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医病证总结

常见中医病证总结
常见中医病证总结

常见中医病证

1、感冒:寒荆热银暑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2、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肺阴沙参咳嗽平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3、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虚哮固本喘脱回,肺脾六君肾生金。

1.发作期

1)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2.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益气健脾,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4、喘证:喘寒麻盖表麻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气虚耗生脉补,肾虚不纳肾气蛤,正虚喘脱参黑蛤。1.实喘

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气亏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5、肺痨:痨肺阴月虚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

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6、心悸:悸怯定志血归脾,阴天阳桂水凌桂,瘀桃痰火黄连温

1)心虚胆怯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4)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桂甘龙牡汤】5)水饮凌心证:振奋心阳,化气利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

6)瘀阻心脉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胸痹:胸痹瘀府气滞柴,浊栝寒枳气阴脉,心肾阴天阳参右

1)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

2)气质心胸证: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证:通阳泻浊,豁痰宣痹——栝萎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证: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证: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7)心肾阳虚证:温阳补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8、不寐:不寐肝龙痰热温,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枣心脾归

1)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扰心证:清热化痰,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3)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

4)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5)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9、癎病:癎病风定痰龙涤、淤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

1)风痰闭阻证:涤痰息风,开窍定癎——定癎丸

2)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

4)心脾两虚证: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5)心肾亏虚证: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

10、胃痛:胃寒香良食保肝柴,湿热清中瘀失笑,阴亏贯芍虚寒建

1)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2)饮食伤胃证: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舌苔厚腻,脉滑

3)肝气犯胃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舌苔多薄白,脉弦

4)湿热中阻证: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5)瘀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6)胃阴亏耗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舌红少津,脉细数

7)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舌苔薄白,脉虚弱或迟缓

11、呕吐:呕邪藿香食保和,痰饮夏苓肝四七,气香阳理胃阴麦

1.实证

1)外邪犯胃证: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舌苔白腻,脉濡缓

2)食滞内停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舌苔厚腻,脉滑实

3)痰饮内阻证: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舌苔白腻,脉滑

4)肝气犯胃证: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舌质红,苔薄腻,脉弦

2.虚证

1)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舌苔白滑,脉虚弦

2)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舌质淡,脉濡弱

3)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舌红少津,脉细数

12、腹痛:腹痛寒良湿热承,脏寒小建食导滞,肝柴瘀血少腹逐

1)寒邪内阻证: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2)湿热壅滞证: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3)饮食积滞证: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舌苔厚腻,脉滑

4)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5)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舌质紫暗,脉细涩

6)中虚脏寒证: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13、泄泻:泄寒湿藿湿热葛,食保脾胃虚参苓,肾阳四神肝乘痛

1.暴泻

1)寒湿内盛证: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2)湿热伤中证: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3)食滞肠胃证:消食导滞——保和丸—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2.久泻

1)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2)肾阳虚衰证: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舌淡苔白,脉沉细

3)肝气乘脾证:抑肝扶脾——痛泻要方—舌淡红,脉弦

14、痢疾:痢湿芍药疫白芍,寒湿不正阴连驻,虚寒桃真休息连

1)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舌苔黄腻,脉滑数

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

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4)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脉细数

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15、便秘:热秘麻仁气六磨,冷秘温硫气虚芪,血润阴增阳济川

1.实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舌苔薄腻,脉弦

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舌苔白腻,脉弦紧

2.虚秘

1)气虚秘:益气润肠-黄芪汤—舌淡苔白,脉弱

2)血虚秘:养血润燥-润肠丸—舌淡苔白,脉细

3)阴虚秘:滋阴通便—增液汤—舌红少苔,脉细数

4)阳虚秘:温阳通便—济川煎—舌淡苔白,脉沉迟

16、胁痛:胁痛郁柴胆湿龙,瘀阻血府肝络贯

1)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3)瘀血阻络证: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舌质紫暗,脉沉涩

4)肝络失养证:养阴柔肝——一贯煎—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17、黄疸:黄疸热茵湿五甘,胆柴疫毒犀角散,寒湿术附脾建中,湿四脾柴瘀逍鳖

1.阳黄

1)热重于湿证: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舌苔黄腻,脉弦数

2)湿重于热证: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或濡缓3)胆腑郁热证: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苔黄舌红,脉弦滑数

4)疫毒炽盛证(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数2.阴黄

1)寒湿阻遏证: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

2)脾虚湿滞证: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舌淡苔薄,脉濡细

3.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1)湿热留恋证: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苔腻,脉濡数

2)肝脾不调证: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舌苔薄白,脉细弦

3)气滞血瘀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舌有紫斑或紫点,脉涩

18、头痛:头痛寒川热芎芷,湿羌肝天血四物,肾元痰夏瘀通窍

1.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证: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头痛证: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3)风湿头痛证: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苔白腻,脉濡

2.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证:平肝潜阳熄风——天麻钩藤饮—舌红苔黄,脉弦数

2)血虚头痛证: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3)痰浊头痛证: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4)肾虚头痛证: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5)瘀血头痛证: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19、眩晕:眩晕亢天气血归肾左,痰湿(浊)半夏瘀通窍

1)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天麻钩藤饮—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2)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3)肾精不足证: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舌红少苔,脉细数;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

4)痰湿中阻证: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舌苔白腻,脉濡滑

5) 瘀血阻窍证: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20、中风:中风入络白丸子,风阳天麻阴虚镇,痰热桃仁痰火羚,痰浊涤痰脱参脉,风痰解语气虚补,肝肾亏虚左地黄

1.中经络证:

1)风痰入络证: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舌苔薄白,脉浮数

2)风阳上扰证: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汤—舌红苔黄,脉弦

3)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息风通络——镇肝息风汤—舌红苔腻,脉弦细数

2.中脏腑证:

2.1闭证:

1)痰热腑实证:通腑泄热,息风化痰——桃仁承气汤—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2)痰火瘀闭证:息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3)痰浊瘀闭证:化痰熄风,宣郁开窍——涤痰汤—苔白腻,脉沉滑缓

2.2脱证(阴竭阳亡):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3.恢复期证:

1)风痰瘀阻证: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苔滑腻,舌紫暗,脉弦滑

2)气虚络瘀证: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肝肾亏虚证:滋养肝肾——左归丸合地黄饮子—舌红苔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21、水肿:风水越术毒豆毒,水湿皮苓湿热凿,脾阳实脾肾济武,瘀水互结桃物苓

1.阳水

1)风水相搏证: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证: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2.阴水

1)脾阳虚衰证: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

2)肾阳虚衰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3)瘀水互结证: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22、淋证:淋热八石苇血蓟,气沉膏萆劳无比

1)热淋证: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2)石淋证: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石韦散

3)血淋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4)气淋证: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

5)膏淋证: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解分清饮

6)劳淋证: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

23、癃闭:癃膀湿正肺热清,肝郁沉香浊瘀当,脾气补春肾阳济

1)膀胱湿热证: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

2)肺热壅盛证:清泄肺热,通利水道——清肺饮

3)肝郁气滞证: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

4)浊瘀阻塞证: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当丸

5)脾气不升证:升清降浊,化气行水——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

6)肾阳衰惫证: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

24、阳痿:阳痿命门赞育丸,心脾归脾肝郁逍,惊恐启阳湿热泻

1)命门火衰证:温肾壮阳——赞育丸

2)心脾亏虚证:补益心脾——归脾汤

3)肝郁不舒证:疏肝解郁——逍遥散

4)惊恐伤肾证:益肾宁神——启阳娱心丹

5)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25、郁证:郁证肝柴气郁栀,痰郁半厚心神甘,心肾天六心脾归

1)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证: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

3)痰气郁结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

4)心神失养证: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

5)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补血益气——归脾汤

6)心肾阴虚证: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26、血证:鼻衄热菊胃玉肝龙气血归;齿衄胃火清胃泻,阴虚火旺六味茜;咳血燥桑肝泻阴虚合;吐血胃热泻灰肝火龙气虚归;便血肠湿地槐气虚归,脾胃虚寒黄;尿血下蓟肾虚知,脾不统归,肾不固比;紫斑血热灰,气不摄归阴虚茜。

鼻(玉龙归山),齿(清水),咳(百泻桑),吐(泻龙归),便(黄弟归),尿(小白要归),紫斑(十茜归)

1.鼻衄

1)热邪犯肺证:清热泄肺,凉血止血——桑菊饮

2)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证: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证:补气摄血——归脾汤

2.齿衄

1)胃火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2)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3.咳血

1)燥热伤肺证: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证: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证: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4.吐血

1)胃热壅盛证: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证: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证: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5.便血

1)肠道湿热证: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

2)气虚不摄证:益气摄血——归脾汤

3)脾胃虚寒证: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6.尿血

1)下焦湿热证: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证:补脾摄血,益气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证: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7.紫斑

1)血热妄行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

2)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

3)气不摄血证:补气摄血——归脾汤

27、消渴:上消肺热消渴方,胃热玉女气阴七(中),肾阴六味阴阳肾(下)

1)上消(肺热津伤)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2)中消(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3)下消证:

α肾阴亏虚证: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β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

28、内伤发热:内伤发热阴清骨,血归阳肾气补中,气郁丹栀血瘀府,痰湿郁热黄中和

1)阴虚发热证:滋阴清热——清骨散

2)血虚发热证:益气养血——归脾汤

3)气虚发热证: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4)阳虚发热证: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

5)气郁发热证:疏肝理气,解郁泻热——丹桅逍遥散

6)痰湿郁热证:燥湿化痰,清热和中——黄连温胆汤喝和中汤

7)血瘀发热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29、虚劳:虚劳气虚肺补肺,心福脾君肾大补;血虚心血养心肝血物;阴虚肺沙心天王,脾胃益胃肝补肝肾左归;阳虚心保脾附肾右归

1.气虚

1)肺气虚证:补益肺气——补肺汤

2)心气虚证:补气养心——七福饮

3)脾气虚证:健脾益气——加味四君子汤

4)肾气虚证:益气补肾——大补元煎

2.血虚

1)心血虚证:养血宁心——养心汤

2)肝血虚证:补血养肝——四物汤

3.阴虚

1)肺阴虚证:养阴润肺——沙参麦冬汤

2)心阴虚证:滋阴养心——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证——养阴何谓——益胃汤

4)肝阴虚证:滋养肝阴——补肝汤

5)肾阴虚证:滋阴补肾——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证:益气温阳——保元汤

2)脾阳虚证:温中健脾——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证:温补肾阳——右归丸

30、癌病:脑瘤痰阻通窍汤,风毒上扰钩藤黄,阴虚风动定风珠;肺癌阻肺血府逐,湿蕴二栝阴虚沙,气

阴两虚生脉固;肠癌湿热槐角丸,郁毒膈下脾肾补,肝肾阴虚知柏黄;肾癌湿热八正散,瘀血桃红脾肾补,阴虚内热知柏黄。

I脑瘤

1)痰瘀阻窍证:息风化痰,祛瘀通窍——通窍活血汤

2)风毒上扰证:平肝潜阳,清热解毒——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

3)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息风——大定风珠

II肺癌

1)瘀阻肺络证:行气活血,散瘀消结——血府逐瘀汤

2)痰湿蕴肺证:健脾燥湿,行气化痰——二陈汤合栝蒌薤白半夏汤

3)阴虚热毒证: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

III大肠癌

1)湿热郁毒证: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槐角丸

2)郁毒内阻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膈下逐瘀汤

3)脾肾双亏证:温阳益精——大补元煎

4)肝肾阴虚证:滋肾养肝——知柏地黄丸

IV肾癌、膀胱癌

1)湿热蕴毒证:清热利湿,解毒通淋——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

2)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桃红四物汤

3)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软坚散结——大补元煎

4)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化瘀止痛——知柏地黄丸

31、痹证:风寒湿痹行防痛乌着薏,风湿热痹白桂痹,痰瘀双合肝肾筋

1.风寒湿痹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

2)痛痹: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2.风湿热痹证: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桂枝汤合宣痹汤

3.痰瘀阻痹证:化痰行瘀,益痹通络——双合汤

4.肝肾两虚证:培补肝肾,舒筋止痛——补血荣筋丸

32、痉证:痉邪壅羌肝经羚,阴明白增心营营,阴血物定痰浊导

1)邪壅经络证:祛风散寒,和营燥湿——羌活胜湿汤

2)肝经热盛证:清肝潜阳,息风镇痉——羚角钩藤汤

3)阳明热盛证:清泻胃热,增液止痉——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

4)心营热盛证:清心透营,开窍止痉——清营汤

5)痰浊阻滞证:豁痰开窍,息风止痉——导痰汤

6)阴血亏虚证:滋阴养血,息风止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33、痿证:痿肺津救湿热妙,脾胃术中肝肾虎,脉络瘀阻圣愈还

1)肺热津伤证:清热润燥,养肺生津——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通利经脉——加味二妙散

3)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

4)肝肾亏损证: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5)脉络瘀阻证:益气养营,活血行瘀——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

34、腰痛:寒湿腰痛甘姜苓,湿热四妙瘀血逐,肾虚腰痛阴左阳右

1)寒湿腰痛证: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

2)湿热腰痛证:清热利湿,舒筋止痛——四妙丸

3)瘀血腰痛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身痛逐瘀汤

4)肾虚腰痛证:

a肾阴虚证:滋补肾阴,濡养筋脉-左归丸

b肾阳虚证:补肾壮阳,温煦经脉-右归丸

二、中医外科笔记

35、乳癖:乳癖肝郁痰凝逍遥蒌,冲任失调二仙四

1)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

2)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36、蛇串疮:蛇串肝经郁热龙胆泻,脾虚湿蕴胃苓除,气滞血瘀疏肝红

1)肝经郁热证:清泄肝火,解毒止痛——龙胆泻肝汤

2)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解毒止痛——除湿胃苓汤

3)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

37、痔:内痔热凉下注脏,气瘀止痛脾虚补;静外下注萆薢散;混合参见内痔内痔治I内痔

1)风热肠燥证:清热凉血祛风——凉血地黄汤

2)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止血——脏连丸

3)气滞血瘀证: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止痛如神汤

4)脾虚气陷证: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

II外痔

一、结缔组织外痔

二、静脉曲张性外痔

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萆薢化毒汤合活血散瘀汤

三、血栓性外痔

血热郁结证:清热凉血,散瘀消肿——凉血地黄汤合活血散瘀汤加减

III混合痔【内治参见内痔】

38、脱疽:脱疽寒阳瘀桃红,湿毒四妙气阴鳖

1)寒湿阻络证:温阳散寒,活血通络——阳和汤

2)血脉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

3)湿热毒盛证: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四妙勇安汤

4)热毒伤阴证:清热解毒,养阴活血——顾步汤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黄芪鳖甲汤

39、肠痈:肠痈瘀滞牡丹藤,湿热复柴热毒脓

1)瘀滞证(初期):行气活血,通腑泄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2)湿热证(酿脓期):通腑泄热,利湿解毒——复方大柴胡汤

3)热毒证(溃脓期):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

三、中医妇科笔记

40、崩漏:崩漏脾虚止崩汤,肾苁阳右阴左二,血热虚上实固经,血瘀逐瘀止血汤。1)脾虚证:补气摄血,固冲止崩——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

2)肾虚证:

a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止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b肾阳虚证:温肾益气,固冲止血——右归丸

c肾阴虚证:滋肾益阴,固冲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3)血热证:

a虚热证: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上下相资汤

b实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清热固经汤

4)血瘀证:活血化瘀,固冲止血——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汤

41、痛经:气滞膈下寒凝少,湿热调血虚圣愈,肾亏益肾调痛经解

1)气滞血瘀证: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或痛经方

2)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散寒汤

3)湿热瘀阻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或银甲汤

4)气血虚弱证: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或养血和血汤

5)肾气亏损证:补肾填精,养血止痛——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

42、绝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方良,肾阴左归合二至,阳右俱虚二仙二至合

1)肾阴虚证:滋养肾阴,佐以潜阳——左归丸合二至丸

2)肾阳虚证:温肾扶阳——右归丸

3)肾阴阳俱虚证:阴阳双补——二仙汤合二至丸

43、带下病:带下过多脾虚完,肾阳内补阴知柏,下注止带热毒消;带下过少肝肾左,血枯瘀阻小营煎I带下过多:

1)脾虚证: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

2)肾阳虚证: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

3)阴虚夹湿证:滋肾益阴,清热利湿——知柏地黄丸

4)湿热下注证: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止带方

5)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

II带下过少:

1)肝肾亏损证:滋补肝肾,养精益血——左归丸

2)血枯瘀阻证:补血益精,活血化瘀——小营煎

44、胎漏、胎动不安:胎漏胎动肾虚寿,血热保阴气血胎,血瘀桂茯合寿胎

1)肾虚证: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或安奠二天汤或滋肾育胎丸

2)血热证: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保阴煎或清热安胎饮或当归散

3)气血虚弱证: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

4)血瘀证:活血消癥,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45、产后发热:产后感邪五味失,外感荆穗血瘀生,血虚补中发热退

1)感染邪毒证: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或解毒活血汤

2)外感证:养血祛风,疏解表邪——荆穗四物汤或参苏饮

3)血瘀证:活血化瘀,和营退热——生化汤或桃红消瘀汤

4)血虚证:补血益气,和营退热——补中益气汤

46、不孕症:不孕肾气毓麟珠,阳温阴养肝郁开,瘀阻少腹痰湿苍导

1)肾虚证:

a肾气虚证:补肾益气,温养冲任-毓麟珠

b肾阳虚证:温肾暖宫,调补冲任——温胞饮或右归丸

c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

2)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理血调经——开郁种玉汤或百灵调肝汤

3)瘀阻胞宫证:逐瘀荡胞,调经助孕——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4)痰湿内阻证:燥湿化痰,行滞调经——苍附导痰丸

四、中医儿科笔记

47、肺炎喘嗽:肺炎喘嗽常与变,寒华热闭银麻杏,痰热五虎合葶苈,毒热黄三阴沙参,肺脾气虚参五味,心阳虚衰参附龙,邪陷厥阴羚角清

1.常证

1)风寒闭肺证:辛温宣肺,化痰止咳——华盖散

2)风热闭肺证:辛凉宣肺,清热化痰——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3)痰热闭肺证:清热涤痰,开肺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4)毒热闭肺证:清热解毒,泻肺开闭——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5)阴虚肺热证: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6)肺脾气虚证: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人参五味子汤

2.变证

1)心阳虚衰证: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

2)邪陷厥阴证:平肝息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

48、小儿泄泻:湿热葛根芩连汤,寒藿食保脾虚参,脾肾阳虚理中四,小儿泄泻变证随,气阴两伤人参乌梅汤,阴竭阳脱生救逆

1.常证

1)湿热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

2)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

3)伤食泻:运脾和胃,消食化滞——保和丸

4)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术散

5)脾肾阳虚泻: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2.变证

1)气阴两伤:健脾益气,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

2)阴竭阳脱:挽阴回阳,救逆固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

五、传染病

49、水痘:邪伤肺卫银翘散,邪炽气营清胃解,汤剂一服水痘消

1)邪伤肺卫证: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

2)邪炽气营证:清气凉营,解毒化湿——清胃解毒汤

50、痄腮:痄腮常邪犯少阳,柴胡葛根服之解,热毒壅盛普济消,变证陷入邪心肝,清瘟败毒服之痊,毒窜睾腹龙胆泻

1.常证

1)邪犯少阳证: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柴胡葛根汤

2)热毒壅盛证: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普济消毒饮

2.变证

1)邪陷心肝证:清热解毒,息风开窍——清瘟败毒饮

2)毒窜睾腹证:清泻肝火,活血止痛——龙胆泻肝汤

六、中医伤科笔记

51、桡骨下端骨折:分为a伸直型b屈曲型

桡骨下端(包括桡骨远侧端3cm以内)骨折。NORMAL:桡骨远端的关节面向掌侧倾斜为10°~15°,向尺侧倾斜为20°~25°。

伸直型在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放置一平垫,然后放上夹板,夹板上端达前臂中、上1/3,桡、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手腕的桡偏和背伸活动。

屈曲型在远端的掌侧和近端的背侧各放一平垫,桡、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桡偏和掌屈活动。扎上三条布带固定后,将前臂悬挂胸前,保持固定4~5周。

儿童骨折早期治则: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中后期内服药可减免;中年骨折按三期辩证用药;老人骨折中后期着重养气血、壮筋骨、补肝肾;解除固定后,均应用重要熏洗以舒经活络、通利关节。

52、颈椎病:分为a神经根型颈椎病b脊髓型颈椎病c椎动脉型颈椎病d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些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药物治疗:治拟补肝肾、祛风寒、活络止痛,可内服补肾壮筋汤/丸,麻木明显者:全蝎粉,眩晕明显者:愈风宁心片,急性发作,颈臂痛较重者:舒筋汤。

53、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并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痛及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急性期或初期治宜活血舒筋:舒筋活血汤,慢性期或病程久者,体质多虚,治拟补养肝肾、宣痹通络,内服补肾壮筋汤;兼有风寒湿者,宜温经通络,大活络丹。

哪些疾病适合中医治疗

哪些疾病适合中医治疗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中医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对许多疾病具有独到见解、独特疗法和确切疗效。那么患哪些疾病该看中医呢? 慢性疾病:中医的指导思想为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中医在诊疗时特别注意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善于分析、综合和推理,擅长于调理人体气、血、阴、阳和脏腑功能平衡。因此,中医对于各种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反复口腔溃疡、面部痤疮、尿道综合征、贫血、糖尿病及老年期的消化、内分泌、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疾患的治疗有相当好的治疗效果。 大病初愈:大病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乏力、厌食、失眠、消化不良、盗汗、低热等虚弱现象。此时采用中药调理效果尤为显著,因为此时中医采用扶正祛邪、辨证施补、全面调整的治疗方法,故能使病后虚弱者较快地恢复人体的生理平衡。 妇科疾病:妇女的痛经、月经失调、带下病、功能性出血、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妊娠及产后疾患如严重的妊娠反应、产后无乳、回乳等宜看中医。因中医治疗妇科病用药谨慎,且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疾病不仅治标而且治本。 儿童疾患:儿童尤其是幼儿生病时,因为幼儿较难描述病情,就是家长往往亦很难准确地陈述病况。而中医可采用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加上现代化的化验检查,通过综合分析,可准确诊断病情,并对症下药。 疑难疾病:各种肿瘤手术和放化疗后及癌症晚期病人,中医治疗可帮助早日恢复或延长生命期、提高生存质量。阳痿、遗精、少精、死精、女性不孕、神经官能症、面瘫、脱发、风湿、痹证、牛皮藓、白癜风等疑难病求治于中医中药很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 有病难诊:许多人自觉有病,但经各种现代化的诊疗设备检查、化验后,仍难以确诊时宜看中医。如对于气虚自汗、盗汗、耳鸣、肢麻、肢冷、腹胀、便秘、溏泻、小便频数、夜尿频频、口渴、心悸、胸闷、狂躁、忧郁、精神萎靡、身倦无力、头晕眼花、失眠健忘等症状,经中医仔细辨证,诊断出病因并对症施治,对西药过敏或有严重副作用时,亦可改用中医药治疗。

中医内科实习小结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中医内科实习小结Summary of TCM internal medicine practice

中医内科实习小结 本人于2007年8月开始在XX市中医院实习。本抱着潜心学习中医的决心来到大连,但实际情况与我所想竟全然不同。 第一次是在内科门诊与中医老教授抄方学习,让我受益非浅。我经常与肾病的中医专家王荣欣老师谈论中医的各种学术问题。我们畅所欲言,我的很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最后我们既是师生,又是好友。她常借我买的一些书看,我也经常到她的门诊去听她看完书后的体会,我就能比较和我看完书后的体会有何不同。那三周和后来的几次拜访是我学到东西最多的时间。 后来就是连续的病房实习。那时我深刻体会到这些医生对中医知识的缺乏。我有时问自己:“这是中医院吗?”因为他们看病治疗几乎都是以西药为主。中药只是补一补正气,提高一下免疫力之类的,根本不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他们还含笑而说:“周四是开大

方的日子。”而开一些很大的方,很多味药,价格也很高。不仅如此,他们还让学生开这些方,“看着差不多就行”就下医嘱了。偶尔有时候会改方,但原因竟然是学生开的某几味药太便宜,换几个差不多功效的而价格高一些的药。难道这就是我将来要工作的我们中国的中医院的情况吗? 在神经二病房的时候,我的同学因没在带教老师陪同下去与患者交流而被主任痛骂。他只是想去补充收集一下老师没有收集完整的中医四诊资料而已。 学校要求我们要写16篇临床病历。我虽然觉得抄这些病历几乎提高不了自身的什么修为,但还是决定硬着头皮抄两篇交差。还没等下笔就被主任痛骂,说些什么这是患者的隐私,不能让你抄之类的。看来她对我印象不怎么样。骂得好!我本就觉得这是浪费我时间,不抄了。 当我要转到普外实习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我断然拒绝了医院的安排,自己去找了内科门诊的主任---大连治脾胃病最有名的中医—李吉彦教授。他平时是不带学生的。但看到我的诚意,又经

常见病穴位处方

针灸推拿科住院患者常见病理疗处方 一、腰痛 1.普通针刺治疗 主穴:肾俞、腰夹脊、委中、阿是穴。 随证配穴:风寒湿阻滞证配关元、腰阳关;气滞血瘀证者配血海;肝肾亏虚证配命门、三阴交、太溪。 随症配穴:大腿、小腿的前侧痛配伏兔、足三里;外侧痛配环跳、阳陵泉、悬钟;后外侧配承扶、委中、承山、昆仑。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依据病情采用补泻手法。每日针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 留针:留针40分钟,TDP照射。 二、颈椎病 (一)针灸疗法 1、针刺法:局部取穴为主,远部取穴为辅,体针选穴: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穴。加减:风寒畀阻者加风门、风府祛风通络;劳损血瘀者加膈俞、合谷、太冲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肝肾亏虚加肝俞、肾腧、足三里补益肝肾、生血养筋;根据压痛点所在取肩井、天宗疏通经气、活络止痛;上肢及手指麻痛甚者加曲池、合谷、外关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头晕、头痛、目眩者加百会、风池、太阳祛风醒脑、明目止痛;恶心、呕吐加天突、内关调理胃肠。操作:大椎穴直刺1-1.5寸,使针感向肩臂部传导;夹脊穴直刺或向颈椎斜刺,施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肩背、上肢传导;其他穴位按常规针刺。 三、膝关节炎 (一)普通针刺治疗: 主穴:内外膝眼,梁丘, 阳陵泉,阴陵泉, (二)中药熏洗治疗 方药组成:苍术15g、赤芍15g、防己15g、羌活15g、木瓜15g、桑枝15g、地龙15g、细辛15g、威灵仙15g、三七15g、苏木15g、川乌15g、土虫15g、薏苡仁30g、鸡血藤30g 每日两次,五日一疗程。 四、中风(一)针灸治疗 1.中经络 治则:调神通经、行气活血、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水沟或百会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足三里加减: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镇肝潜阳;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化痰熄风;痰热腑室加曲池、内庭、丰隆清热豁痰;气虚

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精选资料

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保健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妇科疾病一直是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妇科疾病种类繁多,有些疾病治疗过程复杂,且较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近年来笔者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妇科疾病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妇科疾病健康教育预防与保健,丰富了妇科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断加深了中医知识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和理解的能力,自觉地在健康教育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宣教和普及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有效降低了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女性的生活质量,现小结如下。 1.应用中医理论进行女性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的意义 中医学在数千年医疗护理妇科疾病的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保障母子健康、防治妇女疾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理论与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符合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至今仍为人们乐意接受。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等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以中医学理论为主导,结合预防学、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的框架下,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过程,使妇女更好地自我护理和保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获取中医妇科相关健康、

疾病及预防的知识,使之能正确理解自身疾病,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和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觉地在情志调理、生活起居、饮食调整、疾病防治等方面积极配台,在促进妇女健康、防止发病、疾病痊愈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 2.1体现中医的整体观,针对不同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竞争压力、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女性的妇科疾病发生很大改变,特别是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反复流产、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妇科肿瘤等妇科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病是以整体观、辨证观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并结合现代先进的诊断技术,根据疾病不同的证候、个体的体质、不同的时令、地域等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进行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证型选用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全面调节机体脏腑功能,使气血流通,脏腑功能协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2体现治未病的预防观,开展女性妇科疾病保健教育指导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

中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三篇

中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 现就中医药技术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 全县有中医药技术人员113名,其中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卫生技术人员47人,村卫生室中医卫生技术人员66人。按计划应培训113人,实际培训109人,培训率为96%。经过培训每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乡镇卫生院开展不少于10项,村卫生室不少于4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处方也有所增长,比开展培训前增长了10个百分点,群众的满意度达到了90%以上。 二、具体做法和体会 建立我县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卫生局及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政股全面负责推广工作,并明确了各股室的具体职责。同时还成立了以县医院院长为组长,业务院长为副组长,中医内、外科、理疗科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全县基层推广工作,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指导,从组织上保证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卫生局通过各种会议反复向各医院院长、分管人员强调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提高我县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于振兴中医、发展中医,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县当前和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希望能引起各医疗单位负责人和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从而在思想认识上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保障了最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采取多种培训学习方式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我县中医药人员综合素质。 1.加强县中医院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指导。县中医院依托市中医医院的对口帮扶支援积极利用下乡、义诊等活动对基层的中医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指导查房等业务培训,并且深入到病床旁指导基层中医药人员进行临床实践和技术操作,全年共指导基层20余次。同时,市级培训结束后,县中医院及时承担了培训人员为期15天的临床实践操作实习,充发发挥了中医院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技术指导作用。 2.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培训。我县山大沟深,人员居住分散,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了培训。从x月1日起,各乡镇医院陆续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确定主讲老师,制定培训课程表、准备培训教材以及培训地点、教室等各项工作,并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专人负责技术培训全过程的考勤,以督促教学和培训效果。县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均集中对本单位和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人员进行了为期20天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在理论培训结束后,进行了统一闭卷考试,真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2

第二章心系病证 第一节心悸 1?心虚胆怯证 症状一一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如恐人将捕之,多梦易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 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丹加减本方益气养心,镇惊安神,用于心悸不宁, 善惊易恐,少寐多梦,食少,纳呆者。 2.心血不足证 症状一一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面色无华,头晕目眩,纳呆食少,倦怠乏力,腹胀便溏 ,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一一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一一归脾汤加减本方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重在益气,意在生血, 适用于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之证 加减一一热病后期损及心阴一合生脉散 备选方一一炙甘草汤:适用于气阴两虚者,症见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心 烦,舌淡红少津,脉细数。 3?阴虚火旺证 症状一一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头晕目眩,耳鸣、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盗汗,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一一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前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适用于阴虚血少,心悸不安,虚烦神疲,手足心热之证 后方清心降火,重镇安神,适用于阴血不足,虚火亢盛,惊悸怔忡,心烦神乱,失眠多梦等 4.心阳不振证 症状一一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代表方一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前方温补心阳,安神定悸。适用于心悸不安、自汗盗汗等症 后方益心气,温心阳,适用于心悸气短、形寒肢冷等症 加减--- 大汗出一黄芪、煅龙牡、山萸肉、浮小麦;或用独参汤 心阳不振,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低下)一炙麻黄、补故脂、细辛,重用桂枝,或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逆汤 5.水饮凌心证 症状一一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恶心呕吐,流涎,渴不欲饮,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 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代表方一一苓桂术甘汤加减本方通阳利水,适用于痰饮为患,胸胁支满 心悸目眩等症 加减一一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尿少浮肿) —用真武汤加猪苓、泽泻、五加皮、葶苈子、防己 6.瘀阻心脉证 症状一一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 涩,或结或代。 治法一一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方一一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前方养血活血,理气通脉止痛,适用于心悸伴阵发性心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等症后方温通心阳,镇心安神,用于胸闷不舒,少寐多梦等症 7.痰火扰心证 症状一一心悸时作时止,受惊易作,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痰多、胸闷、食少、泛恶,口干 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本方清心降火,化痰安中,用于痰热内扰, 心悸时作,胸闷烦躁,尿赤便秘,失眠多梦等症 第二节

(整理)常见病西医处方1

常见病西医处方1 上呼吸道感染服药处方: 利巴韦林颗粒50mg*9包用法:1包.3次/日 阿莫西林颗粒0.125*9包用法:1包.3次/日 自研药末处方: 罗红霉素片50mg*3# 扑尔敏片4mg*2# 维生素C片0.1*6# 病毒唑片0.1*3# 葡萄糖酸钙片0.5*2#共研末混匀,均分6包用法:1包.2次/日 输液处方: 生理盐水100ml 头孢曲松针1.0 利巴韦林针0.1用法:混合静滴.皮试( ) @ 5%葡萄糖液100ml 维生素C针1.0 维生素B6针0.1 用法:混合静滴 随证加减: 咳嗽 非那根糖浆100ml*1瓶用法:3ml.3次/日 发热 泰诺林15ml*1瓶用法:1.5ml .发热时服 小儿腹泻(轻中度等渗脱水) 生理盐水 100ml氨苄西林针1.0利巴韦林针0.15 用法:混合静滴.皮试( ) @ 5%葡萄糖液100ml 维生素B6针0.1 西米替丁针0.2 10%氯化钾针2ml(用法:混合静滴) @ 5%葡萄糖液100ml 10%氯化钠针3ml 10%氯化钾针2ml(用法:混合静滴) @ 5%葡萄糖液100ml 10%葡萄糖酸钙针10ml 10%氯化钠针2ml

(用法:混合静滴) 妈咪爱1.0*6支用法:1支.2次/日 蒙脱石散3.0*3包用法:1/2包.3次/日 以上两药间隔2小时后服用 口服补液盐14.75*2包用法:1包兑水700ml.随时口服常见病西医处方 分享 快速分享 分享请输入您要分享的视频或网页地址 热门分享hot我的分享好友分享搜索搜索 <<返回前一页 <<上一篇下一篇>> 梦入轮回分享逸·清风的日志全科西药处方 2月8日 05:46 可以直接搬了… 作者 逸·清风 全科西药处方分享 首次分享者:帽子^@^s男孩已被分享202次评论(0) 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 慢性咽炎: 1. COsmz 2片3/日安定1片3/日维生素B12 2片 3/日氟美松1片 3/日利咽解毒冲剂1袋 3/日。 2. 中耳炎 利福平滴眼液+阿米卡星0.25+2毫克地塞米松滴耳。滴耳前用双氧水彻底清洗耳道。并在以后每次滴耳之前都要清洗一下。一般3天治好,最多不超过一周。 3 .说一个治疗小儿鹅口疮的外用方法 先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用医用棉签外涂患处(涂抹面积要大点),让后再用紫药水涂患处(只涂抹白斑处即可) 小儿口服用药比较麻烦,容易哭闹,拒服用药 用这个方法,简单,痛苦小,而且效果很好,不妨一试 4.我见过一个成人腮腺炎,用抗生素加抗病毒药一周无效,最后用新鲜马齿笕外敷三天即愈 5 .治疗一般性尿道炎:氟哌酸4粒,苏打4粒,三次可愈。

哪些人适合看中医

哪些人适合看中医 中医是古人留下的瑰宝,但是,现在西医却成为了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其实,中西医各有所长,有些疾病西医治疗好,有些疾病中医治疗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哪些疾病看中医更好。 1、慢性疾病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综合分析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功能平衡。因此,中医对肝炎、肾炎、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胃炎、肺气肿、贫血、糖尿病等系统的慢性疾病有相当好的效果。 2、儿童疾患 中医儿科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化的化验检查,经过综合分析,可准确地诊断病症并对症下药。 3、大病初愈 大病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失眠、乏力厌食、消化不良、盗汗等体虚症状。采用中药治疗,能较快恢复健康,避免对病症用药的影响。 4、妇科疾病 痛经、月经失调、功血、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不孕、妇科炎症等妇科疾病宜看中医。 5、有病难诊 许多人自觉身体不适,或部分脏腑出现功能问题,而未形成病,但经各种现代化检查、化验后,仍难以确诊时宜看中医。如气虚盗汗、耳鸣、肢麻、肢冷、腹胀、便秘、溏泻、小便频数、夜尿、口渴、胸闷、狂躁、忧郁、精神萎靡、身倦无力、头晕眼花、失眠健忘等症状。 6、疑难杂病 各种肿瘤病人在手术和放化疗后,采用中医治疗可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延长生存期。阳痿、遗精、少精、女性不育等疑难杂病,或一人同患多种疾病情况,中医治疗会取得好疗效。 对西药过敏或有严重副作用患者时,亦宜中医药治疗。 说得清病源的看西医,说不清病源的看中医 有些疾病目前西医已经了解得相当透彻,可以先看西医;了解不清楚的病情,可以试着以中医来治疗。如不少女性身体不太好,常常有莫名其妙的病症,到医院用仪器检查又查不出一点点毛病,各器官完全正常,这时侯适合看中医,用中药来调理。如更年期综合症、神经官能症等。这些疾病西医往往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西医看病分科明细,如呼吸科的医生绝不会看肾科的病人。如果西医师对一个病人的病情不了解时,就会转给其他医师。因此,对于一些已经明确是哪一器官出现问题的疾病,应该看西医,让相关专科医生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治疗。而中医师几乎是全科,一个中医师一般几乎可以包看各种疾病。 再如急性感染性疾病,也是西医治疗的强项。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百日咳、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急性支气管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等。这些疾病如今都有相应的特效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可以进行相应的特殊治疗,可以起到快速见效的治疗效果。笔者曾看到很多卫生科普杂志和报纸介绍用中药治疗肺结核的验方,在有雷米封、利福平、链霉素等抗结核特效药物的今天,患者如果不采用现代的西医规范化治疗,还是一味地采用中医验方,那将是延误病情的大错特错!当然,对于一些难治性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患者,也不排除请中医专家组方进行辅助治疗。如“非典型肺炎”和H1N1流感的治疗,都证明中医中药有独到之处。对于服用抗结核药引起的一些肝损伤等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服用中药进行保肝治疗;对于一些耐药性结核患者,也可以探

中医科年度工作总结.

中医针灸科年度工作总结 在本年度的工作中,我们中医科在院领导班子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医院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始终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科内全体同志积极努力、密切配合,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各项诊疗工作和治疗任务,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和广大患者的信任并赞扬。 一年来,我们注重强化科室职工队伍思想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理念,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让病人得到满意,医生要把病看好,还要搞好医患关节,为更多的病人解决痛苦。注重加强科室内部管理学习,加强三基训练,打好基本功,继续壮大科室队伍,加强科室力量,我们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独特治疗特点,结合我院实际,深入广泛宣传及配合应用大型医疗设备以及开展的新项目等辅助检查手段,提高治疗效果也为医院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积极学习卫生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把医疗安全意识贯彻始终,把医疗护理规章制度、法规条例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全年就诊人次突破10000余人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配合针灸、理疗等手段,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骨病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科室的知名度,使中医科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我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里,我科在院领导正确的领导下,围绕我院的工作主题开展各项工作,在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创建平安医院、医疗护理技术创新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科全体医

护人员以医院制定的“核心制度”为指引,锐意创新,奋发图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培养人才,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度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为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现将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我科全体医护人员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在狠抓业务学习的同时,坚持不懈的学习科学发展观,党的民族政策,无论是党员还是普通职工都深知新疆的稳定是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根本和保证。全体医护人员表示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旗帜鲜明的站在反对民族分裂的战线上,努力加强科室内的民族团结,进一步提高了科室的思想政治意识,增强科室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医德医风方面:我科一直注重提高医护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医务人员道德修养,努力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我们认真组织科室医师,反复学习了医院的各种文件及规章制度。提升科室服务质量,树立起优质的服务特色和行为规范。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以及医务人员“十不准”,紧密围绕“服务”的基本理念,鼓励服务创新,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切实解决病人的生活和经济方面的困难,坚决杜绝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增强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工作人员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科及医院在广大患者心中的形象,我们运用多种形式,强化正面教育,普及医德医风和岗位职业道德的修养,经常学习模范人物与先进典型的光辉事迹,发扬先进和模范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科内定期召开会议,强调安全和质量,每月进行自查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三)模拟题

[模拟]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三) A3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某女,69岁,素有"脑动脉硬化"病史,近半年逐渐出现善忘,反应迟钝,表情呆滞,有时痛哭不自止,有时大笑不能自控,近3天终日不语,不思饮食。症见体胖,口流涎沫,舌淡、苔白腻脉滑。 第1题: 其辨病辨证为 A.癫证、痰气郁结 B.癫证、心脾两虚 C.痴呆、髓海空虚 D.痴呆、脾肾两虚 E.痴呆、痰浊蒙窍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2题: 治法为 A.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B.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C.豁痰开窍、健脾化浊 D.理气解郁、化痰醒神 E.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3题: 首选方剂为 A.温胆汤加减 B.涤痰汤加减 C.还少丹加减 D.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加减 E.七福饮加减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4题: 若病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则应 A.改用温胆汤 B.改用龙胆泻肝汤 C.改用黄连温胆汤 D.改制南星为胆南星加瓜蒌、栀子、天竺黄等 E.加黄柏、栀子、龙胆草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5题: 若病人兼眩晕、嗜睡、肢体麻木阵作,脉弦滑应 A.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B.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C.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D.加龙骨、牡蛎、地龙 E.加地龙、桃仁、红花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患者,女,52岁,近因操劳过度出现,心前区疼痛,症见心痛阵发,心胸憋闷,失眠心烦,腰膝酸软,大便偏干,舌红少津,苔花剥,脉细而时有间歇。第6题: 辨证为 A.心血瘀阻 B.气阴两虚 C.心肾阴虚 D.心肾阳虚 E.痰浊闭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7题: 治法为 A.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B.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中华中医药学会工作总结精选

中华中医药学会工作总结 20××年度,我会在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民政部等上级单位的关怀、指导下,在学会常务理事会的带领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学会工作全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大和××全会及中国科协×大会议精神,围绕中医药行业中心工作,结合学会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紧密团结依靠广大会员,树立以 人为本的科学工作作风,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以促进学术发展为己任,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为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得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综合情况 20××年,共举办全国性学术活动83次,交流论文8000余篇;开展继续教育项目66项,培训人员6000余人次;举办科普讲座及科普展览56次,受众达8万余人;表彰先进集体163个,奖励中医药科技人员979名;总会直接发展会员835名;20××年筹措经费724万元。 二、主要工作 (一)学科建设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学会从分会管理建设入手,认真执行《中华中医药学会分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约束、管理分会的行为。

根据中医药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逐步调整分会设置,加强分会管理,强化分会职能,突出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使各分会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发挥促进中医药 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20××年组织实施了中医内科分会、中药炮制分会等9个分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并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在20××年度,先后组织筹备成立了中医血栓病 分会、中医继续教育分会和中医肾病分会,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学术交流 ⒈重要学术活动 学会进一步明确学术交流的创新导向,先后组织了"纪念'衡阳会议'××周年暨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峰会"、"中医药现代化与科技创新论坛"等重要的会议,扩大了中医药的影响力,树立了学会的形象,为加强国内外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发挥了重要作用。 ⒉国内学术会议 20××年学会在国内举办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 交流大会"、"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暨外治特色技术演示大会"等60次学术会议。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学科发展和不同学科间的的交叉与融合。

2019年最新医院中医科个人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文档【五篇】

====工作总结范文精品文档==== 2019年医院主治医生个人年度总结 范文 一年来,在医院党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院的发展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履行了主治医生的岗位职责。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来,能够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做到思想上、政治上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原则,把学习与工 作有机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特别是通过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评比活动,对照先进找差距,查问题,找不足,自己在思想、作风、纪律以及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疗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闻工作的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以对历史负责、对医院负责、对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坚持学习麻醉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认真对待每一例手术,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全年共计接待患者人,实施手术例,治愈病人**人(次)。 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建言出力。 作为医院的一员,“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知情出力、建言献策是义不荣辞的责任。一年来,紧紧围绕医院建设、医疗水平的提高、业务骨干的培养等方面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一名老同志的作用。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摆老资格,不骄傲自满,对比自己年长的同志充分尊重,对年轻同志真诚地关心,坚持以工作为重,遵守各项纪律,坚持代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一年来,在领导的帮助和同志们的支持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组织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与其它同志相比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欢迎下载使用

中医内科学试题库第二章心系病证

第二章 心系病证 一、填空题: 1?心悸的病位主要在 -------- ,由于 ---------- 或 ---------- ,引起心神动摇,悸动不安。 2 ?心悸以 -------- 居多,亦由虚致实,虚实夹杂。 3. --------- 为治疗阴虚火旺型心悸主方。 4. 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为 ------- ,其病位以 --------- 为主,然其发病多与 ---------- 脏功能失调有关。 5 ?胸痹心痛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并以 ------- 为突出,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肾气 血阴阳的亏虚,其中又以 ------- 最为常见。 6 ?《灵枢?厥论》篇说:“真心痛, --------- ,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7?痴呆的治疗首当分清 -------- ,其实证类型以 ---------- 为基本病因。 8?痫病系指脏腑受伤, -------- ,元神失控所致的一种 ----------- 疾病。 9 .痫病源于《内经》而称“ ------- ”,属“巅疾”范畴。 10 .痰火扰神型痫病选方为 ------- 。 11 .控制 ------- 是防止痫病发作的重要措施。 12 ?痫病发作期尤要注意 ------- ,保护舌头。 13 ?癫病除药物治疗外, ------- 亦格外重要。 14?狂病以动而多怒、 --------- 精神失常为证候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心脾两虚型心悸的主证 ?( ) A. 心悸气短 B.善惊易恐 C.头晕目眩 D.神疲乏力 2 .归脾汤治心悸哪一型最适宜 ?( ) A. 心虚胆怯 B.心脾两虚 C ?心阳不足 D ?阴虚火旺 3 ?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首选何方 ?( ) A. 桃仁红花煎 B.血府逐瘀汤 C.丹参饮 D.瓜蒌薤白白酒汤 4?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 脉细略数或细弦。属心悸何型 ?( ) A.心脾两虚 B.阴虚火旺 C.心虚胆怯 D.痰火扰心 5 ?下列除哪项以外,皆是导致胸痹心痛的原因 ?( ) A.寒邪内侵 B.情志失调 C.年老体虚 D.肝阳上亢 6 ?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多气候骤冷或骤遇风寒 而发病或加重症状,苔薄白,脉沉紧或不促,属胸痹心痛何仲类型 ? ---------- ( ) A.寒凝心脉 B.痰浊闭阻 C.瘀血痹阻 D.心阳不振 7?瘀血痹阻型胸痹的主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9?痴呆患者若腰膝酸软,颧红盗汗,耳鸣如蝉,舌瘦质红,少苔,脉沉弦数者,选用何 C. 知柏地黄丸合还少丹 D.知柏地黄丸合七福饮 10 ?患者头晕耳鸣,记忆力明显减退,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舌瘦舌淡,苔薄 白,脉沉细弱,可选何方治之 ?( ) A.七福饮 B.洗心汤 C.转呆丹 D.还少丹 11 .痫病的病理以下列哪些最为重要 ?( ) A.脏腑失调 B.气机逆乱 C.痰邪作祟 D.风阳内动 A.心胸疼痛剧烈,痛有定处 C.感寒受热则痛剧 8?下列哪项是寒凝心脉的主要指征 B. 伴有胸闷 D.舌质暗红脉弦涩 ?( ) A.胸部刺痛,固定不移 C. 胸疼灼热,烦闷不适 B. 胸痛彻背,感寒痛甚 D. 胸中闷痛,心悸不A.知柏地黄丸合转呆定智汤 B. 知柏地黄丸合转呆丹

常见病的中药治疗

常见病的中药治疗 内科病症 一、感冒: (一)含义:感受触冒风邪为主的六淫之邪和时行病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内科常见疾病。(二)病因病机 1.病因:以风邪为主因 (1)六淫风邪常兼夹它邪致病:寒、热、暑湿、湿、燥; (2)时行病毒; (3)生活起居失当; (4)正气虚馁,卫外不固。 2.病机 (1)发病:卫气之强弱及感邪的轻重 (2)病位:主要在肺卫。 (3)病性:一般以实证居多,若素体正虚,又感外邪,为本虚表实证。 (4)病势:邪袭肺卫,多以表证为主,很少发生传变。 (5)病机转化:初起多见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外邪束表犯肺,肺卫功能失调。在病程中且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三)分类及用药 1.风寒感冒:包括风寒表实证和风寒表虚证。 (1)风寒表实证 证候特点:轻者仅见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白,舌苔薄白,脉浮。重者可伴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脉浮而紧。 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代表方剂:荆防败毒散。 常用中成药:荆防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伤风停胶囊、表实感冒颗粒、风寒感冒颗粒、感冒软胶囊、感冒疏风丸、都梁丸、小儿清感灵片等。 正柴胡饮颗粒 【药物组成】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外感风寒初起,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等症。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g或3g (无糖型),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2)风寒表虚证 证候特点:恶风发热,汗出,头痛,或有项强,咳喘,咳痰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缓。证机概要:风寒袭表,营卫失和,肺气不利。 治法:辛温解表,调和营卫。 代表方剂:桂枝汤。 常用中成药:桂枝合剂、表虚感冒颗粒,等等。 桂枝合剂 【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于外感风邪,头痛发热,鼻塞干呕,汗出恶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3次。 2.风热感冒:包括风热犯表证及暑湿伤表证。 (1)风热犯表证 证候特点:身热较著,微恶风,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红肿

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优势

中医治疗妇科病的优势 妇科病是一种女性特有的疾病。 有的疾病,如经行感冒,可通过食物调理,休息后就能缓解,但有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月经量少,可发展为闭经;阴道炎、附件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展为盆腔炎、输卵管炎,甚至影响生育。因此,妇科疾病的治疗成为千万女性关注的问题。对不同的妇科病,中医和西医有不同的研究,治疗方法不同,疗效也不同。很多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免疫性不孕、原发性痛经、乳汁不下、急性乳腺炎、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则适合中医药治疗。 实践证明,对于不孕不育的治疗、术后康复和保健、产后康复、女性更年期保健、月经不调的治疗、亚健康、性功能保健等项目,中医调理疗效独特。 因此在治疗方面,针对以上述临床常见病症,选择中药治疗的首要应当选用像妇炎芄一类杀菌性强同时能有不错的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 中医治疗讲究“个性化”,即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因人、因地、因时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根据患者致病因素不同、个体体质差异、居住环境和病程症状不同, 分析归纳,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处方用药也随着疾病的变化而变化。 中医大夫每次开出的处方都是“原创”,都是为患者量身订做的方药。治疗疾病时,中医不拘泥于一病一方,而是从整体出发,以辩证施治为原则的个性化治疗,是中医治疗的特点。当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时,或多或少患功能失调性疾病,如失眠、焦虑、健忘、四肢乏力、手脚发麻、头晕心悸、食欲下降、面色苍白或萎黄、面部黄褐斑等,而体检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此时应及时用中药调理。中药可充分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治病机制,使人体的失衡状态调整到较好的水平,从而避免了疾病的发生。当您患了妇科病四处求医,而单纯应用西医西药治疗而无明显效果时,不妨求助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收到明显疗效。 优势一:痛经、月经不调等大部分功能性疾病,中药治疗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因为中药大多取材于天然动植物,毒副作用少,有些中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如山药、茯苓、大枣、莲子、苡仁,药食同源,在调节月经、促进排卵中常被使用。特别在因卵巢功能失调所致的月经不调、量多、闭经等疾病时优先使用中药调理,可有效避免用某些激素类药对患者的影响。 优势二:中药能够免除手术给女性带来的心理压力及精神负担,减少痛苦,这是中医药治疗妇科病的又一特点。如一些小的子宫肌瘤,对于接近绝经期或未生育的妇女,可用中药理气活血,软坚化瘀治疗。有的患者在治疗粉刺、抑制子宫肌瘤生长的同时,还可达到祛斑美容的功效。用天然中药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在手术前后、产后康复、女性更年期保健、亚健康、月经不调的治疗、性功能保健等项目上,中医药有明显优势。 优势三:中医中药在女性人流、药流术后及各种疾病后康复调养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针对女性这一时期耗气伤血、体质虚弱的特点,运用动、植物及血肉有情之品如阿胶、鹿角胶、桂圆、紫河车、鹿茸、红枣、红参、冬虫夏草、西洋参等对机体进行全面调养,调节内分泌,补气养血养颜,使气通血旺,机体得以迅速康复。 优势四:中医治疗除内服中药外,还有针灸、按摩、推拿、灌肠、热敷等多种综合疗法,对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康复与保健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为更多的人提供了一种绿色纯天然的医疗保健方法。 综上所述,中医药对妇科疾病的防治,是从调理脏腑气血、平衡阴阳入手,从根本上治疗。除中药内服外治之外,从心理疏导、家庭配合、社会调节、生活调摄等方面辅助治疗,防治“未病”,疗效显著。采用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优于任何单一治疗,能发挥各自

年度中医科工作总结

20XX年度中医科工作总结 20XX年7月成立中医科,中医科在院领导的准确领导下,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完成了下半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成绩有困难也有不足,为了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以利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在狠抓业务学习的同时,坚持不懈的学习科学发展观,努力加强科室内的人员团结,进一步提高了科室的思想政治意识,增强科室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我科得到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医院的大力支持,对我科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经济扶持,添置了必要的中医设备(中药粉碎机),为研发中药粉剂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业务情况: 中医科今年7月到11月门诊人次3558人,去年同期2048人,上涨73%,会诊病人较同期有所提高。复诊率80%左右。科室在其他科室的配合之下,业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得到众多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治疗效果的肯定。就诊人群面已经波及关外十八个县及牧区四.紧抓科室制度建设 认真组织医德医风学习及政治思想学习,各种法规法制的学习,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建立健全科室制度,用制度管人,量化到每一个人。

把医德医风学习、政治思想学习与“三好一满意”、“三甲复审”、行风评议、防火防盗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合目标责任同布置同落实同考核,并与当月绩效工资挂钩,奖惩分明,并在科内实行月考核,此项考核与年终履职考核及先进个人的评比相挂钩。设立考核指标及考核项目,做到全年有记录,用数据说服人,带动全科工作。五.科室存在的问题: 1.三个院区距离太远,不方便新城门诊患者及传染病院区和二医疗区会诊病人取药。 2.从全国来看,中医的效益均不是很好,都存在吃不饱的问题。请各科室给予支持和帮助,特别肿瘤,消化内科,妇产科,心内呼吸科等病人,请介绍其来我科。我科一定会配合好其它科室,尽心尽力治疗好病人,使患者早日康复,实现互利共赢。 3.医患沟通上有明显不足,经验不足。 2018年工作要点 一.二医疗区增设中药房,引进免煎中药(引进免煎药后,系统设定协定方,例如:下乳方,清胰汤等,方便各个科室直接开单,避免会诊所耽误的时间及治疗的最佳时机,免煎药同时可以给 藏药提供相应的原材料) 二.和皮肤科研制皮肤病外用中药粉剂。 三.中医科和肿瘤相关科室密切合作,共同发展。中医注重提高病人免疫功能,通过调整自身免疫功能来抑制肿瘤生长,放疗、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试卷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试卷1 (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 1.患者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不华,倦怠无力,纳呆食少,舌质淡红,脉象细弱。上述症状属什么证型 (分数:2.00) A.心血不足证√ B.心阳不振证 C.心虚胆怯证 D.水饮凌心证 解析:解析:上述临床表现的病机为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属心悸之心血不足证。故A为正确选项。 2.患者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此证属于 (分数:2.00) A.瘀阻心脉证 B.心虚胆怯证 C.心阳不振证 D.水饮凌心证√ 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心悸水饮凌心证,病机为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故D为正确选项。 3.心悸者应该首先分辨 (分数:2.00) A.阴阳气血 B.外感与内伤 C.属实属虚√ D.以上均不对 解析:解析:心悸应首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故C为正确选项。 4.痰浊闭阻所致胸痹,其治疗方法是 (分数:2.00) A.祛痰降逆,理气宣痹 B.燥湿化痰,理气通络 C.豁痰理气,化瘀通络 D.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解析:解析:胸痹之痰浊闭阻证,病机为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所以治当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故D为正确选项。 5.《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强调下列哪种治法为主 (分数:2.00) A.宣痹通阳√ B.温阳散寒 C.益气温阳 D.活血化瘀 解析:解析:汉代张仲景《金贵要略》正式提出“胸痹”名称,并进行了专门论述,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在治疗上,以宣痹通阳为主。故A为正确选项。 6.下列哪项为寒凝心脉型胸痹的主要特征 (分数: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