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道路模式

2+1道路模式
2+1道路模式

筑梦农村公路,探索“2+1”道路

“2+1道路”是三车道道路中的一种特例,它的双向车道不等,一个方向两车道,一个方向只有一个车道,隔几公里交互出现,双向之间经常用钢缆隔离。传统的至少13米(43英尺)宽的道路可以改建成为“2+1道路”,且基本可以达到高速公路的安全等级,同时比起真正改扩建为高速公路或者双行道的成本更低。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丹麦和瑞士就已经开始在修建“2+1道路”。

1、爱尔兰

在爱尔兰,“2+1道路”指的是分离式行车道下的一种特别分类,即大部分是三车道,官方称谓是“3道式双向车行道”。这种车行道的双向车道不等,一个方向两车道,一个方向只有一个车道,交互出现。虽然在2+1转换点那一小段距离内,双向只有一个车道,然而在接近交叉变道点的地方,主线车道的双向或单向设置有会车道。这种道路不同于普通的双向单车道(S2)或者双向双车道(WS2),这里的双向双车道指的是在山地(爬坡车道)或者变道右转处,零星多设置一个车道。

在爱尔兰,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十年时间),主要国家一级公路都升级为“超级双车道公路”(一种特殊的双车道道路,除了路肩还为扩建为三车道留有空间),允许更

多的超车机会。这种升级在当时很少有双向双车道的爱尔兰,是极为普遍的做法,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然而,由于这种道路的安全性有待考证,以后的许多道路升级工程只在交通量适宜的地方才改建为2+1道路。以下是爱尔兰常用的“2+1”道路路标:

前方双行道

前方双道合一

单车道

双向车道 (中间无隔离)

2、 瑞士

在瑞士,特别是在1955年到1980年间,新建了许多13米宽的道路,含两条3.5米(11英尺)宽的车道和两条3米(9.8英尺)宽的路肩。考虑到当时机动车相关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路肩是当紧急停车道用。

大约在1990年,开始萌发在道路中间增建防护栏,并扩建为2+1车道道路的想法。这是一个提高道路安全性的比较廉价可行的办法,毕竟这些道路已经有不良的安全事故记录。太宽的道路只会导致更高的车速。例如,对有的人来说,超车的时候可以从侧方位超车。这个道路改建为三车道还是有点窄,但是从几条路上的实验结果看来,改建为2+1道路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而且比起以前更容易超车,因为拥有双车道的一侧能够有机会更安全的超车。2000年以后,在瑞士,有超过1000公里的道路从传统的双车道改建为2+1道路,同时增建护栏。

3、新西兰

在新西兰,2+1道路,一般称为“超车道”,整个国家很多区域都是这种类型的道路,特别是在重交通区域和山地区域。这种道路大多数是没有中间的隔离防护栏来将交通分开,绝大多数都允许反方向超车,前提是前方道路情况清晰。

4、德国

德国现在已经新建或改建了360公里的“2+1道路”,集中分布在农村地区。其中大约三分之一的2+1道路是由现有的(路肩很宽的或车道本身很宽的)双车道改建而来,通过变窄路肩或车道来新建第三条车道,大约三分之二的2+1道路是完全新建的。在1983年到1988年间,对德国的驾驶员关于5条“2+1道路”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问题1、2+1道路与传统乡村道路相比,更好/更差/一样?

92%选择了更好,5%选择的更差,3%选择的一样

问题2、相较传统乡村道路,行驶在2+1道路上感觉更畅通?

92%选择了同意,6%选择的不同意,3%没有意见

问题3、2+1道路危险系数大?

22%选择了同意,75%选择了不同意,3%没有意见

问题4、在2+1道路上,可以开的更快?

80%选择了同意,15%选择了不同意,5%选择了没意见

5、其它区域

分隔式的“2+1道路”在欧洲之外是极少见的,只在少数几个国家和城市有,比如安大略、魁北克、新罕布什尔以及澳大利亚,最突出的工程案例是穿过峡谷公园的93号州际公路。

中国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中国模式内涵及意义 摘要: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摸索出来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特有的发展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是由社稷体制、民本政治和国民经济三位一体共同构成的符合中国发展的一种模式。在多年的发展中,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模式,苏联模式,中国特色,民主 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伯·雷默( Joshua Cooper Ramo) 在伦敦《金融时报》上首次提出了“北京共识”( Beijing consensus) 的概念,由此开启了世界对中国模式高度关注的序幕[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提出“以苏为鉴”,试图摆脱苏联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模式,但最终没有取得成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2]。中国模式作为中国经验、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的集中概括,是世界认识中国和中国认识自己的重要理论范畴[3]。 一、中国模式内涵 中国模式的兴起,一方面,源自“华盛顿共识”的破产;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北京共识”的提出。前者表明转向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华盛顿共识”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后者则意味着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道路的成功具有中国特色及制度贡献。这就使得总结和概括中国经验的中国模式,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关于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以及用什么概念来表达这个提法,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分歧。持否定或谨慎态度的学者认为不存在中国模式或慎用中国模式这个提法,如李君如表示,中国各方面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定型,讲“模式”有定型的嫌疑,既不符合事实,也很危险[4]。持赞成态度的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客观

“中国模式”

中特:结合中外评论探讨“中国模式” 一什么是“中国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对中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关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的话题为国际主流学术界所高度关注。那么什么是中国模式呢?有以下几种观点可借鉴。第一种观点提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战略、政策、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也包括出现的问题。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模式的实质,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包括五点:一是独立自主,二是改革创新,三是实践本位,四是以人为本,五是和而不同。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中国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多的是发展经验问题,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来说,则更多的是一种价值问题。 当前热议的“中国模式”概念,主要是是一些国外学者、政要以他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为立足点,以非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对我们取得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的探究和概括。认识、探究的客观对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即“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面旗帜”。 美国智库之一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对“中国模式”作出了如下表达: “中国模式”的最重要原则是经济改革优先。这一模式不但解放了官方意识形态,而且也保留了被称为“经济稳定器”的主要银行与大型国有企业。此外,地方政府享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自治权。换言之,“中国模式”是实用、自由和市场竞争力的结合体。 西方有媒体指出: “当代中国一直是个令西方感到困惑的问题”。“西方人还是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真正繁荣起来,除非它采纳西方式的民主”。“中国模式”可以归结为“专制加经济发展”。新加坡有媒体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同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国家意识形态: 一种允许中国共产党是唯一领导力量的政体; 在保持政治体制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新加坡一位学者认为,“‘中国模式’的独特之处就是其政治稳定与经济改革的特殊结合; 换句话说,就是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与经济上的自由化。”总之,政治上的保守、专制与经济自由,是西方学者政要赋予“中国模式”的总体内涵。 对比所谓的“中国模式”,“西方模式”的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一贯主张首先实现民主政治,才能实现并保障经济的发展。但中国没有采取西方的发展模式,而是开辟了一条符合其自身国情的新道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违背了他们的教条,因而感到迷惑甚至疑心重重。应该指出,一些西方人士还保留着陈旧的偏见,用单一的眼光看待中国的政治体制并谎称这是一种“专制”。 结合西方对“中国模式”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有着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特别是价值观上的差异,他们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

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

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中国因素 ——胡伟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的讲演 作者:胡伟史天健编辑:魏晔玲来源:人民网日期:2008-12-16 30年来中国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逻辑是:政治领导启动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思想解放运动助推了改革;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推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释放了市场的力量;经济转轨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力量又拉动了政治的制度化、文化的世俗化和社会的多元化,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转型又反过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走向,引出了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新命题。 讲演者小传 胡伟 1964年生,政治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政治学会、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政治学会、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编委等。曾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访问或任教。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上百篇。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年来魂萦梦牵的渴望。鸦片战争后,面对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浪潮,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中国古老的大门被打开,无奈地选择了现代化道路。从此,实现现代化,再造中华辉煌,成为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不懈追求。中国的现代化走过了一个半世纪,而改革开放后的30年,取得了过去一个多世纪都远未取得的成就,谱写了中国现代化最伟大的篇章。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无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都有广泛共识。问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这样一个背负沉重历史包袱的文明古国为什么能够迅速成为世界现代

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

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 作者: 中华民族在近60年当中,取得了令全球注目的一个成绩,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而且我们现在看到,关于中国模式,或者大家说的一种北京共识,这样一些议论,我们也在各大报纸或者是网络上也经常见,受到全球各界的关注 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海外用的比较多,而在国内用中国道路等用的比较多。在海外,我想中国的崛起可以说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事实,对普通人来说,他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现中国的产品,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对于企业界来说,他突然发现他做生意的对手或者伙伴都是中国的企业,因为中国外贸现在世界第二位了。对于学界、对于政界来说,中国崛起这个方式,西方不太理解,也不太认可,也没有想到,所以有很大的好奇心,而在整体上来说中国模式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模式与传统西方模式有着一定的区别,现在中国模式的程度引起了全球各界的研究与讨论,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中国模式到底与西方模式有什么不同与共同点。 中国模式有八大特征: 第一、它有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比较强势、比较有效的政府,它能够制定一种比较长期的符合自己民族利益的长远战略和政策,而且有能力把它付诸于实践。 第二、它有一个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一切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先试验,然后再逐步推广。 第三、集中精力关注民生,特别是把老百姓最迫切的要求像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放在首位。第四、在稳定、改革和发展三方面的关系上,处理的比较好,也就是说在坚持稳定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改革和发展。 第五、渐进改革,拒绝休克疗法。大家知道,我们的制度实际上有不少的问题,它绝对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我们模式就是以现在制度出发、从现在体制出发,利用这个体制来运作,同时不断改革自身的体制,而不是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全部推倒,结果他自己也失败了。而且从过去这个体制整个地服务于一种追求乌托邦转变成一个追求现代化,追求改善民生。第六、确立了比较正确的优先顺序,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不是求一步到位,而是个渐进的过程,是个有轻重缓急、逐步积累的过程。 第七,我们的经济模式,现在给它明确定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里面有市场经济的因素,它支配资源的效率很高;另外我们有社会主义因素,也就是说保证社会总体的公正。 第八,我们有一个非常开放的态度,人家好的我们都学,中国现在实际上是世界上意识形态框框最少的国家之一,只要是好的东西我们都学,但是学的过程当中,我们是以我为主,不是盲目地学。 中国模式有文化的支撑,是文化的觉醒,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竞争,最激烈的是发展标准的竞争,中国历史所储藏的智慧,在新世纪的发展潮流中定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有人开始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称为“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自2004年5月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乔舒亚·库珀·拉莫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以来,中国模式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种讨论随着美国2003年发动的对伊战争受挫、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以及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先后出现了几个高潮,延续至今,他们就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国内的学者也有很多不同的分析讨论,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很多不同观点和看法。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和理解,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一、“中国模式”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旧的经济模式基本上是“斯大林模式”,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国营经济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国有企业实行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收入分配存在平均主义倾向,政府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追求高速度的赶超战略,依靠高投入和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重工业(含军事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落后的畸形产业结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较先进的工业和城市与极为落后的农业和农村并存的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带来的是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效益低,形成的是短缺经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动乱,使得中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消费品严重短缺,连火柴肥皂都要凭票供应,农村2.5亿人吃不饱穿不暖,连温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中国旧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城乡居民强烈要求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旧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动乱结束改革开放的主要政治障碍基本清除后,中国走上了探索新的经济模式的道路。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自己纠正了政治上的偏差、经济上的失误,尊重民意,坚定地推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这是中国改变旧模式形成新模式的基本保证。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望子成龙注重教育穷则思变的优良传统,再加上大量的海外华人,

中特之“中国模式”的论述

“中国模式”观点综述 中华民族在六十年的人民共和国期间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进步,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60周年国庆,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是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领导干部竞选考试可能会涉及相关内容,现将有关观点整理如下。 关于“中国模式”近年来特别受到关注的原因 实际上,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中国发展道路问题,这其中包含了对“中国模式”的初步探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吉尔伯特·罗兹曼在20世纪70年代末编著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就集中分析、探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有利因素及障碍。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德则在《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对多重样现代性的反思:欧洲的、中国的和其它的诠释》等著作中,从传统社会文化的秩序特征以及中国社会变迁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发展的路向。 关于近年来海内外舆论对“中国模式”或中国发展道路特别关注的原因,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态势先后抛出“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关于“中国威胁论”方面的论点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伯恩斯坦和芒罗撰写的《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为代表。“中国崩溃论”始于1984年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布朗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一说,继而引起全球性的争论。自2001年以来,针对中国经济的新的论调又在国外盛行,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有“国际经济乌鸦”之称的克鲁格曼教授提出疑问说,中国这个亚洲奇迹中的最大奇迹,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崩塌的神话。美国华裔律师章家敦(Gordon G.Chang)则提出,“与其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还不如说中国正在崩溃”。而中国历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还能保持比较稳定和快速发展使得这些言论不攻自破,也使得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乃至于美国和欧洲最近对金融市场的干预都被认为是在学习中国。 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在应对汶川特大震灾和举办北京奥运会上展现出的“举国体制”,让全球对中国政治体制刮目相看。长期以来,针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国际舆论界一种有代表性的声音认为,中国经济奇迹的背后是陈旧落后的政治体制,一党执政的格局不改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保障。然而,面对无论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太空空间活动,还是2008年成功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特大地震灾害,显示出的中国“举国体制”所具有的巨大威力,国际上怀疑、批评乃至否定中国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声音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对中国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肯定和赞扬。有学者认为,作为一个尚存许多问题的发展中国家,能够给世界留下如此众多和非同凡响的奥运遗产,光用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增长还不足以完全解释,而“举国体制”无疑是这一切奇迹中的关键。还有学者认为,举全国之力,集中优势资源,聚焦特定的工程、项目、事件,往往可以形成跨越性、突破性、高效率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形成带动效应,提升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正像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在这次奥运会中,单单是出动这么多的人力就没有其他国家能够企及。中国有13亿人口,这样的资源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还有,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财力方面的投入也是其他国家没有办法达到的。 三是以“华盛顿共识”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造成重灾区和“中国奇迹”的出现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中国模式”。“华盛顿共识”主张私有化、自由化的

如何理解“中国模式”

如何理解“中国模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不仅让全国人民感到自豪,而且让国际社会发出赞叹。近年来,“中国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外热议的一个话题。究竟有没有“中国模式”?如果有,其内涵和特点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国模式”?围绕这些问题,记者与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对话。 究竟有没有“中国模式” 记者:目前,学界在“中国模式”这个概念上存在不同看法。有些学者甚至不认同这种提法,认为所谓“模式”是一种可以复制的样板,而中国的发展道路不具有可复制性。对此应如何理解? 辛向阳:我们首先看一看“模式”这个概念。“模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模式”还可以被定义为事物内在机理的展开,它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系统地体现着事物的本质属性。综合来看,“模式”主要有三层涵义和特征:一是内在性,即模式是一个事

物内在本质的展现;二是外在性,即模式有许多外在的表现形式;三是可借鉴性,即模式可以供人们借鉴和学习。 再说“中国模式”这个概念。中国既有许多成功的事实,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成就;也有许多成功的制度安排。这些事实的背后存在共同的、规律性的因素,而这些共同的、规律性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模式”是存在的。 记者:有些学者虽然不否认“中国模式”,但是认为“中国模式”还不成熟。对此又该如何看待? 程恩富:有些学者认为“中国模式”还不成熟,可能主要是基于这种考虑: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各方面大都达到较高水平,并且经历了长期的、不同环境的检验;“中国模式”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无论经济还是其他方面水平都还不高,而且今天的中国仍然处在深刻变革中,很多方面还远未定型。实际上,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不一定都是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才基本成熟的,相反,它们都是利用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大大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德国模式、日本模式等都是如此。我们认为,“中国模式”已经基本成熟,主要依据就在于无论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还是在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我国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

中国模式是走向成功的模式-潘维

潘维:中国经济模式是走向成功的模式 2010-04-27 14:32 来源:《红旗文稿》2010年08 近期理论界关于“中国模式”这一提法的争论不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潘维教授对“中国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较之西方300年的进步,中国60年的成就不依靠侵略和控制他国,更代表世界的进步力量;中国的成功在于以60年的奋斗开创了“中国模式”之路,而危机来自于偏离这条道路。潘维认为,中国模式包括三个核心部分,即经济、政治、社会模式。本刊记者主要就“中国经济模式”的话题采访了潘维教授。 记者:您怎么看待现在理论界关于中国模式的争论? 潘维: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什么是模式。与描述历史道路不同,与总结历史教训也不同,模式是对成功原因的归纳。什么是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成功之路的理论解释。中国模式的基础是什么?是中华百年奋斗史、三千年王朝史、五千年文明史,还特别包括被消化为中华文明有机组成部分的外来文明。 有学者认为,模式是固定的,中国的60年是大变迁的60年,而且依旧处在变迁之中;改革方兴未艾,何来中国模式?然而,世界向来变动不居,正因为世界变动不居才需要理论知识。固态的理论来自动态的历史,解释动态的现在,启示将来的行动。换言之,模式为现实提供定义,为比较提供知识,为未来提供指南。 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以巨大代价换来的,不足为他国效仿,谈何模式?这里要说明,首先,总结中国模式并不是为了供他国效仿。中国模式是否给别国人民带来启示是别国自己的事情。其次,形成中国发展模式的历史代价确实沉重,但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代价的成就。美欧模式、苏联模式、日本模式,也都付出了沉重的历史代价。历史明确记载着殖民战争,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贩奴蓄奴,两次血腥的世界大战,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还“合法”的种族隔离,更有延续不断的侵略战争。 还有人认为,今天的西方就是中国的未来,何必费力总结中国模式?在这些人眼里,共和国的前30年是失败,后30年是成功,而从失败到成功是因为“补课”和“接轨”,因为扭头走上了“普适”的西方道路。这种判断不仅浅薄,而且危险。迄今没有哪个后发国家成功地复制过西方模式。西方模式的基础是侵略性的军事、政治、经济机器。这个基础,中国不曾拥有,也不应该拥有。经过几代人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中国闯出了一条成功发展之路。忘记历史意味着轻薄,篡改历史意味着背叛。 正如过去反对迷信苏联教条,今日中国的迫切任务是反对迷信西方教条,防止洋教条把我国导入陷阱。中国道路的成功,挑战了西方经济学知识里的“市场与计划两分”,西方政治学知识里的“民主与专制两分”,西方社会学知识里的“国家与社会两分”。总结中国模式能够提供新鲜知识,促进我国学界对本土文明的自觉,从而促进“中国话语系统”的形成,以及“中国学派”的崛起。 记者:在您所提出的中国模式结构中,包含了经济、政治、社会这三方面的子模式,您为什么要归纳出中国经济模式? 潘维:经济成就是中国成功最明显的体现,经济模式也是中国模式的最外层。 在现代化的大众知识框架里,经济进步是人类进步的主要标志。中国发生了经济奇迹,世上几无异议。可一旦开始解释这个奇迹,中国学界就发生激烈争议。这一争议事关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事关中国能否持续稳定地进步。

陈平:中国模式的争议与中国道路的探索

陈平:中国模式的争议与中国道路的探索 [转载] 陈平:中国模式的争议与中国道路的探索[复制链接] 北京大学, 教授, 中国经济, 中心 感谢王艳灵的组织督促,感谢田国强、尹尊生、陆丁、史正富、张维为、刘昶、崔之元、吴敬琏、秦晓、唐毅南、李华俊、龙希成对中国模式问题富有启发的讨论与探索。错误之处由本人负责。 参考文献 Brzezinski, Zbigniew K. Strategic Vision, Basic Books, New York (2012). Campbell, T.Colin. and Thomas M. Campbell II, The China Study: The Most Comprehensive Study of Nutrition ever Conducted and the Startling Implications for Diet, Weight Loss and Long-Term Health, Benbella, Dallas (2006). 中译本:T. 柯林?坎贝尔,托马斯?M 坎贝尔II, 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吕栾欣,倪婉君译,中信出版社,北京(2011)。Chen, Ping. “Three Dimensions of Current Economic Crisis,” in Looking for Solutions to the Crisi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Conference Proceedings,

从“中国道路”向“中国模式”演进

从“中国道路”向“中国模式”演进 机械0902 陈群方09142007 “中国模式”是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必然趋势 自“后社会主义”概念提出之后,“中国模式”就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必然趋势。美国杜克大学历史系教授阿里夫·德里克在1989年发表了题为《“后社会主义”:反思“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文,明确把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称为是一种“后社会主义”,主要是与传统的社会主义概念相区别。他认为“后社会主义”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终结,而是社会主义的原有概念陷入矛盾时,试图以创造性的方式反思社会主义;他坚决反对一些西方学者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吸收了资本主义因素,就得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结论。(《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第3页)在德里克看来,后社会主义既跻身于资本主义世界,又不能放弃社会主义的基本结构;既要同资本主义的世界秩序相结合,又要确保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既要利用资本主义的经验,又要克服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他强调,社会主义选择在中国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民族形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认为中国当前的发展道路是资本主义的说法,都是脱离实际的。他认为,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开放创造了一些新的发展可能性,其中之一就是拥有了更大的选择紧急发展手段的余地,甚至比资本主义的选择余地还要大。其高明之处,就在于清醒地意识到后社会主义的前途,并不取决于社会主义对未来有什么理想,而取决于当代资本主义和“实际存在的社会主义”之间为争夺未来而进行的全方位斗争。(同上,第43页)在这里,阿里夫·德里克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中国模式”的基本概念。 被称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曾以极大的热情说:“我认为中国会有较好的条件,至少国家政体还在使用马克思主义语言,还存在公有制等。这些都是中国的历史造就的。所以,我想很显然,相对于美国来说,中国的环境更有利于接受进步的思想。但是,我想有很多内部和外部的势力正试图阻挠中国的发展进步。比如,美国就不希望你们成功,不希望你们创造一个新的模式。但我相信中国也有一些人不想要什么新模式。他们宁可要金钱、消费等。所以,我想不管怎样,一定形式的斗争是必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揭露这些势力。”(《詹姆逊文集》第1卷《新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308页) 2004年5月11日,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乔舒亚·库珀·雷默的一篇论文,题为《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该文对中国20多年的经济改革成就作了全面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了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由此开启了国际上一个不小的研究热潮,出现几十本研究“中国模式”的专著和上千篇论文。 由此可见,“中国模式”是当代中国人最伟大的话语创造,况且当前需要有新的理论概括来提振我们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那么多世界级的学术人物已经为我们作了学术铺垫,我们没有理由不旗帜鲜明地介入。在中国模式问题上“失语”,意味着失去中国的明天。今天“中国模式”的研究已经涉及到改革开放的成功不仅仅

中国模式来自改革开放的实践

O16 中国发展观察 2009年10月 新 中国成立60周年的今天,国家的财政收入是成立初期的1000 倍,从1952年到200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加了77倍,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今天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再也不是经济小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1%上升到了6.4%,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在2007年就超过了美国。2008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由此国内外经济学界开始关注研究中国经济奇迹般的发展道路,试图归纳出类似“华盛顿共识”的样本。2004年5月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高盛投资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在英国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北京共识》的论文,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了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他把这称之为“北京共识”,他认为“北京共识”基础上的中国经验不仅适合中国,而且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何寻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可借鉴模式。在这之后,中国的发展所走过的道路,受到国内外舆论和学术界的空前关注,总结后更多的说法是“中国模式”。 什么是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在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一个公认的高度概括的表述。有些学 者认为,中国模式特点是政治集权化、经济自由化。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孙凤仪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认为:“中国模式不仅限于经济模式,应该是新中国成立60年所走过路的经验总结,内生于中国已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结构框架与资源变量,在相互匹配和动态均衡中求得大国成长的最优解,我认为这就是中国道路和模式的内涵。” “中国模式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定义。”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邹东涛告诉《中国发展观察》,“中国道路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模式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探索中国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模式开始于中国的那一个时期,学术界也没有统一认识,甚至观点相差甚远,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会长乌杰认为中国模式可以从秦始皇时期开始探讨。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对《中国发展观察》表明观点:“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模式主要从改革开放30年以来,通过改革开放中国走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道路?30年之前没有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基本上是按照当时苏联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模式走。严格来讲中国发展模式,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在这之前整个中国社会是传统的农耕牧民的经济结构,中国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我们也不要讳言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 中国模式来自改革开放的实践 ■ 本刊记者 沈 刚 或侵入,在这100多年里,多少人来回摸索,有些特殊的历史背景我们是没有法改变的。” 中国模式之所以在中国形成自己的发展道路特色,孙凤仪认为,主要是中国模式的内生性和互联性。他进一步解释说:“内生性就是说中国模式不是从别的地方复制过来的,基于中国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程度,从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条件下脱颖而出。中国模式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珠三角一个样子,长三角一个样子,苏南另一个样子等等,都各不相同。这些都是摸索出的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道路,没有一个固定的样本,适合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程度就是最好的。这也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中国模式没能给出一个公认定义的重要原因。由于内生性,中国模式国外都没法复制,但中国经验值得借鉴;另一个是互联性,60年来,中国道路和模式内生于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并在各结构部分的相互联通中发育和成长。比如我们先是经历了上世纪50、60、70年代的全社会的高度政治化,以人民公社、大跃进甚至阶级斗争等政治运动推进经济建设。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又经历了政治的经济化,将经济建设为目标,而不再是阶级斗争移入政治行动的中心,在保持政治和组织人事上集中制度的同时把市场激励引入了地方行政系统,通过财政分权下的竞争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崛起,大大 周年

中国奇迹与中国模式

“中国奇迹”与“中国模式”解读 摘要:中国在过去30年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外交各方面都创造性地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体制。这种体制概括起来就是“中国模式”。而在这30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全面进步,被公认为“中国奇迹”。这种“中国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产物,切不可将它视为无所不包的大杂烩,而中国模式的意义也只能在特定的时空中发挥作用。 一、“中国奇迹”与“中国模式”的内涵 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起,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国范围内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1978年至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8%,是同期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实现了30年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所谓“中国奇迹”,就是指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世界经济长期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了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在改革中始终坚持了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的经济改革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改革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所谓“中国模式”,实质上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O多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 总之,“中国奇迹”概括了30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成就;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中国模式”则概括了30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经验。 二、“中国模式”的由来 实际上,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学者已经开始关注新中国发展道路问题,这其中就包含了对“中国模式”的初步探讨。2004年5月,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在英国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独立自主摸索出了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他把这一模式称之为“北京共识”。“北京共识”的提出,无疑是西方世界对中国崛起的一种回应,同时雷默把“北京共识”的重点放在与“华盛顿共识”的反冲功能上,但这一点没有得到国内学界的认同。所以,“北京共识”在国内的影响也远远不如国外,国内学者很快用“中国模式”的概念取代了“北京共识”。 当前,国内外舆论对“中国模式”或中国发展道路的特别关注主要基于几方面原因。 一是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态势先后抛出“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继而引起全球性的争论。而中国历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当前的世界金融危

浅析中国模式及其世界意义

浅析中国模式及其世界意义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相比于朝鲜的“极左模式”、菲律宾的“极右模式”(还可以加上西方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主导的模式)、古巴的“保守改革模式”、苏联的“激进改革模式”,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中国模式”也许可以是一种“最不坏的模式”。最重要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模式引起了世界性的影响,它指向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中国模式内容世界意义 一中国模式的提出及含义 1978年中国确立改革开放战略,在此后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在2007年就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表明,中国已经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中国清华大学教授乔舒亚·库珀·雷默于2004年5月7日在伦敦《金融时报》首先提出了北京共识的概念,这是中国模式的前身。综合国内各学者的观点,中国模式的定义如下:在全球化背景下,后发展国家在保证国内政治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渐进式改革所确立的一种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全方位的、富有成效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发展模式。 “中国模式”的实质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的一种战略选择,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独立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的一整套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笼统的说,中国模式包括:一是在坚持稳定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二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以及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三是先易后难的优先顺序,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四是不断地试验、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大胆而又谨慎的制度创新。 二中国模式的框架 1、在政治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模式的本质内涵体现在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模式上。中国没有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度,而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这也是中国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 2、经济上,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中国模式的核心内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追求效率与公平,又保证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注重使用政府宏观调控。 3、文化上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吸收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中国一直把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我们在促进社会和谐,以仁施政、提升家庭伦理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同时也注重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借鉴和吸收。 4、在外交上,以周边地区为依托,以和平方式融入世界体系。中国在发展的同时一直都注重对周边环境的营造,从而塑造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三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 1、中国模式为世界上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冷战期间,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根据意识形态来划分。社会主义国家受苏联影响选择了计划经济,而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市场经济。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计划经济随着苏联的解体而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华盛顿模式就成为了经济成功的代名词,然而,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及其在世界范围的扩散,使得人们对华盛顿模

对“中国模式”的理解

对“中国模式”的理解 中华民族在六十年的人民共和国期间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进步,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有关“中国模式”的话题,引起了全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各国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都从不同的视角对此重新进行解读。当然,这也极大的吸引了国人的目光和注意力。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可以无可厚非的称作“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所谓“中国模式”,实质上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O多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并不断完善我们的发展模式也是硬道理。 (一)关于“中国模式”近年来特别受到关注的原因 实际上,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中国发展道路问题,这其中包含了对“中国模式”的初步探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吉尔伯特·罗兹曼在20世纪70年代末编著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就集中分析、探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有利因素及障碍。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德则在《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对多重样现代性的反思:欧洲的、中国的和其它的诠释》等著作中,从传统社会文化的秩序特征以及中国社会变迁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发展的路向。

关于近年来海内外舆论对“中国模式”或中国发展道路特别关注的原因,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态势先后抛出“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关于“中国威胁论”方面的论点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伯恩斯坦和芒罗撰写的《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为代表。“中国崩溃论”始于1984年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布朗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一说,继而引起全球性的争论。自2001年以来,针对中国经济的新的论调又在国外盛行,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有“国际经济乌鸦”之称的克鲁格曼教授提出疑问说,中国这个亚洲奇迹中的最大奇迹,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崩塌的神话。美国华裔律师章家敦(Gordon G.Chang)则提出,“与其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还不如说中国正在崩溃”。而中国历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还能保持比较稳定和快速发展使得这些言论不攻自破,也使得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乃至于美国和欧洲最近对金融市场的干预都被认为是在学习中国。 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在应对汶川特大震灾和举办北京奥运会上展现出的“举国体制”,让全球对中国政治体制刮目相看。长期以来,针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国际舆论界一种有代表性的声音认为,中国经济奇迹的背后是陈旧落后的政治体制,一党执政的格局不改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保障。然而,面对无论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太空空间活动,还是2008年成功应对

中国模式的具体内容及世界意义

一、中国奇迹与中国模式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从经济方面看,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经济改革从农村到城镇,从沿海到内地,从商品市场到生产要素市场,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改革的内容日益全面,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被彻底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体制充满生机和活力。 2.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确立了对外开 放的基本国策,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206.4亿美元,占GDP的9.7﹪,到2007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21738亿美元,是1978年的105倍,占GDP的比重达到62.8﹪,贸易总量由世界第22位跃居到第3位。1978年到2007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了7600亿美元,据发展中国家第1位,世界第2位。 3.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总量跃至世界前列。改革开放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 发展,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的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46 61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88﹪,世界排名由第10位跃居到第4位。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化的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06年的43.9﹪,工业化的水平由1978年的62.3﹪上升为2006年的72.3﹪。 4.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万减少 到两千多万,1978年人均GDP仅为381元,2007年达到18 665元,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中国居民人均拥有的耐用消费品、医疗水平以及公共设施水平等都有了大幅的提升,中国的发展使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 5.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逐步提升。1978年以来,中国年均进口增速达到1 6.7﹪,已 成为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进口市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中国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约8﹪。中国的外汇储备目前已居世界第一。钢、煤、电视、水泥、化肥等10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影响日益扩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伴随着中国的迅猛发展与和平崛起,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国际影响日益增强,“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 成了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受到全世界各方面人士日益广泛的关注。 二、对中国模式的不同解释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中国经济以平均10﹪的增长率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被称为“中国奇迹”是当之无愧的。为了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国内外的学者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做了多方面的解释,包括: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市场需求、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高

中国道路为什么走得对

中国道路为什么走得对 ——写在改革开放35周年之际 周爱兵 《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3日07 版)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35个春秋,35年来取得的最主要成果就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5周年,最根本的是要充分认识走中国道路的必然性、科学性和优越性,树立全民族高度的道路自信和改革自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使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道路走得对不对?要从历史发展中求证,搞清楚它是怎么开创、怎么走到今天的,弄明白为什么它是我们自主探索、自主选择的正确道路 中国道路是怎么来的?其源头可以上溯到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探索贯穿近代以来的整个历史过程。170多年前,鸦片战争的炮火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侵略和凌辱,震醒了停滞和封闭中的大清帝国,使“天朝上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赶上时代潮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中华民族特别是其先进分子必须作出回答的历史课题。 从大历史的视角审视,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被迫卷入近代世界,并由此开始了艰苦追寻现代化的过程。这是一个一直将延续到本世纪中叶的持续约200年的长过程。这个长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100年的时间段:第一个100年,从近代史开端到新中国成立;第二个100年,从1949年到2049年。之所以作如此划分,是因为这两个100年分别与中国道路的两个关键词:“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

第一个100年,是以“社会主义”为指向、为归依的百年求索。面对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在苦难中觉醒和奋起,发出了“振兴中华”的集体呐喊。中国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围绕这个根本问题,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艰难探索。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多种主义和主张都出场了,也都破灭了;多种道路和方式都探索了,也都碰壁了;多种组织和政党都登台了,也都退出了。历史表明,什么君主立宪制、多党制、总统制,结果都行不通。正是通过反复比较和总结,中国人民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正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战胜内外敌人,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创造了根本前提。 第二个100年,是社会主义找到“中国特色”、彰显“中国特色”的百年雄起。这个过程我们已走过60多年,包括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一个是改革开放前近30年,一个是改革开放后30多年。前一个阶段,实践过程历经坎坷,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内乱,使我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遭受严重挫折,但我们仍然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和制度成果。后一个阶段,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开启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伟大创造。35年来,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制定实施了一整套指导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成功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5年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