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预防外科术后患者的肺栓塞

低分子肝素预防外科术后患者的肺栓塞
低分子肝素预防外科术后患者的肺栓塞

低分子肝素预防外科术后患者的肺栓塞

夏锡仪谭玉林孙亚伟严国度戎亚雄任全海刘建跃徐学忠单国平, 金雷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用于普通外科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和肺栓塞

(P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随机双盲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住的1 928例外科手

术患者根据术后抗凝与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0例,给予依诺肝素干预(方案:手术前12h皮下注

射依诺肝素40 mg,术后12h再注射40 mg,以后每日注射40 mg 1次,连续7 d);对照组968例不予干预。观

察两组患者DVT、PE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危险因素(包括肥

胖、静脉血栓病史、静脉曲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慢性心功能不全病史、激素治疗史)以及手术类型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36.5%为非恶性肿瘤手术,63.5%为恶性肿瘤手术,手术时间2.3h;观察组分别

为35.6%、64.4%和2.2h,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②在住院期间,对照组968例患者中

发生DVT 59例(6.1%)、PE 14例(1.4%),其中非致死性PE 8例(0.8%)、致死性PE 6例(0.6%),致死性

PE占该组PE的42.8%;观察组960例中发生DVT 28例(2.9%)、PE 3例(0.3%),其中非致死性PE 2例

(0.2%)、致死性PE 1例(0.1%),致死性PE占该组PE的33.3%,均较对照组下降(P<0. 05或P<0.01)。

在随访期间,对照组DVT增加了14例(1.4%),致死性PE增加了1例(0.1%);观察组DVT增加了2例

(0.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致死性PE增加了1例(0.1%)。③出血事件比较:住院期

间,对照组有少量出血30例(3.1%),严重出血8例(0.8%),而观察组少量出血33例(3.4%),严重出血9例

(0.9%),两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停药后及出院随访期间两组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诺肝素用于外科术后患者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DVT和PE的发生率,且安全,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低分子肝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外科手术;预防

Enoxapari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surgical pulmonary embolismXIA Xi-yi TAN Yu-linSUN

Ya-weiYAN Guo-duRONG Ya-xiong REN Quan-hai LIU Jian-yue, XU Xue-zhong, SHAN Guo-ping, JIN Lei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Wu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angs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002, Jiangsu,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enoxaparin, a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 surgical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and pulmonary embolism (PE). Methods 1 928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general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① test group (n= 960) to receive enoxaparin (40 mg, s.c. , 12 hour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then once daily for 7 consecutive days); ② control group (n= 968) without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DVT, PE and bleeding were record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nd a 2 months follow-up after discharge. Results ①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age, sex, average body mass index, type of surgery, and DVT/PE risk factors (obesity, varicose veins, and history of: venous thrombosi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hormone therapy). The percentage of non-malignant/malignant tumor surgery were 36. 5%/63. 5% (average operation time 2.3 hours) in control group and 35.6%/64. 4% (2.2 hours) in test group (both P>0. 05). ②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period, 59 eases (incidence = 6.1 %) of DVT and 14 cases (incidence = 1.4 % ) of PE (among them 6 were fetal, 42.8% of all PE cases) were fou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28 cases of DVT (2. 9%) and 3 cases (0.3%) of PE (1 fetal, 33. 3% of all PE cases) were found in test group. The incidence of DVT, PE (total), and PE (fetal) were significant lower in test group (P< 0. 05 or P< 0. 01). During the follow-up, 14 more cases of DVT (1.4%) and 1 more case (0. 1% ) of PE (a fetal) were foun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2 more DVT cases (0. 2%) in test group, with the DVT incidence in test group significantly lower (P<0. 01). (③ During the enoxaparin administration, 30 cases (3.1 %) minor bleeding and 8 cases (0. 8%) major bleeding were fou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33 cases (3.4%) minor bleeding events and 9 cases (0. 9%) major bleeding events were found in the test group. The resul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either type of bleeding events (both P>0.05). Als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bleeding events after the ending of enoxaparin administration and during the follow-up. Conclusion Enoxaparin ma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VT and P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eneral surgery without increased risk of bleeding.

[Key words]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Pulmonary embolism; Deep vein thrombosis;

General surgery; Prophylaxis

万方数据

10,3760/cma. j. issn. 1003-0603.2011.11.007

江苏大学临床医学科技发展基金(JLY20080066)

213002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呼吸内科(夏锡仪)普外科(孙亚伟、严国度、戎亚雄、任全海、刘建跃、徐学忠、单国平、金雷)万方数据

?663?万方数据

@@[1 ] Murin S, Romano PS, White RH. Comparison of outcomes after hospital lization for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r pulmonary embolism. Thromb Haemost, 2002,88 : 407-414. @@[2] Silverstein MD, Heir JA, Mohr DN, et al. Trends in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a 25-year population-based study. Arch Intern Med, 1998, 

158:585-593.

@@[3]李欣,廖晓星,关开泮,等.急性肺栓塞的诊断现状分析及诊断 策略研究.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484-486.@@[4]杜捷夫,雷永红,杨光,等.单中心医疗机构20年肺栓塞发病的 回顾性分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309-312.@@[5]刘双,朱小玲,周奕,等.急诊中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误诊 病例分析.中国危急重急救医学,2004,16:464-467.@@[6] DiNisio M,Squizzato A,Rutjes AW,et al. Diagnostic accuracy of D-dimer test for exclusion of venous thromboebolism: a systematic review. J Thromb Haemost, 2007,5 : 296-304. @@[7] Leizorovicz A. Epidemiology of post-operative venous throm boembolism in Asian patients, results of the SMART venogra phy study. Haematologica, 2007,92 : 1194-1200.@@[8] Scarvelis D, Wells P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eep-vein thrombosis. CMAJ, 2006,175 : 1087-1092.

@@[9] Leizorovicz A, Cohen AT, Turpie AG, et al.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dalteparin for the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acutely ill medical patients. Circulation, 2004,110: 874-879.

@@[10] Brewer D.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for initial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m Fam Physician, 2005, 72: 75-76.

2011-09-29

科研新闻速递万方数据

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措施

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措施 骨科大手术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少数可造成肺栓塞(PTE)导致死亡,为避免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结合我科工作实际,制定本措施。 在患者术前,手术医师告知患者在骨科大手术后可能发生DVT及造成的危害,以主动配合进行肢体活动,最大程度降低发生DVT的风险。 一、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措施 (一)基本预防措施:(1)手术操作轻巧、精细、避免损伤静脉内膜;(2)规范使用止血带;(3)术后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回流障碍;(4)对患者进行预防静脉血栓知识教育,鼓励患者勤翻身、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以及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5)术中和术后适度补液,避免脱水而增加血液粘度。 (二)物理预防措施:足底静脉泵(VFP)、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及梯度弹力袜(GCS),均利用机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避免血液滞留,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病率,与药物预防联合应用疗效更佳。单独使用物理预防适用于合并凝血异常疾病、有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对于患侧肢无法或不宜采取物理预防的患者,可在对侧肢实施预防。建议应用前筛查禁忌。 以下情况禁用物理预防措施:(1)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或腿部严重水肿;(2)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3)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和梯度压力弹力袜不适用于腿部局部情况异常(如皮炎、坏疽、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手术)、下肢血管严重的动脉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腿部严重畸形。 (三)药物预防措施:有出血风险患者应权衡降低DVT的发生率与增加出血危险的关系。 1、低剂量普通肝素 普通肝素可以降低DVT和PTE的发生率,但应高度重视以下问题:(1)肝素会延长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增加出血并发症和严重出血的危险;(2)需要监测以调整剂量;(3)肝素会造成血小板计数减少,甚至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HIT);(4)长期应用肝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2、低分子肝素(LMWH) 低分子肝素的特点包括:(1)较少与血浆蛋白结合,生物利用度接近90%,结果预测性更好;(2)严重出血并发症较少,较安全;(3)无须常规监测。 3、磺达肝癸钠 高度选择性Xa因子抑制剂,较依诺肝素更显著降低骨科大手术后VTE发生率,安全性与依诺肝素相似。

低分子肝素在妇产科、生殖与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

低分子肝素在妇产科、生殖及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 近年来,低分子肝素(LMWH)在妇产科疾病、生殖及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尤其是在复发性流产保胎中使用频繁。低分子肝素的抗凝功能让很多未曾使用过该药的同行甚为忧虑,担心用药后造成母体和/或胚胎出血。为了让更多的同行学会正确使用低分子肝素,我将低分子肝素在妇产科、生殖及复发性流产中的使用做了简述,每种病症都注明具体用药方法和疗程。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融会贯通的效果。 一 血栓前状态 因持续高血凝状态而导致的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称为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又称为易栓症。这种血栓前状态不一定发生血栓性疾病,但可能选择性影响子宫胎盘循环而导致胎盘发生微血栓,形成胎盘纤维沉着、胎盘梗死灶,从而引起胚胎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胚胎发育不良或流产。妊娠期发生血栓前状态的患者复发性流产(RSA)发生率很高。 PTS不是一种疾病,不能预示血栓栓塞性疾病或病理过程即将发生、何时发生或必然发生,但在一定条件或诱因下有利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严重者造成孕产妇死亡。 易栓症分为获得性易栓症和遗传性易栓症。前者主要指抗磷脂综合征(APS)、获得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机体存在各种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疾病等。后者主要包括蛋白S(PS)缺陷症、蛋白C(PC)缺陷症、抗凝血酶Ⅲ(AT-Ⅲ)缺陷、FV Leiden突变、凝血酶原G20210A变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亚甲基四氧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等。 1、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0.05-0.1/d;或波立维75mg/d;或磺吡酮0.2、tid;或双嘧达莫25-50mg,tid;或噻氯匹定0.25,每日1-2次。以上药物单独使用或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 2、低分子肝素 预防性用药:排卵后即开始低分子肝素治疗,帮助定植、胎盘形成,每天注射低分子肝素1支,如依诺肝素4000U或速碧林4100U或达肝素5000U。根据文献报道有多种方法。 ①持续用到产后6周; ②D-二聚体(DD)降至正常后继续用药2周停药; ③妊娠12周停用; ④孕23周评估胎儿体重正常可停用肝素。 根据D-二聚体水平选择药物剂量: 早孕时DD0.75-1.5mg,每天注射低分子肝素1支;DD1.5-3.0mg每天注射低分子肝素2支;3-6mg每天注射低分子肝素3支; 孕12周以上DD≥1.5倍时每天注射LMWH1支。 抗凝治疗:在静脉血栓栓塞初发作后通常需要6个月的抗凝治疗,每天注射LMWH2支。既往有血栓史,在妊娠前就开始用LMWH抗凝治疗,产后继续抗凝治疗6-12周。 LMWH可在阴道分娩后4~6小时或剖宫产后6~12小时重新开始,或可改为口服华法令;二者均不影响哺乳。 监测肝素治疗的指标主要为APTT,使肝素剂量控制在健康对照的1.5-2.0倍为宜。超过2倍减量或停药。 3、D-二聚体全孕期参考值 未孕 0-0.55mg 孕<13周 0-0.7mg 孕14-20周 0-1.7mg 孕21-27周 0-2.8mg 孕28-34周 0-3.25mg 孕>35周 0-3.5mg

泌尿外科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常规与措施

泌尿外科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常规与措施 静脉血栓栓塞是骨外科、妇产科等大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和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临床上轻者无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尤其对于肺栓塞来说,肺栓塞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美国是继高血压、心肌梗死排序第3位的循环系统疾病。长期以来,我国医学界一直将PTE视为少见病,以致造成大量的漏诊、误诊,许多病人因此而致残、致死。急性PTE起病急,病死率高,在近期创伤、脊柱、下肢骨折后卧床,骨科手术后的病人中时有发生,而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仍高达80%左右。PTE是住院期间较常见的肺部疾病和致死原因之一。 1、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原因分析 1.1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手术中脊髓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血流减慢;麻醉时静脉壁平滑肌松弛,使内皮细胞受牵拉而胶质暴露;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以及术中出血、输血等。大手术后,凝血因子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因而处于高凝和抗凝功能削弱状态。大手术后,因切口疼痛或其它问题须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有时膝下垫枕呈屈曲状态,均可使血流缓慢,从而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大手术后的感染可致血管周围组织化脓性炎症,亦可损伤静脉管壁的内膜,使血小板黏附在病变的内膜上,进而发展成血栓。下肢深静脉是最常见的静脉血栓形成部位。由于解剖因素,左下肢DVT 的发生率高。大于35岁,肥胖以及术前长期住院,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常伴有静脉血流缓慢,故DVT 的发生风险也升高。此外,合并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静脉曲张、有静脉血栓形成史及血凝异常疾病,均可增加围手术期发生DVT的风险。 1.2肺栓塞(pulmon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占致死原因的第三位。手术是引起肺栓塞的高危因素。肺栓塞发生的危险程度与手术大小、手术时间和患者年龄密切相关。最常见的是静脉系统的血栓随血流堵塞肺动脉而发生的疾病,血栓多来自机体的深静脉,肺栓塞患者中约80%存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在致死性肺栓塞的病例中,下腔静脉、髂总静脉、股静脉血栓出现的几率是腘静脉、足部静脉血栓发生率的3倍。 2、预防 2.1外科、骨科、妇产科大手术患者需常规进行静脉血栓预防。 1.基本预防措施:(1)手术操作轻巧、精细、避免损伤静脉内膜;(2)规范使用止血带;(3)术后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回流障碍;(4)对患者进行预防静脉血栓知识教育,鼓励患者勤翻身、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以及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5)术中和术后适度补液,避免脱水而增加血液粘度。 2.物理预防措施:足底静脉泵(VFP)、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及梯度弹力袜(GCS),均利用机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避免血液滞留,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病率,与药物预防联合应用疗效更佳。单独使用物理预防适用于合并凝血异常疾病、有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对于患侧肢无法或不宜采取物理预防的患者,可在对侧肢实施预防。建议应用前筛查禁忌。 3、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治疗措施 3.1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措施DVT 的治疗目的可以归纳为3 个方面(1)预防肺梗死造成的死亡;(2)防止静脉血栓复发;(3)防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目前抗凝溶栓是DVT 的主要治疗方法。(1)抗凝疗法。 (2)溶栓疗法。溶栓疗法主要用药是尿激酶、链激酶及t PA。

重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预防

重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是骨科、妇产科、脑系科等大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thrombosis,DVT) 和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临床上轻者无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尤其对于肺栓塞来说,肺栓塞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美国是继高血压、心肌梗死排序第3位的循环系统疾病。长期以来,我国医学界一直将PTE视为少见病,以致造成大量的漏诊、误诊,许多病人因此而致残、致死。急性PTE起病急,病死率高,在近期创伤、脊柱、下肢骨折后卧床,骨科手术后的病人中时有发生,而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仍高达80%左右。PTE 是住院期间较常见的肺部疾病和致死原因之一。 1、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原因分析 1.1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手术中脊髓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血流减慢; 麻醉时静脉壁平滑肌松弛,使内皮细胞受牵拉而胶质暴露;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以及术中出血、输血等。大手术后,凝血因子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因而处于高凝和抗凝功能削弱状态。大手术后,因切口疼痛或其它问题须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 有时膝下垫枕呈屈曲状态,均可使血流缓慢,从而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大手术后的感染可致血管周围组织化脓性炎症,亦可损伤静脉管壁的内膜,使血小板黏附在病变的内膜上,进而发展成血栓。下肢深静脉是最常见的静脉血栓形成部位。

由于解剖因素,左下肢DVT的发生率高。大于35岁,肥胖以及术前长期住院,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常伴有静脉血流缓慢,故DVT的发生风险也升高。此外,合并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静脉曲张、有静脉血栓形成史及血凝异常疾病,均可增加围手术期发生DVT的风险。 1.2肺栓塞(pulmon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占致死原因的第三位。手术是引起肺栓塞的高危因素。肺栓塞发生的危险程度与手术大小、手术时间和患者年龄密切相关。最常见的是静脉系统的血栓随血流堵塞肺动脉而发生的疾病,血栓多来自机体的深静脉,肺栓塞患者中约80%存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在致死性肺栓塞的病例中,下腔静脉、髂总静脉、股静脉血栓出现的几率是腘静脉、足部静脉血栓发生率的3倍。 2、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2.1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约50%~80%的DVT 可无临床表现。临床有症状和体征的DVT均由于血栓所致静脉壁炎变及静脉回流 障碍所引起的,因而其症状完全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大小和部位以及血栓形成的范围和性质。DVT临床上常分为两类: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前者由于范围较小,临床症状可不明显,仅有小腿部疼痛和压痛以及小腿轻度肿胀(不超过健侧3 cm),Homa ns征(直腿伸踝试验) 阳性,Neuhof征(腓肠肌压迫试验)阳性。

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普通肝素是由葡萄糖胺和葡萄糖醛酸交联而成的粘多糖酯,分子量0.5~3 万之间。低分子量肝素占1/3,有较强的抗凝作用,而高分子量肝素易导致出血、血小板减少、骨质疏松、脂质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限。 低分子肝素:肝素经化学或酶解聚后生成平均分子量在4000~6500之间的肝素片段。临床常应用的有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钠。因其分子量较小,不易被凝血因子IV中和,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形成复合物后,使凝血酶和活化X因子失活,发挥抗凝和纤溶作用;其生物利用度高达98%;量效关系明确,定剂量时抗凝效果易于预测,皮下注射使用方便、作用稳定而持久、无需做凝血机制监测;血浆半衰期较普通肝素长2~3倍,不易透过胎盘屏障,所以在临床抗凝治疗中应用广泛。临床治疗适应症:1、心血管疾病:如联合阿托伐他汀、降纤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及预防中,可降低再梗死率及死亡率、心脏冠脉支架介入术中及术后血管再狭窄中的应用。2、外周闭塞性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连续7-14天。3、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48小时内给予低分子肝素 7500IU IH BID*7天。4、休克衰竭期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不仅改善机体的高凝血状态,还能纠正和改善抗凝与促凝的活性失衡状态。5、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低分子肝素能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改善了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紊乱,而且对减少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起到有益的预防作用。6、心脏病人妊娠期抗凝,可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7、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肾病综合症及慢性肾功能衰竭,低分子肝素 8U/kg q12h;泼尼松龙 0.5mg/kg.d加入生理盐水 100ml中静滴 2周一疗程,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8、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高凝和血栓前状态的首选药物:低分子肝素4 000U皮下注射,2次/d,连续10天。9、与血栓通、奥扎格雷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低分子肝素 5000IU IH BID*10-15天。10、对于一些恶性肿瘤病人,低分子肝素易进入肿瘤内部而抑制其生长和癌基因的表达。 不良反应:出血、过敏反应、注射部位出现淤血斑、红肿、疼痛、硬结,严重者会出现皮肤的大片淤青,血肿或坏死。预防:定期检测血凝、正确按压穿刺点,注射完毕后以干棉签压迫穿刺点至少10min,力度以皮肤下陷1cm为准,避免揉擦,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宝庆

手术后引起肺栓塞抢救成功2例

手术后引起肺栓塞抢救成功2例 发表时间:2011-07-15T09:29:21.3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5期供稿作者:崔静坤张秀琴黄英华[导读] 病例1: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术后第4天因去厕所小便时突然胸闷。 崔静坤张秀琴黄英华(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5-0375-02 1 病历摘要 病例1: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术后第4天因去厕所小便时突然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伴口唇发绀,继之出现心前区隐痛并向左肩、背部放散。当时查体:R 46,BP 120/90。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困难,无颈静脉怒张。右下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心率130次/分,律整,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P2亢进、分裂。监护仪血氧饱和度为85%。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T波: Ⅱ、Ⅲ、avF 、V1—6倒置,V3R—V5RST段上抬。次日查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262.00u/L↑, 肌酸激酶(CK)22 u/L,谷草转氨酶(AST)15 u/L。患者术后第6天突然出现右胸剧痛,阵咳、痰少,并痰中带血,伴中等度发热,心肌酶连查3天,其中LDH一直高于界限值,而CK、AST一直无异常,除外心肌梗塞。术后第7天,出现黄痰,体温达到39℃以上,床头胸片显示:两肺纹理增强,右肺门影浓,右下肺内带小片状阴影,边缘模糊,右膈肌升高于前4肋水平,病人临床诊断为肺栓塞合并肺炎。5周时复查胸影示:右第3前肋内带可见尖端向外、基底向肺门之三角形阴影,右横膈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右肋膈角稍钝。肺CT显示右肺下叶背段及基底段沿血管走行处见斑片状密度不均、边缘模糊影,临近胸膜增厚,符合肺栓塞诊断。心电图示: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消失,ST、T改变恢复,7周后痊愈。 病例2:患者女性,因患右腹股沟斜疝入院行斜疝修补术。术后第4天因小便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全身出汗,持续胸闷,无心前区疼痛,当时查体:血压80/60mmHg,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心率120次/分,律整,左侧卧听诊可闻及奔马律,心电图示:窦性心律125次/分,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Ⅱ、Ⅲ、avF、V1—6倒置,V3R—V5RST段上抬,监测血氧饱和度低70%左右,心率快波动于104—125次/分。术后第4天上午查心肌酶:AST:75.00u/L↑,LDH:305.00u/L↑,CK:50.00u/L正常,血常规: 白细胞8.8×109/L,中性:0.87。术后第5、6天,心肌酶:AST↑,LDH↑,CK正常,复查心电图无明显Q波及急性心梗的动态演变图型。患者术后第6天出现咳嗽、发烧、咳黄痰、痰中带血丝,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床头胸片显示:两肺叶可见小片状影,右肺门影增宽。符合肺栓塞、肺炎诊断。出院胸片显示,左侧膈影及左肋膈角模糊,4周后痊愈。 2 讨论 上述2例共同特点:均为术后第4天小便后突然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痛,即之发烧、咳嗽、痰中带血、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肺部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快,心尖部闻及奔马律,P2亢进,心电:窦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房扩张。T波:Ⅱ、Ⅲ、avF 、V1—6倒置,V3R—V5RST段上抬,心肌酶LDH↑,但CK均正常,血氧饱和度下降,呈低氧血症状态。胸片、肺CT均显单侧或双侧片影(三角形影),抗凝治疗有效。结合病史及上述临床表现和心电、实验室等检查,以及监护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可支持本病的诊断。2例因诊断、抢救治疗及时而转危为安,预后良好。 一般认为原有静脉炎、长期卧床、盆腔及髋部手术、分娩后、肥胖、心力衰竭及肿瘤等病人是肺栓塞的好发人群。由于肺栓塞突发时的临床表现酷似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易造成漏诊、误诊,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只有在好发人群中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才有可能早期发现,早期识别急性肺栓塞的高危患者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床头快速、无创检查手段的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肺栓塞诊断的准确性,提高诊断率,及抢救成功率,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 治疗的关键:溶栓和抗凝均为急性肺栓塞症的特异性治疗。2例病人均应用阿司匹林、肝素抗凝,并输入低分子右旋糖苷扩充血容量,使血液稀释、降低血浆粘度,采取仰卧位使静脉回流不受障碍;持续吸氧纠正低氧血症;应用足量抗生素抗感染及扩冠、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肺栓塞的应急处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一.严密观察早期症状 1.典型临床表现:下肢突发肿胀、增粗、疼痛、皮温高和肤色加深; 2.早期诊断,早期治疗DVT的关键:加强观察,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对比观察双下肢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和感觉运动情况; 3.为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测量肢体周径,因肿胀在血栓部位以下肢体均匀出现,可伴淤血和静脉曲张,如两侧肢体同一平面的周径差>0.5cm,及时通知医师,警惕有DVT发生的可能。 二.做好健康宣教 1.针对DVT的危险度分级,加强对具有高危和极高危发生DVT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讲解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讲解下肢DVT常见的症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生、护士 2.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湿温度,以利于静脉回流; 保暖,室温应保持在25℃左右,室温过低会导致血管痉挛; 3.创造无烟环境,关注吸烟患者,劝其戒烟,长期吸烟患者血液中所含的有毒物质抑制了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周围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内源性舒张因子减少,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诱发 4.低脂、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低脂饮食可以避免血液粘稠度增高,造成血液淤滞而加重血栓的形成。 高纤维易消化饮食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导致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三.促进血液回流 1.体位和活动抬高下肢踝泵运动早期活动:主动或被动锻炼行走练习、踮脚运动 抬高下肢20一30度,膝关节屈曲5度目的:保护护膝关节运动功能和利于患肢血液回流,预防水肿。要求:患肢远端足尖应高于心脏水平 2.梯度加压弹力袜(GCS):安全简便、费用低廉,一线方案,有助于解决血液淤滞,可减轻由于血管壁损伤造成的内皮过度牵拉,梯度压力形式为18、14、8、10、8 mmHg,对增加血流最有效。这种压力形式经临床证实,与基础值相比血流增加了138% 3.间断充气加压:最佳的压力梯度是踝部45mmHg 小腿30mmHg 大腿20 mmHg;使血流速度增加240% ;可增加全身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可能是机械刺激使得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酶原所致 4.避免血管内膜的损伤: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减少同一静脉多次穿刺、采用留置针;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持续静脉滴注不要超过48小时 四.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 1.有高凝状态的倾向者:应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常用检查:出凝血时间,D-二聚体 2.静脉补液:补充足够的液体,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血液浓缩。 3.平衡膳食:选择清淡低脂食品,低脂和新鲜蔬菜和水果均含有丰富的吡嗪,它可使血小板下降50%以下,有利于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血粘稠度;每日饮水量>1500mL,保证足够的液体量,防止血液浓缩。 4.药物预防:目前证明对于高危手术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它可明显降低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不增加术中出血倾向;常用的药物:口服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右旋糖酐40 和70、低剂量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范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范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embolism,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DVT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肺栓塞发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且发病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可有效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医疗质量。参考中华医学会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委员会制定的《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建议》和欧洲心脏病学会的《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特制定我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范。 一、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 1、发生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深静脉血栓Autar评分中包括的危险因素) 深静脉血栓Autar评分

2、对重点科室重点病人实施住院病人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风险评估细则 风险评价:使用深静脉血栓评分表《深静脉血栓Autar评分》,医生对每位入院患者入院24小时内应进行VTE风险评估。同时强调针对每一位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应动态评估VTE风险和出血风险。如发生脱水、感染等病情变化,侵入性操作:接受手术、腰穿和硬膜外脊髓麻醉之前4h和之后12h等 3、根据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风险评估层级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1)低危:无须特殊处理,鼓励尽早活动; (2)中危:预防措施:①基本预防或②物理预防或③药物预防 ①基本预防:告知风险。健康宣教(戒烟、多饮水、控糖降脂控体重等)。下肢无血栓形成可做被动、主动活动:卧床、麻醉未醒按摩下肢腓肠肌,10-30 分/次,3次/d;术后清醒做足踝背伸跖曲每次10秒*10次1组,q1h或6组/d;足踝关节内外翻、旋转。并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术后抬高患者时,不要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②物理预防:间歇充气压力泵30分/次,2-4次/d;下床活动穿抗血栓弹力袜。 ③药物预防:遵医嘱药物抗凝。 (3)高危:预防措施: ( ①基本预防+②物理预防+③药物预防 (4)超高危:预防措施:①+②+③+④; ④实施三级高危随访监控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肺栓塞的应急处理

神经内科深静脉血栓的应急预案 一、严密观察早期症状 1.典型临床表现:下肢突发肿胀、增粗、疼痛、皮温高和肤色加深; 2.早期诊断,早期治疗DVT的关键:加强观察,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对比观察双下肢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和感觉运动情况; 3.为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测量肢体周径,因肿胀在血栓部位以下肢体均匀出现,可伴淤血和静脉曲张,如两侧肢体同一平面的周径差>0.5cm,及时通知医师,警惕有DVT发生的可能。 二、深静脉血栓形成好发因素: 1、吸烟。 2、肥胖、高龄。 3、长期卧床或下肢瘫痪。 4、恶性肿瘤:发生率提高3-5倍。 5、既往有静脉曲张、静脉血栓病史。 6、重大复合性创伤:骨盆骨折和急性脊髓损伤。 7、严重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等。 三、做好健康宣教 1、针对DVT的危险度分级,加强对具有高危和极高危发生DVT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讲解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讲解下肢DVT常见的症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生、护士。 2、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湿温度,以利于静脉回流;

保暖,室温应保持在25℃左右,室温过低会导致血管痉挛; 3、创造无烟环境,关注吸烟患者,劝其戒烟,长期吸烟患者血液中所含的有毒物质抑制了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周围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内源性舒张因子减少,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诱发。 4.低脂、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低脂饮食可以避免血液粘稠度增高,造成血液淤滞而加重血栓的形成。高纤维易消化饮食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导致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四、促进血液回流: 1、体位和活动抬高下肢、早期活动:主动或被动锻炼行走练习、踮脚运动,抬高下肢20一30度,膝关节屈曲5度目的:保护护膝关节运动功能和利于患肢血液回流,预防水肿。要求:患肢远端足尖应高于心脏水平 2、梯度加压弹力袜(GCS):安全简便、费用低廉,一线方案,有助于解决血液淤滞,可减轻由于血管壁损伤造成的内皮过度牵拉,对增加血流最有效。 3.间断充气加压:最佳的压力梯度是踝部45mmHg 小腿30mmHg 大腿20 mmHg;使血流速度增加240% ;可增加全身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可能是机械刺激使得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酶原所致。 4.避免血管内膜的损伤: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减少同一静脉多次穿刺、采用留置针;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持续静脉滴注不要超过48小时。 五、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 1、有高凝状态的倾向者,应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常用检查:出凝血时间,D-二聚体。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_规范标准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embolism,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DVT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肺栓塞发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且发病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可有效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医疗质量。参考中华医学会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委员会制定的《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建议》和欧洲心脏病学会的《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特制定我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 一、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 1、发生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深静脉血栓Autar评分中包括的危险因素) 深静脉血栓Autar评分

能走动0 运动受限(需要辅助工具) 1 运动严重受限(需他人协助) 2 轮椅 3 完全卧床 4 口服避孕药:评分20-35岁 1 >35岁 2 激素替代治疗 2 怀孕及产褥期 3 易栓症 4 2、对重点科室重点病人实施住院病人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风险评估细则 风险评价:使用深静脉血栓评分表《深静脉血栓Autar评分》,医生对每位入院患者入院24小时应进行VTE风险评估。同时强调针对每

一位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应动态评估VTE风险和出血风险。如发生脱水、感染等病情变化,侵入性操作:接受手术、腰穿和硬膜外脊髓麻醉之前4 h和之后12 h等 3、根据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风险评估层级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1)低危:无须特殊处理,鼓励尽早活动; (2)中危:预防措施:①基本预防或②物理预防或③药物预防 ①基本预防:告知风险。健康宣教(戒烟、多饮水、控糖降脂控体重等)。下肢无血栓形成可做被动、主动活动:卧床、麻醉未醒按摩下肢腓肠肌,10-30分/次,3次/d;术后清醒做足踝背伸跖曲每次10秒*10次1组,q1h或6组/d;足踝关节外翻、旋转。并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术后抬高患者时,不要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②物理预防:间歇充气压力泵30分/次,2-4次/d;下床活动穿抗血栓弹力袜。 ③药物预防:遵医嘱药物抗凝。 (3)高危:预防措施: ①基本预防+②物理预防+③药物预防 (4)超高危:预防措施:①+②+③+④; ④实施三级高危随访监控

肺栓塞习题(建议收藏)

肺栓塞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最常合并肺栓塞(A ) A 下肢深静脉血栓 B 肾盂肾炎 C 房间隔缺损 D 冠脉造影术 后 2、男,60岁,下肢水肿病史5年,右下肢水肿较剧,无高血压及 糖尿病史,昨晚在看电视时突发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不伴有咳嗽、咳痰,其可能的诊断为(B).。....文档交流 A肺动脉血栓形成 B 肺动脉血栓栓塞 C 肺动脉脂肪栓塞 D 肺血流量增加 3、男患,46岁,高血压病史,突发剧烈胸痛,呈撕裂状,累及胸骨后 及上腹部,伴大汗,持续1小时不缓解,查体:血压200/110mmHg,心率90次/分,心(-)肺(-)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伴V5—V6 ST 段压低0。1MV,最可能诊断为(D).。。。。。文档交流 A 冠心病心绞痛 B 急性心肌梗死 C 肺动脉栓塞 D 主动脉夹 层、 4、可以排除急性肺栓塞的指标是(A) A D-二聚体小于500ug/L B PO2下降 C PCO2下降 D 肺动脉 高压 5、肺的血液供应有(C) A 支气管动脉 B 肺动脉 C 二者均是 D 二者均不是。 二、多选题

1、肺栓塞常见的栓子有(A B C D) A 血栓 B 羊水 C 脂肪 D 空气 2、属于肺栓塞溶栓绝禁忌症的有(A B C ) A有活动性内出血 B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C 2周内大手术、分娩、器官活检 D 顽固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文档交流 3、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有价值征象(A B C D) A肺动脉内充盈缺损 B肺动脉分支完全阻塞(截断现象) C肺野无血流灌注D肺动脉分支充盈和排空延迟. 4、下列哪些核素肺显象结果不能诊断肺栓塞(BCD) A肺通气显像正常,而灌注呈典型缺损B病变部位既无通气,也无血流灌注 C肺通气显像异常,灌注无缺损. D肺通气与灌注显像均正常.。。。.。。文档交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由可逆性因素导致的初发肺栓塞,推荐至少应用华法林治疗3个月. B对于不明原因的初发肺栓塞,推荐至少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6-12个月。 C对于大部分再次发生的不明原因的PE患者推荐无限期抗凝。 D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根据INR进行调整,INR目标值为 2.5(2.0-3。0) 三、填空题 1、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一组疾病

手术后急性肺栓塞

手术后急性肺栓塞的预防 ——附29例死亡病例分析 山东龙矿集团中心医院(265700)赵世民姜筱敏王贤广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手术后病人急性肺栓塞的预防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近年来我院29例手术后急性肺栓塞病人的原发病和高危因素、手术情况、术后肺栓塞发病情况、预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论目前在手术后急性肺栓塞的预防重视不够,有关的预防措施应用不到位是急性肺栓塞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的原因。 关键词手术后急性肺栓塞预防 Preventing Of Post-operrational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The analysis of 29 cases of post-operational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Z hao Shimin,Jiang Xiaomion,Wang Xianguang.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Longkou Mining Administration Bureau Shandong Longkou (2657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and conclude the problem of preventing post-operational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Methods Data from 29 cases of post-operational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including primary disease ,high risk factors ,process of operation, the coming on of post-operational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nd the problem of prevention . Results There is inadequate att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onal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Failing of bring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into effect is the reason of the high incidence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of post-operational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Key words] Post-operation;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Prevention 急性肺栓塞(PE)是临床的急症,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目前虽然临床上已对此较前有了较深的认识,但是在实践中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手术后的病人,在急性肺栓塞的预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致使一部分手术后的高危病人发生急性肺栓塞。本文结合29例猝死型手术后急性肺栓塞病人,就术后急性肺栓塞的预防问题进行探讨。以提高对本病预防的重视。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所有病人均为1988年1月至2004年10月的住院病人,共计29例,均发生于手术后,其中直肠癌术后14例,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切除术后2例,胃癌术后1例,阑尾炎术后1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3例,子宫脱垂Ⅱ°—Ⅲ°3例,行子宫前后壁修补术(其中两例同时子宫切除术),1例阴道前后壁膨出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胆囊炎2例行胆囊切除术,股骨颈骨折2例,行骨科手术。此组病人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38~80岁,平均60岁,此组病人中有高血压病者10例,糖尿病者6例,心肌缺血者9例。有1例(阑尾炎病人)患有左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 手术前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其中红细胞>5.5×1012/L,血红蛋白>155g/L者15例,纤维蛋白原>4g/L者20例。 有25例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了抑肽酶,有20例在术后使用了抗纤溶(止血芳酸等) 药物。只有5例病人在术后预防性使用了低分子右旋糖酐,未有一例病人预防性应用肝素类及其他抗凝类药物。 2.临床表现:本组病人发生急性肺栓塞最早于术后20小时(股骨颈手术),最晚者于术

老年术后急性肺栓塞的碎栓术治疗

老年术后急性肺栓塞的碎栓术治疗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症。特别是术后发生急性PE更易被漏诊和误诊。静脉溶栓虽然有效,但对于术后急性PE却属于相对禁忌症。现将4例术后急性采用碎栓术(导管介入)治疗,并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男性,72岁,前列腺癌术后3 d突发呼吸困难。查体:Bp:120/75 mm Hg,神清、烦躁、呼吸急促,呼吸频率达36~40次/min,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减弱,右肺有少许哮鸣音,HR 132次/min,节律规整,腹部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急查血气:Po2 42 mm Hg ,Pco2 38 mm Hg,Sao2 68.6%,心电图示较入院时新出现SIQIII TIII,临床高度可疑急性肺栓塞。紧急行肺动脉造影术,发现右肺上动脉及部分中动脉内有大块浮游血栓嵌顿肺动脉内,故行碎栓术,使血栓碎解后,泥鳅导丝通过血栓之间隙,分别行右上肺动脉和中动脉分支,在导丝引导下导管反复捣碎血栓,使血栓碎解成微细小血栓,由肺动脉血流冲到肺动脉微细末梢处,再次行肺动脉造影,肺动脉血栓消失,显像清晰,术后再给予速避凝2周,口服华法令,症状改善出院。 例2.女性,75岁,结肠癌术后4 d,突发胸闷、憋气。查体:Bp:140/90 mm Hg,P:142次/min,R:36次/min,神清、烦躁、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散在哮鸣音,HR 140次/min,双下肢无浮肿,急查血气:pH 7.526、Pco2 20.2 mm Hg、Po2 60 mm Hg、Sao2 88.2%、D-dimer 1 000~2 000 ng/ml,心电图示窦速,新出现QIII TIII,即行急诊肺动脉造影示:左侧下肺动脉完全闭塞,右侧下肺动脉部分闭塞,肺动脉压68/32(40)mm Hg,急性双肺肺栓塞诊断明确,给予碎栓术,再次造影示右侧下肺动脉闭塞消失,左侧下肺动脉仍有部分闭塞,远端血管大部分显像,肺动脉压50/20(31)mm Hg,术后给予速避凝2周,口服华法令,症状稳定出院。 例3.女性,68岁,双膝关节置换术后14 h,晕厥1 h。请我科会诊,查体:Bp 100/70 mm Hg、P:100次/min、R:26次/min,左下肺少许湿口罗音,HR 100次/min,律整,血气分析示pH 7.402、Pco2 36.2 mm Hg、Po2 42.1 mm Hg、Sao2 82.2%、D-dimer 1 000~2 000 ng/ml。心电图示III呈qr型,新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考虑急性肺动脉栓塞,立即行肺动脉造影,结果示:左下肺动脉大块血栓,远端不显像,右上肺动脉小血栓,肺动脉压58/27(44)mm Hg,急性肺栓塞诊断明确,给予碎栓术治疗,再次造影示肺动脉血栓消失,显像清晰,肺动脉37/23(27)mm Hg,术后给予速避凝2个月,华法令口服,症状改善出院。 例4.男性,63岁,右髋关节置换术后3 d突发胸闷气短2h。急请我科会诊,查体:Bp 95/60 mm Hg、P:106次/min、R:28次/min,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HR 106次/min,律整,血气分析pH 7.482、Pco2 31.2 mm Hg、Po2 52.1 mm Hg、Sao2 85.2%、D-dimer 1 000~2 000 ng/ml,心电图示III avF呈

低分子肝素钙使用及注意事项

尤尼舒化学名为低分子肝素钙是由普通肝素通过亚硝酸分解、纯化而成的低分子肝素钙盐,具有快速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具有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普通肝素明显延长,出血的危险性较低,无须实验室监测等优点 作用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预防血凝块形成 预防及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用法 不能用于肌肉注射。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应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时通常的注射部位是腹壁前外侧,左右交替。针头应垂直而不是斜着进入捏起的皮肤皱折。应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皱折直到注射完成。 在血液透析中预防血凝块形成,每次血透开始时应从动脉端给予单一剂量低分子肝素钙。 用量 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用药剂量为每次85IU/kg,

每日2次皮下注射,间隔12小时。可依据患者的体重范围,按0.1ml/10kg的剂量每12小时注射一次. 注意:对体重大于100kg或低于40kg的患者,估计用量比较困难,可能出现低分子肝素用量不足或出血症状,对这些患者应当加强临床观察。 不良反应 出血是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皮下出血,淤血甚至皮下血肿 血小板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偶有血小板减少症、偶有血栓形成报道,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 过敏反应根据临床观察比较少见而且症状较轻。偶见哮喘、鼻炎、发热的过敏现象,极少敏感者可引起荨麻疹。一般无需停药,可给予抗过敏药物。 其他副作用可致选择性醛固酮过少症。抑制肾上腺醛固酮的合成。 注意事项 1. 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水杨酸类药、口服抗凝药、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和血浆增容剂(右旋糖酐)

等药物同时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因这些药物能增加出血危险性。 2.不能用于肌肉注射,一般选择深部皮下注射,一般在下腹部(避开脐周),药物应注在皮下脂肪层内。肝素注射的整个过程应注意避免针头外带有药液和药液外漏,注射完毕迅速拔针,用干棉球按住穿刺点5min以上,注射部位禁止热敷。 3.下列情况慎用 (1)有过敏史者 (2)有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包括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风、严重肝肾疾患、严重高血压、视网膜血管性病变。 (3)妊娠妇女等。 4.出现过量情况时,可用注射盐酸鱼精蛋白或硫酸鱼精蛋白中和,1mg鱼精蛋可中和100单位肝素 5.治疗期间,注意定期检测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6.注意观察大小便的颜色,有无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等现象。对有胃肠道出史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高龄、脑卒中史等高危人群尤其应注意。一旦发现出血现象应立即停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