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政治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跨考)

Born to win

2012 年秋季集训营入营测试卷-政治

考试时间:120 分钟总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1~16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圣经记载道,上帝用尘土(即指大地泥土)造人,将生气(即指灵)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对这一观点,从哲学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准确地说明了世界的本原 B.把上帝当作“造物者”

的客观唯心主义 C.圣经中的“上帝造人”是主观唯心主

义的观点 D.“上帝造人”是一种社会意识,正确的反映

了社会存在

2.《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 B.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人们的实践结果往往

因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

又统一的关系

3.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一论断表明()A.认识是实践的先导 B.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C.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4.马克思指出:“在同一时间内,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另一种属性来说,必然保存或转移价值”。这一段话说的是()

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及其作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及其作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及其作用

D.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及其作用

5.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

B.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搞清楚什么是马克

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

政基础

6.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说“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这说明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

精勤求学自强不息

A.实现对农民的领导B.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C.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D.建立广泛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

7.面对深化市场取向改革的阻力,邓小平观点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可保障社会公平公正

C.具有社会主义性质D.可实现经济结构平衡

8.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解决的问题是()A.举什么旗的问题 B.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

标的问题 C.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

风貌的问题 D.人民行为规范的问题

9.“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站在民族灾难的风口浪尖,奋起搏击力挽狂澜的人;他是受过严格儒家思想教育的传统士大夫,但历史却又把他造就成了一个目光敏锐见识超群敢于超越自我向外学习的思想家、实干家;他把他的足迹留在祖国南海边抗击英军的炮台上……。”这则材料歌颂的是()

A.林则徐B.王韬

C.郑观应D.魏源

10.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D.国家独立人民富强

1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的问题》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B.社会主义荣辱观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马克思主义

12.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B. 为人民服务

C.精神文明建设D.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13.青年马克思在谈到选择职业的理想与价值时曾经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对职业价值的追求,归根到底目标是()A.爱岗敬业B.奉献社会

C.实现自我D.服务群众

14.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B.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C.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D.罪刑相当原则

Born to win

15.博鳌亚洲论坛2010 年年会于4 月9 日至11 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年会的主题是()A.团结合作,共度危机 B.消除分歧,共

度危机 C.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

现实选择 D.低碳经济:亚洲可持续发展

的现实选择

16.2010 年2 月18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对,在华盛顿会见了(),外交部表示美方的行为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严重损害中美关系。

A.刘晓波B.李洪志

C.热比娅D.达赖

二、多项选择题:17~33 题,每小题2 分,共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静、动,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而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18.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A.邯郸学步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唇亡齿寒D.吐故纳新

19.商品的内在矛盾有() A.商品和

货币的矛盾 B.相对剩余价值形式与等

价形式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的矛盾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20.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机器B.耕牛

C.厂房D.原材料

21.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作的《论新阶段》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个对中国革命各个方面都起了特别作用的口号——“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毛泽东说:“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洋八股必须废止”;“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建设“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应()

A.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B.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示出来

C.深入浅出地贴近人民群众D.消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2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应采取何种态度,毛泽东这样分析:“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

精勤求学自强不息

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向前发展。”以

下选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A.生产力落后的中国需要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B.当

时中国资本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C.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对无产阶级有利D.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

能够引导和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

23.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

在()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 B.新

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D.马

克思主义与民主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

24.邓小平强调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长期不动摇。胡锦涛进一步指出

党的基本路线重要性是()

A.党和国家的生命线B.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C.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D.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25.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下列对改革开放理解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革开放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改革开

放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开

放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26.胡锦涛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应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应()A.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 B.优

先发展信息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 C.加快发展现

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D.加快发展

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27.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政党制度的初步形成。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

A.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B.一种新型

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 C.政治制度

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D.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完善性的体现

28.美国众议院置中美关系大局和国际关系准则于不顾,悍然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中国政府对

此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因为美众议院的行径实质上()Array

A.违背了美国人民的愿望,也不符合美国利益

B.是进一步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Born to win

C .企图强化美台军事关系,为增加售台先进武器提供法律依据

D .是霸权主义的表现 29.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了英国人赫德对中国戊戌变法的看法,赫德的意见如下:皇帝的 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关于戊戌变法评论正确的是( )

A .维新派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B .维新派主张

维持君主专制制度 C .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

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 D .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

思想启蒙的作用

30.毛泽东说过,只有具有了这种崇高精神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说的这种崇高精神是指( )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B .爱国

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精神 C .毫不

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 .树立积极个人

人生态度的精神

3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中,社会主义民主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 性质和内容 B .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C .公平正义观念是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集中体现 D .权利义务观念,要求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

32.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指出 “十二五”历史发展时期的定位是( )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B .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C .构建和谐社会

的关键时期 D .政治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

33.2010 年 7 月,西部开发工作会议,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 中居于优先地位。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 )

A .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 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B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西部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C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作用,全面增强西部大开发活力

D .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分析题:34-3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 题纸相应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精勤求学自强不息

6 恩格斯:“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

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材料2

李瑞环:“我们的目标在哪里?动力在哪里?智慧的源泉,是非的标准,克服困难、坚持原则的勇气在哪里?统统在这里,在为人民靠人民之中。”

材料3

据医学史料记载,17 世纪 20 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 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血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材料4

《吕氏春秋·察今》有这样的记述:“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结合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 1 和材料 2,如何理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否说明人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创造者?

(2)材料3 体现了什么认识论原理?

(3)请分析材料4 中包含的唯物辩证法原理。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强调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 年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深化了对于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重大创新与转变。

材料2

摘自 2010 年05 月04 日新华网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摘自2010 年10 月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材料3

Born to win

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增长9.7%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资源环境生态代价过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发展。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得到高度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得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要得到切实保障。当前,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供更多的物质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真正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摘自 2010 年05 月04 日新华网材料4

随着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粮食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但我国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科技水平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继续存在,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已从2003 年的3.23∶1,扩大到2007 年的3.32∶1。这是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好字优先,就是要坚持城乡统筹,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从2000 年到2007 年,东部地区江苏省的生产总值从8554 亿元增加到25560 亿元,西部地区青海省从264 亿元增加到760 亿元。虽然东部、西部的发展都很快,但差距明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在努力提高不同区域经济总量的同时,不断提高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

当前,我国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依然过高,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居世界前列。2005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26 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左右。但同期我国消费石油、原煤、粗钢、水泥和氧化铝分别约为世界消费总量的7.8%、39.6%、31.8%、47.7%和24.4%。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能源、资源代价过大,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摘自 2010 年05 月04 日新华网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说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3、4,说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坚持好字优先。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24 年至1927 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国主义军阀的革命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成

精勤求学 自强不息

8

立以后的第一次大革命。这次革命运动席卷全国,规模之宏大,发动群众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中国近 代革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1923 年 6 月 12 日至 20 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主要议程是讨论中国 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大会提出,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党革命运动为中心,决定同国民党的联合 战线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共产党员应该加入国民党”,“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 命知识分子集中于国民党”。

1924 年 1 月 20 日至 30 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由孙中山主持。会上,对 三民主义“民族、民生、民权”进行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同中国共产党的民 主革命纲领在主要原则是一致的,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 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这是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践民主革命纲领和统一战线政策的重大胜利,也是孙中山推 进中国革命的巨大历史功绩。

材料 2

摘编自新华网 蒋介石于 1937 年 9 月 23 日发表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指 出了团结救国的必要,表明了他的抗日立场:“集中整个民族力量,自卫自助,以抵暴敌,挽救危亡。”至 此,从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标志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受到全 国人民和民主党派的热烈欢迎。它的伟大意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 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但这次 国共两党的合作,必然会造成统一战线中的矛盾和冲突,必然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尖锐复杂的斗争局面。

摘编自中国政协新闻网

材料 3

2009 年 5 月 26 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一行。 已有的事实显示,两岸关系在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幸逢难得的历史契机。国共两党领导人 正在把两岸关系推向历史的新起点。

请回答:

摘自中国新闻网 (1)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有过合作,也有过分裂。你如何看待国共两党关系的这种变化?

(2)材料 2 中,为什么说“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必然会造成统一战线中的矛盾和冲突,必然会出现 难以预料的尖锐复杂的斗争局面”?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 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材料 2

——《邓小平文选》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坚持依法治国,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与国家前 途、民族命运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不可分。依法治国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障,

Born to win

符合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利益的需要。

党和国家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国家法治建设的认识和态度十分明确。如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后,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有这方面的内容。

依法治国最核心和关键的问题是依法治权,约束权力服从宪法和法律,不允许权力凌驾于法律、个人超越法律。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立法质量,使既有法律成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良法,并以此为据加强对权力的约束监督,使之在法律授权和允许的范围内规范行使。

依法治国要维护高度的司法权威,否则,维护人民利益就是空话。我国国情是社会法治基础薄弱、社会法治意识脆弱,法治建设任务艰巨。要制止对司法指手画脚发号施令,以缠访闹访给司法施加压力,拒不执行司法裁决甚至暴力抗法的行为。社会监督司法和司法队伍自律,是提高司法质量的必要条件,必须加强;但同时应避免出现司法活动一无是处、司法机关不可信任的舆论效果。

依法治国不是虚幻的口号,必须在各项事业中落实,需要全社会各层面、各主体强化法治精神,信法守法护法,依法履行义务,行使权利。公众不是从书本而是通过实际生活的亲身体会或所闻所见,理解法律和司法对保护自己权益的有效作用,并以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为榜样,提高法治意识。应该以依法治国的实践为教材,在全社会倡导法治意识、培育守法习惯,以此促进和保障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真正得到落实。

摘自新浪网

材料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依法治国居于核心位置。树立主权在民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主权在民”原则在我国宪法上的体现。这一原则要求宪法和法律应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法治应当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基础,并实现民主的法制化和法制的民主化。依照主权在民原则,国家机构应当依法民主选举产生,并且通过宪法和一系列基本法律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大权威理念。宪法和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法律极大权威是人民意志和利益至上的具体体现和保障。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反映,是它的具体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了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当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一是切实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坚决反对从本部门、本地区利益出发,制定和推行一些违反法治原则和法律具体规定的“土政策”、“土办法”;二是突出强调政法部门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二把手严格依法办事;三是政法部门的党组织必须切实贯彻党中央确立的”依法执政”方针。

摘自人民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 与材料2,简析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

(2)根据材料3,回答我国为什么要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八年筹办,半年举办,上海世博会不负众望。“东方之冠”中国国家馆、“沙漠之舟”沙特阿拉伯国家馆、优雅浪漫法国国家馆、朝气蓬勃非洲联合馆、“山水心灯”台湾馆、流光溢彩石油馆……徜徉世博园区,仿佛周游世界,不啻“头脑风暴”。上海世博会在世博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展示环保低碳技术,首次

精勤求学自强不息

设立城市最佳实践区,首次专门为残疾人设立生命阳光馆,参观人数首次突破7000 万人次……无数个“首

次”,是中国对世博会的独特贡献,是集世界智慧于大成的文明结晶。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2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精彩的盛会。近6平方公里的世博园仿佛是一个地球村。一座座风格迥异、造型别致的建筑物毗邻而居,随风舞动的英国馆、枫叶造型的加拿大馆、型如丝路宝船的沙特馆等各具特色,尽情挥洒着人类智慧的奇思妙想。世界各国的文化瑰宝纷纷闪亮登场,中国的战国铜车马、希腊的雅典娜神像、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的传世之作、丹麦的小美人鱼、塞舌尔的亚达伯拉象龟等世界稀世文化珍品,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平均每天 100 多场、总计2万多场次的文化演艺活动,荟萃了绚丽多姿的各国文化精髓,给人心旷神怡的精神享受。全球许多政治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莅临中国,在上海世博会系列论坛上发表真知灼见,探讨未来世界,碰撞出无数睿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启迪。上海世博会犹如一部写在大地上的百科全书,构成一幅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美好画卷。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上的讲话《让世博精神发扬光大》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简要分析上海世博会为什么能够实现无数个“首次”?

(2)分析温家宝总理把上海世博会比喻成“一幅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美好画卷”的寓意。

Born to win

2012 年秋季集训营入营测试卷-政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B 5.A 6.B

7.A 8.A 9.A 10.D 11.C 12.B

13.B 14.C 15.C 16.D

二、多项选择题

17.BC 18.BD 19.CD 20.ABC 21.ABC

22.ABCD 23.AC 24.ABC 25.ABC 26.ABCD

27.BC 28.BD 29.ACD 30.AC

31.ABC 32.AB 33.ABCD

三.分析题

34.[参考答案]

(1)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自己的“历史”,即通过自己的人生谱写了自身个体的“历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唯物史观在考察人的历史作用时,对历史的参与者与历史的创造者作了区分,认为凡是社会中从事一定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因此,不能从“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得出人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创造者的结论,人们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2)通过给人输血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输羊血的成功和大量受血者的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死亡,直至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血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3)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近”与“远”存在着横向联系。“以近知远”,是因为一事物与“四面八方”的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比如:“瓶水之冰”是近,“鱼鳖之藏”是远,两者都与“天下之寒”相联系,因而可以以近知远,见“瓶水之冰”,知“鱼鳖之藏”。“今”与“古”存在纵向联系。“以今知古”,是因为“今”与“古”处于“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总是从过去的事物发展而来,又向未来的事物发展而去。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以今知古”和“前后相继”均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即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要学会同一中把握对立,对立中把握同一。

③现象与本质是相互联系的,人们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人们可以根据“所见”的事物,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知道、了解“所不见”事物的属性、状态和规律。“堂下之阴”、“瓶水之冰”是“所见”,是现象;“日月之行”、“天下之寒”是“所不见”,是本质。现象与本质相互联系,人们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精勤求学自强不息

2 ④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日月之行”、“天下之寒”是原因,“堂下之阴”、“瓶水之冰”是结

果,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把握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⑤系统和要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脔肉”,是“一镬”、“一鼎”之肉,它们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味”“调”相同,因而可以“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35.[参考答案]

(1)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具体表现在: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方式除了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之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能够不断开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②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发展,其中就包含着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呈现的规律,就是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随经济增长而不断优化和升级,这些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过程,也就是不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离开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社会发展无法又好又快。因此,我们要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我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好字优先:

①坚持好字优先,就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供更多的物质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真正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把加强农业基础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要坚持城乡统筹,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③坚持好字优先,就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在努力提高不同区域经济总量的同时,不断提高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

④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坚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36.[参考答案]

(1)①国共两党在国民大革命时期进行第一次合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分裂,在抗日战争时期再次合作,在解放战争时期又分裂。因此,国共两党的关系在中国近代史上呈现的特点是:由合作到分裂,从再次合作到再次分裂。

②两党关系之所以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以下因素的制约:第一,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中共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第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时,两党从民族利益出发,就能够实现合作;当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时,两党斗争加剧,甚至分裂。第三,国际政治力量的态度和国

Born to win

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与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够促进两党合作;反之,两党矛盾扩大,关系恶化。

③从两党关系由合作到分裂,从再次合作到再次分裂,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求同存异,就能够实现合作,推动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统一。第二,合作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共的倡导和推动。分裂内战局面,主要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内战,以及国际反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导致。第三,两党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携手,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2)①抗日战争时期,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虽然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它把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团结起来进行抗日,但是由于阶级成分的复杂和利益的差异,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

②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国共双方虽然都有自己的政权和武装,但双方力量不平衡。国民党掌握着全国政权和军队,在实力上处于优势地位,而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中国人民革命力量的真正代表,因而有政治上的优势。国共双方力量的不平衡,加之国共两党的阶级性质根本不同,而且带有明显的阶级对抗性,因此,国共两党矛盾和冲突有其必然性。

③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组织,都有自己的抗战纲领、抗战路线和领导的战场,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共同抗日的前提下,各自决定自己的行动方针。所以,在处理国共两党关系和共同抗日的问题上,不能够像第一次合作那样采取“党内解决”的方式,只能采取临时协商的特殊形式解决。

综合以上三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两个代表不同阶级利益和政治要求,具有根本不同的政治目标的党派之间的合作。而此次合作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的上述特点,必然会造成统一战线中的矛盾和冲突,必然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尖锐复杂的斗争局面。

37.[参考答案]

(1)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

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④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⑤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⑥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⑦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2)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

在当代中国,树立法律权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律权威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由于法律是一种超越于任何个人之上的普遍性规则,并且具有稳定性和

精勤求学自强不息

连续性,尽管领导者会变动和更迭,但政治统治与社会秩序仍将会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因此,我们要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少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努力树立法律信仰。第二,积极宣传法律知识。第三,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38.[参考答案]

(1)上海世博会之所以能够实现无数个“首次”,主要是因为:第一,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得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是上海世博会之所以能够实现无数个“首次”的经济条件。第二,上海世博会能够实现无数个“首次”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坚定支持的结果,同时,也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升的结果。这些是上海世博会之所以能够实现无数个“首次”的政治条件。

(2)第一,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虽然世界各种文明的相互融合在加深,差异在缩小,但是全球化的发展并不必然促成同一的全球文化,形成同一的世界价值体系。因此,我们不能否认文明多样性是当今世界基本特征这一客观事实,应该承认当今世界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值得骄傲的传统文化,各种优秀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而且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才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第二,各种文明应该加强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各种文明虽然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任何文明都不能离开世界文明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因此,要以平等开放的精神,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科学和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