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狄德罗

狄德罗 百科名片 狄德罗 狄德罗(Denis Diderot 1713年10月5日- 1784年7月30日),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狄德罗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最大成就是主编《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1751年——1772年)。此书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其它著作包括《对自然的解释》(1754年)和《生理学基础》(1774年——1780年)以及一些小说、剧本、评论论文集以及写给很多朋友和同事的才华横溢的书信。 中文名:德尼斯?狄德罗外文名:Denis Diderot 别名:狄德罗国籍:法国出生地:Langres 出生日期:1713年10月5日逝世日期:1784年7月30日职业:文学、文艺理论家毕业院校:巴黎大学主要成就: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代表作品:《百科全书》 目录 个人简介 生平著述 哲学思想 美学思想 艺术成就 教育理论 编辑本段个人简介 18世纪20年代,在法国朗格尔天主教耶酥会中学,有一个学生常常以出色的回答博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他以优异的成绩使他的父母对他充满了期望。和所有天下

的父母亲一样,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但是有一天,这个中学生忽然对他父亲说,他不想上学了。父亲没有责备儿子,只是看了儿子一眼,平静地说:“那好,到工场去吧,以后就当个制刀匠。”此 狄德罗Denis Diderot 后这个中学生离开了校园,到父亲的工场里成为一名工人。可是他接连5天为制作一把柳叶刀忙得团团转,还是毫无结果。父亲一声不吭。中学生糟蹋了材料,损坏了工具。但是父亲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第5天快过去了,父亲同样心平气和地问道:“怎么,干不了吧?”这个中学生一言不发。第二天清早他收拾好自己的课本,急冲冲地上学校去了。后来这个中学生成为法国18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唯物论和文艺理论方面大大超过了他同时代的思想家。他就是狄德罗。他主编的《百科全书》引领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狄德罗的父亲是明智的,他没有强迫儿子到学校去,而是尊重儿子的选择,让事实使狄德罗明白了其实学习才是他最恰当的选择。让每个人通过教育获得使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知识和能力,在社会中完成自己最适宜最喜欢也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工作,也许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内涵。作为家长,对子女总是有很多期待,希望他学习成绩好,希望他在学校里出类拔萃,这既可以使子女有好的前途,同时自己脸上也有光彩。于是人们常常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加在 狄德罗Denis Diderot 子女身上,特别是当子女的状态与自己的期待发生错位的时候,往往要求子女服从,而没有考虑子女的想法和实际,轻易地教训子女:“你不对。”或者说:“你距离我们的目标太远。”1745年,法国出版商邀请狄德罗将英国百科全书译成法文,狄德罗

思想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思想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革命可算是这世上风险最高的一项“投资”了,当然一旦成功了它的收益也是很恐怖的。正是因为它的高风险,故历史上总是少有人胆敢挺身而出的,它总是积聚积聚再积聚,当利益冲突与矛盾达到极限值时才迎来一场绚丽的爆发,这是那些伟大的推动社会真正变革与发展的革命的一般通式。在这积聚的过程中,先驱者或是说不安分的思想者,会冒出各种各样的言语与思想,他们起先往往是希望疏导压力缓解矛盾的,但当革命真正到来的时候,革命者多是选择最激进与直接的思想和方法,来达到打破原有体制实现利益重新分配的目的。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便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典型。 相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以宗教改革为外衣,法国大革命,在启蒙运动的推动下,抛弃了宗教的外衣,同时也不像美国的独立战争那样依仗狭隘的民族意识,而是直接呼出要求建立完全合乎自然的、完全符合人类本性,即合乎资产阶级的理性、正以、自由、平等、博爱的王国。尽管“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王国不过是理想化的资产阶级王国,永恒的正义是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获得实现的,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平等,而被宣布为一种最主要的人权的便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但启蒙运动和随之而来的法国大革命,无论对于当时的法国还是对于现在的世界,无论对于思想解放运动还是对于革命实践,都有巨大的影响。 一 早在18世纪上半叶,以伏尔泰为首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者就参加了在法国反对封建专制国家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的战斗。伏尔泰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反对教会的精神统治,猛烈抨击教会的专横跋扈和无上权力,认为教会是一切反动势力的支柱。在政治上,他坚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但他的政治理想是“开明君主制度”,他拥护君主立宪制,甚至也有了共和政体比君主政体优越的思想倾向。伏尔泰提倡理性,主张个人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主张每个人都有自由出卖自己劳动的权力。他认为,社会自由就在于按照法律进行活动。他们要求改良当前的社会,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使之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自由地剥削劳动人民,建立一个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社会。 与伏尔泰同时的孟德斯鸠更进一步从社会制度上描述了资产阶级的理想。他的社会学中基本的进步思想在于他承认社会生活像自然界一样,服从于自然规律性。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法的基础是人的理性。在他看来,保障公民自由的“开明君主立宪政体”,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是理想的政治制度,而这正是法国大革命时资产阶级思想的政治理想的基础。但他认为,法国当时只需要英国式的改革,而不是革命。

心理学史历年真题复习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 心理学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 1. 倡导教育万能论的是 ( ) A.狄德罗 B.爱尔维修 C.卢梭 D.拉美特利 2. 赫拉克利特认为代表万物根源的是 ( ) A.火 B.数及其关系 C.无限者 D.水 3. 近代西方主观唯心主义的鼻祖是 ( ) A.洛克 B.休谟 C.孔狄亚克 D.巴克莱 4.《人类悟性新论》的作者是 ( ) A.笛卡尔 B.黎德 C.莱布尼茨 D.司徒亚特 5. 弗兰西斯?培根出版他著名的著作《新工具》的年代是 ( ) A.1561年 B.1626年 C.1620年 D.1720年 二多项选择题 6. 奥古斯丁认为灵魂的功能有 ( ) A.认识 B.自觉的记忆 C.理智 D.意志 7. 赫尔巴特认为,观念与观念的结合方式有 ( ) A.理解 B.感情 C.意识 D.意志 8. 具有进化论思想的学者包括 ( ) A.斯宾塞 B.阿那克西曼德 C.达尔文 D.戈尔登 9. 卡巴尼斯提出的理论或是概念包括 ( ) A.神经阶层说 B.感官分工说 C.内部感觉 D.神经特殊能力说 10. 洛克把外物的性质分为 ( ) A.个别性 B.特殊性 C.原始性 D.次起性 三填空题 11.1904年,霍尔的重要著作《青春期》出版了,这是系统地研究

心理学的第一部专著。 12.亚里士多德把心理功能分为和两大类。 13.布伦塔诺主张心理学不是研究心理的,而是研究心理的。 14.铁钦纳将和结合起来,创建了独特的。 15.华生曾说,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和。 16.托尔曼指出有两种中介变量对解释动物行为有用,它们是变量和变量。 17.莱布尼茨将最不明白的观念叫,最明白的观念叫。 四名词解释 18.生活风格 19.顿悟说 20.符茨堡学派 21.统觉作用规律 22.复合感觉 五简答题 23.荣格的无意识理论 24.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有哪几个等级 25.感觉主义认识论和感觉主义心理学有什么区别。 26.什么是似动现象,格式塔心理学用它说明什么。 六论述题 27.美国心理学机能主义的理论基础. 28.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 1—5;B A D C C ; 6—10;BCD AC AC AC CD; 11;青少年;12;认识,动求;13;感觉、判断等内容,感觉判断等活动; 14;内省,实验,实验内省法;15;刺激,反应;16;需求,认知;17;微觉,统觉。 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 心理学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希腊原子论者中提出“四根说”的是 ( ) A.恩培多克勒 B.赫拉克利特

《西方文艺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文艺理论》期末复习 整理:何睿时间:2010年12月 一、填空题 1.柏拉图的代表作品是《文艺对话集》。 2.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品是《诗学》。 3.贺拉斯的代表作品是《诗艺》。 4.郎加纳斯的代表作品是《论崇高》。 5.普罗提诺的代表作品是《九章集》。 6.奥古斯丁的代表作是《忏悔录》和《上帝之城》。 7.托马斯.阿奎那的代表作品是《神学大全》。 8.但丁的代表作品是《神曲》和谈《神曲》的信——《致斯加拉大亲王书》。 9.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是论画的笔记。 10.新古典主义的诗学法典是布瓦洛的代表作品《诗的艺术》。 11.狄德罗的代表作品是《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和《论戏剧诗》。 12.布封的代表作品是《论风格》。 13.维柯的代表作品是《新科学》。 14.莱辛的代表作品是《拉奥孔》和《汉堡剧评》。 15.康德的代表作品是《判断力批判》。 16.歌德的代表作品是《歌德谈话录》。 17.席勒的代表作品是《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18.黑格尔的代表作品是《美学》。

19.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品是《<抒情歌谣集>序言》。 20.雨果的代表作品是《克伦威尔》“序”。 21.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品是《“人间喜剧”前言》。 22.泰纳的代表作品是《艺术哲学》。 23.左拉最著名的理论是“实验小说”理论。 24.别林斯基的代表作品是《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 25.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26.杜勃罗留波夫的代表作品是《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 27.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是《艺术论》。 28.狄尔泰最著名的思想是精神科学美学。 29.尼采的代表作品是《悲剧的诞生》。 30.弗洛依德的主要理论是心理分析学的文艺观,《诗人与幻想》。 31.荣格的主要理论是分析心理学理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 32.拉康的主要理论是无意识理论与诗学结构。 33.什克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关于散文理论》。 34.瑞恰兹的主要观点是新批评,《文学批评原理》。 35.巴赫金的理论是交往、对话主义文学理论。 36.洛特曼的理论是文艺符号学思想,《艺术文本结构》。 37.马利坦主要关注艺术与诗。 38.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品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39.萨特的代表作品是《什么是文学》。

狄德罗哲学中的自然神论思想浅析

狄德罗哲学中的自然神论思想浅析 通过分析法国资本主义革命启蒙运动时期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哲学家狄德罗的自然神论思想,结合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的神学观点,以阐明狄德罗朴素的自然神论的哲学理论和观点。为宣传科学与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狄德罗;自然神论;哲学思想 18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自然科学取得了不少成就。中世纪以来的基督教所宣扬的那种上帝创造万物的言论被彻底怀疑,教会和传教士给人们灌输的上帝是全知、全善、全能的言说不再是亘古不变的了,基督教哲学、经院哲学这一专门研究神学体系的传统模式被打破。社会不断发展,神学体系受到冲击。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矛盾日益上升为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一时期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在其哲学思想方面,敢于打破传统的神学占统治地位的“主流”局面,敢于引导在当时看来是“异端”的思想,着意抨击封建制度和作为这种制度帮凶的僧侣政治。在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科学水平的发展程度上看来是难能可贵的。其哲学体系囊括了自然观、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及科学哲学等方面。自然神论思想在狄德罗的哲学体系中影响深远。 一、自然神论 自然神论认为虽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自然神论者推崇理性原则,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又称理神论。自然神论有如下特点: 1.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奇迹” 2.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 3.自然神论者也反对“预言”的应验和“神迹”作为上帝存在的根据 二、狄德罗的<哲学思想录》所认为的自然神论 《哲学思想录》系狄德罗写于1746年,早于他担任法国第一部《百科全书》总编辑的时间(1751—1772)。故而这篇文章反映了狄德罗早年的自然神论的思想,他的自然神论思想既肯定了神的存在,又反对教会所宣传的神作为一种存在又不存在的客观实在干涉和影响着万物的生存与发展。 《哲学思想录》的自然神论观点 “自然不说谎,承认神的存在,不过是我们的偏见”。狄德罗认为。字宙的运行必然遵守一种秩序,而这种秩序却与神的安排、神性的参与毫无关系,纯粹是建立在物质的原始本性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神的存在只是造物时期的事情,在地球上有生命伊始,生生不灭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上帝便退出,不再参与下一环节的过程。在狄德罗的自然神论中,他认为基督教宣扬的神存在于万民之间,只是对人民群众的一种欺骗。 狄德罗用一个反证指出了他的观点:“是谁把这些痛哭流涕的死尸都关在这些牢狱中的呢? 是谁罚他们受这些苦的呢?是他们触犯了的上帝?.”说明上帝是一个威严、高高在上而看不到人间冷暖的客观存在,是一个残忍而不关心世问疾苦的神。然而上帝却是“一位充满了善心的上帝?.”,然而“一位充满了善心的上帝竟会欢喜把自己浸在眼泪里!这些恐怖不会伤害他的仁慈吗?”由此看来,上帝只不过是一个被宗教用来愚民的工具,是凌驾在人民头上的无形的法度。因此,“不应该把上帝想象得太好,也不应该把他想象得太坏。”在封建主义的中世纪的欧

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先说生活中的“狄德罗效应”吧,人们分到或买到一套新住宅,为了配套,总是要大肆装修一番,铺上大理石或木地板后,自然要以黑白木封墙再安装像样的灯池;四壁豪华后自然还要配红木等硬木家具;出入这样的住宅,显然不能再破衣烂衫,必定要“拿得出手”的衣服与鞋袜;就此“狄德罗”下去,有的也就觉得男主人或女主人不够配套,遂走上了离妻换夫的路子。 狄德罗效应给人们一种启示: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因为如果你接受了

一件,那么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 如何才能摆脱“狄德罗效应”的摆布呢?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他的处理方式。 有一天,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他们七嘴八舌地说:“集市里的东西可多了,有很多好听的、好看的和好玩的,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东西应有尽有。您如果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他想了想,同意了学生的建议,决定去看一看。 第二天,苏格拉底一进课堂,学生们立刻围了上来,热情地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他看着大家,停顿了一下说:“此行我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随后,苏格拉底说了这样的话:“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升级换代的“狄德罗效应” 2004-09-02 08:49:57 来源:南方日报王宁 今天,人们在装修房子时,往往会将与装修格调不合的旧家具处理掉

启蒙运动简介及主要代表人物

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德文:die Aufkl?rung) 通常是指在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大革命之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背景十八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君主政体的国家,专制和天主教会控制着国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农村在封建领主和教会的盘剥下已是满目疮痍,宫廷贵族挥霍无度、国库空虚。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互勾结,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疯狂残害不同信仰者和有进步思想的人们。与专制制度严重衰败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兴进步力量的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冲破旧制度,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束缚[1] 。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许多自然界的奥秘,天主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人们要求摆脱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性质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 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和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历史贡献 在启蒙运动中,一批先进的、新兴的思想家前赴后继,口诛笔伐:(1)对专制制度及其精神堡垒——天主教会展开猛烈抨击;(2)对未来的社会蓝图进行展望和描绘; (3)这场持续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4)这场运动传播到世界成为强大社会思潮,为民族解放斗争做了贡献。 思想精髓 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认为启蒙运动是以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黑暗时期)。这个时代的文化批评家、宗教怀疑派、政治改革派皆是启蒙先锋,但他们只是松散、非正式、完全无组织的联合。而当时的启蒙知识的中心是巴黎,法语则是共享语言。对比性与文艺复兴的比较 启蒙时代的学者不同于之前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 (1)他们不再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而是力图以经验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识系统能独立于宗教的影响,作为建立道德、美学以及思想体系的方式。 (2)从字面上讲,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但就其精神实质上看,它是宣扬新的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并非单纯是文学运动。它是文艺复兴时期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直接为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3)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专制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真正信仰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新的政权。 发展历程 启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为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和卢梭都具有统一欧洲的思想,这一思想最终得以实现的事件是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建立。 代表人物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1732年3月31日-—1809年 5月31日),又译海登、海典、 偕丁,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 人,交响乐之父,出生于奥地 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 秀丽的罗劳村。海顿是世界音 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 。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 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 神的作曲家。 海顿的音乐幽默、明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韩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的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的和声演奏形式。 他同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绰号为

文学概论部分作业参考答案(1)

《文学概论》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 1、文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可概括为四个: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2、我国文学理论遗产十分丰富,先秦的《尚书·尧典》里就有诗言志的说法。到魏晋时期出现了第一部文学理论论文,它是魏文帝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则是刘勰的《文心雕龙》。到唐代则有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到清代则有的金人瑞《六才子书》。还有李渔的《闲情偶寄》。 3、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以及德谟克利特的《宇宙大系统》是开文艺理论研究先河的代表作品。在古罗马则有贺拉斯的《诗艺》。集西方文学理论思想之大成的则是德国的著名哲学家狄尔泰和黑格尔。他们的代表著作是《精神科学序论》和《精神现象学》。 4、文学理论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细分为文学文本、文学媒介、文学语言、文学载体、文学形象和文学写作等几个部分。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表字母填入题后扩号内) 1、关于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下面那种说法是正确的(B ) A: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对象,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目的。 B: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产物。 C: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客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目的。 D: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目的,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产物。 2、“诗言志”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用的基本认识,它出自于(B ) A:两汉时期的《诗大序》 B:《尚书·尧典》 C:曹丕的《典论·论文》 D:钟嵘的《诗品》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是(D ) A:曹丕的《典论·论文》 B:陆机的《文赋》 C:严羽的《沧浪诗话》 D:刘勰的《文心雕龙》 4、西方文学理论研究开先河之代表作品是(A ) A: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B:贺拉斯的《诗艺》 C:狄德罗:《论戏剧艺术》 D:康德《判断力批判》 5、西方文学理论思想的集大成者是(C )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黑格尔 D:别林斯基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许多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这说明文学理论不能指导文学创作。(错误) 理由:文学理论不是关于文学的固定不变的法则,而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它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前进。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所以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无关。 2、文学理论研究可以指导、影响文学创作活动,但文学创作对文学理论研究却不起什么作用。(错误) 理由:文学方面的研究会促进文学创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研究,可以避免创作方面的一些弊端。另外,研究的学术性和创作的实用性互为促进,互为联系。二者不是分割的。 四、简答题(含名词解释) 1、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2、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3、文学活动:文学活动即指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

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 一.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学习目标 1.从经济、政治、科学方面,了解启蒙运动的条件 2.理解启蒙运动主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特点 3.认识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区别和联系。 三.概念解释 1.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德文:die Aufkl?rung),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2.理性主义、欧洲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一般认为随着笛卡儿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主义(经验主义中的一派),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以及证实我们所知的一种手段。 3.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的概念请阅读考试说明书181页 4.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们推崇机械工艺,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5. 伏尔泰与儒家文化: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四.设疑自探 一、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1、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2、阶级:新兴阶级力量壮大 3、科学:科学的发展,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4、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二、兴起的概况: 1、进程:英国(兴起)→(高潮)→世界(进一步发展)

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含答案)

1.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也是启蒙思想广泛传播和革命的时代。请回答: ⑴何谓“启蒙运动”?它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涵义: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欧洲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条件:①17—18世纪,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极大地受制于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束缚。②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③一批先进思想家的著书立说和奔走呼号。④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⑵在启蒙运动中,涌现出哪些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各有什么主张?其主张的共性又是什么? 伏尔泰:被誉为启蒙运动的“泰斗”,著有《哲学通讯》等。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 孟德斯鸠:代表作品为《论法的精神》。他反对君主专制,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提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主张建立法治国家。 卢梭:代表作品有《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尔》等。他否定封建王权,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入手提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学说,主张建立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 狄德罗:法国首部《百科全书》的主编,被视为“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他反对君主独断专行,主张国家权力来自人民。 主张的共性:①批判君主专制和天主教宗教神学,构建理想社会制度;②宣扬“天赋人权”,倡导自由、平等;③主张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⑶启蒙思想如何在美国的政治体制设计中得以实践的? 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后,颁布了《合众国宪法》。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共和制度,是卢梭“主权在民”原则的体现;宪法还规定了联邦政府组建的原则为“三权分立(立法权——国会;行政权——总统;司法权——最高法院)、相互制衡”,正是源自孟德斯鸠的主张。(3分) ⑷为什么把启蒙运动称之为“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新一轮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宣传人文主义思想,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且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得到进一步壮大;而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则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种要求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就是再掀起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而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就是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两大思想运动,都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如果说文艺复兴所反对的是天主教神学思想,所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的话,那么启蒙运动所反对的是封建专制主义,所追求的是自由平等。” ⑸你如何理解启蒙思想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 基于史实进行概括提炼,言之有理给3分。其余酌情给分。 启蒙思想家针对封建专制君主宣传的“君权神授”、“朕即国家”、“主权在君”等思想,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入手,否定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认为人人都有追求生存、自由、幸福,反抗压迫的权利等,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他们提出的理想社会制度,如孟德斯鸠德“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的民主共和国等,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2.1789年的法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历史学家称之为“大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革命爆发前,西哀耶斯发表了被誉为“圣经”般的小册子《什么是第三等级?》。在书中,他呐喊道:“第三等级是什么?是一切。” (1)西哀耶斯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呐喊?(2分) 第三等级深受压迫,没有社会地位;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权利,改变现状。发展资本主义。 材料二: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当路易十六的臣下向他报告这一事件时,国王吃惊地问道:“这不是造反吗?”臣下回答道:“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2)为什么说这是“革命”?(3分) 攻占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或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三: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3)为什么说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3分) 他们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们的思想是反对教会和封建专制,要求自由民主;他们的思想推动法国革命的到来。 3.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对针对这份宣言,1791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益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材料二 第一条:女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的享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只能根据对公益所做的贡献来评定。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女人和男人的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尤其是反抗压迫权。 第三条:国家的主权的本原,实质上存在于由女人和男人联合而成的国民。任何团体和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 ——《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根据以上材料,评价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只有结论而没有用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 第二层: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指出了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 第三层:能从一个角度用多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明确指出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列举了人的不受侵犯的权利内容,如自由、财产、安全,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和主权在民的原则等。 第四层:利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论证了自由、财产等人的权利的几项内容,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主权与人的权利的关系等,但为什么在人权宣言之后还要发表一个“妇女人权宣言”呢?这表明人权宣言本身还是有缺陷的,它没有在内容中提及妇女的权利,因此妇女人权宣言针对人权宣言的条文特意用了“女人和男人”来加以补充。 第五层:利用材料综合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充分论证。如:如何评价“人权宣言”? 这取决于你对“人权”这个概念的理解。在专制统治下,人的权利被剥夺,而“人权宣言”肯定了“人”的权利,确立起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以此来反对专制制度,捍卫人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无疑是进步的。然而,这样的权利仅仅只是抽象的人的权利,在对这些权利的理解上,不同的群体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妇女就认为她们的权利并没有得到规定,抽象的“人”的权利实际上成为了“男人”的权利,这违背了人权宣言所提出的权利平等的原则,因此,妇女特意要发表一个权利宣言,并在宣言中把妇女的权利列举出来。在对“人权”的理解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分歧?其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重要的,我们必须从不同方面来理解和评价人权宣言,理解它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甚至内在的矛盾性。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 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 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人民主权的原则……是无可争议的”,但“主权只是一个有限的和相对的存在”。“如果你确信人民主权不受限制,你就等于随意创造并向人类社会抛出了一个本身过度强大的权力,不管它落到什么人手里,它必定构成一项罪恶。” 18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卢梭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他一定会吓昏过去。”——摘自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4分) 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人民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转让与代表;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个人服从公共意志。(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史实,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评价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8分) 理论上:否定了君权神授和君主主权理论;启蒙了民主平等思想。“人民主权”概念具有模糊性和抽象性,有时可能导致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侵犯;在近现代,直接民主不具有全面实施的可行性。(5分) 实践上: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思想来源,但雅各宾派专政过激的一面也与之有密切关系。(3分) 5.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 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问题:⑴这位意大利爱国者的话因何而发? 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对意大利的战争、侵略和占领 ⑵如何理解“法国人鲜血的价值”? 拿破仑征服意大利后,破除封建制度,推行《拿破仑法典》 ⑶为什么他感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掠夺性和奴役性,严重践踏了意大利的民族权利和国家利益。 1

启蒙运动的背景与意义

启蒙主义和启蒙运动哲学 摘要:理性主义。阐释理性主义的含义:所谓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它 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这里涉及了一个思考什么(人的权利),怎样思考(科学的方法)的问题。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他们把理性主义变成了一面反封建的旗帜,主张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标准。凡是违背理性的,都应予以打倒。 关键词:理性,批判,自由,民主,平等 正文: 启蒙运动的背景与意义 (二)、理性时代的到来 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类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播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而启蒙运动开启了理性的时代,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对整个人类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启蒙运动的发生背景(原因): (1)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启蒙运动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本原因)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当时欧洲大陆的政治却仍是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占统治地位。所以,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首先必须剥去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以便去触犯它,否定它,摧毁它。于是强调人的价值和权利的思潮兴盛起来, 形成了以宣传理性为中心的启蒙运动。这正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权压迫。

与法国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出现深刻危机恰成对照,此时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不仅日益强大,而且对封建专制统治日益不满,这就为法国封建秩序下原有的阶级构成和阶级矛盾注入了全新的因素,资产阶级开始担当起第三等级广大群众反对封建统治最顽固的领导者的历史使命。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 (3)自然科学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成就,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是产生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条件。科学促使法国启蒙运动洋溢着崇尚理性、确信社会进步的乐观主义精神。杰出的科学成果及其广泛应用,推动者生产技术的进步。这使启蒙思想家们深信:人只要从屈服于神转而面向自然、征服自然,就能从愚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获得巨大力量,推动社会前进。科学的本质就是启蒙,启蒙必须依靠科学。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法国启蒙思想家是科学战士,他们大力倡导科学精神,研究自然科学,传播新的自然知识,力图以此来促进社会革新。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如牛顿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在这一风气影响下最伟大的发现,它一下子揭开了宇宙的面纱,把它的秘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牛顿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宇宙法则,这个法则既支配了整个宇宙,也支配了最微小的物体。这样一来,自然界就成为一架按照自然法则运行的庞大机器,可以靠观察、实验、测量及计算科学被人们所认识。由此类推,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类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在牛顿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和社会的永恒的法则。到18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研究在物

狄德罗艺术批评观

2、狄德罗作为西方第一位艺术批评家,请论述狄德罗的艺术批评观。 狄德罗是法国18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狄德罗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位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批评家,他的《沙龙随笔》是艺术批评的范例,他把对具体绘画作品的艺术评价与艺术家的个性以及美学理论结合起来。他主编的《百科全书》写了包括美学在内的近千条专题。狄德罗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位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批评此外,狄德罗的绘画理论著作还有《画论》和附在《1767年沙龙随笔》后而的《论手法和造作》。“真实”、“自然”和“简洁”是狄德罗所理解的艺术美的三条标准,也是他艺术批评思想的总结。他的艺术批评思想建立在“真实、自然、简洁”这三条艺术美的标准上。 第一,“自然”的艺术批评观源于狄德罗的文艺理论,他的全部文艺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尊崇自然,这也是当时启蒙运动者中间相当普遍的思想。在“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上,狄德罗始终把“自然”放在第一位,认为艺术不过是对自然的模仿或对自然的再现。在他看来,各种门类艺术只不过是用不同的手段去模仿自然,诗用的是语言,音乐用的是音调,绘画用的是颜色,但模仿则是它们的共同本质。自然关是第一性的,艺术美只是自然美的反映因为物体本身是美的,所以才会有出现在画布上的美。因此,自然乃是一切艺术的根源和基础,只要离开了自然,艺术就会走到邪路上去。他坚决主张要“服从”自然,他向艺术家提出的要求就是:“要真实!要自然!”。他是在确认物质存在的第一性的前提下去解释它。在这里,重要的是必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描绘它们,艺术家越是接近于现实,他的作品越是忠实于生活的真实,那他就越能成功。所以狄德罗强调指出:“自然是艺术的第一个模特儿。”第二,关于艺术反映真实生活的论断。他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艺术反映生活一定要真实一一这是狄德罗向艺术提出的一个最重要的要求。狄德罗认为,艺术的全部力量就在于真实,离开了生活的真实,过分地夸张生活或者对生活进行美化和丑化,都只能对艺术造成损害。狄德罗认为,艺术的首要任务是如实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再现生活的真实。他所理解的模仿自然,也就是要服从生活的真实,艺术中的美首先要来自这种生活的真实,所以从根本上说,真和美是一致的。其次,艺术必须揭示生活的真实,但并不是把艺术和生活混为一谈。狄德罗认为,艺术虽然反映现实,但毕竞和现实是不同的。艺术家并不能完全按原样重新创造出现实事物,而只能用艺术语言创造出一个或接近于原本的“译本”来。他说:“伟大的艺术就在于尽可能地接近于自然,它在艺术表现方而的得失是与此成比例的:但是,艺术已经不再是实在的、真实的现象了,而可以说只不过是现象的译本了。”最后,艺术的真实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同其他学科里的真实是不一样的。狄德罗指出:“诗里的真实是一回事,哲学里的真实又是另外一回事。为了存真,哲学家说的话应该符合事物的本质,诗人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