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分析习题集

中药分析习题集
中药分析习题集

(一) 是非题

1、判断一个中药制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只要含量测定符合质量标准规定即为合格。

2、控制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是控制中药制剂质量的关键。

3、加样回收率试验主要是考察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和可靠性。

4、相对标准差(RSD)是衡量测定数据准确度的标准之一。

5、在薄层扫描法中,直线扫描对于外形不规则的斑点从不同方向扫描得到的峰面积积分值基本一样,而锯齿扫描则不行。

6、荧光淬灭是指因种种原因使荧光物质的荧光完全消失的现象。

7、HPLC法在中药制剂分析中,可用于定性、定量及制备性分离。

8、显微定性鉴别法适用于所有的中药制剂。

9、在中药制剂显微鉴别中,原中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特征并不一定作为该制剂的显微鉴别特征。

10、中药制剂的灰分测定主要是检查中药制剂中泥土砂石等无机杂质。

11、在重金属检查中,如介质环境为酸性,则应使用硫代乙酰胺作显色剂。

12、为保证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对于所有的中药制剂都要进行灰分检查。

13、许多固体类中药制剂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水分,而液体制剂又常常以水为溶剂,因此对任何中药制剂来说,水分均不属于杂质。

14、中药制剂的干燥失重测定就是用于检查制剂中的水分。

15、甲苯法测水适用于化学成分受热易分解的中药制剂中水分的测定。

16、生物碱的沉淀反应通常在酸性介质中进行。

17、盐酸镁粉反应时检查中药制剂中是否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8、挥发油是化学组成非常复杂的混合物。

19、我国部颁标准中规定:人工合成牛黄由胆酸、胆红素、胆固醇与无机盐等配合而成。

20、酒剂在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21、单剂量包装的合剂或口服液应作装量差异检查。

22、合剂、口服液的相对密度与溶液中含有可溶性物质的总量有关,它们的相对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质量。

23、液体制剂中所用的防腐剂一般在质量标准中不作限量控制。

24、中药注射剂中的蛋白质可能影响注射剂的稳定性和澄明度,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25、糖衣片应在包衣后检查重量差异。

(二) 名词解释

1、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2.中药制剂分析:

3、一般杂质

4、特殊杂质

5、杂质限量

6、酸性染料比色法

7、绝对保留时间

8、比移值

9、相对密度

10、恒重

11、重金属

12、指纹图谱

(三)填充题

1、等吸收点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定量的依据是:()(以公式形式表示)

2、HPLC分析中,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和()。

3、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极性的不同,HPLC法通常可分为()色谱和()色谱。

4、薄层扫描中,常用的测光方式有()、()和(),其中又以()应用最为广泛。

5、中药制剂定性鉴别主要包括()()和()。

6、对理化鉴别反应的要求是()、()、反应速度快、干扰因素少。

7、薄层板活化的目的是()。

8、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别的常用依据是:()

9、杂质限量的计算公式为()

10、古蔡法是05版中国药典中规定的药品中()限量检查的第一法。

11、理论塔板数的计算公式为(),分离度R的定义式为()。

12、在某黄酮类化合物的甲醇溶液中加入适量2%ZrOCl2的甲醇溶液,若显黄色,说明有();再加入2%的的枸橼酸甲醇溶液.黄色不退,示有(),如黄色减退,加水稀释后转为无色,示无(),但有()。

13、羟基蒽醌类衍生物遇()溶液显红色或其他特殊颜色,此反应称为Borntrager反应,是检识中药制剂中羟基蒽醌存在与否的常用方法之一。

14、在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定量分析中,用得最多的是()法。

15、牛黄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和()。

16、中药制剂中含醇量的测定曾采用蒸馏法,此法操作较费时,准确度也不高。我国药典从1985年版开始改用()法进行有关制剂中含醇量的测定。

17、我国现行药典为()版,共分为三部,一部主要收载(),二部主要收载(),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18、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的目的分别是()、()及()。

19、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法测定;易挥发的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法测定。

20、当黄连与黄芩、大黄、甘草或金银花配伍使用时,黄连中的小檗碱可与黄芩中的______、大黄中的______、甘草中的______、金银花中的______形成难溶于水的沉淀而析出,降低了上述成分在中药制剂中的含量。

21、药材大黄、番泻叶及芦荟中的主要成分均为______类化合物。

22、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分时,用直径为0.25~0.18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为______,柱温______,以______检测器检测,用水峰计算的理论板数应大于______,用乙醇峰计算的理论板数应大于______,水和乙醇两峰的分离度应大于______,将无水乙醇注样______次,水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得大于______。

23、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进入检测器的待测组分的______与检测器的______成正比,这就是定量分析的依据。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浴剂中溶解谱最广的溶剂是:

A水,B石油醚;C氯仿;D乙醇;E环己烷

2.中药制剂分析的取样原则是:

A宜少不宜多;B均匀合理;C宜多不宜少,D随机;E没有特殊要求

3、薄层扫描定量中,内标法的主要优点在于:

A消除展开剂挥发的影响B消除点样量不准的影响C消除薄层板厚薄不均造成的影响

D其线性关系比外标法好E以上都不对

4、回归分析主要用于:

A消除系统误差B减小偶然误差C 克服过失误差D提高分析方法的专属性

E 提高分析方法的重现性

5、薄层扫描定量中已知标准曲线通过零点,在与样品同一块薄层板上,点3个标淮品点(点样量完全一样),根据标准品峰面积平均值与点样量确定标准曲线中的a点,连接a0,即得分析样品时的标准曲线,这叫:

A外标一点法;B外标二点法;C外标三点法;D内标法,E以上都不是。

6、对一些热稳定性或挥发性差的组分,如要进行GC分析,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A萃取法B结晶法C 分解法D 衍生物法E 沉淀法

7、GC法用于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主要适用于:

A含挥发性成分的制剂B含酸类成分的制剂C 含苷类成分的制剂D 含生物碱类成分的制剂E所有制剂

8、薄层板活化的温度和时间是:

A 105-110℃,30min

B 120℃,15min

C 100℃,1hr

D 80℃,2hr

E 150℃,10min

9、GC法或HPLC法用于中药制剂定性鉴别时,定性的依据一般是:

A 峰高

B 峰面积

C 峰形

D 绝对保留时间或相对保留时间

E 以上都不是

10、含皂苷类成分的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为:

A 溶血试验

B 薄层色谱法

C HPLC鉴别

D 泡沫试验

E 化学法显色

11、中药注射剂中,哪种杂质含量过高可引起明显的局部刺激(疼痛),尤其对心肌损害很大:

A 钾离子

B 钙离子

C 钠离子

D 草酸盐

E 蛋白质

12、“TLCS”是指

A.薄层色谱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薄层色谱扫描法

D.气相色谱法

E.质谱法

13. 滴定分析法多用于()

A.微量分析

B.常量分析

C.半微量分析

D.痕量分析

E.定性分析

14、应进行溶化性检查的剂型是()

A.颗粒剂

B.散剂

C.胶囊剂

D.片剂

E.栓剂

15、中药制剂的稳定性是指

A.在规定的条件下,对规定的适应证具有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性能

B.在规定的条件下,用于适应证时,对用药者生命安全的影响程度

C.每个单位产品都符合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要求

D.在生产、流通中形成的价格水平

E.在规定的条件下,保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能力

16、药典附录部分记述的内容不包括

A.制剂通则

B.物理常数测定法

C.色谱、光谱法

D.一般杂质检查法

E.制剂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

17、“易溶”系指

A.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

B.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

C.溶质1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

D.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

E.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

18、称取“2.00g”系指称取量可为

A.1.5~2.5g

B.1.95~2.05g

C.1.995~2.005g

D.1.9995~2.0005g

E.1.90~2.10g

19.称取“2.0g”系指称取量可为

A.1.5~2.5g

B.1.95~2.05g

C.1.995~2.005g

D.1.9995~2.0005g

E.1.90~2.10g

20.称取“2g”系指称取量可为

A.1.5~2.5g

B.1.95~2.05g

C.1.995~2.005g

D.1.9995~2.0005g

E.1.90~2.10g

21.称取“0.1g”系指称取量可为

A.0.06~0.14g

B.0.07~0.13g

C.0.095~0.105

D.0.05~0.15g

E.0.04~0.16g

22、蜜丸中马钱子的毒性成分士的宁的提取方法为

A.用酸性水溶液直接提取

B.用碱性水溶液直接提取

C.样品碱化后用有机溶剂直接提取

D.样品酸化后用有机溶剂直接提取

E.加硅藻土,研匀,干燥后碱化,再用有机溶剂提取

23、可减小分析测定中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进行仪器校准

D.进行分析结果校正

E.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24、可进行显微鉴别的中药制剂是

A.六味地黄丸

B.板蓝根颗粒

C.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

D.大黄流浸膏

E.正骨水

25、含有小檗碱的一组药材为

A.黄连、黄柏

B.川乌、草乌

C.川贝母、浙贝母

D.黄柏、麻黄

E.黄连、马钱子

26、制剂中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鉴别反应为

A.四氢硼钠反应

B.金属盐类的络合反应

C.五氯化锑反应

D.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27、取通关散(处方组成:猪牙皂、鹅不食草、细辛)加水适量,煮沸,滤过,滤液放冷,振摇,产生持久性蜂窝状泡沫,此现象表明制剂中含有

A.黄酮类化合物

B.挥发油

C.蒽醌类化合物

D.皂苷

E.生物碱

28、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含芍药苷的制剂常用

A.硅胶G薄层板

B.硅胶GF254薄层板

C.CMCNa-硅胶H薄层板

D.CMCNa-硅胶G薄层板

E.硅胶HF254薄层板

29、用比重瓶法测定某中药糖浆剂的相对密度时,在装检品入瓶时产生了气泡,会使测定结果

A.偏高

B.偏低

C.正常

D.偏高或偏低

E.没有影响

30、液体中药制剂包括

A.合剂、口服液

B.酒剂、酊剂

C.滴鼻剂、滴眼剂

D.丸剂

E.膏剂

31、药典规定冰硼散中冰片的含量测定采用

A.挥发法

B.萃取法

C.沉淀法

D.滴定法

E.比色法

32、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A.400~760nm

B.200~400nm

C.760~1000nm

D.小于400nm

E.大于1000nm

3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的波长范围是

A.200~1000nm

B.200~400nm

C.760~1000nm

D.400~760nm

E.400~1000nm

34、标准曲线法也称

A.归一化法

B.外标法

C.外标两点法

D.外标一点法

E.内标法

35、在气相色谱法中,要求所有组分都能产生色谱峰的定量方法是

A.外标法

B.工作曲线法

C.内标法

D.归一化法

E.所有方法

36、当供试液中只有待测成分在测定波长下有吸收,其它共存组分无吸收时,采用的参比溶液一般为

A.溶剂参比

B.试剂参比

C.样品参比

D.平行操作参比

E.样品参比与试剂参比均可

37、注射剂的有关物质检查包括

A.重金属、砷盐

B.蛋白质

C.鞣质

D.树脂

E.草酸盐、钾离子

(五)多项选择题

1、中药制剂分析主要包括:

A定性鉴别,B杂质检查;C含量测定;D水分测定;E灰分检查。

2.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溶剂提取法主要包括:

A煎煮法;B渗施法,C回流法;D连续回流提取E浸渍法。

3、透射法和反射法是薄层扫描法中的两种测光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法的灵敏度比透射法低

B反射法中薄层厚度不均匀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比透射法小

C薄层所用的吸附剂和玻璃板能吸收一定波长范围的光,这是透射法的最大缺点

D在用透射法测定时,若扫描光束波长大于300nm时,最好采用石英板

4、影响薄层扫描定量的主要因素是:

A吸附剂的性能及薄层板的质量

B点样操作

C扫描参数

D展开条件以及显色方法

5、中药制剂的理化定性鉴别主要包括:

A 化学反应法

B 微量升华法

C 荧光法

D 光谱法

E 色谱法

6、在对蜜丸进行显微鉴别时,为消除制剂中的蜂蜜对药材细胞和组织的粘结,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A 氢氧化钾法

B 硝铬酸法

C 氯酸钾法

D 加水洗涤-离心法

E 浓硫酸法

7、对于GC以及HPLC定性鉴别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需要对照品或对照药材

B 一般不需要对照品或对照药材

C 除了阳性对照液外,有时还需要阴性对照液

D 制备对照液的方法要与制备样品液的方法完全一样

E 以上都不对

8、在中药制剂荧光定性鉴别中,激发用的紫外光波长常常为:

A 254nm

B 200nm

C 365nm

D 250nm

E 300nm

9、砷盐检查中,在导气管上端塞上一段醋酸铅棉花的目的是:

A 吸收水蒸气并阻挡灰尘的进入

B 吸收砷化氢

C 吸收氯化氢

D 使显色反应以适宜速度进行

E 吸收产生的硫化氢杂质

10、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干燥剂有:

A 变色硅胶

B 五氧化二磷

C 浓硫酸

D 无水氯化钙

E 氯化钾

11、减压干燥法适用于下列药物水分的测定:

A 只含微量水分的药物

B 熔点较低的药物

C 热稳定性差的药物

D 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

E 水分难以挥发的药物

12、下列哪些试剂可作为生物碱沉淀试剂():

A 雷氏铵盐试剂

B 碘化铋钾试剂

C Mandelin试剂

D Gibbs试剂

13、下列哪些中药制剂需按药典规定进行含醇量检查?

A 口服液

B 酒剂

C 酊剂

D 合剂

E 用醇提法制得的软膏剂

14、在对软膏剂进行分析时,为防止基质的干扰,常采用以下方法除去基质:

A 灼烧法

B 过滤或离心法

C 溶剂提取法

D 透析法

E 沉淀法

15、下列制剂中需进行崩解时限检查的是:

A 栓剂

B 片剂

C 大蜜丸

D 滴丸剂

E 蜡丸

16、流动相所采用的溶剂、洗脱剂应符合的条件是()

A.纯度要高

B.与样品及吸附剂不发生化学反应

C.能溶解固定相

D.能溶解样品中各组分

E.粘度小,容易流动

17、不属于注射剂法定质量检查项目的有()

A.pH值

B.乙醇量

C.可见异物D甲醇量E.不溶性微粒

18、中药指纹图谱可用于

A.鉴别中药制剂的真伪

B.鉴别中药材的真伪及产地

C.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

D.确保中药制剂质量的相对一致

E.检查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

19、对酒剂的质量要求是

A.微生物限度应符合标准规定

B.可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C.有效成分含量应符合标准规定

D.乙醇含量应符合标准规定

E.每1L供试品中含甲醇量不得超过0.4g

20、中药中灰分含量的大小,可说明中药的

A.质量

B.含无机杂质的多少

C.有机残渣的高低

D.水分多少

E.油脂量

21、能充当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的是

A.紫外检测器

B.差示折光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D.电化学检测器

E.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22、内标物的选择原则是

A.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

B.其色谱峰的位置应在各待测组分色谱峰中间或与之接近,并与待测组分色谱峰完全分开

C.与样品互溶

D.与待测组分含量接近

E.与待测组分分子量相同

(六)问答题

1.影响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3、在进行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和制定质量标准时,如果处方中主要中药含有黄酮或生物碱类成分,为何常选用这些化合物作为定性、定量分析的对象?

4、为什么必须对中药注射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简述其质量要求。

5、简述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6、写出中药制剂薄层色谱鉴别的操作步骤。如何保证薄层色谱鉴别结果的准确可靠?

7、试分析下述鉴别反应检查的是何种药材?并写出反应原理。

取冰硼散(处方组成:冰片、硼砂、朱砂、玄明粉)0.5g,加水3ml,振摇,加盐酸使成酸性后,滤过,取滤液加氯化钡试液1~2滴,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后,沉淀在盐酸中不溶解。

(七)、计算题

1、某试液用2cm的吸收池测量时,透光率为60%,若用1cm或3cm的吸收池测量时,透光率各为多少?

2、5.11×10-3mol/L芦丁的乙醇溶液(使用1.2cm比色皿)在波长260nm处的吸收度为1.213。

(1)试计算芦丁在波长260nm下的摩尔吸收系数。

(2)已知益心酮片中含有芦丁,取样称重为 2.9652g,提取物用乙醇溶解,转移至100ml 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使用0.5cm的比色皿,在波长260nm处的吸收度为0.686。试计算益心酮片中芦丁(C27H30O16)的含量。

中药炮制学(重要资料)

中药炮制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 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雷公炮炙论》刘宋南北朝以“炮炙”作书名,而在正文中多用“修事”。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正文中设有“修制”专项。 《修事指南》张仲岩清朝以“修事”作书名,而正文中用“炮制”。 3. 三类分类法: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此种分类方法基本能反映出炮制的特点, 但对饮片切制及切制前的洁净和软化处理等未包括其中。) 火制:煅、炮、炙、炒 水制:渍、泡、洗 水火共制:蒸、煮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 4. 制则(定义、举例) 1)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酒制大黄】 2)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资,有资助之意。【盐制知母】 3)相畏为制:指用某种辅料(含药物)来炮制某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生姜制半夏】 4)相恶为制:指炮制时可以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麸炒枳壳、煨木香】 5)相喜为制 5. 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 6. 炮制对重要毒性的影响:炮制对中药的影响是通过炮制消除或降低药物治疗剂量下对人 体的伤害,其主要途径: 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等。 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干漆等。 3)加入具解毒作用的辅料。如:白矾制天南星、半夏等。(可降低毒性的辅料:甘草、生姜、醋、明矾、石灰、黑豆等。) 7. 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如生诃子偏入肺经,长于清金敛肺利咽,用于治疗咽痛失音,肺虚久嗽。煨诃子炮制后使涩敛之性增强,专入大肠经,增强了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老人久泻久痢及脱肛症。 炮制可以调整某些药物的一药多经,使其作用专一。如柴胡、香附等经醋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肝经,更好地治疗肝经疾病。小茴香、益智仁、橘核等经过盐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肾经,能更好地发挥治疗肾经疾病的作用。 第三章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中药化学试题库完整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1.中药化学: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5. 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6.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7.生物活性成分:与机体作用后能起各种效应的物质 二、填空: 1.中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 2. 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和(鉴定)等知识。 三、单选题 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 B ) 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E树胶 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 E ) A 生物碱 B生物碱盐 C 苷 D鞣质 E多糖 3.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醇的成分是( A ) A 树胶 B 苷 C 鞣质 D生物碱盐 E多糖 4.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C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 5.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 A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 6.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B ) A 乙醇 B 乙醚 C 氯仿 D 丙酮/甲醇(1:1)E 甲醇 7.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 A 苯B 乙醚 C 氯仿D石油醚 E 正丁醇 8.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D ) A 苯B 乙醚 C 氯仿D丙酮 E 正丁醇 9.极性最弱的溶剂是( A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 10.亲脂性最弱的溶剂是(C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 四、多选 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 ACDE ) A 苷B苷元C 生物碱盐D鞣质E皂甙 2.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药水提取液中的( BCD ) A树脂B蛋白质C淀粉D 树胶E鞣质 3.属于水溶性成分又是醇溶性成分的是(ABC ) A 苷类B生物碱盐C鞣质D蛋白质 E挥发油 4.从中药水提取液中萃取亲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剂是( ABE ) A苯B氯仿C正丁醇D丙酮 E乙醚 5.毒性较大的溶剂是(ABE ) A氯仿B甲醇C水D乙醇E苯 五、简述 1.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提高,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无效成分的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质和油脂类成分等,现已发现它们具有新的生物活性或药效。 另一方面,某些过去被认为是有效成分的化合物,经研究证明是无效的。如麝香的抗炎有效成分,近年来的实验证实是其所含的多肽而不是过去认为的麝香酮等。 另外,根据临床用途,有效成分也会就成无效成分,如大黄中的蒽醌苷具致泻作用,鞣质具收敛作用。 2. 简述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作用 (1)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2)促进中药药效理论研究的深入; (3)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4)阐明中药炮制的原理。 3.简述中药化学在中医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1)建立和完善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2)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药物质量和临床疗效; (3)研究开发新药、扩大药源; 六、论述 单糖及低聚糖生物碱盐游离生物碱油脂 粘液质苷苷元、树脂蜡 氨基酸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 蛋白质、淀粉水溶性有机酸挥发油 第二章提取分离鉴定的方法与技术 一、概念:

中药鉴定学第十七章

本章学习要点: 1.动物界分类的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及分类的主要依据。 2.中药种类较多的动物门。 3.动物学名的命名。 复习题 【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动物界可划分若干等级,其分类的基本单位是E A.门 B.目 C.科 D.属 E.种 2.除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外,中药种类较多的动物门还有C A.棘皮动物门 B.环节动物门 C.脊索动物门 D.腔肠动物门 E.原生动物门 3.动物与植物命名不同之处在于A A.种内如有亚种时则采用三名法 B.种内如有变种时则采用三名法 C.种内如有亚种时则采用双名法 D.种内如有亚种时则采用四名法 E.以上都不对 【B型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1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A.多孔动物门 B.环节动物门 C.软体动物门

D.节肢动物门 E.脊索动物门 1.蚯蚓、水蛭属于B 2.蜈蚣、斑蝥属于D 3.梅花鹿、林麝属于E 4.石决明、乌贼属于C 【X型题】(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2~5个,少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动物界可划分为哪几个等级ABCDE A.门 B.纲 C.目 D.科 E.属及种 2.动物学的自然分类系统通常以下列哪几项的相似程度为基础AD A.动物形态上 B.动物亲缘关系 C.动物进化 D.动物解剖上 E.化学成分 3.动物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动物ABCDE A.细胞的分化、胚层的形成 B.体节的分化、骨骼的性质 E.体腔的有无、对称的形式 4.下列药用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的有CDE A.石决明 B.蜈蚣 C.蟾酥 D.海马 E.乌梢蛇 【A型题】 1.E 2.C 3.A 【B型题】 1.B 2.D 3.E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及答案

中药制剂分析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 A 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药进行质量分析 B 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 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 D 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 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 A 大多由复方组成B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 C 制剂工艺的复杂性 D 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 A 40-60℃ B 50-60℃ C 60-70℃ D 70-80℃ 4.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 B.含有多种中药材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C. 5.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 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B.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 C.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D.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 6. 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A.光谱分析法B.化学分析法C.色谱分析法D.联用分析法 7. 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沉淀法D.超临界流体萃取 8. 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 A.定性B.鉴别C.综合质量测定D.含量测定 9. 取样的原则() 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 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D.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 10 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 A.抽取样品法B.分层取样法 C 圆锥四分法 D 抽取样品法和分层取样法

二、多选题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 A 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 2.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 A.冷浸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 D.微柱色谱法E.水蒸气蒸馏法 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 A.液—液萃取法B.微柱色谱法C.沉淀法D.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4. 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 C.药用辅料的多样性D.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 E.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 5. 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 A.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 C.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D.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 三、简答题 1. 简述中药制剂的检查包括的主要内容。 答:中药制剂的检查根据其目的意义主要包括制剂通则检查、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2.中药制剂分析的检验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答:中药制剂分析的对象包括制剂中原料、半成品、成品及新药开发研究中的试验样品,其检验程序一般可分为取样、制备供试品、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书写检测报告等。 3.中药对照品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作用如何? 答:由于中药制剂中含有复杂的化学成分,且含量高低差异较大,故用- - 般的化学分析法难以起到满意的测试效果,多采用仪器分析法进行分析,但仪器分析法大多需要用对照品进行随行标准对照分析,其优点是可克服分析条件不稳定而带来的测试误差,应用对照品可从复.杂的混合物中检出欲测定成分,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制备可供定性定量用的对照品,可大大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化的水平。

中药炮制学重点知识(学习相关)

中药炮制学复习总结 一、中药炮制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二、中药炮制学的含义。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三、我国古代三部炮制专著的名称、成书年代及作者 ①《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代雷 ②《炮炙大法》明代缪希雍 ③《修事指南》清代张仲岩 四、炮制的历代称谓。 炮制的历代称谓有炮炙、修治、修事、修制、合和、合药、制药、治制、制造。 五、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①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反制: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 从制: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了仙茅的温肾壮阳作用。 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 ②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酒炒升,姜汁散,醋炒敛,盐水炒则下行 ③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心:童便、朱砂肝:醋、鳖鱼脾胃:姜、米、麦麸、土 肺:蜂蜜、姜汁胃:盐、黑豆汁、羊脂油 ④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毒的概念:①早期的“毒药”通常是药物的总称 ②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 ③后世医药著作中所称“毒”则是具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与现代“毒“的概念是一致的。 六、中药炮制的目的,各举2例说明。 ⑴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生品毒大,外用,水浸、蒸煮后降毒,供内服;巴豆去油制霜,降毒,缓和药性。 ⑵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由寒转温,如生地黄与地黄;由温转凉,如天南星与制南星;缓和药性,如麻黄与蜜麻黄;产生新疗效,如生石膏与煅石膏。 ⑶增强药物疗效。如羊脂炙淫羊藿可以增强补肾壮阳;醋制延胡索可以增强活血止痛。 ⑷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如酒制升提—大黄生用治下焦实热,酒炙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莱菔子—生用升散,涌吐风痰,炒制后主降,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⑸改变药物作用等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醋制入肝,如柴胡、香附醋炙引药入肝;盐制入肾,如小茴香、砂仁盐制引药入肾。 ⑹便于调剂和制剂。体长的药材—紫苏、藿香;个大的药材—葛根、乌药;质地坚硬的药材—羚羊角、珍珠、磁石、自然铜、龟甲、鳖甲。 ⑺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药材常见杂质或非药用部位:根及根茎类—泥沙、杂药、芦头、

中药化学复习题集(含答案版)1

《中药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强心苷; 2. 萜类及挥发油; 3. 苯丙素类化合物; 4. 中性皂苷和酸性皂苷; 5. PH梯度萃取; 6.生物碱 二、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结合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说明每类成分的名称(可多选) A.生物碱、 B.黄酮、 C.香豆素、 D.木脂素、 E.苷类、 F.强心苷、 G.二萜、 H.三萜、 I. 甾体皂苷、 J. 蒽醌、 K. 糖、L:倍半萜。 ( ) ( )

3 ()())() 三、填空:每空0.5 分,共20 分) 1.苷类根据苷键原子的不同可分为:氧 苷、氮苷 硫苷、碳苷。 2.苷键水解的常用方法有:酸水解、酶水解、碱水解、氧化开 环。 3.确定糖与糖之间连接顺序的常用 方法有:缓和水解、酶水 解、MS 法、NMR 法。 4.确定苷键构型的常用方法有:酶水解、 klyne 经验公式计算、 和NMR 法。 5.香豆素类是一类具有苯骈α-吡喃酮结构类型的化合物,萜类是一类具有 结构通式化合物的统称。 6.蒽醌类的酸性强弱顺序为含一COOH.>含两个或两个以上β-OH>含 一个β-OH >含 2 或 2 以上的α-OH>含一个α-OH 能溶解于5%Na2CO3的有含一 个β -OH 。 7.1- 羟基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应该有 2 个峰; 1,4 二羟基的红外 光谱 中羰基应该有 1 个峰。 8.甾体皂苷按照25 位结构的特点可以分为:螺甾烷醇、异螺甾烷 醇、呋甾烷醇、变形螺甾

烷醇 四种结构类型。 9.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根据其C 环氧化程度、 B 环取代位置和 C 环是否环合将黄酮类化合物分成十四类化合物。其中 C 环打开的是查尔酮,B 环取代在 3 位的为异黄酮; 3 位为羟基的为黄酮醇;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花色素;具有手性 的黄酮类为:二氢黄酮醇等。黄酮7,4'上有羟基,因为p-π 共轭的影响下,其酸性最强;而C5 的羟基,因与C4 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故酸性最弱。 10.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较黄酮、黄酮醇在水中溶解度大,是因为前者为非平面型分子而后者为平面型分子。花色素以钅羊盐形式存在,所以易溶于水。 11.羊毛脂甾烷型和达玛烷型属于四环三萜,而齐墩果烷型和乌苏烷型属于五环三萜。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已发现的三萜类化合物,多数为__四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五环 ___ 环;羊毛甾烷型和达玛烷型属于 ____ ,而齐墩果烷和乌苏烷型属于 __ 。 13.挥发油经常由于其组成特点知其为混合物,由于其自身特性保存应该为装入棕色瓶密塞并低温。 14.pH 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蒽醌类化合物时,常采用的碱度顺序依次为5%碳酸氢钠、 5 %碳酸钠、1% 氢氧化钠和5% 氢氧化钠。 14、强心苷根据苷元母核上连接的不饱和内酯环的差异,可将其分为甲型和乙型 两大类。 15.糖的化学检识反应有:Molish 反应、菲林反应和多伦反应等。 16.凡是由甲戊二羟酸聚合衍生的化合物,其分子

中药鉴定学习题集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习题集版权归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学教研室《中药鉴定学》练习题集 一、总论 (一)最佳选择题(A型题):五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中药鉴定学的主要任务是( e) A.研究中药的临床应用 B.研究中药的栽培技术 C.研究中药的采集加工 D.研究中药的运输贮藏 E.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 2.《中国药典》(2000 年版 ) 一部规定,用“干燥”表示(A) A.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 B.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 C.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 D.需短时间干燥的 E.需及时干燥的 3.《新修本草》成书的朝代是( A ) A.唐 B .隋 C.汉 D.宋 E.明 4.《中国药典》(2005 年版 ) 一部规定“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C )A.十分之一 B .百分之一C.千分之一 D .万分之一 E .十万分之一 5.中药鉴定的依据是( E ) A.《中国药典》 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C.《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 D.药厂、医院制定的标准 E.《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 6.纤维素细胞壁的检查常用(A) A.醋酸 B .苏丹Ⅲ试液 C .硫酸 D .氯化锌碘试液 E .间苯三酚 - 盐酸试液 7.下列哪项不是中药鉴定的取样原则( C ) A.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 B. 100/ u1000件,按 5%取样 C.超过 1000件的,按 1%取样 D.不足 5件的,逐件取样

E.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8.中药鉴定取样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用量的( B ) A. 2倍B.3 倍 C.4倍D.5倍E.6倍 9.中药鉴定中留样的保存期至少( C ) A. 3个月B.6个月C. 1 年 D .2 年 E .3年 10.《神农本草经》将收载的药物分为( D ) A.草本、木本两类 B .有毒、无毒两类 C .动物、植物两类 D.上、中、下三品 E .生熟两类 13.《新修本草》著者是( B ) A.陶弘景B.苏敬等 C .陈藏器等D.赵学敏等 E .李时珍等14.烘干法测定水分适用于(B) A.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材 B.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C.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D.各种药材 E.果实类药材 15.《本草纲目》的著者是( C ) A.苏敬 B .陶弘景C.李时珍 D .张仲景 E .赵学敏 16.烘干法测定水分的干燥温度是( C ) A. 60℃ B . 95~100℃ C . 100~ 105℃ D. 105 ~ 110 ℃ E . 110~120℃17.甲苯法测定水分适合于( B ) A.牛膝 B .丁香 C.杜仲 D.党参 E .山药 18.皮类中药的采收期为( E ) A.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 B.秋冬两季各采一次 C.春季和秋季各采一次 D.果实成熟时采一次 E.春末夏初采收 19.不属于“四大怀药”的是( C ) A.牛膝 B .菊花C.元胡 D.地黄 E .山药 20.宁夏的道地药材是( A ) A.枸杞 B .肉苁蓉C.党参 D .大黄 E .当归

中药制剂分析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D A.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 B.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D.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 E.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 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C A.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 B.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 C.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 D.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 E.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体内代谢过程 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B A.制剂工艺的复杂性 B.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C.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 D.多由大复方组成 E.有效成分的单一性 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E A.指导合理用药 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 C.指导检测有毒物质 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 E.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 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A A.70~80℃ B.60~80℃ C.65~85℃ D.50~60℃ E.40~60℃ 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D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 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 C.含有多种中药材 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E.含有多种的同系化合物 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B 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B.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 C.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 D.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 E.中药制剂中的指标性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C A.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疗效可靠 B.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使用安全 C.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D.中药制剂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E.中药制剂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和使用安全 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E 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 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 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 D.对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E.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C A.光谱分析法 B.化学分析法 C.色谱分析法 D.联用分析法 E.电学分析法 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A A.溶剂提取法 B.煎煮法 C.升华法 D.超临界流体萃取 E.沉淀法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E A.定性 B.鉴别 C.检查 D.含量测定 E.综合质量测定 13.取样的原则是 C A.具有一定的数量 B.在效期内取样 C.均匀合理 D.不能被污染 E.包装不能破损 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B A.抽取样品法 B.圆锥四分法 C.稀释法 D.分层取样法 E.抽取样品法和圆锥四分法 15.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 E A.完整、清晰 B.完整、具体 C.真实、具体 D.真实、完整、具体 E.真实、完整、清晰、具体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ABCDE A.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 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 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 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CDE 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有效成分的单一性 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 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 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 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BCE

最新中药化学复习题(含答案)11

函授《中药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强心苷:存在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化合物。 2萜类及挥发油:萜类是指具有(C5H8)n通式以及其含氧和不同饱和程度的衍生物。挥发油也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3苯丙素化合物:苯丙素类是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元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4碱性皂和酸性皂苷:①甾族皂苷,其皂苷配基是螺甾烷的衍生物,多由27个碳原子所组成(如著蓣皂苷)。这类皂苷多存在于百合科和薯蓣科植物中。②三萜皂苷。其皂苷配基是三萜(见萜)的衍生物,大多由30个碳原子组成。三萜皂苷分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这类皂苷多存在于五加科和伞形科等植物中。三萜皂苷又叫酸性皂苷。 5PH梯度萃取:PH梯度萃取法是分离酸性、碱性、两性成分常用的手段。其原理是由于溶剂系统PH变化改变了它们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从而改变了它们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 6生物碱:生物碱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但有的也在存于动物)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 7多糖:多糖是由糖苷键结合的糖链,至少要超过10个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 8鞣质:又称单宁,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9香豆素:学名-苯并吡喃酮,可以看做是顺式邻羟基肉桂酸的内酯,它是大一类存在于植物界中的香豆素化合物的母核。 10中药化学: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药中医基本理论,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它包括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结构测定和必要的结构改造,有效成分的生源途径等。 11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flavone)结构的化合物。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 二、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结合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说明每类成分的名称(可多选) A.生物碱、 B.黄酮、 C.香豆素、 D.木脂素、 E.苷类、 F.强心苷、 G.二萜、 H.三萜、 I.甾体皂苷、J.蒽醌、K.糖、L:倍半萜。 O ( )( )( )

中药鉴定学习题(含答案)

11.同名异物”是中药材中常见的现象,以下中药中有同名异物”现象的是(B )A?五加皮B ?贯众C.西洋参D ?大枣E.红花 14.树皮类中药的采收应该(D) A .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米B,秋冬两季各米一次 C.春季和秋季各采一次 D.春末夏初采收 E.果实成熟时采一次 15.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在干燥前常(C ) A.切片B .干燥C.蒸、煮、烫 D .发汗E.熏硫 16.《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用干燥”表示(B ) A.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 B.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 C.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 D.需短时间干燥的 E.需及时干燥的 18.《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的鉴别”项是指(D ) A .鉴定中药质量优劣的方法B.测定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C.测定中药用水溶性或醇溶性物质的含量 D.鉴定中药真实性的方法 E.对中药的纯度测定的方法 19.《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检查”项是指(B ) A .测定生药真实性的方法B.对生药的安全、有效、均一与纯度进行测定的 方法 C.测定生药主成分的含量D .检查有无杂质E.检查生药各项指标是否药典 规定 20.烘干法测定水分适合于(B ) A .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生药B.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C.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D .适合于各种药材E.适合于果实类生药 21 .烘干法测定水分的干燥温度是(E ) A.95~100°C B . 60T C. 110~120°C D . 105 ?110°C E. 100?105°C 23.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取样原则(C ) A.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B. 100至1000件,按5%取样 C.超过1000件的,按1%取样D .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 E.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24.甲苯法测定中药中水分适用于(C ) A.少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B .不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C.含挥发性成分的中 药 D.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 E.任何中药 25.减压干燥法测定中药中水分适用于(D ) A.少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B .不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C.含挥发性成分的中

中药化学习题集第二章糖与苷 吴立军

第二章糖和苷 一、写出下列糖的Fisher投影式和Haworth投影式 (寡糖只写Haworth投影式) 1.β-D-葡萄吡喃糖 2.α-L-鼠李吡喃糖 3.β-D-甘露吡喃糖 4.α-L-阿拉伯呋喃糖 5.β-D-木吡喃糖 6.β-D-核呋喃糖 7.β-D-半乳吡喃糖8.β-D-果呋喃糖 9.α-L-呋吡喃糖10.β-D-葡萄吡喃糖醛酸11.β-D-半乳吡喃糖醛酸12.新橙皮糖 13.芦丁糖14.蔗糖 15.樱草糖16.麦芽糖 17.槐糖18.海藻糖 19.棉子糖20.槐三糖 投影式如下: 1.β-D-葡萄吡喃糖 2.α-L-鼠李吡喃糖 3.β-D-甘露吡喃糖 4.α-L-阿拉伯呋喃糖 5.β-D-木吡喃糖 6.β-D-核呋喃糖 7.β-D-半乳吡喃糖8.β-D-果呋喃糖

9.α-L-呋吡喃糖10.β-D-葡萄吡喃糖醛酸11. β-D-半乳吡喃糖醛酸12.新橙皮糖 13.芦丁糖14.蔗糖 15.樱草糖

16.麦芽糖 17.槐糖18.海藻糖 19.棉子糖 20.槐三糖

二、名词解释 1. 1C和C1构象式 2.N和A构象式 3.1C4和4C1构象式 4.β构型、α构型 5.D构型、L构型 6.相对构型、绝对构型 7.吡喃型糖、呋喃型糖8.低聚糖、多糖 9.Molish反应10.还原糖、非还原糖 11.乙酰解反应12. 酶解反应 13.β-消除反应14.Smith降解(过碘酸降解)15.苷化位移16.端基碳 17.前手性碳18.Bio-gel P 19.苷化位移中的同五异十其余七 解析: 1、2、3 吡喃型糖在溶液或固体状态时,其优势构象是椅式,以C2、C3、C5、O四个原子构成的平面为准,当C4在面上,C1在面下时,称为4C1,简称为C1式或N式;当C4在面下,C1在面上时,称为1C4,简称为1C式或A式。 4、α、β表示相对构型,当C1-OH和C5(六元氧环糖-吡喃糖)或C4(五元氧环糖-呋喃糖)上的大取代基为同侧的为β型,为异侧的为α型。 5、D、L表示绝对构型,在Haworth式中,看不对称碳原子C5(吡喃糖)或C4(呋喃糖)上大取代基的方向,向上的为D,向下的为L。 6、相对构型:与包含在同一分子实体的任何其他手性中心相关的任何手性中心的构型。 绝对构型:当一个构型式按规定表达一个立体异构体时,若确定的立体异构体的真正构型与构型式所表达的构型相同时,则这种构型式所表示的构型称为绝对构型。 7、呋喃型糖:糖在形成半缩醛或半缩酮时,五元氧环的糖称为呋喃型糖。 吡喃型糖:糖在形成半缩醛或半缩酮时,六元氧环的糖称为吡喃型糖。 8、低聚糖: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称为低聚糖。 多糖: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多糖。 9、Molish反应:糖在浓H2SO4(硫酸)或浓盐酸的作用下脱水形成糠醛及其衍生物与α-萘酚作用形成紫红色复合物,在糖液和浓H2SO4的液面间形成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 10、还原糖: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 非还原糖:不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 11、乙酰解反应:乙酰解所用的试剂是醋酐和酸,反应机制与酸催化水解相似,但进攻的基团是CH3CO+而不是质子,乙酰解反应可以确定糖与糖的连接位置。 12、酶解反应:酶催化水解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专属性高,根据所用酶的特点可确定苷键构型,根据获得的次级苷、低聚糖可推测苷元与糖及糖与糖的连接关系,能够获得原苷元。 13、β-消除反应:在一个有机分子里消去两个原子或者基团的反应。根据两个消去基团的相对位置分类,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称为1,1消除或者α-消除。如果

最新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习题集(1)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习题集(1)A 型题 1.001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 A.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 B.发掘祖国药学遗产 C.中成药的鉴定 D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E.研究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1.002 “本草学”的主要含义是指 A.研究草药的学科 B.古代的药学 C.古代收载草药的书籍 D.古今研究中药的学科 E.中药学 1.003 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1.004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本草原始》 D.《本草经集注》 E.《证类本草》 1.005 最早提出火试和对光照视鉴别药材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 C.陈藏器的《本草拾遗》 D.唐慎微的《证类本草》 E.陈嘉谟的《本草蒙筌》 1.006 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本草蒙筌》 1.007 首次出现图文鉴定中药方法的本草是 A.《本草纲目拾遗》 B.《植物名实图考》 C.《图经本草》 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 1.008 《图经本草》的作者是 A.苏敬 B.苏颂 C.苏轼 D.苏恭 E.苏辙 1.009 我国现存最早的且最完整的本草是 A.《证类本草》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衍义》 1.010 记载药物最多、科学性最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本草著作是 A.《证类本草》 B.《植物名实图考》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神农本草经》 1.011 古代侧重于药材性状鉴别的专著是 A.《植物名实图考》 B.《本草蒙筌》 C.《本草衍义》 D.《本草原始》 E.《图经本草》 1.012 本草书中,最著名的收载药用植物的专著是 A.《救荒本草》 B.《植物名实图考》 C.《图经本草》 D.《神农本草经》 E.《本草纲目》 1.013 中药拉丁名称的一般组成原则是 A.属名+种名(种加词)

2018年10月福建自考03053中药制剂分析试卷和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中药制剂分析试卷 (课程代码03053)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是 A.药用辅料 B.中药材、中药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 C.化学药、生化药品、抗生素 D.生物制品 2.《中国药典》规定,称取“2g”系指称取量可为 A.1.6—2.4 g B.1.5—2.5 g C.1.8—2.2 g D.1.95—2.05 g 3.《英国药典》是英国委员会的正式出版物,是英国制药标准的重要来源,其英文缩写为 A.JP B.USP C.EP D.BP 4.对于热不稳定性样品,提取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浸渍法 B .回流提取法 C.连续回流提取法 D.蒸馏法 5.中药注射剂的pH一般控制在多少之间 A.3.0—5.O B.8.0—10.0 C.4.0—9.0 D.5.0—7.0 6.古蔡氏法检查砷盐时,导气管中装有的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吸收 A.硫化氢 B.砷化氢 C.锑化氢 D.稀硫酸 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皂苷进行含量测定时,因为其无紫外吸收,可以选择的检测器是 A.紫外检测器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检测器 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8.采用单波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中药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时,为了减小误差,其吸光度的读数要求控制在 A.0.1—0.7 B.0.4—0.6 C.0.2—0.8 D.0.3—0.7 9.下列制剂中,需要进行甲醇含量检测的制剂是 A.浸膏 B.流浸膏 C.酒剂 D.合剂 10.对于中药制剂的鉴别,最主要的方法是 A.HPLC B.TLC C.化学反应法 D.UV 11.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系指用化学、物理学等方法对中药制剂含的有关成分进行检测,以

中药炮制学

第一讲讲稿 授课时间:2014-2-24,第1~2节。 教学内容: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点:掌握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炮制的特点和中药炮制学的任务;了解中药炮制学的起源和发展。 二、能力培养:提高阅读本草文献的能力;培养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增强法制意识;强调学科交叉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为中药炮制的概念和特点;中药炮制学的概念和任务。难点为中药炮制的特点:独特性、古老性和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第一节概述 1、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 重点讲解: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的概念。 2、中药炮制的特点 先讲中药使用的特点,再讲中药炮制的特点。 中药使用的特点: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一药多用;需要调剂、制剂;需要炮制。 中药炮制的特点:独特性;古老性:起源、理论体系和生产方式都具古老性;合理性。 3、中药炮制学的任务 紧紧抓住中药炮制学的概念来逐项讲解。 炮制原理;炮制工艺;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发展方向。 二、第二节中药炮制的起源和发展 1、中药炮制的起源: ①中药炮制起源于中药发现和使用的实践,有了中药就有了中药炮制; ②中药炮制的产生与火的利用密切相关; ③中药炮制的产生与饮食相关; ④酒的发明促进了中药炮制的发展。 2、中药炮制的发展:

①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发展和积累阶段,技术出现—随方注脚—专章论述—专著出现—法定技术。(《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新修本草》、《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雷公炮炙论》)。 ②金元时期: 炮制理论的形成阶段,伴随着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中药炮制理论迅速发展。(《药类法象》、《汤液本草》)。生升熟降、生泻熟补等。 ③明清时期: 炮制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总结阶段。(《本草蒙筌》、《本草纲目》、《炮炙大法》、《修事指南》)。 ④现代时期: 振兴和发展时期。管理-生产-教育-科研-著作。

《中药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化学一 A型题: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考生须在5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并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的字母图黑。 第1题不能用于区别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的反应是 A、Legal反应 B、Raymond反应 C、Kedde反应 D、Baljet反应 E、K-K反应正确答案:E 第2题只对游离α-去氧糖呈阳性反应的是 A、K-K反应 B、呫吨氢醇反应 C、过碘酸-对硝基苯胺反应 D、对硝基苯肼反应 E、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 正确答案:A 第3题洋地黄毒苷元的UV最大吸收在 A、270nm B、217~220nm C、295~300nm D、400nm以上 E、320nm 正确答案:B 第4题天然胆汁酸属于 A、甾类化合物 B、萜类化合物 C、芳香酸类化合物 D、生物碱类化合物 E、蛋白质类化合物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 第5题从牛、羊胆汁中提取胆酸时加固体氢氧化钠加热煮沸的目的是 A、增加溶解度 B、除去酸性杂质 C、皂化 D、成盐 E、除去胆红素正确答案:C

第6题 熊胆解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胆酸 B、别胆酸 C、去氧胆酸 D、鹅去氧胆酸 E、熊去氧胆酸正确答案:E 第7题区别蟾酥中的蟾蜍甾二烯类和强心甾烯蟾毒类,可用 A、Liebermann反应 B、Kedde反应 C、K-K反应 D、Rosen-Heimer反应 E、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正确答案:B 第8题区别胆汁酸类和强心甾烯蟾毒类成分,不能用 A、Kedde反应 B、Legal反应 C、Raymond反应 D、Baljet反应 E、Libermann反应正确答案:E 第9题缩合鞣质经酸处理后生成 A、没食子酸 B、逆没食子酸 C、儿茶素 D、鞣红 E、表儿茶素正确答案:D 第10题鞣质具有的理化性质不包括 A、水溶性 B、氧化性 C、与蛋白质生成沉淀 D、与醋酸铅生成沉淀 E、与生物碱生成沉淀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 第11题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有机酸时,宜用 A、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B、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C、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D、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E、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正确答案:C # 第12题绿原酸的结构是 A、3-咖啡酰奎宁酸 B、5-咖啡酰奎宁酸 C、4,5一二咖啡酰奎宁酸 D、3,5一二咖啡

中药鉴定学习题集1

中药鉴定学习题集

1总论 A 型题 1.00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 A.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B.发掘祖国药学遗产C.中成药的鉴定D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E.研究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1.002“本草学”的主要含义是指 A.研究草药的学科B.古代的药学 C.古代收载草药的书籍D.古今研究中药的学科 E.中药学 1.003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 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E.《本草经集注》 1.004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本草原始》 D.《本草经集注》 E.《证类本草》 1.005最早提出火试和对光照视鉴别药材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 C.陈藏器的《本草拾遗》 D.唐慎微的《证类本草》 E.陈嘉谟的《本草蒙筌》 1.006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本草蒙筌》 1.007首次出现图文鉴定中药方法的本草是 A.《本草纲目拾遗》 B.《植物名实图考》 C.《图经本草》 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 1.008《图经本草》的作者是 A.苏敬 B.苏颂 C.苏轼 D.苏恭 E.苏辙 1.009我国现存最早的且最完整的本草是 A.《证类本草》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衍义》 1.010记载药物最多、科学性最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本草著作是 A.《证类本草》 B.《植物名实图考》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神农本草经》 1.011古代侧重于药材性状鉴别的专著是 A.《植物名实图考》 B.《本草蒙筌》 C.《本草衍义》 D.《本草原始》 E.《图经本草》 1.012本草书中,最著名的收载药用植物的专著是 A.《救荒本草》 B.《植物名实图考》 C.《图经本草》 D.《神农本草经》 E.《本草纲目》 1.013中药拉丁名称的一般组成原则是 A.属名+种名(种加词) B.属名+种名+命名人姓氏 C.药用部位名(第一格+药名(第二格) D.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E.药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第一格) 1.014Rhizoma Coptidis的组成是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单项选择: 1.中药制剂分析对象一般不包括 A.原料 B.辅料 C.包装材料 D.成品 2.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一般不包括 A.阐明中医药理论 B.建立分析检测方法 C.制定制剂用原料质量标准 D.制定成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 3.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样品时,溶剂选择的主要原则是 A.无毒原则 B.易挥发原则 C.相似相溶原则 D.价廉原则 1. 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鉴别: A. 用药材提取物制成的制剂 B.用水煎法制成的制剂 C. 含有生药原粉的制剂 D.用蒸馏法制成的制剂 2. 在六味地黄丸的显微鉴别中,不规则分枝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溶化;菌丝无色,直径4~6um 。是( )的特征 A.山药 B.茯苓 C.熟地 D.丹皮 3.在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中,草酸钙簇晶大,直径约60~140um,是( )的特征 A.牛黄 B.大黄 C. 雄黄 D.冰片 E.朱砂 5.应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来鉴别中药制剂的某种成分时,以测定该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的方法 A.最常用 B.最少用 C.不常用 D.一般不用 6. 在TLC法中,涂铺薄层时使用的玻璃板最好是: A.优质平板玻璃 B 普通玻璃 C 有色玻璃 D.毛玻璃 8.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 )的成分是: A.挥发性成分 B.非挥发性成分 C.不能制成衍生物 D.无机成分10.在薄层色谱鉴别中,硅胶薄层板的活化条件是: A.310℃烘30min B. 210℃烘30min C. 105℃烘30min D.50℃烘30min 11.制备薄层板用于中药制剂定性鉴别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将吸附剂1份和水()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