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毕业论文】中国历史论文汇总

中国历史论文汇总

24年中国经济史续有发展,经济史研究者在承继选题日渐细密化的同时,加强对理论的探讨,收到了丰硕的成果。

史学理论与方法罗炳良认为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根本问题:1、历史观的进步促进了历史学的迅猛发展。2、历史观是决定历史学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3、历史观在历史研究中居于理论指导的地位.①李良玉认为历史学有丰富的方法论系统,既有基本的思想原则,同时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为解决不同的问题,又分别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路径。历史研究应提倡深入调查,详尽地占有资料,先把历史事实搞清楚。反对照搬照抄西方理论。机械地模仿西方学者的范式,离开具体事实空发议论。②冯尔康认为历史学是说故事的陈述之学,表达方法以寓论于史为特色。史学特征及其发展历程表明,史学功能应当而且正在转换:由政治教化转向社会文化,研究成果由大众分享,实现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一一历史研究走近古人生活世界,史学作品贴近今人生活。为此,史学著作应有大众文化的表达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③蒋大椿针对人类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合乎规律的客观发展过程的传统见解,提出正是人的意志支配下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创造和改变了实际历史进程。历史发展的―合力论‖不能成立。④邓京力在《求是学刊》24年第1期刊登题为《事实与价值的纠葛一一试析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的关系问题》的文章指出:历史认识的两种基本形式: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在诸多方面有明显差别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展现了事实与价值在历史认识过程中复杂的交互运动。赵理文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1期发表题为《论历史发展的合主体性》的文章说:历史发展除了具有合规律性外,还具有合主体性。合主体性是历史不同于自然史的本质特点,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人类历史活动既是客观活动又是价值活动的双重特性,是历史发展既具有合规律性又具有合主体性的客观根据。商景龙认为历史与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存在方式的同位语,两者互为对象性而存在,并在其相互作用中互相创造。历史重审是发生在历史活动过程之中体现着创造历史的主观能动作用的人的感性活动。它既体现人们以当代实践为基点从事历史活动的历史态度,又是人们在理解历史活动、经受历史活动本身检验过程中获得的历史评判的主观尺度⑤。萧致治探讨历史研究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主张根据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确定研究选题。⑥张云在《历史教学问题》第1期《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历史学的研究与应用》中谈到:―应用史学‖的提出是我国社会发展对史学研究提出的要求。其特点是:田野化作业、市场化操作、多样化载体和职业化的史学家。发展方向应为:文物的开发和利用、历史知识的普及、口述史料的挖掘、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参考以及史学的影视产业。

-----------------

①罗炳良:《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根本问题》,《学术月刊》24年第6期。

②李良玉:《历史学的观念、方法与特色》,《史学月刊》24年第6期。

③冯尔康:《―说故事‖的历史学和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河北学刊》24年第1期。④蒋大椿:《历史与人的意志支配的实践》,《安徽史学》24年第1期。

⑤商景龙:《论历史重审的意义》,《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4年第1期。

⑥萧致治:《历史研究与现实》,《求是》24年第13期。

如何看待西方史学理论是近年学界思考的问题之一。侯云灏主张在引进西方史学理论时不应照搬照抄,生吞活剥,食洋不化,而应把它放在西方社会历史和思想进程中来理解,进行不同层次的―还原‖,忠实把握其思想本质,进而进行改造,与中国固有的传统结合,朝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学体系而努力。①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史观一直是国内历史研究的理论指导。俞吾金从科学技术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变,认为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包含三个理论前提,即资源和生产发展的无限性;科学技术具有生产力的功能,起历史作用始终是进步和革命的;科学技术不是意识形态。当代西方哲学家对三个理论前提提出了挑战,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另一功能一一意识形态功能.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叙事方式应对此做出积极回应:1、切人生态语境;2、重新认定生产力本质和历史作用;3、重新阐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重新表述意识形态概念。②隽鸿飞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具有双重内涵:

在形而上学的层面,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划分为人与人相互依赖、人与物相互依赖和人自由自觉地存在的三个阶段;在现实层面,强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分析,区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二者是统一的,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人自身发展的三阶段论。他为我们研究人类文化模式的演进提供了标准。③苏风捷指出《(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集中表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为唯物史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④李维意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初步的解读,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具有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和动态性特征。系统要素之间的冲突集中表现为东西方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进步。⑤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世纪下半叶的学术流派,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其对史学的冲击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以―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为议题,组织―圆桌会议‖,与会者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没有提供有关历史发展的一般概念和模式,但它的批判态度及对―进步观‖的批评,开阔了史学研究者的视野,引发了各种思考与联想。为史学实践开拓了更大的空间。有学者指出:以叙事为研究焦点的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给传统史学带来了新气象,一是对历史叙事的功能强调,使史学回到―文史不分家‖的传统;一是在后现代主义史学的视野中,历史的客观性变得更加微妙、复杂,只有在历史叙事与历史实在之间重建有效的关联,才能重建历史知识的客观性。⑥王晴佳强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史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历史研究兴趣的转移。现代主义历史研究以揭示历史演变的大趋势为目的,即历史一线发展进步论;以中心、精英为主要研究对象,即西方社会中心论,西方精英史学,西方民族国家史学等。后现代主义历史研究则以打破历史一线进化、注重非中心、非精英和非理性的活动为主要特点。二是对现代主义历史认识论的根本颠覆。现代主义的史学认识论以实证主义观念为基础,即在主、客严格区分的前提下倡导―科学史学‖、―客观史学‖等。后现代主义则通过―话语的转折‖,―语言学的转折‖等理论对现代主义史学的―科学性‖、―客观性‖加以否定,重新界定了历史研究的性质和意义,重新区分了历史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⑦陈启能指出:对后现代主义的看法一般分为两种,即阶段说和反省说。阶段说强调―后现代‖是―现代‖之后的一个新时代(后工业时代、信息社会等等),后现代主义是适应新时代的新变化而应运而生的理论。反省说强调后现代主义是对当代西方发达社会,特别是它的文化状态,以及对自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西方认知范式和理论概念的反省和批判。在众多后现代主义学者中,法国学者利奥塔的―后现代状态‖论对历史学的挑战最为明显,因为他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的―宏大叙述‖已失去可信性,出现了―后现代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历史学的―元叙述‖发生了危机,亦即有关完整的历史概念的说明、完整的历史知识都发生了危机。历史研究出现了―原子化‖、―微观化‖等变化。⑧李荣海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认为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并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具有―相近‖、―相通‖的性质。二者有着承诺本体论与反本体

----------------------

①侯云灏:《正确认识西方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郑州大学学报》24年第1期。

②俞金吾:《从科学技术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变》,《中国社会科学》24年第1期。

③隽鸿飞:《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双重内涵及其文化学意义》,《史学理论研究》24年第3期。

④苏凤捷:《关于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的几点思考》,《史学月刊》24年第4期。

⑤李维意:《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系统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4年第6期。

⑥详见《史学理论研究》24年第2期。

⑦王晴佳:《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学的前景》,《东岳论丛》24年第1期。

⑧陈启能:《―后现代状态‖与历史学》,《东岳论丛》24年第2期。

论、坚持历史进步观与断裂历史观的对立。从批判视角的指向看,资本主义在马克思的事业内属必然灭亡的历史现象,而在后现代主义的理解中,则是躺在手术台上待诊的病夫。①

在研究西方史学理论的同时,学界日渐重视对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总结。《史学月刊》24年第9期―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笔谈‖刊发6篇文章,分别探讨天人关系、通变思想、地理条件与社会发展、民族观念与民族史观念。正统的政治内涵和在历史观上的意义及人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反映了中国史学遗产的部分内

容。瞿林东认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遗产的主要特点是:多种存在形式,如史书中的史论、历史评论专篇、历史评论专书等;深入探索的连续性及其在不同理论层面上的表现;未尝离事而言理,即依事言理、据史发论;名篇、名著所具有的气势和魅力。②

近年口述史学日渐流行。24年《史林》编辑部举办了口述史研究座谈会,并就口述史学发行增刊。学者多强调口述资料与文献资料互补对史学发展的意义,有的学者对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口述史学是建立在访问基础上的史学研究。王艳勤考察中国口述史学的历史与现状,提出在口述史研究过程中,存在真实性与客观性问题,强调口述成果不是口述的简单汇编,而是访问双方共同完成的互动过程。③口述史学通常有两种访问方式:主访人预设问题。为受访人提供追忆方向;任由受访人自由陈说。游鉴明从实践出发,探究二者产生的背景,解说如何在虚构与真实之间建构历史。由于口述史学无法将受访人完全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时空,主访人能够考证的部分有限,无论何种访问都无法逃脱虚构的口述历史。主访人可藉考证及与受访人的互动掌握真实,降低口述史学的虚构之虞。④李良玉认为回忆录的本质是记忆资料,所回忆事件的史学价值、当事人对所回忆事件的参与或知情程度、当事人回忆的准确性决定着回忆录本身的史料价值。回忆录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在使用时也应注意一些问题.⑤

多学科交叉渗透是近年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历史研究》编辑部为纪念创刊5周年,于24年4月召开―理论与方法: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学术座谈会。与会者就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以及其他涉及当前中国史学发展的诸多问题,如历史学的时代特点与学科定位、中学与西学、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史实重建等进行了广泛交流。《历史研究》24年第4期发表了15位与会者的笔谈。张国刚论说历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认为历史学和社会学都以人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但历史研究强调知识和事件,社会学则强调以特定的方法与理论规范某一类事件和活动。社会学针对某种社会现象提出假设,收集例子证明或证伪这一假设,具有从理论到理论的特点,且要借助特定的方法和规则;历史学要求正确描述事件,并不规定描述方式。但历史学的叙事需要观察角度和史实分析,社会科学的概念和范畴就在这里发挥作用。

⑥黄志繁指出,根植于人类学学科传统的历史人类学重视在历史中寻求对现在的解释,历史学家则追求重建―真实‖的历史;历史人类学强调自己是在―建构‖历史,注意记录和描写局内人的看法、假设和感觉,并用局内人自己的社会文化措辞表达,而不是研究者的观察和论述。⑦

区域史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反映了方法论方面的偏差。陈支平指出:近年区域史的研究存在1、讲好的多,不能如实反映某些糟粕;2、只顾及本地区的情景,未能进行不同区域的比较分析;

3、运用地方文献时不加鉴别与选择;

4、把中华文化共性的东西当作区域的特征论述等缺陷,如何排除干扰,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进行区域史研究是今后必须时刻警觉的问题。⑧陈春声认为,深化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关键之一,在于把握区域社会发展的内在脉络。1、要理解特定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贡献的做法不是归纳特点,而应揭示社会、经济和人的活动的机制。2、鉴于中国的史实,不可以―国家一地方‖―全国一区域‖等二元对

-----------------------

①李荣海:《相遇后的尴尬》,《社会科学战线》24年第1期。

②瞿林东:《略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特点》,《学术研究》24年第1期。

③王艳勤:《中国口述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见《史林》24年增刊。

④游鉴明:《女性口述历史的虚与实》,《史林》24年增刊。

⑤李良玉:《回忆录及其对于史学研究的价值》,《社会科学研究》24年第1期。

⑥张国刚:《独立与包容: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略说》,《历史研究》24年第4期。⑦黄志繁:《历史人类学:读〈走进历史田野〉》,《史学理论研究》24年第1期。

⑧陈支平:《历史学的困惑》,中华书局24年版。

立的概念为分析工具,实际上区域社会的历史脉络蕴涵于对国家制度和国家―话语‖的深刻理解中。3、区域研究要有―地点感‖和―时间序列‖,―地域空间‖实际反映多重叠合的动态社会经济变化的―时间序列‖。①行龙强调应从整体史的角度出发,加强区域间的比较研究;重视区域史的分歧问题及其划分区域的客观标准;

加强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提倡研究者走向田野社会。②

李根蟠回顾―封建‖概念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演变,着重考察了近代引入西方\feudalism"概念以后人们的逆向认识过程:首先认识了现实社会的封建性质,据此确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进而追溯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他指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史大论战的焦点之一,就是秦汉以后的中国是否封建社会。经过长期的认真讨论,多数学者不但肯定了秦汉以后中国社会的封建性质,而且认定它是区别于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地主制‖。一些学者以现在使用的―封建‖概念不同于中国古代的―封建‖为由,否定中国历史上(或秦汉以后)存在过封建社会,是站不住脚的。他强调批判西欧中心论不能由此否定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性,否定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对人类历史发展普遍性的认识。③陈支平重新思考有关―封建社会‖的理论,提出5大疑问:1、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下的阶级划分是否合理?2、地主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基础吗?3、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是对农民专制吗?4、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能够实行经济的高度集权吗?5、地租、赋役、利息可以用―阶级剥削‖一言以蔽之吗?④

史学史乔治忠指出:在当前史学发展中,迫切需要倡导兼指得失、尖锐泼辣的史学评论,需要对历史学各个专业、各大专题的研究历程与状况予以学术性的总结、评析,需要加强史学史的研究。这三个层次具有相同的学术特点和学术方法,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统称之为―历史学科学术史‖,其实质是在学术史的视野下总体强化与分支细化的史学史研究。⑤

回顾2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姜胜利将中国史学史学科自2年代梁启超倡立至今的历史,以1949年为界分为旧、新两个阶段。认为当前的史学史研究呈现繁盛局面,但存在着基本理论尚不明确、重要问题研究不够、研究内容低层次重复、学风浮躁和管理者重视不够等问题。⑥陈支平认为:2世纪中华民族是在苦难深重的沼泽中步履艰难地走向未来,它使历史学家在传统扬弃与时代创新的磨合中,身不由己地形成许多难以摆脱、甚至有所偏执的人文情结,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治、道德、洋人三大情结。⑦孙云在《兰州大学学报》24年第1期刊发的文章《告别史学的―政治情结‖一一从―三年之丧‖起源问题谈起》谈到:传统史学无法割舍的―政治情结‖,过度影响2世纪的一些史学家们,由于具体国情的复杂性,众学者在研究中承担了太多的社会政治责任感,给史学研究造成了消极影响。吴怀祺认为,2世纪的中国史学近代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与古代史学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各个流派史家在史学近代化过程中,经历不同的途径,有不同的治史特色。⑥陈其泰从三个方面描述了2世纪史家探索民族风格的故事:l、2世纪之初夏曾佑、章太炎、梁启超的尝试;2、2世纪三四十年代吕思勉、张荫麟的探索;3、马克思主义史家范文澜、翦伯赞的贡献。⑨冯胜君论2世纪古文献新证产生的学术背景,认为2世纪上半叶的学术界具有空前活跃和自由的学术氛围,为古文献新证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大量地下新材料的发现,引发了对新、旧材料之间关系的理性思考,在疑古思潮的刺激和古史新证的影响下,古文献新证研究在2世纪得到了长足发展。⑩侯云灏论说2世纪中国的四次实证史学思潮,揭示其各自的特点,认为学科化建设和科学化道路是贯穿2世纪中国史学的两大主题,考据

------------------------------

①陈春声:《历史的内在脉络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史学月刊》24年第8期。

②行龙:《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史学理论研究》24年第4期。

③李根潘:《中国―封建‖概念的演变和―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形成》,《历史研究》24年第3期。

④陈支平:《历史学的困惑》,中华书局24年版。

⑤乔治忠:《论学术史视野下的史学史研究》,《南开学报》24年第2期。

⑥姜胜利:《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南开学报》24年第2期。

⑦陈支平:《历史学的困惑》,中华书局24年版。

⑧吴怀祺:《古代史学思想研究与民族精神》,《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4年第2期。

⑨陈其泰:《2世纪史家探索史学民族风格成就举要》,《人文杂志》24年第1期。

⑩冯胜君:《2世纪古文献新证产生的学术背景考论》,《社会科学战线》24年第3期。

只是手段,实证史学已不适应社会变革和学术发展的要求。①陈其泰追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道路,将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分为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建国后17年、―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至今等阶段,分别叙述各个阶段的特征。②

王学典回溯近5年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依学术取向的不同,将中国史界分为史观派与史料派;从学风丕变、话语系统转换、史观派与史料派沉浮等角度观察,把近5年的史学发展划分为前4年与后1年两个阶段,阐述了新中国史学的历史。他还提出:近2年来,在中国史学界的史观派与史料派之间成长起一个融合史观与史料并超越史观与史料之上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重史观与重史料两大史学取向的合流或会通,既重材料尚考证,又不轻理论卑方法,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的重要特征。③刘宗汉对王文将史学家分为对立的―史观派‖―史料派‖提出异议,指出将建国后的史学家分为对立的―史观派‖―史料派‖不妥。④戴鞍钢着重论述2世纪后半叶中国大陆史学理论探索进程,揭示了这一进程的坎坷曲折。⑤李振宏对近五年国内史学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诸如2世纪中国史学的反思与总结、关于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方向的思考、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的讨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命运等等作了概述与评论。⑥许殿才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趋势。⑦徐国利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新时期史学界有关史学与现实关系讨论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史学是否要面向现实及史学服务于现实的特点;二、史学的价值和功能的构成及―古为今用‖;三、如何认识史学的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及其关系;四、基础史学与应用史学。⑧

陈其泰探究西学传播与近代史学演进之间的关系,认为由鸦片战争时期发轫的近代史学,在历史观、著述内容和体例形式上经历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而导致变化的重要原因即是西学传播的推动。⑨李勇探讨2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认为论战中唯物史观的著作被大量翻译并被学者们争相引用,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学说受到广泛注意,促进了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⑩张广智论民国时期外来史学输人中国的特点:由欧美输入取代由日本输入;归国留学生是传播西方史学的主体;传播内容以史学理论和方法论为主;出版机构起重大作用。⑾他还探讨2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史学大量输入中国及其对中国史学产生的深刻影响,着重论述苏联史学东来的多种途径,以及它的历史理论在我国史学界所激起的回应。⑿邹兆辰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的发展与中国史学工作者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同时大力吸收西方新学理分不开,并以全球史观、长时段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例,概述了当前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对我国史学的影响。⒀

张桂萍指出:《史记》在汉代被誉为―实录‖后,历代史家从各个方面探讨《史记》实录的特征,―实录‖的内涵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使实录成为史家史料运用、历史评价和文字表述等各方面最基本的标准,也使史家思想和学风中融人了实录精神。⒁方秋梅考察―近代‖―近世‖在清末民国时期词义的演变及其对中国历史分期、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影响。⒂王学典在《山东社会科学》24年第2期《十九世纪的自然科学与历史学:塑造、同化与区别)中指出:19世纪以来,将历史学科学化、尤其是自然科学化,一直是一种强劲不衰的倾向;澄清―历史‖与―科学‖之间的纠结关系,也因而成为理解和把握历史学学科性质的一把钥匙。

-----------------------

①侯云灏:《2世纪中国的四次实证史学思潮》,《史学月刊》24年第7期。

②陈其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的思考》,《当代中国研究》24年第2期。

③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24年第l期。

④刘宗汉:《对{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一文的几点看法》,《历史研究》24年第2期。⑤戴鞍钢:《坎坷前行一一2世纪后半叶中国历史学的演进》,《复旦学报》24年第2期。

⑥李振宏:《近五年国内史学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4年第l期。

⑦徐殿才:《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4年第2期。

⑧徐国利:《关于新时期史学与现实关系讨论的回顾与总结》,《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4年第1期。

⑨陈其泰:《西学传播与近代史学的演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4年第3期。

⑩李勇:《―中国社会史论战‖对于唯物史观的传播》,《史学月刊》24年第12期。

⑾张广智:《论民国时期中西史学交流的特点》,《史学月刊》24年第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