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后现代哲学

11后现代哲学
11后现代哲学

第十一章后现代思潮(Post-modern)

一、概况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首先,后现代反对中心性、真理性的观念,坚持不确定性的主张。在现代主义那里把人看成主体,把社会看成客体,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认识自然的必然的逻辑过程。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用逻辑来概括生活世界是错误的。在生活世界中,人的认识和人的活动一样,没有普遍运用的逻辑,不能把某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看成是普遍有效的。后现代主义认为没有永恒不变的和普遍价值的东西,放弃了对“终极真理”追求。真理是相对的,因为真理是建构而成的。所有的真理性的东西都是通过语言构成的,必须回到语言上去,因为语言具有塑造现实观念的作用。人不是语言的中心,不是我们控制语言,而是语言控制我们。如詹姆逊所说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由于把语言问题作为文化的主题,这样社会关系主要是语言关系而不是物质利益的关系。德里达也认为要打碎原来的语法结构,重新建构语言。语言和表达的扭曲,导致了语言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差异性。意义也是差异造成的,这样在意义中没有绝对真理。福柯认为理论的功能不再去探讨真理,只对现象进行批判并认为理论只是语言的游戏。在《物与词》中认为要创建新的语言,写那些别人看不懂的语言,这是一种没有规则的游戏。反对中心的结果必然导致“不确定性”的特征。哈桑认为“不确定性”是中心和本质消解后的产物。这种“不确定性”将一切现存的事物都纳入总体的怀疑之中,构成对一切事物的消解,也是对一切权威合法性的消解。

其次,后现代批判“元话语”,反对“宏大叙事”。在后现代看来那些传统哲学中的基本范畴如理性、整体、财富的创造以及人的解放等都属于“元话语”、“宏大叙事”,都在消解之列,因为它们都是为与日常话语不同的科学活语寻找合理性而存在的。后现代体现为对“元话语”和“宏大叙事”的不信任,把对其消解作为自身的主要任务。利奥塔在《后现代状态》中不点名地批评了哈贝马斯的“整体论”,认为他的“元话语”和“宏大叙事”没有意义,并指出今天是消解“无话语”的时代。他认为有两种国家神话:一种是法国启蒙主义传统的政治式的关于人性解放的神话;

另一种是在德国思辨传统的普遍性原则建构起来关于知识的统一性的神话。这两种神话都使用“元话语”使自身合法化。所以说现代性的危机就是“元话语”的危机。“为科学立法”是“元话语”的任务。科学理论存在的合理性为各种学说做合理的论证,建立了各种“元话语”。这样的任务一开始就存在着了危机。科学知识是话语系统,所有的先进科技都与语言有关。但是,在后现代那里“合法化”已经失效,具有单一话语权的“无话语”已经被瓦解,也就是说追求“宏大叙事”“合法性的神话已经消失。

再次,后现代转换知识的功能和消解知识的权力。知识成为了商品,知识不是由心灵的训练而获得,而是通过复制来完成。知识也随着“电脑霸权”的确立而成为冷冰冰的外在化的符号。在知识领域由自由、公平和正义等“宏大叙事”转向了“微小叙事”——语言游戏。由语言游戏的异质性和否定性取代了思想的同一性。知识的功能发生了变化,由知识的启蒙变成为专家控制。启蒙以来西方的知识分子一直在追求普遍性,他们的理论也在追求普遍性的话语权,实际就是权力。因为在现代主义那里知识成了权力的象征。权力构成社会统治的基础,隐藏在各种文化形式和社会关系之中。福柯认为权利与知识结成了联盟,它利用知识来达到控制社会的目的,因此,知识也不再是客观和中立的。知识以真理为特征,实施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功能。外表是知识,实际是权力。

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可·杰拇逊教授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艺四个基本审美特征:

1.主体消失。在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被颠倒了,现代主义中的个性和风格被消除得一干二净,主体成了某种破碎的幻象。

2.深度消失。现代主义艺术总是以追求乌托邦的理想、表现终极真理为主题,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放弃了作品本身的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思想,不再提供解释,拒绝挖掘任何意义,仅仅追求语言快感。

3.历史感消失。历史永远是记忆中的事物,而记忆永远带有记忆主体的感受和体验。现代主义艺术因追求深度而沉迷于历史意识,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历史仅仅意味着怀旧,它以一种迎合商业目的的形象出现。

4.距离消失。在现代主义艺术看来,距离既是艺术和生活的界线,也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界线,它是使读者对作品进行思考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手段。后现代艺术中,由于主体的消失,作品失去深度和历史感,仅仅具有作用于人感官的刺激性,而没有任何启发和激扬的功能,换言之,它强调的只是欲望本身。

后现代不仅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而且是一种价值系统,是一种文化精神。它不仅表征着与传统相对的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而且体现着精神的嬗变。就反权威、多元论、非中心和冲破旧体制来说与现代精神具有相同的特征。因为现代主义就是对古典主义的反叛。当宣告古典主义终结之时,现代主义开始形成了新的权威、新的范式,失去了革命的精神,从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新生代的现代主义者举起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大旗向老一代的现代主义者发起了总攻。利奥塔同样认为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初期在精神上具有一致性。

那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的观点并不是什么新的思想。社会思潮有时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联系,但没有必然的联系。把社会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然后,与这几种社会形态相对应的就有了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精神,这种简单的、线性的思维模式是可笑的。我们还有理由担心在现代主义前面加上一个“后”字,“后”了以后会怎样呢?是不是再来一个“后后”现代主义呢?伊·哈桑不无正确地说:“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并没有一层铁幕或一道中国的万里长城隔开;因为历史是一张可以被多次刮去字迹的羊皮纸,而文化渗透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之中。”(5)包括利奥塔,詹姆逊也认为他在消解了“宏大叙事”以后,又把它“偷渡”了回来。因为利奥塔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后现代主义以后应该为伟大的现实主义理论回归做准备。”所以詹姆逊说:“必须在我们的历史语境中理解后现代主义它不是一般的现代艺术,而是现代艺术的特殊阶段。”(6)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理论上确认所谓“后”现代主义也依然是现代主义,因为现代主义的进程仍然没有结束。

二、福柯(Foucault,1926----1984)

米歇尔·福柯[1926—1984年]1946年考入巴黎高师,1950年曾一度加入法共,后退党。大学毕业后在国外从事文化交流工作。 196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7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历史与思想系教授。着有:《癫狂与非理性》(1961年)、(临床医学的诞生)(1963年)、《词与物》(1966年)、《知识考古学》(1969年)、《监督与惩罚》(1975年)、《性史》(4卷,1976—1984年)、《权力/知识》(1980年)。

关于他的哲学倾向,福柯本人明确地说:“我从来不是弗洛伊德主义者,从来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是结构主义者。”他生活在这三个“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但他都不认同于其中任何一个,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没有使用结构分析的方法、概念和关键术语。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承认,人们一般把福柯早期的思想归于结构主义的范瞎,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据。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有

一类结构主义者是不用这个术语的,对他们而言,结构主义仅仅是它以外的人使用的一个范畴,而他们关心结构的目的只是为了解构。福柯就是这样一种意义上的结构主义者,他把历史上和现实中的知识都理解为一个个结构,结构主义被理解为“对

现代知识不满足的意识”,他的目的是写“现在的历史”。这不是在现在的结构中考察过去,而是为了现在的目的考察过去。

福柯的著作不是一般的思想史著作,它们是对现代历史的哲学批判,考察的中心问题是现代理性和人的主体性在西方社会兴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在他之前,不少思想家和哲学家也做过同样的工作,他们大多从理性自身的发展来解释现代理性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比如,我们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已经看到这样的批判。福柯则不同,他通过对思想史的材料的分析告诉人们.理性的标准不是靠自身权威,而是靠社会事件和政治力量建立的;当新知识开始时.没有理性内部的发展逻辑,有的只是外部突发的、偶然的社会力量的介人。

福柯的考察以1969年为界,分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两个阶段。

“知识考古学”这一概念借助于这样的类比:正如考古学在历史的废墟上进行,在一个空间展开了时间的系列,同样,知识考古学挖掘知识的深层,它不是思想史,而是前思想史,思想史在知识考古学结束之处开始。当然,这里的前后不是时间的顺序,而是结构与要素之间的共时关系。

结构先于要素,在知识这一社会的要素发挥作用之前,决定它的结构已经在起作用了。知识考古学就是对知识的先在的结构的本原的揭示。考古学还是在一定的结构中对另外一些结构进行解构。

为了进行彻底的解构,福柯的思想发展到系语学的阶段。“系谱学”这一概念来自尼采,尼采用它来说明道德偏见的起源。福柯的系语学也是关于起源的考察,这与考古学的性质并无不同。不同之处在于,系诺学“在事物的历史开端发现的不是它们本原的纯粹同一性,而是相异事件的纷争”;福柯又说,系谱学是用来把握差异的方法,“系谱学是完全反科学的”。系谱学的重心不再是知识,而是权力;不再是语言,而是身体;不再是思想,而是欲望;系诺学的考察角度不再是宏观的结构,而是微观的要素,从微观的运动发现结构的秘密和解构的源泉。

即使这样的差异,我们从福柯的考古学到系谱学的发展可以看到一以贯之的旨趣,那就是,为了解构的目的而对结构的起源进行考察,这也是他所谓的“写现在的历史“之义。福柯虽然没有使用“解构主义”的名称,但他的学说的实质是不折不扣的解构主义。

1.癫狂与理性

福柯的哲学生涯是从探讨现代医学和精神病学的起源开始的。他的研究表明,精神病不是一种自然的或生理方面的疾病,而是一种对人群加以分类的社会功能.它的诞生是历史的产物。

在17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把癫狂当作疾病。在柏拉图的著作中,迷狂是理性发展的最高阶段。在中世纪,癫狂一方面与人的堕落相联系,一方面与人的神圣的拯救相联系。那时,只有少数疯子需要诊治。在文艺复兴时期,癫狂还不是理性的对立面。爱拉斯谟《愚人颂》里的癫狂是嘲讽的理性,高级的理性: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真理往往发自疯人之口。

福柯发现,中世纪晚期处置疯人的“愚人船”是一个象征,疯人被迭往大海,任其漂泊;但“愚人船”又是朝圣的旅行,寻找理性的工具。福柯分析说,那时的癫狂并不是社会防范的对象,它被视作对世界的无意义的揭示,它的领域在社会之外,但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仍有很多桥梁。

但是,到了17世纪,人们关于癫狂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转变的起因是这样一个偶然的事件:17世纪中叶,肆虐已久的麻风病突然在法国灭绝,原来的麻风病院闲置。法国政府于是利用这些隔离设施囚禁罪犯、流浪汉和疯子,这些人被归人同一范畴。“大囚禁”的时代因此而开始。据统计,17世纪时,百分之一的巴黎居民被囚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疯人与罪犯一样成了社会的敌人,是需要防范、管制和改造的对象。癫狂于是成了需要特别注意和研究的疾病,疯人也成了需要加以治理的病人,不能橡过去那样任其自流或以驱除了之。

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后,癫狂被正式定名为“精神病”。

福柯指出:“只是在癫狂与非理性的关系之中,疯狂才能得到理解,非理性是疯狂的支撑,或者说.非理性限定了癫狂可能性的范围。”就是说,社会对待癫狂的态度就是对非理性的态度,对待非理性的理性态度是对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的一种限定。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是平行的,而不是对立的,痴狂也不被当作是应受理性管辖和匡正的疾病。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疯狂才被视为危害社会的罪恶,应受到社会的管辖和理性的审查。因此而来的后果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以及理性在这样的对立中获得了凌驾于非理性的权威,理性因此成了判断人类和全社会利益的标准,具有支配一切的力量。理性的时代就是这样

开始的。

过去,人们一直把理性的时代解释为人类理性的长期发展和科学知识的诞生的结果,但福柯却把这一原因追溯到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麻风病的灭绝和大囚禁时代的开始。他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理性的标服不是天然的合理性.不是来自知识的论证,而是一定的外在的历史因素所造成的。

2.知识类型

在《词与物》的开始,福柯引用了一个寓言家写的一则笑话:“有一本中国的百科全书,把动物分为这样几类:(a)属于皇帝的 (b)涂有香料的 (c)温顺的(d)乳猪类 (e)海牛类动物 (f)寓言中的 (g)离群的狗 (h)包括在本类中的(i)疯狂的 (j)不可数的 (k)拖有细细的驼毛尾巴的 (1)等等 (m)刚出水的水猩 (n)从远处看像苍蝇的。”西方人对此感到好笑(其实我们中国人也一样感到好笑),他们是在笑中国人吗,不,他们应该感到好笑的是自己的无知。

正如福柯指出的那样;“这则寓言所展示的一个奇异的思想体系是我们自己的思想体系的界限,是我们不能想象的最终的不可能性。”。中国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一个神秘的国度。福柯借用这则关于中国思维方式的寓言向西方人说明,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分类原则不是惟一的,其它分类原则也是可能的。不过,<词与物》讨论的不是中西分类原则的差异,而是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各种分类原则的差异。分类原则就是福柯所说的“知识型”

知识型类似于库恩所说的“范式”,是决定知识形式和方法的框架和判断真假的一般标准。与“范式”不同的是,知识型不只是在科学的领域起作用,它决定着一个时期的一切知识和常识:另外,它也不像范式那样通过具体理论(如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示范作用影响全局的,而是像文化信码那样,把一定的次序加诸事物。

毋庸赘言,人是通过语言来把握事物的,因此,知识型作为一般性的分类原则,涉及两种关系:一是词语与事物的关系,一是词语之间的,以及因此而决定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福柯认为,人是生活着的、生产的、说话的动物,关于生命、劳动和语言的学科反映了入的生物、经济和文化的持征。因此,知识型的应用领域主要体现于这三门学科。按照这样的构思,《词与物》按照时间顺序,分析了四个知识类型的特征和丰要内容。我们列表说明如下:

文艺复兴时期,“相似性”是知识型的基本特征。

在古典时期.心与物、主观与客观被对立起来。知识型的基本特征是表象,心灵如同自然的镜子,并通过折射与其它心灵交相辉映。

在现代时期,自然不再是物体,而是非实体性的、功能性的力,如电、光、热、磁等。科学的对象是视觉不可见的,只能被抽象地理解。康德对物自体与现象的区分反映了不可见的与可见的区别。“自我表象”是现代知识型的主要特征,人既是表象的主体.又是被表象的客体。人被理解为这样的存在,只有在他的内部知识才成为可能。人的这种特征表现在康德和现象学关于“自我意识”以及存在主义关于“自我”的哲学之中;人从语言和劳动及生理控制中摆脱出来.成为自我经验的中心。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人文科学以“人’为对象,心理学以“心理人”为对象,社会学以“社会人”为对象,文学以普遍的人性为描写对象。

《词与物》的副标题是“人文科学的考古学”,它的一个中心问题是:人何以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福柯通过对各种知识型的考察,指出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与万物是相似的;在古典时期,人虽然是知识的主体,但不包括在知识之中;只是到了现代,生物学、经济学和文学的发展使得人文科学成为可能.“人”在此时才成为知识的对象。只是在现代知识型中,“人”才走到了表象的前台,成为世界的中心。正是在此意义上,福柯说,人是19世纪以来的产物。

但是,到了当代,一种新的抽象力量——意指活动被索绪尔的语言学、拉康的

精神分析学和列维一斯特劳斯的人类学发现了,人的经验不再是自我意识的对象,主客观的关系和人的优越性都被结构所消解了。这意味着,“人被消解了”。·福柯的意思是,作为知识的主体和知识的对象的“人”已经不复存在.“人只是近期的产物,并正在走向消亡”,“人像是画在沙滩上的肖像,是可以被抹去的”。。这是[词与物]的一个重要的结论,它表明了搞柯思想的倾向性。虽然他想以超然的态度来阐述各种知识型,但他的问题和结论,与结构主义反人道主义、反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倾向是一致的。

根据福柯的一贯立场,这四个知识型之间没有连续性,从一个知识型到另一个知识型的转变不是进步,不能用一个知识型的标准去判断另外的知识型的真假是非;生活在一个知识型中的人只会忽视和忘记另一个知识型,只有从知识考古学角度,才能看到各个知识型的特征和它们的变化。但我们的问题是:考古学本身不也属于当代的知识型吗?属于现代知识型的“人”如何可能在后来的知识型中被消解呢?福柯如何能保证他对其它知识型认识的可靠性呢?面对这样的矛盾和难题,福柯只得说,考古学的归宿是无意识,是事物“缄默的固体”和文本的“空白”,犹如密不透光的“绝对存在”,为意识所不能认识。但这不过是说.考古学属于下意识的知识型.仍然没有回答在一个知识型中何以能够稍解另一个知识型的问题。福柯后来的系语学放弃了知识型的概念.另辟路径,寻求解构的新途径。

3 知识和力量

福柯认为力量和知识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使用“力量/知识”的概念表示两者的相互作用。他引用尼采的观点说,强力意志也是真理意志,“真理从来就是力量”。

知识与力量的密切联系在于,一方面,知识来源于力量,被力量所驱动;另一方面,知识又是一个生产、规范、配置、循环、操作力量的有序的体系。知识的作用是保持权力与强力在身体内部的平衡。当身体自身的强力的扩张冲破了加诸身体的权力的压制时,知识就要塑造出“正常人”的形象,代表权力监管、约束身体。当权力过分压制、摧残身体时,知识又会为身体的强力重新创造和规定灵魂,包括意识、个性、主观性、个体、良心等,以灵魂的名义抵制加诸身体的权力。

知识对权力的压力和强力的释放进行有节奏的干预和管理,并使之成为科学研究对象,从而保持身体内部的力量的平衡,为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提供了基础。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福何会补充说,知识既是力量的工具,

又是力量的结果。

三、德里达

雅克·德里达(Derrida,1930----2004 )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50年代来法国服兵役,并在法国上大学。仍年代起.先在索尔邦,后在巴黎高师任教。德里达是多产的作者,现在还在不断地发表新作,但影响力较大的还是那些在六七十年代发表的著作,它们是:《写作和差异》(1961年)、《语言和现象》(1962年)、《论文字学》(1967年)、《撤播》和《哲学的边缘》(1972年)、《丧钟》(1974年)、《激励》和《无聊的考古学》(1976年)、《绘画的真理》(t978年)、《明信片》(1982年)。

1. 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德里达的哲学生涯是从批判胡塞尔的“自我”哲学开始的。胡塞尔认为.语言完全是意识的现象.语言符号的意义和自然标记的指示有着根本的区别,意义是意向的表达;表达意义的符号首先是语音符号,因为只有在面对面的对话中,意向才能被表达和理解,语音符号是沟通自我与意向的中介,它的重要性在于交流;在“独白”之中。自我和意向处于直接的关系,因此不需要语言。

德里达从胡塞尔那里看到的是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到索绪尔的一个传统——“语音中心主

义”:语言分为语音符号和文字符号,语音由心灵所激活而被赋予意义,文字只是语音的无生命的、随意的、可有可无的替代物。更重要的是,“语音中心主义”的实质是“逻各斯中心主义”。“逻各斯”即语言的内在理性,也是人类和自然的理性.语音和文字的二元对立关系在哲学史上被演化为精神和物质、自为和自在、主体和客体、心灵和身体、内部和外部、本质和现象、真理和假象、意义和文本的二元对立。但对立的目的是统一,在上述对子中,前者总是处于优先的中心地位。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附庸,处于边缘地位。

德里达的立场是反对语音中心主义或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主义。“解构”不是颠覆,不是颠倒双方的位置。否则的话,那将导致文字中心主义或非理性中心主义,引起新一轮的哲学对立。解构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中心,否认任何名目的优先地位,消解一切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

解构主义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手法,一门艺术,它教人如何在区分之处找到混同,在边线的位置发现中心。德里达擅长于智者“以子之矛,攻子之后”之术,他特别选择了那些力图贬低“文字”的作者的词语,说明这些词语的意义恰恰依赖于文字.随后肯定了文字的重要性,以此来反驳“语音中心主义”,说明“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不能贯彻到底

的自相矛盾的思维方式。

德里达认为,西方哲学的一切传统都可以追溯到柏拉图,语音中心主义的传统也不例外。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为真理的导师,以师承关系为知识可靠性的保证,因此,在他的对话中,苏格拉底总是主角,苏格拉底述而不作,是“不写作的哲学家,纯粹的哲学家”。但是,柏拉图为了弘扬老师的教导,不得不写作;为了理性地解释和逻辑地论证,他不得不使用修辞和隐喻。不仅如此,他在说明语音的中心地位时,不得不肯定语音依赖于文字。

柏拉因在《菲多篇>里说了一个神话。传说在古埃及,托特神发明了几何、代数、天文学和文字,把它们送给国王.国王收下三门知识,却拒绝了文字;因为文字是任意的、无生命的符号,构成了对知识的威胁。按照柏拉图的解释,知识是灵魂的回忆,文字使得记忆力退化,使回忆退化为简单的模仿和重复,文字是蛊惑心灵的危险的毒药。德里达说,“毒药”一词在古希腊文中有两重意义:“毒”和“药”。柏拉图在说明文字的毒害作用的同时,又肯定了文字具有的解救心灵、弥补心灵的不足的作用。

德里达否认语音和说话的优先地位,这似乎违反历史,违反常识。原始人和儿童似乎是先说话,后写字的,语言的发展是从口语向书写的过渡。

德里达对此的反驳是:

第一,文字不一定总是语音的替代物,替代以一一对应关系为前提,这一前提只在拼音文字中存在:在图画和象形文字中,宁与音不对应,一字多音,一音多宇,这是语言的雏形;

第二,从事实上说,说话先于写作,但这不是肯定说话的观念比写作的观念更重要的理由。传统语言观对待文字的态度只是一种没有理由的反应。

德里达说,传统语言观对待文字的态度好象是借水壶者那样的逻辑;(1)文字是外在于活的语言的东西,不可能对语言有什幺影响(根本没有用);(2)文字的用处是有害的,不能使用(原物退回);(3)文字虽然有用,但它的用处不在自身的价

值,而在它的缺陷(有坏的作用)。在最后的场合,传统语言观不得不承认文字的“补充”的作用.但又贬低这样的作用,毫无道理可言。

有鉴于此,德里达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一个“补充”的逻辑:后来的补充与最初的存在的重要性不相上下。比如,最初的人类的计数和测量活动,只是由于后来补充的运算规则和几何公理,才成其为数学。同样,只是由于文字的补充作用,说话的自然能力才获得了社会性,语言交流才超越了动物的水平。当然,“补充”的逻辑并不肯定补充物具有压倒原初存在的优越性,它只是对“原初”的中心地位和“补充”的边缘地位的解构;解构之后,中心和边缘的区分和对立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德里达所谓的“文本”和“写作”。

2.在哲学的边缘处发掘中心意义

虽然语音中心主义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根源,但对前者的批判并不等于对后者的批判。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表现在对西方哲学理性主义传统的批判。这是对逻辑与修辞、理性与隐喻的二元对立的解构。

哲学在传统上一直是理性的思辨和逻辑论证,与文学的修辞和隐喻手法相对立。这一对立源于古希腊的“逻各斯”(理性)和“末梢斯“(神话)的对立,神话的隐喻在哲学中只是借用的手段,它们围绕着理性的中心而有意义。我们已经看到德里达针对语音中心和文字边缘的区分和对立所做的解构,使用同样的手法,他在哲学的边缘处发掘中心意义,在逻辑的话言中找出对修辞和隐喻的依赖。

例一:“光”的比喻。自从柏拉图把“善”比作太阳以来,“光”成了理性的象征,但光是视觉现象,它与可视的文字相联系,而不是不可见的思想的形象。“光”比喻借助文字的写作,成为形而上学的中心概念。可以说,西方形而上学都是关于光的“白色的神话”,但它又忘记了自己的起源,把神话的隐喻推到自身之外。

例二:黑格尔关于哲学性质的比喻:黑格尔在说明个别和全部在哲学中的关系时,说“从事哲学犹如陷入伏兵四起的深渊”;他在说明哲学的前提时,说哲学“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信道”。按德里达的分析,黑格尔的辩证法的逻辑可以解释一切矛盾,但对于哲学自身的性质.他却需要依靠“深渊”和“信道”这两个矛盾的比喻来说明;

例三:索绪尔关于能指与所指的比喻。索绪尔反对“书写的暴政”.认为语音符号与概念意义有自然的联系,而书写符号没有这样的联系,因此,只有语音符

号才是能指。他在说,能指与所指的自然联系犹如空气压力与水面的波纹,又如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但是,这里使用的比喻都是视觉形象,而不是声音形象。语音符号的中心地垃需要依靠视觉形象的帮助才能确立。

例四:列维一斯特劳斯关于逻辑的比喻。列维一斯持劳斯认为人类思维到处都一样,“修补匠”与“工程师”有着同样严格的逻辑。但是,“逻辑”只是工程师工作的含义.而不是修补匠工作的含义。当修补匠的工作也被比喻为逻辑时,神话的隐喻、夸张等修辞表达都被混同于逻辑。不难看出,列维一斯特劳斯关于自然与文化、表层与深层、历时与共时的逻辑区分实际上也都是借助隐喻和修辞手法而被建立的。

3.写作的意义

解构是德里达所使用的批判和否定的手法,他的解构主义有什幺样的正面的、建设性的结论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各种二元区别和对立为什幺会被如此解构,换句话说,解构的手法为什幺会奏效?德里达的回答是.这是因为语言的意义在于写作,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不以作者的意愿为转移的消解一切对立和区别的意义流动的过程。一切文本都是写作,文本的作者做出的语音与文字的对立,终将被写作本身所解构。同样,哲学也是一种写作方式,哲学家想要坚持的逻辑与修辞的区分和对立也放写作自身所解构。

那幺,写作是什幺呢?一言以蔽之,写作是字符的流动。德里达强调,书写的字符才是真实的语言;语言的特征在于它的自主、独立性,语言独立于一切,甚至独立于人。德里达说:“语言的特殊结构使得语言能够自己发挥作用。”字符是语言完全自主的形式。字符不等于文字,它兼有文宁和语音的性质,但它的特征不在于此。字符的特征在于,它独立地存在于空间中,是印在纸上的物质存任;在字符起作用的时候,书写者并不存在。字符所能具有的意义并不依赖于与它相关的人,不但在它被读者理解的时候是这样.而且在它被作者书写的时候也是如此。

作者的心灵并不是意义的源泉。字符是能指符号,但却没有心灵所意向的“所指”与之相对应。这可以在很多文本中找到证据,德里达的解构就是对写作中的字符的不依赖于作者的意义的揭示。当作者要用字符来否定文字的作用时.字符却肯定了自身;当作者要用字符做出区别时,字符却显示出混同的意义;当作者要把字符限定在逻辑的范围中时,字符却在逻辑以外的领域创造出隐喻。

德里达给予字符以优越性并不是要领倒传统的对立范畴,并不是要以字符中心

主义或写作中心主义来取代语音中心主义,而是要从根本上消解一切对立的范畴,消解一切中心和本质。除了不依赖于作者意识的独立性之外,字符的另一特征是它的流动性,这一性质使得它不会形成任何中心或本质,更不会以字符自身为中心。字符的流动的结果是文本,文本是字符的流动所“编织”出来的网络。在“文本”这一网络中,无中心,无结构,无本质。

字符在编织文本的同时,解构了一切中心、结构和本质。“编织”与巴尔特所说的“抽丝袜线头”互为反向运动,因此产生出文本的意义。“文本”的另一意思是“意义的裁体”。字符本身并无意义,意义只存在于字符流动所创造的文本之中。德里达说:“文本之外无他物。”他的意思是,一切对象都要通过文本才能被理解,才能被赋予意义。在文本之中,没有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甚至没有作者和读者的对立。

文本是向作者和读者同样开放的意义领域;作者的写作和读者的阅读是同样的创造文本的过程,但没有任何一方、任何一个人是文本意义的最终决定者和裁判人。如前所述,文本的意义是字符流动的产物,它既不依赖于作者的意识,也不依赖于读者的意识。

德里达把文本意义的特征归结为“分延”和“撤播”。“分延”是德里达自造的一个词,它是[区分]和[推延]这两个词的组合。德里达认为.一个词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与其它词的区别,如索绪尔的差别原则所指出的那样,而且存在丁它在时间中的流动,在流动中与其它词语交迭、贯串,从而推延了它的意义的出现。分延是空间的隔离和时间的推延的结合,它使静止的区分流动起来,使时间的推延被搁置。德里达发现,黑格尔正是在此意义上理解“区

分”的,比如“有”不仅与“无”相区别.并且“推延”了“无”,以致在后来的阶段的“有”都蕴涵了“无”。

德里达所说的分延和索绪尔所说的差别原则的不同在于,分延否认了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在写作或理解的过程中,所指不存在,字符是没有所指的能指,它所构成的不是固定的意义,而是流动的“意指”。意义并不在场,而是在意指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这一过程是意义的“撤播”

德里达对撤播的描述是;“意义的意义,无限的蕴意,从能指到能指的无限指向,它的力量在于纯粹的、无限的多义性,它给予所指的是无滞留的、无休止的意义,它按照自身的方式活动.不断地意指和区分。”

撤播是分延的方向,撤格的过程不是直线式地、单向度地传递信息,而是向四面八方的扩散、分布。撤播是充满能量和创造力的自我运动,它没有主体,也不

受人的控制。撤播既无社会责任,又无个人的责任;它是不可预测的语言功能和作用。人们惟一可以把捏的是撤播的“印迹”:印迹是撤格的信道,编织的经纬。作者和读者只是沿着撤播的印迹才能创作或理解。这就是说,不是人的意识决定语言的意义,而是语言自我运动的印迹决定了人的意识。

哲学与人生 教案设计 中专 中职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 2.情感态度观念: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3.运用: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1.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教学难点】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导入。提问: 1. 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 2. 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讨论,回答。 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新课讲授〉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大家说的理想涉及了各个方面,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不是幻想和空想,具有实现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经过奋斗最终是可以实现

的。而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件根本无法实现,幻想有一定客观基础但是达不到现实的条件。 请同学分析一下,刚才同学们阐述的理想是否具有以上特征。(学生分析) 展示的理想与袁世凯的理想相比较。 (学生比较) 教师分析归纳:理想按性质来划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分。判断标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理想按容来划分——生活理想:攒钱买房;职业理想:成名成家;道德理想:见贤思齐;社会理想:改天换地。社会理想是一个人所有理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理想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 社会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 3.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一方面,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的。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另一方面,理想和现实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理想来源于现实,又会成为新的现实。 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理想脱离现实、用现实否认理想。 投影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请学生分析它们的含义: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

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韩立福 [内容摘要]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的几个思潮或倾向的总称,强调反思与批判现代性;反对中心主义,提升非理性主义;倡导多视角、多元化的方法;语言范式取代意识范式。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要包括教育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教育研究观、教育评价观等。教育目的观着重于追求的‘发展’理念”;课程观强调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肃性;师生观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育研究观关注教育活动的差异性,使教育研究从现代性下解放出来,从—元转向多元;教育评价观强调人文化的评价方式,重视所有参与者的看法,并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来消除分歧而得出结论,从而调动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作者简介] 韩立福(1963—),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评价、新课程有效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所谓“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的几个思潮或倾向的总称。它既包括“新实用主义”、“后分析哲学”、又包括欧陆的“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取向。“现代主义”肇始于笛卡儿和康德,“在本质上表现为理性启蒙精神,它强调人通过对自然的理性把握和技术征服而确证人的主体性和本体力量”。“后现代主义”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后现代主义”特指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对“现代哲学思维方式”(以及近代哲学思维方式)进行反思与超越的哲学思潮,其主要思潮有:以拉康、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以罗蒂、奎因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格里芬为代表的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泛指 19世纪以来所有对现代理性展开批判和超越的哲学学派或思潮,它所实现的是“近代哲学思维方式”向“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实际上,狭义的“后现代主义”是广义的“后现代主义”的一部分,我们在一般文献中所看到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是狭义的“后现代主义”。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的认识上,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指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部分。”“现代”与“后现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对立的基础上的。他曾专门解释过“后”字的涵义,“‘后现代’的‘后’字并不意味着一个恢复、闪回或反馈的运动,也就是说,不是一种重复的运动,而是一种 ‘ana-’(ana-乃一法语前缀,有‘从头到尾’、‘彻底’‘向上’等义——引者注)的过程:一种分析、回忆、神秘解释、变形的过程,以详述一种‘原初的遗忘’。”由此看来,“后现代”的“后”字表征一种质的飞跃。美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大卫"格里芬历史而辨证地做出解释,“后现代”与“前现代”也有质的区别;“后现代”不是彻底的抛弃“现代”,而是对“现代”所做出的根本的超越。 当下西方世界流行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有两种风格:一种是以福柯、德里达、拉康、利奥塔等为代表的激进的或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流行于欧洲大陆,如法国;一种是以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及格里芬等为代表的“温和的

后现代主义哲学教学大纲

《后现代主义哲学》教学大纲 文兵孟彦文张秀琴宫睿编写

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446 目录 前言 (448) 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448)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448)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448) 第一讲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反中心化概述 (449) 一、“后现代”语词的系谱学考察 (449) 二、后现代与现代之关系 (449) 三、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非中心化特征 (450) 复习与思考题 (451) 拓展阅读书目 (452) 第二讲阿多尔诺: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先驱 (453) 一、阿多尔诺的生平 (453) 二、阿多尔诺的思想简介 (453) 复习与思考题 (454) 拓展阅读书目 (454) 第三讲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455) 一、索绪尔的生平 (455) 二、索绪尔语言学基本思想 (455) 复习与思考题 (456) 拓展阅读书目 (456) 第四讲 利奥塔的后现代知识状况 (457) 一、利奥塔生平 (457) 二、利奥塔的基本思想 (457) 复习与思考题 (458) 拓展阅读书目 (458) 第五讲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459) 一、福柯生平 (459) 二、福柯知识考古学的基本思想 (459) 复习与思考题 (460) 拓展阅读书目 (460) 第六讲 福柯的权力系谱学 (461) 一、无所不在的权力 (461) 二、局部具体的反抗 (461) 三、评述 (462) 复习与思考题 (462) 拓展阅读书目 (462) 第七讲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463) 一、德里达的简介 (463) 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 (463) 复习与思考题 (464)

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

一、后现代主义概说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广泛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它代表着一种流行、前卫的潮流,影响着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后现代主义并没有固定的界定,大体而言,它主要是对启蒙运动以来现代主义的反省与批判,企图去置疑这些主流的论述。 (一)后现代主义的起源与主题 1.后现代主义的起源 20世纪后半叶,全球各地的社会现象逐渐地由一元或二元转变为多元社会形态,女性、不同种族、原住民的文化等都要求受到重视。社会形态上,不再以西方文明以及西方的现代化为唯一的发展方向,而是趋向于肯定不同声音的价值和地位。 多元社会形态带来的是对优势文化的反省及重新评估。优势文化控制着社会多数族群,在生活、经济、理念上要求认同,同时优势文化所代表的现代化的舒适生活、科技工业、以及经济发展的成果,造成了现代人以现代化为生活的目标,西方的物质文明成为所有政治体系及政策制定的方向。 后现代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在艺术界和思想界产生的一种西方思潮。大致说来,它是对现代西方文明的一种反省。 具体而言,就后现代主义名词的界定来说是各呈己见。 D. Gatlin认为,前现代是具统一声音的看法,如文艺复兴时期将古典文化视为具最高地位的强权优势文化或高文化;现代时期,仍然主张统一性文化观念的传承与传统权威,但握有权威的不是宗教而是科学;到了后现代主义,放弃对统一性思维权威的追求,而以多元思维及反对独尊科学知识的思索为方向。Madan Sarup则以在文学艺术界对现代性、后现代性、现代化、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 义等名词加以分辨。 就后现代主义的起源来说,也有各种说法。 2.后现代主义的主题 按照吉诺斯(Henry A. Giroux)的整理,后现代主义的主题包括: (1)拒绝强权叙述(master narratives)及基于第一原理的知识传统; (2)怀疑哲学之正统原则及神圣的观点; (3)向知识确定性及学术性学域之固定疆界挑战,称为“对集权的战争”及拒绝包含一切的单一世界观点; (4)否定有高低级文化的明显划分,所谓大众文化、通俗及民间艺术形式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 (5)启蒙时期的一些看法,如历史与进步并进,现代主义者对理性、科学、及自由的信任招致深切的置疑; (6)人文主义的一些固定的、统一的而且可以确认的主题讨论被多元化及流动性论题及对叙述空间的要求所取代; (7)拒绝接受推动西方文明进步是实现自由的唯一方式、及历史是直线进程的看法。(二)后现代主义哲学观 福科(Foucault)、德里达(Derrida)、利奥塔(Lyotard)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此外,美国的新实用主义也被看作是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代表。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观也主要是反映了他们的哲学思想。 二、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 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家中最著名的是吉诺斯(Henry A. Giroux),他由对美国教育体系的批判到自己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论述的建立,表达了他的“批判教育学”立场。 Peter Mclaren,他根据吉诺斯的理论发展他的民族学观点的“批判教育学”。 其他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家主要有主张后结构主义的批判实用主义的Cleo H. Cherryholmes、修正进步主义的后进步教育理论(post progressive theory of education)以及以后现代主义立场发展生态教育观的

后现代教育

后现代教育思潮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 摘要:后现代教育学与后现代哲学文化思潮一致对教育的“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出现了对教育现代性的解构和后现代的建构。后现代教育学的出现,为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奠定了基础。我国的音乐教育是建立在教育的“现代性”之上的,所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也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带来了一些启示.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引发的思考 后现代主义是伴随着互联网、地球村、大众媒体等一系列人类新文化而自然产生的一种新思潮,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区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后”,它们二者不是时间的先后,而是冲突并存的。现代主义坚信科学,追求真理,善于发现规律;而后现代主义更尊重多样化的个人情感和选择,提倡多元,否认绝对真理。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进入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现代性的教育理论以及它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基础遭到了严厉的质疑和批评。“后现代主义,通过揭露教育中形而上学、认识论方向原预设的脆弱性,揭露 教育中存在的偏见,从根本上威胁现在教育的可能性,这在西方历史上还是第一次。”[1]165后现代主义否认科学是一种客观性的知识,认为它是一种较为主观性的、相对性的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超历史的、外在的、普遍性的法则,而只是局部的、特殊的和受历史限制的知识,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现代性教育理论的科学本位的地位,并直接影响到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质疑和批评同时适用于当今音乐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方面。因为,当今音乐教育学的理论

和实践体系是基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即基于教育的理性主义哲学观,力主建立思辨、抽象方法为特征的理性主义教育学。[2]我们今天音乐教育学中的主体———西方传统音乐学和传统教育学是以现代性理论为基础的,各门音乐学科知识都被按照学科的科学定义、原理制成为各种课程。音乐教育的中心概念及教学都是具有形而上学方法的,对所有音乐文化普遍有效的,或者不是全部有效也是学习音乐的根本基础。但是,如果我们按照后现代思想来理解音乐学和教育学的现代性,那么它们既不是客观的、科学的,也不是普遍性的。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西方音乐教育学在全球文化中它只是局部的、特殊的,也是受历史限制的知识。 二、后现代教育学思想 (一)后现代教育思想的两种主要立场 后现代思潮是现代生存危机和文化危机在哲学层面上的反映,相对于现代性的统一性、本质性、封闭性而言,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以及“去中心”的边缘性和创造性、开放性,并重新开启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它有两种主要的立场:一种是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对“现代性”下的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全面的颠覆;另一种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更多的关注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倡导一种以生态主义为准则的全球理论,而这种生态理论与现代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相反;同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主张与过去的教育思想进行对话、扬弃,综合吸收其合理性。 (二)后现代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学校教育的冲击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学校教育的冲击 ——“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探索 长沙市周南中学张宁 摘要:本文论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出现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分析了在此思潮冲击下形成的“非班级型非正式群体”中“中间型”和“反班级型”的成因、 危害与分布及如何教育和转化该群体的问题。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学校教育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 工业文明发展到20世纪中叶,人在强大的竞争场中始终疲于为站稳脚根而艰辛劳作,在秩序与制度下,抑制个人的主观情感,消磨自己的个性,导致人性的钝化,压力与焦虑迫使人们产生强烈的人性觉醒意识,人类有一种强烈的摆脱物欲控制的渴望,面对这种现实的思考,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哲学思潮,即后现代主义。至20世纪末,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信息交互传递,这种思潮逐渐渗透到中国大陆,直接影响到中国青少年。 现行的中国,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产重组、竞争、下岗、家庭变故、贫富差异、学习不堪负重、高考高压、厌学逃学、追求享受等让青少年产生种种焦虑感和恐惧感。现实与心理需求的矛盾使他们的性格产生分离和裂变。他们渴望找回自我,张扬个性;他们反对传统,破坏秩序,寻找感觉,寻求解脱,甚至产生虚无主义和否定主义。他们作为后现代主义的行为者,被人们冠之以“新新人类”、“无厘头”。 一、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评价 后现代主义的核心主张就是反理性主义。后现代作为一种西方思潮,带有许多消极因素,如否定主义、虚无主义等,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的文化建设是极为有害的,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挑衅。我们不仅要看到后现代思潮对我们的冲击,还要看到后现代主义给我们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在青少年中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最直接的是青少年,从年龄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从初中到大学的青少年中的学习落后者、性格偏激者、心理残疾者等弱视群体。其具体表象,从观念上看,主要表现为反传统、反权威、破坏规矩、反理性、反教育、公德差。从心理上看,主要表现为追求舒适,寻找感觉,内心焦虑,好发泄。从行为上看,追赶时髦,玩世不恭,好表现,强调自由,不愿拘束,甚至触犯刑律。 更具体的则表现为“无厘头”式的特征: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承诺,没有年龄感,不为健康牺牲嗜好,对喜欢的东西不计较价钱,特别喜欢“追新”,无法停止幻想,思维具有跳跃性,时不时人间蒸发,老找不着东西,夏天找麻辣烫,冬天寻冰淇凌,还嫌不过瘾,懒得存钱,认为晚上比白天好,喜养宠物,喜欢自由自在,天马行空,勇于藐视权威,看淡功利,不愿思考。追求享受、讲派头、打扮怪异、言谈失礼、故作幽默、盲目模仿、追星、沉湎于卡通、游戏和网上聊天、互叫绰号、纹身等。 三、“非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概念的界定 班级中往往存在着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是相对于班委会、团小组等一类正式群体而言的,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自然而形成的群体。这种群体的成员间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完全是以个人间的好感、喜爱的基矗群体的成员也有比较固定的相互关系结构及协调性较强的行为规范,会自然产生“领头人”。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学班级中都存着一定量的非正式群体,最典型最明显的莫过于三五个学生组成的伙伴群体。如果从形成原因及活动方式来看,可以将非正式群体分为(1)利益型;(2)兴趣型;(3)信仰型;(4)相似型等。如果从其与班级的关系来看,非正式群体又可以分为(1)亲班级型(或称积极型);(2)中间型(又称逍遥型);(3)反班级型(又称破坏型或对抗型)三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一、何谓后现代 何谓后现代?这也许是我们探讨后现代主义课程首先需要回答和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后现代?这个问题我也说不清楚。同学们可能会说,说不清楚你在这讲什么“后现代”?嗯,对了,这就是后现代。 什么是后现代?后现代主义者也说不清楚,这就是后现代。 什么是后现代?你说什么是后现代什么就是后现代!你说后现代是什么就是什么。这就是后现代! 困惑吧?迷惘吧?不解吧?矛盾吧?抽象吧? 有人说后现代是一个“幽灵”,有人说后现代是一个“空洞而万能的概念”,人们对后现代的理解和看法是多元的和不确定的。 但以后看似矛盾与抽象的话语却恰恰道出了后现代的主要特征。在后现代视野中,允许对后现代不甚理解的人谈论后现代、评价后现代,甚至讲授后现代,这恰恰体现了后现代者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者的“理解”与“宽容”。后现代主义者也不能界定自身则说明后现代主义者并不致力建立一套明晰的理论,而是致力于对“现代”进行反思、质疑与解构,后现代不是某种具有确定性的学术理论,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文化态度。后现代是“包容”的,所以后现代是多元的。你说后现代是什么就是什么,体现了后现代者倡导的“平等”、“对话”、“尊重”的理念,后现代者反对权威,倡导开放、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对话,强调尊重他人,尊重任何一个平常人哪所是平庸的见解。 虽然后现代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元性的概念,但并非一个“幽灵”,神秘而不能把握。也非一个“空洞而万能的概念”,一个概念的大容器,容纳一切,品种不限,良莠并储。后现代作为一个概念是可以理解和把握的。 后现代作为一个词汇在19世纪末就已经有人使用,但它被广泛地引入文化领域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梳理众多对后现代的不同认识,我们可以发现,“后现代”这一概念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理解。 第一,后现代作为一个历史分期。后现代作为一个分期全称为“后现代社会”,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至今并还将延续下去的一个历史时期,即人们一般所谓的“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在生产生结构上,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主体;在生产力的发展上,信息与科技取代设备与规模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文化思潮,早已走出哲学的圈子开始广泛的与各社会科学渗透延伸,一批后现代主义的课程学专家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观点引入课程理论研究中,并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许多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如多尔、卡普拉、斯拉特瑞等人的后现代主义课程思想,为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和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本土化建构提供了有益启示。本文对国内外近几年关于该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了问题研究现状。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后现代主义是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出现,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泛文化思潮,是对近代启蒙思想及其成果的反思、批判和质疑。对现代文化及其孕育的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和解构。实至今日,人们对其内在涵义理解不一而同,这不仅是和该哲学思潮的本身思维特征有关,而且和其复杂的构成也息息相关。即便如此,后现代主义已走出哲学的圈子。开始广泛的向社会各科学渗透、延伸,因此不可避免地波及到课程领域,并涌现出了一批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家,如多尔(Doll,W.E.)、卡普拉(Capra)、斯拉特瑞(Slatery,P.)、车里霍尔姆斯等等。他们以后现代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许多课程领域里新的见解和主张,并做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在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领域的剖析和综述,深刻理解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真实底蕴,从而为我国课程领域内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后现代课程观形成的理论背景 要理解后现代我们有必要先理解现代,因为没有现代主义也就没有后现代主义,也没有前现代主. 【1】事实上“后现代”与“现代”之间本来在时间上很难有确定的界限,不能单纯的从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和先后关系进行考察。那么什么是后现代呢?多尔在《后现代思想与后现代课程观》一文中提到:一方面它仅仅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否定性反应,所以我们必须了解现代主义才能理解后现代主义。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正在逐渐获得对自我的意识。“我已经说过,后现代主义仍然过新,无法界定自己。现代思想经过十六世纪中期至十八世纪早期的长时间的挣扎才获得存在感。没有理由说后现代主义,二战之后兴起的运动,不需要时间才能从对现代的反抗中解脱出来。后现代的批评者经常说它仅仅是反现代。这样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一课复习课程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一课

同学们好,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述“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在开始之前,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门课程,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人生是什么?老师想先问问同学们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其实人生就是由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这两个部分组成的。 我们说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由他经历过的事件串接成一部“个人史”,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这是从现象层面的理解的,也就是现实生活; 那么从意义层面理解来看,一个人生命中由他体验的意义串接成一部“情感史”,是他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的,这就是我们说的情感生活。 怎么理解这个“个人史”和“情感史”呢?简单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叫“个人史”,像我们的成长,升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等等的就组成了“个人史”。而“情感史”指的就是我们感情世界的发展过程,比方说我们和家人的亲情,朋友的友情,还有未来将收获的爱情都是“情感史”的一部分。 总结起来,人生是一段时间,或长或短,所有的经历,现实的和感情的,构成了个人的整个人生。 在我们的书里有一则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摘苹果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来的选择。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选择,不留遗憾:若有遗憾,理智面对,争取改变:若改变不了,就勇敢接受继续前进。 在这条无法回头的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候我们也会感到迷茫。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家庭、朋友的帮助,我们也需要知识与智慧的帮助。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门课程,哲学与人生,这中间的“哲学”就将为我们指导迷津。 那么哲学是什么? 在古希腊,一般把哲学叫做Sophia(智慧),后来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了拉近哲学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在Sophia前加上了Philia(爱)一词,这样哲学就成了“Philosophy”,就是“爱智慧”。“爱”智慧,我们就要追求智慧,思考怎么追求智慧从而获得智慧,这个过程就是哲学。 哲学其实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一种人生的智慧。这种智慧最大的特点在于反思,也就是反省与思考。正是因为反思,哲学将知识升华为智慧,启迪我们,培养我们的智慧,推动我们去探寻真理,最终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哲学与人生 11课教案

民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公共课组公开课 班级:中二(3)时间:2014/6/5 教者:魏佳艳 【教学内容】 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明确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图片、小组合作、个人发表意见等方法,形成知识体系,巩固知识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辩证意识,增强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的自觉性,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人生目标的确立,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2.播放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的视频,提出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中国梦”?看完视频后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教师点评导入新课。 新课 一、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1.人生不能没有理想追求: (1)什么是理想 学生畅谈各自的理想,教师点拨归纳出理想的定义: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2)理想的分类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相关内容。 (3)理想的作用 教师展示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学生根据名言讨论理想的作用。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提出学生讨论的问题: (1)什么是个人理想? (2)什么是社会理想?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概括归纳概念。 (3)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与最高理想是什么关系? 学生看书后回答共同理想,师生共同总结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4)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一系列图片教师指导学生概括总结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最后通过图示展示。 教师归纳总结: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另一方面,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 教师简单地补充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对立关系。 3.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共同理想之中 (资料分析)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名成长为医学博士的职高生的心路历程 学生看完资料后讨论:如何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共同理想之中?中职生应该如何将自己的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点评并归纳知识点。 畅谈收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畅谈收获 练习交流课件展示 课后提高课件展示 【教学反思】

后现代主义哲学概述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5期 后现代主义哲学概述 赵光武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它涉及艺术、文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它是伴随着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衰落,以后结构主义和新解释学的兴起为标志而登上当代思想舞台的。 后现代主义哲学起初是以彻底否定现代哲学的面目出现的,人们称其为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以后在回应激进后现代主义哲学过程中,又逐渐产生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 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流派有: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科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新解释学;以美国哲学家蒯因、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它们的理论来源尽管有所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各异;但却有着共同的理论前提、理论倾向、基本观点、思想实质。这就是它们从否定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前提出发,拒斥“形而上学“(本体论),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主张向统一性开战、取缔“深度模式”;宣扬所谓不可通约性、不确定性、易逝性、碎片性、零散化,最终陷入了以推崇主观性、内在性和相对性为特征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 它们为彻底否定以往的哲学传统、论证其理论观点所采取的主要的方式、方法是:德里达用解构的方法,即从内部突破的策略,通过揭露近现代哲学文本自身的矛盾,颠倒结构中的中心与边缘的关系,消除结构中一切确定的和固定的东西,消解了中心和主体,摧毁了本质和基础,从而颠覆了文本原有的结构。 “真理退伽达默尔的新解释学,把语言过程独立化,在语言的无限循环中。使“主体虚化”、 “客观性丧失”,从而以无视主、客关系的方式,赋予自身以极端反传统的后现代性质。场”、 新实用主义者罗蒂认为,启蒙运动的先知们使神学文化变成了后神学文化,即哲学文化,在后神学文化中,哲学成了各种文化之王。现在人们已不再相信那种主张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的(大写)哲学了,在(大写)哲学消失以后,接替哲学文化的就是后哲学文化。在后哲学文化中不讲本质、不讲基础、不讲主客二分、不讲结构。后哲学文化是没有核心、没有深刻、没有崇拜、 59

后现代主义课程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涉及领域相当广泛、内部观点歧义杂陈、影响波及整个世界的一种反思和批判现代主义的学术思潮。自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以来所定型的现代主义精神,渗透于人类日常与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创造了许多“现代性的神话”,譬如中心性、基础性、唯一性、精确性、直线性、对立性、独霸性等,而这些神话又借助“科学”的光环获得了不可动摇的神圣性与合法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复杂的思维方式和宽阔的理论视野对现代主义所崇奉的“宏大叙事”给予了无情的解构、批判与超越。现代主义内在地具有全球同质化的倾向,由于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因而它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全球的性质。后现代消解中心,揭露“中心意识”的垄断性、封闭性和排他性,以开放的观点重新认识边缘的价值,强调边缘而非中心对创新价值的历史贡献;后现代质疑神圣,揭露“二元哲学”的控制性、直线性和权力性,以非线性的观点重新认识多元的价值,强调认可和尊重“他者的他者性”和“多元对话”对世界共存文明的意义;后现代反对统整,揭露“宏大叙事”的虚假性、矛盾性和特殊性,以过程的观点重新认识复杂的价值,强调事物“不确定性”和“撒播状态”的流动、转变特征。20世纪7 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家运用后现代精神对课程领域的现代主义进行了无情地批判,诸如新马克思主义、概念重建主义、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政治理论主义、后结构主义课程观等,都可以划归到后现代主义的阵营之下。其中,“多元文化主义”和“过程转变主义”课程观典型地展示了全球化的取向。多元文化主义课程观源于多元文化教育,它认为全球化的课程既不是全球普世性的课程,也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是开放的、多元的和多样的。全球化表征的是世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表征的是一种结构,各种文化只有在关系中才能确证自己的存在,才更加有活力,所以全球化课程只有多元化才能真正地体现全球性。由于在全球的课程势力中,第三世界或文化弱势国家处于边缘地位,所以后现代主义对边缘性课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譬如女性文化课程、民族文化课程等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都是有待发现的、富有独特内在价值的课程存在。文化多元主义课程哲学不仅批判强势文化国家课程的理论、政策和结构的中心性、霸权性和宰制性,强调各民族国家特别是文化弱势国家课程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且还积极倡导“文化间主义”和“跨文化主义”的课程建设,主张在不同文化的课程之间建立起理解和宽容的精神,尊重并欣赏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哲学和思维方式,铲除夜郎自大式的中心论诉求。譬如

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对当今教育启示

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及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借鉴 摘要: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哲学思潮作为一种现今教育理论研究界的热点思潮,以其自身的批判性、否定性、超越现代性、本土化、民族化、提倡创新精神的思维特征和独特的教育主张,影响着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方法论,对当今教育的改革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教育改革 一、“现代主义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概述 (一)概念阐述 所谓“现代”,按照后现代主义者和哈贝马斯等人的共同理解,从历史时期上讲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经启蒙运动到20世纪50年代,实际上就是指西方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而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现代性”体现的是理性和启蒙的精神,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一种“后工业社会”。①资主本义的“现代化”给人民带来无数的苦难。后现代主义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它是当代西方哲学家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的一种理论反省。现代性使理性走向了它的对立面,使自由走向了压迫和统治。所以,这些后现代主义者们要求用新的价值和政治学去克服现代话语和实践的缺陷,呼唤新的范畴、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随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哲学、文化思潮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二)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产生和发展历程 后现代主义首先在欧洲大陆产生。法兰克福学派著名代表人物阿尔都赛于,1965年出版了《保卫马克思》,1967年德里达发表《言语与现》促进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形成。1979年利奥塔发表了《后现代主义状况一关于知识的报告》,标志着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哈贝马斯与利奥塔就“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的论战,促进了后现代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并直接影响了后现代主义思想阵营的分化。1966年德里达、罗兰,巴尔特访美,很快在美国刮起了以解构主义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旋风,以至于美国后来居上,取代法国而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大本营。一种是以福柯、德里达、拉康、利奥塔等为代表的激进的或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流行于欧洲大陆,。它们的理论来源尽管有所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各异;但却他们有着共同的理 ①周伟明.后现代主义哲学述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20-21

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

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 作者:谢登斌点击率:114 日期:09-03-09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年第3期 [摘要]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家多尔的哲学思想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的流行哲学、一股鲜活的反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以及杜威经验认识论,奠定了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基石,形成和建构了多尔的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及其课程理论框架。多尔的课程理论在课程的本质、教师的角色转换、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内容方面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多尔;后现代;后现代主义;课程 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家多尔(Doll)以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与天文学作为组织框架,将西方思想发展史划分为三个大典范: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 [1](p19)前现代包括从有记载的西方历史到十七八世纪的科学与工业革命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存在生态上的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在如此观点中,人类与自然共存,公平是一种平衡或相称;现代包括从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期,即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完成时期,“唯科学主义”、“理性至上”是这一历史时期内的典型的文化特质,后现代直接指向20世纪中后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逐渐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时期,思想领域里渗透的是不确定性、折衷性和多元文化主义。[2](p14~16)后现代主义的到来是与当代西方社会在二战后所发生一系列的剧变:科技进步、经济起飞、政治变革、文化嬗变、核心价值观衰落、深层次的哲学争议等相呼应的,它是20世纪后期西方社会的流行哲学、反理性主义的一股鲜活的文化思潮,其影响渗透到西方社会的每个文化角落。从70年代开始,尤其是80年代,美国课程研究领域运用后现代主义思想和方法对包括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永恒主义,尤其是对以泰勒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课程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以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价值观念理解课程的本质,构建新的课程概念体系。在众多的后现代课程理论之中,多尔的课程理论尤为显赫,在美国90年代的课程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一、理论基石 多尔从混沌学原理出发,吸收了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以及自然科学中不确定原理、非线性观点以及杜威经验主义思想,勾画出其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框架。 (一)混沌理论。20世纪60年代,混沌理论产生于数学与物理学领域,它与相对论、量子论一起被称为20世纪三大科学革命。混沌理论之所以首先在数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说教材:《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的第二个课题。《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四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这节课侧重点是“运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着重阐述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引导学生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发展中规划个人发展,并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需要的条件。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为本课程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预备,而且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对于如何正确树立正确的理想,如何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对于人们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有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2.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树立科学的思想和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基础。学生的理想往往比较片面,不够深入透彻,看到现实中阴暗的东西比较多。在这个问题上学生往往把现实“理想化”,容易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产生迷惑,找不到二者的“桥梁。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说教法学法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课知识对于处于中职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运用Flash动画、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设置情境。通过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积极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获取知识,最优化达到教学目标。 六说教学程序 下面我再从教学过程上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材料: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提出问题:“1. 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2. 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让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用这种情境讨论法展开新课,消除了上课伊始的紧张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现代教育的深刻反思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来自于社会的变化。20世纪下半叶,美国率先进人丹尼尔·贝尔所说的“后工业社会”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转变就是以制造业经济占主导地位转向服务性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取代企业主成为支柱。旧的 等级制度四面楚歌,大众化成为文化进程的主旋律,昔日现代理念对精英文化的倚重受到挑战。大众文化以消费为重要特征,这种渗透时代意识和大众生活方式的文化模式逐渐淘汰了理性和精英崇拜。信息技术的出现又极大地促进了后现代思潮的发展。计算机改变了人类的 时空观念,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真实和虚幻的界限,人工务能的设想挑战了人类的中心地位。重要的是,高歌猛进的信息技术有利于大众文化的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网络上都有平等的对话机会。现代意义上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从此土崩瓦解,权力开始与知识的 占有息息相关。后现代主义思想呼啸而来。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化原政所导致的社会文化危机的思索与批评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也来自于人们对社会生存危机的反思。当今界,人们面临着各种生存危机,从空气、水域、噪音、光等的污染到绿化面积减少、沙漠扩张、核能危机。地球温室效应等,这些成为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使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产生不安。现代神话的接连破产,理性的光芒也未阻止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宗教冲突的猖獗,坚信凭借科学方法可以揭示客观真理的学者们尴尬地发现,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信心百倍的命题被一再证伪,他们竭力追求的肯定性和普遍性遥不可及。几乎从科学产生之时,人们就开始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产生质疑。但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给社会带来了在物质利益方面的巨大进步和发展,以至于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产生了片面的、夸张的看法,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社会、人类所有的问题。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副作用的认识的加深,对科技理性的怀疑也逐渐成为思想界的思考主题。以怀疑和否定为思维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后现代主义思潮也是对后工业社会(信息时代)的回应。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的主体性、个体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张扬过,世界政治、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种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影响探析

摘要文章对影响我国青年大学生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作了客观评价,分析了对青年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尤其是消极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以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三个方面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西方哲学思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西方社会思潮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概念,它内在地包含多种学术流派,内容非常庞杂,流动变迁非常迅速,覆盖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宗教学等众多领域,西方社会思潮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折射,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阶级和阶层人们的利益诉求与思想倾向。过去曾将马克思主义也作为西方社会思潮中的一个部分。现在明确西方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是两个不同的理论范畴,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造世界的思想与行动的指南,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特征。 本文主要初步分析作为西方社会思潮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影响问题。 1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基本概念及评价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是在批判现代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其主要代表有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米歇尔·福柯,以及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等人。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自笛卡尔以来的西方现代哲学、甚至是作为近代哲学理论根源的古希腊哲学传统思维方式的一次批判反省。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尽管其观念形式可能较为古老,但是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则是针对“现代”而言的,它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和否定,是用诸多新范式取代旧范式。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对于继承和发扬西方传统哲学精神的“现代主义哲学”的全面批判,这标志着当代哲学思维的一次重大转向。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主义哲学的转换主要表现在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全面批判,用透视主义和相对主义取代表象论和基础主义,用“精神分裂分析”取代“精神分析”,用微观政治学取代宏观政治学。 后现代主义哲学尽管包含一定合理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体现为很多的消极因素,它主张非理性主义,包括存在主义、权力意志论、本能论、否证论、多元论、相对主义、新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反辩证法,片面强调不确定性和零散化,过分宣扬现代化的弊端和恶果等。以上特征就决定着后现代主义不可能成为一种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哲学。 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它看作是一种反动的哲学和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后现代主义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它是当代西方哲学家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的一种深刻反省,体现着哲学发展的一个转向。它以批判现代主义哲学为己任,并非完全是一种无所建树、只事消解的哲学。因此, “对待后现代主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把它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就像对待其他西方哲学思潮和流派一样,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研究它的理论得失,总结出人类思维的经验教训。”[1]153 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不仅在西方产生重要影响,在通过互联网、西方杂志、电影、电视剧、广播等各种思想文化途径传入我国后,对我国青年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影响 后现代哲学思潮通过各种思想文化途径传入我国以后,对我国青年大学生的冲击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从积极意义上来看,“后现代主义主张尊重个体的主体认识、呼唤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推崇平等对话,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特殊思维方式批判僵化的个性和既定的等级制度,这有利于唤起人们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的注意,具有积极作用”[2]34“。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实抱有一种冷静清醒的态度,揭示社会负面现象有一定的广度,从而开阔了青年的视野;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所具有的怀疑和挑战意识,有助于青年直面社会,大胆地剖析社会弊病;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科学和理性的反思,也有助于青年正确认识科学和人类的关系,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3]1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功能是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其理论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当代中国,就是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当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哲学遭遇的时候,往往被其肢解成破碎的观点、方法、细节、视角,“从整体上看,无论是赞成马克思主义的,还是持批评的态度者,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主义理论那里都是处于危机状态或过时的理论”[4]。因此,从负面情况来看,我们尤为不可忽视的是这种哲学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后现代主义弱化了青年大学生责任感,导致青年大学生理想的迷失,使青年大学生的世俗化倾向愈演愈烈,强化了青年大学生非理性的标新立异意识”[5]117-118。 冯素芹[1]潘锦全[2] ([1]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2]江苏科技大学纪委江苏·镇江21200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0)18-011-02 (下转第30页)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