アンダーカットの処理构造(浮上コア构造)

アンダーカットの処理构造(浮上コア构造)
アンダーカットの処理构造(浮上コア构造)

カテゴリ: 技術トピックス

第65回アンダーカットの処理構造(浮上コア構造)

アンダーカット量の比較的小さな成形品の処理構造の一つとして「浮上コア構造」があります。浮上コア構造は、スライドコア構造や傾斜ピン突き出し構造と比較しますと、構造がシンプルであり、金型の製作コストが低減され、さらに作動時のトラブル発生リスクも低く抑えることができます。【図】には、浮上コア構造の例を示します。

アンダーカット形状は、メインコアから分割されている浮上コアに彫り込み加工されます。浮上コアの底部には、つば部を設けておきます。

浮上コアは、型開き後、エジェクターピンによって成形品を突き出した際に、アンダーカット部形状と一緒に浮上してゆきます。

浮上コアのつば部が、メインコアのストッパー部分に接するストロークL’だけ移動しますと、さらにエジェクターピンは、成形品を突き出して行きます。

そうしますと、まだ完全に冷却しきれていない暖かい成形品のアンダーカット部のリブは、弾性変形してスナップ(しなる)します。

このようなプロセスにより、アンダーカット部は金型から取り出すことができます。

浮上コア構造を採用する場合には、アンダーカット部の端部になだらかなRを設けることがノウハウです。

また、アンダーカット部の形状は、スライドコア構造等によって形成された形状と比較しますと、離型時につぶされる分だけ形状精度が劣りますので、あらかじめその事は理解をしておく必要があります。

层理

层理:是沉积岩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沉积物沉积时由于介质(如空气、水)的流动在层内形成的成层构造。按其形态分类: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 利用沉积岩层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1.斜层理:由一组或多组与层面或层系界面斜交的细层组成。其判断特征是:每组细层与 层系上界面或岩层顶面成截交关系,而与层系下界面或岩层地面呈收敛变缓而相切的关系,弧形层理凹向顶面凸向底面。 2.粒序层理:又叫递变层理。其特点:在一个单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逐渐变细。细小 顶,粗大底。 3.波痕:能指示岩层顶、底面的主要是对成型的浪成波痕。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顶面,波 谷的圆弧则是凹向底面。 4.泥裂:泥裂变窄的尖端指向岩层底面(老),开口端指向顶面(新)。 5.雨痕、冰雹痕及其印模:凹坑和瘤状印模的圆弧外形总是凹或凸向岩层的底面。 6.冲刷痕迹:固结或半固结的沉积层,在露出水面或在水下时,因流水的冲刷,在沉积层 的层面上造成沟、槽和浅坑等凹凸不平的冲刷痕迹。开口为新,相反为老。 7.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基部总是指向岩层的底面。穹状纹层的凸出方向往往指 向岩层的顶面。大多数介壳的较凸的一瓣的凸出方向,往往指向岩层的顶面。 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方位角表示法:SW205∠25(西南205,倾角25) 岩层产状类型: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倒转岩层。 水平岩层特征: 1、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中的表现为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水平岩层出露和分布 状态完全受地形控制。 2、水平岩层的成层顺序为上新下老。 3、水平岩层厚度为该岩层顶底面的标高差。 4、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地面坡度和岩层厚度,厚度相同,坡度越缓, 露头宽度越大;坡度相同,厚度大,露头宽度越大。 倾斜岩层的露头界线形态:水平岩层的露头界线在地质平面图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直立岩层露头界线在地质平面图上是沿走向呈直线延伸,不随地形等高线弯曲而弯曲;倾斜岩层露头界线分布形态则较为复杂,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成交切关系,V 字形法则:①水平岩层的出露形态真实的反映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地质界线随等高线的弯曲而弯 曲。 ②直立岩层的出露形态不受地形的影响,呈直线状。 ③对于倾斜岩层: 相反相同:地层倾向与地面坡度方向相反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且等高 线的弯曲曲率大于地质界线的弯曲曲率。 相同相反:地层倾向与地面坡度方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大于地面坡度时,地质界线与等 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相同相同:地层倾向与地面坡度方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地质界线与等 高线弯曲方向相同,地层界线的弯曲曲率大于等高线的弯曲曲率。 倾斜岩层的主要特征: 1、倾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受产状和地形影响,并符合V 字型法则; 2、倾斜岩层的地质界限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弯曲也是条带的一种); 3、正常情况下,岩层沿倾向方向逐渐变新; 4、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产状、地形和岩层厚度; 5、倾斜岩层的厚度有三种分别是:真厚度、视厚度、铅直厚度。 铅直厚度>视厚度>真厚度。 倾斜岩层的厚度和埋藏深度: 真厚度(h):顶底面之间垂直距离 铅直厚度(H):顶底面之间沿铅直方向的距离h=H·cosα 视厚度:在不垂直于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岩层的顶底面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埋藏深度:地面某一点到目的层的铅直距离 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地形岩层厚度、岩层产状三者之间的关系 整合接触: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产状基本一致,岩性或所含化石一致或 递变。它们是在地壳相对稳定情况下缓慢下降接受连续沉积形成的。 不整合接触: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 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间有地层缺失,产状一致。 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间不仅有地层缺失,而且产状不同。

储罐介绍

浮顶储罐 浮顶储罐分为浮顶储罐和内浮顶储罐(带盖内浮顶储罐)。 1)浮顶储罐。浮顶储罐的浮顶是一个漂浮在贮液表面上的浮动顶盖,随着储液的输入输出而上下浮动,浮顶与罐壁之间有一个环形空间,这个环形空间有一个密封装置,使罐内液体在顶盖上下浮动时与大气隔绝,从而大大减少了储液在储存过程中的蒸发损失。采用浮顶罐储存油品时,可比固定顶罐减少油品损失80%左右。 2)内浮顶储罐。内浮顶储罐是带罐顶的浮顶罐,也是拱顶罐和浮顶罐相结合的新型储罐。内浮顶储罐的顶部是拱顶与浮顶的结合,外部为拱顶,内部为浮顶。内浮顶储罐具有独特优点:一是与浮顶罐比较,因为有固定顶,能有效地防止风、砂、雨雪或灰尘的侵入,绝对保证储液的质量。同时,内浮盘漂浮在液面上,使液体无蒸汽空间,减少蒸发损失85%~96%;减少空气污染,减少着火爆炸危险,发生火灾一般不会造成大面积燃烧,易于保证储液质量,特别适合于储存高级汽油和喷气燃料及有毒的石油化工产品;由于液面上没有气体空间,故减少罐壁罐顶的腐蚀,从而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二是在密封相同情况下,与浮顶相比可以进一步降低蒸发损耗。 内浮顶储罐的缺点:与拱顶罐相比,钢板耗量比较多,施工要求高;与浮顶罐相比,维修不便(密封结构),储罐不易大型化,目前一般不超过10000m3 浮顶罐作业的安全要求 1.作业期间,浮盘运行不允许超过高液位,也不宜位于低液位,防止发生卡盘或浮盘下沉事故。 2.浮顶罐的输转流量应与浮盘的允许升降速度相适应(一般升降速度不应超过3?5m/h)。 3.浮盘在低于1.8m时,罐的进出油管内流速应限制在1m/s以下,保证浮盘升降平稳,防止发生浮盘下沉事故。 4.浮盘起浮后12~18h内不允许人工计量和采样,防止因静电积聚而引起的火灾爆炸危险。 5.调节浮顶支撑高度时,必须将浮顶自动通气阀的阀杆连同所有浮顶支柱一起调节,不允许有所遗漏。 6.对于浮顶油罐,由于低温使排水管出口处有可能结冰,应在出口处采取保温或伴热,并应在降温前将排水管中的积水放净。 7.当排水管在油罐正常操作情况下保持关闭状态时,无论任何情况,应在浮顶上积水相当于75mm降雨量之前打开出口阀;当排水管在油罐正常操作情况下保持开启状态时,应经常检查,防止油料泄漏。 先说常压储罐,就是设计压力是常压,就是基本跟大气压基本相同,固定顶罐,内浮顶,外浮顶都属于这个,一般来说,固定顶罐也叫拱顶罐,内浮顶罐就是在拱顶罐的基础上里面加一层内浮盘漂在油面上面。外浮顶罐一般现在用来储存原油就是罐顶随着油面上下浮动。

储罐的结构

★储罐的结构 目前我国使用范围最广泛、制作安装技术最成熟的是拱顶储罐、浮顶储罐和卧式储罐。 (一)拱顶储罐的构造 拱顶储罐是指罐顶为球冠状、罐体为圆柱形的一种钢制容器。拱顶储罐制造简单、造价低廉,所以在国内外许多行业应用最为广泛,最常用的容积为1000 -10000m 3 ,目前,国内拱顶储罐的最大容积已经达到30000m 3 。 罐底:罐底由钢板拼装而成,罐底中部的钢板为中幅板,周边的钢板为边缘板。边缘板可采用条形板,也可采用弓形板。一般情况下,储罐内径<16.5m 时,宜采用条形边缘板,储罐内径≥ 16.5m 时,宜采用弓形边缘板。 罐壁:罐壁由多圈钢板组对焊接而成,分为套筒式和直线式。 套筒式罐壁板环向焊缝采用搭接,纵向焊缝为对接。拱顶储罐多采用该形式,其优点是便于各圈壁板组对,采用倒装法施工比较安全。 直线式罐壁板环向焊缝为对接。优点是罐壁整体自上而下直径相同,特别适用于内浮顶储罐,但组对安装要求较高、难度亦较大。 罐顶:罐顶有多块扇形板组对焊接而成球冠状,罐顶内侧采用扁钢制成加强筋,各个扇形板之间采用搭接焊缝,整个罐顶与罐壁板上部的角钢圈(或称锁口)焊接成一体。 (二)浮顶储罐的构造 浮顶储罐是由漂浮在介质表面上的浮顶和立式圆柱形罐壁所构成。浮顶随罐内介质储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浮顶外缘与罐壁之间有环形密封装置,罐内介质始终被内浮顶直接覆盖,减少介质挥发。 罐底:浮顶罐的容积一般都比较大,其底板均采用弓形边缘板。 罐壁:采用直线式罐壁,对接焊缝宜打磨光滑,保证内表面平整。浮顶储罐上部为敞口,为增加壁板刚度,应根据所在地区的风载大小,罐壁顶部需设置抗风圈梁和加强圈。 浮顶:浮顶分为单盘式浮顶、双盘式浮顶和浮子式浮顶等形式。 单盘式浮顶:由若干个独立舱室组成环形浮船,其环形内侧为单盘顶板。单盘顶板底部设有多道环形钢圈加固。其优点是造价低、好维修。 双盘式浮顶:由上盘板、下盘板和船舱边缘板所组成,由径向隔板和环向隔板隔成若干独立的环形舱。其优点是浮力大、排水效果好。 (三)内浮顶储罐的构造 内浮顶储罐是在拱顶储罐内部增设浮顶而成,罐内增设浮顶可减少介质的挥发损耗,外部的拱顶又可

浮顶储罐分为浮顶储罐和内浮顶储罐

浮顶储罐分为浮顶储罐和内浮顶储罐(带盖内浮顶储罐)。 1)浮顶储罐。浮顶储罐的浮顶是一个漂浮在贮液表面上的浮动顶盖,随着储液的输入输出而上下浮动,浮顶与罐壁之间有一个环形空间,这个环形空间有一个密封装置,使罐内液体在顶盖上下浮动时与大气隔绝,从而大大减少了储液在储存过程中的蒸发损失。采用浮顶罐储存油品时,可比固定顶罐减少油品损失80%左右。 2)内浮顶储罐。内浮顶储罐是带罐顶的浮顶罐,也是拱顶罐和浮顶罐相结合的新型储罐。内浮顶储罐的顶部是拱顶与浮顶的结合,外部为拱顶,内部为浮顶。内浮顶储罐具有独特优点:一是与浮顶罐比较,因为有固定顶,能有效地防止风、砂、雨雪或灰尘的侵入,绝对保证储液的质量。同时,内浮盘漂浮在液面上,使液体无蒸汽空间,减少蒸发损失85%~96%;减少空气污染,减少着火爆炸危险,易于保证储液质量,特别适合于储存高级汽油和喷气燃料及有毒的石油化工产品;由于液面上没有气体空间,故减少罐壁罐顶的腐蚀,从而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二是在密封相同情况下,与浮顶相比可以进一步降低蒸发损耗。 内浮顶储罐的缺点:与拱顶罐相比,钢板耗量比较多,施工要求高;与浮顶罐相比,维修不便(密封结构),储罐不易大型化,目前一般不超过10000m3 (一)金属油罐 金属油罐是采用钢板材料焊成的容器。普通金属油罐采用的板材是一种代号叫A3F的平炉沸腾钢;寒冷地区采用的是A3平炉镇静钢;对于超过10000m3的大容积油罐采用的是高强度的低合金钢。 常见的金属油罐形状,一般是立式圆柱形、卧式圆柱形、球形等几种。立式圆柱形油罐根据顶的结构又可分为桁架顶罐、无力矩顶罐、梁柱式顶罐、拱顶式罐、套顶罐和浮顶罐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拱顶罐和浮顶罐。拱顶罐结构比较简单,常用来储存原料油、成品油和芳烃产品。浮顶罐又分内浮顶罐和外浮顶罐两种,罐内有钢浮顶浮在油面上,随着油面升降。浮顶不仅降低了油品的消耗,而且减少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和对大气的污染。尤其是内浮顶罐,蒸发损耗较小,可以减少空气对油品的氧化,保证储存油品的质量,对消防比较有利。目前内浮顶罐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储存易挥发的轻质油品,是一种被推广应用的储油罐。 卧式圆柱形油罐应用也极为广泛。由于它具有承受较高的正压和负压的能力,有利于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也减少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它可在机械,一成批制造,然后运往工地安装,便于搬运和拆迁,机动性较好。

2路面结构及其层次划分

§2路面结构及其层次划分 路面断面 一. 路拱平均坡度: 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1.5% 厂拌沥青碎石等:1.5-2.5% 石砌路面:2-3% 碎石,砾石路面:2.5-3.5% 土路:3-4%   二.层次划分和作用 1.面层: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因此,同其它层次相比,面层应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而且应当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修筑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沥青很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上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等。

2.基层: 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上基层是路画结构中的承重层,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基层遭受大气因素的影响虽然比面层小,但是仍然有可能经受地下水和通过面层渗入雨水,所以基层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基层表面虽不直接供车辆行驶,但仍然要求有较好的平整度,这是保证面层平整性的基本条件。 修筑基层的材料主要有各种结合料(如石灰、水泥或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碎(砾)石、贫水泥混凝土、天然砂砾、各种碎石或砾石、片石、块石或圆石,各种工业废渣(如煤渣、粉煤灰、矿渣、石灰渣等)和土、砂、石所组成的混合料等。 3.垫层: 垫层介于路基与基层之间,它的功能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的功能是将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同时也能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 修筑垫层的材料,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水稳定性利隔温性能要好。常用的垫层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松散粒料,如砂、砾石、炉渣等组成的透水性垫层;另一类是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土等修筑的稳定类垫层。

储罐基础知识

储罐基础知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储罐的用途: 用于储存液体或气体的钢制密封容器即为钢制储罐,钢制储罐工程是石油、化工、粮油、食品、消防、交通、冶金、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基础设施,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总是离不开大大小小的钢制储罐,钢制储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钢制储罐是储存各种液体(或气体)原料及成品的专用设备,对许多企业来讲没有储罐就无法正常生产,特别是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均离不开各种容量和类型的储罐。我国的储油设施多以地上储罐为主,且以金属结构居多,故本网站将着重介绍在国内普遍使用的拱顶储罐、内浮顶储罐以及卧式储罐的一些基础知识。 二、储罐的分类:由于储存介质的不同,储罐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按位置分类:可分为地上储罐、地下储罐、半地下储罐、海上储罐、海底储罐等。 按油品分类:可分为原油储罐、燃油储罐、润滑油罐、食用油罐、消防水罐等。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油罐、存储油罐等。 按形式分类:可分为立式储罐、卧式储罐等。 按结构分类:可分为固定顶储罐、浮顶储罐、球形储罐等。 按大小分类: 100m3 以上为大型储罐,多为立式储罐; 100m 3 以下的为小型储罐,多为卧式储罐。 三、储罐的标准: 常用储罐标准: 1. 美国石油学会标准 API650 ; 2. 英国标准 BS2654 ; 3. 日本标准JISB8501 ; 4. 德国标准 DIN4119 ; 5. 石油行业标准 SYJ1016-82 ; 6. 石化行业标准 SH3046-92 。 四、储罐的材料 : 储罐工程所需材料分为罐体材料和附属设施材料。罐体材料可按抗拉屈服强度(б s )或抗拉标准强度(б b )分为低强钢和高强钢,高强钢多用于 5000m 3 以上

沉积岩的层理及其识别

沉积岩的层理及其识别 沉积岩的最为突出的特征及是沉积岩具有层理。层理是由沉积岩的成分、结构、胶结物、颜色等沿垂向的变化显示出来的一种面状构造。按照岩层层理的形态,一般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 细层界面平直,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岩层面,称为水平层理。水层 理平通常形成的水介质比较平稳,一般多出现在黏土岩和碳酸盐中。细层界面成波状起伏,但总体方向平行于岩层面,称为波状层理。波状层理多形成于湖海沿岸的浅水地带,常出现在细砂岩等细碎屑岩中。 斜层理是由一系列与岩层面斜交的细层所组成的。一般出现在碎屑岩中,斜层理可分为单向斜层理和交错斜层理。单向斜层理的细层均向同一方向倾斜,细层的倾斜方向就是水流的方向,多见于河流沉积物种。交错斜层理是由倾斜方向不同的细层组成的层系相互交错、切割,常见于三角洲及湖海滨岸地区。 层理的识别标志 1、岩石成分的变化。在岩性均一的厚层岩层中,如果有薄层特殊的岩性的夹层时,可作为判断层理的标志。 2、岩石结构的变化。如果发现粗细颗粒相间成层,如云母片、扁平的砾石或扁平的原生结核成面状排列等,都可作为确定层理的标志。 3、岩石颜色的变化。在成分单一、颗粒较细、层理隐蔽的岩石中,由于颜色的更替也可显示出层理。但要注意区别由于后生混染或褪色而形成的假层理。 4、岩层的层面原生构造。利用波痕、泥裂、雨痕、生物活动遗迹等层面构造,也可以判断层面,进而确定层理。 层理:是沉积岩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沉积物沉积时由于介质(如空气、水)的流动在层内形成的成层构造。按其形态分类: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利用沉积岩层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1. 斜层理:由一组或多组与层面或层系界面斜交的细层组成。其判断特征是:每组细层与每组细层与 层系上界面或岩层顶面成截交关系,而与层系下界面或岩层地面呈收敛变缓而相切的关系,弧形层理凹向顶面凸向底面。 2. 粒序层理:又叫递变层理。其特点:在一个单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逐渐变细。细小顶,粗大底。 3. 波痕:能指示岩层顶、底面的主要是对成型的浪成波痕。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顶面,波谷的圆弧则是凹向底面。 4. 泥裂:泥裂变窄的尖端指向岩层底面(老),开口端指向顶面(新)。 5. 雨痕、冰雹痕及其印模:凹坑和瘤状印模的圆弧外形总是凹或凸向岩层的底面。 6. 冲刷痕迹:固结或半固结的沉积层,在露出水面或在水下时,因流水的冲刷,在沉积层的层面上造成沟、槽和浅坑等凹凸不平的冲刷痕迹。开口为新,相反为老。 7. 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基部总是指向岩层的底面。穹状纹层的凸出方向往往指向岩层的顶面。大多数介壳的较凸的一瓣的凸出方向,往往指向岩层的顶面。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水平岩层特征: 1、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中的表现为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水平岩层出露和分布状态完全受地形控制。 2、水平岩层的成层顺序为上新下老。 3、水平岩层厚度为该岩层顶底面的标高差。

结构面、层理、节理、片理、断层介绍

层理 层理(stratification ) 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由物质 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结构构造 等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岩石成层构 造。一般厚几 厘米至几米, 其横向延伸可 以是几厘米至 数千米。常见 于大多数沉积 岩和一些火山 岩中,是研究地质构造变形及其历 史的重要参考面。 岩石层之间的分割面称为层理面。 沉积岩层的原始产状多是趋于水平 的,后来的构造运动可以使其倾斜、 直立、弯曲甚至发生破裂,形成褶 皱、节理、断层、劈理等构造形态。 层理有两种重要的类型:①粒级层 理。又称递变层理或粒序层理,其 特点是成岩物质颗粒粒度由底至顶 逐渐变细,其间无明显界线。但是在两个相邻的粒序层之间在粒度或成分上有明显的不同。②斜层理。又称交错层理,其特点是细层理大致规则地与层间的分隔面(主层理)呈斜交的关系,上部与主层理截交,下部与主层理相切。可以利用斜层理的倾向了解沉积物的来源方向。沉积岩中的层理的形成可能是沉积物结构和成分的变化或者沉积间歇、沉积季节的变化所致。火山碎屑物在其爆发和降落过程中,由于重力、颗粒大小和风的影响,成岩时也会形成具有分选性的层理。如果火山碎屑物落在湖泊或海洋中,则可形成类似于沉积岩的层理。 水平层理 是由平直且与层面平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平行层理 主要产于砂岩中,在外貌上与水平层理极相似,是在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高流态中由平坦的床沙迁移、在床面上连续滚动的沙粒产生粗细分离而显出的水平细层,沿层理面易剥开,在剥开面上可见到剥离线理构造,平行层理一般出现在急流及能量高的环境,如河流、海滩等环境中,常与大型交错层理、底冲刷相伴生。

层理的识别方法有哪些

层理的识别方法有哪些: 1岩石成分的变化,在成分较单一的巨厚岩层中,要寻找成分特殊夹层,来作为识别巨厚层理的标志。2岩石结构的变化,依沉积原理,不同粒度或不同形状的颗粒总是分层堆积从而显示出层理。3岩石颜色的变化,在万分单一,颗粒较细,层理隐蔽的岩石中,如有颜色不同的带条则其可指示层理,但要区别由次生变化造成的颜色差异。4岩层的原生层面构造,包括波痕,泥裂,雨痕,生物遗迹及其印模等。 褶皱在基本要素: 1.核部。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当剥蚀后,把出露在地面的褶皱中心部分地层称为核。 2.翼部。核部两侧的地层,两翼间最小夹角烟翼间角。 3.转折端。从一翼向另一翼过渡期的部分,在横剖面上常呈弧形。 4.褶轴。平等于其自身移动,能描绘出褶皱面弯曲形态的直线。 5.枢纽。褶皱各横剖面上,同一褶皱面的各最大弯曲点连线,可为直线,曲线,水平线。 6.轴面。各相邻褶皱面上枢纽连成的面。 7.轴迹。轴面与地面或任一平面的交线。 8.脊,脊线,脊面与槽,槽线,槽面,脊迹及槽迹 褶皱在平面上的出露形态: 1.线状褶皱:长与宽之比大于10:1为狭长形褶皱。 2.短轴褶皱:长与宽之比在10:1~3:1之间。 3.窟窿褶皱:长与宽之比小于3:1的背斜构造,褶皱面自脊点向四周作放射状倾斜。 4.构造盆地:长与宽之比小于3:1的向斜构造,褶皱面自四周向中心倾斜。 褶皱面的里卡德分类 :1.直立水平褶皱:轴面近直立(80°-90°),枢纽近于水平(0-10度) 2.直立倾伏褶皱:轴面近于直立(80-90度),枢纽为倾伏角为(10-80度) 3.倾竖褶皱:轴面和枢纽均近直立(80-90度) 4.斜歪水平褶皱:轴面倾斜(10-80度),枢纽近于水平(0-10度) 5.平卧褶皱:轴面和枢纽均近于水平(0-10度) 6.斜歪倾伏褶皱:轴面倾斜(10-80度),枢纽倾伏(10-80度),但角值不同。 7.斜卧褶皱:轴面的角与枢纽倾伏角为(10-80度),倾向角度基本一致。 褶皱的组合形式: 1.穹窿和构造盆地:窟窿是岩层自褶皱的脊向四周作放射状倾斜的背斜;构造盆地是岩层从四周向中心的槽部倾斜的向斜。 2.雁行褶皱:一系列呈平行斜列的短轴背斜或向斜,可由不同规模和级次背向斜组成。 3.隔挡式和隔槽式褶皱:均由一系列平等的背向斜相间组成,其中隔挡式褶皱背斜是窄而紧闭的,背斜之间的向斜则开阔平缓。隔槽式褶皱的背向斜形态则与隔槽式相反。

内浮顶罐的构成及特点

内浮顶罐的构成及特点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内浮顶罐的构成及特点 内浮顶储罐主要由罐体、内浮盘、密封装置、导向和防转装置、静电导出设施、通气孔、高液位报警器等组成。为避免浮顶漏损沉没,多采用带有环形隔舱的内浮顶,或采用双盘式内浮顶以增加浮盘的浮力及安全性(后者还起隔热作用)。 钢制的内浮盘的浮顶储罐在美国石油学会(API)称为“带盖的浮顶罐”,而称铝制(或非金属)浮盘为“内浮顶罐”,而这两种形式的的储罐在国内均称为内浮顶储罐。这种罐的顶部为拱顶与浮顶的结合,外部为拱顶,内部为浮顶。内部的浮顶可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而外部的拱顶又可避免雨水、尘土等异物从环形空间进入罐内。由于具有浮顶罐和拱顶罐的优点,这种罐主要用于储存航空煤油、汽油等要求高的轻质油品。 内浮顶油罐罐体外形结构与拱顶油罐大体相同。与外浮顶油罐相比,它多了一个固定顶,这对改善油品的储存条件,特别是防止雨水杂质进入油罐和减缓密封圈的老化有利。同时内浮顶也能有效的减少油品的损耗,所以内浮顶油罐同时兼有固定顶油罐和浮顶油罐的特点。从耗钢量比较,虽然内浮顶油罐比浮顶油罐增加了一个拱顶,但也省去了罐壁和罐顶周围的抗风圈、加强环、滑动扶梯和折水管等,因此总耗钢量仍略少于浮顶油罐。内浮顶罐的详细特点如下: 1)、内浮顶储罐不是固定顶罐和浮顶罐的简单迭加,由于结构上的特殊性,与固定顶储罐相比有以下特点: ①、储液的挥发损失少。由于内浮盘直接与液面接触,液相无挥发空间,从而减少发损失85%~90%。

②、由于液面没有气相空间,所以减轻了罐体(罐壁与罐顶)的腐蚀,延长了储罐的寿命。 ③、由于液面覆盖内浮盘,使储液与空气隔离,故大大地减少了空气的污染,减少了着火爆炸的危险,易于保证储液的质量。特别适用于储存高级汽油和喷气燃料,也适合储存有害的石油化工产品。 ④、在结构上可取消呼吸阀。 ⑤、易于老罐改造成内浮顶罐,并取消呼吸阀、阻火器等附件,投资少,经济效益明显。 2)、内浮顶罐与外浮顶罐相比有如下特点: ①、内浮顶罐又称“全天候”储罐,由于有顶盖密封能有效地防止风、沙、雨、雪灰尘污染储液,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操作,不管寒冷多雪、风沙频繁或是炎热多雨地区储存高级油品或喷气燃料等严禁污染的储液特别适宜。 ②、在相同密封的条件下,内浮顶储罐可以进一步降低蒸发损耗。这是因为固定顶的遮挡以及固定顶与内浮盘之间静止的空气层,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并使蒸发损失进一步减少。 ③、内浮顶储罐的内浮盘没有雨雪载荷,浮盘负荷小,结构简单、轻便。浮盘上可以省去中央排水罐、转动扶梯、挡雨板等,易于施工和维护。 ④、由于有固定顶的遮挡,内浮盘周边的密封装置避免了日光直接照射而老化。

岩层及构造基本理论

岩层及构造基础理论 一、岩石的分类 岩石是自然形成的产物;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固态集合体。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和胶结物、火山玻璃、生物遗骸等物质组成的。它们是在地壳中形成的,是机械作用、物理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等综合地质作用的产物,也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岩石不包括人工合成的工艺岩石,比如陶瓷是由含高岭石的瓷土烧制而成的,不能称为岩石;浇注混凝土里面虽然有很多大小不等的石块,也只是建筑材料,而不是岩石。 岩石是有一定形状的固态集合体,有的成层状、片状;有的成块状、球状、柱状,形状各异。换句话说,那些没有固结的的松散沉积物,如砾石、砂子、黏土、火山灰,海底沉积物等碎屑。由于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更没有胶结形成坚硬的岩石,因此,他们不在岩石之列。还有石油,因为它是液体,也不能称为岩石。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岩石都是由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但是在个别情况下,也有由一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如石灰岩只是由方解石组成的;石英岩是由单矿物石英组成的。由于岩石类型不同,在很多岩石中,除了矿物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物质。比如矿物颗粒之间的胶结物;遗留在岩石中的植物和动物遗迹(也称化石);还有由于岩石形成温度高,冷却快、来不及结晶而形成的火山玻璃,这些物质也都是构成岩石集合体的成分。 由于其矿物组合、矿物成分和矿物含量千变万化,使形成的岩石仍然各不相同。比如花岗岩是酸性侵入岩,主要是由石英、酸性斜长石和云母组成的;玄武岩是基性喷出岩,它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基性斜长石。矿物组

合明显不一样,即使都有长石,成分也不同。 虽然岩石的面貌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从它们形成的环境,也就是从成因上来划分,可以把岩石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二、各类岩石简介及其工程特性 ?岩浆岩 1.岩浆岩的形成 地壳下部,由于放射性元素的集中,不断地蜕变而放出大量的热能,使物质处于高温(1000"C以上)、高压(上部岩石的重量产生的巨大压力)的过热可塑状态。成分复杂,但主要是硅酸盐,并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各种其他的气体。当地壳变动时,上部岩层压力一旦减低,过热可塑性状态的物质就立即转变为高温的熔融体,称为岩浆。岩浆内部压力很大,不断向地壳压力低的地方移动,以致冲破地壳深部的岩层,沿着裂缝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温度、压力都要减低。当岩浆的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浆岩。 2.岩浆岩的成分及工程特性分析 主要有SiO2、TiO2、A1203、Fe203、FeO、MgO、MnO、CaO、K2O、

结构面,层理,节理,片理,断层介绍

层理层理(stratification) 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由物质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等的差异而表 现出的岩石成 层构造。一般 厚几厘米至几 米,其横向延伸可以是几厘米至数千米。常见于大多数沉积岩和一些火山岩中,是研究地质构造变形及其历史的重要参考面。 岩石层之间的分割面称为层理面。沉积岩层的原始产状多是趋于水平的,后来的构造运动可以使其倾斜、直立、弯曲甚至发生破裂,形成褶皱、节理、断层、劈理等构造形态。层理有两种重要的类型:①粒级层理。又称递变层理或粒序层理,其特点是成岩物质颗粒粒度由底至顶逐渐变细,其间无明显界线。但是在两个相邻的粒序层之间在粒度或 成分上有明显 的不同。②斜层 理。又称交错层 理,其特点是细层理大致规则地与层间的分隔面(主层理)呈斜交的关系,上部与主层理截交,下部与主层理相切。可以利用斜层理的倾向了解沉积物的来源方向。沉积岩中的层理的形成可能是沉积物结构和成分的变化或者沉积间歇、沉积季节的变化所致。火山碎屑物在其爆发和降落过程中,由于重力、颗粒大小和风的影响,成岩时也会形成具有分选性的层理。如果火山碎屑物落在湖泊

或海洋中,则可形成类似于沉积岩的层理。 水平层理 是由平直且与层面平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平行层理 主要产于砂岩中,在外貌上与水平层理极相似,是在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高流态中由平坦的床沙迁移、在床面上连续滚动的沙粒产生粗细分离而显出的水平细层,沿层理面易剥开,在剥开面上可见到剥离线理构造,平行层理一般出现在急流及能量高的环境,如河流、海滩等环境中,常与大型交错层理、底冲刷相伴生。 单斜层理 是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层理。细层的层理向同一方向倾斜并大致平行。它与上下层面斜交,上下层面互相平行。它是由单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见于河床或滨海三角洲沉积中。 交错层理

4.2.岩体结构面分类

4.2.岩体结构面分类 结构面是岩体形成和地质作用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和不断发育地质界面,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中视为不连续面。结构面的分布规律、发育规模、物理力学性质等指标不仅与岩体强度、受力状态有关,而且与其形成的地质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其分布状态各种各样,物理、力学性质千变万化。为便于掌握结构面的分布规律、研究其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下面按工程规模,地质、力学成因等因素对结构面进行分类。 4.2.1.按地质成因分类 根据地质成因的不同,可将结构面划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类结构面。各类结构面的主要特征及其工程稳定性影响,见表4.4。 表4.4.结构面按地质成因分类表 4.2.2.按结构面的破坏属性分类 通过大量的野外观察、地质勘探和工程实践,缪勒(Muller)根据岩体结构面的破坏属性和分布密度两方面的因素,将结构面分为:单个节理、节理组、节理群、节理带以及破坏带或糜棱岩等五大类型。再考虑按节理中的充填材料性质和充填程度,又将每种类型分成三个细类。这样,共将结构面分为十五个细类,见表4.5。

表4.5结构面按其破坏属性的分类表 4.2.3.按结构面的分布规模分类 结构面的分布规模,与结构体的强度、结构面的充填特性、应力状态、形成和发育环境等多因素相关,直接影响岩体的力学性质,控制着区域性岩体的整体稳定或工程围岩的稳定性。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工程应用的要求,有相对分类和绝对分类。相对分类是相对于工程的尺度和类型对结构面的规模进行分类,可分为细小、中等、大型等3类,见表4.6;绝对分类只考虑了结构面的延伸长度和破坏带的宽度,将结构面分为5级,如表4.7所示。 表4.6结构面的相对规模分类

路面结构及其层次划分

§2路面结构及其层次划分 一.路面断面 路拱平均坡度: 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1.5% 厂拌沥青碎石等:1.5-2.5% 石砌路面:2-3% 碎石,砾石路面:2.5-3.5% 土路:3-4% 二.层次划分和作用 1.面层: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因此,同其它层次相比,面层应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而且应当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修筑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沥青很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上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等。

2.基层: 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上基层是路画结构中的承重层,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基层遭受大气因素的影响虽然比面层小,但是仍然有可能经受地下水和通过面层渗入雨水,所以基层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基层表面虽不直接供车辆行驶,但仍然要求有较好的平整度,这是保证面层平整性的基本条件。 修筑基层的材料主要有各种结合料(如石灰、水泥或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碎(砾)石、贫水泥混凝土、天然砂砾、各种碎石或砾石、片石、块石或圆石,各种工业废渣(如煤渣、粉煤灰、矿渣、石灰渣等)和土、砂、石所组成的混合料等。 3.垫层: 垫层介于路基与基层之间,它的功能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的功能是将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同时也能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 修筑垫层的材料,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水稳定性利隔温性能要好。常用的垫层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松散粒料,如砂、砾石、炉渣等组成的透水性垫层;另一类是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土等修筑的稳定类垫层。

浮顶储罐的构造及安全设施

浮顶储罐是由漂浮在介质表面上的浮顶和立式圆柱形罐壁所构成。浮顶随罐内介质储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浮顶外缘与罐壁之间有环形密封装置,罐内介质始终被内浮顶直接覆盖,减少介质挥发。 罐底:浮顶罐的容积一般都比较大,其底板均采用弓形边缘板。 罐壁:采用直线式罐壁,对接焊缝宜打磨光滑,保证内表面平整。浮顶储罐上部为敞口,为增加壁板刚度,应根据所在地区的风载大小,罐壁顶部需设置抗风圈梁和加强圈。 浮顶:浮顶分为单盘式浮顶、双盘式浮顶和浮子式浮顶等形式。 单盘式浮顶:由若干个独立舱室组成环形浮船,其环形内侧为单盘顶板。单盘顶板底部设有多道环形钢圈加固。其优点是造价低、好维修。 双盘式浮顶:由上盘板、下盘板和船舱边缘板所组成,由径向隔板和环向隔板隔成若干独立的环形舱。其优点是浮力大、排水效果好。

内浮顶储罐是在拱顶储罐内部增设浮顶而成,罐内增设浮顶可减少介质的挥发损耗,外部的拱顶又可以防止雨水、积雪及灰尘等进入罐内,保证罐内介质清洁。这种储罐主要用于储存轻质油,例如汽油、航空煤油等。内浮顶储罐采用直线式罐壁,壁板对接焊制,拱顶按拱顶储罐的要求制作。目前国内的内浮顶有两种结构:一种是与浮顶储罐相同的钢制浮顶;另一种是拼装成型的铝合金浮顶。 一般情况不会发生浮盘塌陷现象的,因为浮盘正常一直会浮在油面上面,只有下面情况才会发生塌陷。 1、浮盘在落底情况下,罐进油速度过快,造成对浮盘冲击后,造成浮盘升起速度不均,导致倾斜,油会从密封处升到浮盘上面,在由于对浮盘检查不到位,造成浮盘落底运行,使浮盘塌陷。 2、浮盘导向柱发生倾斜,或油罐的椭圆度发生较大变化,造成卡盘现象,油面上升至浮盘上面,造成浮盘塌陷。

路面表面的构造深度

路面表面的构造深度(TD)以前称纹理深度,是路面粗糙度的重要指标,它与路表抗滑性能、排水、噪声等都有一定关系。 手工铺砂法与T0962电动铺砂法都是将细砂铺在路面上,计算嵌入凹凸不平的表面空隙中的砂的体积与覆盖面积之比,从而求得构造深度。这是目前工程上最为基本也是最为常用的方法。 路面构造深度:是指一定面积的路表面凹凸不平的开口孔隙的平均深度。 试验方法:将已知体积的砂,摊铺在所要测试路表的测点上,量取摊平覆盖的面积。砂的体积与所覆盖平均面积的比值,即为构造深度。 主要用于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排水性能及抗滑性。 路面平整度指的是路表面纵向的凹凸量的偏差值。 路面平整度是路面评价及路面施工验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反映的是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的平整性。当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相对平滑时,则表示路面相对平整,或平整度相对好,反之则表示平整度相对差。好的路面则要求路面平整度也要好。 路面平整度是评定路面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它关系到行车的安全,舒适以及路面所受冲击力的大小和使用寿命,不平整的路表面会增大行车阻力,并使车辆产生附加的振动作用.这种振动作用会造成行车颠簸,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安全,影响驾驶的平稳和乘客的舒适.同时,振动作用还会对路面施加冲击力,从而加剧路面和汽车机件的损坏和轮胎的磨损,并增大油料的消耗.而且,对于位于水网地区,不平整的路面还会积滞雨水,加速路面的水损坏.因此,为了减少振动冲击力,提高行车速度和增进行车舒适性,安全性,路面应保持一定的平整度. 你看到的路面的一根根小凹槽就是构造深度的表象,它不影响汽车行驶,但可以增加抗滑度。如果路面是光滑的,没有小凹槽(构造深度为0),但忽上忽下,这就是平整度的问范畴了...

岩石的层理及节理学习

一、节理 (一)基本概念 1、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或裂纹,称为节理,它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种构造。 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进行描述。 2、节理组和节理系:在同一时期,同一成因条件下形成的,彼此相互平行或近组;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有规律组合的节理组,叫节理系。 (二)节理分类 1、按节理的成因分类 节理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 (1)原生节理:指岩石形成过程形成的节理,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 (2)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地壳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这类节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对地下水的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也较大。构造节理与褶皱、断层及区域性地质构它们常常相互伴生,是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相对于节理、表生节理)。 (3)表生节理:又称风化节理、非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外动力地质作用(风、水、化作用产生的风化裂隙等,这类节理限在空间分布上常局限于地表浅部岩石中,对有较大的影响。 2、按力学性质进行分类 (1)节理:在垂直于主应力方向上发生裂而形成的节理,叫节理。节理大多发育在皱转折端等拉应力集中的部位最发育,它主要有以下特征: 裂口是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常被后期物质或岩脉填充; 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镜面;

产状不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即行尖灭; 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节理常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粗砂粒,其裂面明显凹凸不平节理追踪X型剪节理发育呈锯齿状。 (2)剪节理:岩石受剪应力作用发生剪切破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剪节理,它一般夹角的平面上产生,且共轭出现,呈X状交叉,构成X型剪节理。它具有以下特征剪节理的裂口是闭合的,节理面平直而光滑,常见有滑动擦痕和磨光镜面; 剪节理的产状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可延伸很远; 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剪节理常切砾石、砂粒、结核和岩脉,而不改变其方向; 剪节理的发育密度较大,节理间距小而且具有等间距性,在软弱薄层岩石中常常 节理剪节理 3、按节理与岩层走向关系分类 (1)走向节理:节理延伸方向大致与岩层走向平行。 (2)倾向节理:节理延伸方向大致与岩层走向垂直。 (3)斜交节理:节理延伸方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4、根据节理与褶皱轴的关系,可将节理分为: (1) 纵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 (2) 横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直交

内浮顶罐的构成及特点

内浮顶罐的构成及特点 内浮顶储罐主要由罐体、内浮盘、密封装置、导向和防转装置、静电导出设施、通气孔、高液位报警器等组成。为避免浮顶漏损沉没,多采用带有环形隔舱的内浮顶,或采用双盘式内浮顶以增加浮盘的浮力及安全性(后者还起隔热作用)。 钢制的内浮盘的浮顶储罐在美国石油学会(API)称为“带盖的浮顶罐”,而称铝制(或非金属)浮盘为“内浮顶罐”,而这两种形式的的储罐在国内均称为内浮顶储罐。这种罐的顶部为拱顶与浮顶的结合,外部为拱顶,内部为浮顶。内部的浮顶可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而外部的拱顶又可避免雨水、尘土等异物从环形空间进入罐内。由于具有浮顶罐和拱顶罐的优点,这种罐主要用于储存航空煤油、汽油等要求高的轻质油品。 内浮顶油罐罐体外形结构与拱顶油罐大体相同。与外浮顶油罐相比,它多了一个固定顶,这对改善油品的储存条件,特别是防止雨水杂质进入油罐和减缓密封圈的老化有利。同时内浮顶也能有效的减少油品的损耗,所以内浮顶油罐同时兼有固定顶油罐和浮顶油罐的特点。从耗钢量比较,虽然内浮顶油罐比浮顶油罐增加了一个拱顶,但也省去了罐壁和罐顶周围的抗风圈、加强环、滑动扶梯和折水管等,因此总耗钢量仍略少于浮顶油罐。内浮顶罐的详细特点如下: 1)、内浮顶储罐不是固定顶罐和浮顶罐的简单迭加,由于结构上的特殊性,与固定顶储罐相比有以下特点: ①、储液的挥发损失少。由于内浮盘直接与液面接触,液相无挥发空间,从而减少发损失85%~90%。

②、由于液面没有气相空间,所以减轻了罐体(罐壁与罐顶)的腐蚀,延长了储罐的寿命。 ③、由于液面覆盖内浮盘,使储液与空气隔离,故大大地减少了空气的污染,减少了着火爆炸的危险,易于保证储液的质量。特别适用于储存高级汽油和喷气燃料,也适合储存有害的石油化工产品。 ④、在结构上可取消呼吸阀。 ⑤、易于老罐改造成内浮顶罐,并取消呼吸阀、阻火器等附件,投资少,经济效益明显。 2)、内浮顶罐与外浮顶罐相比有如下特点: ①、内浮顶罐又称“全天候”储罐,由于有顶盖密封能有效地防止风、沙、雨、雪灰尘污染储液,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操作,不管寒冷多雪、风沙频繁或是炎热多雨地区储存高级油品或喷气燃料等严禁污染的储液特别适宜。 ②、在相同密封的条件下,内浮顶储罐可以进一步降低蒸发损耗。这是因为固定顶的遮挡以及固定顶与内浮盘之间静止的空气层,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并使蒸发损失进一步减少。 ③、内浮顶储罐的内浮盘没有雨雪载荷,浮盘负荷小,结构简单、轻便。浮盘上可以省去中央排水罐、转动扶梯、挡雨板等,易于施工和维护。 ④、由于有固定顶的遮挡,内浮盘周边的密封装置避免了日光直接照射而老化。 3)、内浮顶罐的缺点:与拱顶罐相比耗钢量多一些,施工要求高一些,与外浮顶罐相比密封结构检查维修不便,储罐不易大型化,目前容量一般不超过30000m3。

水稳层、水稳性、路面结构层

路面基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①水泥稳定土 用水泥稳定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50mm且其中小于4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和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且其中小于20mm的颗粒含 量不少于85%)得到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为碎石或砾石,而简称为水泥碎石或水泥砂砾。其特点是,强度高,水稳性好,抗冻性好,耐冲刷,温缩性和干缩性均较小。是一种优良的基层材料; 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及各级沥青路面基层; ②水泥土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水泥土。稳定砂得到的混合料,简称水泥砂。其特点是,强度较高,水稳性、抗冻性比较好,但易干缩和冷缩,产生较多裂缝; 不能用作高级路面基层,可用作高级路面底基层和其它次高级路面基层、底基层; (2)石灰稳定土 ①石灰粒料 用石灰稳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得到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为砂砾土(天然砾石土或无土的级配砂砾)或碎石土(天然碎石土或级配碎石、统货不筛分的碎石),而简称为石灰砂砾土或石灰碎石土。其特点是,强度、水稳性、抗裂性均优于水泥土、石灰土,但不及水泥碎石(砂砾)和二灰碎石(砂砾); ②石灰土用石灰稳定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

lOmm且其中小于2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得到的混合料。简称石灰土。其特点是,具有板体性,强度比砂石路面要高。有一定的水稳性和抗冻性,初期强度低,但其强度随龄期较长时间增长。收缩性大,容易开裂; 石灰粒料适宜于作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与城市次干道的基层,也可作各级路面的底基层。石灰土不宜用于潮湿路段; (3)水综泥合稳石定灰土 同时用水泥和石灰稳定某种土得到的混合料。综合稳定时,若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40%以上,按水泥稳定类考虑,否则按石灰稳定类考虑; (4)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 ①二灰粒料 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得到的混合料,视所用材料情况分别简称二灰砂砾或二灰碎石。其特点是,除早期强度偏低外,其它特点类同水泥砂砾(碎石),但抗裂性更好。用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高炉重矿渣(须经水淬或经陈化稳定)得到的混合料,简称二灰钢渣、二灰重矿渣。其特点同二灰粒料; 适宜作各级公路、城市道路的基层; ②二灰土 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细粒土(含砂)得到的混合料,简称二灰土。其抗压强度及抗冻性优于石灰土,收缩性小于水泥土和石灰土,但早期强度低,施工受季节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