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吉林省通榆县实验高级中学——李飞

随着课程改革,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也随之改变,教师的过多讲解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浪费,不利于学生的更进一步发展;差生认为进度太快,自己无法跟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越学越差,恶性循环导致差生越差;中间部分的学生要如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呢?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层教学模式就顺理成章地浮出水面。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差异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采用的教学模式。下面是本人在信息技术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针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对自身发展也有着不同要求等实际情况可以尝试分为班级授课、活动课程、个别辅导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以班级授课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普及型教学)。即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对全体学生进行系统的计算机课程教育,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加强学法指导。

第二层次是以兴趣小组为主体的活动课程形式(提高型教学)。在全面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对一些有智慧有潜质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学,让他们广泛参加科技兴趣小组以及其他课外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发展其特长。

第三层次是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拔尖型教学)。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特别是一些有超长才华的学生以及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单靠课堂教学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这时,通过教师的个案辅导和个别教学,使学生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学习,进行针对性强而行之有效的辅助学习。这样对那些在课内外计算机活动中发现和培养出来的部分学生进行严格的专业技术训练,使他们走上“兴趣——特长——专长”的成才之路。

根据以上这三层标准,在开学,我把各个层次的学生安排在机房的不同位置,并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做出必要的调整,鼓励学生由低层向较高层次递进。

二、确定分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

的知识结构相适应。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要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准确、恰当地设计一个符合他们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三、选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在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高层的学生,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四、教学过程分层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大胆尝试运用分层教学方法,是走出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困境的一次有益的探索。那么,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呢?

首先,要确定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的现状和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水平。可通过考查或考试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几个小组。其中,A组的学生是属于计算机操作水平比较熟练的一组,B组的学生则是属于操作水平很差的一部分,C组的学生则是有特殊兴趣爱好的一组。这样呢,我就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别的指导和布置不同的练习任务。

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将教学目标分成不同的水平层次,有不同的侧重内容。这样,就能很好的体现教学内容的不同针对性。

第三、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A、B、C三组的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时都统一要求,统一教学。因为这一部分是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差异不大。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任务,又能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知识教学,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最后,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不采用统一评价的方式,通过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有效记录和评价,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进行评价和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将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

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分层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话,不能有效反应出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不同的学生就要实行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要从不同的过程和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给予恰当的评价,既要注重过程也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前途。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将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18-07-18T17:06:09.79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8月15期作者:蒋经书 [导读] 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生活水平、先天素质和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效果存在着差异,如何才能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是困扰着信息技术教师的问题。 蒋经书(龙山县第一小学湖南龙山 416800) 摘要: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生活水平、先天素质和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效果存在着差异,如何才能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是困扰着信息技术教师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它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信息技术分层次教学的背景、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意义等方面谈谈分层次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36(2018)08-0199-01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分层教学概述 在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由于学生能力方面的差异,需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分层教学主要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基础、知识、兴趣等因素进行划分,促使班内学生分成若干层次,之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符合学生现状发展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学习的环境,对其进行指导和鼓励,促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将学生按照计算机掌握水平,实行层次划分。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重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水平的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实际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而且保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同时避免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进程,产生消极、厌学的情绪。因此,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综合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促使学生兴趣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体会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根据 1.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环境、所接触的人、事都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在个性、能力、兴趣、学习等方面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概而论,在对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展与之相适合的教学活动,保证每一个层次上的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都能掌握良好的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 2.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订学习计划 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订与之相符合的学习计划,可以使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准确、详细地分析和研究,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有计划地加深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完成计划内的学习任务以后,能够积极地探究更高层次的知识,培养自己更高的能力,实现良好的发展与进步。 三、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流程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对分层教学应用具备实践性意义,可保障小学生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对其应用流程进行以下分析: 1.分层教学中的层次划分 教师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课程,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通过学生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由高到低划分为A、B、C 三类,在正式接触信息技术之前,基本对信息技术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由此教师首先进行最先阶段的层次划分,对三类学生进行层次化教学备课,暂时按照A、B、C三类进有针对性教学,例如,A类学生可学习基本电脑操作,熟悉简单软件的使用;B类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识别与简单操作;C类学生先进行理论学习,之后进行指法练习。教师可以月为单位,适当调整A、B、C三类学生的构成,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以及能力提升较慢的学生实行层次调整,实现动态化的分层教学。 2.实行层次性任务布置 小学信息技术课实行分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布置任务,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围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课程组合的任务下达,以贺卡制作、WORD操作为例,实行任务的层次性布置。例如,C类学生需掌握贺卡制作的基本操作,熟悉操作步骤,大致掌握每个图标对应的功能,同时对PPT软件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可完成简单图案的插入和操作;B类学生以C类学生的学习任务为基础,根据个人兴趣,制作完整的贺卡图片,掌握各类静态图平的使用,同时将祝福语在WORD中编排,插入到PPT贺卡中;A类学生不仅要具备B、C类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且必须掌握动态贺卡制作技术、PPT与WORD相互转换技术,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须进行贺卡的发送,以邮件的形式发送到教师邮箱。最终教师根据A、B、C类学生的表现能力,进行特殊任务的安排,即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便于分层学生的调动。 3.实现多层次的任务管理 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时,必须充分做好任务跟踪管理的工作,时刻注意分层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心理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鼓励。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信息技术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下一个任务的布置,而且必须做好学生调动的工作,不仅要保障分层学生的到位指导,而且要保障调动学生可较好的适应新环境,适应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教师针对每次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课堂汇总,避免班级内出现不透明教学。教师通过对分层学生的技术水平进行分析,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层次任务,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又可保障学生在兴趣中学会更多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术。 四、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影响 小学信息技术对分层教学的应用,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可促使学生在实际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技术的提升。因此,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具备较高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兴趣,降低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顾虑,促使其可根据自身的爱好、兴趣、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课堂,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五、结束语 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总体授课目标下,兼顾个体的差异和特点,进行有梯度、有层次的因材实施教,使每个学习都能在自己“就近的区域内”有所提高,能力得到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相应条件。这既符合新课改的基本思想,又是实现人文教育的常用手段。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存在问题的思考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存在问题的思考 如今,在多媒体与网络为主导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已迈入了信息社会的新纪元,而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教师,更是踏上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信息技术课内容更新换代很快,又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只要学生下一节是电脑课,还没到上课时间他们就会飞快地从教室飞奔到机房,赶紧把电脑打开,哪怕是多玩一分钟游戏。等我走进教室去上课的时候,就会有学生问我:“老师,这节课我们干嘛,就让我们玩游戏吧!”“老师,网线插上了吗?上会儿网吧?”……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基本上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类似这样的想法。面对这一现象,我从最初的无奈到现在的思索—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一困窘的局面,使自己在工作中能有所得?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正视这一问题,只有对它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把它解决好。经过不断分析思考及与实际相结合,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应从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自身去检讨,教师自古以来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说明我们教师没有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

技术的学习方向,这可能和教师的自身能力以及教学方法有关。还有一点我需要指出的是,在我的亲身经历以及和同行的交流中发现,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进行学校电脑的维护,传达各种通知,分发邮件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干的是一个打杂的活,工作的琐碎及繁重让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 其次,我们要从受教育者,也就是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分析。我所教的是初中的学生,相对来说科目比小学要多,因此当他们进入中学后疲于应付各门主课时,哪还有精力放到仅仅有五分的考核科目上?所以学生从内心就不再重视这门课了,每当上信息技术课时大家都显得比较轻松,认为这是一门可以放松娱乐的课程。 最后,应该从学校、家长和社会进行分析。学校一般都对信息技术课不怎么重视,因为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下,信息技术课这五分,占整个升学分数比例太小太小,只有狠抓主课学校才能出成绩,学校也可以说是很无奈。在我上课的时候,有的同学被班主任留到班级干其他的,或是惩罚学生不让上信息课,感觉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的!再加上家长和社会对信息技术课的淡漠和不了解,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就显得更加尴尬,常被误解为网吧类型。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该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为了改变种种不正常和不健康的课堂

信息技术的年度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的年度工作总结 怀着对教育的梦想, 我捧着一颗火热的心踏上了神圣的讲台。 一个学期已过 去,新的学期即将来临,在这半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 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 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 一个学期的 工作已经结束,收获不少,下面我对上学期的工作作一总结 ,为新学期的工作确立新的目标。 一、思想认识。 在上一学期里,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 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 上和工作上在同事、 学生的心目中都树立起榜样的作用。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 项政治活动,如学校的党员冬训活动。一学期来,我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 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 我会在党组 织的关怀下, 在同事们的帮助下, 通过自己的努力, 克服缺点, 取得更大的进步。 新学期即将来临,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经受得起 任何考验的共产党员。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 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 担任初一共十三个班级的信 息技术课,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看电脑报、信 息技术奥赛书籍等,还经常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 课件学习,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 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 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一学期来,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 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 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 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由于这个学期学校正在改造,所以没有安排机房,这对于信息技 术课程来说,主要是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和学都有了一定的困难,但是 为了上好这门课,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作了充分的准备,每堂课上之 前我都查找各种资料和图片, 或者找一些学校老的电脑配件给学生们看, 尽可能 地让课堂让课堂气氛活跃, 树立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台阶信息技术
1/6

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践

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践目前信息技术课大多以实践操作为主,而教师也大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由于学生的接收能力、学习习惯、个性品质(学习兴趣、动机、情绪、态度等)和家庭条件这些差异因素综合起来使学生的个性与特长都形成了差异。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水平参差不齐。这必然导致学生在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布置课堂操作任务后,一些接触电脑早,基础好,学习兴趣高,接收能力强,自学能力也相当好的学生可能只用五分钟就完成了,而另一些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对电脑并没有什么兴趣,接收能力也相当差的学生可能直到整堂课结束也还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无疑又给教师课堂任务的设计及课堂纪律控制方面增加了难度。必然造成了“好生吃不饱”和“差生吃不了”的问题,长期如此,好生、差生都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造成了恶性循环。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评价,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它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同伴帮助、个人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教学与学生

个别差异性的矛盾。但在具体教学中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这是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学生要分层,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分层教学首先应考虑学生层次的划分,以学生的学来定教师的教。我认为可以按学生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接收能力及发展空间进行分层。所分的层次不宜太多,否则将不利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很难设计出一个兼顾太多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案。经过对学生家庭情况和计算机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把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学生电脑操作基础好,接收能力强,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b层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比较一般化,课堂学习中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c层学生双基情况较差,对电脑没有兴趣,接收能力及学习习惯都比较差。再根据“水平相近,一定差距”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水平相近的学生(ab、bc组合)分在同桌,水平有点差距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一组有四桌,两桌基础较好的,两桌基础较差的,半学期调整一次),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在分层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不能给部分学生造成“分层是分快慢班”、“我是差生,我要转差”的心理暗示,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要让他们在小组里能各显神通,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目标要分层,把握全体,发挥特长 分层教学模式实质上是普及、提高、拔尖三层次教学的优化整合过程,是素质教育得以深入开展的最佳切入口。作为教师,我们需要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5篇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5篇 篇一: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目前,许多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 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首先小学生对游戏 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 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

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 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 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 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 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 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 学习计算机知识。 其次,学生喜欢利

用电脑绘画;绘画比较容易学习,让学生从比较容易的学起,而且是从兴趣方面击起他们的 求智欲,这是一种把兴趣和学习结合的一种好方法。而且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还能培养他们 美的情操!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 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 记忆。如教学“认识键盘”时,我先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 键有什么特征?”让 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研究 摘要:从目前来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以“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为主,这样的教学实效不高,也兼顾不了所有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拟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例,分析分层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7-0055-02 分层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有其必然性,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如果教师总是以“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那么会造成部分学生因学习跟不上而丧失学习信心。为此,为了促进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发展,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一、教学目标分层,指明学生方向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非常重要。好的教学目标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导航”,也能给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目标分层,让不同层级的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促进自我提高。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物联网就在身边――初识物联网》这一课时,

教师将教学目标分层,引导学生对应不同层次的目标,展开自学活动。目标包括以下几类。 (1)通过自学,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联网的概念以及它的三大特征。 (2)通过自学,学生能够明确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了解物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3)通过自学,学生能够举出生活实例说明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目标1主要是针对信息技术水平较弱的学生,只需要他们了解物联网概念及其特征;目标2主要是针对信息技术 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该层级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物联网的概念和特征,还需要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目标3是针对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需要学生能够举出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任务分层,兼顾学生发展 分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目标分层,还要将任务分层。在小学阶段,学生很容易因任务过难而遇挫,因而丧失学习的自信心。为了重塑学习信心,让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师可以将教学任务分层,引导不同层级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兼顾不同层级学生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收发电子邮件》这一课时,教师设计分层任务,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课学习的主要目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完成)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吉家坊小学郝晓颖转眼间,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又将接近尾声了,现将自己本学期的收获和感想做个简单的工作总结,帮组梳理下自己的教学工作,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上有所提高。 本学期我还是担任一到六年级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在有了过去教学工作的铺垫,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开展起来要顺利多了,收获了一些小小的教学经验。但是同时也深感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在不断的摸索中教学,也开始越发多的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工作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了正确的认识,它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是小学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下面我就总结一下这学期信息技术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因此每节课前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做出有创新、有创意的作品。通过一节课的教学

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技巧,使他们有成就感,学生上了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后进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找出不足。 二、个人学习: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拥有自来水。为此在工作中,我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虚心、主动地向其他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听课的机会,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好的教学方法,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四、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希望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在当今及未来社会,掌握信息技术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人们都知道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但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课,还很年轻,需要我们教师同行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不断地关心、支持、探索、交流,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我校于XX年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30多万元,购置浪潮pⅲ以上品牌计算机60台,自去年9月份高一、二年级共十五个班开设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在学校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下就是我在一年来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一点感受、体会和总结。 一、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这是开始上课前首先思考的问题。也是教学研究的第一个课题。 1、揭开神秘的面纱。 对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是一个陌生学科,大多学生有很大的神秘感。首先我们注意帮助学生揭开“信息技术”这个神秘的面纱,让学生沿着正确的轨道去汲取新鲜的知识。这样我们从开始的教学中首先把信息技术从“原始——>先进”

的发展过程给学生讲清,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不是才有的,而是早就存在的,只是没有明确提出。从理解简单落后的信息技术,上升到了解当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这样学生便从思想上对什么是信息技术有了占领深刻的认识。攻破了这一难题,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了处理信息的手段或者工具。我们也是从处理信息的原始工具讲起,逐渐讲到当今处理信息的最先进的工具——计算机。提到计算机,学生就不那么陌生,引导他们回答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计算机,这样便引出计算机的广泛地应用。由此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原始的计算机的构造及功能讲到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的构造及性能,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的演变和性能的提高,了解计算机这个高科技产物的惊人发展速度,继而从心里佩服这个先进的产物,逐渐开启好奇之门。有了这些基础,接下来的工作就很容易做了,讲述计算机中的信息是怎样表示的;计算机是怎样处理信息的;信息技术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及计算机的安全问题等等。 2、登堂入室。 经过上述的教学,让学生从实质上了解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其中的一系列问题,基本上打破了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下一步就要真正接触到怎样使用计算机这个先进的工具了。 讲使用计算机,首先我们注意讲清整个计算机系统(硬

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程度显著,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解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好学生 ‘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等实质性问题,本人根据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根据学生的差异成因,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来改进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从而有力地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等方面的综合协调发展。 分层次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个性,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教师要本着让学生“能飞的飞,能跑的跑,能走的走,不能走的推一把”的思想,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功”标准,坚持每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发展;每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提高;每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相同规格,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分层教学的理论支撑。 一、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特质,设置多元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要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确定,设置分层目标要遵循“既要让全体学生达到教

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过课程要求去学习”的原则,使目标层次与各类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让不同起点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标。例如,在“Flash 动画制作初步”单元教学时,面向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能够利用Flash制作出一个简单的动画”的教学目标,而面向学习较有余力的学生提出“制作出图文并茂、具有交互功能的小影片”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等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同时针对不同认知智能领域也适当提出一些发展要求。例如作品创作中不同学生在艺术表现、技术应用、表达与交流等方面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体现了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的可选择性。在确保每位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课堂上的分层导学应当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发展自己。 二、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因材施教分层导学 分层不光是学生分层学习,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都得根据学生计算机水平分层。如在教学PowerPoint即幻灯片制作时,我所教的几个班中有两个衔接班,这两个班的学生都是从小学直接升上来的,经过了解发

初探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

初探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 教师手中拿同一本教材要给知识基础不同的学生授课,必然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分层次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个性,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提倡以人为本,以多元智能结构理论指导课改,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不同的学生”指的是在不同的智能领域或非智能领域有蕴藏着发展潜能的学生,“不同的发展”应是学校管理与教学要创造学生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或“毗邻发展带”,让所有的学生在大多数领域得到大小不同的发展。教师还应承认学生的差异,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教师要本着让学生“能飞的飞,能跑的跑,能走的走,不能走的推一把”的思想,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功”标准,坚持每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发展;每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提高;每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相同规格,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分层教学的理论支撑。下面来看一个信息技术教师的感慨:有些上课内容,对接受能力强或接触电脑相对频繁、基础好的同学来说,显得浅显,布置的课堂练习轻轻松松就完成了。而对一部分可能日常生活中接触电脑的机会不多相对实践机会少些的同学来说,操作技能就显得滞后些。而另有部分同学可能对电脑处于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状态,老是停留于喜欢看同组的同学操作,自己不愿动手,即使有问题也化气息浓不主动问的阶段。这就使我们看似现代厚的课堂隐藏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当要求完成同一教学任务时,就会产生这样的局面:一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当堂课的教学任务和拓展内容,而还有一部分同学则是正在进行时,更有甚者尚还处于懵懵懂懂中。而教师则在循环往返地指导、复述。而到了下一堂课又有了新的教学内容,状态又是前一堂课的复制,这样周而复始,问题越积越多。从表面上看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完成了,同学们各个兴致勃勃,一切OK,可实际上却掩盖不了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同学学得不尽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久而久之对课堂失去了新鲜感,还有一部分同学则学得吃力,教师教得也累,课堂也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对于这样的课堂,我们不免就会思考信息技术课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定位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如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这种情况下,分层次教学就显的十分有必要。下面就笔者的经验,初探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办法。 调查摸底,动态分层

新课标下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探究

新课标下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探究 摘要】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生活水平、先天素质和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影响,学 生们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效果存在着差异,如何才能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 充分发展,是困扰着信息技术教师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分层次教学”符合因 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它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普 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信息技术分层次教学的背景、具体 的教学实施过程、意义等方面谈谈分层次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007-01 前言 教师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同时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与此相应 的课程改革也在进行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多的个体差异,其相互之间存在 的素质教育也出现了巨大差异,这不得不要求学校应针对学生差异实施因材施教,采取分层次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就是一种在班级授课条件下根据各层次学生 的实际水平施教的策略,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较大提高。 一、合理分配学生座位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一般都在专用的计算机教室,为了便于管理,座位都是固 定的。针对学生的操作水平,这时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动脑筋了。初次分配: 教师在初次分配座位时应考虑学生的初始能力(包括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安 排座位本着“一帮一”的原则,让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有最近的学习帮 带者,让每一列(组)都有几个分散的“小老师”[1],自制力和注意力不佳的学生 不宜安排在远离教师的座位。适度调配:学习一段时间后根据学习风格做适度调配。奥苏贝尔指出,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有两种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前者习惯通过教师讲授来实现新知识的学习,后者则是依靠学生自主实践和 发现来学习。根据知识类型差异,教学采取的方式会有所不同,教师演示和学生 自主学习穿插渗透,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相同学习风格的学生不宜集中在一 个区域内,这时教师及时调配座位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相互学习。 二、合理设置学习任务 开展分层教学时,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要做好教学任务设计工作,按照不 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流程,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提高他们 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布置任务时,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结合他们的实际学习水平来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使其既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 习需求,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然后教师再做好学习任务的分层, 对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他们的原有能力上进行拔高训练;对 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降低任务难度,激发学生参与学 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让学生学习word文档操作时[2],就对教学任务进行 了分层,并让学生按照不同任务的要求开展信息技术学习,逐步提高他们的操作 能力,熟悉操作步骤,参与到文档编辑学习之中,满足他们今后信息技术的学习 需求。对于比较熟悉word软件的学生,教师就为他们布置了比较系统的文档编 辑任务,如设置字体、字号、首行缩进字符、行距、页面边距、插入图片等。在 系统任务的指导下,这些学生可以将原有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对信息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转眼一个学期的工作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辛勤过后的快乐,也有耕耘过后的收获,现在做以下总结: 一、思想方面 工作以来我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服从领导的分配,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教学工作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工作几年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钻研业务。争取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一直以来奋斗的目标。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加大备课的容量,加强上课质量,落实反思的分量。 首先,我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把备课学来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与时俱进,让新课程也走进我的课堂;虚心向他人学习,跨学科听课,学校有讲课活动积极参加,生怕漏听了任何一节课。认真反思自己的每一节课,当一节课上万之后我总考虑一下,我这节课成功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地方学生不好接受,我以后怎么改进,这样做好反思,再进行二次备课。就这样我不断努力探索,建立

了激趣导入——自主尝试——归纳总结——练习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自主的接受信息技术课。通过我的努力,学生上微机课,不再是只想着玩游戏了,而是能够主动的学习知识,有的甚至还能在所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我在辛勤努力之后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认同,这是我几年来最想见到的。家长开放日的时候,顶着机器状况不好的压力,领导让我开放一节课,我就上了一节实实在在的平时课,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现在我可以骄傲的说,我的每一节课都可以随时进门就听,虽然比不上公开课那样缜密、无懈可击,但是却是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发展的课。虽然信息技术相对于语文数学来说显得太微不足道了,最开始还被大家认为是连专科都不算的“二课”,但是随着我们一代代信息技术教师的努力,我们一定会让信息技术学科也能成为教育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五、努力的方向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由于有一定的思路,所以难免思考的少了一些,出现了一些倦怠。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一、课题的界定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借助学生报名及平时的考查产生“层次”学生,在对他们进行深刻的了解情况下,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并产生相应的兴趣小组活动,我们尽可能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兴趣小组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问题的背景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差异。①没有中考高考的压力,以至于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不重视,把它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②学习条件各不相同,条件好的学生,自己家里已经购置了电脑。而另外的学生,除了在学校上信息技术课时有机会接触电脑外,没有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③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④学生自身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等。 我们认为:传统的班级教学,表面上看似乎是平等对待学生,实则由于“一刀切”,势必造成差生吃不了,好生吃不饱的现象,这恰恰是机会的不均等。现代教育学认为分组教学的优点在于它能照顾学生学习的水平和能力的差异,适应他们不同的情况和要求,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在实施的过程施以相应的心理教育,能将分组教学给各类学生带来的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如学业优秀学生的易产生优异感以致骄傲自满﹑学业落后学生的易有失落感以致自暴自弃等负面影响降至最低。2、我校的情况 作为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我校学生们肩负着考大学的重任。虽然学校按课程设置每周都有安排信息课,但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并没有真正去重视它,实行分层教学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校的学生们来自我县的各个乡镇,信息能力起点也不一样,对信息技术课实行分层教学,有助于针对于个别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三、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教会全体学生,这体现了课改“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的新理念。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他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英国现代教育学家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说“一些教育努力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尽可能达到最高的个人发展”。这为我们实施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前,许多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首先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其次,学生喜欢利用电脑绘画;绘画比较容易学习,让学生从比较容易的学起,而且是从兴趣方面击起他们的求智欲,这是一种把兴趣和学习结合的一种好方法。而且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还能培养他们美的情操! 、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教学“认识键盘”时,我先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还抓住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筛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咱们平时用橡皮擦写错的字。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

初中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初中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主要培养学 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着眼于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 生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促进和提高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 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用于学习和生活,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高中的信息技术会考,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及教学要求。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储办公软件的操作。 一、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素养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注重自己思想道德 水平的提高。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工作之余,学习与农远工作和信息技术教学及计 算机维护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矗 二、扎实细致地做好教学工作 备课对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不例外。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研究、归纳、总结,并根据教授对 象的不同特点找到教授的最佳方法与方式。在此基础上将所备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逐一推敲、验证、演练,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将每个知识点构造成一个 操作性实例,通过对实例的演练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准确、完整的认识,由此得出相关的 结论。从而做到对人、书、机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的备课,备课不只是在教案本上备课,而 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电子备课上。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下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计算机课程操作性强、更新速度快、创造性强的特点都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 有通过自主地学习,才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 的操作水平,跟上知识的发展更新并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如果单纯地依靠老师的教授,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将总是有限的。 在教学中,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为冀版的教材,教材能够贴近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教材的特点,因人而异地设计适合于学生 参加的各种兴趣活动,并在活动中加强的教育的示范与引导,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指导, 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使一部分学习知 识比较快、技能掌握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一些自主学习,达到提高的目的。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时尽可能地把一些操作步 骤演示给学生看。这样比单纯地告诉学生步骤,再让他们去练效果更好。因为在老师演示时,同学们不仅看到了整个过程,还看到了结果,这比纸上谈兵要有效的多。在这方面, 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上课时,老师在教师机上演示,学生通过网络在自己的屏 幕上观看,对老师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看得一清二楚,大大提高了讲课效率。同时注重了学

八年级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教案 我的好朋友 授课时间: 1 课时 授课周次:第 2 周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掌握单元格与区域的选择; 2. 使学生掌握各种类型数据的录入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各种类型数据的录入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在工作表中录入分数、班级等类型的数据。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与实践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场所:在计算机房中完成教学。 教材分析及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各种各样的表格,你们常见的有哪些表格我们可以用哪些软件完成表格的基本操作对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做哪些操作那同学们想一想哪个软件处理数据更方便快捷、直观 新课: 一、Excel的启动与退出(看书上第2页) 1. “开始”菜单→“程序” →“Microsoft Excel”; 2. 点击“关闭”按钮,“文件”菜单→“退出”。 二、Excel的编辑窗口(看书上第3页,工作簿的组成) 三、单元格与区域的选择

1.选定一个单元格 ⑴用鼠标选定:将鼠标指针指向待激活的单元格,单击左键,被激活的单元格方框将以粗黑线方框显示; ⑵用键盘选定: 补充材料 (或教后感) 1.让学生明白,很多软件可以做同一件事情,但是,要找出最合适、效率最好的。就跟学习一样,学习方法很多,但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材分析及教学过程直接按住键盘上的方向键将粗黑框移到指定的单元格。 ⑶单元格的命名:列坐标+行坐标。例如:A1单元格等。 2. 选定一个区域 ⑴选定一个连续区域将鼠标指针指向待选定区域的第一格,按住左键不放,连续向左或向右对角线方向拖动,被选定的区域将高亮显示。 ⑵选定一个不连续区域选定第一个单元格或区域后,按住“Ctrl”键不放再激活第二、第三等单元格或区域。 ⑶选定一行或一列直接用鼠标单击相应的行坐标或列坐标名称。 ⑷选定整个工作表单击行列坐标交叉处的“全选”按钮。 四、录入表格数据录入数据时,首先应分析一下表格中各栏数据的类型特征,因为不同类型的数据其录入方法有所不同。 分析题目:考号栏和成绩栏均为数值型数据,姓名栏、班级栏均为字符型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