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一般应用题1)

第三讲(一般应用题1)
第三讲(一般应用题1)

领先五年级奥数

第三讲:一般应用题(一)

简析:一般复合应用题往往有两组或以上的数量关系,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示意图、直观演示等手段进行分析。利用已知条件,逐步推出所求题目。

例1.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

链接1.五个同学有同样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16元捐给“希望工程”后,五位同学剩下的钱正好等于原来3人的存款数,原来每人存款多少?

链接2.老师把一批树苗平均分给四个小队栽,当每队栽了6棵时,发现剩下的树苗正好是原来每队分得的棵数。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例2.光华机械厂加工2100个零件,计划平均每天加工75个,6天后改进了技术,平均每天加工150个,这样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链接1.一个化肥厂要生产10800吨化肥,原计划25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08吨。这样可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链接2.小欣读一本书,他每天读12页,8天读了全书的一半。此后他每天比原来多读4页。读完这本书一共用了多少天?

例3.甲乙二人加工零件。甲比乙每天多加工6个零件,乙中途停了15天没有加工。40天后,乙所加工的零件个数正好是甲的一半。这时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链接3.甲乙二人加工一批帽子,甲每天比乙多加工10个。途中乙因事休息了5天,20天后,甲加工的帽子正好是乙加工的2倍,这时两人各加工帽子多少个?

链接3.甲乙两人承包一项工程,共得工资1120元,已知甲工作了10天,乙工作了12天,且甲5天的工资和乙4天的工资同样多。求甲乙每天各分得工资多少元?

例4.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80个,正好如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实际每天加工100个,这样,不仅提前4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00个。他们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

链接4.某车间按计划每天应加工5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56个零件。这样,不仅提前3天完成计划加工零件的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20个零件。这个车间实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链接4.食堂准备了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0.8吨,实际每天比原计划节约0.1吨,这样比原计划多烧了2天。这批煤一共有多少吨?

初中数学应用题归纳总结完整版

初中数学应用题归纳 列出方程(组) 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审题: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 2找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或几个)相等关系 3设未知数:据找出的相等关系选择直接或间接设置未知数 4列方程(组):根据确立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5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 6检验:针对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 7作答:包括单位名称在内进行完整的答语。 一,行程问题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流水问题: 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二、利润问题 现价=原价*折扣率折扣价=现价/原价*100% 每件商品的利润=售价-进货价=利润率*进价 毛利润=销售额-费用 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100% 标价=售价=现价 进价=售价-利润售价=利润+进价 三、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 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 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税率=应纳数额/总收入*100% 本息和=本金+利息 税后利息=本金*存期*利率*(1- 税率)

税后利息=利息*税率利率-利息/存期/本金/*100% 利率的换算: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换算关系是: 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 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 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 使用利率要注意与存期相一致。 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四、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五、增长率问题 若平均增长(下降)数百分率为x,增长(或下降)前的是a,增长(或下降)次后的量是b,则它们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a(1+x)n =b或a(1-x) =bn 六工程问题 工作效率=总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总工作量/工作效率 七赛事,票价问题

第7讲 一般应用题

第7讲一般应用题(一) 一、知识要点 一般复合应用题往往是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有的已知条件是间接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叙述的方式和顺序也比较多样。因此,一般应用题没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可循。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示意图、直观演示手段帮助分析。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出所求问题(综合法);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出必须的两个条件(分析法)。在实际解时,可以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 二、精讲精练 【例题1】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 【思路导航】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6个班共选16×6=96(人)。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那么,96人就相当于原来(6-4)个班人人数,所以,原来每班96÷2=48(人)。 练习1: 1.五个同学有同样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16元捐给“希望工程”后,五位同学剩下的钱正好等于原来3人的存款数。原来每人存款多少? 2.把一堆货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运,当每个小组都运了68箱时,正好运走了这堆货物的一半。这堆货物一共有多少箱? 3.老师把一批树苗平均分给四个小队栽,当每队栽了6棵时,发现剩下的树苗正好是原来每队分得的棵数。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例题2】某车间按计划每天应加工5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56个零件。这样,不仅提前3天完成原计划加工零件的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20个零件。这个车间实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思路导航】如果按原计划的天数加工,加工的零件就会比原计划多56×3+120=288(个)。为什么会多加工288个呢?是因为每天多加工了56-50=6(个)。因此,原计划加工的天数是288÷6=48(天),实际加工了50×48+120=1520(个)零件。 练习2:

最新五年级奥数——一般应用题

第九讲一般应用题(第1课时) 例1、商店运来7袋水果糖,从每袋中取出16千克后,余下的水果糖恰好等于原来3袋水果糖的质量,原来一袋水果糖重多少千克? 练习1、两个和尚来到山下的小河旁,他们在绳子上系着一个大瓶子,先把水从河里提上来,然后再倒进空桶里,倒进5瓶水以后,连桶共重35千克,倒进8瓶水后,连桶共重50千克,一瓶水有多重?空桶有多重? 练习2、第7周举一反三1第3题。 例2、修一条长7.2千米的水渠,计划15天完工,由于采用先进设备,结果提前3天就完成了全部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渠多少千米? 练习3、工程队修一段公路,原计划每天修3.2千米,15天完成,实际每天多修0.8千米,可提前几天修完? 练习4、第7周举一反三2第3题。 例3、甲、乙两组加工一批零件,甲组每天比乙组多加工100个,中途乙组因事停工了5天,20天后,甲加工的零件个数正好是乙组加工的2倍。这时,两组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练习5、第7周举一反三3第2题。

练习6、第7周举一反三3第3题。 例4、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10小时到达,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15千米,行了8小时后,发现已超过乙地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练习7、亮亮买了一批纸,订了一本练习册后还剩下30张纸,计划30天用完。25天后,用完了练习册又10张纸,这本练习册有多少张纸? 练习8、第7周举一反三5第1题。 作业: 1、每千克菜油5.5元,一桶菜油连桶重23千克,卖出一半油后,连桶还重14千克。这桶菜油能买多少钱? 2、小明看一本书,计划8天看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少看了4页,这样,用10天才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3、有面值分别为拾元、伍元、贰元的人民币27张,共108元。拾元的张数比伍元的张数少7张。那么,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第十讲一般应用题(第2课时)

一般应用题

一般应用题 一般应用题没有固定的结构,也没有解题规律可循,完全要依赖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的线索。 要点:从条件入手?从问题入? 从条件入手分析时,要随时注意题目的问题 从问题入手分析时,要随时注意题目的已知条件。 例题如下: 某五金厂一车间要生产1100个零件,已经生产了5天,平均每天生产130个。剩下的如果平均每天生产150个,还需几天完成? 思路分析: 已知“已经生产了5天,平均每天生产130个”,就可以求出已经生产的个数。 已知“要生产1100个机器零件”和已经生产的个数,已知“剩下的平均每天生产150个”,就可以求出还需几天完成。 典型应用题 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中,有的题目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因而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这样的应用题通常称为典型应用题。 (一)求平均数应用题 解答求平均数问题的规律是:总数量÷对应总份数=平均数 注:在这类应用题中,我们要抓住的是对应,可根据总数量来划分成不同的子数量,再一一地根据子数量找出各自的份数,最终得出对应关系。 例题一如下: 一台碾米机,上午4小时碾米1360千克,下午3小时碾米1096千克,这天平均每小时碾米约多少千克? 思路分析: 要求这天平均每小时碾米约多少千克,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这一天总共碾了多少米?(一天包括上午、下午)。 2、这一天总共工作了多少小时?(上午的4小时,下午的3小时)。 3、这一天的总数量是多少?这一天的总份数是多少?(从而找出了对应关系,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二)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的题目结构是: 题目的前部分是已知条件,是一组相关联的量; 题目的后半部分是问题,也是一组相关联的量,其中有一个量是未知的。 解题规律是,先求出单一的量,然后再根据问题,或求单一量的几倍是多少,或求有几个单一量。 例题如下: 6台拖拉机4小时耕地300亩,照这样计数,8台拖拉机7小时可耕地多少亩? 思路分析: 先求出单一量,即1台拖拉机1小时耕地的亩数,再求8台拖拉机7小时耕地的亩数。 (三)相遇问题 指两运动物体从两地以不同的速度作相向运动。 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是: 1、相遇时间=相隔距离(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和。 例题如下:两地相距500米,小红和小明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小红每分钟行60米,小明每分钟行65米,几分钟相遇? 2、相隔距离(两物体运动时)=速度之和×相遇时间 例题如下: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10小时后在途中相遇。已知货车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客车每小时的速度比货车快20﹪,求甲乙相距多少千米? 3、甲速=相隔距离(两个物体运动时)÷相遇时间-乙速

一般应应用题

一般应应用题 1. 甲乙两辆卡车运煤,乙车运了8次,甲车运了5次,甲车每次比乙车多运1.6吨。结算时,甲车比乙车少运10吨,求乙车每次运几吨? 2. 10000米的越野赛跑,当第一名到达终点时,第二名距离终点还有2000米,第三名距离第二名也是2000米,问当第二名到达终点时,第三名距离终点还有多少米? 3. 甲乙两位师傅共同做一批机器零件,共用24天完成了任务。在这24天之内乙请假9天,于是,乙所完成的零件数恰好是甲的一半。又知甲每天比乙多做6个。求这批零件的总数是多少个? 4. 张师傅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工厂上班,如果每小时行8千米,则迟到5分钟,如果每小时行9.6千米,则可早到10分钟,张师傅家离工厂有多少千米? 5. 小玉从小静那里借来一本故事书,每天看5页,7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以后每天多看2页,正好在借期看完。这本书的借期是多少天? 算数平均数问题 1. 甲、乙、丙三个学生各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同样规格的练习本。买来之后,甲和乙比丙多要6本,因此,甲和乙分别给丙人民币0.96元。求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多少? 2. 有8个数,最小的是11,从第二个数起,每个数都比它的前一个数多5,求这8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3. 有三块菜地,第一块4亩,共产菜2440千克,第二块2.5亩,每亩产菜524千克,第三块1.5亩,每亩产菜632千克。求这三块地的平均产量? 4.小明从山脚到山顶,平均分钟走10米,他又原路返回,每分钟走15米。求他往返的平均速度。 相遇及追及问题 1. 从甲站向乙站开出一列快车,速度为每小时62千米,经过1小时后,又从甲站向乙站开出一列慢车,速度为每小时55千米,当快车到达乙站时,慢车还离乙站195千米,求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 甲乙两港相距440千米,早上6点一只货船从甲港开往乙港,下午1点一只客船从乙港开往甲港。到下午9点两船相遇,货船每小时行驶16千米,求客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 邮车与运货卡车同时由甲镇开往乙镇。邮车每小时行46千米,货车每小时行32千米。邮车到达乙镇时,因装卸邮件停留30分钟后立即返回甲镇,在返回的途中与货车相遇。两车从出发到相遇经过5小时30分。求两车相遇时离乙镇多少千米? 4. 一列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1小时候,离甲地40千米。这时快车从乙地开往甲地,快车开出2小时30分钟后,两车相遇。已知甲乙两地相距265千米。求快车的速度。 5. 兄弟二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从家道学校距离1400米。哥哥骑自行车每分钟行进200米,弟弟步行每分钟行80米。在行进中弟弟与刚到学校就立即返回来的哥哥相遇。从出发到相遇,弟弟走了几分钟?相遇处距学校多少米? 6. 一辆汽车从甲地道乙地。如果每小时行驶45千米,就要延误0.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驶50千米,就可提前1.5小时到达。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及原计划行驶的时间。 7.甲、乙二人骑自行车同时从学校出发,同方向前进。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0千米。出发半小时后,甲因事又返回学校,到学校后又耽误了1小时,然后动身追乙,求几小时可追上乙?27. 学生的自行车队出发10分钟后,学校的通讯员骑摩托车去追他们传达命令。在距离出发地点6千米处追上了自行车队。然后通讯员立即返回出发点,到原出发点后又立即返回去追自行车队传达命令。当通讯员再追上自行车队时恰好距离原出发点12千米。求自行车队和摩托车每分钟各行多少千米?8. 某部队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夜行军,在队尾的首长让通讯员以3倍于行军的速度,将一命令传到部队的排头,并立即返回队尾。已知通讯员从出发到返回队尾共用了9分钟,求行军部队队列的长是多少米? 和倍、差倍及和差问题 1. 有两袋大米,甲袋比乙袋少13千克,如果再从甲袋往乙袋里倒入6千克,这时甲袋的米相当于乙袋的一半,求两袋米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2. 哥哥和弟弟两人3年后共24岁,今年弟弟的年龄恰好与哥哥、弟弟两人的年岁差相等。问哥哥和弟弟今年各多少岁? 3. 一种盐水是用盐和水按照1:9配成的。要配制这种盐水90千克,需要盐多少千克? 4.甲、乙两个仓库共有化肥44吨,如果从甲仓库运出 5.2吨,往乙仓库运进2.8吨,那么甲、乙两仓库中的化肥量正好相等,求甲、乙两仓库各有化肥多少吨?5甲乙两人共存人民币1790元,甲取出540元后,乙的钱数比甲的3倍还多50元,求甲乙二人原来各储蓄多少元? 6.六一班学生种的向日葵是蓖麻的3倍,又知向日葵比蓖麻多84棵。求向日葵、蓖麻各种多少棵?7计划将一条长108米的绳子剪成两段,长的一段比短的一段多18米,问剪成两段的绳子各是多少米?8.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795,甲数是乙数的2倍多40,乙数是丙数的2倍多30。求三个数各是多少?9. 两仓库共存棉花4030包,后来从第一仓库运出300包,往第二仓库运进270包,结果第一仓库的棉花还比第二仓库多100包,两仓库原有棉花多少包?10. 买来8支圆珠笔、5支钢笔共需31.5元,已知每支钢笔比每支圆珠笔贵2.4元,求每支钢笔、每支圆珠笔各多少钱?11甲水池里有水3000立方米,乙水池里有水1200立方米,现在从甲水池往乙水池里引水,流速为每分钟50立方米,求多少分钟后,乙水池里的水是甲水池的2倍?12.父亲现年43岁,儿子现年13岁。问几年以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13.甲油库原存油量是乙油库的6倍,若两油库各增加60吨油后,则甲库的存量是乙库的3倍。求两油库原存量各多少吨?14.学校有甲乙两个体育小组,甲乙两组人数的比是8:3,如果从甲组调10人去乙组,则两组人数相等。求甲乙组各多少人?15.甲乙丙丁4个自然数,依次少16.,已知甲数是丁数的3倍。求这4个数各是多少?

五年级奥数一般应用题1

第7周 一般应用题(一) 例1 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 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 1,五个同学有同样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16元捐给“希望工程”后,五位同学剩下的钱正好等于原来3人的存款数。原来每人存款多少? 2,把一堆货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运,当每个小组都运了68箱时,正好运走了这堆货物的一半。这堆货物一共有多少箱? 3,老师把一批树苗平均分给四个小队栽,当每队栽了6棵时,发现剩下的树苗正好是原来每队分得的棵数。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例2 某车间按计划每天应加工5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56个零件。这样,不仅提前3天完成原计划加工零件的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20个零件。这个车间实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40千米,实际每小时多行了10千米,这样比原计划提前2小时到达了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小明骑车上学,原计划每分钟行200米,正好准时到达学校,有一天因下雨,他每分钟只能行120米,结果迟到了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3,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80个,正好按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实际每天加工100个,这样,不仅提前4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00个。他们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

例3 甲、乙二人加工零件。甲比乙每天多加工6个零件,乙中途停了15天没有加工。40天后,乙所加工的零件个数正好是甲的一半。这时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1,甲、乙二人加工帽子,甲每天比乙多加工10个。途中乙因事休息了5天,20天后,甲加工的帽子正好是乙加工的2倍,这时两人各加工帽子多少个?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20千米。途中乙因修车用了2小时,6小时后甲车到达两地中点,而乙车才行了甲车 所行路程的一半。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承包一项工程,共得工资1120元。已知甲工作了10天,乙工作了12天,且甲5天的工资和乙4天的工资同样多。求甲、乙每天各分得工资多少元? 例4 服装厂加工一批上衣,原计划20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60件,照这样做了15天,就超过原计划件数350件。原计划加工上衣多少件? 1,用汽车运一堆煤,原计划8小时运完。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运1.5吨,这样运了6小时就比原计划多运了3吨。原计划8小时运多少吨煤? 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10小时到达。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15千米,行了8小时后,发现已超过乙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小明看一本书,原计划8天看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少看了4页。这样,用10天才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一一般应用题

一、一般应用题 [复习目标] 1、熟练地解答简单应用题,能根据题目意思说出数量关系式。明确算理。 2、能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两种解法解答一般应用题,理解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会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来分析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知识回顾] 1、简单应用题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数量关系,只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但它是解答所有应用题的基础。(1)求两数的和 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知道两个部分数,求总数;另一种是已知一个数是多少,还知道另一个数比它多多少,求另一个数。 (2)求两个数的差 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它是加法的逆运算。有三种情况:一是已知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中一个数是多少,求另一个数;二是已知两数分别是多少,求其中一数比另一数多(或少)多少;三是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比它少多少,求另一个数(较小数),都是用减法计算。 (3)求两数的积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种是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是多少,求总数;另一种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4)求两个数的商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一种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另一种是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前者称为“等分除法” ,后者称为“包含除法” 。 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以概括为: 每份数X份数=总数 总数*份数=每分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2、一般复合应用题复合应用题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就是用两步或两步以上的运算进行解答的应用题。其实,复合应用题是由几个简单应用题组合成的,所以解答复合应用题是以简单应用题为基础的。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复合应用题分解成几个简单应用题。解题步骤如下:(1)弄清题意,找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据此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4)检验并写出答案。 [试题分析] [例1]我校在开展“手拉手”活动中,去年“六、一”仅五(1)班61 人就给琼江小学捐款111.52 元,平均每人捐款约多少元? 分析:就是把111.52元平均分成61份, 求每份是多少。在计算时,发现111.52除以61不能除尽,因为钱的最小使用单位是”分”所以应保留两位小数。 111.52- 61" 1.83 (元) 答:平均每人捐款约1.83元。 [例2]红星自行车厂原计划30天生产自行车2000辆,前20天每天生产了60 辆,要按时完成 任务,后10 天平均每天生产多少辆? 分析:根据“前20天每天生产了60 辆”,就可以求出已经生产了多少辆,再根据“计划生产2000辆”就可以求出还要生产多少辆,最后求出后10 天平均每天生产多少辆。列综合算式计算: (2000- 60X 20)十10 =(2000- 1200)十10 =800^10 =80(辆) 答:后1 0天平均每天生产80辆。

一般应用题(三)

案例导入:甲、乙两个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思路分析】 练习: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进行技术改造后,1号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炉每月节约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 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共生产多少个零件?

3、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原计划两队每天共挖100米,实际甲队因有人请假,每天比计划少15米,而乙队由于增加了人,每天挖的是原计划的2倍,这样两队每天一共挖150米。求两队原计划每天各挖多少米? 例1: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求竹竿的长。 【思路分析】 练习:1、有一根竹竿,截去了一半多10厘米,剩下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

2、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4倍少10厘米,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 3、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4倍,这两根电线原来各长多少米? 例2:将一根铁丝截成15段。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每段长8米的总长度比每段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 【思路分析】

一般应用题1

三年级思维训练 一般应用题1 学校姓名 专题简析: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学好应用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题意,掌握数量关系,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出所求的问题,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到必需的条件。在实际解答时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有时借助线段图来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就更容易了。. 例题1刺猬和松鼠共采了88个坚果。刺猬每天采2个,它采了8天;松鼠采了9天,松鼠每天采几个? 练习一答 1.修路队准备用一周的时间修一条1 千米的公路,前四天每天修85米。要按期完成任务,后三天每天要修多少米? 2.卡利雅和萱萱两人一共做了200个小星星。卡利雅每小时做8个。做了15小时;萱萱每小时做10个,那么萱萱做了多少小时? 3.小英看一本总页数为150页的书,在第二周结束时她发现剩下的页数正好等于她第一周看的页数。已知小英第二周看了24页。请问她第一周看了多少页? 例题2用一批纸装订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6页,可装订400本。如果每本20页,可以少装订多少本? 练习二 1.水果市场要将一些水果装箱,如果每箱10千克,可装30箱。如果每箱15千克,可少装多少箱? 2.同一批纸装订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6页,可装订400本。如果每本多装订9页,则少装订多少本? 3.服装厂有一些布料加工窗帘,如果把窗帘做成3米长,可做140幅。如果每幅窗帘做成2米长,则可多做多少幅? 例题3李师傅原计划6小时加工零件480个,实际2小时加工192个。照这样的效率,可以提前几小时完成? 练习三 1.王奶奶计划10小时做纸盒400个,实际3小时已加工150个。照这样的效率,可以提前几小时完成?

第7周一般应用题(一)

第7周一般应用题(一) 专题简析: 一般复合应用题往往是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有的已知条件是间接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叙述的方式和顺序也比较多样。因此,一般应用题没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可循。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示意图、直观演示手段帮助分析。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出所求问题(综合法);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出必须的两个条件(分析法)。在实际解时,可以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例1 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6个班共选16×6=96(人)。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那么,96人就相当于原来(6-4)个班人人数,所以,原来每班96÷2=48(人)。 练习一 1,五个同学有同样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16元捐给“希望工程”后,五位同学剩下的钱正好等于原来3人的存款数。原来每人存款多少?2,把一堆货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运,当每个小组都运了68箱时,正好运走了这堆货物的一半。这堆货物一共有多少箱? 3,老师把一批树苗平均分给四个小队栽,当每队栽了6棵时,发现剩下的树苗正好是原来每队分得的棵数。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例2 某车间按计划每天应加工5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56个零件。这样,不仅提前3天完成原计划加工零件的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20个零件。这个车间实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分析如果按原计划的天数加工,加工的零件就会比原计划多56×3+120=288(个)。为什么会多加工288个呢?是因为每天多加工了56-50=6(个)。因此,原计划加工的天数是288÷6=48(天),实际加工了50×48+120=1520(个)零件。 练习二 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40千米,实际每小时多行了10千米,这样比原计划提前2小时到达了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小明骑车上学,原计划每分钟行200米,正好准时到达学校,有一天因下雨,他每分钟只能行120米,结果迟到了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3,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80个,正好按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实际每天加工100个,这样,不仅提前4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00个。他们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

有关一般的应用题

有关一般的应用题 一般应用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47--48页。 教学目标: 1、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一般应用题; 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学习指导: 应用题解答的关键步骤,是分析数量关系和线段图比较。线段图比较直观,可以 把一道应用题的条件、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清晰地反映出来。画线段图既是 一个审题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过程,线段图画正确了,应用题 的数量关系也就清楚了。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也随之而出,问题迎刃而解。 学习重点、难点: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网上连接电子信箱出示画面)服装工厂的工人正忙碌地生产着衣服。一个工厂的 生产必须制订一定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对计划的完成 情况进行计算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帮这个工厂的计划生产完成情况计算一下:(出 示简单的应用题) 1、根据线段图口头列式。 (1)服装厂计划做一批衣服,平均每天做75套,5天做多少套? ?套 每天做75套 (2)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375套,剩下的要3天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计划做660套 已经做了375套平均每天做?套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亮出目标。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7页第一、二行。 提问:谁能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投影) 2、板书课题:一般应用题(一)

3、教学例1。出示例题。 (同学们:如果我把练习(2)中“已经做了375套”换成“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 天做75套。就得到我们今天学习的例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7页,一起阅读例1。” 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3天做完。 平均每天做多套? (阅读后,请带着“你是按照怎样的步骤去完成例1的解答的呢?”这个问题去自 学课本47页和48页)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理解题意; 2、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3、列式计算; 4、检验,写出答案。 ⑴审题,弄清题意。(板书) 想一想(A) A、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理解题意呢? 答: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帮助理解题意: 一种是摘录条件和问题。 另一种是线段图: 计划做660套衣服 前5天做好的后3天要做的.

一般应用题

一般应用题

一般应用题 例1 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 做一做: 1,五个同学有同样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16元捐给“希望工程”后,五位同学剩下的钱正好等于原来3人的存款数。原来每人存款多少 2,把一堆货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运,当每个小组都运了68箱时,正好运走了这堆货物的一半。这堆货物一共有多少箱 3,老师把一批树苗平均分给四个小队栽,当每队栽了6棵时,发现剩下的树苗正好是原来每队分得的棵数。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例2 某车间按计划每天应加工5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56个零件。这样,不仅提前3天完成原计划加工零件的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20个零件。这个车间实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做一做: 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40千米,实际每小时多行了10千米,这样比原计划提前2小时到达了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小明骑车上学,原计划每分钟行200米,正好准时到达学校,有一天因下雨,他每分钟只能行120米,结果迟到了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3,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80个,正好按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实际每天加工100个,这样,不仅提前4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00个。他们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 例3 甲、乙二人加工零件。甲比乙每天多加工6个零件,乙中途停了15天没有加工。40天后,乙所加工的零件个数正好是甲的一半。这时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做一做: 1,甲、乙二人加工一批帽子,甲每天比乙多加工10个。途中乙因事休息了5天,20天后,甲加工的帽子正好是乙加工的2倍,这时两人各加工帽子多少个 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20千米。途中乙因修车用了2小时,6小时后甲车到达两地中点,而乙车才行了甲车所行路程的一半。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承包一项工程,共得工资1120元。已知甲工作了10天,乙工作了12天,且甲5天的工资和乙4天的工资同样多。求甲、乙每天各分得工资多少元

五年级奥数一般应用题

第9周一般应用题(三) 例1 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练习一 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进行技术改造后,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 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3,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原计划两队每天共挖100米,实际甲队因有人请假,每天比计划少挖15米,而乙队由于增加了人,每天挖的是原计划的2倍,这样两队每天一共挖了150米。求两队原计划每天各挖多少米?

例2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求竹竿的长。 练习二 1,有一根铁丝,截去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 2,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4倍少10厘米。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 3,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4倍。两根电线原来各长多少米?

例3 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 练习三 1,某人过一个小山坡共用了20分钟,他上坡每分钟走80米,下坡每分钟走102米。上坡路比下坡路少38米。这段小坡路全长多少米? 2,食堂里买来15袋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10千克。已知买回的大米比面粉多165千克,求买回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 3,老师买回两种笔共16支奖给三好学生,其中铅笔每支0.4元,圆珠笔每支1.2元,买圆珠笔比买铅笔共多用了1.6元。求买这些笔共用去多少钱?

一般应用题-(一)

一般应用题 例1 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 做一做: 1,五个同学有同样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16元捐给“希望工程”后,五位同学剩下的钱正好等于原来3人的存款数。原来每人存款多少? 2,把一堆货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运,当每个小组都运了68箱时,正好运走了这堆货物的一半。这堆货物一共有多少箱? 3,老师把一批树苗平均分给四个小队栽,当每队栽了6棵时,发现剩下的树苗正好是原来每队分得的棵数。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例2 某车间按计划每天应加工5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56个零件。这样,不仅提前3天完成原计划加工零件的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20个零件。这个车间实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做一做: 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40千米,实际每小时多行了10千米,这样比原计划提前2小时到达了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小明骑车上学,原计划每分钟行200米,正好准时到达学校,有一天因下雨,他每分钟只能行120米,结果迟到了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3,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80个,正好按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实际每天加工100个,这样,不仅提前4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00个。他们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 例3 甲、乙二人加工零件。甲比乙每天多加工6个零件,乙中途停了15天没有加工。40天后,乙所加工的零件个数正好是甲的一半。这时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做一做: 1,甲、乙二人加工一批帽子,甲每天比乙多加工10个。途中乙因事休息了5天,20天后,甲加工的帽子正好是乙加工的2倍,这时两人各加工帽子多少个? 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20千米。途中乙因修车用了2小时,6小时后甲车到达两地中点,而乙车才行了甲车所行路程的一半。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承包一项工程,共得工资1120元。已知甲工作了10天,乙工作了12天,且甲5天的工资和乙4天的工资同样多。求甲、乙每天各分得工资多少元? 例4 服装厂要加工一批上衣,原计划20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60件,照这样做了15天,就超过原计划件数350件。原计划加工上衣多少件?

数学教案-一般应用题

数学教案-一般应用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47--48页。 教学目标: 1、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一般应用题; 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学习指导: 应用题解答的关键步骤,是分析数量关系和线段图比较。线段图比较直观,可以 把一道应用题的条件、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清晰地反映出来。画线段图既是 一个审题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过程,线段图画正确了,应用题 的数量关系也就清楚了。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也随之而出,问题迎刃而解。 学习重点、难点: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网上连接电子信箱出示画面)服装工厂的工人正忙碌地生产着衣服。一个工厂的 生产必须制订一定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生产。

在生产过程当中还需要对计划的完成 情况进行计算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帮这个工厂的计划生产完成情况计算一下:(出 示简单的应用题) 1、根据线段图口头列式。 (1)服装厂计划做一批衣服,平均每天做75套,5天做多少套? ?套每天做75套 (2)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375套,剩下的要3天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计划做660套已经做了375套平均每天做?套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亮出目标。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7页第一、二行。 提问:谁能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投影) 2、板书课题:一般应用题(一) 3、教学例1。出示例题。 (同学们:如果我把练习(2)中“已经做了375套”换成“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 天做75套。就得到我们今天学习的例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7页,一起阅读例1。”

1一般应用题

第一期一般应用题 班级()姓名() 1、五(1)班全体同学每人带2个不同的水果去慰问解放军叔叔,全班共带了三种水果,其中苹果40个,梨32个,桔子26个。那么,带梨和桔子的有多少个同学? 2、工程队要铺设一段地下排水管道,用长管子需要25根,用短管子需要35根。已知两种管子长度相差2米,这段排水管道长多少米? 3、春游时小明和小军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了6个面包,中午发现小红没有带食品,结果三人平均分了这些面包,而小红分别给了小明和小军各2.2元钱。每个面包多少元? 4、生产一批零件,甲单独生产要用6小时,乙单独生产要用8小时。如果甲每小时比乙多生产10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一班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每组6人。玩了一会儿,他们觉得每组人数太少便重新分组,正好每组9人,这样比原来减少了2组。参加游戏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 5、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经过10小时到达了B地,比乙多用了4小时。已知二人的速度差是每小时5千米,求甲、乙二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6、甲和乙拿出同样多的钱买相同的铅笔若干支,分铅笔时,甲拿了13支,乙拿了7支,因此,甲又给了乙6角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7、春游时小明和小军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了6个面包,中午发现小红没有带食品,结果三人平均分了这些面包,而小红分别给了小明和小军各2.2元钱。每个面包多少元? 8、“六一”儿童节时同学们做纸花,小华买来了7张红纸,小英买来了和红纸同样价格的5张黄纸。老师把这些纸平均分给了小华、小英和另外两名同学,结果另外两名同学共付给老师9元钱。老师把9元钱怎样分给小华和小英? 9、某班有60人,其中42人会游泳,46人会骑车,50人会溜冰,55人会打乒乓球。可以肯定至少有多少人四项都会? 10、五名选手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共得404分,每人得分互不相同,并且都是整数。如果最高分是90分,那么得分最少的选手至少得多少分?

五年级奥数一般应用题

第9周 一般应用题(三) 例1 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进行技术改造后,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 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3,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原计划两队每天共挖100米,实际甲队因有人请假,每天比计划少挖15米,而乙队由于增加了人,每天挖的是原计划的2倍,这样两队每天一共挖了150米。求两队原计划每天各挖多少米? 例2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求竹竿的长。 1,有一根铁丝,截去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 2,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4倍少10厘米。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

3,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4倍。两根电线原来各长多少米? 例3 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 1,某人过一个小山坡共用了20分钟,他上坡每分钟走80米,下坡每分钟走102米。上坡路比下坡路少220米。这段小坡路全长多少米? 2,食堂里买来15袋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10千克。已知买回的大米比面粉多165千克,求买回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3,老师买回两种笔共16支奖给三好学生,其中铅笔每支0.4元,圆珠笔每支1.2元,买圆珠笔比买铅笔共多用了1.6元。求买这些笔共用去多少钱? 例4 甲、乙两名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先花去2.5小时改装机器,因此前4小时甲比乙少做400个零件。又同时加工4小时后,甲总共加工的零件反而比乙多4200个。甲、乙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1,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去B地,前3小时,甲因修车1小时,因此乙邻先于甲4千米。又经过3小时,甲反而领先了乙17千米。求二人的速度。2,师徒二人生产同一种零件,徒弟比师傅早2小时开工,当师傅生产了2小时后,发现自己比徒弟少做20个零件。二人又生产了2小时,师傅反而比徒弟多生产了10个。师傅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

5.14 一般应用题

14. 变中求胜 ——一般应用题 学习目标: 1.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审题意,明方法。 3.通过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 应用题多样性,能通过题意选出对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 同学们回忆一下,目前我们已经学过哪些专题了?和差倍、平均数、年龄问题(学生众说纷纭)。我们都学过哪些类型的应用题,都是用什么方法呢?今天跟着老师一起来看一看。(板书课题) 二、思维探索(建立知识模型) 展示例1 例1: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188人,从甲队调8人到乙队,则两队的人数正好相等。实用文档

甲、乙两队原有人数各是多少? 点生读题 师:看完题目你得到什么信息? 生:两队共188人。 师:甲队调8人到乙队,两队人数相等可以得到什么? 生:甲队原来比乙队多16人。 师:非常好,知道了这些,接下来你会做吗? 生:是和差问题。求出乙队原有86人,甲队原有102人。 师:同学们多很聪明,当然做完了要记得检验哦! 小结: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2.分析数量关系;3.列式解答;4.验算并写出答案。 三、思维拓展(知识模型的运用) 展示例2 例2: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妈妈比小明大24岁,小明和妈妈今年分别是多少岁?师:这是什么类型的题目? 生:年龄问题。 师: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妈妈和小明年龄的哪些关系? 生:知道倍数和年龄差。 实用文档

师:有倍数关系和差,你会做了吗? 生:用差倍做。 师:没错,不懂的同学不要急,跟老师一起画线段图,你一定就明白了。 生:小明的年龄看作1份,24岁对应的是2份,所以小明12岁。 展示例3 例3: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这样两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师:同学们仔细读一遍题目。 师:思考一下为什么甲乙二人每天生产的量从700个变成了1020个? 生:相差的320个是甲乙多生产的部分,甲多生产100个,所以乙多生产220个。师:说的很对,可能有同学不太理解,我们还是画图来分析(展示ppt)。 师:乙的产量提高了1倍,那么乙原来每天生产多少个? 生:1倍是220个,所以乙原来每天也生产220个。 师:知道了乙原计划生产的个数,甲原计划的个数你会了吗?(点生回答) 生:700-220=480(个)。 四、融会贯通(知识模型的拓展) 实用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