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

第三章区域产业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理解区域产业结构

相关理论;熟练掌握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要经过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三个阶段。各产业的内部结构演进也存在一定的规律,第一产业一般会经过以种植业为主,到以畜牧业为主的阶段;第二产业内部会经历以资源密集型为主,到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再到以资本密集型为主,技术密集型为主,最后到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阶段;第三产业会由以普通商贸业为主,到以金融、保险、信息等新兴第三产业为主的阶段。

(2)确定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和主导产业的条件。确定区域专业化部门的最主要指标是区位商,一般情况下,区域专业化部门的区位商要大于1。在使用区位商时应该注意部门产品的产销平衡及出口状况、地区的消费结构是否与全国一致、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是否与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地区总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相一致,如果本国该产品一半依赖进口,则区位商需要大于2才能作为专业化部门,如果该产品多数出口,即使区位商小于1,也应确定为专业化部门;如果地区的消费结构同全国不一致,该产品主要供区内消费,即使区位商大于1,也不能作为专业化部门;如果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地区总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不一致,就不能用职工人数指标计算区位商。区位商大于2,且比较优势系数、需求收入弹性、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且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化部门可作为主导产业。

难点——(1)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在待开发阶段,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多为小规模的资源型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成长阶段,工业比重迅速提高,迅速超过农业的比重,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加工业迅速发展;在成熟阶段,产业结构变动比较缓慢,汽车、石化、精密机械等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占较高的比重;在衰退阶段,产业结构水平很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其产业结构特征同成熟阶段基本相同。反过来,根据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应该能够判断出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注意,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区分要靠经济增长率和GDP及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国的地位的变化等指标。

(2)区域专业化部门与非专业化部门的区分。专业化部门是直接或间接为外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门,非专业化部门是指为地区专业化部门和主导产业配套的辅助部门及为地区消费服务的自给部门。一般情况下,煤炭、电力等部门主要是为本地区服务,虽然区位商很高,但不能作为专业化部门。但是,对于能源基地来说,煤炭和电力部门是输出部门,也应作为专业化部门。

●学时安排:10学时。

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完全排斥产业结构升级。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前提是竞争均衡,也就是说,经济制度有足够的灵活性以维持均衡价格,无论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的角度看,资源都存在着长期的有效配置,即帕累托最优。这意味着所有部门的要素收益率都将等于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既然如此,那么在任何既定的时点上,部门之间劳动和资本的转移都不可能增加总产出。因而,产业协调和产业转换是不必要的。

以W.罗斯托(W.Rostow)为代表的经济增长阶段论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一个结构转换过程,一定的经济增长阶段与一定的产业结构相对应,经济增长是由主导部门依次更替的结果。罗斯托指出,一个或几个新的制造业部门的迅速增长是经济转变的强有力的、核心的引擎,因为这些具有新的生产函数的主导部门会发出各种扩散效应,从而使经济增长产生飞跃。在此过程中,当旧的主导部门减退时,新的主导部门便会诞生。因此,“增长的完整序列就不再仅仅是总量的运动了,它成了在一连串的部门中高潮的继起并依次关联于主导部门的序列,而这也标志着现代经济史的历程。”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所谓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部门、各产业之间按照一定经济技术联系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础;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新的增长的必要条件,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促进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各产业间在生产规模上的比例关系,它反映资料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配置是否合理的问题。如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生产资料部门与消费资料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各部门内部之间的数量是否合乎比例,这些比例关系主要体现产业结构的量的特点。二是各产业、各部门之间以投入产出为基本内容的关联关系,以此分析产业结构优化组合带来的经济效益,它反映资源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利用效率和质的特点。区域产业结构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综合,区域经济发展不仅依赖于各产业规模的绝对扩张,而且还必须依赖于产业结构质的改善,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可以说,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技术进步推动下的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一、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对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动因做出最早研究的当推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其著名的《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异,并将这种差异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联系起来。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这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高收入的产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弟定律。

配弟的这一发现一直没被重视,直到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在其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研究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并通过对40多个国家的截面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

一步提高后,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是著名的克拉克定律。

由于克拉克定律是建立在配弟定律基础之上的,或者说是对配弟观点的印证。因此,经济学说史上将配弟的观点和克拉克的观点综合称为“配弟—克拉克定律”。“配弟—克拉克定律”不仅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结论。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或地区,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相对越小,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就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或地区,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就越小。

二、库兹涅茨法则

在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被誉为“GNP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进一步收集和整理了欧美主要国家长期统计数据,不仅从劳动力分布,而且从国民收入方面对经济结构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出了分析,从而大大推进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他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A.I.S三大部门,其中A代表农业部门(包括农业、林业、渔业和狩猎业等),I代表工业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供水、运输和通讯等),S代表服务部门(包括商业、金融、不动产、政府、教育、科技和文化等)。以此为基础,将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分布结合起来,分析了各产业相对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加深了对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变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从而得出结论:随着现代经济增长,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和按人口平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各产业不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劳动力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其变动的一般趋势是农业部门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都趋于下降;而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都趋于上升,但在这两个部门中,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的变化趋势略有区别,工业部门在产值份额持续上升的同时,劳动力份额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业部门在产值份额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的同时,劳动力份额上升幅度较大。不仅如此,这三大部门各自内部也会发生显著的结构性变动,其变动趋势是:制造业上升幅度最大,大约占工业部门份额上升的2/3;在制造业内部,与现代技术密切联系的新兴部门增长得最快,其在整个制造业总产值和劳动力中占的相对份额都是上升的,相反,一些传统生产部门的产值和劳动力的比重则是下降的;在服务部门内部,教育、科研和政府部门的相对份额趋于上升。

三、钱纳里标准结构

库兹涅茨的研究是以发达国家为对象的,而对于典型的二元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是否适用呢?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更加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

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出一个著名的“世界发展模型”,由发展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他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结构与之相对应,如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00美元时,农业的产值份额为22.8%,工业的产值份额为27.6%,服务业的产值份额为41.1%,基础设施的产值份额为8.5%;农业的就业份额为43.8%,工业的就业份额为23.5%,服务业的就业份额为32.7%。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

业结构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如当人均国民收入由400美元飞跃到1000美元时,农业的就业份额降至25.2%,工业的就业份额升为32.5%,服务业的就业份额升至42.3%。这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是否“正常”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霍夫曼系数

配弟、克拉克、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演变的研究。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以至于人们往往将经济增长过程同“工业化”过程等同起来,著名德国经济学家W.霍夫曼(W.Hoffman)以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相对份额的变化为基础,对20多个国家工业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把工业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系数为5(±1);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迅速发展,消费品工业趋于下降,霍夫曼系数为2.5(±0.5);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增长,并已达到与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系数为1(±0.5);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化得以实现,霍夫曼系数为1以下。因此,在工业化进程中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即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

此外,日本经济学家赤松(Kaname Akamatsu)从一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出发,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雁行形态理论”。认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相适应,使产业结构国际化。

第二节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基本理论

任何区域经济系统都是由一定的产业及其结构组成的,区域产业结构状况是区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上述关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是评价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参照标准,但仅以此来认定,还是不够的。分析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还必须从区域现实情况来考虑。只有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分析既全面又深入,既科学又切实可行,才能真实地评价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一、资源禀赋标准

在已形成的区域产业结构中,如果比较多地利用了本区域相对丰富、价格相对较低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那么,这些商品的生产成本就比较低,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这样的区域产业结构就是比较合理的。所谓资源结构,就是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各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供给价格也就不一样。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的显著特征,就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供给比较充分,价格相对较低的生产要素即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得到了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与其相对应的产业和产品得到了优先、重点发展。相反,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相关产业所占比重不大,没有得到重点发展;或者区域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的相关资源并不具有比较优势,区域的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相互“错位”,那么这样的区域产业结构就是不合理的,需要重新调整。例如,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丰富、具有比较优势,而资金比较紧缺和技术水平比

较低、具有相对劣势的区域,如果形成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就是比较合理的。反之,如果形成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则这样的产业结构就是不合理的,最终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二、地域分工标准

区域系统是复杂的,一个大区域包含着若干小区域,一个小区域又包含着若干更小的区域。因而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都是国民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主导产业担负着区域分工职能。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优势,如果各区域都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优势,建立起以优势生产要素为专业化部门的产业结构,通过专业化部门产品的大量对外输出和交换,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分工就得以实现。而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可以使各区域都获得比较利益,从而使大区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这样的区域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否则,如果区域未形成专业化部门,未能与其他区域进行较为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担负不起区域分工的职能,那么,这样的区域产业结构就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达不到更大或全国区域系统最优目标,将会被舍弃掉。

因此,区域产业结构,一要必须充分体现全国各区域合理分工与国家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二要必须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和局部服从总体原则设置产业发展,不能追求自成体系。

三、产业关联标准

任何区域内的各个产业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就是区域内部的产业关联,它主要是指区域内部产业之间存在上下游关系,相互依赖性强,联系非常密切。例如铁矿开采业、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开采出来的铁矿供应区内钢铁冶炼企业进行冶炼,钢铁产品又供应区内机械加工企业生产各种机械产品。它们都是直接的上下游关系,关联度很大。区域内部各产业关联度越大,区域经济凝聚力越强,则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也越大,这样相互配合、相互衔接、比例适当的产业布局在一个区域内能获得聚集经济效益。各产业之间彼此提供获取正外部经济的利益,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尤其是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之间是否协调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主导产业一般来说都是资金密集、技术先进、规模较大的产业,它与非主导产业的关联度大,可以将其优势辐射到区域的相关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较快发展;其二,主导产业的发展不可能是孤立的,而是需要相关的非主导产业的配合和支持。主导产业只有得到相关产业的扶持和滋养,才能够健康发展,从而使整个区域经济系统高效率地运转。否则,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将成为不可能。

四、产业弹性标准

任何区域产业结构都不可能永远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总会在某一时点后进入停滞或衰退期,这就需要对产业结构及时进行调整和转换。若区域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则调整起来比较顺利,速度比较快,代价比较小,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利;若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弱,则调整起来困难重重,速度慢,代价大,对区域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因为区域产业结构依存的条件会经常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区域产业结构具有重组弹性。根据区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保持区域产业结构的重组弹性,关键是保持创新活力以不断地以朝阳产业替代夕阳产业,从而保持旺盛的区域产业新陈代谢机制,使产业结构演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和阶段。而如果区域产业结构刚性很大,应变能力差,那么它对已经变化了的客观条件反应迟钝,不能及时

转换和升级,只能错失发展机遇。

五、产业收益标准

产业结构效益是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目标。如果一个区域的经济效益较好,并且这个较好的经济效益是由其产业结构带来的,那么这个区域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反之,就是不合理的。

一般来说,区域产业结构程度越高级化,结构效益就越好,这也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极力追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原因所在。但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必须扎根于区域的良好基础。如果区域基础水平较差,特别是劳动力素质过低,技术基础薄弱,与高技术产业衔接不上,就会导致高技术产业因缺乏区域支持而发育不良,不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的综合结果就是区域整体经济效益欠佳。因此,与区域基础相适应的技术的产业结构,才是效益较好的区域产业结构。

第三节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

与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相比较,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基本上遵循了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都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第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50.5:20.9:28.6,演变到1978年的28.1:48.2:23.7,再演变到2003年的14.6:52.3:33.2;三次产业中劳动力就业结构也由1952年的83.5:7.4:9.1,演变到1978年的70.5:17.3:12.2,再演变到2003年的49.1:21.6:29.3。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快速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并居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速度较慢,但已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二大产业;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速度较快,幅度较大,第二产业稳中略升,第三产业持续稳步提高。这些都表明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上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相符合。

但从各产业发展的具体水平和状态看,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与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的“一般模式”相比又有所差别,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的产出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产出比重严重偏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畸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严重偏低。导致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作为农业和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和产业政策的倾向。

二、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

从地区比较来看,中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旧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地区分布极不平衡。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偏集于占全国土地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西部地区的经济极为落后。面积占全国23%的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其工业产值只占全国的6%;面积占全国45%的西北和内蒙古广大地区,其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3%。这也就是说,西部地区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几乎没有近代工业,原始落后的农业和畜牧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占支配地位。

从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产值结构的变动,就业结构的变化不大。新中国建立以后,政府在区域发展上推行平衡发展战略,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实施了“三线建设”。所谓“三线”,是中央政府从国防需

要按照各地区战略位置的不同而进行的地域划分:“一线”地区主要是指沿海地区,作为战略前沿;“三线”地区是指长城以南,京广线以西的广大地区;“二线”地区就是介于一线和三线之间的地区。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三线地区,达到66.8%。经过30年大规模建设,初步奠定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基础。但是由于当时过份强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忽视了直接的人民生活所需求的轻工业、商业服务及现代农业的发展。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区域间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开始加速,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构成发生较大变化(见表3-1)。从1978年、1989年和2003年来看,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上升的幅度更大。这表明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具有同时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特点。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历年)统计数据整理计算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考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西部经济中的份额比较稳定,而以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的份额进入90年代以后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以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份额不断增加(见表3-2)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数据资料整理计算

三、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虽有时缩小,但近年来又出现反弹,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从与发达地区比较看,落后地区产业结构水平低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东部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产业结构优化程度高,已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它们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已低于5%,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突出,在50%以上。这种较高程度的产业结构带动了东部地区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较为落后,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特别是西藏、贵州等地,其产业结构层次低。2000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全国为15.9%,东部为11.9%,西部在20%以上;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全国为50.9%,东部为51.4%,西部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全国为33.6%,东部为40.2%,西部为31.1%。(见表3-3)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数据资料整理计算

(二)从三次产业比较看,落后地区产业结构极不协调从表3-3可以看出,西部落后地区第一、二、三产业之比为21.1:43.7:31.1,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这表明西部落后地区农业经济特色较为突出,工业化程度不高,三次产业发展极不平衡。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也同样不合理,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过低。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三)从工业结构来看,重工业过重,轻工业比重相对较小。

就工业内部而言,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结构变动的地域特征十分明显。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国家大规模投资西部地区“三线建设”,而且采取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忽视轻工业的发展,导致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区重工业化系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78年以后,虽然进行了结构调整,但由于重工业刚性大,轻工业发展又缓慢。因而,西部地区的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比重一直高于东部地区,而加工制造业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四、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一)中国落后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中国落后地区的产业基础总体上比较薄弱,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相比,目前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三大产业之间不能协调发展。农业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生产率很低,占用劳动力很多,导致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过低。

2、产业结构松散,产业间关联度低。这集中表现在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着显著的二元性,少量现代化工业与大量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中央投资兴办的雄厚的大中型企业群与脆弱的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同时并存,少数较发达的工业中心与广大落后的外围地区同时并存,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相互之间没有渗透与融合,各自沿着不同的轨道在艰难发展。

3、产业技术结构水平低下。落后地区整个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是在低技术水平上扩张,大都没有达到产业技术结构升级换代的层次,技术进步的过程缓慢,从而使新兴产业难以成长,老产业难以更新改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必须对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转换,以达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二)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1、科学、正确地选择并优先发展主导产业

(1)什么是主导产业?

所谓主导产业,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业结构中对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产业。这样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且关联度较强,对相关产业发展能产生强烈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在区域经济中,它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主导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运行和发展,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龙头”。主导产业对落后地区的经济“起飞”和经济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落后地区来说,首先要科学、正确地选择主导产业。(2)主导产业的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不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中,经济发展的冲击力之所以能够保持,是由于为数不多的主要成长部门迅速扩张的结果。而且这些部门的扩张又产生了对其他产业部门具有重要意义的作用。他把主导产业的作用概括为:

①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

②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

③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三个作用反映了成为主导产业的建立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3)主导产业的建立必需具备的条件?

一是足够的资本积累和投资;

二是充足的市场需求;

三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依据上述理论和中国落后地区的区情及产业发展现状,落后地区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4)落后地区选择主导产业时应考虑的因素?

第一、区域优势

立足区域优势,建立优势产业。区域优势产生于自然、经济、社会、区位等多种因素有利于生产的资源条件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某一区域拥有区外缺乏或者更优的资源条件及它们的组合,因而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时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在进行区际贸易时能获得比较利益。正是这种比较利益的存在,导致区域分工的出现,为区域内实行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建立主导专业化部门创造了条件。也正是这种比较利益以及大规模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才使得主导专业化部门能获得较高的利润和效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主导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演化成区域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因而,主导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的优势是来自于对区域优势的转化,而选择区域主导产业,自然也要以发挥区域优势为基本立足点。

第二、产业关联

主导产业之所以能够在区域经济中起“龙头”作用,关键在于它与区内其他产业存在着很强的关联度。主导产业通过与区内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产生对其上游产业的前向影响,对下游产业的后向影响,对平行产业、辅助和服务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旁侧影响,引起相关产业的扩张。对主导产业的单位投入,被投入产出矩阵传递到各个经济单位,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系统以乘数的效果增长。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越大,相对应的投入产出矩阵越大,其产生外部经济的能力就越强,从而能带动整个产业体系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是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于1957年发表的《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一文中提出的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它是指在国内外市场上某种产品需求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对比关系,用公式表示: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产品需求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

如果弹性系数大于1,该产品的社会需求收入弹性就大;反之,弹性就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是推动产业发展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原动力,其结构变化则是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的动力。需求收入弹性大的产业,其产品的增加由于能够带来更大的收入,从而能创造更大的需求。这类产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不仅其发展机遇好,而且发展效益也好,发展速度会更快,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占份额也会更大。这种具有较强增长潜力的产业就能成为主导产业。

第四、生产率上升率

这一选择标准也来源于筱原三代平。这里的生产率是指全要素生产率,它是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能源生产率等所有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加权平均。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技术含量就高,技术进步速度就快,就可能在相对国民收入上占有越来越大的优势,从面诱导资源向该产业移动。因此,具有较高生产率上升率的产业将在产业结构中占有更大的比重,选择了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实际上就是选择了技术进步最快、能带

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的产业。一般来说,在全要素生产率上,工业比农业、重工业比轻工业、加工工业比原材料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比一般产业上升得要快,具有较大的优势。

根据以上主导产业选择标准,结合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中国落后地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主导产业选择上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产业:

(5)落后地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选择哪些主导产业?

一是以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建材等为主体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二是以石油化工、磷硫盐化和煤炭化工为主体的化学工业;

三是以农产品加工、畜牧产品加工为主体的食品工业;

四是以自然、人文资源为优势的旅游业;

五是以大中城市和“三线”企业为依托的机电工业。各地应根据

各自的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一旦确定,就要进行重点发展,在投入和政策上得到优先保证,使之承前启后,有效地承担起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二)培植区域产业结构转换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跨越升级产业结构演进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或人均收入的增长,产业结构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规律性。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表现为地区转化部门的置换。由于区域条件的变化和产业技术的进步,这种置换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条件置换型,即因区域条件改变,原有产业被新的产业所取代;二是技术置换型,即原有产业通过更换技术基础,实现产业升级,如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的纺织、机械、钢铁等产业使其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这些就是产业演进的规律,具体来说,产业结构的变化是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重加工业--服务业的产业配置顺序发展的。但落后地区要想实现经济的超越发展,就不能完全遵循一般规律,等到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靠农业提供的剩余积累来发展轻工业,靠轻工业的积累来发展重工业。而是要在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和已有的重工业基础等有利条件,培植产业结构转换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提前将现代产业部门引入产业结构,以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为此,落后地区应注意分析区域条件及其变化,预测原有产业的“寿命周期”,规划并适时开发新产业,以保证新旧产业顺利衔接和转换。同时,还要开发和移植先进技术,依靠技术改造,增强产业活力,超前培植高新技术产业,提早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三)保护幼稚产业,淘汰哀退产业

1、幼稚产业及其保护

所谓“幼稚产业”,是指那些当时还不成熟、经不起竞争,且具有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的产业。对这种产业进行保护,扶持起竞争力,将来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能作出重要贡献,是十分必要的。德国经济学家、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李斯特(F.List)曾系统地提出了著名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他把经济发展看作是一个规律性的历史过程,并认为国家生产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而建立高度发达的工业又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而有必要对国内某一些产业进行适当的保护。他强调保护要有选择性和过渡性。根据这一理论,保护和扶持幼稚产业,首先要确定哪些幼稚产业必须要加以保护,即明确保护对象。其次是如何保护的问题。保护幼稚产业的目的是提高其竞争力,使它能尽快成长起来,因此保护的期限、范围和程度必须把握好。再次是采取何种扶持措施。对区域产业的保护和扶持措施主要是区际贸易保护、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金融和技术支持以及政府规制等等。

2、衰退产业及其退出

产业发展规律表明,任何产业都有一个产生、成长、壮大和衰落退出的过程。衰退产业是指因技术、成本需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逐渐失去竞争力和市场,产业规模逐渐萎缩,收益逐渐减少,从而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下降的产业。产业衰退是产业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在转轨经济中,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将步入衰退产业的行业。衰退产业如果没有潜力可挖掘而陷入困境,并给区域经济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和损失。那么理性的选择,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转换,让衰退产业适时退出。

(四)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产业结构转换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政府对产业经济活动的主动干预,它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实现产业超常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需要。产业政策主要是指示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确定产业布局、调节各产业间相互关系及其结构变化。与市场经济成熟的发达地区相比,落后地区应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因为,一方面,目前落后地区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而产业结构方面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另一方面,落后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够健全,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功能也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

根据已有经验,在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运用上,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产业政策应具有明确的指导性。产业政策要有能充分体现产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产业发展序列,对主导产业的规划和扶持要鲜明,解除瓶颈产业的力度要大,防止产业政策受短期行为弱化。

2、产业政策应具有体系的协调性,与其他经济政策能相互配合。

3、产业政策要致力于加快现有企业改造的步伐,培养推进型的“创新企业”。

4、产业政策要有利于引导各种类型的企业的健康发展,特别要注意促进乡镇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农村工业的发展,以推动区域内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化。

当前,落后地区产业政策的重点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支持社会效益显著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经济增长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具有先行性、基础性和公共性,需要投资额巨大、周期长,如交通、通讯、电力、原材料、能源等,因此一般投资者不愿进入。然而,这些产业对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是典型的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的行业,政府若不对其进行较多的投资,基础产品的供给就会明显不足。因此,这类产业应是产业政策关注的重点。

二是扶持高新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过程

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其产业化过程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过程,而且没有一定的基础,也很难做到,但它又是落后地区产业结构超前升级的捷径。因此,落后地区目前一般来说尚无投资能力和条件,不能盲目追求,而只能参照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经验选择技术发展方向。在技术进步上,主要是采取技术移植,而不是技术创新;在产业化上,主要是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与产品更新,而不是直接发展高技术产业。

三是帮助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是落后地区重要的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越落后的地区,其农业比重越大。因此,要摆脱贫困与落后,首先应该发展农业。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多地少和个体农民的小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的需求,制约着农

业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所谓农业产业化,“它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从目前来看,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还很低,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组织松散,农业整体竞争力较弱,农业产业链较短,中介组织发育滞后,产业化企业较少而且与农民之间的利益机制不健全,外部的限制因素也较多。因此,落后地区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目标,以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重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为先导,以完善一体化组织的内部利益联结机制为动力,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建立与国际市场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为保障,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是大力鼓励发展轻工业和民营工业,优化工业结构

按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发展过程正常地要依次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发展消费品工业,如食品、纺织、烟草等部门;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加速增长,消费品工业仍以较快速度上升而且产值仍占主导地位;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比消费品工业以更快速度增长,并逐渐占优势。中国落后的西部地区走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道路,实践已经证明这种工业化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资本品工业的大规模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技术和人才,而这些在落后的西部地区是十分稀缺的。因而,在目前西部地区重工业偏高、轻工业偏低的情况下,应突出发展轻工业,而且轻工业的发展也具备了条件,那就是有了比较雄厚的资本品工业为其提供物质技术基础。

在西部工业结构中,国有工业占有较大比重,民营工业占有比重较小。到上个世纪末,东部地区私营企业数占全国的比重为64.7%,而西部地区只占11.9%,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按销售收入)中,东部地区有328家,占65.6%,西部地区只有58家,占11.6%。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占41.9%,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差异很大,国有工业广东省所占比重最小,为21.6%,新疆最高,为83.1%,其中有19个省区市的国有工业产值比重超过50%,大部分为西部省区。因而,发展民营经济是落后地区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条件下的现实选择。落后地区必须积极运用民间的资本,通过民营的方式加快工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振兴。民营经济对于加快落后地区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营经济是高度市场化的经济,大力发展民营工业,有利于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的形成;有利于通过引入民营经济机制,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有利于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改善;有利于提高落后地区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

(五)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促进产业的空间转移

建立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客观上存在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由此产生产业与技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与转移的趋势。因为产业发展有个过程,即创新阶段--扩展阶段--成熟阶段--衰老阶段,处在创新阶段的产业一般出现在高梯度发达地区,而产业发展到衰老阶段后,一般会向低梯度落后地区转移。而如果高梯度发达地区的成熟产业不适时地转移出去,就会产生衰退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冲突,导致区域产业拥挤,区域经济陷入萧条乃至危机之中;低梯度落后地区如果能接受产业和技术转移,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就业机会,提

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并以此为契机累积经济起飞的条件。所以,产业梯度转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产业梯度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这一要求,区域经济关系才能协调。这一点已被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与许多国家内区域间产业转移的事实所证明。

中国目前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三大梯度地带,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和技术将逐步向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转移,落后的西部地区应及时主动地发展同东部地区的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当前,中国东西部地区存在着很大的经济互补性,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发育比较快,产业升级速度也正在加快,西部地区则相对较慢。现在东部地区在从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撤退出来的同时,正寻找西部有比较优势和合作前景的企业伙伴,以壮大自己的企业集团。西部地区要把握这一机遇,主动出击,很好地选择合作对象,利用与东部地区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加快本地区工业化进程,实现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

落后地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约束和阻碍,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干预作用,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现存利益,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的蓝图;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创特色产品,创名牌产品,推进产业升级换代;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改善市场竞争结构,以最终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