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重点

毛概复习重点
毛概复习重点

1.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2.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必要性,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做好哪些

事情?

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

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

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

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

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必要性:①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

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根本保证;

③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

客观需要;

④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做好:①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②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

政执法体系。

?③确保司法独立公正,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④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⑤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3.所有制结构问题(既要增强公有制的活力,也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①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

的核心和基础,占主体

地位的所有制决定着

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

性质。

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认识公有制经济:?①要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实质

和核心:全体社会成员或者

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

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

资料面前的平等。

?②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国有经济和集

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

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

成分。

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

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

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

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目前两种比较成熟的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

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基本经济制

度又一原则。

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外合资

经济、中外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

济)、混合所有制的私有部分、港澳

台投资的经济中的私有部分。

4.市场经济与政府的关系

市场是无形的手,政府即宏观调控,是有形的手,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两只手结合,推进资源合理配置。

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市场秩序不规范;

?第二,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

?第三,市场规则不统一;

?第四,市场竞争不充分。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

府作用

5.如何理解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极端重要性?

?第一,它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历史。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不能丢,丢掉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这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分不开的。

?第二,它关系到党的团结和社会稳定。毛泽东思想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如果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不能正确评价,就必然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全党和全国人民就没有了主心骨,就要影响全国的安定团结。

?第三,它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邓小平指出,不把毛泽东思想,即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应该作为我们今后工作指南的东西,写到决议里去,我们过去和今后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力量,它的历史意义,都要削弱。

6.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7.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为什么:

①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如果说坚持党的领导所要解决

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党的领导,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那么,改善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则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问题。

不坚持党的领导,就谈不上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党

的领导。

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

因为: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

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光荣使命还有

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光荣使命还有

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思想政治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第一,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领导。

第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三,坚持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领导。

第四,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第五,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

第六,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二)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

几个方面的问题

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8.社会主义的本质及评价

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评价:(1)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

(2)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3)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发展,为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4)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

9.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条件: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条件。

?(2)思想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

?(3)阶级基础: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与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阶级基础。

?(4)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的根本依据。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认识和执

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1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2)是解放生产力;

(3)是对原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4)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1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具体来说,有五个方面内容:

第一,一个中国。

第二,两制并存

第三,高度自治

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1.毛泽东思想

定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参照上面

主要内容: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③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④关于政策和策略。

⑤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⑥关于党的建设。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正确评价毛泽东:第一,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

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一生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

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他在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功大于过。他是

毛泽东思想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贡献

最大,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第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主要是以其个人的思想代替毛泽东思想,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左”的思想,这些都严重背离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明显脱离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所以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参照上面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建立一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

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②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核心内容)

措施: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

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应有之义)

(3)保护民族工商业(特色内容)

③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

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

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特点: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文化)

3.社会主义改造的社会经验

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③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

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

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恩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他们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提

出过一些原则性的设想,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

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的高级阶段。

但对后来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前苏联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列宁:以俄国国情为基础的分析

斯大林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

赫鲁晓夫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勃列日涅夫:“发达的社会主义”理论

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发达的社会主义起点论。

戈尔巴乔夫的发展中社会主义论

我国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1、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我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1987年,十三大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理论基础。

1997年,十五大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02年,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还需要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007年,十七大再次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

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从性质上讲,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从发展程度上讲,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

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

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基本特征:(概括地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也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基本特点)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历史任务)

阶段特征: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第五、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

更高要求。

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

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科学把握阶段性特征:1、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2、是由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5.改革开放

总括: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为什么要改革:1.国内背景:

①治局面混乱;

②济停滞不前甚至濒临崩溃边缘。

2.国际背景:国际竞争压力巨大

①新科技革命

③欧日经济实力

④国差距

?壮丽史诗:经济发展增长速度

?国民总收入

?进出口贸易额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国际地位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改革的社会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3.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4.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关系

(2)改革的目的、原则

①改革的目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②改革的原则:

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

以公有制为主体

共同富裕

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改革的成功经验:(1)坚持党的领导;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4)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1.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辨证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对外开放的格局: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标志

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要有新局面:?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

?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坚持平等互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一)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二)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6.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梦想,既饱含着对近代中国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深刻的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的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①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

②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核心内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途径:①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

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点: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中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市场经济理论内涵:1)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2)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3)市场调节可以与计划调节相结合;

4)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

?5)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

(三)完善分配结构,调节收入分配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推动经济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推动经济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四化”道路

(三)推动经济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四)推动经济发展,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总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者的统一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国家根本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根本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基本政治政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策、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管理、政治制度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三)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四)依法治国,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五)“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任务: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推进法治中国的措施(参照上面)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走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国家,发展政治文明

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主要目标: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发展各项政治民主制度

?建设法治中国

9.一国两制

形成和发展:①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具体来说,有五个方面内容:

第一,一个中国。

第二,两制并存

第三,高度自治

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与国内环境。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成功实践:香港、澳门

意义:彻底结束了殖民主义在港澳的统治,洗雪了香港、澳门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现实。证明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开创了和祖国内地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纪元。

◇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

10.新的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①新的阶层:☆新的社会阶层是指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②如何看待新的社会阶层:☆的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他们是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变化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推动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

?民企已成为社会就业的主渠道

?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③尊重劳动(核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11.坚持党的领导以及改善党的领导

参照上面第七条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市场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D.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3.在(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参见教材59页。 5.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鼓励支持扶持 C.利用限制改造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答案:A 参见教材63页。 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几个步骤( ) A.一个步骤 B.两个步骤 C.三个步骤 D.四个步骤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公私合营 C.四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参见教材65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9.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0年 答案:C 参见教材58页。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参见教材69页。 1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毛概复习重点 (2)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 六: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 七: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八: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2017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第一章 1. 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幵拓着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 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 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 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 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 :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 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 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 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③改革幵放的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

2016毛概考试重点总结笔记详细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

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 六: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七: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

毛概复习资料 下册

腐败问题 中国的腐败问题一直是政府声称要认真解决的事情。近年来,中国政府发起多次反腐败运动,也惩办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贪官。但是,腐败之风并没有随之消失,而且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 根本问题在于制度 尽管社会学家指出中国腐败现象的多种不同原因,但是,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社会学教授邝泽倩认为,归根结底,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邝泽倩教授说:“这种解释是有根据的。在中国这种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本身就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中国的资源有限,政府官员对商品和服务拥有很大的分配权。另外,在供应与分发的渠道中也存在着瓶颈问题。因此,在缺乏其他供应资源的社会主义结构中,就会有人为了获得这些紧俏资源而干违法的事情。作为其结果,市民和生意人为了把事情办成就会送礼或行贿,而收礼和受贿的官员就可能干违法的事情。”然而,随着中央对地方实行更多的放权,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商品供应增加了,获得商品和服务的其他渠道也出现了。照理说,行贿受贿现象应该减少才对。可是,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腐败案件反而大大增加了。那么,应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邝泽倩说:“在一个授予官员很大权力的官僚机构中,腐败的机会总是存在。社会主义制度结构把很大权力集中在国家官员手中,这些人控制着很多别人想要的稀有商品,因此这就为他们的腐败提供了机会。” 致富强烈动机导致腐败 可是,邝泽倩教授说,在一九七八年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前,中国官员的腐败问题相对要轻一些,当时露富是会受到谴责的。那些年代官员的腐败行为往往都属于灰色地带,例如使用公款建造职工住宅、扩建办公室或者用公款请客等。她说,而在改革时期,中国政府官员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官方的宣传口号也变成了致富光荣,赚钱受到鼓励,政府允许私人拥有资产。中国政府鼓励人们利用市场经济提供的新机会发家致富。成功的企业家,包括一些通过不道德的手段发财的人在内,被誉为英雄模范。这些发展鼓励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因而为腐败提供了强烈的动机。然而,有了动机之后,还必须有机会才行。邝泽倩教授说,当时政府是用摸石头过河这种摸索的方式引进市场改革的。但是这种零敲碎打的改革方式却为腐败创造了机会。以生产钢材为例,政府向国营钢厂投入了资金,这些钢厂则需把生产出来的钢材按一定的定额上交给国家。为了鼓励提高生产率,政府允许国营钢厂把定额之外的钢材拿到市场上以高价出售,厂家可以保留这些利润。虽然有些工厂把这些钱用于工人和工厂条件的改善。但也有一些工厂经理则把这些利润中饱私囊。经济转型不彻底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教授皮文睿说,中国目前腐败问题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经济转型还不完全。他说,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机构人员也从事商业活动,领导某种行业的部门需要负责分配资源,解决下属公司之间的纠纷,保证这些公司能完成定额生产。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部门几乎可以垄断所管辖的行业。可是在中国进入市场改革时期,人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向市场经济转型需要把政府和企业分开。国有企业被认为在运作方面应该享有更大的自主权,部级单位一方面仍然需要对该行业进行监管,但另一方面则需要远离商业活动。尽管政府采取了这些限制行政部门经商的措施,但是一些部级单位仍然和下属公司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 堕落滋生腐败,腐败必然腐朽,什么是腐败?腐败是政治问题、还是经济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腐败?腐败有什么样的思想基础?它的历史成因是什么?我们怎样看待当前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和反腐败形势?如何推动反腐败的理论创新,研究和回答反腐败工作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推进反腐败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反腐败工作?。这都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我们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就会积重难返,不仅会影响到我们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而且还会加深社会矛盾的积累, 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久而久之,将逐步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1)(精)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题型 单选(30 x 1 =30 多选(15 x 2 =30 简答(4 x 5 =20 材料分析(2 x 10 =20 第一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 2::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大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近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科学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大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 础。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9 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毛泽东思想理论内容及其活的灵魂: 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六,党的建设理论。

2017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2017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

毛概论述题重点复习资料精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基本内容: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①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②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同时挑战也是前所未有,前进道路上面还有许多不确定的 因素。 ③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 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 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2、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这一道路的开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哪些重要启示? 必要性: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一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所以中国革命的 主要斗争形势只能是武装斗争。二是大革命失败后敌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 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积蓄自己的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三是近代中国革 命性质决定必须从农村发动武装。因为是无产阶级革命,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重大意义: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它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容 ⑴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论成果是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容:①新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③改革开放的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⑦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

毛概期末重点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3.人权 泛指人身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主要包括生存权、经济权、政治权、文化权等。而公民在政治上应该享有的自由和民主权利,一般也被称作“人权”。 39、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其基本内涵包括: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44、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4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论述题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总之,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

毛概下册 复习重点(超全)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主要是指( B ) A.少数服从多数 B.一种国家制度 C.自由,个人解放 D.一种组织原则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C ) A.民主集中制 B.坚持共产党领导 C.人民当家作主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3.列宁说: “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这说明( A ) A.文盲影响了他们实际参政议政的能力 B.文盲不能参政议政 C.文盲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D.文盲与有文化的人不能享有同等参政议政和权利 4.我国的国体是( A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D ) A.工农联合专政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联合专政 C.共产党一党专政 D.无产阶段专政 6.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B )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共域自治制度 7.我国的政体是( A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B ) A.执政党 B.参政党 C.在野党 D.反对党 9.政治体制是( A ) A.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 B.决定政治制度的性质 C.人民民主专政 D.政治制度 10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C ) A.加强党的领导 B.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C.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B ) A.依权治国 B.依法治国 C.依计划治国 D.依方针政策治国 12.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D ) A.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 B.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 C.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这是因为 ( ABC ) A.我国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B.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 C.认清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 D.存在着剥削阶级和阶段斗争 E.我国人口太多 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含( ABCD ) A. 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E.民主集中制 3现阶段我国的民主党派有( ABCDE ) A.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B.中国民主同盟 C.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 D.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 E.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4.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BCD ) A.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C.必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D.坚持三条评价标准 E.必须高速优化政权结构 5.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BCD )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E.共同发展 6.政治文明主要包括(ABCD ) A.政治思想 B.政治制度 C.行政管理 D.法制建设 E.经济建设

郑州大学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③改革开放的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⑧社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课后题

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总的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目前我国改革仍然处于攻坚阶段,要在体制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卫生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迈出新的步伐,还必须解决不少难度很大的深层次问题。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改革推向前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毛概2018下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缩印考试必备

新时代如何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1.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2.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各项经济工作。 3.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二、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的产业体系和经济体制 1.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2.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略的特色,是我们推进依法治国所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四是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五是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生?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分配格局 4、建立公平覆盖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 5、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小康”的内涵分析 1.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2.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3.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4.全面小康,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辅相成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 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 (2)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 排,即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3)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 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略 的特色,是我们推进依法治国所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 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 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 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 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 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二、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三、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 新发展理念的内在关系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 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 题。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3.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4.要建设好网络空间 5.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如何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两个坚持”的根本方针 一个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出发 点和落脚点。 另一个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 和要求。 “四个以”的工作思路 “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继承 和发展了党的十八大报告相关表述,特别是把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提到了 全党面前,凸显了“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内涵和实践导向。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 的建设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 的根本点、关键点,对党的各方面建设必将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强调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政治灵 魂,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强调的是推进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 大限度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形成想作为、 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尚。 “5+2”的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 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是党的十九大报 告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对于新时代全面加 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迫切任务 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的建设工作质量不高,有的搞“两张皮”,围 绕中心服务大局不够;有的搞形式主义,注重实效不够。党的十九大报 告强调要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就是要求党的建设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新时 代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布局来展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 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五句话”的总目标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 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 标的一个全新的概括。“五句话”既有各自丰富的内涵,更构成了一个 统一的整体,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纯洁 性,彰显了我们党引领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品格,彰显了我们党为中 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立党初心。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第一,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第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第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