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文章

三篇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文章
三篇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文章

三篇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文章

2001年秋季,在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时,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

标准的研制工作。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经过专家的审议和教育部党组的研究审定,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9月,率先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进行实验,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张行涛

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高中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导致日益增长的教育机会需求与教育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与此同时,日益增长的教育民主、教育公平需求与教育发展严重失衡,这种失衡突出表现在不同地域间高中教育的不同类型和层次中,存在着盲目扩大教育机会而忽视质量的现象,这必然会招致教育的平庸化。这样的高中教育既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需求,也不能适应个人选择、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有悖于我国的教育性质和国家性质。高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需要

当今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日新月异,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需要课程改革。而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才能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真正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并为高一级的学校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2.顺应国际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需要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为了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20世纪中后期以来,各国政府在推进教育改革过程中都十分重视中小学课程改革,并将其作为关系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优先予以政策考虑。我国的高中课程也需要适应国际潮流,进行改革。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应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从传统的基于工业化社会的教育向信息化社会的新教育转向,在强调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人文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课程必须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重新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4.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经验;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不尊重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在教育评价上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促进学习者发展和提高的教育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强调统一,忽视了地方与学校在课程管理与开发中的作用,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等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有课程实施的行为方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层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制度的创新。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教育部明确规定,本次高中课程改革要以“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具体而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包括: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实践。

2.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

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

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三、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创新与突破

与以往相比,高中新课程在规划和设计上进行了具有创新意义的重大变革和调整,创新之处在于它顺应时代潮流,凸显了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和课程改革目标,构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要求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并且通过创建新的课程实施与评价制度,推动课程体制与课程观念的同步变革。

1.凸显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

新课程对高中课程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强调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功能定位,跳出了长期困扰高中课程的升学与就业双重任务定位的困惑,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把课程的功能聚焦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上,凸显了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

2.构建以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为基本特征的新的课程结构

高中新课程从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变革,突出选择性和多样性,力图构建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课程结构。历次高中课程改革主要关注的是科目结构的平面调整,缺少对于上位的学习领域和下位的模块等不同层次结构的整体关注,从而使得科目的设置显得依据不足,缺乏有深度的整体结构视野。

高中新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大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的设置,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更合理地确定科目设置,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

八大学习领域中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共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15

个学科,其中,技术和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这是在学习领域的观照下对原有高中课程设置中领域性缺失的一种弥补。

以往科目的内部结构问题一直被当做是一个教材的结构问题,而教材结构又由若干个单元组成。与教材意义上的单元相比,模块则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更强的相对独立性与灵活性。模块化设计使科目的内部结构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促进了课程内容的整合,提升了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地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3.通过制订课程标准和多样化的教材凸显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课程标准的制订和教材的编写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时代性原则,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二是基础性原则,强调学生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并具备对其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又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三是选择性原则,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要。

4.创建选课指导制度、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实现课程体制与课程观念的同步变革

高中新课程的发展和要求鼓励学校进行制度创新,制订课程开设计划,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和学校实际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帮助和指导,并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

高中新课程选修学分Ⅰ和选修学分Ⅱ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赋予学生很强的参与性和选择性,学校不仅需要加强选课指导,而且还要加强学分管理,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在制度监测框架内,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新课程要求和鼓励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四、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历程与收获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以省级为单位实施的。2004年秋季,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个省(自治区)作为基础教育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区,首批进入实验;2005年秋季,江苏省进入实验;2006年秋季,福建、浙江、辽宁、安徽、天津5省(市)进入实验;2007年秋季,北京、湖南、黑龙江、陕西、吉林5省(市)进入实验。加上上海,全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统一规划,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在2010年前全面推开。

高中新课程实验进程是一个研究、对话、探索、完善的多层面建设过程。教育部从2003年起,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会和工作联系会,并多次组织相关专题、学科的教师研修。

(一)以省为单位的地方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促成新课程实验的良好开局

在课改实验初期,各实验省区都高度重视新课程的领导、组织与推进工作,自觉转变领导角色和行为。正如各实验省的课程实验推进规划所设计的那样,高中实验是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整体推进的。为了全面协调新课程实验的稳步推进,“各实验省不等不靠,精心规划,深入研究,认真组织,实验工作开局良好”(摘自朱慕菊在全国高中新课程南京工作会议的讲话)。各省的推进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例如广东省在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根据课程实验工作的需要,适时出台各种配套政策。从初期的实验方案制订、教学指导手册的研制到高考方案的跟进、各学科评价手册的制定等,这些都从政策层面为课程实验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上岗教师全部经过新课程的专题培训。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广大教师始终都在理解、实践并不断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首先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直接组织了新课程实验省的国家级培训,随后各省自行组织了省级课程培训,使教师在心理上对新课程有所准备、对学科内容有所了解。

第三,建立了以样本校为龙头推进实验,在学校层面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机制。为了应对在改革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寻找解决办法,各省纷纷建立自己的实验样本校,开展研究活动。如广东、山东分别有40余所样本校,海南、宁夏分别有20多所。各省都期待通过发挥样本校的探索和引领作用,为高中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可资推广借鉴的经验。

第四,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队伍,提升了地方课程建设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充满选择性、个性、差异性的课程设置既对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提出了挑战,也锻炼了教育工作者的课程实施能力。

第五,重视过程研究,加强课程指导。新课程的设计积极应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激发了各地、各校的研究热情,教师们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中不断研究。各地的校本研究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我们2005年在江苏省南京市调研时发现,从市教研部门到学校,都有不少教学骨干在关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设法解决。

第六,各省都在不断研究并论证本省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目前基本上每个实验省(市、自治区)都已经出台了新的高考方案。

(二)在学校层面的实践探索也取得了明显收获

第一,很多校长都创造性地组织了本校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调动学校的各种资源,确保课程计划的落实。

第二,高中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与内容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在我们的调查中,不少学生都表达了愉快、兴奋的情感。

第三,初步形成并积累了一些体现课程理念、遵循课程标准的教学经验,一些有效的教学课例

受到关注。

第四,教师研究教学、合作实施课程的风气渐起。教师之间的教学研究氛围明显加强,凝聚了教师队伍。

第五,对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进行了多种探索。

第六,加强了课程改革的社会宣传,争取社会支持。很多学校召开家长会宣传课改实验,校长主讲的课程改革动员大会让学生、教师理解了课程改革的意义,营造了良好的课程改革氛围和环境。

第七,学校自行设计课程结构、组织课程实施的自主能力得到加强,课程建设能力有所体现。

总之,课程改革实验中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人们普遍认可的课程理念真正成为高中教育的行动共识,成为真实的课程实践。概括地说:一是要始终加强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二是加强教学领域的研究和专业引领;三是要加强重点、难点和敏感问题的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以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高中教育教学,加强和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必然会成为进一步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重要推动力,为广大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成长基础。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思考

石家庄一中校长特级教师田运隆

一、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改革纲要》指出,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高中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在高中阶段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对高中课程的设置提出了以下要求:

①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②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型的课程结构。

③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⑤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

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二)课程结构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将高中课程结构设计为由学习领域、课程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要获得一定的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行学习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课程科目

高中课程的每一个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既涵盖的科目为:语言与文学领域(语文、外语);数学领域(数学);人文与社会领域(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艺术领域(艺术或音乐、美术);技术领域(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领域(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12――13个科目。

3、课程模块

每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均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着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知识,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个模块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具体的要求与建议。这些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必修模块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要求,设置相应的必修学分;选修模块由若干系列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选学有关的内容。必修和选修模块都赋予相应的学分,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特色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学习计划。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

这次全国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课程标准》的出现,逐步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这是现代课程理论的要求(课程理论规定了课程的5个要素,即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用《课程标准》作为学科课程管理的统一度量,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等都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进行。

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结构包括:

1、课程性质:包括本学科课程的基本特性、学科功能、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等等;

2、课程目标:包括本学科课程的教学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一般都强调了课程实施的“三大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课程内容标准,包括学科内容与教学要求、必修与选修设计、学分要求等等;

4、课程实施,包括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建议等。

5、课程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都特别强调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倡导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二、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精髓,集中体现在重新确立课堂教学的价值观、过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活动”,“新课标”强调树立全新的价值观、教学观、学习观、过程观、评价观,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价值观

1、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文化价值。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于与课本知识相关的信息,例如知识的发现过程;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和科学道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精神层面的熏陶,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2、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方法价值。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科学的思维和分析方法,这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价值所在。要让教师们明白:方法的教学是最终的教学。

3、课堂教学的道德与人格价值。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学生道德养成和人格健全的过程,职业规范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在很大程度上是指道德示范和人格展示,因此,教师负有“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这是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所要求的,是教师职业特定的职责所要求的。

4、课堂教学的生命发展价值。学生的生命发展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教师的生命发展也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优秀教师的成长,必须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教学过程,通过良好的教学行为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教育的生命即生命的教育”,只有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高度一致,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教学效能”和“教学质量”的真正含义。

(二)教学观

1、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与互动”,单方面的发送信息和单方面的接收信息(例如学生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等)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或者可以说,“没有师生交流的教学等于没有发生教学”。“交流与互动”是“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各学科新教材的“精神内涵”。传统教学观念中以教师单方的教学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单向传授式”教学形式必须废除。

2、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不是学生的的“主宰”和“领导”;教师与学生

“人格平等和学术平等”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3、教师要从根本上改造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教学服务”意识,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核心。

(三)学习观

1、学习的本质是“做”,没有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学习常常是无意义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活动”构成过程要素,学生的学习要在“活动”中进行,提出“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发展”的口号。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是成长中的生命。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一个“生命体”对待。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

(四)过程观

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其过程的特殊性,在许多教育活动中,“过程即目的,过程即结果”。

“新课标”将“过程与方法”列为课堂教学的三大目标之一,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在过程中形成能力,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在过程中得到发展,在过程中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评价观

提倡建立多元智能评价机制,对于学生的评价和指导需要放眼于学生生命成长的全过程。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以及实践活动均成为评价要素。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甄别与选拔,而是为了鞭策与促进。

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可以概括为“六度”,即:

1、学生思维的自由度:自主、开放、活跃、创新。

2、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主动、体验、表现、感悟。

3、知识技能的整合度:识记、理解、操作、训练。

4、师生情感的亲合度:交流、互动、亲切、和谐。

5、学习目标的清晰度: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6、学生能力的延展度:再现、升华、迁移、构建。

三、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忧虑

(一)课程改革对学校管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强调树立全新的价值观、教学观、学习观、过程观、评价观,学校教学管理的观念与机制也要随之改变。学校领导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心研读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掌握课改的精神实质。学校的管理者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必须首先关注教师的态度。教师的观念、教师对课改的态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研究的热情,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必须进入角色,深入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才能使课程改革方案成为鲜活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课程,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才能使这次课程改革的目的得到圆满的实现。

2、改革评价机制,促进师生发展

要积极探索新课程对评价提出的新要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提高,以评价促进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评估,形成课程不断创新的机制。

3、研究课程标准,构建教学模式

“教学建模”是指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各种课程形态,经过教师的研究、创新、规范、整合,按照“教学建模”理论的要求,形成相对独立、稳定、科学的教学模式。“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但是要把这些理念呈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以一定的教学模式为载体,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学的自由化和随机性。

4、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教学特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适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适合本校的课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以前各学校普遍开展的“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按照课程理论,校本课程也要具备课程的“5要素”,即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根据学校教师特点,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组织。可以组成学校教师、高校专家、科技人员联合开发,广泛吸引社会课程资源用于学校教学。校本课程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更不能成为变相的补课。校本课程的功能在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信息储备,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多方面需求。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

5、开展“校本教研”,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是这次课程改革对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倡导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特别要重视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的学术环境,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同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学校应与教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建立联系,形成有力推动新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进修网络。

“校本教研”要具备三大要素:

一是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

探索和解决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改进教学并形成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教学专业人员。

二是倡导教师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够得到客观的反馈。“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研究时,如果参与校内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有75%的教师能在课堂上有效应用所学内容;如果没有这种学术交流,则只有15%的教师能有同样的表现。这个数据充分说明教师群体学术交流、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三是专业支持,只有校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专业引导”,这就是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引。特别是在当前教育大变革时期,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引导,则会导致“同级重复”,难以跃迁。

6、重视教育科研,增强管理效益

新课程的实施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创新的空间与平台,同时也给学校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教研形式、师资建设、资源整合等都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相应的变革,具体的环节工作就更需要校长们精雕细琢。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科研就凸显出强大的生命力。用教育科研的意识促进观念的转变;以教育科研的高度审视教师的教学行为;用教育科研的方法规范教学过程,通过教育科研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益,这应该成为我们校长群体的共识。

(二)新课程改革的困难和忧虑

1、课程标准的单一性,很难兼顾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差距与教师水平的悬殊;如果不正视这个问题,课程改革是难以起到预期效果的。我曾组织部分教研员到课改试验区进行调研,在乡中一级学校,中师毕业教师占到87%,其余的基本都是专科毕业的教师,本科学历的教师几乎为零。我想,这就是我国就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师资状况,许多学校连正常的教学需要都难以保障,实行新课程改革更是难以想象。

2、评价的难度和相关度,很可能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羁绊。所谓的“成长记录”、“成长袋”评价方法,只能是理论上的美好愿景,在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会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其工作热情恐怕难以长久。2003年教育部召开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研讨会,分为课标组、教材组和评价组,据了解,评价组争议最大。我预计,将来制约新课改的“瓶颈”就是评价的相关领域。

3、高考命题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度,这是重要的因素。如果高考的形式与内容不能与课程改革很好的兼容,势必会严重影响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南京现象”就是明显的例证。我的观点:一是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二是教学为主不是教学唯一;三是能力培养不能悖离测试标准。

4、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带来的“选课式”学习方式和“走班式”教学形式以及学分制管理,必将给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许多新的课题,要求学校的管理人员迅速适应,并构建新的管理制度

和管理模式。教师们所熟悉的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组织形式也随之要发生很大的改变,这方面的培训和研究对校长而言必须未雨绸缪。

5、校长的教育价值观

课程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能否引导学校教育步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关键在于校长群体对新课改能否具有高度的认识和深度的思考,能否自觉带领教师们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能否真正把学生的“生命成长”列为学校教育追求的首要目标,这一切都建基于校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如果校长群体还停留在以生源争夺为主要手段;以追求高考升学率为唯一的办学目的;以考试成绩为中心的评价指标这样的层次上,就难以实现新课改规划的学校教育新境界。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大兴区旧宫中学

回顾一年多来的工作,随着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我们继续把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作为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把校本教研作为落实课程改革要求的抓手,把学科教学管理作为课程实施有序进行的保障,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改革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一、以课程设置为切入点,不断加强对课程的管理

1.坚持课程价值的引导,逐步明细课程管理的要求

促进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宗旨,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逐步地落实高中新课程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的要求。

落实“基础性”,我们把实现“四个确保”作为课程管理的主要目标:确保课程首先开齐;确保全体学生完成各学科必修模块(含必选模块)课程的学习:确保必修模块的教学达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最基本要求;确保学生获得规定的基本学分。

学校在形成课程设置方案时的思路是:必修模块或主要必修模块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统一学习;选修课则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遵循选择性原则学习。指导学生选课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的教育背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家长的社会背景、学校实际和高考方案。

落实“选择性”,我们注意为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学习模块,在学生自主选择的模块学习中,可以适当拓展、加深,与其未来的专业选择与发展相结合。同时,要求并引导学校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选修II的课程。在选修II课程的开发中,力求凸显“地域文化、学科综合、教师特长”。

落实“时代性”,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对艺术课程开设的督促,加强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指导,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落实,加强对校本课程(选修Ⅱ)开发的引导。在课程实施上,我们把关注学

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作为新课程特点,渗透于教学研究和指导中。实践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既要根据科学世界和学生成长的需要,科学利用和适度引进必要的生活世界的内容,但又要防止教学中过度的“生活化”处理,避免主要教学目标的失落。我们采用课例引领的形式,坚持把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好用活教材作为重要教研内容。

2.实施相互调适的策略,逐步完善课程设置的框架

课程实施有三种价值取向——忠实化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我们以相互调适的价值取向为指导,把“调适”作为课程实施的一个组成部分,使课程实施成为一个动态和连续的过程,成为规划者与实践者之间不断地相互调整与适应的过程。在推进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努力把课程的实施与文本化的理想课程相互协调、适应,既注意“忠实”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追求,又立足于逐步深入,逐年深化;既注意在课程的推进中加强预设,又努力在过程中有所创生。

3.推进学业评价的改革,逐步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

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课程的设置与学业评价的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抓好学分管理是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保证。学分认定是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学分认定的主体。为了积极稳妥地开展学分认定的实验,根据学校实际状况,我们强调纸笔考试成绩在多数学科学分构成中的比例应控制在60%以内,注重过程性评价,加强形成性评价。在改革考试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实践测评、成果展示、讨论答辩等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和手段,力图多用几把衡量的尺子,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

每个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提出了学分认定的主要框架,力图为学校在实际操作中解决成绩评定的组成部分及其权重、学分的分布与评定程序等问题提供研究的思路。

二、以优化课堂为着力点,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进入课改后,教学中凸现的问题是教学时间(课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这里有《课程标准》和教材不完善的原因,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匮乏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结构不合理,教学过程不紧凑,教学反馈不及时,教学补偿不到位。因此,我们继续坚持从优化教学设计着手,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引导更多的教师解决好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的目标达成问题。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也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高中新课程的实验,从理想课程到文本课程再到实施课程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落差,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落实新课程理念、思想与要求,是减少理想课程、文本课程、实施课程之间落差的重要环节。因而,聚焦课堂教学,诊治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1.把课程标准与教材解读作为有效设计的基础

在起始阶段,对多数教师来说,我们要求以“学课标,教教材”为起点,以“用教材教”为努力的方向。为此,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强化两项基本要求:第一是对课标与教材的内容理解;第二

是对课标与教材的教学理解,即根据学科教学的性质与特点,并结合所教学生的“已知”,挖掘课标与教材的教学价值。

2.把目标设计作为有效设计的核心

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清晰、适切。坚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着眼,从学生掌握的可能着手,向兄弟地区学习,花大气力研究、确立和落实“三个起点”:一是教学指导思想的起点,即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将视线落在学习上处于中下层的学生身上;二是课堂教学起点,即充分考虑中下层学生学习上的困难,首先保证课堂上多数人“吃得下”、“吃得饱”、“能消化”,在此基础上努力实施分层教学;三是确定过程控制的起点,抓好每一次的阶段质量抽样检测,并将中下层学生作为关注的重点。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把握教学的定位,我们强调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恰当地把握好教学的难度,注意教学的跨度,为教学任务的完成设置合理的坡度。

3.重视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设置,坚持启发式教学

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内容及呈现方式要求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两年多来,我们努力以“增加课堂的思维含量和力度,延长思维的长度”为核心,推进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和进入高中课改的实践,我们体验到,转变学习方式要防止简单化、绝对化、浅表化和泛化的倾向。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是一种精神,是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转变学习方式、丰富学习方式应该要把“形”与“神”统一起来,不仅“形似”,更要“神似”,努力做到“形神兼备”。为此,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上,我们注意从三个维度上对形成问题情境的“问题”进行引导和评价:一是问题有思考的价值,即学生觉得研究这个问题有用;二是问题有思考的必要,即学生觉得必须经过思考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三是问题有解决的可能,即学生觉得自己经过积极思考能解决这个问题。

4.加强教学结果的反馈与矫正

在两年以来组织的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中,我们积极引导各学科教师有意识地采取三种有针对性的补救和矫正措施:课堂教学要有前置性补偿矫正教学环节,对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矫正,对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相关旧知识当中学生所遗忘的,或原本就没有掌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成果汇编的内容进行补偿;现有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有形成性检测,把课堂练习与形成性检测结合起来,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要及时掌握,并进行即时性补偿矫正的教学;如果是以单元作为组织教学的基本单位,不仅要重视单元新授课教学,还应该有前置补偿课、单元综合课、单元矫正课。

三、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学交流协作

1.构建专家引领,骨干教师示范,集体讨论教研的校本培训模式。

学期初我校借助全区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请区进修学校的教研员来我校指导教师的说课,为此各备课组开展了集体备课、说课活动。专家指导们对教师的说课进行研讨分析,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有效的指导了我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同时区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作

的观摩课每一节课均是在全组教师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的基础上进行。不仅使高一、高二教师达到胜任本学科新课程教学工作的水平,也加深了各教研组内其他成员对新课程的理解。为以后的课改工作铺路搭桥。

2.坚持同头备课

新课改后,教材难度加大,知识增多,只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教学工作,需要运用集体的智慧,共同攻破新课改中遇到的难题。为培植学校形成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氛围,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我校成立了8个课改同头备课组,学校要求同学科老师必须坚持同头备课,备课要做到“三定、四备、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统一教学难点、统一作业。挖掘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共同提高。通过集体备课后,对有特色的教师实行随机听课,以捕捉提炼到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推广,稳步推进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3.提倡跨学科合作交流

组建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的侧理备课组和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侧文备课组,跨学科备课组老师基本坐在同一办公室,可随时进行交流,如历史老师为语文老师讲《别了,不列颠尼亚》提供香港回归的素材;政治老师给历史老师讲政体、国体的知识,为历史老师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提供帮助;文科组老师有不明白的地理问题可随时请教地理老师。除了备课知识的交流外,他们还在教法、学法、抓学生知识的落实等方面展开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校研究氛围的形成。

4.重抓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工作

(1)备课组长严把关:在同头备课时,首先仔细研读课标,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其次考虑用哪些教学法方法、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去落实,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具体,如对什么样的问题,怎么做,指导的方法一定要具体,针对性强,实用。让每一个学生都力争学会自学;再次备出检验学生达标的练习题,题目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同时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层次性,面对优中后进三类学生,有拔高题、中档题、基础题。

(2)主管领导检查教案时,重点检查教学目标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是怎样落实的;

(3)主管领导听推门课,检查教师课堂达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交流、解决。

5.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我校高一教师全员参与了区级课题《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的研究工作,老师们在教学中注重变讲堂为学堂,突出“先尝试,后教学”。注重教学过程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先尝试,自己解决预习中遇到的较易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题组于2007年9月和11月两次来我校开展教研活动,对我校课

题组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以了充分的肯定。

(2)积极推进区级课题《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的研究工作。通过加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尤其是教给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形成学生自学的浓厚氛围。极大地改变了历史课沉闷的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校管理制度的重新构建

1、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

马克思曾经提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在群体的影响下进行的。群体对个人的影响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这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者的任务主要在于设法为发挥员工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消除员工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因此,在当前新课程实施中更要强调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设计师”角色,淡化“指挥家”角色,尤其是要创造一个尊重的环境。“士为知已死”体现了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其强大。“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一治国安民的哲理同时也适用于学校。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校长的生命在教师手中”。在“尊重”的环境里让师生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爱心助人、善于合作、宽容大度;学会尊重社会——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学会尊重自己——热爱生命、维护尊严、发展自己。

实践表明,满足人的需要是激励机制的核心,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给教职工提供充足的机会来满足其个人发展专长、爱好和事业的需要,努力探求教师工作与身心愉悦的最佳链接,营造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把学校的管理构建成教师发展的平台。

2、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与管理机制

新课改的核心是“教学民主”,要求教师由“教师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转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教学民主的实施者是教师,一个学校的教师没有一点民主的意识,又怎能奢望他对学生进行民主意识的培养。然而,教师的民主意识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民主的苗子需要我们的领导去培养、浇灌,需要我们的领导尊重每一位教职工,给教职工民主权利。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状况,直接影响教师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为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在管理体制上,最大限度地体现参与原则,使教师、学生、家庭和社区充分的参与到学校的发展规划、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教学评估、思想道德教育、学生活动等等中来。完善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等。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享有主人翁地位。

3、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制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论、评价方法与手段及评价体系的变革。由此,我们务必建立激励师生成长的评价反馈机制。立足教师、学生教学过程评价,着力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这是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即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是否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为准则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这要求,对教师的评价要将其工作过程中的工作量、工作态度、工作难度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智能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化发展和变化发展的趋势(非智能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价中要强调教师的自评,倡导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重视教师个体差异,体现评价结果的人文关怀性,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4、建立德育工作新机制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要求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首先要加强德育的科研工作,以德育科研推动德育工作的改进;二要抓实德育的质量管理,克服“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指标”的错误思想;三是完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四是加强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五是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5、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所谓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它不仅包括学校的建筑、环境、绿化、标志等,还包括学校的历史、办学理念、制度、校风、学风、师生关系等等。它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综合竞争力的表现,它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它有着巨大的凝聚力、推动力和生命力。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师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更具有沉静的力量。这次新课程改革就是一次教育思想的更新运动,它不仅是课程设计的变化、教学价值观的更新,也是一种新的师生关系的构成,更是新的校园文化管理的创造。

总之,新课改实施一年多来,我们有收获也有艰辛,今后我校将会继续加强制度的完善、教师业务水平的培训,抓住课改机遇,积极稳妥地做好高中课程改革工作。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体会

学习《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心得体会《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今天认真看了一下,有几个体会:第一、明确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于课程改革要进行全面深化。以往的课程改革有问题,我们不回避,而是用全面深化进一步坚持和发展。 第二、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核心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第三、明确了五个统筹的工作任务。这是一种顶层设计。 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 2.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 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 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 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第四、明确了十个重点措施。 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2.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3.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 4.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5.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 6.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7.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

8.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9.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10.加强课程实施管理。 我认为这个文件会成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需要认真领会,扎实落实。如果能够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调动各方力量支持关心教育,把顶层设计和群众探索结合起来,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计划,自2009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精神,为指导各地科学有序地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立足我省实际,借鉴先期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省份及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工作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核心,全面、准确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管理体系和课程资源体系,努力提高全省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构建河北特色课程体系。结合河北省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二)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努力转变教育观念,认真落实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开阔国际视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三)提高课程行政管理能力。在国家课程方案框架下,构建我省高中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建设与管理课程的能力,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四)努力实现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普通高中课堂教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我省从2010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入学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结合《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教育公平。 (二)坚持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三)坚持有利于各类高等学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四)坚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二、高考科类和科目设置 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史、理工、体育、艺术。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必考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报考体育类和艺术类的考生还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 报考外语、外贸类院校及英语专业的考生,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语考试。 三、考试时间与分值

高考总分750分。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数学(文、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各300分。 2013年、2014年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3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12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35除以12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1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3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5除以3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 2015年及以后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30分。 英语听力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部分中进行,考生可在高中第三学年第一学期9月和第二学期3月参加听力考试,若考生参加两次考试,以考生最高成绩记入高考英语科目成绩。 其他外语语种(含听力)考试按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规定执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150分。 四、命题及考试范围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 高考命题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语文等9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考试范围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见附件)。 五、招生录取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 改革的实施意见 各区市县教育局,各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局属各相关学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的通知》(辽教发〔2016〕91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全面深化我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全体学生,推进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人人成才,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二、主要目标 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积极适应课程改革新变化,落实新要求,聚焦课程改革关键领域,着力推进和突破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工作。进一步增强课程意识,加强课程建设,强化课程管理,改进课程实施,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评价改革。充分发挥课程综合育人功能,强化德育和实践活动课程,增强课时安排灵活性,扩大学校课程

建设、实施的自主权,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课程建设 1.统筹整合三级课程。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好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加强课程之间、学科之间、学段之间的联系与整合,提炼课程主题,促进学段衔接、学科整合和资源统筹,探索“全课程”整合教学、“主题式”学习活动等,增强课程的综合性。 2.开齐开足国家课程。配足、配齐各学科教师,不随意增减学科和课时数,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鼓励根据校情、教情和学情,因地制宜,实施基于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教材校本化处理,实现国家课程实施的最优化。 3.开好地方课程。地方课程的实施要以主题课、综合课、实践活动等形式承载教学任务,防止“学科化”倾向。地方课程在落实省情教育和专题教育内容和课时安排的前提下,可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课时统筹使用,课时可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地方课程中体现区域特色的部分由我市统一编制和实施,在地方课程课时中安排。地方课程教学任务计入教师工作量,并作为教师考核、评聘和晋级的重要内容。 4.完善校本课程。按照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发展特色、统筹整合的原则,依据育人目标、办学特色及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学校条件、学生需求等要素,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突出校本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5.科学编制学校课程规

深化课程改革培育核心素养

深化课程改革培育核心素养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产品,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须的素养集合,是为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的生活所需要,也是为社会应对当前和未来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所需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就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国际组织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相继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一、国外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一)三个国际组织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确定了三个维度九项素养。第一维度:能互动地使用工具。包括三项素养: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互动地使用新技术。第二维度: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互助。包括三项素养:了解所处的外部环境,预料自己的行动后果,能在复杂环境中确定自己的具体行动;形成并执行个人计划或生活规划;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能保护及维护权利,利益,也知道自己的局限与不足。第三维度:能自律自主地行动。包括三项素养: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团队合作;管理与解决冲突。2006年12月,EU(欧盟)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核心素养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道德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共计八个领域,每个领域均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构成。2013年2月,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等七个维度的核心素养。 (二)美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美国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素养要求。一是学习与创新技能领域,包括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二是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领域,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交流和科技素

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大兴乡中心小学 2017.6

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辽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辽教发[2016]91号)和《锦州市教育局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锦教办[2016]108号)和《黑山县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黑教发[2017]22号)等文件精神,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强化课程整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方案 二、基本目标 1、积极探索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管理机制,逐步明确地方、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职能,努力提高地方、学校课程建设和管理的能力。 2、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完善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增强课程资源对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 3、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及管理制度。 4、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与考试制度,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改革,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机制。 5、加强德育工作,注重学科学习过程与正确价值观形成过程的有机统一,努力开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课程,不断为新课程提供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牛泉镇圣井小学雷建波 尊敬的各位领导、下午好: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我校现有9个教学班,268名学生。一年来,我校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以德立身,为善最乐,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厚基础、长人文、展个性”的课程理念,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在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德善育人、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借此机会,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课程建设管理,厚基础、长人文、展个性。 1、创新课程管理,确保开足开全课时。针对我校师资缺乏、老化、教师普遍兼课的实际,为着力提高考查科目的开课质量,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监控制度。每天由学校值班中层进行不定时查课,检查教师是否按课程表上课。二是每班安排一名学生记录本班的上课情况。学校将教师上课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从而确保课时开足开全。 2、丰富课程建设,增长知识,展现个性。结合教研室“共读一本书”的要求,教导处灵活调整课程表,将每周五下午设为“阅读写作指导课”。语文教师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时光。学校设计了高年级阅读记载卡《花香满园》和低年级阅读记载卡《我的地盘》,让学生阅读后及时做笔记。另外,学校把周三下午第二节和活动课定为学生“快乐周三”选修课时间,开设了跳棋、花样跳绳、器乐、诵读、计算机、绘画、呼啦圈、折纸、粘贴画、泥塑、灯饰、

燕子石等各类社团或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3、深化行规礼仪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行规礼仪儿歌读本》。通过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对《行规礼仪儿歌读本》进行系统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 二、夯实常态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有效性。 1、全面推广单元模块教学。在推广过程中,学校分三步走:学习—模仿—示。学校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单元模块教学研讨活动,然后学校马上进行二级培训,使老师们能及时掌握新的模块教学方法。同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吴亚萍教授的《上好一类课》和怀源的《从整体教学到整体教育》的报告,通过先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到逐步成熟进行示,使老师们初步掌握了模块教学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改变备课方式,提高备课有效性。学校实行课本行间备课、教参批注、预案批注加精品备课的方式,改变了过去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备课方式,使老师们能节省出大量的时间研究教材、研究教参、研究课标、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分析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学校还提倡个性化的备课,激发教师的创造能力。 3、强化常规教学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教研室“校长进课堂八项基本要求”和镇教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对常规教学监督、检查的有关规定》,校长和教导处每周对任课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质量检测、教研活动、教学创新等常态教学进行监督检查,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微探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微探 发表时间:2014-07-14T10:08:58.763Z 来源:《新疆教育》2014年第1期供稿作者:段运丽[导读] 新课改必须进行下去,但要完全实施,还得多站我们的角度看问题,更要站在本土上来谈课改。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第三中学段运丽摘要:随着新一轮的英语课程和高考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英语是一门语言,情感态度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解决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培养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即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人。这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推脱的任务。如果新课标所提出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三个 方面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真正地体现在评价体系中,如果它还是和现实遥不可及的话,那它就永远只是一纸空文。怎么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把人文素养的培养贯彻到新课程中去,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改人文素养英语是高中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学科。然而,在英语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在实施新课程的授时遇到了以下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给出了相的对策。 1.部分老师和学生不重视。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在部分学校,学生水平较差,平时就搞清楚课本的一些内容已是花去大半课堂时间。稍微讲一些人知识或布置一些小组作业都被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有学生就过我:“老师,我承认你上课讲的很多知识我们都没听过,都有用,我们这样上课也很开心,但是你讲的这些还有叫我们做一些作业考试都不考啊,那学来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多划划重,讲讲题。”很多老师也认为给学生讲这些还不如分析分析语,傲多点题来的实惠,甚至学校本身也就是看考试成绩,对这面的教育比较忽视,因而人文精神的培养迟迟看不到曙光。 2.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呼唤新的考核形式。 那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归根到底就是考拔标的问题。虽然《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提供多种选择,应个性需求”高度褒扬了人本主义,也体现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文性,但是事实从检验学习的考试形式看来,却没有和这种理接轨。无论什么学生到头来都是考一种题目,没有哪个教育部专门为每个学生设计一份符合他特性的考题。一考定终身的考机制使学生很难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还是沉浸在背语言、记单词、做考题的苦差事中。为什么现在还存在为语言而语忽视人文精神的英语教育?就是在于高中英语新课标理念和评脱离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从最根本的高考开始列现的英语考试题型来一次变革:增试口语,内容以必修模块各个元的主题为基础,设置情景英语的考核;阅读题应该出能考出生真正蒯读技能的题目,形式应该有问答题、归纳演绎或其他式而不只是多项选择;减少语言知识点方面的考核,更多的设一些有关文化背景的或是开放性的题型。 3.部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教师缺乏对新课改的情。 现在大家都知道globalization(全球化),任何东西都要与国接轨。外语教学更是这样,过去我国实行的科举、应试教育,法是简单的,甚至是落后的,如果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实践力和心灵智慧的方法,就必须实行课程改革,而且势在必行。么要课改,也势必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甚至可能会面临失。因此新课程改革,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我们教育部门应该领导到普通教师,都应该去学习,去适应。但事实却与此相,许多领导都不愿在教育改革中出风头,不敢“轻举妄动”,果失败谁负这个责任。他们本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要不影响教学成绩就行。这样,作为普通教师,如果没有领导大力支持,谁还敢放开手脚去干,这确实束缚了教师新课改的情。 4.教师课堂活动设计形式化。 新课改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要求对语言实践活动作精心组织、巧妙设计和具体指导。教师对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把握不好,每位教师都有一本教师教学用书,可有些时候老师们照搬教案,没有从教材出发,没有从学生出发,没有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包括很多,有课堂,教材,及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创新,让学生乐于去学习,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及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面对这样的问题,要在有限的时间、固定的教材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下完成英语教学,难度是相当大的。英语教师迫切要求拥有浓厚、宽松的学术氛围,也希望能通过各种形式和类别的培训,提高英语综合素质,使自己顺利地完成英语教学工作,做到教学相长。为此,本人有以下几个观点 1.立足教育实践,为教材编写和评价提供依据。没有任何事物在一诞生时就是完美无缺的,一套新教材也是如此,它也需要在长期的使用中经历见证、不断完善。由于经济文化环境不同、教学条件不同、使用者不同和认识角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一套教材的使用体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也是常有的事。况且,基础教育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教材编写和教材试验也是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2.强化英语教师的英语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继续教育强化口语、听说训练,就是为了帮助英语教师真正实现用流利英语进行课堂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升个人素质,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目的。要做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效益。 不要让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每周两节课为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依据分工,每位教师精心准备指定的内容,包括组织材料,。通过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查找资料,网上查询,课件的制作集体讨论、分析,集思广益,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质量。各备课组制定反思教学研究的计划表,包括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上课、说课、集体评课、教学反思等程序。 总之,新课改必须进行下去,但要完全实施,还得多站我们的角度看问题,更要站在本土上来谈课改。我们的国情和英国、美国等英语语言国家不一样,我们有我们中国的把英语作为外语来教学的实际。国情和学情的不同直接影响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不同,教法、学法和学习策略也不一样。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华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意见 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顺逆,而且也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基础教育的基础,如何提高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为重要目标的科学课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一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优势 五华区从2003年进入科学课程改革试验,如今已经进入第5个年头了。几年来,在上级部门和科研中心的领导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区的科学教学工作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基本情况 五华区拥有一批全心全意为学生,热衷于教育教学研究的科学学科教师队伍。其中专(兼)职科学教师85人,其中专职教师32人,兼职教师5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5人。省特级教师3人。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 2. 科学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课改以来五华区开展了以“科学性质”为核心的科学教师培训。

举办了五华区第一期科学教师骨干培训班。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带领老师外出考察学习,并通过实践考核,促使教师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先后进行昆虫标本、化石标本、植物标本、机器人的制作培训. 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分别到上海、重庆、西双版纳等地学习交流,取长补短。通过一系列的外出取经活动,增长了教师的知识,拓宽了教师眼界。切实提升我区科学课教师的整体素质。 3. 科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所突破。 近年来五华区通过带领科学课教师开展云南省教科院立项课题《利用电教手段优化,小学高年级自然教学》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自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法模式的研究》,昆明市社科院的规划课题《小生学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五华区科技局立项课题《小学科学课程备课系统开发应用》等一系列课题研究,使五华区科学课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有显著提高.以上课题均获得市、区级人民政府表彰奖励.这些成绩的取得进一步巩固了我区科学教学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二)问题 1.师资队伍不稳定 科学教师队伍不稳定,有些专职教师经过几年的业务培训刚崭露头角,又被抽到其他学科上面。(仅2003年以来己有12名专职自然教师担任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2. 学校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从调查统计结果表明24.3%的学校对科学课重视,48.7%的学校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心得体会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心得体会 cc月初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体会如下: 第一、明确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 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于课程改革要进行全面深化。以往的课程改革有问题,我们不回避,而是用全面深化进一步坚持和发展。 第二、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核心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第三、明确了五个统筹的工作任务。这是一种顶层设计。 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 2、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

术等学科。 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 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 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第四、明确了十个重点措施。 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2、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3、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 4、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5、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 6、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7、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 8、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9、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10、加强课程实施管理。 我认为这个文件会成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需要认真领会,扎实落实。如果能够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调动各方力量支持关心教育,把顶层设计和群众探索结合起来,教育的明天会更好。结合实际工作我认为:立德树人,先树班风,学风: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貌又称班级的风气。是班级中形成的在情绪言论、行为、道德面貌等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第一部分前言.doc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公民的外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 英语是高中阶段外语教育的主要语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总体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特制订本标准。 一、课程性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语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外国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因此,学习和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英语课程是普通高中的一门主要课程。高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开设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基本理念 (一)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为他们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并使他们具备作为21世纪公民所应有的基本英语素养。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 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因此,高中英语课程必须具有选择性。而课程的多样化是实现课程可选择性的基础。高中英语课程既关注社会的需求,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高中英语课程力求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提高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马庄小学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继续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认识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确立现代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建立各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二、具体目标 1、帮助教师树立现代课程意识,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2、优化课程的实施过程,进一步落实“4+2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并逐步推广。 3、改革评价机制,探索发展性评价,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4、加强课程管理和教师培训,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多能型的现代教师队伍,把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推向新的高度。 三、组织机构 成立“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处、办公室、总务处、教研组长等有关人员任组员,负责决策、组织、协调、保障等工作,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课程改革实验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实施措施 1、强化师资培训

(1)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课程培训、课改研讨会。(2)与其他学校多进行横向联系,有计划地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3)学校多组织老师对新课程标准解读学习,使他们逐步掌握课改的真谛,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课堂。 2、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同时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备课方式,加强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强调师生交往、积极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构建这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准备从一下方面着手。 (1)拓宽课程资源。 (2)改变教学行为。 (3)改变学习方式。 (4)开展课堂比武的活动。 3、完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恰当的评价将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课堂教育评价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的基本素质三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发展的评价。 4、落实管理制度。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的精神,优化育人模式,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现根据国家教育改革试点要求,特制定?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一、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现阶段形势,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但目前普通高中“千校一面”、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必须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转变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发展的需要 课程是育人的关键。转变育人模式,首先应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现阶段以必修课程为主的普通高中课程设臵,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深化普

通高中课程改革,确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必将会有力地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扩大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 (三)巩固和发展课程改革成果,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我省起始于2006年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课程改革较好地推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加强了学校的课程意识,催生了一些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但改革并没有改变教学过度应试、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局面,新课程理念还远未转化为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的自觉行动。改革不进则退。只有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巩固前一阶段课程改革成果,才能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底,实现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有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四)指导思想 按照“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坚持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学校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原则,加快选修课程建设,转变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臵权交给学校,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

理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新要求

理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新要求 一、理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理念 随着对教育民主化、国际理解教育、回归生活教育、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等等的强调,世界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强调学生的全人发展、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以及课程回归生活等等。我国的高中课程改革离不开国际课程发展的大背景,因此,国际视野中的课程改革新理念同样也应该在我国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体现出来。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观。在人类已步入新的世纪、普通高中英语教育不断加强的今天,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精神要求每一位高中生都拥有平等地接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全面教育的权利。在这种意义下,学校课程应该是服务于每位高中生的完整、和谐发展需要的,而且对每一位高中生的终身发展是有价值的。因此,把高中生从“考试文化”中解放出来,使高中生被束缚的心灵重获自由,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就成为我国当前这次史无前例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题。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在其课程价值体系中,不仅包括了“升学”和“就业”,而且还包括了素质培养、文化辐射、社区服务、自身发展等多个方面,真正做到了“升学、就业和育人”三纬度的整合,体现了课程价值的多重性、全面性。 (二)强调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建立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在西方,科学和人文的争论反映在课程领域里,便形成了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和人文主义课程文化观。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学精神的养成,而人文主义课程文化观强调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养成。而事实上这两种知识是人类生活经验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和表达,人类一方面内在地探索自我世界,形成自我认识,另一方面外向地向自然世界探索,形成科学知识,这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两类不可缺少的经验。 因此,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整合了这两个方面,既重视了对自然科学知识等客观知识体系的掌握,又认识到了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多元性、内在性和境域性,而且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于课程的“文化内涵”之中,使科学和人文走向融合。科学人文性成为普通高中课程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毋庸置疑,科学人文课程是科学主义课程和人文主义课程整合建构的课程,它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倡导“科学人道主义”,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尊重、理解和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当代教育理念贯穿到普通高中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2]这样,普通高中教育塑造的就不是一个抽象的人,而是一个不仅能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而且也能认识自己,不仅能够经世致用,而且还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活生生的人。 (三)回归生活世界,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课程生态观。以科学知识为主的现代课程,建构了一个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科学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3]这是因为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过程丰富的社会历史性被冷冰冰的知识授受和机械的理智训练所代替,“生活世界”里那种“生动的主观性”荡然无存,人的主体性失落了。因而,学校课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学生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生态观,是当代普通高中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关系到新世纪普通高中教育的成败与人类自身的命运。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因此,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便成为现代课程生态观的基本命题。对普通高中而言,学生所面对的最根本问题是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抉择问题。因而,普通高中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实施,突出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并规划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形成合作、分享等良好的行为品质,具有

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 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教育厅发布了《广西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两个文件确立了我区新的高校考试制度基本框架,。如何抓住这一改革发展的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进而形成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是当前每位校长、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一、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改革措施各具特点,但基本处在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实施阶段,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将高中课改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同时,也为高中学校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应主要围绕以下六大问题展开: 一是对学校课程改革价值功能的重新审视。真正实现从分数唯一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意味着对考试文化的根本性突破。 二是在行政班基础上,推进必修课程全面而实质性的走班制。 三是新高考方案赋予学生前所未有的考试选择权,要求学生必须学会选择、规划人生;同时对教学实施和学生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是考试内容和考试重点的转变,要求学科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结构的重组将带来教师专业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五是新高考方案中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学生的依据和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分数不再是唯一的招生录

取依据,考试的区分度降低,如何实施真实有效公正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必须研究的重要议题。 六是在进一步加大学校自主排课权的情况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如何建构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推进模式和方式,从而进一步形成个性化的办学特色。 另外,学校教学的具体安排也面临诸多新问题。如有些学校没有看到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将其窄化为排课表等教务工作,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产生纠结;学校为应对学生选定的高考科目,在课程设计上出现偏科,在教学上甚至重新回到唯分数论的老路上,实施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我校也面临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的问题出现等。 以上问题都是我校改革前进中的问题,分析和把握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围绕主题、聚焦问题、交流研讨、才会取得共识。 二、应统筹设计与实施课程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学校课程体系的统筹设计与实施是推进新高考方案落到实处的关键,当务之急是围绕主题,聚焦问题,研究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下五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和认真解决的。 1. 把握新高考方案实施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实施新高考方案,实现学校课程统筹,实质在于形成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在这方面,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立足学生发展,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2)坚持现代课程观,正确处理课程综合整体设计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重点突破的关系、学生夯实基础与发展个性特长的关系。(3)体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特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形成新思路、新举措。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以教基二〔2014〕4号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分充分认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切实加强课程改革的组织保障4部分。 《意见》正文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期课程改革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动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科学多元的评价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课程改革为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改革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