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要点剖析 1.“快回家去,快回家去”若改成“快回家去”好吗?为什么? 不好。原句运用反复,形成了强烈的语气,表明“我”的急切心情。 2.文中描写弟弟妹妹们顽皮天真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侧面烘托“我”的成熟懂事。 3.“爸爸的花儿虽然落了,但却结出了累累硕果”你认同这句话吗?请说明理由。 认同。在爸爸的浇灌和孕育下,虽“花落”,但“果熟”,“我”的成长、“我”的坚强是对爸爸最好的回报。 ◇主观讨论 “我们是多么想成为大人啊,可我们又是多么害怕啊”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请谈谈你的感受。 7 最后一课 ?文学常识 《最后一课》作者法国作家都德。 ◎小弗朗士的情感变化——线索 贪玩、不爱学习——热爱法语,幼稚——懂事、热爱祖国,怕老师——理解、敬爱老师 ?要点剖析 1.文中描写了优美的景色和正在操练的普鲁士兵,有什么作用? 优美的景色烘托小弗朗士天真、幼稚和贪玩;正在操练的普鲁士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下文铺垫。

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1、我国辽阔疆域(P3图5-2) 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四至点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15 个陆上相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伯尔、邻国家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 6 个隔海相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望国家 我国的海陆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 位置濒临的海洋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主要岛屿台湾岛(中国最大的岛)、海南岛(中国第二大岛) 疆域优势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中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 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此外,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 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从海陆疆域方面来看,中、中美:海陆兼备(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中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 英、美、蒙古的不同之处太平洋) 英国:岛国蒙古:内陆国家 2、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全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区划 34 个省级23 个省 行政区划 5 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 单位治区 4 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2 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即省会或首府)P43、P42 图3-3 3、我国人口分布现状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 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即东部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线以西 即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 我国是一个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而其余55 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 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5、我国地形的特点 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要占全国总面积的3/2;地势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 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第 1 页共13 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2019(新人教版)一、语言积累与使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叫嚣(xiāo)憩息(qì)忍俊不禁(jìn) B.堕落(duò)对峙(chí)一泻千里(xiè) C.萦回(yíng)奇崛(jué)络绎不绝(yì) D. 岑寂(cén)孤僻(bì)怒不可遏(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颤抖咆哮轻举忘动不解之缘 B.伫立凝眸空空如也争研斗艳 C.葱茏筹办养遵处优克勤克俭 D.窥伺剽悍相提并论无济于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随着相处的日子久了,我发觉,原来他性格豁然开朗,语言幽默,说起话来使人笑口常开,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B.聆听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会使人感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 C. 他每次向母亲问起父亲的事时,母亲总是局促地站在那里,搓动双手,嘴唇翕动。 D.他最喜欢的,还是和两个孙子一起玩耍,每次赢了孙子后,会乐不可支。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2分)()

A.义务教育最终都要归结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 B.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也是西欧第一高山。 C.科技发明和人力资本会推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国家经济的健康。 D.中国用世界10%的耕地和大约6%左右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散文家柳宗元的作品,题目中的“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B.托物言志散文《石榴》的作者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学者。C.咏物寄情散文《海燕》的作者是郑振铎,现代作家、文学史家。D.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是《繁星》和《春水》的主题歌。6.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2分)() 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D.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7.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班级: 姓名: 寄语: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初一语文组制

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邓稼先》 1.文学常识 《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3.重点字词 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4.重点句子 (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 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通过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2)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 (3)“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七下社会第四单元文明探源复习提纲

七下社会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 第1节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一、古人类遗址 1.作用 (1)古人类遗址的发掘是人类认识自己起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2)古人类遗址不仅为人类进化说提供了证据,同时也展现了远古人类的生活区域与生活状态。2.成果 (1)在这些远古人类的遗迹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打制工具。 (2)考古学家根据遗址,复原原始先民的体貌特征,推测他们的生活环境,想象他们的生活方式。 二、旧石器时代 1.特点: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原始先民用砾石打制出粗糙的工具,砸开坚果,切割兽肉,挖取植物块根。 2.时间: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3.含义: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4.代表:今天北京周口店一带就是一个经典场景。 5.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人类已经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 三、北京人的生活 1.距今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2.生活地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中。 3.食物来源:北京人主要靠采集植物的果实、块根和猎取动物来获得食物。 4.生产工具:他们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用这些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 5.社会组织:过着群居生活。 (1)原因:在北京人生活的时代,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 (2)特点: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6.火的使用 (1)用火情况: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有较大的灰烬堆。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 炭块等。这说明北京人已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 (2)火的作用:有了火,人类受寒冷气候和地域的影响大大降低,活动范围逐步扩大。人类可以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驱赶野兽。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大大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四、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 第2节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1)时间:大约一万年前。 (2)产生原因:大约一万年前,全球气候变得温暖起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 狩猎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 (3)产生过程: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了某些野生植物,驯养 捕捉到的一些野生动物,以补充食物。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 (4)意义: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2.新石器时代 (1)出现原因:伴随着农耕畜牧的出现,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人们在对石器进行打制之后,还 要把它磨光。 (2)新石器特点:这样制成的石器,平整光滑,刃部锋利。反复研磨刃部,还可以多次使用。 (3)新石器出现意义:磨制石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最新部编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8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万里赴戎机,。(《木兰诗》) ②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⑤,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⑥,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游山西村》中表现春日山村景象热闹、乡风淳朴的诗句是:,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4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qiàn在门眶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翳.()镶qiàn()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伛”在文中的意思是。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3分) (1)《骆驼祥子》讲述了北平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的梦想,经历了“三起三落”的故事。 (2)“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海底两万里》中的这句话是说的,他在海底用做的笔写字。

4.某校七年级⑴班开展“语文无处不在”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5 分) (1)微信已成为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常见方式。请拟写一则微信,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激 之 情与祝福之意。要求: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并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 30 字。 答: (2)下面的语段中,画线的①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②句存在语病,请一一改正。 专家提醒,想要保护孩子的眼睛,就要改掉很多不良生活习惯。现代青少年的游戏方 式多以室内自娱式为主,①如电视、游戏机、电脑等……这些都非常伤眼睛。家长应鼓励孩 子多做室外活动,②增加体质的同时也能保护眼睛。 改正: ① ② 二、阅读(40 分) 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一] (14 分) 麦黄黄杏黄黄 李翔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 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 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 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 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 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 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 ⑤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 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 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 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 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母 亲两眼霎时湿润了。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 结实实、整整齐齐的。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 ⑧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才二十来天工夫好像隔开了好多年,蓬乱的长发上蒙着 厚厚一层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 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裤腿裂开一道大口子,一尺来长的灰布条有气无力地耷拉在膝盖 上。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父亲擦把 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 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 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 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 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母亲把杏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与知识要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与知识要点归纳--课文理解 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6、《理想》是诗人流沙河的一首现代哲理诗。这首诗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三个方面告诉人们: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树立了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7、《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是由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所作。这篇文章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另一篇文章《第一次真好》,由台湾女作家周素珊所作。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感悟: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当然,作者所说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8、《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国平。其中《白兔和月亮》告诉人们: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落难的王子》通过王子的经历又告诉人们: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9、《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兰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即居里夫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阐述了一个位科学工作者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品质。其一,科学工作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其二,科学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宁静,需要时间。其三,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其中献身精神是全文的核心。也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质的根本。 10、《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课文所选的十则,有的谈学习方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的谈学习态度,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有变修身做人的,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11、《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是朱自清,字佩弦,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在《春》中,作者按照盼春、绘春和赞春的思路来结构全文。在绘春部分,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最后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征。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济南的冬天》一文,开篇就以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济南无风、无雾(响晴),无毒日(温晴)的宝地特点,然后,从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不结冰的水三个方面写了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word完整版浙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提纲2018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一课国土与人民 一、辽阔的疆域: 1、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 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我国领土南至南沙群岛的南缘,北到黑龙江,西达帕米尔高原,东抵乌苏里江。 2、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 海岸线长达18000 千米,北起鸭绿江南至北仑河口;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是第二大岛屿。 3、找出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看地图找) 4、我国还有辽阔的海洋:“四海一洋” 四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一洋:太平洋 6、我国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此外,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行政区划: 1、全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在必要时,国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因为中国国土面积大,为便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而设定。 2、我国目前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请熟记它们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3、我国跨经纬度最大的省区是哪里?面积最大的省区是哪里?临省最多的是哪里?邻国最多的是哪里?地势最高的是哪里?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三、众多的人口: (1)人口众多,人口密度较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已达13 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136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 3 倍。 (2)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数量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4%,而面积只 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数量只占全国总人口数的6%,而面积 却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比较稀少。) 2、我国人口为什么出现东密西疏?东部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自然条件好,开发较早,社会经济条件好,交通便利。西部地形以高原和山脉为主,自然条件较差。开发较晚,交通相对不便。 四、多民族的大家庭: 1、我国的民族状况: 2、少数民族人口在400 万以上的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3、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哪一个民族?分布最广的是哪个民族?壮族;回族。 4、哪一个省区少数民族分布最多?云南省 5、我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这样分布有什么好处? 大杂居、小聚居”;有利于各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共同繁荣。 第二课山川秀美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3′) 1.下列各项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3′) A.绮.(Yǐ)丽晓喻.(yù) 对峙.(Shì) B.眷.(zhuàn)顾涟漪.(yī) 池沼.(zhǎo) C.威镊.(shè) 贻.(dài)误蛰.(zhì)伏 D.憋愁.(yìn)然案牍.(dú) 亵.(xiè)玩 2.选出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2′) A.我行我素争妍斗艳忍俊不禁左顾右盼 B.络绎不绝束手无策青黄不接克勤克俭 C.轻举妄动爱不失手流恋忘返家喻户晓 D.高瞻远瞩姹紫嫣红别具匠心别出心裁 3.默写上句或下句。(5′) ①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 ②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饮酒》) ⑤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 4.选出词类归类不正确的一项( )(2′) ①乌黑(形容词)的(助)一身(数量词),光滑(形容词)漂亮(形容词)。 ②有(动词)少数(形容词)的(助词)树木(名词)却(连词)在(介词)这时(代词)开(动词)起(动词)了(助词)花(名词)来(助)。 ③鹅(名词)的(助词)“轧轧”(名词),其(代词)音调(名词)严肃郑重。 5.换一种表情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3′)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仿句: 6.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四集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冬妮娅在读一本书,舍佩托夫卡市市长的儿子维克多走过来对她说:“冬妮娅,读书多了人会变老的。”冬妮娅回答说:“那你永远年轻。”冬妮娅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7.近几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增加了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有的歌手演唱水平很高,但因为不知陶潜、施耐庵为何许人,或不了解一些历史、政治等常识而痛失大奖。对此,观众评说不一。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陈述理由。(理由不少于两点)(3′) 8.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3′) 复兴门立体交叉桥,……壮丽,雄伟! 双层桥面,落差间隔达5. 5米;上层桥面,东来西往的车辆任意奔驰;下层桥面,南去北走的车辆畅通无阻;四条匝道把上下两层桥面巧妙地联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错落相连并行不悖的交通网。 下面四幅平面示意图中,能正确显示复兴门立交桥造型的是(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积累与语言运用 1、生词:每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2、古诗:(1)课外古诗词(P231-240,共十首);(2)课内(木兰诗);(3)《房 兵曹胡马》(P228)(四种形式:上下句、理解型、运用型、积累型默写) 3、现代诗:(1)第四课(两首);(2)《黄河颂》;(3)《老马》(P229) 4、语言运用:朗读重音(P165) 5、课外积累:(1)名著导读:《童年》、《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了解作家、国别、主要内容、主题思想、作品地位影响评价);(2)书法:唐代四大书法家、颜体书法特征(P273);(3)汉语词类表:实词(P280-281):(4)实践活动与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探险》、《马的世界》。 二、文言文阅读 1、课内文言文阅读;《孙权劝学》、《口技》、《伤仲永》、《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狼》。 2、文言文知识概讲:(1)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2)虚词:之、其、而等;(3)句子:省略句;(4)翻译:增删调留;(5)节奏:不划破句子。 3、把握文章主题思想,找到精彩或含蓄、深刻之处。 4、善于评价、议论、联想,创造性的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第一单元:1、整体感悟文章思想内容,学会圈点批注;2、记录自己的阅读体验,要把生活体验与阅读结合起来; 3、大胆质疑,主动探究。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写景抓住层次、顺序、特征,融情入景;(2)夹叙夹议的写法。

2、《爸爸的花儿落了》:(1)前后照应,运用伏笔;(2)插叙的运用;(3)平淡的叙事之中饱含深情。 3、《丑小鸭》:(1)童话文体,象征手法;(2)哲理性强,富教育意味。 5、《伤仲永》:(1)叙事说理,叙议结合;(2)先扬后抑,对比手法;(3)语言深刻,多富意味。 第二单元;1、了解历史知识,培养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2、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 6、《黄河颂》:(1)抓住关键诗句,体会意味;(2)领会诗句的语言美、哲理美、情感美;(3)学会读现代诗。 7、《最后一课》:(1)人物塑造方法:外表——内心品质、思想感情;(2)品悟语言,领略以小见大的艺术美;(3)细节描写与前后照应。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1)饱含哲理的语言,意味深长;(2)比喻手法与说理相结合;(3)层层推进,水到渠成,以理服人。 10、《木兰诗》:叙事详略得当,互文、排比、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三单元:1、体会名篇课文的语言特色;2、体会名人伟人的人格可贵、精神闪光之处。 11、《邓稼先》:(1)诗文的作用;(2)议的手法。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过渡段的作用;(2)描写在叙述中的作用。 13、《音乐巨人贝多芬》:(1)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对人物描写的作用。 15、《孙权劝学》:(1)人物的性格;(2)语言描写对人物心理的体现。 第四单元:1、丰富文化素养,提高文化素质;2、结合体验感悟理解作品中人生哲理;3、正面侧面相结合,虚写与实写相结合。 16、《社戏》:(1)融情入景;对比手法;用词的准确生动。 17、《安塞腰鼓》:(1)排比反复比喻夸张的手法;(2)动与静、虚与实、有声与无

人教版(新)七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走进社会 5.1 走进社会 1、狼孩的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旦脱离社会,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人。 人与社会有怎样的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这是人类胜过动物的优点。每个人从生到死,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人是社会的成员,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学会吃饭、穿衣、说话以及生活的技能,脱离社会,人就无法进行这些正常的社会活动。因为社会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人不能脱离社会。 2、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群体? 同龄人群、学生、民族、社会组织、社区群体。 3、我们身边有哪些镜子?当来自周围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1)我们的身边的镜子有: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 (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可以借助社会的镜子,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把别人的评价作为一个了解自我的参照。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断的弥补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选择自己的未来。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社会群体组织的一员。 4、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什么?家庭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P8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都将在子女的性格形成过程中留下深刻的痕迹,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成长。 正面的:有利于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建康﹑学习的进步。 负面的: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容易形成忧郁﹑自卑﹑孤僻等性格。 5、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是什么?学校对我们有什么影响?P9 (1)学校,不仅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还是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 (2)在学校我们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生活中,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习关注社会、明辨是非,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6、我们的第三个家在哪里? 社区是我们的第三个家,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小社会。 7、网络社区高科技的产物,也是一种新的生活空间,人们把它叫做”虚拟社区”。与真实的社区一样虚拟社区同样需健康的生活。 8、一个人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