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浅析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浅析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浅析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摘要】本文拟从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企业单位的区别、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主要存在的问题,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特点,提出我国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改进思路,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从而增强事业单位的工作。

【关键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成本核算;问题与建议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事业单位不像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但其成本核算仍然十分重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推进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某些事业单位为了加强管理工作,参考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从而进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支出预算管理,从正确的方向来看企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

一、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成本核算区别

1.成本核算原则不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单位必须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2.成本核算科目设置不同。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会计科目有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税金等;企业单位主要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

3.成本核算方法不同。企业单位成本核算主要采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事业单位一般不用这些方法。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有高度的成本意识,以便将资金扩大获得最佳效益,本文根据目前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成本核算的必要性。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有助于推动深化改革,按照合理的编制决定出人员安排及其人员分工,形成良好的人事制度改革,促进高效率、高质量、高服务的方向发展;事业单位通过成本核算便于考核目标完成情况,通过提前制定目标,年底进行目标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事业单位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想实现二者的统一,必须通过成本核算完成。

三、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主要问题

1.收付实现制不能如实反映财务状况

收付实现制这一传统的核算方法由于易于理解和记录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事业单位的核算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实施政府采购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研究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研究 [摘要] 事业单位主要是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的单位,它具有与企业不同的特点。事业单位又可分为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需要进行内部成本核算,对这部分事业单位的成本进行核算意义重大。进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作法探讨,主要从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概念、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内容与分类、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基本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还就目前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述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决方法的探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差额拨款成本核算探讨 一、事业单位的一般特点简介 事业单位主要是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的单位。以投资主体或所有权性质将事业单位划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事业单位一般都可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我们在此要对国有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问题进行探讨。 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具有以下特点: (一)非盈利性。事业单位一般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不以营利为目的。 (二)资金来源多渠道,对资金使用的要求严格。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有国家财政拨款资金和其他资金提供者提供的资金,在提供资金时一般都明确规定资金的使用范围,事业单位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或限制,这是其必须履行的特殊责任。 (三)实行预算管理,实行收付实现制核算原则。预算不仅是事业单位内部资金分配,使用的重要依据,也是单位从社会获得资金的重要标准。会计核算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采取“大收大支,略有结余”的粗放型核算方法。 二、事业单位开展成本核算的重大意义 事业单位的类型比较多,情况比较复杂,目前,并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都需要进行成本核算。我国的事业单位可以划分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和混合型事业单位。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职能最终体现的是社会效益,资金全部来源于财政预算资金,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混合型事业单位资金除了财政拨款,还有开展经营性活动的资金,讲求经济利益,需要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在此研究的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即是指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混合型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一)强化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开题报告-事业单位成本核算.docx

《事业单位才成本管理》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据统计显示,截止2013年底,我国事业单位岗位共220多万个,工作人员约7000多万人,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业、技术服务、科学研究、教育、卫生、文化、公共管理等行业。我国事业单位的特点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对社会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社会各领域的正常运作 具有重要支撑意义。由于事业单位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规范化投入,运作和经营长期脱离市场形势之外,对国家依赖惯性强,对产出和投入比的重视程度薄弱,造成部门财政耗费高,效率低下等问题。 课题研究意义 随着事业单位环体制改革的推行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国内市场拥挤和国际同行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传统的运作模式既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竞争的存在,也无法在优胜劣汰的结局中永操胜券。对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问题的研究,通过成本控制的方式解决资金使用的有效率和规范化,对国有资产的稳定和升值,事业单位向市场化、企业化方向转型,提高市场经济竞争中的竞争力,提高其在市场引导和进化中的标榜作用,推进服务和成本的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问题的改善,对减轻财政负担和经济问题的瓶颈,提供有效的认识制度和劳动分配方面的实例依据,促进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效化、便捷化、全面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单位资金在经济学、财务管理、会计专业等方面的水平上对成本核算和管理改革内容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研究进展 本选题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理论水平的成本管理主要有作业成本法、战略成本法,包括两种管理方法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管理策略。目前我国成本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在研究上仍然处于启蒙水平,部分研究存在严重局限性,忽略了理论分析与现实研究相结合的综合考察结果。目前国内在成本管理研究方面缺乏充分理论依 1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创新分析x

摘要事业单位因其本身的性质而兼具公共性与服务性,大多数的事业单位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设立的,因此人们对经济效益并不十分重视,这也就造成了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工作中的隐患。 然而,成本核算对事业单位的良性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此,主要针对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问题,探讨如何真正实现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关键词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成本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事业单位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责,在国家建设当中也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背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作用,真正落实好事业单位内部的成本核算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事业单位不同于普通的盈利企业,对于事业单位的每一笔收支开销都要严格把控。 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资金的使用并没有严格的程序约束。 由此,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完善与创新必须要以此为基点,来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 1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含义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入, 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对于成本核算等成本管理工作都要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在事业单位开展各项活动,完成各项任务时所产生的费用就称之为事业单位成本。 而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则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活动和完成任务 的过程当中对所要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进行整体的核实和计算。 2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首先,成本核算工作是推动事 业单位传统机制改革转型的关键步骤。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有效的成本核算工作不仅仅可以推动人力资源的高效运转,同时也可以进一步降低由于工作内容分配不均而导致

的人力成本,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事业单位的人事机构改革,同时也可以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让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用。 其次,成本核算也可以成为对事业单位做出评价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事业单位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因此,相对应的政府部门就要对事业单位进行严格的把控,将成本核算指标作为评定单位工作质量的一项内容。 再次,成本核算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竞争力。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地创新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成本核算方面的提升将进一步带动事业单位整体效率的提升,进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3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第一,事业单位因其自身法人属 性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 事业单位的运营资金大多数来自于政府部门,往往不存在资金短缺的顾虑。 很多事业单位的员工就会对工作有所懈怠,久而久之工作效率也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摘要本文拟从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含义及与企业成本核算的区别;存在的问题、意义;一般程序、分类、内容;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应做好的工作;处理好几个关系;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等七个方面来论述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研究问题等。 关键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成本核算 目前事业单位大部分均采用预算会计制度,而且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财政补助,由国家财政来平衡单位预算。由于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也无需承担多少经济责任,所以事业单位大都未进行成本核算,随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展开,绩效预算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怎样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的初探,共大家探讨。 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含义与企业成本核算的区别 (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含义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指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也是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成果。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企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区别 1成本核算对象不尽相同。事业单位服务行业居多,生产行业较少;企业单位两者均多。 2会计核算的原则不完全相同。事业单位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单位必须采用权责发生制。 3成本核算的科目不尽相同。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会计科目有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等;企业单位主要有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 4成本核算的方法不尽相同。事业单位一般不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而企业单位则主要采用这几种方法。 5成本核算的具体运用差别较大。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内容、方法相对单一,企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内容、方法方式灵活、多样。 6成本核算在决策中的地位不同。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在决策中地位远不如企业单位,因为事业单位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来提高经济效益,而企业单位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决策时是最主要参考指标。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问题、意义 (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不完全。由于单位性质或者是管理者原因并非是所有的事业单位均需进行成本核算,这是由多方面决定的,而这里所指的部分事业单位是指应进行成本核算而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思考

对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财 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进行了统一,并进一步规范、细化了科目的核算范围,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不断完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中仍存在某些会计 科目缺失、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很难满足新形势下频繁的 经济业务往来的需要。因此,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态势,应充 分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从事业单位五大会计要素的角度进一 步健全和规范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对政府相关机构,提供贷 款的各类债权人,以及单位内部管理层和广大社会公众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会计要素 国有事业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利用国家资源开展经济业务 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目标也 从完全追求社会效益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方向转变。在这 种转变过程中,原来按照三类预算管理单位和预算内外资金设置的 会计科目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会计科目设置中出现 了诸多不能适应事业单位日常业务及未来发展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基本理论 (一)什么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 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 会服务组织。根据财政拨款情况,可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 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二)事业单位会计的概念 事业单位会计是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 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执行过程及 其结果的专业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2019)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2019)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 效率,夯实绩效管理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政 府会计准则制度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且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事业单 位(以下简称单位)。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成本,是指单位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包括人力资源耗费,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产品等有形资产 的耗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耗费,以及其他耗费。 第四条 本指引所称成本核算,是指单位对实现其职能目标过程中实际发生 的各种耗费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分配, 计算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单位成本等,并向有关使用者 提供成本信息的活动。

第五条 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特定成本信息需求。单位的成本信息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成本控制。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完整、准确核算特定成 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揭示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以便对影响成本的 各种因素、条件施加影响或管控,将实际 成本控制在预期目标内。 (二)公共服务或产品定价。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准确核算公 共服务或产品的成本,以便为政府定价机构、有关单位制定相关价 格或收费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绩效评价。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设置与成本相关的绩效 指标并加以准确核算,以便衡量单位整体和内部组织部门运行效率、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政策和项目资金使用效果。 第六条 单位应当以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财务会 计有关明细科目设置和辅助核算应当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 第七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相关原始记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和完善成本数据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等基础工作,

试述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试述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各项改革的积极推进,虽然事业单位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成本控制这个微观层面上,尚存在成本居高不下、控制薄弱、效益低下、管理不善等弊端。全文结合当前事业单位实际,就其在成本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试图为深化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思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问题 一、前言 事业单位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不以盈利(或积累资本)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 全文通过对当前事业单位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达到对事业单位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这对于改善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提高我国事业效率和效益,激活事业单位经济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事业单位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成本管理方面的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以及供给型财政体制的影响,各项事业基本由政府包办,财政基本是主要或唯一的资金供应者,事业单位成为政府很典型的附属物。事业单位低效运行,不计成本,不计效益的现象极为普遍。这使得事业单位职工缺乏成本管理方面的意识。一方面,

一些事业单位管理者甚至财务人员对于是否需要进行成本核算本身也抱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事业单位不同于私企,不必要应对市场竞争,有国家罩着,并不需要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多此一举;另一方面,全员成本控制意识淡漠,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事业单位上级和财务部门负责。这种不注重成本控制、没有危机感的现象,导致事业单位损失浪费严重。 2.内部会计核算体系有漏洞 内部会计核算体系漏洞主要体现在资产核算方式、会计核算及成本核算三个方面。 首先是资产核算方式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固定资产方面,在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这意味着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怎么样核算没有详细规定,容易存在很多问题:(1)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净值,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发生价值背离;固定资产原值,不反映固定资产的磨损,虚增资产总量,使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指标不能反映资产的实际情况。(2)成本不包括折旧费用,使得成本核算不完整。不完整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事业单位在购建固定资产时,借:事业支出——设置购置费(专用基础——修购基金)等科目,这样核算就会直接虚增事业成本;二是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人为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盈余,且不能有效反映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其次是会计核算基础问题:《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十六条规定:

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思考

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思考 摘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存在着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预算执行不力,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针对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强化事业单位财务 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对策事业单位会计是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事 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反映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家预算情况的会计。规范会计核算 工作,对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事业单位的职能有着十分重 要的意义。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由于事业 单位吃皇粮,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拨多少钱,干多少事,依赖性太强。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各种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便有制度贴在墙上,也只是摆设,不能真正按规定制度办事。部分单 位没有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一些单位财务核算制度不科学、严谨。正是由于没有健全的 会计核算制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往往流于形式,这给单位财务核算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2.预算和执行缺乏约束力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停留在自己既得 利益上,力争在上年基数上有所增长,实际工作中没有按零基预算进行编制,影响了部门预算 编制的准确性。二是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三是 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来弥 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四是有的预算单位在 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重拨款而轻管理,重预算审核而轻实际效果,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3.会计核算不按相关会计制度进行事业单位处理会计 业务有些是按《事业会计制度》,但有些业务又是按《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时会 计科目有随意编制的现象,如单位“结余”科目的处理,由于在前期会计业务的处理不妥,造成 账实不符现象。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会计处理,没能按规定的会计科目处理而是按正常拨款 处理,导致财政拨款数陡增,将交纳的税金在“事业支出”科目反映,没有在“应交税金”科目反应,不能正确反映税款的交纳情况等等,因会计业务的处理不规范导致单位会计信息不真实。 4.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些部门、单位缺乏相互制约的财务监督机制,单位会计出纳 由一人兼任,移交不规范,内部会计管理失控,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趁之机。赊账过多、过滥,不能实行统一有效管理。有些部门、单位为了地方利益,置国家政策法规于不顾,不仅擅 立收费项目,而且截留国家专项资金或单位应交财政的收入。二、规范事业单位财务 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的思考 1.完善和健全会计法规制度在法规体系建设上,要有 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完善其配套措施,注意各相关法规的衔接,避免执 行的混乱,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会计各项工作及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堵住会 计核算不规范的法律漏洞。同时,加大会计法规实施力度,强化单位负责人的第一负责人意识,增强法纪观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除要求及时整改外,应严格依法处理并追究责任人的责

推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加强事业成本管理

推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加强事业成本管理 发表时间:2010-09-29T10:24:44.71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8月第1期供稿作者:高凤娥 [导读] 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单位业务活动中各方面的工作业绩,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成本上反映出来 高凤娥(中牟县财政局,河南中牟 451450)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112-02 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单位业务活动中各方面的工作业绩,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成本上反映出来。事业单位为实现绩效目标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被称为“事业成本”,在绩效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确定预算的依据,也是进行绩效评价的依据。 既然成本是综合反映单位工作质量的指标,因而就可以通过成本核算,为单位领导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费用开支依据,为单位正确确定内部各部门的预算指标奠定基础,并为控制费用开支水平,寻求降低事业经费支出途径,总结经验,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挖掘潜力提供信息;通过成本核算还可以监督单位各项开支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达到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减少损失;通过成本核算也可以正确确定某项收支活动的所得与所失,得不偿失的业务尽量不做或少做。因此,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成本核算,进行成本管理是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强化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有利于财政等相关部门更加全面、细致地掌握事业单位的全部会计信息。 一、对事业单位成本、支出的分析 现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的“支出”概念是指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的资金流出。而成本的概念是指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经济利益流出,包括资金流出和实际耗费等多个环节。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要素有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都需要根据每个单位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来确定。所以,成本管理比支出管理更全面、更精确,成本的会计核算也更为复杂。 事业单位的产出难以用经济价值衡量,投入成本与收入是分离的,不能借助收入成本率等指标来控制成本。虽然如此,许多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仍然可以运用到事业单位。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引起事业单位决策层的重视:第一,以往比较注重发生支出时的审核把关,严格控制采购成本、建设成本和日常费用支出,其实应该在更高的决策层次引入成本控制的理念。第二,根据控制理论,成本的可控性与成本可控空间呈反向关系。事业单位也可以像企业一样建立成本目标责任制,细分业务活动,确定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成本的控制责任,使控制的目标、责任具体明确,从而实现对整体成本的有效控制。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信息的披露应进一步规范化。事业单位追求的主要目标不是经济效益,通常有财政拨款等公共资金来源,某些事业单位的收费具有垄断性,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因此,政府的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物价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方面都有了解事业单位真实成本和财务管理状况的要求。相对于企业来说,事业单位没有私人财产,不存在商业秘密,更加有义务公开包括项目成本在内的财务信息。所以应该对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信息的披露做出统一规范,包括公开信息的内容、方式、真实性等。如果同行业的成本信息具有可比性,对各个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能产生积极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二、事业单位推行成本核算的问题 目前在事业单位推进成本核算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具体表现在:一是体制上的制约。事业单位尤其是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的单位,开展成本核算的动力不足。二是观念上的不足。成本核算最初是从企业应运而生,为企业服务的,而事业单位由于其体制机制以及资金供给方式的不同,无法直接套用企业成本核算的有关内容,不能进行成本核算,即便可以实施,也意义不大。三是财务会计制度上的制约。由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机制的不同,开展内部成本核算还需要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虚拟折旧和摊销,期终还要实现成本费用向事业支出的转换,等等,致使在正常的核算工作上又增加大量的会计核算工作。 三、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建议 目前,财政部正在积极修订《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立足我国国情,全面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高效可靠的成本核算机制。 首先,应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取消行业制度。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中,各项制度之间在存在大量重复的同时,又存在一些原则上的差异。根据我国会计标准改革的总体原则,借鉴企业会计改革的经验,应当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取消行业制度。对于特殊性的行业,可以在不违背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这样既能从原则上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概念基础,又能为事业单位提供具体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及其使用说明,有利于实务操作。 其次,要进行成本核算就必须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由于事业单位类型比较复杂,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应当根据各单位的业务特点,在能为本单位某个部门或某个项目所支出的费用可以控制或影响的情况下,来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必须是提供的成本核算资料,能满足单位内部管理和业务活动及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时,既要防止片面化、简单化,也要防止脱离管理和业务活动及事业发展的需要,为算而算,应当按照重要性原则,分清主次,区别对待,主要从细,次要从简,细而有用,简而有理。 另外,要进行成本核算就应实行统一的权责发生制。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经常存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不配比的情况。如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并非每年都会发生,而固定资产的使用损耗是逐年发生的。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大修理的年度,根据收付实现制将修理费直接计入支出,造成当年支出增长,结余减少,使得当期收支不配比,计算的结余就不具备可比性。由于事业单位对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进行成本核算,就难以对这些非经营性业务进行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和考核。同时,实际工作中经营性业务和非经营性业务经常不易明确区分,这使得费用难以合理分摊,造成成本不能准确核算,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因此,要想在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就应对事业单位采用统一的权责发生制,以更有利于节约和提高运行效率,同时也更接近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便于实现会计核算的统一和可比。 一些事业单位搞成本核算失败或停步不前的主要原因,就是只停留在单纯成本核算的阶段,没有实行有效的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预算,从而未达到成本核算的预期目标。前车之鉴,当析之慎之。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财政管理改革,要充分借鉴企业成熟的成本管理经验,尽可能地缩短成本核算、分析控制管理环节的工作周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正成本制度。同时,要深入探索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等现代财务管理模式,大胆地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充分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修正,确保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冋题与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各项改革的推进,事业单位 开始试行成本核算,通过成本核算加强支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笔者根据当前事业单位实际,对目前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措施:加强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意识;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体系。 关键词: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市场也发生着重大的格 局变化。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与大环境下,事业单位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只有对成本核算进行有效的加强,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单位内部进行成本核算,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有着深 刻的意义。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资源配置;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事业单位具有经济与社会效益并行的双重性;市场经济决定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时代,由于政府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消减,这就决定了事业单位对成本核算产生需求的格局出现了。本文根据作者在事业单位多年的财务管理工作经验,针对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

析,最后提出若干解决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引起业界各位同仁的进一步探讨,若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和指正。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首先,部分事业单位管理者以及财务职员对成本核算缺 乏正确的认识,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好无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从而不进行成本核算以及不注重成本控制,导致事业单位损失浪费较为普遍。其次,事业单位大多管理松散,普遍出现资产使用和管理不合理现象以及资产未充分流通,导致资产利用率低。 (二)成本核算制度不完善 资产总量反映不实。首先,目前事业单位未核算固定资产报废,固定资产始终是原值,不能体现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或磨损等降低价值,从而导致当期净资产保增值缺乏可比性。 其次,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中固定基金等于固定资产,由于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不变,导致固定基金使用过程中账面值不会降低,但固定资产加大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计提时,计算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提取的修购基金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总和,重复计算修购基金,导致净资产的虚增。 (三)成本核算的指标以及监督体系的缺乏 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为最大化周转资金以及加强 单位资金使用自主权,通常把本应是预算外收入的资金以及相关代收基金和资金长期计人“其他应付款”等情况,从而达到长期滞留收入的目的。其次,少数单位不处理应注销的部分,而达到保证国有资产“保值”目的,导致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最后,资产的监督与控制不足,通常事业单位负债情况信息模糊不清,会计科目对资本性支出与经常性支出提供信息不够全面准确。 、完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对策 (一)加强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意识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练习题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下列上解款项属于体制上解的是()。 A.按规定要求的专项上解款项 B.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地区按规定上解的款项 C.一次性上解的款项 D.临时性上解的款项 2.不属于中央预算的固定收入是()。 A.关税 B.个人所得税 C.海关代征消费税 D.中央企业上缴利润 3.自收自支制适用于以下()事业单位。 A.幼儿园 B.医院 C.学校 D.校办工厂 4.()属于财政总预算会计资产类会计科目。 A.银行存款 B.有价证券 C.应收账款 D.固定资产 5.下列各会计科目属于负债类会计科目的是()。 A.在途款 B.暂存款 C.预算周转金 D.预算结余 6.()是财政总预算会计支出类会计科目。 A.调出资金 B.管理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预拨经费 7.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形成来源是()。 A.国家拨款 B.按规定提取 C.出资者出资 D.当年未分配结余 8.实行成本核算的单位销售商品,经营商品或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不包括()。 A.产品销售收入 B.商品销售收入 C.技术咨询收入 D.剧团演出收入 9.暂付款科目属于()科目。

A.资产类 B.负债类 C.净资产类 D.收入类 10.以下属于政策性审核内容的是()。 A.审核上下年度有关部门的数字是否一致 B.审核会计报表之间的数字是否一致 C.审核有没有截留挪用 D.审核上下级单位之间的上缴、下拨数是否一致 11.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中不包括()要素。 A.资产类 B.负债类 C.所有者权益 D.支出类 12.事业单位的滚存结余资金应在()科目中核算。 A.事业结余 B.专用基金 C.结余分配 D.事业基金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营收入既可以转入经营结余也可以转入事业结余 B.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C.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是相同的 D.拨入专款只能用于专项工程或专项工作并需单独报账 14.间接费用是事业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非直接费用。主要包括()。 A.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车间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理费 B.生产人员工资和福利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 C.车间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水电费 D.辅助材料,机物料消耗 15.专用基金收入科目余额,年终时应转入()科目。 A.其他财政存款B.专用基金结余 C.预算结余D.基金预算结余 16.体制补助是指()。 A.上级财政对支出大于收入地区的补助 B.上级财政对发生灾害地区的补助 C.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某些一次性补助 D.对不宜固定包干的预算支出的补助 17.基金预算结余科目,年终时一般()。 A.有借方余额B.无余额 C.有贷方余额,但要转入预算结余科目D.有贷方余额,反映基金预算滚存结余18.财政支出不包括()。 A.基建拨款B.基金预算支出 C.专用基金支出D.资金调拨支出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思考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9-08-29T15:25:35.34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作者:郗志丽 [导读] 会计核算工作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能够将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相关信息进行真实的反映。而随着近几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功能性的不断优化,资金使用数量也在不断提升,这也就需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得到全面的加强。在本文之中,首先对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起到一定 (巨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河北省邢台市 055250) 摘要:会计核算工作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能够将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相关信息进行真实的反映。而随着近几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功能性的不断优化,资金使用数量也在不断提升,这也就需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得到全面的加强。在本文之中,首先对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 一、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核算脱节 事业单位与其他盈利机构不同的是,事业单位的运转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的拨款与扶持,这也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意义不够重视,很多人认为财务收支管理就是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所有内容,却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造成了忽视。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过于注重物品采购的财务管理环节,却没有针对于物品购入后的后续使用进行跟踪管理,在物品的使用之中缺乏完整且详细的记录,这也就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核算工作相脱节的问题[1]。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在我国的会计管理制度之中,往往采用的是集中管理制度,而相应的单位依然可以对本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管理。这也就导致很多单位对于自身岗位职责不够明确,引起了会计核算工作脱节的问题。很多财务管理工作仍然由原单位进行,而会计核算工作却交到核算中心进行集约式管理,这也就导致二者在管理过程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分歧,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取得成效。另一方面,很多事业单位本身也没有对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分割,往往会产生二者工作混淆的情况,这也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岗位职责不够明确 在过去,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往往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政策的不断改变,当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已经统一交到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管理,而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管理主体就发生了转移的情况,导致会计核算中心即成为了监管单位,又成为了被监管单位,从而引起会计核算工作缺乏监管的实际问题,这也导致一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出现了相应的问题,相应的责任难以落实到具体单位的具体个人,无法使责任主体得到明确[2]。 (四)会计核算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较低 在当前情况下,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往往是统一进行的,这也导致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部门出现了工作岗位缩减的情况,很多职业素养较高的工作人员只能转向其他行业谋求生存,造成了会计核算人员大量流失的情况。然而,会计核算中心实际的岗位职责在于进行核算,而对于不同的单位缺乏实际性的了解,无法对于细节化的问题进行精准的掌控,这也是当前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一些工作质量问题和数据误差的根本原因。 二、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对策 (一)健全和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全面到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也日趋完善,然而市场经济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基础的同时,也引入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而在这种前提之下,会计工作者更需要以身作则,恪守职业道德,做好本职工作,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这也就要求了我国政府能够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加以健全和完善,为会计核算工作者提供有效的行业标准,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行为能够得到约束,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3]。 (二)完善预算管理流程 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制定时,要对于每个部门的每一项预算资金加以核实,并以过去的预算管理制度作为基础,进行全面的优化与调整,从而使预算管理范围得到提升,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预算标准,使预算管理措施得到完善。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时,可以使工作的内容细化到每一个部门和项目之中。工作人员应该将事业单位的每一笔财务支出都列入到预算管理的范围之中,并严格遵循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资金的使用和拨付。 (三)加强法制建设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动,我国也在立法司法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然而由于我国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法律建设目前仍然不够完善,导致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立法仍然存在着不完善和健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不会出现相应的问题,需要司法部门要能够将完善和健全与会计核算相关法律法律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可以依托的标准与规范,从而推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四)提升会计核算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相应的从业人员,而只有从业人员有着符合要求的高水准高素养,才能确保会计核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对于会计核算工作而言,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作的工作质量。这也就要求了相应的事业单位能够为会计核算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使其职业水平和专业技能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与此同时,要抓好会计核算从业人员的精神文明教育,使其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从业道德,确保其能够明确自身岗位职责,明确本职工作的切实需求,推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事业单位支出的核算及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事业单位支出的核算 一、复习思考题 1.事业单位支出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2.事业单位支出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3.事业支出是如何具体分类的? 4.事业支出的报销口径是什么? 5.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企业相比有哪些特点? 二、填空题 1.事业支出按开支对象可分为和。 2.对附属单位补助是指事业单位用收入对附属单位补 助所发生的支出。 3.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拨付所属单位预算资金时,应列入 “”账户。 4.事业单位收回当年支出时,应作为处理。 5.年终结账时,对拨付所属单位已完工程的“拨出专款”账户的余额,要区别资金来源予以转账:若拨出的专款系上级单位或同级财政拨入的,则将“拨出专款”与“”对冲;若拨出的专项资金系 本单位自有资金设置的,则应按,将“拨出专款”与有关账户 对冲。 6.事业单位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也可 以采用、、等。 ·62·第七章事业单位支出的核算 7.成本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时,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 三、判断题 1.事业支出中的其他费用属于公用经费。() 2.发给个人的工资、津贴、补助和抚恤救济费等,应根据实有人数和实发金额列报支出。() 3.“拨出经费”账户用来核算事业单位拨付所属单位的各项资金。() 4.对附属单位补助和上缴上级支出属于调剂性支出,不是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开支。() 5.结转自筹基建是指事业单位用各种资金安排基本建设,并转存建设银行的资金。() 6.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 展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事业支出中,不属于公用经费的是()。 A.业务费B.设备购置费 C.修缮费D.职工福利费 2.学校购入教学设备应列入()。 A.业务费B.公务费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夯实绩效管理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且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成本,是指单位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包括人力资源耗费,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产品等有形资产的耗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耗费,以及其他耗费。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成本核算,是指单位对实现其职能目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分配,计算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单位成本等,并向有关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的活动。 第五条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特定成本信息需求。单位的成本信息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成本控制。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完整、准确核算特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揭示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以便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条件施加影响或管控,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期目标内。 (二)公共服务或产品定价。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准确核算公共服务或产品的成本,以便为政府定价机构、有关单位制定相关价格或收费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绩效评价。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设置与成本相关的绩效指标并加以准确核算,以便衡量单位整体和内部组织部门运行效率、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政策和项目资金使用效果。 第六条单位应当以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进行成本核

算,财务会计有关明细科目设置和辅助核算应当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 第七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相关原始记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和完善成本数据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等基础工作,为成本核算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第八条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单位选择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分配成本、提供成本信息应当与满足成本信息需求相关,有助于成本信息使用者依据成本信息作出评价或决策。 (二)可靠性原则。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为依据进行成本核算,保证成本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三)适应性原则。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与单位行业特点、特定的成本信息需求相适应。 (四)及时性原则。单位应当及时收集、传递、处理、报告成本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及时作出评价或决策。 (五)可比性原则。同一单位不同期间、相同行业不同单位,对相同或相似的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和依据等应当保持一致,确保成本信息相互可比。 (六)重要性原则。单位选择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应当区分重要程度,对于重要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应当力求成本信息的精确,对于非重要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可以适当简化核算。 第九条单位可以根据成本信息需求、成本核算对象等确定成本核算周期,并按照成本核算周期等编制成本报告,全面反映单位成本核算情况。 第二章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条单位应当根据其职能目标、所处行业特点,以及不同的成本信息需求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2020)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步骤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2020)事业单位成 本核算步骤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夯实绩效管 理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且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成本核算,是指单位对实现其职能目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分配,计算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单位成本等,并向有关 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的活动。 第五条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特定成本信息需求。单位的成本信息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 成本控制。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完整、准确核算特定成本核算 对象的成本,揭示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以便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条件施加影响或管控,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期目标内。 (二)公共服务或产品定价。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准确核算公共服务或产品的成本,以便为政府定价机构、有关单位制定相关 价格或收费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绩效评价。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设置与成本相关的绩效指标并加以准确核算,以便衡量单位整体和内部组织部门运行效率、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政策和项目资金使用效果。 第六条单位应当以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财务会计有关明细科目设置和辅助核算应当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

第七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相关原始记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和完善成本数据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等基础工作,为成本核算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第八条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相关性原则。单位选择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分配成本、提供成本信息应当与满足成本信息需求相关,有助于成本信息使用者依据成本信息作出评价或决策。 (二)可靠性原则。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为依据进行成本核算,保证成本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三)适应性原则。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与单位行业特点、特定的成本信息需求相适应。 (四)及时性原则。单位应当及时收集、传递、处理、报告成本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及时作出评价或决策。 (五)可比性原则。同一单位不同期间、相同行业不同单位,对相同或相似的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和依据等应当保持一致,确保成本信息相互可比。 (六)重要性原则。单位选择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应当区分重要程度,对于重要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应当力求成本信息的精确,对于非重要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可以适当简化核算。 第九条单位可以根据成本信息需求、成本核算对象等确定成本核算周期,并按照成本核算周期等编制成本报告,全面反映单位成本核算情况。 第二章成本核算对象第十条单位应当根据其职能目标、所处行业特点,以及不同的成本信息需求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一条单位可以多维度、多层次地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二条单位按照维度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主要包括:(一)按业务活动类型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