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株噬菌蛭弧菌裂解特性及在水体中的应用研究

3株噬菌蛭弧菌裂解特性及在水体中的应用研究
3株噬菌蛭弧菌裂解特性及在水体中的应用研究

第29卷第1期2010年1月

水产科学

F ISH ER IES SCIEN CE

Vol.29No.1Jan.2010

3株噬菌蛭弧菌裂解特性及在水体中的应用研究

郭洪新1

,贾朋辉

1,2

,王兴华1,李 光

1

(1.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研究院,山东 泰安 271000; 2.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122)

摘 要:对从海水中分离的3株噬菌蛭弧菌Blb 1、Blb 2、Blb 3在不同条件下的裂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进行了Blb 2裂解水体哈维氏弧菌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3株菌在盐度为0~30时均能良好生长,具有广盐性;3株菌对灭活后的宿主菌具有更强的裂解作用,形成噬菌斑的时间普遍提前,且噬菌斑较大;3株蛭弧菌的裂菌谱试验以及不同蛭弧菌菌龄的裂解效果试验表明,3株菌对气单胞菌属和弧菌属细菌均有很好的裂解能力,而对水产益生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裂解能力很弱;应用试验表明,噬菌蛭弧菌对水体中的哈维氏弧菌具有较强的的清除能力。关键词:噬菌蛭弧菌;裂解;噬菌斑中图分类号:S9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1111(2010)01 0011 04

收稿日期:2008 12 29; 修回日期:2009 03 25.基金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5069).

作者简介:郭洪新(1974-),女,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动物微生态;E mail:sdtag hx@https://www.360docs.net/doc/3f6146867.html,.通讯作者:李光(1980-),男,工程

师,研究方向:水产动物病害和水产微生态;E mail:liguangguang2000@https://www.360docs.net/doc/3f6146867.html,.

20世纪以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养殖环境日益恶化,病害日益严重,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细菌性疾病是影响水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

因素,据报道,水产养殖病害中细菌性疾病占49%,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的瓶颈,细菌性疾病以气单胞菌属(A eromonas )、弧菌属(Vibri o )等为主要病原菌,大部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存在于养殖水体中

[1 2]

抗生素类药物在疾病防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耐药性、药残、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迫使人们寻找解决防病治病的新途径,采用生物防治已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

1962年Stolp 首次发现寄生型细菌 噬菌蛭弧菌(B dellov ibrio bacteriovorus ),该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G -

),其主要通过黏附、侵染、裂解宿

主菌方式使其自身得以生长繁殖[3]

,蛭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捕食细菌以抑制细菌过度生长,以维持微生态平衡[4]。研究表明,蛭弧菌在水体净化、疾病预防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5 7]。笔者对从海水中分离的3株蛭弧菌不同条件下的裂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进行了Blb 2裂解水体中哈维氏弧菌(V.har vey i )的应用研究。目前,国内外关于噬菌蛭弧菌对弧菌病防治研究的报道很少,本试验测定了噬菌蛭弧菌对哈维氏弧菌的清除能力,

为开发噬菌蛭弧菌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菌株 噬菌蛭弧菌Blb 1、Blb 2、Blb 3均为宝来利来公司保存菌种;宿主菌株大肠杆菌(Escher ichia coli )7341、猪大肠杆菌2116、大肠杆菌K 38、鸡大肠杆菌O 1、O 2、O 78、枯草芽孢杆菌(Ba cillus subtilis )、地衣芽孢杆菌(B nf illus licheni f or mis )、植物乳杆菌(L actobacillus p lantar um )、嗜热链球菌(Str ep tococcus ther mop hilus )均为宝来利来公司保存菌种;副溶血弧菌(V.p ar ahaemo ly ticus )购自中国海洋大学;哈维氏弧菌购自大连水产学院;弧菌H H 1、H H 2、H D 1均由发病鱼体内分离得到。1.2 培养基的制备

自来水双层琼脂培养基:蛭弧菌分离和纯化用培养基为双层琼脂上、下层分别为0.6%、1.2%琼脂的自来水培养基,用于蛭弧菌的培养和计数[8]。

营养肉汤培养基(Nutr ient broth,NB):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25g ,蒸馏水1000ml,121 灭菌15m in 。1.3 菌悬液的制备

蛭弧菌液的制备:将Blb 1、Blb 2、Blb 3活化培养18h,分别接种到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0 恒温摇床振荡培养24h,冰箱4 保存备用。

宿主菌浓菌悬液制备:将大肠杆菌7341、猪大肠杆菌2116、大肠杆菌K38、鸡大肠杆菌O1、O2、O78、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H D 1、H H 1、H H 2活化培养18h,接种到NB液体培养基中,200r/m in,30 振荡培养24h,3000r/min离心10m in,加入灭菌生理盐水,制备成2.0 1010cfu/ml的菌悬液,冰箱4 保存备用。

1.4 不同盐度下蛭弧菌的裂解效果与生长试验

将培养基上层、下层盐度均调节为0、10、20、30、35、40、45、50共8个梯度。于无菌培养皿中加1.2%琼脂制成下层平板,取稀释好的蛭弧菌液0.5 ml与宿主菌悬液1ml于灭菌试管中,并加入5m l 已灭菌并冷却至55 的0.6%上层琼脂,混匀倾注到下层平板上,30 培养连续观察3d,记录各平板上噬菌斑生长情况。每个梯度3个平行,出斑数目取平均数。

1.5 不同宿主菌状态对裂解效果的影响

将大肠杆菌K38、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H D 1、H H 1、H H 2制备液于121 灭活15min,制备成灭活宿主菌液备用。将稀释好的蛭弧菌液分别对灭活宿主菌和未灭活宿主菌进行裂解,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每个梯度3个平行,30 培养,观察并比较各平板上噬菌斑形成情况。

1.6 3株蛭弧菌裂菌谱试验

分别以大肠杆菌7341、猪大肠杆菌2116、大肠杆菌K38、鸡大肠杆菌O1、O2、O78、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H D 1、H H 1、H H 2的浓菌悬液为宿主菌,用Blb 1、Blb 2、Blb 3进行裂解,观察并记录噬菌斑形成时间与大小。1.7 不同蛭弧菌菌龄对形成噬菌斑的影响

将Blb 1、Blb 2、Blb 3以相同接种量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分别培养12、18、24、30、36、42、48、60h,以灭活大肠杆菌K38为宿主菌,用双层琼脂平板计数法测定噬菌效果。

1.8 蛭弧菌Blb 2对水体中的哈维氏弧菌的裂解效果试验

将1m l蛭弧菌Blb 2(1.0 109pfu/ml)与10 m l哈维氏弧菌(1.0 109cfu/ml)接种于装有100 m 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30 ,200r/min振荡培养,每间隔24h取样一次,利用自来水琼脂双层平板法和T CBS培养基分别测定蛭弧菌Blb 2和哈维氏弧菌的数量,连续检测8d,同时以相同浓度的空白哈维氏菌菌和Blb 2作为对照。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盐度下噬菌蛭弧菌的生长情况

蛭弧菌Blb 1、Blb 2、Blb 3在盐度为0~30时,生长情况受影响程度不大,而盐度为35~40时,蛭弧菌Blb 1、Blb 2生长受到抑制,盐度超过45时3株蛭弧菌停止生长。结果表明,蛭弧菌Blb 1、Blb 2、Blb 3在盐度为0~30时均能很好的生长。

2.2 噬菌蛭弧菌对不同宿主菌状态的裂解效果

结果表明,3株蛭弧菌对灭活后的宿主菌具有更强的裂解作用,形成噬菌斑的时间普遍提前4~6 h,且噬菌斑较大。例外的是,哈维氏弧菌灭活前后噬菌斑的形成时间和大小变化不大(表1)。分析原因可能是蛭弧菌在攻击期进攻活的宿主菌膜时,由于宿主菌自身特有的防御功能而使得双方有一个 对峙 阶段;宿主菌经灭活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它就变成了蛭弧菌的培养基,可以直入细胞的周质空间,释放遗传物质提早进入裂解繁殖生长期。

表1 宿主菌状态对Blb 1、Blb 2、Blb 3噬菌斑的影响

宿主菌状态

噬菌蛭弧菌(时间/h,直径/mm)

Blb 1Blb 2Blb 3

副溶血弧菌正常灭活24~36,2~428~42,2~328~42,2~3 22~33,2~420~24,2~320~24,2~3

哈维氏弧菌正常灭活30~42,1~236~60,2~336~60,1~2 28~42,2~430~60,2~430~60,1~3

弧菌H D 1正常灭活24~32,1~418~36,2~524~42,2~3 20~24,2~320~24,1~320~24,1~3

弧菌HH 1正常灭活24~28,2~430~42,3~424~42,2~3 20~24,2~520~24,3~520~24,2~5

弧菌HH 2正常灭活24~28,2~430~42,2~324~42,2~3 20~24,2~420~24,2~520~24,2~3

12水 产 科 学第29卷

2.3 3株噬菌蛭弧菌的裂菌谱试验

3种噬菌蛭弧菌对弧菌属等G 致病菌具有很

强的裂解能力,但对水产益生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并无裂解作用(表2)。

表2 蛭弧菌对各宿主菌的裂解效果

宿主菌

蛭弧菌(时间/h ,直径/m m)

Blb 1

Blb 2Blb 3大肠杆菌7341---大肠杆菌2116

---大肠杆菌O 1---大肠杆菌O 2---大肠杆菌O 78---枯草芽孢杆菌(N 9)---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LP ---嗜热链球菌---

光合细菌副溶血弧菌+(24~36,2~4)+(28~42,2~3)+(28~42,2~3)哈维氏弧菌+(30~42,1~2)+(36~60,2~3)+(36~60,1~2)弧菌H D 1+(24~32,1~4)+(18~36,2~5)+(24~42,2~3)弧菌HH 1+(24~28,2~4)+(30~42,3~4)+(24~42,2~3)弧菌HH 2

+(24~28,2~4)

+(30~42,2~3)

+(24~42,2~3)

注: + 表示蛭弧菌对宿主菌有裂解能力, - 表示蛭弧菌对宿主菌无裂解能力.

2.4 不同蛭弧菌菌龄的裂解效果

在培养过程中,Blb 1生长较快,在18h 时已清晰可见噬菌斑,24~28h 时噬菌斑为2~3mm,且噬菌斑大小圆整,32h 后噬菌斑边缘逐渐模糊;

Blb 2和Blb 3则生长较缓慢,在18h 时无明显噬斑,24h 时有细小噬菌斑形成,在42h 噬菌斑扩大到3~5m m,边缘整齐,继续培养噬斑边缘逐渐模糊。3株菌中,Blb 1形成噬菌斑早,且噬菌斑整齐,边缘清晰;从噬菌斑大小看,Blb 2好于Blb 1和Blb 3(图1)

图1 不同蛭弧菌菌龄对形成噬菌斑的影响

2.5 蛭弧菌Blb 2对水体中的哈维氏弧菌的裂解效果

试验组同对照组比较,对照组Blb 2的数量在8d 中变化不大,而试验组经过3d 的培养,菌体数有明显的增加;哈维氏弧菌对照组中活菌数下降缓慢,试验组在第2、3、4d 下降迅速,第5d 时数量少于1000cfu/m l 。通过监测蛭弧菌Blb 2与哈维氏弧菌在三角瓶中的消长情况表明,Blb 2对哈维氏

弧菌有显著的裂解作用(图2)。

图2 蛭弧菌Blb 2与水体中的哈维氏弧菌消长关系

3 结论

通过设定8个盐度梯度试验,表明蛭弧菌在盐度为0~30时,生长受盐度影响不大,证明蛭弧菌Blb 1、Blb 2、Blb 3具有广盐性;通过蛭弧菌对灭活及非灭活的宿主菌的裂解能力比较发现,3株蛭弧菌对灭活后的宿主菌具有更强的裂解作用,形成噬菌斑的时间普遍提前,且噬菌斑较大,研究表明,细胞壁在决定蛭弧菌能否作用于某菌体时起重要作用[9]。据Schelling 等[10]报道,去掉宿主细胞壁的外层结构,有利于蛭弧菌的吸附。由此可见,宿主细胞壁有防御蛭弧菌入侵的某种物质,而死亡宿主细胞壁外层结构被破坏,有利于蛭弧菌裂解增殖。裂菌试验表明,3种噬菌蛭弧菌对弧菌属等G 致病菌具有很强的裂解能力,但对芽孢杆菌、乳酸菌等水产益生菌并没有裂解作用,而水产动物病原菌大多为G

,故可将其制成微生物制剂来净化水体中的病原菌,改良水产动物养殖水质[11];3株蛭弧菌菌龄对于噬菌斑形成时间与噬菌斑大小有一定影响,

13

第1期

郭洪新等:3株噬菌蛭弧菌裂解特性及在水体中的应用研究

Blb 1生长较快,24~28h达到2~3mm;Blb 2、Blb 3生长则较缓慢,24h时均有细小噬菌斑形成,在36~42h噬菌斑扩大到3~5m m,蛭弧菌Blb 2的应用试验表明,Blb 2对水体中的哈维氏弧菌有显著的裂解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志明,栾会妮,姚维志.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

作用[J].水利渔业,2004,24(1):1 3.

[2] 谢群英,房文红,乔振国,等.蛭弧菌海水菌株Bdh5221

裂解特性及生长影响因子研究[J].海洋渔业,2007,2

(29):97 100.

[3] Stolp H,Petzold H.U ndersuchung en ubereig en o bli

gat parasitischen M ikro or ganismus mit lytischer Ak

tiv itat fur Pseudo monasbacter ien[J].P hytopathol Z,

1962,45(4):364 390.

[4] M azal V,Shilo M.Inter action of Bdellovibr o bacter i

ov or us[J].J Bacter iol,1968,95(1):744 753.

[5] 司稚东,秦生巨,秋频.细菌的寄生菌 噬菌蛭弧菌的

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82,2(1):12

15.

[6] M ar kelova N Y.Effect o f t ox ic po llutants o n Bd ellov

ibr io[J].Pr ocess Biochemistry,2002,37(10):1177

1181.

[7]Staples D G,F ry J C.T he occur rence and ro le of

Bdellovibr io bacter iovr us in a polluted r iver[J].Water

Research,1974,8(12):1029 1035.

[8] 谢群英,房文红,乔振国.海水蛭弧菌分离纯化方法初

步研究[J].海洋渔业,2006,28(3):211 216.

[9] 赵孝先,白毓谦.蛭弧菌在细胞匀浆中增殖的初步研

究[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5(2):270

274.

[10]Schell Ingm,Co nt i S.Ho st receptor sites invo lv ed in

the attachment of Bdellov ibrio bacter iov or us and

Bdellovibr io s tolp ii[J].FEM S M icrobio lo gy L et ter,

1986,36(3):319 323.

[11]林茂,杨先乐,薛晖,等.蛭弧菌BDH21202对鱼类细

胞及病原菌的作用[J].微生物学通报,2006,33(1):7

11.

Characteristics in 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Three

Strains of 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

GU O H ong xin1,JIA Peng hui1,2,WANG Xing hua1,LI Guang1

(1.Academ y of Baolai leelai Bioengineer ing Co.,L td,T ai an271000,China; 2.Jiang nan U niv ersity,

W ux i214122,China)

Abstract:The character istics in lysis and application o f three bacterial strains,Blb 1,Blb 2(to br eak H arv ey i v ibrio),and Blb 3,of B dellov ibrio bacter iovor us iso lated fro m sea w ater w ere studied under dif ferent conditions.It w as found that the euryhaline strains gr ew in the salinity fr om0to30and had in crease in the lysis o f the host inactivated,and delayed form ation of plaque,bigg er than the o thers.There w ere stro ng lytic capacities o f A er om onas and Vibr io and w eak lytic activities of B acillus toy oi,and L acto bacillus.The application show ed that B.bacteriovorus elim inated H.vibr io in w ater.Our results provid 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use o f B.bacteriovorus as probio tics in aquaculture.

Key words:Bd ellovibrio bacter iovor us;lysis;plaque

14水 产 科 学第29卷

噬菌蛭弧菌的分离方法研究分析

摘要:噬菌蛭弧菌(Bdello vibrio bacteriouorus,简称Bd),是由Stolp和Petiold于1962年从菜豆叶烧病假单胞菌ATCC11355中发现。该菌所具有的独特“寄生”和“噬菌”生物特性被微生物界学者所关注。以后世界各国相继从土壤、自然水体、海水中分离到Bd,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Bd现已列入Bergey氏细菌鉴定手册,许多国家将此菌编入医学及微生物学、微生态学教材中。对蛭弧菌形态特征、生化特征、噬菌机制、“宿主”菌菌谱研究予以介绍,提出研究蛭弧菌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使得人们进一步对蛭弧菌了解,在应用方面更加的广泛。关键词:蛭弧菌;噬菌机制

Abstract:For the first time ,the Bdello vibrio bacteriouorus are found by the Stolp and Petiolds from the string bean in 1962 the leaf which burned the sick leave single afterbirth germ ATCC11355 in the detection, which had special to" live on" and" bit the germ" living creature characteristic drive the microorganism boundary scholar concern, late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ne after another separates the Bd germ from the soil, natural body of water, sea water, and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research。Now the Bd germ hases already been included in the Bergey surname germs to authenticate the manual, many nations go this germ plait into the medical science and microbiology, tiny ecology teaching materials.To the BD germ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bite the germ mechanism," host" germ table research gives the introduction. Put forward studying the advertent problem that the germ of BD want to future outlook, make people further understand to the germ of BD , more extensive in the applied aspect. Key words: Bdello vibrio bacteriouorus ;Bite the germ mechanism

植物反射波谱特征

健康的绿色植被的光谱反射特征 地面植物具有明显的光谱反射特征,不同于土壤、水体与其她的典型地物,植被对电磁波的响应就是由其化学特征与形态学特征决定的,这种特征与植被的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在可见光波段内,各种色素就是支配植物光谱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叶绿素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健康的绿色植被,其光谱反射曲线几乎总就是呈现“峰与谷”的图形,可见光谱内的谷就是由植物叶子内的色素引起的。 例如叶绿素强烈吸收波谱段中心约0、45um与0、67um(常称这个谱带为叶绿素吸收带)的能量。植物叶子强烈吸收蓝区与红区的能量,而强烈反射绿区能量,因此肉眼觉得健康的植被呈绿色。除此之外,叶红素与叶黄素在0、45um(蓝色)附近有一个吸收带,但就是由于叶绿素的吸收带也在这个区域内,所以这两种黄色色素光谱响应模式中起主导作用。 如果植物受到某种形式的抑制而中断了正常的生长发育,它会减少甚至停止叶绿素的产生。这将导致叶绿素的蓝区与红区吸收带减弱,常使红波段反射率增强,以至于我们可以瞧到植物变黄(绿色与红色合成)。 从可见光区到大约0、7um的近红外光谱区,可瞧到健康植被的反射率急剧上升。在0、7-1、3um区间,植物的反射率主要来自植物叶子内部结构。 健康绿色植物在0、7-1、3um间,的光谱特征的反射率高达(45%-50%),透过率高达(45%-50%),吸收率低至(<5%)。植物叶子一般可反射入射能量的 40%-50%,其余能量大部分透射过去,因为在这一光谱区植物叶子对入射能量的吸收最少(一般少于5%)。 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植被的光谱特性主要受植物叶子内部构造的控制。在可见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之间,即大约0、76um附近,反射率急剧上升,形成“红边”现象,这就是植物曲线的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研究的重点光谱区域。 许多种类的植物在可见光波段差异小,但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异明显。同时,与单片叶子相比,多片叶子能够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产生更高的反射率(高达85%),这就是因为附加反射率的原因,因为辐射能量透过最上层的叶子后,将被第二层的叶子反射,结果在形式上增强了第一层叶子的反射能量。

霍乱弧菌检验程序

霍乱弧菌检验程序 一、检查对象 一天内腹泻三次或三次以上的病人。 二、标本采集及处理 1、采集时间:在未服用抗生素前采样。 2、采集方式:用棉拭子或采便管从肛门插入直肠3—5厘 米取样,必须看到有粪便黏附才可:对于自然排出的水样便、呕吐物及保存液保存的标本可直接接种分离或吸取 0.5ML、成形大便取黄豆左右大小。 3、标本送检: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若不能立即送检, 可保存于碱性蛋白胨水中尽快送检验。24小时以上才能送检的标本,应使用文一腊二氏保存液保存。 4、标本处理:将标本直接分离接种于4号琼脂及放入 8—10ML碱性蛋白胨水中增菌。 “两管三板”: 送检标本马上接种一个4号琼脂平板、同时碱性蛋白胨水培养管增菌;—8小时后接种增菌管内标本于第二块4号琼脂平板,同时转种第二管碱性蛋白胨水;6—8小时后继续接种第二管碱性蛋白胨水的标本于第三块4号琼脂平板上。

三、检验程序: 1、弧菌形态: 弧菌生长快、菌落大、培养4—5小时,原划线处有菌苔生长,8—10小时可长出小菌落,16小时菌落直径可达2毫米。菌落略带灰色、半透明、扁平、稍隆起、光滑湿润,培养时间延长或室温放置后,菌落略带黄色,中心厚而周围透明,培养基含亚碲酸钾使得菌落成灰色,中心形成黑色金属碲沉淀。在平皿上挑取典型菌落做玻片凝集试验。 2、玻片凝集试验: 首先要注意抗原抗体比例和保证抗原(菌株)的纯洁性,使用O1群和O139群两种诊断血清。如未获单个菌落,可挑取可疑菌苔边缘透明部分做玻片凝集。注意,凝集的菌落应以生理盐水作对照,检查有无自然凝集;然后用此玻片显微镜下看动力(动力活泼如流星样);再将此玻片革兰氏染色看弧菌形态。 3、弧菌分型: 稻叶型和小川型诊断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进一步分型。四、报疫程序: 一旦发现阳性可疑标本立即用铁罐保存,通知送检科室,确认病人资料;上报医院总值班2460或2560,派车送海珠区防疫站确证。 五、标本处理:

噬菌蛭弧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噬菌蛭弧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中国医学细菌中心弧菌噬菌体研究室秦生巨 一、前言 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以下简称蛭弧菌)是60年代中期Stolp 等[1]发现的一类细菌寄生菌。它比通常的细菌要小,有似细菌病毒(噬菌体)的作用,但不是病毒,具有细菌的特性。“寄生”和“裂解(溶菌)”宿主细菌是蛭弧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这一生物学特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20多年来,美国、苏联、日本、法国、以色列、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实验室对这类菌进行了研究。1982年,秦生巨等在我国首次发现并及时报道了对蛭弧菌的研究。自从蛭弧菌发现以来,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对蛭弧菌的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分类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其与生物间的拮抗作用进行了研究。特别是70年代后期,对蛭弧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更为广泛和细致,发现蛭弧菌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亦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蛭弧菌不能利用碳水化合物,但分解蛋白质的能力极强,它是利用多肽及氨基酸作为能源和碳源的;蛭弧菌生长代谢过程中乙醛酸循环不明显,以不完全的三羧酸循环为主要代谢途径;蛭弧菌蛋白质含量极为丰富,可达干重的60%~65%,DNA含量为5%,含有典型的嘌呤和嘧啶;蛭弧菌DN A合成的前体物质,全部来自宿主菌细胞,大约70%来源于宿主DNA,3 0%来源于RNA;蛭弧菌可直接利用单核苷酸作前体物质,合成其核酸;蛭弧菌γATP(每消耗1g ATP所得细胞千重)值高达20%~30%;蛭弧菌在吸附、侵染、穿入等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需要多种酶类的参加;蛭弧

菌的鞭毛,粗且带鞘,早期有人认为,鞭毛鞘是由细胞壁外膜组成,对尿素十分敏感。近年来,许多实验室对蛭弧菌的噬菌特性以及利用蛭弧菌清除自然环境河水中的某些肠道致病菌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工作。目前已证实,蛭弧菌对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埃希菌属、假单胞菌属、欧文菌属、变形杆菌属、弧菌属等均有很高的裂解活性,特别是对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进一步研究发现,蛭弧菌对自然河水中的E lTor霍乱弧菌、不凝集弧菌、伤寒沙门菌、大肠杆菌、细菌总数、浮游球衣菌、大肠菌群等均有显著的净化作用。本文就蛭弧菌的形态结构、化学组分、能量代谢、生命周期以及蛭弧菌生物拮抗作用等方面的研究阐述如下。 二、蛭弧菌的形态 (一)一般形态 蛭弧菌革兰染色,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呈阴性弧、杆菌。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到蛭弧菌积极追捕宿主呈跳跃式的运动。电子显微镜观察、蛭弧菌以弧、杆状为主(图1)。其菌体长约为0.8~1.2μm,宽约为0.2 5~0.40μm。菌体一端附着一根端生鞭毛,极少数有2~3根。蛭弧菌的鞭毛比其它细菌鞭毛为粗,直径约为21~28nm,长一般为菌体的10~40倍,通常呈波状。靠近菌体的最初3个“波段”的“波长”递减,远端“波段”的“波长”相当稳定。这种结构与其侵袭功能直接相关,并被认为是蛭弧菌的又一特征。Shilo等发现,与蛭弧菌鞭毛相对的菌体另一端(头部)有钉状的纤毛结构存在,通常2~3根,最多可有6根,纤毛直径为4.5~10nm,长为0.8~1.5μm,呈直线形或三角弯曲状。

绿色植物的反射波谱曲线作用

绿色植物的反射波谱曲线作用 2014015587—贺康康—环科 地面植物具有明显的光谱反射特征,不同于土壤、水体和其他的典型地物,植被对电磁波的响应是由其化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决定的,这种特征与植被的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在可见光波段内,各种色素是支配植物光谱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叶绿素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健康的绿色植被,其光谱反射曲线几乎总是呈现“峰和谷”的图形,可见光谱内的谷是由植物叶子内的色素引起的。 例如叶绿素强烈吸收波谱段中心约0.45um和0.67um(常称这个谱带为叶绿素吸收带)的能量。植物叶子强烈吸收蓝区和红区的能量,而强烈反射绿区能量,因此肉眼觉得健康的植被呈绿色。除此之外,叶红素和叶黄素在0.45um(蓝色)附近有一个吸收带,但是由于叶绿素的吸收带也在这个区域内,所以这两种黄色色素光谱响应模式中起主导作用。如果植物受到某种形式的抑制而中断了正常的生长发育,它会减少甚至停止叶绿素的产生。这将导致叶绿素的蓝区和红区吸收带减弱,常使红波段反射率增强,以至于我们可以看到植物变黄(绿色和红色合成)。从可见光区到大约0.7um的近红外光谱区,可看到健康植被的反射率急剧上升。在0.7-1.3um区间,植物的反射率主要来自植物叶子内部结构。 健康绿色植物在0.7-1.3um间,的光谱特征的反射率高达(45%-50%),透过率高达(45%-50%),吸收率低至(<5%)。植物叶子一般可反射入射能量的40%-50%,其余能量大部分透射过去,因为在这一光谱区植物叶子对入射能量的吸收最少(一般少于5%)。 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植被的光谱特性主要受植物叶子内部构造的控制。在可见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之间,即大约0.76um附近,反射率急剧上升,形成“红边”现象,这是植物曲线的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研究的重点光谱区域。 许多种类的植物在可见光波段差异小,但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异明显。同时,与单片叶子相比,多片叶子能够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产生更高的反射率(高达85%),这是因为附加反射率的原因,因为辐射能量透过最上层的叶子后,将被第二层的叶子反射,结果在形式上增强了第一层叶子的反射能量。(Philip et al. ,1978) 植物波谱反射特征的规律[1] 经过的对植物进行300多个目标点的波谱反射特性的测定。从结果来看,尽管它们种类、所在位置的自然条件不同,但在绿色状态下,其特征都具有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是: 1、特征的相似性。 2、特征的可分性。 3、特征的周期性 4、特征随季节而变化的显著性。 作物旱情监测[2] 济南市小麦种植区TVDI 统计结果表明,对于TVDI 等级非常湿润和湿润,在六个统计时段内,面积最大都出现在六月份,面积最小都出现在一月和十二月,其次非常湿润等级还在三月的面积较大,湿润等级在十月份的面积较大;冬小麦种植区的正常TVDI等级,面积最大出现在十月,最小为一月,其他各月相差不大;出现干旱现象面积最大的月份为一月,与前文分析结果一致,统计结果同样符合。 利用多类别MODIS 植被指数和陆地表面温度产品数据,根据陆地表面温度与植被指数关系特点,建立多种干旱评价指标。结合气温、降水、土壤墒情数据,验证各干旱反演模型在济南市的适用性,研究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济南市干旱发生的时空演变格局。

蛭弧菌数量检测报告

蛭弧菌数量检测报告 1实验材料 1.1实验仪器 PH240A型培养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LD4-40型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DHG-9078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ARC120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LXJ-IIB型低速大容量多管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MJ-Ⅱ型霉菌培养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BCM-1000A 生物洁净工作台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HH-Zu 一列四孔表显水浴锅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B1-220A 生物显微镜北京麦克奥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LDZX-40SCI型立式自动电热压力蒸气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 1.2实验药品 牛肉浸膏生物试剂天津市英博生化试剂有限公司 蛋白胨生物试剂天津市英博生化试剂有限公司 琼脂生物试剂BIOSHARP 日本分装 盐酸分析纯天津市赢达稀贵化学试剂厂 NaOH 分析纯天津北方天医化学试剂厂 NacL 分析纯天津市塘沽化学试剂厂 Tris 分析纯华北地区特种化学试剂开发中心 1.3 宿主菌 大肠杆菌E.coli 天津农学院保藏菌种 2 检测步骤 蛭弧菌数量检测方法有两种,分别为自来水宿主双层平板和TRIS-YP培养基双层平板,视情况选择,两者出斑情况相差不大。培养基配制及使用方法如下: 1 自来水宿主双层平板培养基的配制及双层平板的制作 1.1 自来水宿主双层平板培养基的配制 (1)下层培养基采用煮沸后的自来水配制,琼脂含量为1%,pH值调节到7.2-7.4。 (2)上层培养基也采用煮沸后的自来水配制,琼脂含量为0.5%,pH值调节到7.2-7.4。 (3)灭菌:121℃高压灭菌20min。

植被光谱特性

在光谱的中红外阶段,绿色植物的光谱响应主要被1.4μm、1.9μm和2.7μm附近的水的强烈吸收带所支配。 地面植物具有明显的光谱反射特征,不同于土壤、水体和其他的典型地物,植被对电磁波的响应是由其化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决定的,这种特征与植被的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在可见光波段内,各种色素是支配植物光谱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叶绿素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在中心波长分别为0.45μm(蓝色)和0.65μm(红色)的两个谱带内,叶绿素吸收大部分的摄入能量,在这两个叶绿素吸收带间,由于吸收作用较小,在0.54μm(绿色)附近行程一个反射峰,因此许多植物看起来是绿色的。除此之外,叶红素和叶黄素在0.45μm (蓝色)附近有一个吸收带,但是由于叶绿素的吸收带也在这个区域内,所以这两种黄色色素光谱响应模式中起主导作用。 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植被的光谱特性主要受植物叶子内部构造的控制。健康绿色植物在近红外波段的光谱特征是反射率高(45%-50%),透过率高(45%-50%),吸收率低(<5%)。在可见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之间,即大约0.76μm附近,反射率急剧上升,形成“红边”现象,这是植物曲线的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研究的重点光谱区域。许多种类的植物在可见光波段差异小,但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异明显。同时,与单片叶子相比,多片叶子能够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产生更高的反射率(高达85%),这是因为附加反射率的原因,因为辐射能量透过最上层的叶子后,将被第二层的叶子反射,结果在形式上增强了第一层叶子的反射能量。 在光谱的中红外阶段,绿色植物的光谱响应主要被1.4μm、1.9μm和2.7μm附近的水的强烈吸收带所支配。2.7μm处的水吸收带是一个主要的吸收带,它表示水分子的基本振动吸收带。1.9μm,1.1μm,0.96μm处的水吸收带均为倍频和合频带,故强度比谁的基本吸收带弱,而且是依次减弱的。1.4μm和1.9μm处的这两个吸收带是影响叶子的中红外波段光谱响应的主要谱带。1.1μm和0.96μm处的水吸收带对叶子的反射率影响也很大,特别是在多层叶片的情况下。研究表明,植物对入射阳光中的红外波段能量的吸收程度是叶子中总水分含量的函数,即是叶子水分百分含量和叶子厚度的函数。随着叶子水分减少,植物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明显增大(Philip et al.,1978)

典型地物反射波谱测量与特征分析

典型地物反射波谱测量与特征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实验意义: (1)对光谱测量仪器的认识:ASD野外光谱分析仪FieldSpecPro是一种测量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地物波谱的有效工具,它能够快速扫描地物, 光线探头在毫秒内得到地物的单一光谱。FieldSpec分光仪主要由附属手提电脑,观测仪器,手枪式把手,光线光学探头以及连接数据线组成。通过连接电脑,可实时持续显示测量光谱,使得测量者可以即时获取需要的测量数据。 (2)对课堂内容的认识:地物反射光谱是指某种物体的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 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到的曲线即为反射波谱特性曲线。影响地物波谱变化的因素:太阳位置(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不同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不同。时间、季节的变化。地物本身差异、土壤含水量、植被病虫害。 2.实验目的: (1)地物波谱数据获取需要使用地面光谱仪,通过该实验学会地面光谱仪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2)通过对地物光谱曲线分析,比较相异与相似地物反射光谱特征。认识并掌握典型地物反射光谱特征。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1.实验内容 (1)典型地物反射波谱测量 选择典型地物类型,使用地物光谱仪,开展地物光谱测量,获得典型地物可见光近红外波段(0.4-2.5微米)的反射光谱曲线。 地物类型:植被(草地、灌丛),水体(不同水深,有无植被),土壤(裸土、有少量植被覆盖土壤),不透水地面(水泥地面、沥青路面、大理石地面)。 (2)地物波谱特征分析 a)标准波谱库浏览 b)波谱库创建 c)高光谱地物识别 ●从标准波谱库选择端元进行地物识别 ●自定义端元进行地物识别 2.实验方法 (1)ASD光谱仪简介 FieldSpec Pro型光谱仪是美国分析光谱设备(ASD)公司主要的野外用高光谱测量设备。整台仪器重量7.2公斤,可以获取350~2500nm 波长范围内地物的光谱曲线,探测器包括一个用于350-1000nm的512像元NMOS硅光电二极管阵列, 以及两个用于1000-2500nm的单独的热电制冷的铟-镓-砷光电探测器。便携式光谱仪是“我国典型地物标准波谱数据库”获取光谱数据的主要设备。

霍乱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霍乱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1.标本的采集: 1)粪便标本:应争取在发病早期、服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2)采便方法:可用棉拭采取自然排出的新鲜大便,亦可用直肠棉 拭采便管由肛门插入直肠内3~5厘米处采取。 3)采样要求: ?水样便采取1~2毫升,成形便采取指甲大小的粪量。病人呕吐物、沾染粪便的衣物、尸体的肠腔和口腔内容物亦可作为检材。 ?外环境样本可采取病人的污染衣物、剩饭菜、可疑食品、抹布、污水、坑塘水、井水、公厕粪便、苍蝇等。 ?按1:10比例臵入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液中,迅速送往实验室。4)肛拭采集的注意事项: 1.棉拭子要用竹签,圆形、光滑以免采样时易断; 2.棉拭子做的要稍大而紧固(避免采集时脱落); 3.采集者应穿戴一次性手套; 4.采集前将棉拭子用碱性蛋白胨水(APW)蘸湿,多余的液体紧靠管壁挤出; 5.采集时要求被采集者双腿分立、微屈、手扶墙或凳子趴下,劝其用

单手或双手协助分开股沟(或采集者用左手分开股沟),右手持棉拭子轻轻旋转插入肛门内约4~5cm(幼儿约2~3cm)处,转动数秒钟从紧靠肛环边的隐窝旋转擦取直肠表面黏液后退出; 6.棉拭子在推进时如感觉遇到阻力,应调整角度后缓缓旋转推进,避免用力过大或推进太快造成肛壁出血而影响病原菌的检出;棉拭子进入的深度一定要够,否则采集的有效标本量会很少; 7.采集的标本拭子应立即臵入APW内,手接触的部分在管口折断弃去。填写采样登记表(单),并在采样管上填写被采集者的样品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尽快送检。 二、快速诊断: 1.直接镜检: 为争取最快速度作出诊断,采取病人“米泔水样”大便或呕吐物,悬滴法镜检(最好用暗视野),可见具有流星状动力的细菌。 2.特异性制动试验: ?取检材或新鲜碱性蛋白胨水培养物一滴,臵于载玻片上,再加霍乱弧菌O1多价或O139诊断血清,加盖玻片,用暗视野显微 镜观察,3分钟内流行状运动细菌被抑制的即为阳性,此法优 点是快速而特异,操作简便,可 ?在几分钟之内做出初步诊断。但要求标本必须有较多数量的弧菌,免疫血清最好是不加防腐剂的。 3.早期玻片凝集试验: ?埃尔托弧菌在TCBS、4号琼脂及庆大霉素平皿上生长较快,37℃

霍乱弧菌检测方法 文档

霍乱弧菌的检测 霍乱弧菌相关知识: 稻叶型(A、C) 古典型小川型(A、B、C少量) O1群霍乱弧菌:彦岛型(A、B、C) 稻叶型(A、C) 艾尔托型小川型(A、B、C少量) 彦岛型(A、B、C) 实验室准备: 1.培养基:碱性蛋白胨水、TCBS、4号或庆大霉素琼脂、营养平板、半固体菌种保存管。 2.试剂:拉丝实验用试剂(0.5%去氧胆酸钠水溶液)、氧化酶试剂(1%盐酸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或盐酸对氨基四甲基苯胺水溶液。 3.诊断血清:O1群霍乱诊断血清、稻叶型霍乱血清、小川型霍乱血清、O139群霍乱血清。 4.快诊试剂:O1群霍乱胶体金标记快诊卡、O139群霍乱胶体金标记快诊卡。霍乱弧菌检验流程图: 标本 37度6-8小时TCBS、4号或庆大霉素琼脂 小时 胶体金快诊卡/ 制动等试验血清学凝集试验氧化酶实验拉丝实验O/129敏感试验 初步报告、菌种保存

一、采样 (一)水样便采取1-2毫升,成形便采取指甲大小的粪量。病人呕吐物、沾染粪便的衣物、尸体的肠腔和口腔内容物亦可做为检材; (二)外坏境样本可采取病人的污染衣物、剩饭菜、可疑食品、抹布、污水、坑塘水、井水、公厕粪便、苍蝇等; (三)按1:10比例置入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液中,迅速送往实验室。 二、增菌、培养 (一)所有粪便标本都应经过增菌,尤其是恢复期病人、带菌者或用过抗菌药物的病人标本含菌量少,单靠直接分离不易检出。需经碱胨水37度增菌6-8小时后分离(夏日可将运送时间计算在内); (二)标本含菌量少时,为提高检出率可实行2次增菌,取第一次碱胨水增菌后的培养物表层液0.1-0.2毫升,接种于8-10毫升的碱胨水中,37度培养6-8小时后再做分离。 (三)霍乱弧菌好氧,易形成菌膜,故在取出增菌管时动作要轻,接种环于菌膜下取一满环,划线接种于TCBS或4号琼脂平板37℃10~14h孵育培养。 三、快速诊断 (一)、直接镜检:为争取最快速度作出诊断,采取病人“米泔水样”大便或呕吐物,悬滴法镜检(最好用暗视野),可见具有流星状动力的细菌。 (二)、早期玻片凝集试验:埃尔托弧菌在TCBS、4号琼脂及庆大霉素平皿上生长较快,37度培养8-10小时,在其他杂菌尚未生长或长出很小菌落情况下,埃尔托型菌落直径可达1-2mm。将已长出较大半透明菌落或湿润菌苔的平皿取出,直接用霍乱多价血清做玻片凝集,阳性者可初步报告。琼脂平皿继续培养,按常规培养时间再做一次复查。 (三)、要求及注意事项: 1.当霍乱弧菌在4号琼脂及庆大霉素培养基上生长过久(超过36小时)时,会出现菌落粘稠、血清凝集假阴性现象。 2.故应取新鲜培养物(10-14小时)作凝集试验,凝集的菌落立即转种营养琼脂平板。 3.小川型菌株有时在稻叶型单价血清中可出现弱凝集,这并非彦岛型,而是小川型含有少量C抗原成分的缘故。 4.有的标本可能同时存在非O1群霍乱弧菌,可疑菌落较多时,应挑选5个以上的菌落逐个进行玻片凝集检查; 5.必要时,取原划线菌苔边缘透明部分再做玻片凝集(对一次流行的首批病人进行检验时尤应注意)。 6.平皿分离未获分散的单个菌落,而在密集部位仍有可疑菌落时,应将该部分再做分离或经增菌后再做分离; 7.从恢复期病人分离出菌落典型但不凝集的弧菌,这时应以霍乱粗糙型血清做玻片凝集,以确定是否为粗糙型或NAG弧菌。 四、初步鉴定试验: 1.氧化酶实验:在非选择性或非鉴别性培养基如营养琼脂的新鲜培养物上滴加氧化酶试剂1滴,并使其流开。或将菌落用竹签或牙签挑至滴有试剂的滤纸上,在1分钟内出现粉红-紫红-紫蓝色(有的最后呈黑紫色)。为氧化酶阳性。 肠杆菌科细菌多不变色或变成粉红色后很快退色为氧化酶阴性。 注意事项:试验时避开含铁物质(如接种环)。不能直接取产酸培养基上的菌落,

弧菌

弧菌病:南美白对虾养殖难以回避的话题 ?https://www.360docs.net/doc/3f6146867.html, 2011年04月14日14:37 水产前沿 ?发表评论共有条评论 2010年华南地区的对虾养殖遭受了严重病害,尤其是对虾“偷死”情况严重。虽然种质退化、天气恶劣、养殖密度高、养殖水质恶化等难辞其咎,但从整个疫情上来看,对虾养殖中弧菌贯彻始终,可谓“魅影重重”。 文/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阮记明黄建珍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章海鑫王祎 江西福仁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中平 2010年我国的对虾养殖业特别是华南地区的对虾养殖遭受到严重的病害肆虐,其危害程度严重的,发病率和排塘率均在50%以上,个别达到90%。总体去年的对虾病情表现出南北有较大差异的特点。从病情上看,南方病情重于北方,其中海南、粤东、粤西地区受灾最重;从病程上看,南方地区呈现发病范围广、发病速度快、传染性强、发病季节不明显等特点,头造虾减产严重;而以江浙、京津唐为中心的北方养殖区虽也有发病现象,但整体发病率不高、造成的损失不大;从症状上看,南方地区多表现为空肠空胃、偷死等症状,而北方对虾养殖区虽也曾出现了“偷死”现象,但该病整体发病率不高,对虾仍以传统的白斑病、桃拉综合症等为主。关于对虾病害的原因,虽然种质退化、天气恶劣、养殖密度高等难辞其咎,但总的来看,对虾养殖中处处体现出弧菌的身影,可谓“魅影重重”。本文就对虾养殖中的病原弧菌、弧菌病症状和防治等作简要综述,以期为今后对虾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1 弧菌及弧菌病 弧菌(vibrio)是海洋环境中常见的细菌类群之一,该类细菌具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因此成为海水环境的优势种群,尤以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等占优势。目前,第九版《伯杰氏细菌学手册》收录了35种弧菌属细菌,在这些弧菌当中,部分种已被认为是鱼类的重要致病菌。据有关报道,鳗弧菌(V.anguillarum)、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哈维氏弧菌(V.harveyi)、灿烂弧菌(V.splendidu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创伤弧菌(V.vulnificus)、杀鲑弧菌(V.salmonicida)、海利斯顿氏菌(V.pelagius)、美人鱼弧菌(V.damsela)、奥氏弧菌(V.ordalii)、费氏弧菌(V.fischeri)、鲨鱼弧菌( V.carchariae)以及最小弧菌(V.mimicus)等10多种弧菌可以引起鱼类病害。随着人工养殖迅速发展,养殖水域生态变化,弧菌病已经成为海水养殖动物主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 由弧菌属(Vibrio)细菌引起的弧菌病(Vibriosis)是在世界各地养殖鱼、虾、蟹及贝类等水产动物中普遍流行且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疾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报道,弧菌属中的鳗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在弧菌种群中占优势,广泛存在于自然海水中,导致弧菌病在全世界发生,且具有流行广、发病率高、危害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给鱼、虾、蟹及贝类等海水动物的养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由鳗弧菌、海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引起的疾病统称弧菌病。对虾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有对虾幼体菌血病、烂鳃病、红腿病、烂眼病等,其主要的病原菌为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等,其中弧菌科的许多种细菌,是引起对虾类细菌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表1),并且作为海水中的常在菌群,弧菌也存在于健康的甲壳类个体的体内,Gomez等报道了万氏对虾的肝胰脏内可能存在着多种弧菌。当水中弧菌的数量为103-104cfu/mL(cfu/mL:每毫升样品中含有的细菌群落总数)时,对虾的红腿病症状明显加重。通过对比看出,对虾的发病程度和死亡情况与虾池水中弧菌的数量有一定的关系。有研究认为,当水中的弧菌数量达到104cfu/mL时,对虾就可能被感染发病。

电磁波谱和常见地物的波谱特征

1.何谓电磁波谱?试述其划分依据及其谱段的特性。 电磁波谱是指将各种电磁波按其波长的(频率)大小所依次排列成的图表。 电磁波谱的划分依据是不同波长电磁波的特性。按照这一划分依据可以把电磁波谱划分为:宇宙射线、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宇宙射线的波长<10-8 um,来自宇宙天体,其特性是具有很大的能量和贯穿能力,人工还无法能产生,目前遥感未能用得上这个波段;γ—射线的波长范围为10-8~10-6 um,是原子衰变裂解时放出的射线之一,也具有很高的能量和穿透性;X—射线的波长范围为10-6~10-2 um,高能但是穿透能力较γ—射线弱,被大气层全部吸收,不能用于遥感工作;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0.01~0.38 um,穿透力很弱而且散射严重,易于被臭氧吸收,只有波长0.28~0.38 um的紫外线,能部分穿地大气层,但散射严重,只有部分投射到地面,并使感光材料所感应,可作为遥感工作波段,称为摄影紫外。现已开始用于监测气体污染及水体的油污染;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为0.38~0.76um,可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在太阳辐射能中所占的的比例较高,信息量大,可用摄影、扫描等各种方式成像,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0.76 — 1000um,红外线按其特性又可以分为近红外(0.76~3um)、中红外(3~6um)、远红外(6~15um)、超远红外(15~1000um),近红外是地表层反射太阳的红外辐射,其中的0.76~1.3um波段可以使胶片感光,常被成为摄影红外,中远红外是地表物体发射的红外线,一般用于热红外遥感;微波的波长为1mm~1m,其特性是具有很强的穿透云雾和一定厚度的植被、冰层和土壤的能力,可以用人工制造的仪器发射微波,因为在遥感使用上具有全天候的能力。 2.试述水体、植被和土壤的波谱特征。 水体的波谱特征: 清洁水体的反射率在各波段都很低(一般在3%左右),在可见光部分为4-5%,在0.6处降至2-3%,到0.75以后的近红外波段,水成了全吸收体。但是污水以及含沙量较高的水体的发射率比清洁水体要高出很多。 植被的波谱特征: 1)不同种类的植物均具有相似的反射波谱曲线 2)可见光区域,由于叶绿素的强烈吸收,植物的反射、透射率均低,仅在0.55附近有一10-20%的小反射峰而呈绿色。 3)近红外区域,在0.7—1.3之间形成45-60%的强反射峰,由于不同种植物的叶内细胞结构差异大,不同种植物的反射率在该波段具有最大的差值,故是区分植物种类的最低波段。 4)1.45、1.95、2.7为中心的三个吸收带为水吸收带,高斯曼发现,还三人吸收带之间的两个反射峰(1.65及2.2)上,各值与非多汁植物反射率差别非常明显。 土壤的波谱特征: 自然状态下土壤的反射率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氧化含量和含水量及盐份等因素有关,土壤的反射光谱曲线由可见光到红外呈舒缓向上的缓倾延伸,没有明显的反射峰和吸收峰。

乾界生物蛭弧菌知识科普

乾界生物蛭弧菌知识科普 蛭弧菌(Bdellovibrio)是寄生于其他细菌并能导致 其裂解的一类细菌。它虽然比通常的细菌小,能通过细菌滤器,有类似噬菌体的作用,但它不是病毒,确确 实实是一类能"吃掉"细菌的细菌。1962 年首次发现于菜豆叶烧病假单胞菌体中, 随后从土壤、污水中都分离到了这种细 菌。根据其基本特性,命名为 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其中,"Bdello"一词来自希腊字,是"水蛭"的意思,"vibrio"意为"弧菌",而种名"bacteriovorus"是"食细菌"的意思。由于它们具有特殊的捕食生活方式以及有可能充当决定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群变动的角色,因而引起了许多科学工作者的兴趣。 特征 蛭弧菌属于蛭弧菌科。相差显微镜观察表明,它具有细菌的一切形态特征:单细胞,弧形或逗点状,有时呈螺旋状。大小为 0.3-0.6×0.8-1.2微米,或仅为杆菌长度的1/3-1/4。端生鞭毛很少多于一根,有的在另一端生有一束纤毛。水生蛭弧菌的鞭毛还具鞘膜,它是细胞壁的延伸物,并包围着鞭毛丝状体,所以比其他细菌的鞭毛粗3-4倍,这是一个很显著的特点。蛭弧菌运动活跃,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胞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有的占干重的60-70%。DNA 含量5%,GC百分数为42-51。据报导,蛭弧菌DNA的合成是在

宿主细胞DNA完全裂解后进行,宿主细胞中80%的DNA都并到寄生菌中去了,其机制还不很清楚。 生活方式 蛭弧菌生活方式多样,有寄生型,也有兼性寄生,极少数营腐生。寄生型必须在生活宿主细胞或在有其提取物中得到营养或生长因子时 才能生长繁殖,并表现出严格的特异性;非寄生型营腐生生活,或者至少是兼性腐生,可在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它们中绝大多数都丧失了寄生性,只有十几分之一可恢复寄生性。实验表明,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蛭弧菌都是依赖寄生型,迄今为止,还没有直接从自然界分离得到非寄生型。不依赖宿主的蛭弧菌,只能生活在实验室条件下。故有人认为,兼性或腐生型均由寄生型蛭弧菌衍化而来,有人称它为"突变型"。 生长要求 寄生型蛭弧菌生长,要求pH6.0-8.5;温度23-37℃,低于12℃,高于42℃时均不生长;能稳定分解蛋白质,一般不直接利用碳水化合物,而以肽、氨基酸作碳源和能源;能液化明胶;严格好氧;在人工培养基上则产生黄色色素,细胞色素a、b、c,还能产生各种酶类。其中有宿主细胞有关。 生活史

群霍乱弧菌的鉴定和分型

群霍乱弧菌的鉴定和分型 l 血清分型 用普通琼脂或碱性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苔进行血清分型。分型使用小川型及稻叶型的单价血清作玻片凝集反应。 l.1 在小川型单价血清凝集,在稻叶型单价血清不凝集者为小川型。 l.2 在小川型单价血清不凝集,在稻叶型单价血清凝集者为稻叶型。 1.3 在小川型、稻叶型单价血清均呈明显凝集者为彦岛型。 2 试管凝集试验 用生理盐水自1:20开始对倍连续稀释01群霍乱多价血清,每管含稀释血清O 历mL。将被检菌在营养琼脂的16~18h培养物用0.2%福尔马林生理盐水制成每毫升约含18亿菌体(相当于细菌标准比浊管浓度)的悬液,每稀释血清管加入0.5mL;另将菌悬液0.5mL加入0.5mL生理盐水中作对照。摇匀,置37℃3h观察初步结果。再放4℃或室温过夜,观察最后结果。生理盐水对照不出现自然凝集,能便试验菌出现十十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为凝集滴度,凝集滴度达到或超过血清原效价一半的即可确定为01群霍乱弧菌。 对一次流行的首批病例菌株和玻片凝集反应不典型的菌株应做本试验。 3 古典型和埃尔托型的鉴别 3.1 按表l所列的试验鉴别01群霍乱弧菌的两个生物型。 注:括弧内为少数菌株结果。 3.2 试验方法: a. 第N组霍乱噬菌体裂解试验: 本项试验与噬菌体分型在同一平皿上进行,方法见C4.1.2。 b. 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将1.5%普通琼脂加热溶化,待冷却至5O℃z左右,按每毫升培养基加入50单位多粘菌素B,摇匀后倾注平皿,凝固后备用。在平皿背面用玻璃笔划出若干方格。将被检菌2~ 3h肉汤培养物一接种环点在培养基表面,

待干后放37℃培养过夜,观察结果。被检菌不生长或生长不足10个菌落为敏感,记录为十号。 c. 鸡血球凝集试验:在清洁平皿内划出方格,用直径4mm的接种环取一滴生理盐水滴在每个方格内,取被检菌18h琼脂培养物少许。在生理盐水中制成浓厚菌悬液。再用接种环各加一滴经洗涤三次的2.5%鸡血球生理盐水悬液,充分摇匀,肉眼观察结果。1min内出现血球凝集者为阳性,血球呈均匀分散状态者为阴性。埃尔托型为阳性。古典型一般为阴性。 d. V-P试验:将被检菌接种于葡萄糖磷酸盐蛋白胰水,37℃培养2~3天。然后取出lmL培养物加5%0a-奈酚乙醇溶液0.6mL,振荡5s,加入40%氢氧化钾液0.2mL,再振荡5s,去掉棉塞置室温。在lh内出现红色反应者为阳性。阴性者在试剂加入后逐渐出现浅褐色。古典型为阴性,而埃尔托型多为阳性。 e. 溶血试验:取被检菌24h普通肉汤(中试管装8~1OmL)培养物lmL,l%绵羊红血球(生理盐水洗3次,最后l次离心速度为20OOr/min,离心lOmin)lmL。混匀后放37℃ ,2h观察初步结果,再放4℃冰箱过夜观察最后结果。试验应有已知溶血椭、不溶血株和肉汤管做对照。达半数血球溶解者为溶血阳性。为证明为不耐热溶血素。可将被检菌的培养物加热56℃ 3Omin而后再做溶血试验。古典型不产生可溶性溶血素。埃尔托型有些产生,有些不产生不耐热的可溶性溶血素。 4 噬菌体-生物分型 4.1噬菌体分型 4.1.1 利用五株国内分离的弧菌噬菌体(VPl~Vp5)将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分成32个噬菌体型(表2)。 4.1.2 噬菌体分型方法:在1.5%普通琼脂平皿的背面,用玻璃笔划出9个方格,再将被检菌2~3h肉汤培养物0.2mL加至已融化并冷至5O℃的0.7%4mL半固体琼脂中,混匀后倾注于琼脂平皿上。待干后,于第1~5格分别滴加VPl~VP5分型噬菌体的原液(l08~109/mL);第6、7格分别滴加第IV组霍乱噬菌体原液(109/mL)及常规稀释液(106/mL);第8、9格滴埃尔托型霍乱弧菌的溶原噬菌体两个代表株(溶原性菌株的18~20h肉汤培养物,经56C3Omin水浴杀菌后使用),作为对溶原噬菌体敏感性的测定。待干后放37℃培养过夜,观察结果。依据被检菌对VP~lVP5噬菌体的敏感性,按表2判定其噬菌体型别。 4.2 埃尔托型霍乱弧菌的生物分型 4.2.1根据菌株的溶原性、对溶原噬菌体的敏感性、山梨醇发酵试验和溶血试验等四个生物学性状,将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分成12个生物型(表3)。 4.2.2 溶原性测定:从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复愈型抗链霉素株SM6的普通琼脂平皿培养物上挑取光滑圆整的典型菌落接种普通肉汤,37℃培养8~12h,作为指示菌。在直径9cm平皿中倾注一薄层1.5%普通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于平皿底的背面用

蛭弧菌的综述2

蛭弧菌的综述 1引言 蛭孤菌(Bdellovibrio)是寄生于某些细菌并能导致其裂解的一类细菌,为细菌的寄生菌,其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从自然水域、污水及土壤中均可分离到。由于其能裂解多种细菌以及特殊的生活方式而使之具有生态学优势,故被认为是自然净化的生物因子之一[1]。 根据GC比例,过氧化物酶、蛋白酶活性,耐药性和寄生性将蛭弧菌分为三种。它们分别是:噬菌蛭弧菌、斯托普蛭弧菌、斯塔尔蛭弧菌。噬菌蛭弧菌的GC比例较高,约为50.4 ± 0.9 mol %。过氧化酶呈阳性,对弧菌抑制剂0/129敏感,蛋白酶的活性相对较低,依赖于宿主繁殖。它在特殊条件下可转化为兼性腐生菌[2];斯托普蛭弧菌的GC比例(42-43 mol %),过氧化酶呈阴性,对弧菌抑制剂0/129呈抗药性,蛋白酶活性相对较高,宿主仅限于假单胞菌;斯塔尔蛭弧菌的GC比例较低(42-43 mol %),过氧化酶呈阳性,对弧菌抑菌剂0/129敏感,蛋白酶活性较高,可兼性寄生性,或可依赖宿主菌而生活[3]。 蛭弧菌的特性为:绝大部分菌株接种营养琼脂不形成茵落,在含有宿主菌的自来水琼脂平板上形成无菌落生长的透明噬斑,最适温度为25-37℃,可使含有浓厚的宿主菌的自采水悬液数日内裂解澄清。其形态为弧形或杆状,大小为 1.0-7.5×0.25-0.8 μm,端生一根长靴毛,有的靴毛包被鞘膜。其宿主范围较广,可裂解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如I鸡白痢沙门氏茵、猪霍乱沙门氏菌,羔羊大肠肝菌、弗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鲍氏志贺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以及变形杆菌等,但均不裂解猪丹毒杆菌、猪巴氏杆菌及枯草轩菌。 蛭弧菌在1962年由Stolp和Petzold首次发现的。近二十年来,国外对它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在我国.1982年司稚东等首次报导了对噬菌蛭弧菌的研究[4]。我国分别对蛭弧菌在生态防治、水产养殖、海水净化和蛭弧菌生物制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蛭弧菌的研究。但由于蛭弧菌的种类有30多种之多,而其在噬菌方面又具有许多特点,为便于以后有关人员的研究工作,现将国内外有关蛭弧菌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典型地物反射波谱测量与特征分析复习进程

典型地物反射波谱测量与特征分析

典型地物反射波谱测量与特征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实验意义: (1)对光谱测量仪器的认识: ASD野外光谱分析仪 FieldSpecPro是一种测量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地物波谱的有效工具,它能够快速扫描地物,光线探头在毫秒内得到地物的单一光谱。 FieldSpec分光仪主要由附属手提电脑,观测仪器,手枪式把手,光线光学探头以及连接数据线组成。通过连接电脑,可实时持续显示测量光谱,使得测量者可以即时获取需要的测量数据。 (2)对课堂内容的认识:地物反射光谱是指某种物体的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到的曲线即为反射波谱特性曲线。影响地物波谱变化的因素:太阳位置(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不同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不同。时间、季节的变化。地物本身差异、土壤含水量、植被病虫害。 2.实验目的: (1)地物波谱数据获取需要使用地面光谱仪,通过该实验学会地面光谱仪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2)通过对地物光谱曲线分析,比较相异与相似地物反射光谱特征。认识并掌握典型地物反射光谱特征。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1.实验内容 (1)典型地物反射波谱测量 选择典型地物类型,使用地物光谱仪,开展地物光谱测量,获得典型地物可见光近红外波段(0.4-2.5微米)的反射光谱曲线。 地物类型:植被(草地、灌丛),水体(不同水深,有无植被),土壤(裸土、有少量植被覆盖土壤),不透水地面(水泥地面、沥青路面、大理石地面)。 (2)地物波谱特征分析 a)标准波谱库浏览 b)波谱库创建 c)高光谱地物识别 ●从标准波谱库选择端元进行地物识别 ●自定义端元进行地物识别 2.实验方法 (1)ASD光谱仪简介 FieldSpec Pro型光谱仪是美国分析光谱设备(ASD)公司主要的野外用高光谱测量设备。整台仪器重量7.2公斤,可以获取350~2500nm 波长范围内地物的光谱曲线,探测器包括一个用于350-1000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