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可以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位加中“满十进一”的算理。

难点:进位加中“满十进一”的算理和竖式计算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我们一起来动手用竖式计算一下35+32。(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板书)

2.生成原理

多媒体出示题目:

二年级(1)班有35人,二年级(3)班有37人,那么两个班一共多少人?

提问:解决“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学生”怎样列算式?(35+37)

①摆小棒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5根和7根合起来是12根,这10个一就是一个十,把它放到这,3个十加3个十再加1个十就是7个十,再加2个一就是72。

②拨计数器

(课件演示拨珠过程)因为个位的10个珠子表示10个—,10个一就是一个十,所以个位满十颗珠可以把个位的十颗珠拨去再在十位上拨一颗珠。那么35+37也是72。

要求同桌两人,其中一人用小棒摆一摆,另一人用计数器拨一拨,之后互相交流讨论,陈述理由。

③竖式计算

提问:那如果不用小棒和计数器,你们能不能计算出35+37的答案?大家指挥我来写,把它写到黑板上,先写35,再写+37,画横线,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这个1很重要。(课件出示: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板书:35+37竖式计算过程)

3.深化原理

提问:在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过程中能从十位上算么?

生:十位算的话3+3=6,个位上5+7=12,12没法写,所以不行。

再次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12表示1个10

和2个1,所以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4.应用原理

现在你会计算进位加法了吗?一起走进我们的智慧大挑战,请看第一关!

第一关:火眼金睛辨对错

(1)45+28=63

(2)17+27=44

第二关:竖式计算

成功闯过两关的英雄请举手!来为自己鼓鼓掌。

5.课堂小结

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和大家分享吗?请多个同学与大家分享。并完成课后的思考题,找一找算式的规律,找出符合条件的两位数,写出符合规律的算式。希望大家在计算时都能认真、仔细,不做小马虎。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高密市阚家镇徐睦小学赵明贺

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徐睦小学赵明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数位的认识及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对竖式计算也有简单的了解,对于从图中提问题,前面的学习中也有过练习。 教学重点: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教学突破:创设情景,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百度搜索:放《赶海的小姑娘》歌曲 刚才,同学们听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谁给老师说一下?这首歌曲讲的是谁,在哪里,做什么?听大海的声音,百度搜索:大海的声音。出示教学挂图,同时板书课题:大海边 老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有小朋友。

学生2:有海鸥。 学生3:······ 老师:同学们看的真仔细。图上告诉了我们一个问题。谁能找到。 学生4: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虾? 老师:同学找的很正确。并且板书。百度搜索:虾的简笔画。谁能告诉我与这个问题有关的信息有哪些? 学生5:大虾26只,大虾12只。 老师:板书:大虾26只,大虾12只。百度搜索:虾的简笔画。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小组内研究研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小组内探究: (学生用小棒或计算器来帮忙,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引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列出算式“26+12”,并说出得数。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 1 )先算20+10=30,6+2=8,再算30+8=38(小结:左边摆2捆零6根就是26,右边摆1捆零2就是12,先把两捆和一捆,把6根和2根相加。) ( 2 )先算26+10=36,再算36+2=38。(小结:左边摆2捆零6根就是26,右边摆1捆零2就是12,先把2捆零6根和一捆相加,再和2根相加。) ( 3 )先算26+2=28,再算28+10=38 (小结:先把12分成10和2,再计算。) ( 4 )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26,再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2个珠子,就是38。(先让学生边拨边说并解释。) (5 )列竖式计算:先写一个加数26,在下面写第二个加数12,把加号写在12的左边,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表示等号。先计算6+2=8,最后20+10=30。(让学生边说边写。) 3、小结: 师:以上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1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黑板出示:6+7=40+40=80+13=46+7=53+40=46+47=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一些加法计算,请看黑板,上面的这些加法题哪些你会算?哪些你不会算?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相关加法知识回答出:前面的5道题都会算,最后一道题不会算。 教师指名学生口答出会算的题,并抽其中的46+7和80+13让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用竖式计算: 47 +53 教师: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加法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教师:前面5道题同学们都会算了,那最后一道题呢?它又该怎么算呢?会不会和我们前面的几道题的算法一样呢? 让学生做出猜测:可能是一样的。 教师: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验证吧!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 出示例3情景图。 教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列式解答吗?要求学生列出算式46+47,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6+7的右边相应写上46+47。 教师: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出:46+7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46+47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它们个位上的数相加都满10了,46+47比46+7多加了40。 教师:还记得前面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借助了什么学具吗?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学习的,由于学生刚接触两位数的口算,相比以往的口算,难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对于把一个两位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要将这两个数都记在头脑中,对于学生难度不小,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尽量让学生通过尝试、讨论、交流、汇报、比较、反思与小结等各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口算方法与口算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择优选用,并引导学生认识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一)情境创设: 1.课件呈现:赏“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教师介绍:这是在我国上海举行的第53届世博会中的一些照片。 2.师: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大屏幕(呈现主题图)。 3.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给予引导或肯定。 (二)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从这个画面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看来,数学在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啊。 2.师:今天啊,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学校的同学在参观世博会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之一──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设计意图:由世博会的图片引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寻找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又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究 (一)引导发现: 1.提出问题:课件演示:大客车慢慢开来了,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但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引导分析:让学生说说“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导学生得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列出算式:那如何列式?让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出算式:35+34=。 (二)初次探究: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材第1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自主探索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操作、尝试计算、讨论等过程,进而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3.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教学关键: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具学具: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参观博物馆好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景图) 师:求“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后,师板书:35+37= 【设计意图:集体参观时学生非常熟悉的事情,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情景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有利于后续的计算】 二、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能自己尝试计算吗?可以摆小棒,还可以用其他自己喜欢的方法。 学生尝试解答,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只要你有不一样的算法,大家就很高兴听一听,希望你勇敢地告诉大家。 生:(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棒,方法都正确。有的同学还用了上一节课刚学过的竖式计算知识,真棒!下面老师再把竖式计算的书写和算法重复一遍,会的同学跟老师一起说,好吗? 师边板演,边讲解:竖式书写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就是个位数字跟个位数字对齐,十位数字跟十位数字对齐。计算的时候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就向十位进1。十位上数字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个位数字相加的和写在个位上,十位数字相加的和写在十位上。也就是说和与加数都要符合“相同数位对齐”的规定。 【设计意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 2.讲解教材第14页底下的思考题。 3.完成教材第15页第4题。 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强调错误。 四、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重点,进行知识的梳理,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在学习中收获的快乐与幸福,激发学习兴趣】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曾子林 教学目标: 1、通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加法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 写格式,会正确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4、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游戏教学法。3、“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口算。 30+40=40+50=83+5=33+6=20+60= 2、指名说说以下几个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73 、6 3、40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察情景图,获得信息。 师:你们看通过观察课本P8中的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看见有四个班是2-1班38人,2-2班30人,2-3班35人,2-4班34人,有两辆车,每辆车只能乘坐70人。) 师:好的,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2、通过提问,引入方法。 师:现在谁能帮老师一个忙?“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通过学生说板书: 1班和2班3班和4班 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你们看这样行不行?1班和3班,2班和4班。生1:不行。师:为什么不行?(生说:因为加起来就超过70了。)对,这样就超载,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生2:可以。师:那你说说怎么分配的?(生:1班和3班,2班和4班)那你说一说,你的理由。师:如果把1班和3班安排到一辆车那1班加3班的人数加起来就超过70人了。3、验证方案,列出算式并板书。 大家想出了这种方法,(指示黑板)这个办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把两个班的人数相加看是否超过70人),我们来列个算式行吗?你打算怎么列?生说师板书: 1班和2班3班和4班 38+30= 35+34=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练习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练习题 班级:姓名:计时: 31+49= 33+18= 33+49= 34+26= 34+57= 13+67= 13+58= 13+39= 14+76= 14+77= 61+29= 64+29= 65+8= 62+18= 63+29= 14+48= 14+79= 15+26= 15+47= 15+38= 44+38= 44+29= 45+26= 45+47= 45+48= 25+59= 26+37= 26+38= 26+39= 27+18= 27+19= 28+39= 22+19= 32+58= 33+17= 45+29= 46+17= 46+38= 46+19= 47+38= 15+49= 16+17= 16+48= 16+39= 17+48= 17+59= 18+69= 12+59= 22+28= 23+57= 43+28= 43+39= 44+26= 44+37= 54+27= 53+38= 53+19= 54+16= 65+26= 65+17= 23+48= 23+39= 24+46= 24+27= 21+59= 55+19= 56+27= 56+18= 56+39= 57+58= 24+38= 24+39= 25+46= 25+57= 25+48= 35+49= 36+27= 36+58= 36+49= 37+38= 37+49= 38+59= 32+29= 41+39= 51+19= 42+48= 43+37= 47+29= 48+19= 42+19= 52+28= 53+27= 57+39= 58+29= 52+29= 54+38= 54+19= 55+36= 55+27= 55+18=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 例3的内容。 11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的道理。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板算。 34+53 2.口算。 (1)7+6 8+4 9+5 6+8 7+5 5+8 6+6 4+6 3.订正板算。 提问: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 4.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将34+53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7+53,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个位相加满十) 教师说明:个位上的数相加够十了,我们可以说,个位相加满十,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题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新课。 1.看教科书P 例3。 11 (1)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提问:看这幅图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回答? 回答:二(1)班有多少人?(36人) 看P 8 二(3)班有多少人?(35人)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请列式 列式:36+35= 怎样算36+35,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说说用小木棒是怎样算的。 提问: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6根和5根合起来是几根?表示几个什么?得到6捆 11根 提问:11根里有没有10个一,10个一是()个十,够10个一可以怎样?(捆起来)捆起来是1个什么?(一个十)也就是1捆。这时我们再算算一共有几捆几根?(7捆1根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71) 追问: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的1捆是哪来的? 教师说明:6根加5根是11根,也就是11个一,10个一捆成1捆,变成1个十,1个十放在十位,同学们记住,这就是个位相加满十了,是一个十,要把它放在十位上,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 ,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 (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

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 24+63= 46+53= 62+17= 35+24= 3+84= 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 42+3=72 1 7 5 0 4 2 + 2 + 2 6 +3 1 9 7 6 7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 4 5 + 2 ? + ? 4 5 9 7 9 开放题:3 6 +6 3 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 9 课后小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是人教版第二册P53页的教学内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方法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估算的方法,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估算的意识,养成先估算再精算的习惯;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的理解”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连续进位的方法”。 张雅妙老师的课给我们的感觉是新颖、实在、以学生为主、重能力培养、重过程、重实质,不搞花架子。整堂课的设计和教学体现了教者和学生的智慧,让我们领略到了计算课教学的风采。 1、“课的导入”——体现生活性,培养估算意识。 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提出的一项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是第一学段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计算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但单纯的计算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因而在课的开始抛出问题“淘气班中男生有29人,女生有18人。如果每人发1本书,50本书够吗?”学生置身于帮淘气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张雅妙老师马上引导学生估一估,渗透估算的方法,初步感受估算的意义。有的说:把29看成30,把18看成20,总数不超过50,够。有的说:把29

看成30,30+18=48,原来的总数比48少,够。还有的说:把18看成20,20+29=49,原来的总数比49少,够。可以说,学生在这一环节的回答很精彩。在这样的基础上张雅妙老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你的估算准确吗?怎样才能知道准确的答案?”——精确计算出“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即:29+18=?(人) 2、“学习新知”——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本节课中张雅妙老师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并有意识地板书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1)摆小棒;(2)口算:20+10=30,9+8=17,30+17=47;(3)列竖式;(4)30+18=48,48-1=47;(5)29+20=49,49-2=47;(6)30+20=55,50-3=47……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学得主动活泼,并能将估算的方法延续至此,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真是令人赞叹。 其中,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教学时,张雅妙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有困难的学生就请教旁边的同学,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习后,无需教师多讲一句,就能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如:列竖式时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要和十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等等。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3、“练习设计”——体现层次性、趣味性。 众所周知,绝大部分老师在选择课题时,都把计算课拒之门外,理由是:计算课难上,枯燥、乏味。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张雅妙老师在练习的设计上下了一番工夫,很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和趣味性,环环相扣,让孩子们在愉

三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50题)

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 1) 88+10= 2) 18+81= 3) 41+38= 4) 53+25= 5) 72+17= 6) 64+98= 7) 28+71= 8) 85+12= 9) 62+17= 10) 31+63= 11) 78+41= 12) 34+55= 13) 13+63= 14) 16+70= 15) 52+34= 16) 12+26= 17) 36+23= 18)14+62= 19) 12+81= 20) 25+33= 21)34+65= 22) 50+15= 23) 14+55= 24) 41+43= 25) 11+35= 26) 26+43= 27) 38+21= 28) 16+71= 29) 32+17= 30) 56+32= 31) 42+25= 32) 22+67= 33) 91+50= 34) 31+46= 35) 32+45= 36) 13+83= 37) 50+49= 38) 42+65= 39) 32+16= 40) 28+41= 41) 22+66= 42) 55+34= 43) 17+81= 44) 57+22= 45) 87+60= 46) 13+72= 47) 22+75= 48) 64+15= 49) 14+63= 50) 24+53= 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 1) 88+10= 2) 18+81= 3) 41+38= 4) 53+25= 5) 72+17= 6) 64+98= 7) 28+71= 8) 85+12= 9) 62+17= 10) 31+63= 11) 78+41= 12) 34+55= 13) 13+63= 14) 16+70= 15) 52+34= 16) 12+26= 17) 36+23= 18)14+62= 19) 12+81= 20) 25+33= 21)34+65= 22) 50+15= 23) 14+55= 24) 41+43= 25) 11+35= 26) 26+43= 27) 38+21= 28) 16+71= 29) 32+17= 30) 56+32= 31) 42+25= 32) 22+67= 33) 91+50= 34) 31+46= 35) 32+45= 36) 13+83= 37) 50+49= 38) 42+65= 39) 32+16= 40) 28+41=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1~12页例3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面教学时,学生已经接触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特别是竖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 位数加两位数竖式的写法,掌握进位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突破个位相加 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难点。 学生分析: 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到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 计算方法,知道了格式和写法。相信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进 一步掌握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概括笔算加法的法则,初步培养学生 的抽象概括能力。 设计理念:

一、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教教材是传统的教书匠的体征,用教材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它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现有教材比较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当然,新教材在这点上也有稍作改进,但还是要求我们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设计和重组,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如在本堂课的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个较完整又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情节,选择了教材当中的例题和习题,并加以有效的重组,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是真实的、有趣的、富有现实意义的。 二、变学后用为学中用 过去我们总习惯于复习旧知-学习新知-巩固应用的闭合式教学流程,即学后用。但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只有教师心知肚明,而学生却全然不知,因而学生很难从情感上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积极性很难调动。在本课中,我选择了问题-求知-建构-应用(创造性地)的开放式教学程序,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情景中激活内在需求。用中求知、用中拓展、用中创造。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的写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P11、12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对“满十进一”的理解。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昨天我们一起在体育用品商店买了物品,你们看(媒体出示),小胖和小亮也各买了两种,你们能帮他们计算一下,他们每人用去多少钱吗 问:小胖买了哪两件物品用去多少钱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问:小亮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击图,媒体依次出示竖式;点击物品,可将所买的物品拖动到括号中。) 2.问:说说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师:这是我们昨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媒体出示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还要来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说明:延续昨天的情景,以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作为引进,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新授: 探究一:验证乘车方案。 1.师:昨天我们为去博物馆设计的乘车方案中还有2个方案,还记得吗(媒体出示:第8页主题图和方案:二(2)班和二(3)班合乘一辆车, 二(1)班和二(4)班合乘一辆车 . )

师:我们先来看第2个方案(媒体出示),请你们用竖式进行计算。 交流汇报: (1)先让学生汇报二(2)班和二(3)班:30+35的计算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一一演示计算过程,全班核对。) (2)问:在计算36+34时,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回答:我发现个位上相加后是10。) 问:那怎么办呢个位上到底写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媒体出示借助小棒的演示:10根小棒扎成一捆。这里可反复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 问:现在有几捆是几根小棒呢个位上写几十位上写几 师:谁来完整地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回答:相同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个位上6+4=10,个位上写0,然后向十位进1,再算十位,3+3再加进上来的1等于7,在十位上写7,结果是70。)(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36+34=70(人) 3 6 4 + 3 1 7 0 (多请几生说说计算过程,师并板书竖式。) 问:结果正好等于70,说明这个方案可行吗 (学生可能回答:也是可行的。) 2.师边指着板书边说:我们发现,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0,10个一就是1个十,在个位上写0,个位满十后就向十位进一,在十位上写个小小的1;十位上3+3再加进上来的1等于7,在十位上写7,这就是进位加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设计意图说明:在验证乘车方案的过程中,培养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并初步感知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揭示今天的课题。】 探究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1.师:我们小朋友真聪明!设计了2个方案都是可行的,再看第3个方案中(媒体出示),二(1)班和二(3)班合乘一辆车,行吗 问:你是怎么想的能验证你的结果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竖式计算。) 问: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回答:相同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个位上6+5=11,个位上写1,然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1---P1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实行计算。 3、能使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实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协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能够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 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_说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说课稿 一、教材结构与容分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了一些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是一年级下册《加法和减法(二)》中的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为多位数加法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学习这部分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的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及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能力目标方面,培养分析、观察、概括的能力,从已有知识中升华出新的知识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 2.在进位加的笔算过程中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整地掌握笔算加法的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学会正确计算。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和难点,达到本节课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学法 数学是培养人的思维的学科,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基于本节课的特点,重点采用问答式和课堂讨论的方法。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 1. 引出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加法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 写格式,会正确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4、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游戏教学法。3、“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直尺。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开火车口算 30+40=40+50=33+6= 20+60=83+5=50+5= 2、指名说说以下几个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73 、6 3、40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察情景图,获得信息。 师:你们看通过观察课本P8中的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看见有四个班是2-1班35人,2-2班32人,2-3班37人,2-4班34人,有两辆车,每辆车只能乘坐70人。) 师:好的,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2、通过提问,引入方法。 师:现在谁能帮老师一个忙?“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通过学生说板书: 1班和2班2班和3班 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你们看这样行不行?1班和3班,3班和4班。 生1:不行。师:为什么不行?(生说:因为加起来就超过70了。)对,这样就超载,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生2:可以。师:那你说说怎么分配的?(生:1班和2班,2班和3班)那你说一说,你的理由。师:如果把1班和3班安排到一辆车那1班加3班的人数加起来就超过70人了。 3、验证方案,列出算式并板书。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1.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加起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 2.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会用竖式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重点 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磁力板、小棒。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0+4050+2025+2070+1647+285+3 (二)探究新知

1.导入:34+5怎样口算? 引导学生回答:先算4加5得9,再算30加9得39.教师明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首先学习不进位加。(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横式:34+5=_________ 教师演示:先在磁力板上摆出3个整捆的和4根单根的小棒表示34,再在4根单根的小棒下面摆5根单根的小棒。 学生讨论: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应该把5根小棒和哪一部分合起来?引导学生得出:5根单根的小棒要和4根单根的小棒合起来。 教师讲解:写竖式时一位数5要与两位数的个位数4对齐,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空出十位的位置写上加号,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表示等号。 边讲边板书: 教师提问:写坚式时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哪一位对齐?为什么?

(2)教学计算方法。 教师演示: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一共是9根单根的,3个整捆的。 教师讲解: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也就是把个位上的4和5相加,得数写在横线下面的个位上,整捆的小棒有3捆,也就是3个十,在横线下面的十位上写3. 在原板书的基础上继续板书: (3)阅读教科书例1,填上得数。 教师说明:书上虚线方框中的式子是为了说明计算过程,以后做题时不用写出来。 (4)反馈练习:完成第75页做一做。 32 6=3+45=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对位,然后写在书上。订正时强调:一位数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得数的个位也和个位对齐。 3.教学例2.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曹晓荣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2、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发展数感。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出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口算: 80+7 35+8 42+5 32+9 ......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出示例1的情境图。学校跳绳比赛活动,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红跳了多少下?小军跳了多少下? 二、交流共享 明确问题:“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小军比小华多28下”是什么意思?分别怎样列式?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算式,提问: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是怎样算的。在此基础上,在指名说说,并适当加以点评。对于不同的口算方法,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板书。 引导学生总结两道算式的共同点,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交流中小结:这两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只是第一道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相加时需要进位。今后在口算时要注意适当加以区分。 三、反馈检测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的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 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第1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第2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选出其中一组题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的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验证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根据要求在教材上填表。 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让学生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五、课堂作业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学生的自主合作归纳笔算加法的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情境图、计数器、小棒。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开火车的形式,最后一小题要求学生说出算法) 20+30= 30+5= 4+20= 25+3= 4+23= 2、师生评价。(前4小题学生能说出结果即可,最后一小题要求学生说出算法) 师:小朋友们的表现真好,老师好喜欢你们,希望你们接下来的表现也有这么棒!好吗?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车吗? 生:(喜欢) 师:喜欢什么车呢?能告诉老师吗? 生:(小轿车、摩托车、自行车、大卡车、公交车……) 师:很好,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喜欢这些车子,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些车。 师出示情景图 35辆32辆34辆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并说说你从这幅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轿车35辆,大卡车32辆,公交车34辆) 师:小朋友们真棒!是啊,公路上的车子真多,所以啊,我们在公路上行走一定要小心。好了,同学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小轿车和大卡车一共有多少辆?大卡车和公交车一共有多少辆?小轿车和公交车一共有多少辆?小轿车、大卡车、公交车一共有多少辆?小轿车比大卡车多多少辆?……)交流后汇报。 师:很好,老师选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 生:好 师:用卡纸板出问题“小轿车和大卡车一共有多少辆?”请同学们齐读题目两遍。 师:指名学生列出算式: 生:(35+32= )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用35+32呢?

两位数加两位数(2)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教科书P11例3的内容。练习二第3、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 1 0,要向十位进 1 的道理。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 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板演: 2、口算: 34+53 ( 1 )7+68+4 9+5 6+8 7+5 3、订正演 算: 5+86+64+6 提问: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 4、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将34+53 这道题中的34 改成37。变成37+53,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个位相加满十) 教师说明:个位上的数相加够十了,我们可以说,个位相加满十,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题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新课。 1、看教科书P11例3。 (1)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提问:看这幅图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回答? 看P8回答:二(1)班有多少人?(36人)二(3)班有多少人?(35 人)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请列式 列式:36+35=

怎样算36+35,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说说用小木棒是怎样算的。 提问: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6根和5根合起来是几根?表示几个什么? 得到6捆11 根 提问:11根里有没有10个一,10个一是()个十,够10个一可以怎样?(捆起来)捆起来是1个什么?(一个十)也就是1捆。这时我们再算算一共有几捆几根?(7捆1根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71) 追问: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的1捆是哪来的? 教师说明:6根加5根是11根,也就是11个一,10个一捆成1捆,变成1个十,1个十放在十位,同学们记住,这就是个位相加满十了,是一个十,要把它放在十位上,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追问:个位满十,十是10个什么?(10个一) 向十位进1,1是1个什么?(1个十) (2)根据上面用小棒摆的过程,写竖式算一算。 提问:怎样写竖式?(相同数位对齐。) 3 6 + 3 5 提问: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好算,还是从十位加起好算?说说你的想法? 请看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从个位加起。)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时要从个位加起。 提问:个位6加5等于几?(11) 个位满十了,要把这个十放在哪位上?放在十位上要写几?为什么写1?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要把这个十放在十位上,十位上只能写1,这就叫做个位满十, 向十位进1。 提问:向十位进1的1,写在哪儿?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为什么不能写在横线下面?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可以在十位上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个小1,这个小1, 叫做进位1。表示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1。 3 6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