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_任聪静

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_任聪静
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_任聪静

2012年第6期(总第128期)

[作者简介]任聪静(1983-)

,女,职员,博士

。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

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任聪静,张 红,陈丰秋,祝京旭

(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创新高校本科教学中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的题中之意。本文以浙江大学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探索、实践为例,分析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新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的成效,展望了今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为促进高校学生国际交流和联合培养项目的实践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国际交流;国际化;联合培养;高等教育

Explo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HigherEdu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alentsRen Congjing,Zhang 

Hong,Chen Fengqiu,Zhu JingxuAbstract: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o train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ability.It is also the key to train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views.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joint project of dual degree training in Zhejiang Universi-ty.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innovative international talents and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ed.It also summaries the experience achieved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The practice has set up 

agood example and is a reference,too.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Joint training;High-er 

education 一、

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已成为

当前高等教育重要的发展趋势。[1]

21世纪初始,

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十分依赖于自身的开放程度,

国际交流与合作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和推动力。

[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包含多项具体活动的发展趋势,旨在提供一种融入全球化意识环境中的教育体验,

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4

才。[3]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包含学生、教师、课程及研究四个维度,以学生国际交流的程度最为重要,是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反映出国际化的规模和程度。通过国际合作、联合项目等培养新一代优秀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新尝试。

二、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是一种新型的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发展已较为成熟。通过院校之间、院系之间互派学生,增进校园联系的同时也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获得异国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宝贵经验。[4]联合培养是高校培养国际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给学校带来良好社会效应的同时也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成才之路。

(二)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提高整体办学实力的有效推动力

目前,世界各国高校纷纷把教育国际化纳入战略目标,并积极开展联合人才培养项目,以促进国际化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新形势下,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可以有效促进高等院校的持续发展,推动教学实力的提升。

(三)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早在1978年6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扩大派遣出国留学生的数量。据教育部2009年度的统计,从1978年到2009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62万人。广大学成归国人员带回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经验成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目前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浙江大学为建设成开放式高水平国际性大学,借鉴国外大学跨国界学生交流合作的成功经验后,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项目,不断探索和推进多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2+2”、“3+1”、“3+X”等学生联合培养项目。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交流和人才培养项目促进了我校国际化建设步伐,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现。

(一)国际化进程中生源流向的不均衡性

随着现代经济、教育的发展和国际化教育思潮的兴起,国际学生交流日益频繁,然而对比中外留学生交流的流向,不难发现流入和流出的不均衡性问题正日益凸显。

生源流入与流出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美欧等发达国家教育业出口的“贸易顺差”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逆差”方面。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统计,1980年世界留学生人数为915859,1990年为l177583,1997年为130万,现已达到18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从发展中国家或中等收入国家流向少数的工业化国家。他们当中有38万来自中国,分布在103个国家当中,占留学生总数的23.8%。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之一。[5]以浙江大学为例(如表1所示),近三年每年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的本科生数均达到千余人,而国/境外留学生来我校交流学习的人数每年均少于100人,这个数据表明,我校乃至我国在留学生输出和输入方面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由此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流失和教育交流失衡是不可忽视的。如何让流出的我国学生在学成后归来报效祖国,如何让流入的优秀国外留学生能扎根在我国,是保证国际化进程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表1 浙江大学本科生交流学习流出、流入人数

年度

我校赴国/境外交流

学习本科生数/人

国/境外来我校交流

学习本科生数/人2009 1209 83

2010 1269 76

2011 1364 72

(二)国际化进程中学生适应性问题

尽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交流等活动频繁,当代大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日益增多,但是我校在交流、培养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对多元化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涉外礼仪的熟悉程度等方面。[6]

首先,在语言上,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往往存在外语听说、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如在日常的英语应用过程中,中国式英语使学生在国际交流

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中产生了障碍,影响了准确意思的表达。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学生往往含蓄、拘谨,在日常交流中自我表现意识较弱,主动开口的积极性较差,不善于表达,往往阻碍了国际交流的正常开展。

其次,由于缺乏对国外教学体系和综合文化知识的了解,往往在国际交流初期,产生较多的文化冲突和学习的不适应。在留学生活中,学生们会面临教学的“直接导入法”,如何使交流学生更快融入新的语言文化环境,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体系,有效提高外语水平,拓宽国际视野,是交流培养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全新2+1+1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个国家的大学学术水平在国际上获得一定的评价,就意味着大学教育、研究的机能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存在的,它为外国学者和留学生所接受,在国际社会里往往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所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不能只输出、不引进,也不能只引进、不输出,它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而非单向的交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自己要看到本国的不足,注意借鉴先进经验,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手段,提高本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增强本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最终能有效地输出到国外,使本国文化被别国所承认。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尽管其高等教育水平比较发达,能够得到国际社会较大程度的认可,但也有其不完善之处,他们也需要借鉴别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先进东西。当前,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文化扩张的需要,一些发达国家盲目地输出其高等教育服务,放量占有市场,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产出较差的教育质量。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化过程的“引进”与“输出”方面是极其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为教育服务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这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所造成的。发展中国家在引进的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高等教育质量,发达国家也要注重引进别国先进的教育模式,使高等教育在双向交流中得到发展。

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基于对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及现有联合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浙江大学通过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沟通协商,率先提出了“2+1+1”的创新模式的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中加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一)项目简介

中、加联合培养的2+1+1模式化学工程双学位项目旨在培养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并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本项目由浙江大学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简称UWO)共同实施。UWO是加拿大一所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大学,历史悠久,为加拿大科研十强大学之一。UWO由理学院、人文学院、商学院、医学院、工学院、法学院、信息学院等12个学院和3个附属学院组成。工学院共设有7个学科,包括:化学与生化工程、土木与环境工程、电子与电机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机械与材料工程、综合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只招研究生)。西安大略大学化工系秉承创新和严格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其化工专业的学生在全加各种化工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奖。

(二)项目优势和意义

1.2+1+1模式中加联合培养项目以中加混合班为载体,真正做到了国际交流的双向性,解决了培养过程中“输入”与“输出”的不均衡性。该项目招收中国学生与加拿大学生组成的混合班,中方和加方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制定共同的培养方案。本项目按照中加双方共同商定的特殊培养计划,由浙大和UWO的高水平教师共同实施。参加本项目的学生将亲历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文化,在浙大打下深厚的专业基础,在UWO获取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享受两校各自优势的教育资源;同时中加两国学生将同班学习4年,接受良好的国际化教育环境的熏陶。因此,参加本项目的学生,在外语能力、国际交往、专业基础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将获得明显的优势。

2.该项目以第三年在浙大学习为缓冲,解决了学生直接到国外学生的不适应性。进入项目的学生计划学制为4年,两国学生第一、二年在本国大学就读,第三学年所有学生在浙江大学就读,由UWO派教师到浙江大学授课,与西安大略大学的本科课程完全一致,第四学年所有学生到西安大略大学就读。同时,在第三学年的学习不仅避免了学生在国外的不适应性,也减轻了在国外高额生活费的经济负担。

3.该项目为双学位项目,并有利于学生的继续深造和工作。项目中的中国学生4年学习期

6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双方学校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的,同时授予浙江大学和西安大略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有利于在北美地区获取更好的深造和工作机会。成绩为优等的(A),一般可以在该校升学读硕士及博士,得到UWO的全额奖学金。同时,UWO的相关对应专业已获加拿大工程师协会认证,毕业生工作前景广阔。

五、浙江大学新型联合培养模式的成效

(一)首批项目学生学习获得良好效果

目前,浙江大学2+1+1联合培养项目已成功启动,首批中方赴加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映。在学习和生活上,学生获得了很好的体验。首先,联合培养项目帮助交流学生摆正了心态。在国外留学阶段,语言、选课、安排上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作为一个工科的本科生,中国学生到国外并没有特别多的优势。国外学生部分计算能力较弱,但他们的基本数学知识扎实,而且在语言和思维方式方面具有很多的优势,这个大环境迫使在国内排名靠前的学生,到国外能摆正心态、认清形势、端正态度。在国内,高年级的学生由于修好了足够的学分,课程一般较轻松,但在联合培养项目中,他们往往需要更加认真的学习态度、翔实的学习计划、更高的学习效率,才能完成预定的学习计划。其次,联合培养项目让交流学生体会了更科学的学习习惯。国外的本科教学十分注重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和师生的互动。不像国内填鸭式教育,国外往往要求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课程、反映自己的思路。这种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独立思考的积极性,真正吸收、消化了课程内容,学会举一反三,将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第三,联合培养项目帮助交流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在国外上课,老师会耐心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同时也十分鼓励学生提问,把提问作为平时表现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外教学中经常会以学生报告作为课程内容,这种教学体系不断地推动、激励学生去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真正以人为本,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

(二)联合培养项目促进了双方教师及短期学生交流

浙江大学与UWO基于2+1+1的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双方同时开展了暑期短期学生交流项目。2011年暑期,UWO方就选派了2名本科生来我校交流学习,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效果。首先,加拿大学生的到来,增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我校学生了解到国外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和风土人情。其次,UWO学生的到来,活跃和带动了中方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积极性。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国外的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以及演讲、表达能力的培养。国外的教育不局限于唯一的答案,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发散性思维。比如在2位UWO本科生参与我校实验室科研实验和Seminar组会过程中,师生普遍反映相较中国学生的报告而言,留学生的ppt报告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表达上流畅,具有逻辑性,为我校学生做课外报告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三)联合培养项目促进我校国际化课程的建设

基于联合培养项目,我校将聘请UWO优秀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我校本科生国际特色课程。国际特色课程的构建是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熟悉国际事务、掌握学科前沿的国际型人才,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必须与国际接轨。高校应按国际化要求,在专业中开设涉外课程,便于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海外高校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学会理解语言中的弦外之音,培养学生国际文化认同、国际意识,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同时,由于UWO选派的教师具有加拿大工程师认证,因此将方便修习该课程的学生更快获得加拿大工程师认证。

六、今后发展思路

综合我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今后在联合培养项目的实施和操作中仍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制度保障

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进程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除了受到个人意向、费用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并且需要面对选拔考核关、语言交流关和生活自理关,返校后还要面临课程互认、学分转换及将来衍生出的一系列教务方面的问题,如评奖评优、推荐免试研究生等。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没有形成健全和完整的相关配

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交流实际和成果,将交流项目转化为校内认可的学分,消除了学生国际交流的一些顾虑。但是,与国外高校完善的学分替换程序相比,我校在制度建设方面仍有很多细节需要改进。同时,学校应将各类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写入《学校招生简章》中,并列入招生宣传咨询工作内容,使报考学生和家长及早了解各类出国项目的相关信息和办理手续。

(二)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在学生激励方面,学校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学生的国际交流提供资助。在联合培养项目中,学生往往需要支付海外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对较多学生而言,经济负担已成为国际交流的一个重要阻力。因此,如果学校或院系能在经济资助方面扩大资助力度和广度,替学生承担部分交流费用,就可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同时又能起到增强学生对学校、院系归属感的作用。在院系激励方面,学校应统筹考虑,将学生的国际交流作为全校全院系的一个工作来做,全校各个部门各个院系相互合作,寻求更多的海外合作机会,为学生们开创更多的联合培养项目。同时应建立相关考核激励机制,将国际交流纳入院系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评估项目等。

(三)完善平台

开拓国际交流项目、搭建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是一个将“蛋糕”做大的过程。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学生们能更加公平和普遍地获得“蛋糕”,最终从逐渐增多的海外交流项目中获益。[7]因此,除了培养模式的创新,更应加强合作渠道,开拓更广泛的学生交流项目。以项目为载体,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四)队伍建设

随着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不断开展,学校需要在管理方面及工作人员培训方面加大力度,使其与日益增加的学生需求相匹配。[7]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通过与建立合作关系的海外院系沟通,定期派遣将从事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的管理人员赴海外学习、交流,在对方国际交流部门或对应院系管理体制、国际交流、运作模式等方面的成熟理念和实践经验,掌握更多现代的教学理念和先进教学方法,提高管理工作者的整体水平,促进学校教师及管理干部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

七、展望

本科教学和学生培养是一所大学的核心任务,也是浙江大学立足国内高校的基础。浙江大学一向拥有数量丰富的优质本科生源,并且每年有近20%的本科生进行对外交流,如何提高国际化建设效率、创新国际化联合培养机制,是学校中长期规划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建设一流大学,就必须要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不仅能选派优秀的学生“出去”,同时,更需要吸引优秀的留学生“进来”,打造国内高校教学资源和学位授予的吸引点。创新联合培养模式是浙江大学探索实践联合培养模式的新起点和新征程。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已经具备了吸引和接受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双学位联合培养模式的成功开展将为我国、我校开展国际化学生培养提供宝贵经验,进而为浙江大学建设国际一流大学铺设更平坦的道路。

(文字编辑:吴文水)

参考文献:

[1]徐海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视角分析[J].高等教育国际化,2006,(2),51-53.

[2]董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3):93-95.[3]张素芳.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下的学生管理研究与实践[J].CEPE中国电力教育,2010,15:170-171.[4]罗春梅,苗菁,李帆.交换留学项目促进国际交流、推动专业发展[J].科技资讯,2011,15:238.

[5]李联明,陈云棠.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国际学生流向不均衡现象[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54.[6]尤小霞.增强大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的理性思考[J].林区教学,2009,(8):56-57.

[7]周惠丽.探讨高等院校学生的国际交流———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出国与就业,2010,(5):19-20.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惠州学院2012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立项项目中择优选择。 项目立项起始时间可从本年度项目实际研究的开始时间算起。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周期通常为一年,重点项目的研究周期可适当延长;教学改革项目可以按实际见效时间设计周期,通常为两年。 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至少应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研论文(增刊除外);教学改革项目结项需要提交教学改革项目完成与绩效评价报告、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改论文(增刊除外)。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经验。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突出创新特色与推广应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流人才培养的优越环境或基地。重点研究我校现有人才培养的特点、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提出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等为一体的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1-1.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1-2.我校人才培养社会评价研究(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情况) ※1-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 ※1-4.基于职业化、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某个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 1-6.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7.中文专业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8.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1-9.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改革传统的传输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一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最后还提出了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六个要点。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施要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却一直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高等教育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育人为本”的机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促进了大学从组织形式到办学功能不断拓展,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科学大师钱学森一直非常关心培养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的使命。当前学生的个性特长、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对未来角色定位、求学意愿、态度、价值观等都呈现出明显多样化趋势,高校生源结构和毕业生流向也显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在特殊规律性的必然反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坚决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理念;其次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照搬了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窄、专、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在当时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那些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找

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_任聪静

2012年第6期(总第128期) [作者简介]任聪静(1983-) ,女,职员,博士 。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 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任聪静,张 红,陈丰秋,祝京旭 (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创新高校本科教学中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的题中之意。本文以浙江大学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探索、实践为例,分析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新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的成效,展望了今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为促进高校学生国际交流和联合培养项目的实践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国际交流;国际化;联合培养;高等教育 Explo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HigherEdu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alentsRen Congjing,Zhang  Hong,Chen Fengqiu,Zhu JingxuAbstract: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o train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ability.It is also the key to train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views.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joint project of dual degree training in Zhejiang Universi-ty.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innovative international talents and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ed.It also summaries the experience achieved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The practice has set up  agood example and is a reference,too.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Joint training;High-er  education 一、 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已成为 当前高等教育重要的发展趋势。[1] 21世纪初始, 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十分依赖于自身的开放程度, 国际交流与合作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和推动力。 [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包含多项具体活动的发展趋势,旨在提供一种融入全球化意识环境中的教育体验, 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4

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依托校企合作开放性办学平台(包括研究院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办学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形成“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的“2366”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双主体”即以学校和企业为两个实施主体。 “三段式”即将整个人才培养期划分为“以验带学”、“以训促学”和“以习强学”三个阶段,达到“练与教、做与学、导与做”的三合一。 其中,“以验带学”阶段,主要在学校进行实施,辅以新生入学后 的企业参观学习,对专业基础和公共基础课程采用验证性、应用性实验 方式,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在实验中来熟练基本技能,掌握基础性知识,实现“练中教、教中练”合一。 “以训促学”阶段,主要在学校和合作企业双重环境进行实施,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采用实用性、综合性项目载体,以专兼教师为主,在教学模拟生产性实训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现“做中学,学中教”合一。 “以习强学”阶段,主要在学校进行实施,以生产性任务为载体,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在企业的轮岗实习、顶岗实习中,强化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就业能力培养,实现“做中导、导中做”合一。 “六步骤”即依据三年学制中的六个学期为实施节点,以实践教学组织实施为主线,细分为参观体验、基础训练、专项实训、综合实训、轮岗见习、顶岗实习六个步骤环节。 “六递进”即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对应“六步骤”实践操作过程, 将职业能力培养设计成由低到高的递进层次,形成集认知能力、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初级或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中级或高级技能于一体的目标培养体系。 专业2366”人才培养模式图见下图所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摘自教育规划纲要第三部分体制改革)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注重学思结合,就是要改变过去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首先,要改变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的课堂教学方式和立足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交给学生。其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和深化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不断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联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问题。 注重知行统一,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做人,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只有与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为人的职业生涯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当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重点是加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强化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培养环节。要善于从实践中吸取鲜活的教育素材,开发实践课程、活动课程,通过完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等制度,增强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注重因材施教,就是要在统一教学要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教育的悲剧往往缘于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为此,要探索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多种教学形式,形成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要特别关注学习上的“优异生”和“后进生”两类学生。对优异学生,要改进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对具有特殊禀赋和潜能的学生要实施个性化的培养。对学业困难学生,则要建立相应的帮助机制,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推进素质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刘有耀,蒋林,杜慧敏,张丽果,巩稼民,刘继红 西安邮电大学陕西西安710121 摘要:提高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根据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内涵,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特色,对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目的要素、内容要素和方法要素进行综合改革。在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制定了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了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教学科研协同、学校企业协同项目驱动的研究式教学方法,完善并建设了多样化的实践环境和工程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经过部分专业的实践,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良好。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理念培养思路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一、引言 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塑,新的历史条件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水平以及工业竞争能力[1,2]。我国确立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人力资源基础[3]。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就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应用型人才是一种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才类型[4]。同时,我国地方高校约占整个高校的90%,工程人才培养又约占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半左右[5]。因此,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6]。 然而,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5,7,8]:1)人才培养体系中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传统基于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简单叠加造成课堂讲授的越来越多,教会学生的越来越少;灌输的知识量越大,学生离实际工程应用越远。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按照传统学科体系安排教学内容,造成学生间接经验越来越多,直接经验越来越少;自成体系的课程越多,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越少,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不良。 3)教学科研脱节,科研干扰、弱化本科教学问题。教学与科研脱节的现象普遍,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水平越高,投入本科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越少,科研促进教学的机制亟待强化。 4)教师本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能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急需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 5)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高校自我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工程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产学研协同的工程教育模式亟待创新。 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5]。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普通地方高等学校,以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针对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学校承担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项目,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提高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1 本文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TS12509)”、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践行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3BZ42)”和“高等学校基于“教研统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13BY69)”、陕西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研究成果。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图书文献共享、教学实验平台等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信息化环境下科学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推动学科工具和平台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创新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模式,鼓励东西部高校共建共享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教育资源,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

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共享,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教师、科研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的能力,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完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体系,引领信息时代科技创新。增强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构建高校网上虚拟社区,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创新、发展先进文化。开发国际汉语教学和文化宣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持中文教育国际化及跨文化教育交流,推动网络孔子学院建设,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摘编自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20-2020年)》)

新形势下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有企业缺少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充分重视 许多国有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没有清楚地意识到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缺少对培训回报率的合理预期。有的企业认为人才培养是一份耗时耗力的工作,觉得人才培训对于企业来说可有可无,常以工作任务重、经费不足等理由,人为缩减培训费用。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战略和投资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忽略了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投资效益,而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单纯将人才培训作为培训机构的工作内容,没有在人才培训的工作中发挥相应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不强 在发达国家,尤其是大型国际化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几乎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除了具备基本的管理技能、领导能力外,还拥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完整的法律法规知识等,能够制定部门的工作计划。而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恰恰缺少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有待加强,不能够制定出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缺少借助企业文化营造氛围的能力,缺少必要的协调沟通能力,不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和培训作用,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缺少可执行性和连续性 在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中,企业的计划性和执行性不强,没有明确的培训规划,培训工作的开展更是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国有企业甚至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进行走过场式的培训,这种教条式的培训模式通常起不到很好的培训效果。此外,人力资源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许多国有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都是短期的、孤立的,而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说只有持续性的培训才能实现预期效果,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和技能。 (四)人力资源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 ⒈需求识别不到位。培训需求分析和识别与企业战略目标、绩效及职工的职业发展结合不紧密。专业部门对业务培训需求、逐级管理者对下属培训需求关注程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下属员工培训需求,指导、督促职工进行针对性培训。职工自身培训需求不足,提升动力不明显。 ⒉培训内容策划不到位。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在岗位族群的任职资格、能力素质和职业发展方面的体系没有建立,使培训的基础依据不足,缺少针对不同岗位族群上岗标准、职业发展的模块化、标准化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呈现分散、系统性差的特点。课程、课件没有实现标准化管理,资源没有共享。 (五)人力资源培训手段不能满足需求 企业发展加速,工作节奏加快,大规模的脱产(半脱产)培训组织难度越来越大,“工学矛盾”日益突出,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员工自身培训需求将逐步增大,企业现有的培训渠道、设施、手段无法已无法满足培训需要。致使很多培训项目无法达到预期培训效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六)人力资源培训结果与企业用人结合不紧密 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工作的难点,同样也是企业面临的工作难点,目前很多企业的评估手段不能充分反映职工培训效果和实际运用程度。培训效果评估方法有待创新,目前主要采取“理论考试”、“问卷调查”、“跟踪评估”等方式进行,未能与企业员工实际工作技能的提高、业绩的改善紧密结合。培训结果没有与单位、业务的绩效挂钩;没有与职工的绩效、岗位变动挂钩;没有与培训实施单位、授课教师的绩效挂钩。由于没有考核机制的约束,员工在培训期间的学习劲头不足,有的员工参加培训的目的不够明确,只是简单的按公司安排“凑数”,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培训结束后学不到有价值的东西,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培训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不利于发挥人力资源培训的真正价值。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依据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培训模式,提升培训效果是企业当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部门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培训管理的质量。 (一)企业应该拟定科学的招聘方案 企业应该依据自身的人才需求结构制定科学化、规范化的招聘方案,在招聘中可以实行聘任制。国有企业应该从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入手,招聘企业长远发展需要的人才,增加人才储备。国有企业的人才招聘可以实施多种方式,如推荐制、聘任制、社会招聘的方式都可以采用,进一步严格和规范招聘流程,这有利于后期的人才管理和培训,提升企业的人才优势。 (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职能与员工的职业规划有机融合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培训的范围已经突破了传统限制,培训的性质、职能、宗旨、对象都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要发挥人力资源培训的潜能,要不断进行培训开发体系的职能拓展。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要紧紧结合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职业规划,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把人力资源计划、组织战略规划与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进行有效结合,并且准确反馈员工潜能的评测结果,依据结果为员工指引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给予员工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建立分层分类的员工职业化培训体系 新形势下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吴晓东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3)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于国有企业来讲,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的发挥与人才培养模式是密切相关的,选择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吴晓东:新形势下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34 ··

(完整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根据我省实际,就职业教育而言,应该如何主动地适应市场,找准位置,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我校多年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做法,进一步就“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和各位同仁探讨和交流。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为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 程的总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当前就业;二是后续发展。为此,职业学校应当着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后续能力为目的,加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我校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专业开发设置、课程体系改革、职业能力培养、职业指导开展、教育质量评价等几方面入手: 一、按市场需要开发设置专业 以开发人力资源为己任,以就业为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必须首先面对市场,根据本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设置相关的专业。我校在专业设置时还充分考虑到:一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劳动

力和人才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二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职业演变的影响;三是以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为培养目标;四是在专业开发过程中,和相关行业保持经常、密切的沟通。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保持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开发新专业以提高活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五是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不但具有在某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而且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在相应职业群中就业、转岗、晋升的基础。 二、建立灵活适用的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根据一个或几个相关职业群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从众多知识、能力要求中筛选出来并按教学规律组织起来的内容及其实施过程。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及其实施过程的落脚点。课程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对从事某一职业的从业者所必备的职业能力的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是为学生构建通向就业的桥梁。设置的职教课程应强调以职业分析为依据来筛选、组织教学内容。 我校对已开设专业所相关的职业进行分析,并以职业分析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组织,以“必须”和“够用”为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在职业分析中既考虑当前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即要兼顾未来若干年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在确保当前就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就业的后续力。职业分析是对工作过程的分析,是把完成一项工作的工作内容、劳动组织关系、所需要的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裴红霞 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1、我国拔尖创新人才严重匮乏。在世界一流科学家中,我国仅占总数的4.2%,是美国的1/10。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5%左右。我国的专利转化率不足15%,美国等发达国家高达70%以上。缺少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具有创造能力和国际水平的领军人物,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育领域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很有必要。 从诺贝尔奖来看,英国剑桥大学拥有8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拥有40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诞生过8位美国总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31人32次获得诺贝尔奖,平均每1000名毕业生出一个诺贝尔奖。8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的华裔,除了2位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其他6位均在美国读完中学和大学。百年历史的清华、北大没有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虽然我们不能因为拿不到诺贝尔奖就矮化我们的教育,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扎实考试分数高但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2、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振聋发聩!当今教育前所未有地被提高到全社会所高度关注的领域,尽管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下,“应试教育”倾向仍没有根本好转,严重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在中西教育比较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从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传统教育对比看:从《孔子讲学图》中可以看出孔子总是居于高台或中心位置,学生们则凝神静气,倾听着老师的点拨,因此培养出的学生是唯师、唯书、唯上。从油画《雅典学派》中看出在画上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他们的手势一上一下,表明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性分歧。培养出的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具有批判能力。

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摘要: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改革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比较受关注的问题,为了建构符合新要求的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模式,教育管理者应重视互联网+时代 对自身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并从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活力,然后积极探索可行 的措施,引领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开展,为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最优 的教育管理环境。 关键词:互联网+;高等教育;教育管理;创新 互联网+时代可以给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带来不小的推动力,教育管理者 必须要具备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教育管理能力素质,才能与时俱进地推动教 育管理工作健康开展。目前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尚还缺乏新鲜的活力,教育管理者 应加快步伐,树立起自身的网络化教育管理观念,用网络化教育管理模式引领高 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健康运行。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互联网技术手段已然被广泛运用到高等教育事业之中,其教育管理工作中也 充分融入了互联网技术手段。经过实践,发现互联网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优势非 常多,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健康开展提供了不少的便利。只是互联网+时代下 的高等教育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还没能完全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 具体而言,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等教育管理创新发展的必要性:一是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基于互 联网+技术的高等教育管理会与传统的教育管理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1]。为了缩 短这一差距,教育管理者必然要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对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等教 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优化,摈弃陈旧、落后的要素,让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更具科 学性和合理性。 二是当前高等教育管理的实效实际上并不高,教育管理者还缺乏一些先进的 教育管理手段来提高这一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而互联网+时代的带来,无疑 给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机会。教育管理者理应抓住这一机会,充分利 用互联网+的技术力量来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与改革。 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如何抓住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发展机会,真正对高等教 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推动高等教育管理的全面变革,这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者 应着重思考的课题。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教育管理队伍的教育管理能力素质会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也会影响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改革的发展进程。因此,高校应更 加关注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队伍的创新建设。高校应加强教育管理人员的 培训工作,促使他们形成以下几方面的素质能力: 首先,高校在开展教育管理人员培训时,应通过具体的课程教学,让教育管 理人员对互联网+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进行直观性的认知,使其正确认识基 于互联网+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使其树立起较强的互联网+思维,为增 强教育管理人员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意识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2]。 其次,高校在开展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的过程中,应着重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 专业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其应有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培训者应让教育管理人员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国际经验。本文拟从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两方面详细分析目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点及今后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热点发展趋势 我国高校扩招后,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严峻挑战。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便是解决教育质量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因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国内教学改革的热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点 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知,没有统一,但从根本上讲其认识还是有一致之处的,那就是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有机统一,即它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入手,在实施过程中又是全方位、系统的改革。 (一)培养目标方面 自从1998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于2004年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培养目标方面,各高校都改变了过去精英教育阶段以单一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的做法,而从本校、本地区实际出发,制定出了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1.研究型人才 目前高等教育虽然进入大众化阶段,但大众化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精英高等教育机构来完成的。因此,教育部要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进入“985工程”和部分进入“211工程”的高等院校要坚持精英教育标准,培养研究型人才。许多定位于研究型的重点大学都在坚持精英教育理念,把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等特点的各个行业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作为本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北京大学提出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能够在各个行业起到引领作用的顶尖专业人才。 2.高级基础型人才 基础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为迎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彰显特色办学之道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特色办学之道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特色教育巡礼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航空乘务专业的学生还未毕业离校就被用人单位定购一空,动漫创意专业学生在国家和省市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演艺传媒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大型社会演出博彩众多……诸如此类关于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的新闻不断出现,各种媒体聚焦争相报道。经过十年的办学发展,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现今已有八届毕业生,向国家输送了上万名人才,遍及长三角地区和周边各地,成为文化艺术领域内的主力军,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动手能力过硬,实践经验丰富,创新意识强。”用人单位在评价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毕业学子时,都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培养的这种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前不久,学院03级校友返校,也都感言江影教学模式得法、毕业后好就业、工作上手快。而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的就业之所以得到用人单位和校友们的一致好评,则正是源自于学院独创的特色育人模式。 特色理念:顺时应势谋发展 办学理念是学院发展的灵魂。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也必然发生一场根本性变革。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专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高校,审时度势,大胆创新,积极向实践学习,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利用民办院校办学机制灵活自主的优越性,在能力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上作出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形成一套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打造中国最具特色专科院校。2012年12月25日,教育部相关部门领导亲临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授予“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单位”殊荣。 特色教学:专业门类凸亮点 学院秉承“品质+能力”的育人宗旨,依据能力型应用人才的教学目标,把培养“集导编演管能力于一体的演艺人才”、培养“集采编播制能力于一体的传媒人才”、培养“集语言形体礼仪服务规范于一体的航空旅游人才”、培养“集创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_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中国大学教学 2011年第1期 12 刘智运,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教授。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刘智运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改革传统的传输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最后还提出了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六个要点。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施要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 提出的新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却一直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高等教育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育人为本”的机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促进了大学从组织形式到办学功能不断拓展,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科学大师钱学森一直非常关心培养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的使命。当前学生的个性特长、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对未来角色定位、求学意愿、态度、价值观等都呈现出明显多样化趋势,高校生源结构和毕业生流向也显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在特殊规律性的必然反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坚决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理念;其次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照搬了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窄、专、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在当时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那些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因此,重新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改革势在必行。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方向,其核心就是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今天,在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的21世纪,对人才素质及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走出一条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路。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含着理念、内容、制度、技术等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有四个,即: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教学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在这四方面下工夫。高校必须在深刻认识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深入思考,制订出适合学校发展且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出创新人才的方案,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使教育质量得到保障和提高。 二、明确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要求,也是大学人才观的集中反映。从组织管理角度看,培养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始于目标,也终于目标的实现。因此,大学教育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质

团队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团队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如何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外高校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华北电力大学素有培养创新人才的优良传统,笔者总结了本校电气工程实践中心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能对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团队式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引言 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缺乏创新性人才是中国教育一直以来的一个顽疾。传统的中国教育,过分强调严谨认真,按部就班,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而轻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造成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很多学生仍然把考试当做自己唯一的目标,因此很难大范围营造创新氛围。鉴于此,探讨一种合理高效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华北电力大学工程实践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6年,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所组织的大学生科技活动以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新颖以及与专业知识学习联系紧密等特征,已成为我校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体。中心始终把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中,理清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为目标,创建了一种基于团队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团队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联合校外企业和科研院所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咨询委员会,全面负责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工作,包括规划、实施、指导、评价、经费落实以及成果汇编等;定期公布科技创新项目信息;每个项目限4-5名本科生参加,时间为1年,入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指定课题研究及各种科研活动,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创新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导老师团队,即有一个团队在指导本科生从事科技创新,而不是单独一个老师在指导;二是形成梯队的本科生团队。确定了一批创新项目后,团队中的本科生自由报名参加,经中心审核调整后组成项目组。项目组内组长、组员分工明确,力争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一般要求有2~3名核心成员,所有项目组成员拥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级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从结构上保证了研究项目的顺利完成。我们采纳的创新项目的技术设计难度和工作量一般来说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就变得格外重要。从指导老师的角度来看,主要工作就是一方面要给团队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就是做好规划和进度检查工作。 3、团队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3.1 零起点、递进式培养方案 考虑到本科生往往缺乏基本的科研经历,而且以往所参与的科研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学生得到的科研与创新思维训练都是肢解的、不系统的,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本着从零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原则分阶段实施,对学生形成持久吸引力。对于刚刚加入团队的学生,实行低年级入门培训和高年级创新实践相结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开拓创新和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消除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对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开拓创新和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而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就是创新。传统的以“制度”为本位,以“管理”为本位,以牺牲学生个性发展为代价的“整齐划一性”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家长、教育职能部门、媒体等方面的高度关注,媒体和家长加紧了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出“声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压力进一步“加码”。消除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1.培养模式单一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这种单一培养模式的长期存在,一方面造成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另一方面则是人才的“千人一面”。传统的“专人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突出表现为学生知识面较窄,在理论知识层面表现出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化素质有明显缺陷,在实践层面突出表现为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差,实际动手能力差、团结协作观薄弱,不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2.教育理念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忽视了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亟待创新[1]。如教学模式有待打破统一框架;教学方式有待改变灌输模式;在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方面,学校停留在“一刀切”的量化评价阶段,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操作能力。 3.专业设置与学分制缺乏柔性 在专业设置上,部分学校急于“求大求全”,对一些专业的设置和建设缺乏分析、调查和研究,出现了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在学分制管理方面,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无论是学年制,还是学年学分制,从教与学的主动权来看,主动权还在教师、在学校身上,学生必须在统一的时间内完成统一的课程,按统一的年限修完学业。 4.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传统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主导”作用被放大,学生主体地位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早已习惯了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丢笔记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方式。学生所要求掌握的都是“结论”,唯书、唯师、唯上,思想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和禁锢,久而久之学生会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陷入理论与知识脱节的泥潭。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该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可称为人才“知识结构”的合理配置环节,可谓“静态环节”,在这一环节应包括课程设置、专业结构及知识结构合理的比例搭配;第二个环节是指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环节”,可谓“动态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指在第一环节的基础上通过体制、制度的建立,借助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