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笔记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笔记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笔记

前言 (2)

复习细胞学知识 (2)

高等动物身体的结构与功能 (3)

皮肤系统 (4)

运动系统 (6)

循环系统 (10)

呼吸系统 (12)

排泄系统 (14)

生殖系统 (15)

内分泌系统 (15)

动物界原生动物门 (16)

腔肠动物门 (17)

环节动物门 (19)

节肢动物门 (20)

脊索动物门 (22)

高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24 茎的结构与功能 (27)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29)

花的结构与功能 (30)

生物的类群 (34)

真菌界 (38)

植物界 (39)

说明:在WORD中可以直接按CTRL+目录文字(如运动系统便可实现自动跳转到运动系统的笔记。

1

前言

这门课要讲的内容—学什么?

这门课的重要性—有什么用处?

1 与我们的专业密切相关

2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习方法—怎样学?

1理论联系实际

2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生命系统的层次:

生物圈: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环境的总和地球表面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非生命环境海洋生态系统

群落:生活在一定区域并相互作用的2种或更多种群的集合武汉大学的生物群落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个体的集合武汉大学的乌鸦

个体:一个生命体麻雀、野兔、人

系统:2个或更多器官构成,执行特殊的生理功能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器官:2种或更多类型组织构成,具有特殊功能胃,肺

组织:由相同细胞组成的细胞群,具有特殊的功能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细胞:生命的最小单位上皮细胞、红细胞

细胞器:细胞内具有特殊功能的结构叶绿体、线粒体

分子:由原子结合而成 H2O、葡萄糖、DNA

原子:一种元素的最小粒子氢原子、氧原子

亚原子粒子:组成原子的粒子质子、中子、电子

生命的本质:能够新陈代谢、自动调节和自我增殖的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协调统一,形成了生命系统的有序运动。

生长、发育和繁殖

遗传、变异和进化

B结构和功能的统一B生物和环境的统一

复习细胞学知识

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差别很大,但其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

细胞细胞核核质:含有染色体→DNA、RNA

核仁:

细胞膜电子显微镜下:内、中、外3三层结构分子水平: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蛋白质磷脂分子以及糖类。功能:物质运输,防止生命所需物质渗出,调节水、无机盐类和营养物质进出,选择性渗透膜。信息传递,激素、神经递质、药物需通过细胞膜外表面上的相应受体的作用。细胞壁植物细胞所特有

细胞器内质网:膜性管道系统,核糖体附着于粗面内质网上,滑面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泡状结构,对细胞内一些分泌物的储存、加工和运输

线粒体:细胞内物质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能量代谢中心。能量的用途:维持细胞自身的结构与功能,比如细胞膜的物质运输,细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

溶酶体:多种酶,物质的消化,废物的排泄

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质体:为绿色植物所特有。包括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

细胞分裂 1.无丝分裂2.有丝分裂3.减数分裂

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加→分裂→细胞数目增加

细胞分化:多细胞动物的生命是由一个受精卵开始的,经过分化、生长而形成一个有机体。

2

高等动物身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动物的组织

一、基本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联合构成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和非细胞的成分构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结合成较大的功能单位称为器官。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联合在一起,彼此分工协作以完成一系列生理功能,这就是系统。

二、组织和器官的来源和分类

动物躯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受精卵首先是进行多次分裂,形成单细胞层的囊胚,囊胚细胞进一步分裂和囊胚层的形态变化,形成具有二胚层的原肠胚,然后在内、外胚层之间又形成了中胚层,组织和器官都是由这三个胚层分化产生的。

三、组织类型

动物组织的分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

构成:上皮细胞和细胞间质,无血管,所需营养物质和自身代谢产物通过渗透作用与结缔组织交换。

位置:身体表面,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某些器官的表面

按照功能可把上皮组织分为:

(1)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游离面所接触的环境多种多样,因而细胞表面发生了适应性特化。消化道上皮在电镜下观察有许多突起,称为微绒毛,可增加细胞表面的吸收面积。

(2)腺上皮

特点:具有分泌功能的单个或多个细胞,称为腺细胞

存在方式:单个分散在上皮中,如呼吸道、胃和肠上皮中的杯状细胞;陷入结缔组织中形成管状、囊状或管泡状的多细胞腺。结缔组织

大量细胞间质+细胞

不同的结缔组织的细胞不同,间质也不同

(1)疏松结缔组织:柔软富有弹性和韧性,广泛分布于体内,填充作用。又称为蜂窝组织。

纤维包括:网状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基质:透明具粘性,

细胞:细胞种类很多。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

疏松结缔组织参与组织的修复。我们不小心划破了手,成纤维细胞产生纤维和基质进行填补。(2)致密结缔组织:细胞少,纤维多。支持,连接,保护,皮肤的真皮,腱,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3)软骨组织:软骨细胞、纤维和基质,软骨组织中无血管和神经,营养物质靠软骨膜血管供应。所以一旦损伤,营养物质供应不上,恢复起来较困难。

(4)骨组织:骨细胞、纤维和基质,基质坚硬,含有大量钙盐。

(5)血液:液态结缔组织,由血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①血细胞:红细胞,数量很大,主要含有血红蛋白,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克数,成年男子12-16克,女子11-15克。白细胞,有核,体积大,数量少。

②血小板:细胞碎片

③血浆:

血液的功能:

运输:把机体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及氧运送到身体各部,同时把代谢产生的CO2、尿素及其它废物运送到肺、肾和皮肤等处排出体外,也可运送激素。

运载工具:水、血浆蛋白、红细胞

防御和保护:吞噬作用,免疫物质(抗体)抵抗外界毒素和病毒(抗原),止血作用。

维持机体内环境:

肌组织

由具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细长如纤维,故肌组织又称肌纤维。肌纤维的收缩作用是由其细胞质中纵向排列的肌原纤维实现的。

根据肌细胞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1)横纹肌:肌原纤维成束状排列,有明带和暗带之分,电镜下,背括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腓肠肌都属于横纹肌。

(2)平滑肌:构成血管和某些器官的肌层部分,肌原纤维无横纹肌,不受意识支配,举例,我

3

们的内脏不能随意运动。

(3)心肌:由心肌纤维构成,构成心肌肌层,不受意识支配,能够自动有节律地收缩。

神经组织

结构:神经细胞、神经胶质

功能:感受机体内、外刺激和传导信息

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1)胞体:形状多种,

除一般细胞结构外,神经细胞特有的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2)树突:接受信息

神经纤维:通常指轴突和包在其外面的一些附属物。

(3)轴突:传递信息

皮肤系统

一、基本结构

皮肤表皮:上皮组织,复层扁平上皮

真皮:致密结缔组织

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

皮肤衍生物由皮肤演变而成,为了适应环境

皮肤

1.表皮

表皮是皮肤的浅层结构,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从基底层到表面可分为五层,即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1)、基底层:表皮的最深层,下面紧接真皮为单层柱状细胞,往上为复层多角形细胞。

生发层细胞,特别是深层细胞,有丝分裂旺盛,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向浅层移动,以补充表层细胞。因此,也称生发层。

2)、棘层:位于基底层的浅面,由4-10层多边形细胞组成,细胞较大,由许多棘状突起,胞核呈圆形。

3)、颗粒层:位于棘层的浅面,由2-3层梭形细胞组成。胞质中有大小不等的透明角质颗粒。普通染色呈强嗜碱性,胞核较小,染色较淡。

4)、透明层:透明细胞组成,细胞界限不明显,细胞核也已消失。

5)、角质层:位于表皮的最浅层,由几层到几十层扁平无核角质细胞组成,角质层的表面细胞常呈小片脱落,形成皮屑。

2.真皮

表皮之下,致密结缔组织,大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使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能经受摩擦和挤压。

真皮中有大量毛细血管,有滋养表皮的作用。

真皮中还有神经、色素细胞和各种腺体

分泌感觉保护:防止紫外线

3.皮下组织

除了一些纤维外,还有堆积成层的脂肪细胞。

脂肪细胞的作用 能量储存:1克脂肪完全氧化产生9.4卡能量。?维持体温:热的不良导体。?保护:缓冲外界作用力。

皮下组织也分布有血管、神经。

皮肤衍生物

指甲、爪:猛禽、猫科动物发达,用于捕食

毛发:由角质化的上皮细胞发展而来。

毛干在皮肤之外,毛根在皮肤内,基部膨大称为毛球。

毛根外有毛囊包着。毛囊由皮肤演变而来,也有表皮和真皮之分。

毛囊开口于皮肤表面,在接近开口处,有皮脂腺导管通入毛囊。

与毛囊联系的还有立毛肌。立毛肌收缩,毛发竖立。

皮肤中的腺体

皮脂腺:

位置:真皮中

结构:导管开口于毛囊,又称毛囊腺。但有一些类型与毛囊无关,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称游

4

离皮脂腺

分泌物:脂肪。全浆分泌型,即分泌时充满脂肪的细胞解体,脂肪由导管排出。

汗腺

单管状腺,末端团状

乳腺

管泡状腺,外面有富有脂肪的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发出许多中隔,把腺组织分成许多叶,每个小叶相互连接形成导管,导管又汇聚成总乳管,总乳管分别开口于乳头。

皮肤的功能

皮肤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的各种生理功能

1.保护

可以从许多方面体现出来第一道防线

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病菌,物理、化学物的侵害。

生发层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可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

真皮的坚韧性

2.分泌和排泄

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可以滋润皮肤、毛发

?汗腺分泌的汗液,成分除水外,还有尿素和无机盐

?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后代

3.感觉

重要的感觉器官,这是因为皮肤里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各种特殊的感受器。

冷,热,触,痛

4.调节体温

人体需要保持体温恒定,过高过低对生命活动都不利。

体温调节机制主要是皮肤内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变化外界温度高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è皮肤散热,出汗也带走一些热量。

外界温度低è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è皮肤减少散热。

运动系统

骨+关节+骨骼肌

动物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引起骨骼肌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骼,绕着关节活动面完成的。

工作原理:骨骼是杠杆,关节是支点。

静止时:杠杆平衡

运动时:杠杆运动

骨骼

骨的结构

软骨透明软骨:长骨关节面,喉部,气管

弹性软骨:耳外壳

纤维软骨:椎间盘,趾骨联合,关节盘,关节盂

软骨膜:包在软骨外面的一种结缔组织,软骨中无血管,营养物质由软骨膜中的血管通过渗透作用到软骨细胞中。

软骨的功能:有弹性,管径易于改变,气管;减少摩擦,关节面活动自如

硬骨

硬骨长骨:分布于四肢,运动杠杆作用

短骨:分布于腕部、跗骨(构成脚弓的几块骨头),承受压力

扁骨:分布于颅盖、肋骨,富有弹性,保护脑和内脏

5

长骨的构造

骨膜

包在外面,致密结缔组织,富有神经和血管。其中的成骨细胞参与骨的生长,成年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受损伤,如骨折,成骨细胞又参与修复作用。

骨质

密质:表层、坚硬

?松质:内部,疏松

骨髓

髓腔和松质内,幼年时有造血功能;成年时失去造血功能。骨骺的松质终生保持造血功能。

骨的成分

有机成分:35%,肌原纤维

无机成分:65%,钙盐

随着年龄增长,有机成分、无机成分减少,弹性、韧性和坚硬性都降低

骨骼的区分

中轴骨骼颅骨

脊柱躯干骨

胸骨

肋骨

附肢骨骼上肢骨

下肢骨

关节

能活动的骨连接

基本构造

关节面

凸起的面叫关节头

凹进的面叫关节窝

关节囊

结缔组织构成,包围整个关节,连接两块骨骼

关节腔:密闭腔,内有润滑液骨骼肌

体内最多的组织,约占体重的40-50%。

基本构成:肌纤维有血管和神经

肌肉收缩机理

肌细胞=肌纤维

肌细胞中有大量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直径1-2微米

光学显微镜下:肌纤维明显的特征是,有规则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电子显微镜下:肌原纤维由肌小节构成

肌小节=粗肌丝+细肌丝收缩的机能单位

暗带:粗肌丝形成,肌球蛋白

明带:细肌丝形成,肌动蛋白

明带两个相邻的肌小节之间没有粗肌丝,只有细肌丝

Z线:明带中间有一条横向线

H区:暗带中间有一段明亮的区域,只有粗肌丝,没有细肌丝

肌丝滑动学说

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使两个Z线靠近,肌小节长度变短,肌肉收缩

要点:粗、细肌丝长度不变,只是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进一步分析

肌丝的滑动是由于肌球蛋白的横桥附着在肌动蛋白上

再深究下去,就必须联系神经系统。

首先,中枢神经引发动作电位,也就是发出指令,动作电位在神经原之间传播,到达运动终板,引起神经末梢乙酰胆碱释放。乙酰胆碱改变肌细胞Na+和K+的通透性,产生终板电位,电信号引起肌细胞内特殊部位释放Ca2+,达到一定浓度,与肌球蛋白结合,产生分子构象变化,从而导致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引起肌肉收缩。

6

消化系统

新陈代谢,摄取物质,蛋白质,糖,脂肪,这些食物是结构复杂的的大分子,必须转变为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

消化:在消化管内的物质分解

吸收:消化后的物质通过消化管上皮进入血液循环,淋巴循环

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消化道口腔舌下腺消化腺

腮腺

颌下腺

食道

胃粘液细胞

主细胞

壁细胞

小肠胰腺

肝脏

十二指肠腺

肠腺

大肠

肛门

消化管的基本结构

从内向外分为4层(除口腔外):

1.粘膜:粘膜上皮,单层柱状上皮,结缔组织,一层平滑肌

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3.肌层:平滑肌,内环行肌,外纵行肌(除口腔,咽,食道上段和肛门外)

4.外膜:扁平上皮

消化腺的基本结构小型腺:单细胞腺、单管腺,分布于消化管的管壁内,如唇腺,舌腺、食道腺、胃腺

大型腺:以导管开口于消化管内,唾液腺、肝脏和胆囊、胰腺

消化的基本过程

1.机械性消化:口腔、牙齿的咀嚼,消化管的蠕动

主要作用,促进食物与消化液混合

2.化学性消化:消化酶作用下,化学分解

口腔内消化

食物被咀嚼,唾液起湿润作用,也有一定化学变化]

咀嚼:咀嚼肌顺序收缩,牙齿切割、研磨,反射性动作

吸吮:口腔肌、舌肌收缩→口腔内空气稀薄,压力降低→液体进入口腔,喝饮料

唾液腺:3对大唾液腺:舌下腺,腮腺,颌下腺,各种小腺体→唾液

唾液成分:水、粘蛋白、酶、各种无机物、气体

唾液的作用:

①溶解食物

②清洁、保护口腔,清除口中残余食物和有害物质,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③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为麦芽糖

唾液分泌的调节

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

食物刺激口腔内的神经末梢→神经冲动传入中枢→中枢传出指令到唾液腺→唾液分泌

条件反射:后天获得的

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进食环境,与食物关联的各种信号,食欲,望梅止渴,烹调讲究色、香、味俱全

吞咽:口腔→咽→食道→胃

会厌负责封闭气管,吃饭时说笑,食物进食管,小孩吃果胨危险

食物吞咽的反射活动

食物团刺激软腭、咽部、食管等处感受器→神经冲动传入延髓中枢→传出信号引起各部位肌肉动作,吞咽活动。

胃内消化

胃的作用

①暂时储存:胃可容纳几倍于初体积的食物,人胃容量1-2升,故每日只需2-3餐

7

②消化:a.胃的蠕动b.胃腺分泌胃液

胃的蠕动:有节律地波浪式运动,人频率3次/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纵行肌层内的起搏细胞自发产生基本电节律→膜电位节律性变化→平滑肌收缩

这种自发的运动受神经和激素的影响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可以影响基本电节律

中枢神经的高级部位也影响基本电节律

人进入餐厅,胃运动加强

情绪不好,胃运动减弱

消化道粘膜上有许多细胞分泌激素,也影响基本电节律

胃腺分泌胃液

粘液细胞:粘液,保护胃粘膜,使食物容易通过

主细胞:胃蛋白酶,胃液的重要成分,使蛋白质变为多肽

壁细胞:分泌盐酸,盐酸的主要作用包括:

①激活胃蛋白酶并为之提供酸性环境

②使蛋白质变性而易于分界

③抑制和杀灭细菌

④进入小肠,促进小肠液分泌

壁细胞中有大量线粒体,产生的ATP为H+和Cl-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此外,胃上皮内还有许多细胞具有分泌机能

胃液分泌的调节

神经系统:非条件性的,条件性的

激素的作用

食物、药物对胃液分泌的影响

蛋白质食物>糖类食物

脂肪抑制分泌

吃过多肥肉,长时间不觉饥饿,因为脂肪抑制胃液分泌,延长消化时间。

胃粘膜的屏障作用

为什么胃内高浓度盐酸和胃蛋白酶不会使胃壁自我消化呢?因为胃粘膜表面有一层由上皮细胞产生的脂蛋白层,形成一个保护屏障。

酒精和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浓度过大时可能破坏胃粘膜屏障,在局部区域被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溃疡。饮酒,尤其是空腹时,酒精直接作用于胃粘膜。吃药遵医嘱,有些饭前,有些饭后,主要是为了保护胃粘膜。

小肠内消化

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开始小肠内消化

整个消化过程最重要的阶段。

机械消化:小肠蠕动

化学消化:胆汁,胰液、小肠液

1.胆汁较浓,有苦味,金黄,深绿

肝细胞分泌消化时直接进入十二指肠

不消化时储存于胆囊,消化时进入十二指肠

成分:水+胆色素+胆盐+胆固醇+脂肪酸……

作用:乳化脂肪,使之分散于水中,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胆囊炎、胆结石病人有厌腻食物症状,原因是胆汁分泌减少,对油腻食物消化能力降低

胰液

胰腺外分泌物:胰液,直接进入小肠

内分泌物:胰岛素,进入血液

胰液的分泌

成分和作用

①水和无机盐

②胰酶分解作用

a.胰蛋白酶

b.胰淀粉酶

c.胰脂肪酶

小肠液

由十二指肠腺、肠腺

含有多种酶

酗酒、暴饮暴食可使胰腺分泌过度旺盛,引起自体消化,导致胰腺炎发生。

8

大肠内消化

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吸收水分,暂时储存残余物质。大肠内有许多来自口腔的细菌,细菌产生的酶能分解食物残渣。

吸收

吸收消化后的食物。

消化液中的水、无机盐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血液、淋巴

人体一天的消化液为6-7升,加上饮用水

胃仅能吸收少量水和酒精,大肠吸收水分和盐类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①人的小肠长5-6米

②小肠粘膜的环状皱褶→大量绒毛→每个柱壮上皮细胞膜腔面突起,称为微绒毛,人体,每一柱状上皮细胞有1700多条微绒毛。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可使小肠吸收面积达200m2,增加600倍以上。

③被分解成的小分子物质在小肠内停留时间最长

④绒毛内神经、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丰富,不同部位吸收的物质不同,教材P150图。

吸收的方式

1.被动运输: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能量,扩散,渗透,

2.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能量,

动物体最重要的物质运输形式

细胞膜上存在K+,Na+泵,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本身具有ATP酶活性,可以分解ATP获得能量。

维持细胞内外K+,Na+离子的不等分布,其生理意义在于:

①为代谢反应提供必要条件

②维持细胞的形状和体积

③在细胞内外产生一种电化学势能

a.神经、肌肉兴奋性的基础

b.非离子物质、氨基酸、葡萄糖等吸收的主要能源

研究发现这些非离子物质进入细胞内伴有Na+,表明Na+顺浓度差移动释放能量

小肠上皮细胞两侧的运输系统不同

绒毛侧:葡萄糖主动运输系统毛细血管侧:葡萄糖被动扩散系统,K+,Na+泵主动运输系统

此外尚有其它类型的离子泵

脂肪的吸收是通过扩散作用的

维生素的吸收:水溶性,微团形式,B12与一种粘蛋白结合

水的吸收:被动渗透

电解质的吸收:Na+与氨基酸、葡萄糖一样,同时也引起Cl-等负离子被吸收

钙、铁都是主动运输过程

肝脏的机能

人体最大、功能最多的腺体,肝脏中的化学反应达500多种

肝脏血流量最丰富,约占心输出量的1/4

1.分泌胆汁,肝炎病人食欲差,胆汁少,影响代谢

2.物质代谢

①蛋白质代谢:吸收的氨基酸经过肝脏时,80%参与合成、转化

合成血浆蛋白→为身体提供各种组织蛋白

氨基酸脱氨→尿素

②糖代谢:单糖进入肝脏→一肝糖原形式储存,肝糖原对调节血糖浓度具有重要作用。林蛙冬眠前肝糖原最高

③脂肪代谢:脂肪运输的枢纽,吸收的脂肪中的一些进入肝脏,然后转变为体脂而储存,饥饿时储存的体脂先被运送到肝脏,再进行分解

3.解毒作用

外来或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需经肝脏处理

解毒方式

①化学作用,各种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分解,结合,脱氨等

②分泌作用,汞、细菌通过胆汁排出

③蓄积作用

④吞噬作用

肝脏非常重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随便到外面吃饭,

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9

以糖为例

消化道循环系统循环系统

食物(多糖)单糖肝脏身体各部,在细胞内进行糖代谢,产生能量,供各种生命活动之需,神经、肌肉、甚至消化吸收同样需要能量

涉及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涉及不同系统的协同工作

循环系统

①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收的氧→全身各部

②全身各组织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肺、肾、皮肤→体外

③激素→身体各部

体液

细胞内液:细胞内的液体,细胞内生化反应的环境

细胞外液:细胞外的液体①血液:存在于心血管系统②淋巴液:存在于淋巴系统③组织液:

与大气相比,细胞外液为内环境

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血液

血液血浆血清

纤维蛋白原

血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无粒细胞淋巴细胞 T细胞

B细胞

单核细胞

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奢碱性粒细胞

奢酸性粒细胞血小板

血浆:淡黄色液体,占血液体积的53%(男)、58%(女)。血浆内含有92%的水,其余为血清蛋白、纤维蛋白原、酶、激素、无机盐、营养物质。各种物质的运输都是以血浆作为载体的。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叫血清

血细胞

红细胞:数量最多,450-500万/立方毫米(男),350-450万/立方毫米(女)。

注意为双碟形,表面积大于球形,有利于气体交换

红细胞寿命,100-120天,4个月全部更新1次

红细胞记数比较稳定,生成率=破坏率

最重要的机能,通过血红蛋白运输二氧化碳

调节生成率来适应环境变化:高原缺氧,为了运送更多的氧,红细胞数量增加

我在高原的感受,最初难受,因缺氧感到非常不适,逐渐适应,肯定红细胞增加。

失血→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因子,进入血液,作用于α球胆白,产生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骨髓→红细胞生成

组织液中的水分和电解质渗入血管,肝脏加速血浆蛋白的合成。

一次抽血200-300毫升,17个月后恢复

白细胞和免疫机制

白细胞的各种类型,参与机体的免疫

免疫:机体识别和排斥异物的能力,异物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毒素及机体的退化细胞等参加者作用方式

非特异性免疫:不是针对某一特定异物的免疫,对各种异物都能发挥作用中性粒细胞 62%单核细胞3%称为吞噬细胞吞噬

特异性免疫:针对某一特定异物的免疫淋巴细胞32%T 80-90%B 10-20%称为免疫细胞释放特异

10

性抗体,与抗原发生反应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因素,即病毒、细菌上的特殊蛋白抗体:机体识别并排斥异物的因素,即淋巴细胞上的特殊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有5种类型,在抗原刺激下可释放到血浆中,与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吞噬作用:一种古老的细胞功能,所谓古老,是因为一些单细胞动物有这种能力

过程:变形运动向异物靠拢?识别并附着于异物?吞入和消灭异物

中性粒细胞:含有过氧化酶、溶菌酶等

皮肤损伤,急性感染,化脓,中性粒细胞迂出血管,集中于发炎部位,细菌群集区域

清除作用

单核细胞:→进入其它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50-80微米),释放各种抑制异物活性的物质,各种脂酶破坏异物细胞膜,各种蛋白酶、过氧化酶、水解酶消化异物细胞。如对结核杆菌的吞噬。

清除退化的细胞和细胞碎片,如衰老的红细胞、血小板

清除变性的血浆蛋白、脂类等大分子物质

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性功能

白血病:未成熟的白细胞增多,导致感染,死亡

↗记忆细胞

↗T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因子→杀灭抗原

抗原→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浆母细胞→浆细胞→特异性免疫球胆白→识别杀灭异物

↘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寿命长

疫苗:灭活(无毒性)的抗原,注射,引起抗体。

乙肝疫苗,灭活(无毒性)的乙肝病毒,引起抗体保持期约5年,然后要加强。

牛痘、流行性腮腺炎终生免疫

血型血型未发现之前,输血常导致红细胞凝集,从而死亡。有多种血型系统,常用有AOB血型系统红细胞凝集是一种免疫反应现象,凝集原—抗原凝集素—抗体

血型红细胞上凝集原(抗原)血清里凝集素(抗体)

A型 A 抗B(B的抗体)

B型 B 抗B(A的抗体)

AB型 A+B(同时存)在无

O型无抗A +抗B

假如A型? AB型:(A+抗B)+(A+B)

假如A型血? O型:(A+抗B)+(抗A+抗B)↓稀释作用而不发生溶血反应

但不能输得太多,并非万能,临床上坚持输同型血

O型血为万能输血者

AB型为万能受血者,同样道理,并非万能。

血型是遗传的,法医常用此鉴定亲子关系。

Rh因子

红细胞除有A、B两种凝集原外,还有另一种抗原物质叫Rh 因子。

含Rh因子:Rh阳性,

不含Rh因子:Rh阴性

Rh阴性第一次接受Rh阳性血,无凝集,但导致产生抗凝集素,下一次接受阳性时则危险。O+Rh?抗凝集素

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来自父亲),Rh因子可透过血管壁进入母体,导致母体血清产生Rh凝集素,返回胎儿血液,导致胎儿红细胞凝结,贫血死亡。

血小板和止血机制

血小板聚集于伤口处

↓加固纤维蛋白原的骨架作用

11

血小板因子↓

↓纤维蛋白原 Ga+ 纤维蛋白→凝血块

凝血酶原凝血激活酶凝血酶↗

血液自身有很大的凝血潜力,必然存在抑制凝血的因素,动态平衡抗凝血酶,抗凝血激活酶,肝素

输血用血液中常加入柠檬酸钠以去血钙→防凝作用

外科手术常向病人注射肝素→防凝作用

手术后,局部施加凝血物质,如凝血酶、纤维蛋白原→促凝作用

呼吸系统

营养物质(糖、脂类和蛋白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组织细胞内无氧细胞质内:葡萄糖→→→丙酮酸 + 4 ATP

细胞质内:葡萄糖→→→丙酮酸 + 10 ATP ↓

线粒体内:→→→CO2 + H2O + 30 ATP

脂类和蛋白质的分解途径都要经过三羧酸循环

呼吸的定义: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个密切联系的环节

供氧和排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系统,就是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基本构成

呼吸系统呼吸道鼻腔气体进入肺的通道

气管

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的结构

肺叶:左二、右三

支气管↓15-16次分支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分级5-7次肺泡只是通道,不进行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场所

肺泡

单层上皮

被毛细血管网所包围。

表面有一种活性物质,形成一层分子膜,维持肺泡的形态

呼吸运动的机理

整个肺除气管与外界相通外,密封在胸腔内。

胸腔周围是脊柱、肋骨、胸骨和肌肉,底部为隔肌,形如钟罩

肺表面的膜:脏层胸膜

胸廓内壁的膜:壁层胸膜

两层膜间的密闭腔为胸膜腔,左右肺的胸膜腔不相通

气体交换的机制

氧的运行:肺泡中的氧→穿过肺泡膜→毛细血管膜→循环系统→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的运行: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促使氧和二氧化碳运动的原因被动扩散

气体分子高速运动,撞击容器壁,产生压力

气体压力与温度压力呈正比

温度↗分子运动速度↗浓度↗分子数目↗

扩散:气体分子压力高的区域→压力低的区域

混和气体的压力 =各成分压力之和(各成分压力称分压)

氧分压(汞柱)二氧化碳分压(汞柱)

空气肺泡肺动脉组织 760×20.84%=158.4 mm105.0mm40.0 mm30.0mm 0.3mm40mm46mm50mm

12

气体运输的机制

两种形式同时存在物理溶解:比例很小

化学结合:主要形式

氧的交换

物理溶解: 3% 血浆

化学结合:97%,运载工具:红细胞

氧合血红蛋白:和氧结合的血红蛋白

脱氧血红蛋白:没有和氧结合的血红蛋白

氧分压高,氧合

Hb + O2 HbO2

氧分压低,离解

可逆反应,不需酶参加

每个亚铁离子能携带一个氧分子

正常人血红蛋白含量:15g/100ml血液1.34-1.36 ml氧/每克血红蛋白

CO同O2争夺Fe2+,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O2大210倍,一氧化碳离解速度很慢,比O2慢3000倍以上,故很危险,汽车和通风不良的炉子危险很大。

二氧化碳的运输

物理溶解:6%

化学结合:94% 1 碳酸氢盐 87% a NaHCO3 血浆

b KHCO3 红细胞

2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 红细胞组织血浆红细胞

CO2O2 溶解 +Na CO2 Cl- O2 CO2+H2O→HCO3-+H+ +K+ HbO2→Hb.NH2→Hb.NHCOO-+H+到肺泡

排泄系统

废物基本途经

水、无机盐、尿素血液循环系统—皮肤系统—体外

二氧化碳、水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①代谢终产物:尿素、尿酸、氨②摄入过量物质:水、盐类③异物:毒素,包括药物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体外

泌尿系统的基本构成

肾尿的形成器官

输尿管排尿的通道

膀胱尿液的暂时储存器官

尿道排尿的通道

肾:

位置:腹腔背壁,腰椎两侧

肾的基本结构:

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肾球囊中空的双层壁,包裹肾小球

肾小管近曲小管

髓袢

远曲小管

结构和机能单位:每个肾有100多万个肾单位

尿的形成机制

三个步骤:1 肾小球过滤 2 肾小管重吸收 2 肾小管分泌

血浆中含有蛋白质、葡萄糖,终尿中则很少

13

尿中的尿酸、尿素氨却比血浆高出几十到几百倍

1 肾小球滤过

血液中有用的成分保留,废物出

但有些有用的成分也被滤下

肾小球的过滤机制

结构特征

1 肾小球毛细血管密,分支多,面积大

2 入球小动脉直径>出球小动脉直径血流受阻两端产生压力差

过滤作用的动力:有效过滤压

有效过滤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球囊内压)

从血液→原尿的过程不需要肾做功,不是过膜主动运输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那么,血液是怎样在这个筛子中过滤的,也就是说这个筛子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滤过膜

三层结构内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中间层基膜

外层肾小球囊壁上皮细胞层

滤过膜上存在有大小不同的孔道,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分子量180)可以自由通过孔道,较大分子量物质通过较大孔道,因而原尿中含量低。如血浆蛋白(69000)分子量超过这个值,则不能滤过。

重吸收

人两肾每昼夜生成原尿180升,终尿量1.5升,99% 被重吸收

500克, 4克, 99% 被重吸收

重吸收到毛细血管里

人肾单位不同部位重吸收的物质的质和量是不同的

近曲小管14 mm

髓袢2-10 mm

远曲小管13.6 mm

集合管20mm。

近曲小管是最主要的重吸收部位,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侧有许多微绒毛,这种结构大大地增加了重吸收的面积,据统计人两肾近曲小管微绒毛面积可达50-60cm2。

重吸收的方式

1 被动重吸收

对于水,依靠渗透压作为动力。

对于溶质,浓度差、电位差是动力。

在不同的部位,肾小管上皮细胞膜的通透性不同,比如水进入组织间液,使得原尿中的尿素的通透性

浓度增加,这将导致尿素向组织液扩散,但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很低,使得尿素不能到达管外NN

Na+是通过离子泵的主动运输,管外Na+多,吸引Cl-被重吸收,这就是电位差动力。

2 主动重吸收

能量

低浓度高浓度

Na+、氨基酸、葡萄糖是主动重吸收的方式。

各段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率不同。

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表明100%被重吸收。

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达到160mg/100ml,就不能全部被吸收,尿中出现葡萄糖,为糖尿病。

分泌

分泌到小管液中而不经过肾小球过滤

分泌的物质是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行使其重吸收功能的代谢产物

②肾小管上皮细胞自身功能的代谢产物

14

③血液中的某些物质

这些物质包括H+ 、K+、NH3、有机酸、有机碱,药物。

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生殖系统

基本构成:生殖腺、输送管道、附属腺体、外生殖器

一.雄性生殖系统

睾丸的曲精管是精子发生的部位,各睾丸小叶内的曲精管逐渐汇合,最后形成输精管。

曲细精管的构造和精子的发生

高度特化的复层上皮,精上皮,精细胞+支柱细胞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精子细胞

睾丸的分泌功能

除产生精子外,还能分泌雄性激素

二.雌性生殖系统

生殖上皮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泡细胞→初级卵泡→卵胞膜细胞形态、数量、内容物都发生变化

卵泡破裂,卵泡液+次级卵母细胞放出,卵泡破裂后,内膜毛细血管出血而形成血块。

卵泡细胞在激素的作用下,体积增大,细胞内出现黄色类脂颗粒和脂色素,形成黄体细胞,整个组织呈黄色,称为黄体。

卵没有受精,14天后退化,月经黄体

卵泡排卵后受精,黄体增大,怀孕5-6月退化,妊晟黄体

受精卵到达子宫,细胞分裂,发育成胚胎,并进入子宫内膜。

子宫壁有三层结构:子宫内膜、子宫肌层、子宫外膜。

子宫内膜的结构和分泌作用随着卵巢中卵泡的成熟,排卵和黄体的形成而发生一系列的周期变化。排卵后1-5天,没有受精,黄体逐渐退化,并停止分泌孕酮和雄激素,内膜萎缩,毛细血管充血,血液突破内膜表面,流入子宫,同时萎缩坏死的内膜也一块块脱落,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这就是月经。

在月经停止前,子宫内膜开始再生、修复,进入下一个周期。

如果排出的卵受精,则子宫内膜并不萎缩,而是持续增厚。

子宫内膜是胚胎的营养层,血管非常丰富。

内分泌系统

动物生命活动的2个信息调控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信息流动作电位神经递质激素

信息载体神经细胞血液: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

基本作用

1.调节蛋白质、糖、脂肪等物质的代谢,维持身体的稳态

2.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影响身体个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

3.与神经系统配合,影响行为、学习、记忆

基本组成:

分散的内分泌细胞: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消化道粘膜分泌细胞等

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腺,肾上腺,性腺等

外分泌腺:分泌物通常由导管排出,而不直接进入循环系统。皮脂腺,汗腺,消化腺

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直接渗入到腺体的毛细血管里,由循环系统送到作用目标

激素的作用机制

血液中含量极微,但作用效果明显

15

①含氮类激素:分子量大,不能穿过靶细胞膜,与膜上特殊受体结合,引起受体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

②类固醇(甾酮)类激素:分子量小,脂溶性,可直接穿过靶细胞膜,受体在膜内

主要内分泌腺的机能

垂体

神经垂体:无分泌功能,储存来自下丘脑的激素

腺垂体: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的激素进入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控制其分泌活动。

分泌近10种激素,它们的作用可分为2个方面

1.独立作用抗利尿激素 A:促进水的重吸收 B:小动脉平滑肌收缩

催产素 A:促进乳汁分泌 B:分娩时和分娩后子宫平滑肌收缩

2.支配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称为促激素

如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生长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生长素不足,则生长不足,身材矮小,侏儒症

生长素过多,身材太高,巨人症

甲状腺

主要分泌物为甲状腺素,其作用为

1.调节机体代谢,促进糖原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促进细胞呼吸,提高耗氧量,产热量

2.调节生长发育,与生长素协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幼年时,甲状腺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

甲状腺分泌不足:新陈代谢慢,心率慢、皮肤干燥、水肿

甲状腺过多: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体内物质分解快,虽然食量增大,身体却日见消瘦,同时,神经兴奋性过高,呼吸和心率加快,情绪容易激动,甲亢

胰腺

主要是胰岛素其作用

对糖代谢的调节,血糖浓度高时,其分泌增加,促进糖的代谢和储存、血糖合成肝糖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降血糖水平的激素,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过高,不能全部在肾小管重吸收,随尿排出体外,糖尿病的表现。

动物界原生动物门

主要特征

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

具有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分化出不同部分,完成各种功能。

营养方式:光合,渗透,吞噬,寄生

呼吸、排泄:通过体表进行。

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出芽、孢子

有性生殖、结合生殖、孢子生殖。

分类及代表动物

鞭毛纲:身体具有鞭毛,运动器1-4条或较多

营养方式:①光合营养(植物性营养);②渗透营养,营养物质通过体表渗入体内;③寄生

生活环境:淡水,海水

代表动物:绿眼虫

不良环境条件下,如水池干涸,眼虫体变园,分泌一种胶质形成包囊,将自己包围起来,渡过不良环境随风散布,环境适合时,进行1次或几次纵分裂,破囊而出。

鞭毛纲的群体类型:盘藻和团藻,多细胞的聚合体

利什曼原虫,很小的鞭毛虫,引起黑热病。

白蛉子,消化道内有很多利什曼原虫,白蛉虫叮人,原虫注入人体,人体巨噬细胞内生活,以

16

巨噬细胞为营养,长大繁殖,引起巨噬细胞大量破坏,肝、脾肿大,高烧,贫血,以至死亡。

还有一些鞭毛虫具有寄生性,如寄生在白蚁肠内,白蚁以木质纤维为食物,但消化纤维需要这些鞭毛虫。

肉足纲,具有伪足而得名

大变形虫,清水塘,水流缓慢,藻类较多的浅水中,运动时,身体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突起,称为伪足。伪足也有摄食作用,食物单细胞藻类、小的原生动物

伪足包围→吞噬

生活方式:典型的二分裂,有丝分裂,不良环境形成包囊,水中、潮湿土壤中寄生,痢疾内变形虫、溶组织阿米巴,寄生在人肠道内,溶解肠型组织引起痢疾,人误食包囊所致。有些种类具有保护性的外壳,外壳各种颜色,花纹多样,教科书表壳虫,有孔虫,生活于海底,石灰质或其它物质外壳,数量非常大,现在海底35%为有孔虫壳的沉积物。

孢子纲

都为寄生

疟原虫,引起疟疾;球虫病

无性生殖、裂体生殖、有性生殖、孢子生殖

纤毛纲

以纤毛为运动器,纤毛较短,数量多,细胞核一般分化为大核和小核,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二分裂、有性生殖、结合生殖

大草履虫:淡水中、池沼、小河中可采到,形状象草鞋。

胚胎发育的基本知识

多细胞动物不同种类,胚胎发育状况不同,但胚胎发育早期的几个主要阶段相同

1.受精卵

2.卵裂,与一般细胞分裂不同,每次分裂,细胞未长大,又继续分裂,分裂成的细胞越来越小。

3.囊胚,分裂的结果,形成中空的球状胚,中间的腔,囊胚腔4.原肠胚,形成方式:a.内陷,植物极细胞向内陷入。外层,外胚层;内层,内胚层。内外胚层围成的腔为原肠腔。b.内移:囊胚一部分内移 c.分层 d.内转 e.外包

5.中胚层,形成方式:a.端细胞法,中胚层细胞之间裂开形成空腔,为真体腔。b.体腔囊法

6.胚层的分化由于遗传性、环境、营养、激素、细胞群间的相互诱导因素,胚胎进一步分化为组织、器官

内胚层:消化官大部分上皮,肝、胰、呼吸器官、排泄与生殖器官的小部分

中胚层:肌肉、骨骼、血液、排泄与生殖器官的大部分

外胚层:皮肤、神经组织、感觉器官、消化管两端

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例如:青蛙的个体发育:受精卵→囊胚→原肠胚→三胚层→→无腿蝌蚪→有腿蝌蚪→成蛙

青蛙祖先的进化过程:单细胞动物→单细胞球状群体→腔肠动物→原始三胚层动物→→低等脊椎动物→鱼类动物→两栖动物

生物发生律对了解各类动物的亲缘关系及其发展线索十分重要

海绵动物门

主要进化特征:身体由多细胞组成,但为最低等、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主要特征:

1.体型多数不对称,不规则状、球状、管状、瓶状、树枝状。

2.仅细胞分化,无组织器官分化

身体为3层结构

体表:单层上皮细胞,保护作用,细胞有一定功能

中胶层:胶状物质,有钙质,或矽质骨针,或海绵质纤维

内层:单层细胞,具纤毛,有消化功能。

3:水沟系:海绵动物所持有

水流自入口进入体内,水流受内皮细胞拨动,内壁细胞吸收营养物质,水流经出水口排除体外,水沟多由简单到复杂。

17

只有细胞内消化,无细胞外消化。

生殖方式

无性,出芽、芽球(渡过不良期)

有性,雌雄同体或异体,精子和卵由体细胞转化而来,精子被内皮细胞吞食,带入到中胶层→受精→胚→幼虫(出母体水中微动,然后固着)新个体。

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成体全部营固着生活,水中岩石、贝壳、水生植物体等上。

主要在海水中,少数在淡水中。

分类特征:1万余种,分为3个纲

与人类的关系

海绵吸收力强,沐浴、医学上吸收药水、血液、脓汁等。

骨针的作用,擦机器,淡水海绵大量繁殖,堵塞水道,水环境鉴别物

腔肠动物门

主要进化特征

1.身体辐射对称,多个体轴,可以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原始低级的对称方式。

2.两胚层,原始消化腔

真正的两胚层,二胚层之间为中胶层,与海绵动物原肠腔的形式方式不同

内外胚层中间的腔相当于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腔,具消化功能(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细胞外消化,细胞内消化。

还兼具循环功能,把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送到身体各部,称为消化循环腔

有口,相当于胚胎发育的原口,无肛门,消化残渣仍由口排出。

3 组织分化

简单的组织分化

上皮组织占优势,分布于体内、外表面,感觉细胞、消化细胞等

这种上皮具有肌肉的功能,上皮细胞基部延伸,其中有肌原纤维,称为上皮肌肉细胞

呼吸、排泄无特殊分化,由各个细胞吸氧、排二氧化碳,排废物4.原始神经系统

动物界最原始、最简单的神经系统

二极或多极神经细胞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疏松的网,称为神经网,分布于整个身体,与感觉细胞、皮肌细胞相联系,运动、捕食,避敌

没有中枢神经,传导速度慢

生殖方式

无性:出芽

有性:雌雄同体,雌雄异体

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固着,漂浮,海水,淡水

分类

约9000种,3个纲

水螅,树枝虫,桃花水母

海月水母,白色透明体,水母成灾,危害贝类、鱼类、破坏渔具,有毒刺丝,刺人可造成重伤。目前正试图从其毒素中提取抗癌物质

海蛰,食品

海葵,构成海底花园的珊瑚虫,一般所见的珊瑚虫为其骨骼,珊瑚岛,石珊瑚盖房子,坚固耐用,便宜美观,制水泥,铺路

扁形动物门

主要进化特征

1.两侧对称

动物界从扁形动物开始获得两侧对称,标志着一个新的进化阶段

腔肠动物辐射对称,方向性不重要

如果一端经常向前行,并感知新环境,一个方向的效果就好,向前的一端成为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两侧对称使动物体分为

前端和后端: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8

背面和腹面:保护和运动

两侧对称即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

漂浮→水底爬行→陆上爬行

两侧对称是水生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2.中胚层形成,但无体腔

从扁形动物开始,外胚层和内胚层之间出现中胚层,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但中胚层只是向外形成体壁肌肉并未向内形成消化道的肌肉,体壁和肠壁之间为实质所充填,没有体腔。

3.皮肤肌肉囊

中胚层产生复杂的肌肉构造,与外胚层表皮相互紧贴而形成的整体称为皮肤肌肉囊

运动机能加强→有效摄食→新陈代谢加强→促进消化、排泄系统形成

运动机能加强→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向前集中

消化系统:口、肛门一个孔,肠只是内胚层分出的盲管,没有广大的体腔

排泄系统: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体背侧的排泄孔,原肾管系统

神经系统:前端有“脑”,由此向后分出若干纵行神经索,各神经索间相互联系形成梯形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固定的生殖腺,生殖导管,附属腺,交配,体内受精

生活方式

自由生活,海水,淡水,潮湿土壤,肉食性

寄生生活

分类

6000多种,3个纲

涡虫纲

吸虫纲:华枝睾吸虫,寄生于人、猫、狗肝脏胆管内。肝片吸虫,日本血吸虫

绦虫纲:猪带绦虫

线形动物门(原体腔动物门,假体腔动物门)不是进化的主干,而是一个侧支

主要进化特征

1.原体腔出现:体腔和消化腔之间出现了体腔,无体腔膜,不与外界相同,体腔内的体腔液有类似循环系统的作用

2.肛门出现:在进化上意义很大

分类

线虫纲:人蛔虫,最常见的人体寄生虫,寄生于小肠内,讲究卫生,防止虫卵感染

蛲虫,

腹毛纲

轮虫纲

环节动物门

主要进化特征

1.身体分节

特化开始。同律分节,除前两节外,其余基本相同,许多重要内部器官系统按体节重复排列,例如每节都有一个“心脏”。

2.真体腔出现:

内外胚层之间的中胚层裂开形成,进化上意义很大。

体节由隔膜分开,彼此有孔相通,各体节都有排泄管与体外相通。

隔膜前后,肠壁外侧、体壁内侧都有一层体腔上皮

中胚层体壁外侧肌肉,身体运动

中胚层体壁内侧肌肉,消化管运动

体腔内有神经、循环、排泄、生殖等器官,还充满体腔液

3.附肢出现

19

有些种类,每节有刚毛,远比纤毛稳固有力

有些种类,每节有疣足,疣足上有刚毛和针毛

4.闭管式循环系统

血液始终不流入组织间隙,两条血管之间由微血管相接

5.排泄系统原肾管(一端开口于体外)→后肾管(一端开口于体腔,一端开口于体外)

6.神经系统分化为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链状神经

7.生殖腺体腔管,内端开口于体腔,外端,体外,肾管

输送精子和卵子

8.呼吸系统不发达,体表呼吸

9.分类:5万5千种

自由生活,海水,淡水,土壤

寄生生活

蚯蚓,疏松土壤,处理泥污、废物、垃圾、废水,在富含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放养蚯蚓,使有毒物质富集于蚯蚓体内

饲料用,食用,药用

蚂蝗可入药

各种蛭类吸人血,野外工作常受其害

危害鱼类

软体动物门

主要进化特征

1.身体分为头、躯干、足3部分

头:口,感官

躯干:内脏团,足的背面,特有的外套膜把内脏团、鳃甚至足包裹在里面。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物产生,钙质,1个,2个,多个,形态各异,也有些种类无贝壳

足:身体腹面,很发达,运动器官

2.呼吸器官出现外套膜分化出鳃混合体腔

类似与线形动物的初生体腔(相当于胚胎时期的囊胚腔)和次生体腔同时存在。

开管式循环,即血液也进入身体组织间

分类动物界第2大门,约10万余种,现生8万余种

海水,淡水,陆生

常见种类:田螺,蜗牛,钉螺,河蚌,牡蛎,各种海洋贝类,乌贼,章鱼

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的方面:食用,药用,饲料,工艺,珍珠,美丽的贝壳,乌贼墨囊中的墨汁是著名的绘画染料

有害的方面:有些种类固着于港湾建筑、船底,钉螺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蜗牛是农业害虫

节肢动物门

基本特征

1.异律分节,

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异律分节的结果,有些种类进一步愈合,头胸部,躯干部

头部:摄食,感觉

胸部:运动,支持

腹部:代谢,生殖

分节的附肢,与环节动物相似,按节排列,原则上各有1对附肢,触角也是特化的附肢

附肢分为若干节,节间以关节相连,节肢动物由此得名

分节附肢大大加强了运动的灵活性,适应性更强

2.外骨骼和蜕皮现象

由外胚层分泌而成,几丁质,身体表面,与肌肉相连,起杠杆作用

保护,防止水分蒸发,增加适应性

外骨骼不能随身体长大而长大,限制身体生长,故生长到一定程度,蜕去旧皮,重新形成新皮。幼虫期蜕皮次数多,成虫期减少

20

最新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来源:才聪学习网/考研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典型题详解,巩固重点难点。该部分选取并解答各章节相关知识的常见典型题,可以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点。 3.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目录

第1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1 复习笔记 1.2 典型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篇细胞 第2章生命的化学基础 2.1 复习笔记 2.2 典型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3.1 复习笔记 3.2 典型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细胞代谢 4.1 复习笔记 4.2 典型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5.1 复习笔记 5.2 典型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详解

第2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6章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6.1 复习笔记 6.2 典型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营养与消化 7.1 复习笔记 7.2 典型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血液与循环 8.1 复习笔记 8.2 典型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气体交换与呼吸 9.1 复习笔记 9.2 典型题详解 第10章内环境的控制 10.1 复习笔记 10.2 典型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1.1 复习笔记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生命体细胞作为基本单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由一层质膜包被:质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来,并成为它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转换的关口。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细胞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分子,特别是起关键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由这些分子构成的细胞是结构异常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在一个细胞中除了可以进行生命所需要的全部基本新陈代谢活动外,还各有特定的功能。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其组成细胞的功能的总和。 2 . 分类阶元和界的划分?生物分界代表性人物?如二界系统为瑞典林奈。 界、门、纲、目、科、属、种(递减) 林奈:二界系统、海克尔:原生生物界惠特克:五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3 .在五界系统中,为什么没有病毒? 五界系统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病毒不具细胞形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实现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基本系统,不包含在五界系统中。 4 .在二界或三界系统中,细菌、真菌均隶属于植物界,在五界系统中,它们都从植物界中划出来,或独立或为原核生物界和真菌,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二界系统中,细菌和蓝藻属于植物界,但是它们的细胞结构显然处于较低水平,它们没有完整的细胞核(染色体是一个环状的DNA 分子,没有核膜), 也没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蓝藻和某些细菌有光合作用,但不应因此就把它们放入植物界。它们有光合作用只是说明生命在进化到原核生物阶段就有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真菌是是进化的产物,腐食营养,独立为真菌界。 6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于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 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所有生物的细胞是由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分子所构建的。细胞内代谢过程中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所催化的,而酶是一种蛋白质。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0 种氨基酸以肽键的方式连接而成。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是由蛋白质长链中氨基酸的序列决定的。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或RNA 。所有DNA 都是由相同的4 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键的方式连接而成的长链。2 条互补的长链形成DNA 双螺旋分子。沿着DNA 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蛋白质长链上氨基酸的序列,进而为每一个物种、每一个生物体编制蓝图。生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过程都受到来自DNA 的信息的调控。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信息的方向是相同的,使用的是同一种遗传密码。这些事实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DNA→RNA →蛋白质的遗传系统是生物界的统一基础。这就令人信服地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由来,各种各样的生物彼此之间都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整个生物界是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化系谱。 8 .为什么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 地球形成之初,以酸性气体为主,经历37 亿年的生物和环境协同进化,使今日地球的表面环境作为我们的家园“恰到好处”,大气中的C02 浓度正好使地表温度适合生物生存,并有效地防止了地表液态水的过度蒸发,保持了一个生物生存的液态水圈;大气中含有足够的分子态氧,保证了生物的呼吸和岩石的风化,而岩石的风化提供了生命所需的矿物质,并且大气中的氧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臭氧层,挡住了来自宇宙的紫外线辐射,保护了地表生命;氧化性大气圈还能使大多数陨石在到达地表之前燃烧掉。储存在地下的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生命活动的产物。这一切都依赖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提供,要维持这种环境的物理状态,仍然需要地表上具有相当规模和质量的生态系统,所以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 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 试述脂类的生物学意义或脂类的生物学功能? (1)主要的储能物质;(2)生物膜的主要成分;(3)构成生物保护层;(4)有些脂类是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5)很好的绝缘体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

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 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 绪论 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 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

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 2.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植物界;动物界。 3.四界分类:由美国人科帕兰(Copeland)提出。 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动物界。植物界。 4.五界分类:195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 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特点:环状DNA位于细胞质中,不具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无膜,为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第3版

3:生命系统的层次: a生物圈: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环境的总和地球表面 b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非生命环境(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 系统) c 群落:生活在一定区域并相互作用的2 种或更多种群的集合武汉大学的生物 群落 d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个体的集合武汉大学的乌鸦 e个体:一个生命体麻雀、野兔、人 f 系统:2 个或更多器官构成,执行特殊的生理功能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g器官:2种或更多类型组织构成,具有特殊功能胃,肺 h组织:由相同细胞组成的细胞群,具有特殊的功能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i细胞:生命的最小单位上皮细胞、红细胞 j细胞器:细胞内具有特殊功能的结构叶绿体、线粒体 k分子:由原子结合而成H2O、葡萄糖、DNA l原子:一种元素的最小粒子氢原子、氧原子 m亚原子粒子:组成原子的粒子质子、中子、电子 生命的本质:能够新陈代谢、自动调节和自我增殖的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 协调统一,形成了生命系统的有序运动。/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传、变异和进化 结构和功能的统一,生物和环境的统一 (一).。复习细胞学知识: 1,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差别很大,但其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 细胞A:细胞核核质:含有染色体→DNA、RNA,核仁: B:细胞膜电子显微镜下:内、中、外3三层结构分子水平:按一 定规律排列的蛋白质磷脂分子以及糖类。/功能:物质运输,防止生命 所需物质渗出,调节水、无机盐类和营养物质进出,选择性渗透膜。信息传递, 激素、神经递质、药物需通过细胞膜外表面上的相应受体的作用。 C:细胞壁植物细胞所特有 D:细胞器 ?内质网:膜性管道系统,核糖体附着于粗面内质网上,滑面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泡状结构,对细胞内一些分泌物的储存、加工和运输 ?线粒体:细胞内物质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能量代谢中心。能量的用途: 维持细胞自身的结构与功能,比如细胞膜的物质运输,细胞内的各种生化 反应。 ?溶酶体:多种酶,物质的消化,废物的排泄 ?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质体:为绿色植物所特有。包括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 细胞分裂1.无丝分裂2.有丝分裂3.减数分裂 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加→分裂→细胞数目增加 细胞分化:多细胞动物的生命是由一个受精卵开始的,经过分化、生长而形成一 个有机体。 囊胚早期,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彼此相似,随着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的形态、大 小、结构和机能发生了变化,以至形成各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群—-组织(二):高等动

最权威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详解

,可通过体液或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特定的组织起作用,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机能活动, 这种调节称为~ 当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 的适应性反应,称为~。 ~。 组织 器官 系统 7 营养与消化 的过程。 )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得物质. )吸收简单得无机物,以日光作为能源,制造有机物,以供机体代谢得生物。 heterotrophic nutrition)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通过从环境中摄取有机 )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该种食物的热价。 ,称为该种食物的氧热价。 O2量的比值(CO2/O2)称为呼吸商。 状态下维持生命最低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响时的清醒安静状态。 不完全蛋白不含全部必需AA得蛋白 完全蛋白 钙磷钾硫钠氯镁 铁锌硒锰铜碘钼硌氟硅矾镍和锡 8血液循环 circulation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流动称~ interstitial fluid)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和脑脊液。

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 由一侧心室一次收缩时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 (m2)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二 问答题: 1、兔子吃的草中有叶黄素,但叶黄素仅在兔子的脂肪中积累而不在肌肉中积累。发生这种 选择性积累的原因在于这种色素的什么特性? A:叶黄素是脂溶性色素,易溶于油脂和极性溶剂,而极难溶于非极性物质中。 2、牛能消化草,但人不能,这是因为牛胃中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而人的胃中没有,你认为 这种微生物进行的是什么生化反应?如果用一种抗生素将牛胃中的所以微生物都消灭掉,牛会怎么样? A:分解反应;消化不良,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死亡。 三 名词解释: 1、原核细胞:细胞内遗传物质没有膜包被的一大类细胞。不含膜包被起来的细胞器。 2、真核细胞:细胞核具有明显的核被膜包被的细胞。细胞质中存在膜包被的细胞器。 3、信号分子:信号分子都是一个配体,即一个能与某种大分子专一结合的较小分子,它与 受体结合后往往使受体分子发生形状上的改变。 4、受体:能与细胞外专一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引起细胞反应的蛋白质。 5、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社会中, 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 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 并通过放大引起快速的细胞生理反应,或者引起基因活动,而后发生一系列的细胞生理活动来协调各组织活动, 使之成为生命的统一整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作出综合反应。 6、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与保持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运动有关的纤维网络。包括微管、微 丝和中间丝。 7、细胞外基质(ECM):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间充质中的蛋白质和多糖类大分子物质。构成 复杂的网架,连接组织结构、调节组织的发育和细胞生理活动。【ECM主要成分是细胞分泌的糖蛋白,主要是胶原,它在细胞外形成粗壮的丝】 问答题: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关键何在?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试题

普通生物学试题二 一.选择题 1.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新的细胞核形成时,最多可形成几个小的核仁,然后再汇集成一个大的核仁( ) A.5个B.10个C.46个D.23个2.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的最适pH约为( ) A.1.80 B.4.8 C.7.0 D.8.0 3.下列物质与细胞松驰素B的作用相反的药物是( ) A.长春花碱B.紫杉醇 C.秋水仙素D.鬼笔环肽 4.下列与真核细胞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心粒和中心体是同源的细胞器 B.粗面型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直接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包装 C.微体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种类有所不同,如乙醛酸循环体,在植物细胞中有,但动物细胞中没有 D.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均高于其外膜 5.上皮细胞之间的牢固连接主要是依靠下列哪一种连接方式( ) A.桥粒B.紧密连接 C.间隙连接D.胞间连丝 6.青霉素的杀菌作用的原理是( ) A.抑制核糖体的50S亚基的活性 B.抑制肽链的延伸 C.抑制细菌转肽酶的活性 D.抑制乙酰胆酯酶的活性 7.反应1:A──→B+C,△G=+20.920kJ/mol·L;反应2:C+D──→D,△G=-18.320kJ/mol·L。试问:这两个反应的K eq值( ) A.反应1的K eq值大于反应2 B.反应2的K eq值大于反应1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8.过氧化物酶的颜色是棕色的,其原因是( ) A.含有血红素B.含有叶绿素 C.含有Cyt D.含有NAD 9.柠檬酸循环途径中,通过下列哪一项与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连接起来( ) A.柠檬酸合成酶B.异柠檬酸脱氢酶 C.琥珀酸脱氢酶D.苹果酸脱氢酶10.在人的骨骼肌细胞中,利用肌糖原进行无氧呼吸时,将一个含有10个葡萄糖残基的肝糖原片段,经无氧呼吸后,可向肌纤维提供多少分子A TP( ) A.20个B.30个C.40个D.360个11.下列哪一种物质是天冬氨酸脱氨后的产物( ) A.丙氨酸B.α-酮戊二酸 C.草酰乙酸D.苹果酸 12.在光合作用中,合成一个葡萄糖分子需要A TP 和NADPH的数量分别是( ) A.12、12 B.18、12 C.18、18 D.3、2 13.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4植物光合作用效率而在于C3植物的原因之一是光呼吸弱 B.CO2对C4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作用远大于C3植物 C.C3植物的叶肉细胞常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而C4植物通常不明显 D.在强光下,C4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远大于C3植物 14.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最先形成的结构是( ) A.细胞板B.成膜体 C.细胞膜D.细胞壁 15.下列哪一种生物的细胞有丝分裂时,核膜不解体,染色体不是靠微管的牵引,而是附着在核膜上,随核膜的延伸而分开( ) A.硅藻B.绿藻C.甲藻D.苔藓16.在哺乳动物体内,下列哪一种细胞的分裂周期最短( )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重点整理(原创)

第一、二、三章 1生物的特征:①特定的组构②新陈代谢③稳态和应激④生殖和遗传⑤生长和发育 ⑥进化和适应 2、生物界的分界以及阶元: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3、生物界的结构层次特点: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在细胞这一层次上还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4、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科学观察、假说和实验、模型实验。 5、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统一的特点。 6、同位素示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显示某种原子在生物体内的来去踪迹。 7、多聚体:由相同或相似的小分子组成的长链 8、单糖的结构和功能:①有许多羟基,所以单糖属于醇类②有羰基 细胞中用作燃料的分子主要是葡萄糖,葡糖糖和其他单糖也是细胞合成别的有机分子的的原料。 9、脂肪的功能:①脂质中主要的贮能分子②构成一些重要的生理物质③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④提供必需的脂肪酸⑤脂溶性维生素的来源,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⑥增加饱腹感。 10、磷脂的结构:结构与脂肪内似,分子中只有两个脂肪酸,另一个酸是磷酸。 1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通过酸、碱或者蛋白酶的彻底水解。可以产生各种氨基酸。因此,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 12、生物体离不开水的七个特征:①水是极性分子②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③液态水中的水分子具有内聚力④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水能缓和温度的变化⑤冰比水轻⑥水是极好的溶剂 ⑦水能够电离。 13、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两个由磷酸基团和糖形成的主链缠绕在一起,含氮碱基主动伸出,夹在双螺旋之间。①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②DNA双螺旋的表面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蛋白质分子通过这两个沟与碱基识别③两条DNA链依靠彼此之间形成的碱基结合在一起 ④DNA双螺旋结构比较稳定。 14、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①“一切生物学的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遗传与发育的关系问题,两者的关系是,遗传在发育过程中实现,发育又以遗传为基础。③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发展趋势:用分子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方法,深入研究真核细胞 基因表达的调节和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揭示遗传与发育的关系、细胞衰老、死亡及癌变的机理等基本的生物学问题,为生物工程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④两个基本点:一是基因与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内外信号是如何传递的;二是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如何构建和装配成细胞的结构,并使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得以进行。⑤蛋白质组学: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随着一大批模式生物基因组结构的阐明,研究的重心将回归到在细胞的水平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同时对糖类的研究将提升到新的高度。 1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异: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形成的细胞核,而真核就有;另外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而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 16、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基质、染色质和核仁。核被膜是包在核外的双层膜,外膜可延伸于细胞质中的内质网相连;染色质是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含有大量的基因片段,是生命的遗传物质;核仁是核中颗粒状结构,富含蛋白质和RNA,产生核糖体的细胞器。染色质和核仁都被液态的核基质所包围。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生命体细胞作为基本单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由一层质膜包被:质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来,并成为它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转换的关口。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细胞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分子,特别是起关键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由这些分子构成的细胞是结构异常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在一个细胞中除了可以进行生命所需要的全部基本新陈代谢活动外,还各有特定的功能。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其组成细胞的功能的总和。 2.分类阶元和界的划分?生物分界代表性人物?如二界系统为瑞典林奈。 界、门、纲、目、科、属、种(递减) 林奈:二界系统、海克尔:原生生物界惠特克:五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3.在五界系统中,为什么没有病毒? 五界系统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病毒不具细胞形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实现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基本系统,不包含在五界系统中。 4.在二界或三界系统中,细菌、真菌均隶属于植物界,在五界系统中,它们都从植物界中划出来,或独立或为原核生物界和真菌,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二界系统中,细菌和蓝藻属于植物界,但是它们的细胞结构显然处于较低水平,它们没有完整的细胞核(染色体是一个环状的DNA分子,没有核膜),也没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蓝藻和某些细菌有光合作用,但不应因此就把它们放入植物界。它们有光合作用只是说明生命在进化到原核生物阶段就有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真菌是是进化的产物,腐食营养,独立为真菌界。 6.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于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 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所有生物的细胞是由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分子所构建的。细胞内代谢过程中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所催化的,而酶是一种蛋白质。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0种氨基酸以肽键的方式连接而成。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是由蛋白质长链中氨基酸的序列决定的。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或RNA。所有DNA都是由相同的4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键的方式连接而成的长链。2条互补的长链形成DNA双螺旋分子。沿着DNA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蛋白质长链上氨基酸的序列,进而为每一个物种、每一个生物体编制蓝图。生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过程都受到来自DNA的信息的调控。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信息的方向是相同的,使用的是同一种遗传密码。这些事实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DNA→RNA→蛋白质的遗传系统是生物界的统一基础。这就令人信服地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由来,各种各样的生物彼此之间都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整个生物界是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化系谱。 8.为什么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 地球形成之初,以酸性气体为主,经历37亿年的生物和环境协同进化,使今日地球的表面环境作为我们的家园“恰到好处”,大气中的C02浓度正好使地表温度适合生物生存,并有效地防止了地表液态水的过度蒸发,保持了一个生物生存的液态水圈;大气中含有足够的分子态氧,保证了生物的呼吸和岩石的风化,而岩石的风化提供了生命所需的矿物质,并且大气中的氧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臭氧层,挡住了来自宇宙的紫外线辐射,保护了地表生命;氧化性大气圈还能使大多数陨石在到达地表之前燃烧掉。储存在地下的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生命活动的产物。这一切都依赖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提供,要维持这种环境的物理状态,仍然需要地表上具有相当规模和质量的生态系统,所以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

陈阅增第四版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复习资料

1.2 1.生命体组胞作为基本単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 答:组胞是除病毒外的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其重要特点有: (1) 细胞质膜将组胞与环境分隔开来,控制期胞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转換。(2)在化学组成上, 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 1.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 2.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使组胞成为结构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 并可完成基本新陳代谢外的特定功能。( 3 )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功取决于其组成组胞功能的总和。 2.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答: 之所以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是因为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取自由能来驱功其体内的生化反应 1 ) 自养生物以光能为能量来源, 利用简単的原料合成自身复杂的有机物 (2)异养生物以食物(其他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质)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并将分解产生的小分子作为合成自身生物大分子的原料, (3)总之生物体和期胞需要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換和能量流动,所以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三叶草.蝴蝶.時蜓.姓.地.度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 4 .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子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 答:分子生物学对生物界统一性的深化: (1)所有生物的组胞都是基于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构建的(2)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o种気基酸以成键的方式连接而产生的 (3)组胞代谢中的化学反应都依靠酶的催化作用, 而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4)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即成. ①所有分子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即4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般的方式連接形成长链, 2条互补的长整形成双螺旋分子; ②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长整上気基酸的序列,也就决定了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进而调控生物代谢、生长、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 (5)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密码是相同的,遗传信息的方向与是相同的. 这些事实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整个生物界是由此产生的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源。 5 怎样理解科学是一项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社会活功? 答: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有相同的关键要素:观察、提问、假说、顸测和检验,它们是环环相扣的: ( 1 )观察是对自然有目的考察和审视; (2)同题的提出是基于观察中发现事实, (3 ) 某种设想或假说的提出是对问题作出的可能解释; (4)预测是根編假说,通过推测和类推的方法得到的;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

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 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 DNA 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最大的有20 —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代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 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 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 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 得以绵延。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 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 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 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 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 2?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 Haeckel )提出三界分类法: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植物界;动物界。 3.四界分类:由美国人科帕兰( Copeland )提出。 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动物界。植物界。 4.五界分类:1959年美国学者泰克(Whitaker )提出五界分类法: 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特点:环状DNA位于细胞质中,不具成 形的细胞核,细胞器无膜,为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细胞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真菌界:真菌,包括藻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特点:细胞具细胞壁,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营腐生和寄生生活,营养方式为分解吸收型,在食物链中为还原者。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

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 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 绪论 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 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 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 2.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新陈代谢:生物体不断地吸收外界地物质,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发生一系列化,最后成为代谢过程地最终产物而被排除体外. 同化作用:又称为合成代谢,从外界摄取物质和能量,将它们转化为生命本身物质和贮存在化学键中地化学能. 异化作用:又称为分解代谢,分解生命物质,将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之用.应激性:生物能感受到刺激并作出有利于保持其体内稳态, 维持生命活动地应答.b5E2R。 适应:生物有自己特有地生活环境,它地结构和功能地总是适合于在该环境下生存和延续. 稳态:生物对外界环境变化地内部适应. 进化: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地长期作用导致地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地逐渐演变过程. 双名法:用两个拉丁名作为物种地学名,第一个名字是署名.第二个名字是种名. 细胞:所有生物体地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生物膜:镶嵌有蛋白质和糖类(统称糖蛋白)地磷脂双分子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器地作用,是细胞,细胞器和其环境接界地所有膜结构地 总称.p1Ean。 细胞骨架:贯穿在整个细胞质中地网状结构,最显著地作用为维持细胞形状,并控制细胞运动.由三类蛋白质纤维(微管、微丝、中间丝)组 成.DXDiT。 胞间连丝:相邻细胞地壁上有小孔,细胞质通过小孔彼此相通.这种细胞间地连接成为胞间连丝(植物细胞特有地连接方式).RTCrp。 细胞连接:是指在相邻细胞之间形成地特定地连接,在细胞紧密靠拢地组织(如上皮组织)中常见.动物地细胞连接主要有三种类型:桥立、 紧密连接、间隙连接.5PCzV。 单纯扩散:物质跨膜转运形式地一种.脂溶性物质顺着细胞膜内外侧浓度差转运地过程,称为单纯扩散.

被动运输:离子或小分子在浓度差或电位差地驱动下顺电化学梯度穿膜地运输方式. 易化扩散:浓度梯度地存在,水和许多亲水地溶质在多种转运蛋白地帮助下,被动地被转运过膜,这种现象被称为细化扩散.jLBHr。 主动转运:转运蛋白利用细胞提供地代谢能使溶质逆浓度梯度而被转运,从低浓度一侧穿过质膜而达到高浓度一侧,这种跨膜转运称为主动 运输.xHAQX。 胞吞与胞吐:胞吞:细胞通过质膜形成内向地小泡地方式,吸收大分子和其他大地颗粒,类型分为:吞噬、胞饮和受体介导地胞吞.胞吐:细 胞先将大分子包在小泡内,然后令小泡与质膜融合,随后再将这 些大分子分泌到细胞之外.LDAYt。 核小体:染色质是串珠状地丝样体,这些小珠称为核小体,核心部分由个或对组蛋白分子构成(和各个分子),一个核小体上地加上一段连接 共有个碱基对,构成染色质地一个单位.Zzz6Z。 流动镶嵌模型:目前较公认地膜结构模型.它认为:细胞膜结构由液态地脂类双分子层中镶嵌可以移动地球形蛋白质而形成地.其强调:①,膜 地流动性:大多脂质和一部分蛋白质可以在膜中侧向移动;②不对 称性:膜中有许多不同地蛋白质浸埋在液态地脂双层中,有地镶 嵌在膜地内或外表面,有地嵌入或横跨脂双分子层dvzfv。 细胞器:由原生质特化形成地,具有一定地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担任特定地功能地微结构. 质膜:活细胞地边界,将细胞内地生命世界与其周围地非生命环境分隔开了,所有地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rqyn1。 生物膜:一种超分子结构,由多分子形成地一种有序地组织,具备其中任何一种分子所没有地特性.可以穿过细胞边界地转运物质地能力.Emxvx。不定根:是植物地茎或叶上所发生地根.在组织培养中,由愈伤组织长出地根也成为不定根. 凯氏带:凯氏带是高等植物内层细胞径向壁地木栓化和木质化地带状增厚部分,主要功能是阻止水分向组织渗透,控制着皮层和微管柱之间地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重点整理

第一、二、三章 1生物的特征:①特定的组构②新陈代谢③稳态与应激④生殖与遗传⑤生长与发育 ⑥进化与适应 2、生物界的分界以及阶元: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与动物界。 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3、生物界的结构层次特点:生物界就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生命的基本单位就是细胞,在细胞这一层次上还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4、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科学观察、假说与实验、模型实验。 5、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统一的特点。 6、同位素示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显示某种原子在生物体内的来去踪迹。 7、多聚体:由相同或相似的小分子组成的长链 8、单糖的结构与功能:①有许多羟基,所以单糖属于醇类②有羰基 细胞中用作燃料的分子主要就是葡萄糖,葡糖糖与其她单糖也就是细胞合成别的有机分子的的原料。 9、脂肪的功能:①脂质中主要的贮能分子②构成一些重要的生理物质③维持体温与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④提供必需的脂肪酸⑤脂溶性维生素的来源,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⑥增加饱腹感。 10、磷脂的结构:结构与脂肪内似,分子中只有两个脂肪酸,另一个酸就是磷酸。 1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就是生物大分子,通过酸、碱或者蛋白酶的彻底水解。可以产生各种氨基酸。因此,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就是氨基酸。 12、生物体离不开水的七个特征:①水就是极性分子②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③液态水中的水分子具有内聚力④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水能缓与温度的变化⑤冰比水轻⑥水就是极好的溶剂⑦水能够电离。 13、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两个由磷酸基团与糖形成的主链缠绕在一起,含氮碱基主动伸出,夹在双螺旋之间。①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②DNA双螺旋的表面存在一个大沟与一个小沟,蛋白质分子通过这两个沟与碱基识别③两条DNA链依靠彼此之间形成的碱基结合在一起④DNA双螺旋结构比较稳定。 14、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①“一切生物学的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细胞就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遗传与发育的关系问题,两者的关系就是,遗传在发育过程中实现,发育又以遗传为基础。③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发展趋势:用分子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方法,深入研究真核细胞 基因表达的调节与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揭示遗传与发育的关系、细胞衰老、死亡及癌变的机理等基本的生物学问题,为生物工程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④两个基本点:一就是基因与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内外信号就是如何传递的;二就是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如何构建与装配成细胞的结构,并使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得以进行。⑤蛋白质组学: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随着一大批模式生物基因组结构的阐明,研究的重心将回归到在细胞的水平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同时对糖类的研究将提升到新的高度。 1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最大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形成的细胞核,而真核就有;另外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而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 16、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基质、染色质与核仁。核被膜就是包在核外的双层膜,外膜可延伸于细胞质中的内质网相连;染色质就是核中由DNA与蛋白质组成,含有大量的基因片段,就是生命的遗传物质;核仁就是核中颗粒状结构,富含蛋白质与RNA,产生核糖体的细胞器。染色质与核仁都被液态的核基质所包围。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详解

二 问答题: 1、兔子吃的草中有叶黄素,但叶黄素仅在兔子的脂肪中积累而不在肌肉中积累。发生这种 选择性积累的原因在于这种色素的什么特性? A:叶黄素是脂溶性色素,易溶于油脂和极性溶剂,而极难溶于非极性物质中。 2、牛能消化草,但人不能,这是因为牛胃中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而人的胃中没有,你认为 这种微生物进行的是什么生化反应?如果用一种抗生素将牛胃中的所以微生物都消灭掉,牛会怎么样? A:分解反应;消化不良,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死亡。 三 名词解释: 1、原核细胞:细胞内遗传物质没有膜包被的一大类细胞。不含膜包被起来的细胞器。 2、真核细胞:细胞核具有明显的核被膜包被的细胞。细胞质中存在膜包被的细胞器。 3、信号分子:信号分子都是一个配体,即一个能与某种大分子专一结合的较小分子,它与 受体结合后往往使受体分子发生形状上的改变。 4、受体:能与细胞外专一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引起细胞反应的蛋白质。 5、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社会中, 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 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 并通过放大引起快速的细胞生理反应,或者引起基因活动,而后发生一系列的细胞生理活动来协调各组织活动, 使之成为生命的统一整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作出综合反应。 6、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与保持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运动有关的纤维网络。包括微管、微 丝和中间丝。 7、细胞外基质(ECM):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间充质中的蛋白质和多糖类大分子物质。构 成复杂的网架,连接组织结构、调节组织的发育和细胞生理活动。【ECM主要成分是细胞分泌的糖蛋白,主要是胶原,它在细胞外形成粗壮的丝】 问答题: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关键何在? A:有无成型的细胞核。 四 名词解释: 1、酶: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RNA或其复合体。绝大多数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 2、协同转运:指专一转运一种溶质的泵又间接地推动其他电解质的主动转运。 3、主动运输:特异性运输蛋白消耗能量使离子或小分子逆浓度梯度穿膜的运输方式。 4、被动运输:离子或小分子在浓度差或电位差的驱动下顺电化学梯度穿膜的运输方式。 5、载体蛋白:生物膜中运载离子或分子穿膜的蛋白质。 6、通道蛋白:能形成穿膜充水小孔或通道的蛋白质。担负溶质的穿膜转运,如细菌细胞膜 的膜孔蛋白。 7、胞吞作用:通过质膜内陷形成膜泡,将物质摄入细胞内的现象。包括吞噬和胞饮。 8、胞吐作用:运输小泡或分泌颗粒与质膜融合,将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的现象。 问答题:

普通生物学重点整理

第一、二、三章 1生物得特征:①特定得组构②新陈代谢③稳态与应激④生殖与遗传⑤生长与发育⑥进化与适应 2、生物界得分界以及阶元: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与动物界。 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3、生物界得结构层次特点:生物界就是一个多层次得有序结构,生命得基本单位就是细胞,在细胞这一层次上还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4、生物学得研究方法:科学观察、假说与实验、模型实验。 5、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统一得特点。 6、同位素示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显示某种原子在生物体内得来去踪迹. 7、多聚体:由相同或相似得小分子组成得长链 8、单糖得结构与功能:①有许多羟基,所以单糖属于醇类②有羰基 细胞中用作燃料得分子主要就是葡萄糖,葡糖糖与其她单糖也就是细胞合成别得有机分子得得原料。 9、脂肪得功能:①脂质中主要得贮能分子②构成一些重要得生理物质③维持体温与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④提供必需得脂肪酸⑤脂溶性维生素得来源,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得吸收⑥增加饱腹感. 10、磷脂得结构:结构与脂肪内似,分子中只有两个脂肪酸,另一个酸就是磷酸。 11、蛋白质得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就是生物大分子,通过酸、碱或者蛋白酶得彻底水解。可以产生各种氨基酸.因此,蛋白质得基本结构单位就是氨基酸. 12、生物体离不开水得七个特征:①水就是极性分子②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③液态水中得水分子具有内聚力④水分子之间得氢键使水能缓与温度得变化⑤冰比水轻⑥水就是极好得溶剂⑦水能够电离. 13、DNA双螺旋得结构特点:两个由磷酸基团与糖形成得主链缠绕在一起,含氮碱基主动伸出,夹在双螺旋之间.①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②DNA双螺旋得表面存在一个大沟与一个小沟,蛋白质分子通过这两个沟与碱基识别③两条DNA链依靠彼此之间形成得碱基结合在一起④DNA双螺旋结构比较稳定. 14、细胞生物学得发展趋势:①“一切生物学得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细胞就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与功能得基本单位。②细胞生物学研究得核心内容:遗传与发育得关系问题,两者得关系就是,遗传在发育过程中实现,发育又以遗传为基础。③细胞生物学得主要发展趋势:用分子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得方法,深入研究真核细胞 基因表达得调节与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揭示遗传与发育得关系、细胞衰老、死亡及癌变得机理等基本得生物学问题,为生物工程得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④两个基本点:一就是基因与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得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内外信号就是如何传递得;二就是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如何构建与装配成细胞得结构,并使细胞正常得生命活动得以进行。⑤蛋白质组学:生命科学得研究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随着一大批模式生物基因组结构得阐明,研究得重心将回归到在细胞得水平研究蛋白质得结构与功能,即蛋白质组学得研究,同时对糖类得研究将提升到新得高度. 1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得差异:最大得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形成得细胞核,而真核就有;另外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而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 16、真核细胞细胞核得结构;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基质、染色质与核仁。核被膜就是包在核外得双层膜,外膜可延伸于细胞质中得内质网相连;染色质就是核中由DNA与蛋白质组成,含有大量得基因片段,就是生命得遗传物质;核仁就是核中颗粒状结构,富含蛋白质与RNA,产生核糖体得细胞器。染色质与核仁都被液态得核基质所包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