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黄河三角洲NDVI时空动态及其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特征_李明杰

近十年黄河三角洲NDVI时空动态及其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特征_李明杰
近十年黄河三角洲NDVI时空动态及其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特征_李明杰

第33卷第2期2011年2月

2011,33(2):322-327

Resources Science

Vol.33,No.2Feb.,2011

https://www.360docs.net/doc/374008017.html,

文章编号:1007-7588(2011)02-0322-06

近十年黄河三角洲NDVI 时空动态及其

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特征

李明杰1,2,侯西勇1,应兰兰1,2,路晓1,2,朱明明1,

2

(1.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264003;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要:本文基于SPOT-VGT S10产品(1998年4月-2008年12月)以及相应时段东营站点的气温、降水数据,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Hurst 指数方法分析近10年黄河三角洲NDVI 时空动态,并探讨NDVI 与气温、降水因子的年际、季节、月际响应特征。研究表明:①NDVI 变化以良性发展为主,但NDVI 长期无变化区及弱持续性中度改善区值得关注,且NDVI 弱、中、强持续性退化区面积较广,理应尤为关注,并探讨和寻找原因;②NDVI 变化与气温、降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63,若考虑1个月的时间延迟,则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75;③延迟1个月的NDVI 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春季(2月-4月)、夏季(5月-7月)气温对植物生长起决定作用,秋季(8月-10月)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NDVI 值变化受降水强度影响较大;不同月份气温、降水对NDVI 的影响主导作用不同,延迟程度不同。

关键词:NDVI ;时空格局;气候因子;相关性;黄河三角洲

1引言

近年来,遥感技术作为对地观测的强有力工具,其数据源具有在空间与时间上的绝对优势,因而成为植被覆盖动态监测及全球变化研究的有效手段。植被覆盖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研究,已在全球和区域尺度受到重视[1]。区域气候对植被生长起着重要作用,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 )是指示植被生长状态及其空间分布的有效因子,NDVI 与气候因子之间具有密切的相互关系[2]。目前对NDVI 的研究除植被监测、生物量估算、区域蒸散量、土壤水分之外,探讨其与气候因子的时空相关性研究也属热点范畴[3-6],但把NDVI 时空格局变化分析及其气候因子时间序列相关性分析统筹结合的研究并不多见。NOAA /AVHRR 、SPOT 、TERRA /MODIS 等遥感平台为NDVI 产品的获取提供了重要渠道。本文基于SPOT-VGT 提供的NDVI 产品,采用时空格局变化分析方法(一元线性回归方法、Hurst 指数方法等)分析黄河三角洲NDVI 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并结合气温、降水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相关分析方

法进一步探讨NDVI 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特征。

2区域概况与数据组织

2.1研究区概况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濒临渤海,现辖东营、河口二区以及利津、垦利、广饶三县,是现代黄河三角洲、黄河口新生湿地以及黄河三角洲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所在地。该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592.2mm 。区域人口200余万,面积约7923km 2。气候变化、黄河水沙变化、陆海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构成区域自然环境演变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交织与耦合,使得区域环境生态表现出极强的动态性、脆弱性和典型性等特征,因而该区域是国内外多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区。2.2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数据源包括东营市1998年4月至2008年12月的SPOT-VGT S10[7]产品(分辨率1km )以及相应时段东营站点的气温、降水数据。SPOT-VGT S10产品已做过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预处理,

收稿日期:2010-03-25;修订日期:2010-12-08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2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01016);中国科学院“十一五”e-Science 应用示范项目(编号:INFO-115-D01-Z005)。

作者简介:李明杰,女,山东聊城人,博士生,从事资源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及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研究。E-mail :mjli@https://www.360docs.net/doc/374008017.html, 通讯作者:侯西勇,E-mail :xyhou@https://www.360docs.net/doc/374008017.html,

2011年2月

李明杰等:近十年黄河三角洲NDVI 时空动态及其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特征

https://www.360docs.net/doc/374008017.html,

存储为0~250的DN 值,为便于对植被指数数据进

行年际、月际时空变化分析,依据NDVI =0.004×DN -0.1转换公式[8],将DN 值转化为表述植被生长状况的NDVI 值,并采用国际通用的最大值合成法

(MVC,Maximum Value Composite )[9]

对数据进行时间尺度扩展计算,得到月、年尺度的NDVI 数据。为便于分析,气温、降水数据均进行归一化处理。

3研究方法

基于MVC 方法获取的NDVI 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Hurst 指数方法分析近10年东营市NDVI 时空格局变化状况,并通过相关分析方法探讨NDVI 对气温、降水因子的年际、季节、月际响应特征。

3.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对以往时期植被覆盖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可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在像元尺度拟合[9,10],其优点在于通过利用各个年份的数据值进行拟合,可消除研究时段内偶发性异常因素对植被长势的影响,更真实地反映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的演化趋势。公式如下:

Slope =

n ×∑i =1

n

i ×NDVI i -∑i =1n

i ∑i =1n

NDVI i

n ×∑i =1n

i 2-?è??

?

÷

∑i =1n

i 2

(1)

式中NDVI i 为第i 年的SPOT-VGT 植被指数;n 为研究时段的长度(1998年-2008年共11年);Slope 是线性拟合得到的斜率,不同于研究时段端点年份连线的斜率;Slope >0表明11年植被覆盖为增加趋势,否则为减少趋势。3.2Hurst 指数

Hurst 指数是定量描述时间序列信息长程依赖性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对应不同的Hurst 指数H (0

相关分析主要是指采用相关系数分析法探讨

归一化处理后的NDVI 与气温、降水因子的年际、季节、月际变化规律与响应特征。

4结果与分析

4.1NDVI 变化趋势分析

基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原理及东营市1998年-2008年间的NDVI 数据,借助ArcGIS 软件可视化东营市像元尺度上NDVI 变化趋势空间格局,如图1。其中,Slope 值域范围为-0.048~0.060且-0.048~-0.020之间的值多集中于-0.020附近,表明该区间有植被退化现象但情况不太严重,故设该区域为植被退化区;在此基础上参照2005年、2009年东营市土地利用类型图,结合Slope 值域范围及其直方图,设置Slope 分割的其它级别阈值。

图1表明,1998年-2008年,植被覆盖状况除北

部、东部边缘区的退化区及基本不变区之外,总体体现为普遍改善状态,且以中、低度改善为主,并于垦利县中东部区域出现高度改善区。查证土地利用类型图资料表明,图1中北部、东部边缘区的退化区及基本不变区分别为近海边缘滩涂区、盐田、水域分布区以及建设用地扩展区。4.2NDVI 变化持续性分析

基于研究区1998年-2008年间最大值合成法得到的年NDVI 数据,采用Hurst 指数计算出的NDVI 变化持续性空间分布图,如图2。Hurst 值域为0.43~1.00,均值为0.68;因0.43~0.50区间的像元

数很少仅为163个,表明NDVI 反持续性很弱,基本图11998年-2008年NDVI 变化趋势空间分布

Fig.1The tendency map of NDVI from 1998to 2008

323

第33卷第2期资源科学

https://www.360docs.net/doc/374008017.html,

可以忽略,故设Hurst值小于0.60的区域为弱持续

性区;参考2005年、2009年东营市土地利用类型

图、Hurst值域范围设定中、高持续性区类型阈值。

图2表明,NDVI变化弱、中、强持续性空间格局

特征明显。其中,广饶县东部、北部,东营市中部,

垦利、利津县大部分区域以及河口区中南部区域呈

现中持续性特征;研究区北部、东部边缘具有高持

续性特征,这与该区域实为滩涂、盐田、水域等土地

利用类型区密切相关。

4.3NDVI变化特征综合分析

为深入研究区域NDVI的变化趋势及其可持续

性,将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与Hurst指数分析结果进

行耦合,即,对图1、图2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退化或

改善趋势及其可持续性的耦合信息,其统计特征如

图3。

图3表明,NDVI变化以良性发展为主,其中,42

(中度改善&中持续性)、32(低度改善&中持续性)、

31(低度改善&弱持续性)在研究区的面积百分比依

次为24.83%、17.58%、15.66%;NDVI长期无变化区

及弱持续性中度改善区值得关注,其中23(基本不

变区&强持续性)、41(中度改善&弱持续性)面积百

分比分别为10.89%、6.50%;NDVI弱、中、强持续性

退化区,尤其中、强持续性退化区因其面积百分比

之和高达15.53%,理应尤为关注,并探讨和寻找原

因;NDVI变化发展的其余组合类型所占面积比例

较小,仅占4.69%。

基于上述分析与NDVI变化趋势及可持续性分

布图,编制研究区NDVI变化特征图,见图4。可据

其对黄河三角洲NDVI变化趋势及其持续性状况进

行直观便捷的查询与统计,有利于追根溯源,根据

具体的组合类型,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生产及生态

保护的政策措施。

4.4NDVI对气温、降水的响应特征

植被生长与气候因素有很大的相关性,探讨

NDVI与气温、降水的关系亦具有很大必要性。对

1998年4月-2008年12月东营站129组月平均气

温、降水数据与相应月份NDVI数值的相关性分析

表明:NDVI与气温、降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但与

气温相关性更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63;若考

图2基于Hurst指数的NDVI持续性分析

Fig.2The sustainability analyst map of NDVI based on the Hurst index

注:横轴的两位数字中十位数表示变化程度,1~5分别对应退化、

基本不变、低度改善、中度改善、高度改善;个位数表示变化的未

来可持续性,1~3分别对应弱持续性、中持续性、强持续性。

图3NDVI变化趋势及其可持续性

Fig.3The change tendency and sustainability map of NDVI

图4NDVI变化特征图空间分布

Fig.4The spatial-temporal change characteristic map of NDVI 324

2011年2月

李明杰等:近十年黄河三角洲NDVI 时空动态及其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特征

https://www.360docs.net/doc/374008017.html,

虑植被生长与温度、降水的延迟特性,半月延迟尤为可行,但因数据资料欠缺,本文以延迟1个月数据为参考,则得到了较高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89、0.75。由此,进一步探讨研究区近10年NDVI 与气温、降水的年际、季节、月际响应特征。

4.4.1NDVI 对气温、降水因子的年际响应对1998年-2008年气温、降水、NDVI 数据资料分析可知:1998年-2001年间气温呈下降趋势,2002年略有升高,随后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年际变化不大;1998

年-2008年间年降水量年际差异较大,且2002年、2008年正值植被生长旺季的8月份降水量不足50mm ,严重影响植被生长;1998年-2000年间NDVI 均值呈下降趋势,2001年稍有恢复但2002年大幅下降至历年最低,2004年-2008年呈平稳增长趋势且年际变化不大。NDVI 与气温、降水等因子及其延迟时间的年际相关系数见表1。

表1表明,研究区NDVI 与气温、降水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大且年际差异较小,且延迟1个月的相关性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以2002年为例,考虑延迟的相关系数为0.819,不考虑延迟的相关系数仅为0.553。经资料可知,该年夏季气温偏高,年降雨量偏少仅为388.6mm ,植物缺水、干旱,故NDVI 值偏小。

4.4.2NDVI 与气温、降水因子的季节响应研究区地处暖温带,春(3月-5月)、夏(6月-8月)、秋(9月-11月)、冬(12月-2月)四季物候特征明显。冬季过于严寒,植物凋零、落叶,探讨冬季NDVI 与气温、降水的关系意义不大。基于植物生长对气温、降水的延迟特性,探讨春、夏、秋三季延迟1个月的NDVI 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气温与降水相比,春季(2月-4月)、夏季(5月-7月)气温对植物生长起决定作用,请见图5a ,5b ;秋季(8月-10月)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故NDVI 值变化受降水强度影响较大,但植物生长处于水分充足条件下,降水量与NDVI 并无明确关系(如:2001年,2004年,

2006年,2008年份降水呈减少趋势但NDVI 值仍处增加状态),见图5c 。

4.4.3NDVI 与气温、降水因子的月际响应对1998年-2008年间1月-12月份NDVI 、气温、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可知,1月-3月份,12月份,气温年际变化较大,4月-10月份气温年际变化较小且趋势稳定;降水以7月、8月份为主且月际变化大;NDVI 值8月份达到最大,7月、8月、9月份年际变化大,其余月份变化较小。深入挖掘数据信息表明,2月-4月份,气温对植被开始生长起主要作用,且气温延迟作用不

表11998年-2008年NDVI 与气温、降水因子相关系数

Table 1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NDVI and the factor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from 1998to 2008

不考虑延迟气温降水考虑延迟1个月

气温降水

1998

NDVI 0.8250.6660.8360.815

1999NDVI 0.8490.7550.8640.596

2000NDVI 0.8710.5890.8760.606

2001NDVI 0.8440.5360.8980.855

2002NDVI 0.8430.5530.8960.819

2003NDVI 0.8130.7570.9090.744

2004NDVI 0.7990.5860.9280.885

2005NDVI 0.8490.8460.9420.912

2006NDVI 0.8330.6640.9400.860

2007NDVI 0.7890.7810.9110.851

2008NDVI 0.8000.6630.9070.706

图5NDVI 对气温、降水因子季节响应特征

Fig.5The seasona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map between NDVI and the

factor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325

第33卷第2期

资源科学

https://www.360docs.net/doc/374008017.html,

明显(延迟是指用上月的气温、降水数据与本月NDVI 数据关系对比,以下类同),参见图6a ;5月-6月份,气温、降水共同作用促使植被继续生长,但仍以气温影响为主,且气温延迟作用显现,参见图6b ;7月-9月份,普遍高温环境下,植被生长主要依赖丰富的降水,且降水延迟现象明显,见图6c ;10月-12

月份,降水量减少、气温降低,植被由生长转为落叶、凋零状态,气温变化起主要作用,且气温延迟现象明显,见图6d 。

5结论

(1)黄河三角洲NDVI 变化以良性发展为主,但

NDVI 长期无变化区及弱持续性中度改善区值得关注,且NDVI 弱、中、强持续性退化区广泛分布,尤其是中、强持续性退化区面积百分比合计达15.53%,

理应尤为关注,并探讨和寻找原因。

(2)黄河三角洲NDVI 与气温、降水因子均有较高的相关系数,且与气温相关性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63,若考虑1个月的时间延迟,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75。

(3)对黄河三角洲考虑1个月延迟的NDVI 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研究表明:春季(2月-4月)、夏季(5月-7月)气温对植物生长起决定作用,秋季(8月-10月)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NDVI 值变化受降水强度影响较大,但植物生长处于水分充足条件下,降水量与NDVI 并无明确

关系;不同月份气温、降水对NDVI 的影响主导作用不同,延迟程度不同。

(4)通过分析NDVI 时空动态及其与气温、降水之间的相关特征,揭示了植被覆盖变化与水热条件之间的耦合变化关系,相关研究有望对区域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产生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蒙吉军,王钧.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理研究,2007,26(5):857-865.

[2]刘绿柳,肖风劲.黄河流域植被NDVI 与温度、降水关系的时空变化[J].生态学杂志,2006,25(5):477-481.[3]付新峰,杨胜天,刘昌明.雅鲁藏布江流域NDVI 变化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J].地理研究,2007,26(1):60-66.[4]李春晖,杨志峰.黄河流域NDVI 时空变化及其与降水/径流关系[J].地理研究,2004,23(6):753-758.

[5]陈云浩,李晓兵,陈晋,等.1983-1992年中国陆地植被NDVI 演变特征的变化矢量分析[J].遥感学报,2002,6(1):12-18.[6]宋怡,马明国.基于SPOT VEGETATION 数据的中国西北植被覆盖变化分析[J].中国沙漠,2007,27(1):89-93.

[7]Maisongrande P,Duchemin B,Dedieu G.VEGETATION/SPOT:

An operational mission for the Earth monitoring,presentation of new standard product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4,25(1):9-14.

[8]杜灵通,李国旗.利用SPOT 数据进行干旱监测的应用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8,28(2):153-156.

图6NDVI 对气温、降水因子月度响应特征

Fig.6The monthly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map between NDVI and the factor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326

2011年2月

李明杰等:近十年黄河三角洲NDVI 时空动态及其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特征

https://www.360docs.net/doc/374008017.html,

[9]

张月丛,赵志强,李双成等.基于SPOT NDVI 的华北北部地表

植被覆盖变化趋势[J].地理研究,2008,27(4):745-754.

[10]董印,焦黎,杨光华等.基于SPOT-VGT 数据的新疆1998-2007

年植被覆盖变化监测[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2):125-128.[11]

江田汉,邓莲堂.Hurst 指数估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在气候

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为例[J].地理科学,2004,24(2):177-182.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of NDVI and Its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during the Period 1998-2008

LI Mingjie 1,2,HOU Xiyong 1,YING Lanlan 1,2,LU Xiao 1,2,ZHU Mingming 1,2

(1.Yantai Institute of Coastal Zone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Yantai 264003,China;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Abstract: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providing critical surface and atmospheric information at a variety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Earth sciences and can also be an effective way to monitor the vegetation dynamics and global changes.Vegetation cover and growth are influenced by climatic changes.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 (NDVI)can essentially reveal the status of vegetation and ecology;howev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DVI and the major climatic factors remains still unclear,such as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There seems to be few published studies concerned with the use of time series NDVI data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changes in vegetation in response to climatic factors.In this paper,we made use of time series NDVI data to examine the response of vegetation to major climatic factors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and statistical methods.We described the evolution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NDVI in Dongying City during the period April 1998-December 2008,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using satellite products of SPOT-VGT S10and ground observa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374008017.html,ing linear regression and the Hurst index we determined the spatial-temporal variability of NDVI.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ethod,we identified the annual,seasonal,and monthly response of the NDVI to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climatic factors.While most portions of the study area showed generally stable NDVI values over the 10-year period,the NDVI development of some areas might be indicative of loss of vegetation to certain extent,which requires further study to find out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for the loss.Furthermore,it is found that there existed a mark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NDVI and precipitation and NDVI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81and 0.63,respectively.Thes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ncreased to 0.89and 0.75when taking into account a lag of one month between these climatic factors and the vegetation development.There appeared to be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precipit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vegetation growth.The temperature was found to be the dominant factor affecting vegetation growth in spring (February-April)and summer (May-July),whereas precipitation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influencing vegetation in the autumn period (August-October),with indicating less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Key words:NDVI;Spatial-temporal patterns;Climatic factors;Correlation;Yellow River Delta

327

(完整版)气温的分布规律

气温的分布规律 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 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 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该山地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 前后。右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 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第3题 3.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时 B 9时 C 12时 D. 14时 4.右下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A.甲、丁、丙、乙 B.甲、乙、丙、丁 C.丙、乙、丁、甲 D.丙、丁、甲、乙 下图为“大陆和海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纬度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反映大陆气温年较差和海洋气温日较差的曲线分别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6.曲线丙在南、北纬30°附近达最大值的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辐射量大 B.地势高,空气稀薄 C.多为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 D.距海洋远,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100米)时空变化图,回答7—9题 7.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 A.9~1 7时B.18~次日7时 C.17~次日9时D.19~次日6时 8.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100米B.200米C.400米D.500米 9.如果该地位于华北地区,这天 A.大气环境质量好B.不容易有沙尘暴形成 C.较有可能阴雨天气D.能见度高,行车方便 右图是“某地某日垂直温度变化(℃/100米)时空分布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8∶00~16∶30 B.17∶00~23∶00 C.16∶30~7∶00 D.23∶00~5∶00 11.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500米B.100米C.350米D.150米 12.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有利于成云致雨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迎风坡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的不同。(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下图回答14—15题

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资料

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 1.气温的日变化规律 一天中气温变化规律,主要由大气得到热量(地面辐射)和失去热量(大气辐射)的差值决定。 地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大气(对流层)的热量直接来着地面。 (1)太阳辐射:最强时为当地地方时12时。 (2)地面辐射:当地地方时为12点时,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大于地面损失的辐射热量,地面热量盈余,地面温度仍在升高。当地地方时大约午后1点左右,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地面温度为一天中最高值。 (3)大气温度:当地地方时大约午后2点左右,地面已经通过辐射、对流、湍流等方式把热量传给大气,此时气温达到最高值。随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热量持续亏损,地面温度不断降低,气温随之也不断下降。至日出后,地面热量由亏损转为盈余的时刻,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气温也随后达到最低值。因此气温最低值总是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规律 由于地面吸收、储存、传递热量的原因,气温在一年中的最高、最低值,也并不出现在辐射最强、最弱的月份,而是有所滞后。 3.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1)气温从低纬向各纬递减。太阳辐射是地面热量的根本来源,并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受太阳辐射、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影响,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南半球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海洋比北半球广阔,气温变化和缓。 (3)北半球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同一纬度的陆地与海洋,热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冷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即“热高冷低”。 (4)7月份,世界值热的地方是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炎热中心,1月份,西伯利亚是全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大陆上。 二、等温差线 1、气温的日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远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2) 气温的日变化与农业生产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3)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在地表面上有规律的日变化引起的,同时也受纬度、季节、地形、下垫面性质、天气状况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东北盛夏月尺度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试验

第26卷 第4期2008年12月 干 旱 气 象 AR I D METEOROLOGY Vol .26 No .4 Dec,2008 文章编号:1006-7639(2008)-04-0051-05 东北盛夏月尺度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试验 张运福1,金 巍2,曲 岩 2 (1.沈阳区域气候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1;2.辽宁省营口市气象局,辽宁营口 115001) 摘 要:利用1961~2004年东北地区53个测站7~8月逐月气温资料及太平洋海温场、北半球500 hPa 高度场和环流特征量资料,采用场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近44a 东北地区盛 夏月尺度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借助典型相关系数,对场与场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多因子场预测未来要素场的典型相关方法,对东北地区盛夏逐月气温进行了预测及评估检验。结果表明:东北地区 7、8月份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致性比较好,分别占总方差的65%和72%;东北地区盛夏7、8月气温主要 有全区一致型、南北型和东西型等几种主要空间类型。通过实践检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2005~ 2006年东北地区盛夏7、8月份月尺度气温趋势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关键词:东北地区;E OF 分析;时空特征;典型相关分析;预测中图分类号:P468.0+2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8-08-29;改回日期:2008-11-14 作者简介:张运福(1962-),山东省安丘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气候预测及研究.E -mail:zyf mail@vi p.sina .com 引 言 东北境内东、北、西3面为低山和中山环绕,中部是大平原,南北和东西相差约15个纬度或经度,因此气温变化差异较大。近44a 资料表明盛夏高温、低温等气候灾害异常活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过去许多专家对中国气温分布特征及其预测进行了研究 [1-16] ,但逐月的详细探讨东北地 区盛夏气温异常的气候分析并不是很多。本文选用了具有代表性的东北3省53个测站、44a (资料序列1961~2004年)夏季7、8月气温资料,应用场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盛夏(7、8月)气温的空间异常结构进行了研究;应用典型相关分析作区域性短期月尺度的气候预测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该区域月尺度气温异常的变化规律和预测。 1资料和方法 所用资料来自国家气候中心和沈阳区域气候中 心,包括东北3省分布均匀的53个站点1961~2004年7、8月气温资料,1961~2004年逐月北半球500 hPa 高度场、太平洋海温场、500hPa 环流特征量。 采用场的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主成分分析(E OF )方法,分析东北地区盛夏月平均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CCA )方法作区域性月尺度平均气温的短期气候预测研究。 预测趋势评分方法:对逐个站点预测趋势与实况趋势评估,趋势一致时评为正确,趋势相反评为错误,正确趋势的站点除以所有站点的总和作为正确的百分率。评估办法评分:利用短期气候预测质量评估方法,当预测趋势与实况趋势一致,或者当实况与预测相反,但实况值在正常±0.5℃以内,为正确。 2 盛夏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 2.1 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1961~2004年,7月份东北地区平均气温在18~25℃之间(图1),气温最低的站点位于黑龙江省最北端的漠河,最高的站点位于辽宁省的锦州和营口;气温北部低、南部高,同纬度沿海气温低于内陆,随着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8月份东北地区平均气温在15~24℃之间(图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上气温与降水试题讲解和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气温与降水试题)1.下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该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A B、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 读下图,完成下表并填空:2. 的气候类型:(填代码)判断A、B(1)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①热带雨林气候③地中海气候④寒带气候 分布规律: A、南北纬赤道附近 B、极圈附近°—60°大陆西岸 C、南北纬40 40°大陆西岸30 D、南北纬°—分布地区(仅是个例): 、西欧 D、亚马孙平原 B、北冰洋沿岸 C 、开普敦A、刚果盆地 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D、全年温和多雨B、全年高温多雨 C 、终年寒冷干燥A 温和多雨 气候特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地区 A B 。、(2)你知道判断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3.右面是某地气温与降水柱状图,读后完成问题______ )此图表示的气候应位于1 (

B 、南半球、北半球A ______ )该地气候类型是2(、热带雨林A 、亚热带季风B 、地中海气候C.D、温带海洋气候 (3)该气候的气候特点是______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与下列四幅气温降水图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A.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 B.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C.广州、哈尔滨、上海、北京 D.哈尔滨、广州、北京、上海 5.如图表示四个地点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其中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有关如图所示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 B.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 C.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 D.图中大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7.读下图,下列气候类型表述正确的是() A. B. C. D.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8.读“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

MODIS 地表温度 反演原理 时空变化规律

MODIS论文:基于MODIS影像地表温度反演结果的年内时空特征研究 【中文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不断恶化, 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自己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比如:温室效应、城市热岛等。这些例子所涉及的温度都是指气温,而气温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热源为地球表面,所以,地温的研究也开始成为必要。地表温度综合了地-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结果,精确地测定地表温度,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灾害监测及资源管理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本地接收的MODIS HDF格式原始影像数据,进行去条带、几何校正和大气校正等预处理工作。在ENVI软件支持下采用idl语言编写局地地温劈窗算法,计算每幅影像每个像元的地表温度分布。原始影像为全景影像,为了提高程序运行效率,需要进行裁剪,按照研究区的具体范围边界,给定一个研究区的掩膜,按照该掩膜的尺寸进行数据裁切。将裁剪后的结果转换成点阵图,选择出大于200K的值,其它的值为无效值。采用克里金插值法进行插值,将1km分辨率插值重采样成100m×100m,对于已经裁剪好的栅格数据做统计分析。与NASA网站上公布的同期数据产品进行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计算出每天的地温数据,将每日的地温影像进行旬、月的合成,结合研究区域分析地温的时空演... 【英文摘要】In recent years, a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deterioration of

environment, much more people began to concern their ambient temperature changes, such as: greenhouse effect, urban heat island and so on. The temperature involved in these examples is the air temperature, and the most direct and important heat source of the air temperature is the Earth’s surface, so the study of the ground temperature became necessary.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combines the matter and energy e... 【关键词】MODIS 地表温度反演原理时空变化规律 【英文关键词】MODIS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retrieval theory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基于MODIS影像地表温度反演结果的年内时空特征研究摘要4-5Abstract5-6 1 引言9-13 1.1 地表温度9 1.1.1 概念9 1.1.2 应用领域9 1.2 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9-12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9-10 1.2.2 研究方法10-11 1.2.3 论文结构 11-12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13-17 2.1 研究区概况13-14 2.1.1 地势与地貌13 2.1.2 水系与流域13-14 2.2 技术路线 14-15 2.3 数据源15-17 2.3.1 遥感数据及其参数 15-16 2.3.2 辅助数据16-17 3 地表温度反演

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单元《气温和降水教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气温和降水教案》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知道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 2、了解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和范围。 3、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4、理解干湿地区的划分。 【教学重点】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用具】 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中国7月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新课导入,上节学习了地形分布,今天学习一下气温和降水的内容。 2、展示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安排学生读图。 讲解:我国气温不仅季节变化大,而且地区差异明显。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板书:一、气温分布 1、冬季气温特点 2、夏季气温特点分成两个小组,负责1月和7月,找出自己家乡的气温,在找出本图中,全国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数据和位置,计算气温年较差。每个小组派代表上黑板说明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是总结1月和7月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提问)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冬季和夏季气温特征不一样,是受什 么因素的影响呢? 根据各地的气温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把全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读图认识一下,和前面的地形区联系,看看主要地形区所处的温度带。 (转承)那么我国的降水是怎样的呢,下面看图分析一下 板书:二、降水的时空变化 安排学生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课本内容。 总结:我国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变化都很大,从空间上看,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根据我国各地降水和蒸发的关系,我国分成四个干湿地区。 总结: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都很大,分成很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回忆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 得出冬季受纬度影响,夏季北方日照时间长。 找出划分的标准是活动积温。 家乡所处的温度带是暖温带,分析图表,了解每个温度带适合生长的农作物。 找出家乡的降水量和集中的季节。对比四个城市的降水变化,总结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自己家乡的降水季节,归纳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找出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范围,确定自己家乡的干湿地区,和前面的温度带和地形相结合。 【作业设计】

【地理】地理天气与气候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下图为沿南纬3°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两题。 (1)图中②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A.乞力马扎罗山 B.刚果盆地 C.撒哈拉沙漠 D.东非高原 (2)一位地理学家在③地区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下图中,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根据南纬3°纬线经过的非洲地形区判断,③处为东非高原,东非高原的西部②为刚果盆地,东部④为乞力马扎罗山。故答案为:B。(2)从气候资料上来看,ABCD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理学家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答案为:B。 【点评】(1)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形以高原为主,包括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大型高原地形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整个大洲西北部和东南部有两列山脉,整体上海岸线十分平直,岛屿、海湾数量少。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度至2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

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气候特征。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巴西高原等地区。其中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2.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2)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3℃,降水350毫米,说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19℃,所以山顶终年积雪;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三地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说明位于南半球。【点评】(1)影响降水的因素有:①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内陆空气干燥降水少;②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地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降水少;③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地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

八年级地理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案 中图版

第二章多样的世界气候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1)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气温和降水是重要的气候要素,因此教材将此作为本章第一节的内容。“世界的气温”部分,教材首先利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三个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然后,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四个方面来分析世界气温差异。 气温垂直递减率,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需要学生记住,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加深记忆。教学时要向学生说明,气温的垂直递减是指同一地点而言的。 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是能够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据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教材在课后习题中安排了这个练习,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2)利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分析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 (3)了解引起世界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回顾中国的气候,使学生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利用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引导学生比较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3)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对比一月、七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气候现象的技能,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科学地解释气候现象。 重点与难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演示法,讲述法,问题法 教具:世界气温、降水分布图,多媒体,地球仪 二、教学流程整体架构

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

地理周练卷(六)天气与气候 班级姓名小组 右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一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判断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 ) ①甲地气温大于00C ②甲地气温小于00C ③乙地气温小于40C ④乙地气温大于40C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是盆地 B.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谷子 C.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D.图示地区植被若遭到破坏,易导致土地荒漠化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这种情形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 天气分别可能是( ) A.沙尘暴.寒潮 B.暴雨.高温 C.干旱.台风 D.暴雨.低温 5.下图反映全球一月份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是( ) 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判断6—7题。 6.图中箭头表示风向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该气压中心形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只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顺风顺水 B.长江口盐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期

D.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萎 8.假如一座高3000多米的高山,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下列哪幅图最能表示降水量与高度的关系( )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n地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B.C.东南风 D.东北风 10.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 11.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 n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 读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甲.乙气候类型的分布都( ) A.处于迎风坡 B.向高纬延伸 C.随附近洋流流向延伸 D.向低纬延伸 13.关于甲.乙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气温年较差小 B.甲降水季节变化大 C.乙年平均气温低 D.乙夏季降水丰富 分析甲、乙、丙、丁四地气象资料,完成14—16题。

气温的时空分布

气温的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及等温线的判读 (导学案) 学习目标:1、阅读P230、P231,识记世界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识记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理解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差异和原因 2、阅读P54,等温线图的判读,理解识记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和基本规律。 学习重点:气温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学习难点:等温线图的判读。 导学过程: 一、自学P230,识记气温的时空分布 (一)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1、气温日变化(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应为当地地方时14时;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应为日出前后;一般地沿海△T日< 内陆△T日;阴天△T日<晴天△T日低纬高原△T日>附近平原△T日 2、气温年变化(年较差)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7月,海洋最热8月;陆地上最冷月1月;海洋最冷月2月。 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1月,海洋最热月 2 月;陆地上最冷 7 月,海洋最冷月 8 月。 一般地,低纬△T年<高纬△T年;沿海△T年<内陆△T年,低纬高原△T年<附近平原△T年 例:热带地区气温特征:全年高温,气温年度化小

亚热带:夏高温,冬温和,四季分明 温带(季风、大陆性):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寒带地区: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长 (二)气温的空间分布;读P230,世界年平均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 区域地理P23世界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 1、宏观整体性:全球气温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 2、微观差异性:同纬度,夏季陆 高 海 低 ;冬季陆 低 海 高 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内陆地区:同纬度,海拔高的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影响因素地形(地势) 沿海: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低,影响因素: 洋流 (三)影响气温因素: 纬度差异 季节变化 天气状况 大气密度、大气透明度 大气运动 海陆差异 地形 洋流 地表反射 植被 水库 城市热岛 a :主要因素:太阳辐射 H 午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b :主要因素:大气自身 C :下垫雨 D :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测试题

《气温和降水》快乐导航(第一课时) 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编制人:李芸燕 学习目标: 1、了解气温的含义、表示,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定方法及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重难点)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69页内容,补全下列知识点 1、气温指____ 的温度,用________ (_________ )表示 2、说说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合作探究: (一)气温的测量 1、读图4-7,阅读活动材料,观察四个时间点的气温情况: 2点8点14 点20点 2、通过观察四个时间点计算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3、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时,最低气温出现 在前后 4、气温差 = — 5、思考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二)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等温 线: 2、读课本61页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 是,最寒冷的大陆是,除南极洲以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世界平均气温分布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

3、读课本62页世界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63页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一年当中,北半球月气温高,月气温低,南半球(相同或相反),海洋比陆地拖后个月 4、读图总结,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陆地气 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 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同一地区海拔高,气温,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5、根据2、3、4题,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①从纬度位置 看: ②从海陆位置 看: ③从海拔高度 看: 三、巩固迁移: 1.世界上最热的大陆是:( ) A 亚洲 B 大洋洲 C 南美洲 D 非洲 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 )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南极洲 3.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 B 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C 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 D 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 4.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A 33℃ B 17℃ C 20℃ D 23℃ 5.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出现在:( ) A 日出前后 B 正午时分 C 日落前后 D 午后2时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和降水》练习题

3.2 气温和降水 一、单选题 1.下面分别是四个地方的气温曲线图,位于热带的是() A. A B. B C. C D. D 2.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 降雨 B. 降雪 C. 降冰雹 D. 降雪和冰雹 3.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A. 漏斗 B. 雨量器 C. 储水筒 D. 盛水器 4.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年降水量达11000多毫米,这里的降雨多为() A. 地形雨 B. 锋面雨 C. 对流雨 D. 台风雨 5.北京市的降水集中在夏季7、8月份,冬春季节少雨,下列能反映北京市各月降水 状况的是() A. B. C. D. 6.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称为() A. 日平均气温 B. 最高气温 C. 气温日变化 D. 气温年变化

7.通常用下列哪种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A. 等降水量线图 B. 世界气候分布图 C. 降水柱状图 D. 气温年变化图 8.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9.下列北半球的四城市中,降水属于“夏季多雨型”的是() A. B. C. D. 10.图为“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作气温年较差。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A. 20℃ B. 30℃ C. 40℃ D. 50℃ 11.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 午前10时左右 B. 午后2时左右 C. 中午12时 D. 午后4时左右 12.赤道地区的降水类型多是 A. 对流雨 B. 锋面雨 C. 地形雨 D. 台风雨 二、综合题 13.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平均气温最高的月是______月. (2)根据各月降水的分配状况,可知该地降水量最多是______月. (3)由以上两小题可知,该地气候特征是______季高温多雨,______季寒冷干燥.(4)在坐标网格中分别绘出该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练习题.doc

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教学案 石横中学王强 教与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每类干湿地区的分布范围。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教与学重点: 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我国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与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与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与学过程:个性化修改一、情景导入: 复习提问气候的两大要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课题, 上节我们学习了气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候的第二大要素降 水。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 31 页和图 2—— 17“中国年降水分布图”和“四城 市降水柱状图” ,阅读教材第33 页及图2——19“中国干湿地区 分布图”解决以下问题: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是否均匀,有何分布规律 (2)、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降水在季节分布 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我国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是什么我国共分为哪几类 干湿地区找出它们的分布地区并说出各自的天然植被。 (4)、教材 33 页活动题 1、2 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教师点拨: 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降水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 关于降水分布,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年等降水量线,它 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 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此线以北 为半湿润区, b: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 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 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c:200mm 年等降水量线: 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 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 4、合作探究:

七年级地理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和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气温和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能够依据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能够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对于等高线这一类抽象概念,有的学生始终理解不了,这对于理解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概念较难,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 教学方法:启发式、分层次教学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什么是天气?天气的主要特征?什么是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辨认、绘制常见天气符号。 引入新课:不管是天气还是气候,要研究他们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气温和降水也是我们生活中接触非常频繁,影响较大的。 讲授新课: 一.气温 顾名思义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这一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对,包括:气温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二.测定气温 教师设问:那么气温是怎样测出来的? 学生自己阅读书62页活动了解测定气温的方法,注意事项。 提问,总结,强调一天当中四次测量读数时间。 (利用知识的迁移)启发:通过这些数值可以计算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等。累计起来又可以计算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较差、月平均气温。以及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年较差、年平均气温和多年平均气温。强调几个最常用数值:一年当中的最热月的月平均气温、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年较差、多年平均气温等。

【教育资料】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第2节 气温和降水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学习专用

第2节气温和降水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根据某地2019年的气温资料,分别绘制了一副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请判断下列哪位同学选用的数据是正确的() A.甲选用的是每月15日的最高气温 B.乙选用的是每月最高气温 C.丙选用的是每月平均气温 D.丁选用的是每月的最低气温 2.下面这种图称为() A.各月降水量柱状图B.等温线图 C.等高线图D.等降水量线图 3.通常用下列哪种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A.等降水量线图B.世界气候分布图 C.降水柱状图D.气温年变化图 4.下面的降水量柱状图表示珠海、武汉、北京和哈尔滨四个城市的降水量,其中表示珠海降水量的图是() A.①B.②C.③D.④ 5.关于如图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年温差约10°C B.年降水总量在500毫米以下 C.7、8月份降水量非常集中D.夏季凉爽,冬季温暖 6.关于图中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约20℃ B.年降水量约1 000毫米 C.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以上 D.夏季凉爽,冬季温暖 7.根据图片,下列有关该地气温和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份平均气温高于0℃ B.8月份降水超过200毫米 C.1﹣12月各月降水分配均匀D.气温的年较差很小 8.通常用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季节变化的图是() A.日降水量柱状图 B.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C.降水最多月份的降水量柱状图 D.多年平均的年降水量柱状图 9.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A.海陆位置B.冬季风、夏季风的交替进行 C.各地地形高度相差大D.纬度位置及冬季风的影响 10.下列有关中国气温和降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是中国气温最低的地区 B.冬季中国南北温差较大 C.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D.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1.对于我们家乡﹣沭阳所属的温度带、干湿地区,表述正确的是()A.中温带、半干旱区B.暖温带,半湿润区 C.暖温带、干旱区 D.亚热带、湿润区 12.下列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 A.北京、昆明、拉萨、乌鲁木齐

八年级地理:第3课气温和降水教案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 / 八年级地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3课气温和降水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知道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 2、了解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和范围。 3、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4、理解干湿地区的划分。 【教学重点】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用具】 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中国7月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新课导入,上节学习了地形分布,今天学习一下气温和降水的内容。

2、展示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安排学生读图。 讲解:我国气温不仅季节变化大,而且地区差异明显。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板书:一、气温分布 1、冬季气温特点 2、夏季气温特点 (提问)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冬季和夏季气温特征不一样,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根据各地的气温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把全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读图认识一下,和前面的地形区联系,看看主要地形区所处的温度带。 (转承)那么我国的降水是怎样的呢,下面看图分析一下 板书:二、降水的时空变化 安排学生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课本内容。 总结:我国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变化都很大,从空间上看,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根据我国各地降水和蒸发的关系,我国分成四个干湿地区。 总结: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都很大,分成很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七年级上册地理-4.2气温和降水-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和降水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区是() A.中纬度地区B.赤道附近地区 C.南北回归线附近D.两极地区 2 .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正午12点B.14点C.2点D.日落前 3 . 若乙地气温为24℃,则甲地气温约为() A.18℃B.20℃C.24℃D.28℃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2000mm以上的地区集中分布在赤道附近 B.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C.回归线附近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D.两极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mm以上 读下面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5 . 已知A点的气温为12°C,则B点的气温约为()

A.0℃B.9℃ C.18℃D.6℃ 6 . 一般地讲,图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A地B.Q地 C.M地D.N地 7 .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为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B.该图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C.该图所示地区位于海洋上 D.该图所示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8 . 关于气温叙述正确的是() A.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气温通常8月最高B.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C.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D.海拔的高低对气温的变化没有影响读某地 2014年月平均气温数据统计表,结合相关知识完成各小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16

9 .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A.1月B.2月 C.7月D.8月 10 . 根据气温年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该地位于() A.北半球陆地B.南半球陆地 C.北半球海洋D.南半球海洋 11 . 如图是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增加 B.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C.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D.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 12 . 下图中,甲的海拔是()

气温分布及成因

气温分布及成因 方法平台 1.思维步骤:理解大气热状况—归纳影响气温的因素—解释气温时空分布特点。 2.运用关键:高中理论要与初中世界、中国区域的气温分布特点(等温线区域图)紧密结合。 必懂原理 一.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白昼长短)—太阳辐射是能量源泉; 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有关; 地面状况{海陆分布、洋流、地形)—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人类活动—森林、水库、城市等影响大气和下垫面。 二.气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 1、图表分析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原因 2、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 ①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特点 从世界7月和1且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上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一)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汽温就低。 从图上可以看出,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这说明气温的分布,除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外,还与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这是因为表面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海洋,在南半球要比北半球广阔得多。 (三)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这表明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四)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0一30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这是因为:7月份太阳直射北纬200附近;沙漠地区少云雨,太阳辐射强度大;沙漠对太阳辐射吸收强,增温快。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上。 等温线的弯曲判读 1、判断南北半球 因为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所以无论冬夏季节还 是南北半球,气温都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北半 球的低纬在南方,高纬在北方;南半球则相反。如图中AD是南半球, BC是北半球。 2、判断季节 (1)根据陆地等温线的疏密判断.若陆地等温线密集,说明南北温 差大—冬季;若陆地等温线稀疏,说明南北温差小—夏季。 (2)根据同纬度海陆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判断。同纬度的海陆因热容 量不同,若大陆温度高于海洋温度,则其所在半球为夏季,大陆等温 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若海洋温度高于大陆温度,其所在半球为冬季,等温线弯曲状况与上述情况相反。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南北半球的月份相同。 根据上述分析,可归纳出适用于全球的等温线分布规律,即:按月份说,1月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7月向北凸出,海洋上正好相反;按季节说,冬季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夏季向高纬凸出,海洋上正好相反。 ②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1)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