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影响实际汇率的传导机制

经济导刊32

2010 / 06

FINANCE 金 融

如果经济增长与生产率提高有关,则相对价格变化方向取决于是哪个部门相对生产率提高了。多数情况下都是贸易部门生产率发生了大的提高,此时,如果是充分就业且劳动力国内跨部门自由流动时,贸易部门工资自然提高,而非贸易部门工资也被动提高,长期均衡下的非贸易品相对价格也将提高,最终导致实际汇率升值。如果存在剩余劳动力而使工资水平不能提高,则贸易部门利润率提高,资本将流向贸易部门直到两部门利润相等。部门利润平衡有两条途径:要么贸易品的本币价格下降,要么非贸易品价格上升。无论哪条途径,都会表现在非贸易品相对贸易品价格上升从而导致实际汇率升值。对于转型期的经济体而言,如果存在要素部门流动限制使得部门间利润差距长期存在时,相对价格调整将是非常缓慢的,机制一就不会发生。非贸易部门生产率相对提高较快的情况比较少见,一旦发生,其作用原理与前面分析相同,但结果相反。

该思路最早起源于巴拉萨与萨缪尔森在1964年分别发表的两篇论文,对购买力平价系统性偏离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被称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SH)。其强调的传导机制是,生产率提高,导致贸易部门工资水平提高,劳动力在国内两部门自由流动使非贸易部门工资被动上涨,引起非贸易品相对价格上升,进而导到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实际汇率就会升值。该机制依赖其严格的假定条件,即购买力平价理论对贸易品成立、贸易部门生产率提高快于非贸易部门、劳动力在国内可自由流动而不能跨国流动、充分就业等。对APEC 经济体的研究显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BSH 越能得到支持,说明该效应受制于经济发展阶段。价格管制增强了相对价格对生产率提高的独立性,随着经济的进步BSH 终会被显现出来。

此机制受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影响,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机制作用效果越好。一些对转型国家的研究也说明,要素在国内缺乏流动及价格管制等人为干扰也会破坏生产率向相对价格的传导,进而对机制一形成干扰。

由于贸易壁垒、商品异质性、依市场定价或运输成本的存在,现实当中可贸易品一价定律也难以成立。在这种情况下,相对生产率变化可能不改变非贸易品相对价格,而

是直接经由贸易条件影响实际汇率。如果贸易部门生产率相对提高带来了部门升级,出口需求增长,则本国出口品价格会上涨,贸易条件改善,引起实际汇率升值。当然,偏向贸易部门生产率增长如果没有带来贸易部门升级,则会带来出口价格下跌,贸易条件恶化而使实际汇率贬值。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证实了非贸易品相对价格变化不是开放部门生产率提高的唯一后果,这些模型关注开放部门的实际汇率并试图证明BSH 关于开放部门的PPP 假设不成立。可贸易部门生产率提高会通过贸易条件导致开放部门的实际汇率贬值。在考虑到本国的消费偏好后,开放部门生产率提高会给本国生产的贸易品相对国外贸易品价格带来下降的影响,进而又会使开放部门实际汇率贬值。生产率提高最终能否使总的实际汇率升值,取决于开放部门实际汇率贬

【关键词】 经济增长,实际汇率,传导机制

经济增长影响实际汇率的传导机制

文 | 谢朝阳

值效应和BSH带来的升值效应的比较,以及非贸易品在消费价格指数中的比重。有学者对美元与欧元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BSH并不明显,生产率提高引起的贸易条件恶化会抵消掉BSH带来的实际汇率升值,需求因素和名义冲击却可以较大程度地解释实际汇率。当然,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也可能引起贸易条件改善。经济转型过程常伴随生产向更高品质和附加值发展,尤其大量FDI流入带来的技术进步会加快生产的升级,同时价格也会提高。只要贸易品质量提升还有空间,经济就将表现为通胀率和GDP的双增长。

经济增长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

经济增长还会直接作用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从而对实际汇率产生影响。该机制主要从经济增长引发的需求结构或经济结构调整得以实现。

部分学者观察了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开放程度对相对需求的作用,提出赶超过程中会引起对非贸易品相对需求增加从而导致内部实际汇率升值的观点。开放程度调节着货币和财政冲击对实际汇率的响应程度,经济越封闭这种程度会越强。经济赶超会伴随对外开放度提高,将引起贸易品需求增加,外部实际汇率因而发生贬值。有学者对中东欧地区10个欧盟新成员的实际汇率作了研究,结果发现,开放度越高对贸易品的相对需求越大,贸易品价格上升,实际汇率贬值。也

有不少文献将经济增长导致的政府开支或个

人收入增加纳入到对实际汇率的考察中。在

小国开放经济下,要素不能迅速跨部门流动

会令需求因素在短期显得很重要。如果政府

开支倾向于对非贸易品的消费,将引起非贸

易价格上升。

经济增长还会导致非贸易品权重提高,

进而增大了相对生产率对相对价格的弹性,

即放大了BSH效应。BSH加强有两条途径,

一是偏向贸易部门的生产率提高,二是非贸

易品权重的提高。运用最新的贸易理论,发

生偏向贸易部门生产率增长只是经济增长过

程中优胜劣汰的结果,商品的可贸易性内生

于公司决策,而只有那些具有最高生产率的

公司才会在贸易中获利。因此,贸易品总会

对应于较高的生产率水平。伴随着经济增长,

可贸易品越来越由少数高效的公司集中生

产,虽然贸易额也继续增大但非贸易品比重

提高了,相对生产率增长对实际汇率的作用

更强了。

经济增长与名义汇率

经济增长还可能导致名义汇率进而直接

达到影响实际汇率的目的,该机制只在自由

浮动汇率制度下才有效,至于经济增长是否

导致名义汇率升值还要看国际收支的反应。

提出外生冲击会同时引起一国生产力提高和

实际汇率升值的现象,如出口的增加本身就

可能通过名义汇率变化引起实际汇率升值,

而这种情况下的升值与生产率提高无关。研

究发现,“单纯的汇率冲击”能充分地解释实

际汇率的短期波动。工业国家在从固定汇率

制转到浮动汇率制后,实际汇率的波动性被

放大了,因为与灵活价格的假定不一致,学

术界将此称为“穆萨之谜”(Mussa puzzle)。

他们在价格刚性假定下,建立了小国开放经

济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结果表明名义汇率

制度显著地影响了实际汇率的波动,但影响

方向不确定。

以上分析可见,经济增长在短期先引起

名义汇率波动,再由名义汇率传导至实际汇

率,实际汇率波动大小也因此受制于名义汇

率制度。而长期经济增长将主要带来实际汇

率变动,但未必像BSH那样一定导致实际

汇率升值,还取决于各作用机制引起的内外

部实际汇率变化的综合效果。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始终面临着升值压力

的困扰。欧美等国学者流行以BSH效应为

依据,证明人民币应该如何升值,而不考虑

中国面临的经济转轨和改革开放情况。改革

开放初期,支持BSH的假设条件是不存在的,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BSH才会逐步呈现,

对此我们应当重视。但是经济增长可能带来

生产率提高,也可能不会;生产率提高可能

是偏向贸易部门的,也可能不是;加上现实

中不满足其假设条件的诸多因素不可能完全

消除,所以单从BSH理解人民币实际汇率是

片面的。

实际上,国内要素流动性、贸易条件、

对外开放度、非贸易品权重变化都会以一定

的机制影响实际汇率。有管理的名义汇率制

度还经常导致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偏离,

名义汇率的短期升值压力也未必是实际汇率

长期升值的反映。近年来,信息技术带动服

务部门生产率增长迅速,国际资源商品进口

价格持续高涨也引发了贸易条件恶化,加上

世界经济衰退导致的顺差减少,所以目前人

民币实际汇率不仅没有升值压力。恰恰相反,

国际社会应该担心人民币的贬值问题了。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金 融

经济导刊33 2010 / 0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