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校际联考试题 历史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校际联考试题 历史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校际联考试题 历史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校际联考

历史试题2012.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B.平民C.官僚D.诸侯

【答案】A

【解析】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普通民众无姓氏,只有贵族有姓氏,故百姓通常指贵族。

2.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D

【解析】考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注意审题“与之相背离的朝代”,结合题意这个朝代没有了宰相,可选出明清时期。

3.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担任雅典首席执政官的最高行政职务。有一次在放逐投票的时候,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他在陶片代写上“阿里斯提德”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这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他;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该故事不能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

A.广泛性

B.盲目性

C.随意性

D.公正性

【答案】D

【解析】考点古雅典的民主制。考察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故不能体现雅典民主的公正性。

4.《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面转变

D.工业资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答案】A

【解析】考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688年关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家权力的中心由国王转向了议会,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5.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各州有权制定法律

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答案】A

【解析】考点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体现了联邦制、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原则。联邦之下联邦政府享有宪法所规定的权力,未写明的权力归各邦和人民,故“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不准确。

6.某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的“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答案】B

【解析】考点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掀起的革命运动,冲击了了封建统治,受时代影响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性质。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掀起的意在维护封建统治的改

革运动,义和团扶清灭洋,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改革运动。

7.“周恩来、乔冠华等人不仅亲自与美国重庆战时新闻处费正清处长建立了朋友关系,而且还介绍了中共地下党员参加到美国的新闻机构中去开展工作,使战时新闻处成了中共与美方联系的一个成功的通道。”这一现象发生于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中苏关系破裂之后

D.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

【答案】A

【解析】考点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注意题中的关键词“美国重庆战时新闻处”“中共地下党员参加到美国的新闻机构中去开展工作”可以看出此时为抗日战争时期。

8.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表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发展完善

B.“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法律保障

C.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D.各地方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所行制度

【答案】B

【解析】考点一国两制。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9.“(冷战)对抗是大国之间的敌对,也是敌对的社会和经济体系以及相互对立的意识形态之间的激烈对抗”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美中敌视对立

B.中苏关系恶化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成立

【答案】B

【解析】考点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分析题干“”对抗是大国之间的敌对……也是意识形态之间的激烈对抗”中苏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相同。

10.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A.不再坚持对苏联的友好政策

B.改变了美国对华敌视态度

C.意在推动亚非社会主义革命

D.减弱了外交意识形态因素

【答案】D

【解析】考点新中国外交。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的关系,1953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减弱了外交的意识形态因素。

11.下面是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的一组壁画。

犁地耙地

耱地播种

这反映了当时

A.开始使用牛耕

B.注重精耕细作

C.曲辕犁的推广

D.小农自给自足

【答案】B

【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古代农业逐渐形成了借助牛力耕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四幅图片正是这种生产模式的反映。

12.唐初《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晚唐《夜看扬州市》描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两者相互矛盾,所以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前者比后者具有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夜市”

C.文学作品缺乏可信度,不能证明唐代出现“夜市”

D.两则材料时间不同,唐代后期可能已经存在“夜市”

【答案】D

【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唐初对城市的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商业活动控制放松,到宋代完全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打破了交易的空间、时间限制,故D最合理。

13.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D

【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商业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古代推行农本商末,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商业的发展受到严格的控制和限制,严重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14.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但是,这对于印第安人则意味着

A.“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

B.“开启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C.“开启欧洲人扩张与征服的英雄历史”

D.“大西洋变成了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答案】B

【解析】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主义的衰落,但对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来说却是巨大的灾难,是美洲传统社会遭受灭顶之灾,开启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15.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城乡差别的扩大

C.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

【答案】A

【解析】14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但社会贫富分化在加剧。审题题干,亚当斯密强

调应缩小贫富差距,使经济成果分流到大众手中,否则会引发社会矛盾,威胁社会稳定,有此可推断作者是防止工人运动兴起破会社会稳定。

16.表2反映了

表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①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②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③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④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并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后,并非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③。

17.下列有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深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

B.政府曾经起到推动作用

C.体现社会从专制到民主

D.完全西化成为必然趋势

【答案】D

【解析】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受工业文明冲击,政府的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走向近代化。但说“完全西化成为必然趋势”不正确。

18.“□□□□的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处最合适的应是

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

C.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A

【解析】考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材料“强行征用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可知该政策为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美国是当代资本主义的集大成者”。以下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

A.美国倡导并践行重商主义

B.美国把自由资本主义推向鼎盛时期

C.美国引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

【答案】C

【解析】考点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题干强调美国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大危机爆发后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结合“美国是当代资本主义的集大成者”,选C。

20.下表为“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成就巨大

B.农业增长相对缓慢,工农业比例失调

C.浮夸风气严重,产量数据严重失实

D.学习苏联模式,存在与其相似弊端

【答案】C

【解析】考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浮夸风出现是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后,而图标是1952、1957年,故C不正确。

21.有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变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B.实现了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考点改革开放。1978年后,农村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的,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仍旧是土地公有制。

22.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主要“特”在

A.特殊的历史时期

B.特殊的地理位置

C.特殊的社会制度

D.特殊的经济体制

【答案】D

【解析】考点改革开放。1980年中国建立了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

理体制,注意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23.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

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

进行最初的实践是

A.建立北约

B.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C.组建欧洲联盟

D.成立欧共体

【答案】B

【解析】考点经济区域集团化。西欧的一体化先是1951年成立了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成立了欧共体。故最初的实践是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4.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

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

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B.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答案】B

【解析】考点经济全球化。考察学生分析阅读能力。材料中“资本主义的逻辑已经真正达到

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可见作者强

调资本主义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即“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25.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世界市场形成——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

B.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C.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

D.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浦东

【答案】C

【解析】考察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理解题干意思,指第一个事件包括第二个事

件,第二个事件包括第三个事件,结合所学可排除ABD,C项中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的

重要事件,国民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Ⅱ卷(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8

分,共50分。)

26.(14分)法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穰);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据此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的本质特征。(4分)

材料二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材料二中“最大的困难”的?(4分)

材料三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3)材料三中孙中山法治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分析其法治主张在近代中国难以实现的原因。(6分)

【答案】

(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2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或封建统治)。(2分)(2)“控制被统治者”: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拥有最高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2分)“控制自己”:中央政府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与平衡。(2分)

(3)表现:推翻清朝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4分)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若答“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制约”也可得分)【解析】第(1)问考察学生古文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材料中对危害君主统治的行为予以重罚,法律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所以中国古代法律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第(2)问考察了美国宪法的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第(3)问孙中山的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方面,其主张没实现是有当时中国的社

会状况决定的,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外受列强侵略。

27.(18分)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中外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材料二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而且很大的轮船从海上可直接沿长江的主要河段上溯而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也依靠长江与外界便捷地来往。……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

——马汉《海权论》(1890年出版)(1)以16—19世纪世界殖民霸权的转移为例,说明“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马汉提出“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的原因。(6分)

材料三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学习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海图、算法等诸务。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海军产生的主、客观因素,依据材料三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具体措施,简要评价清政府的决策。(6分)

【答案】

(1)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 西班牙、葡萄牙进行殖民扩张,获取了巨额财富;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发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强国;通过与荷兰、法国的殖民战争,18世纪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海外贸易和掠夺为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奠定了基础。(6分)

(2)西方各国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急需扩大海外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控制中国满足了其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要求。(2分)长江流域在地理上、经济上具有特殊战略地位;通过控制长江流域可以从政治上控制中国,维护其政治、经济特权。(2分)(3)因素:客观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西学东渐。主观上,洋务派力图通过洋务运动实现自强;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也为创办近代海军创造了条件。(4分)评价:清政府筹划海防旨在抵抗列强侵略,具有积极意义;兴办海军和近代教育事业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分)

【解析】第(1)问考察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对外殖民扩张,先后确立了殖民霸权地位,获取世界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第(2)问从材料可以看出长江流域具有政治、经济、地理优势,再结合材料的时间1902年,正直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急需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第(3)问考察中国海军建立的原因,结合1875年前后时代背景,注意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作答,要充分认识到创办近代海军和发展近代教育对中国海防和近代化的影响。

——依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整理(1)简要说明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2分)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80年代中后期货币区域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相同的影响是什么?(2分)

【答案】(1)原因:英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局长期稳定;通过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强大。(6分)

(2)内容:各成员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2分)影响: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4分)

(3)原因:前者:欧洲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后者: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4分)影响:推动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多极化。(2分【解析】第(1)问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该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与英国综合实力的的发展分不开,此时的英国政治上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上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在其推动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2)问考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和美元挂钩的原则,以稳定世界汇率,该体系的建立一方面体现美国的特殊利益,一方面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第(3)问注意三小问,一是70年代随着欧洲、日本的崛起,美国地位的相对衰落,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使货币一体化出现,推动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多极化。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A 2.D 3.D 4.A 5.A 6.B 7.A 8.A 9.B 10.D 11.B 12.D 13.D 14.B 15.A 16.B 17.D 18.A 19.C 20.C 21.B 22.D 23.B 24.B 25.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22分,第28题16

分,共50分。)

26.(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2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或封建统治)。(2分)

(2)“控制被统治者”: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拥有最高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2分)“控制自己”:中央政府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与平衡。(2分)

(3)表现:推翻清朝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

(4分)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若答“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制约”也可得分)27.(1)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 西班牙、葡萄牙进行殖民扩张,获取了巨额财富;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发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强国;通过与荷兰、法国的殖民战争,18世纪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海外贸易和掠夺为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奠定了基础。(6分)(2)西方各国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急需扩大海外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控制中国满足了其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要求。(2分)长江流域在地理上、经济上具有特殊战略地位;通过控制长江流域可以从政治上控制中国,维护其政治、经济特权。(2分)(3)因素:客观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西学东渐。主观上,洋务派力图通过洋务运动实现自强;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也为创办近代海军创造了条件。(4分)评价:清政府筹划海防旨在抵抗列强侵略,具有积极意义;兴办海军和近代教育事业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分)

28.(1)原因:英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局长期稳定;通过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强大。(6分)

(2)内容:各成员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2分)影响: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4分)

(3)原因:前者:欧洲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后者: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4分)影响:推动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多极化。(2分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四大联考)历史试题

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24.(分封制)同商朝相比,很多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据此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度 A.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B.初步建立起周天子的专制集权体制 C.依据血缘关系来分享政治权力D.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25.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的隆盛局面。材料中的“惠商”政策 A.维护了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B.使商品经济成为封建经济的支柱 C.有利于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D.从根本上改变了汉初的抑商政策 26.下表是唐朝士族子弟科举入仕人数简表:

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 A.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B.士族子弟科举入仕的比例较高 C.世家大族逐渐承认并接受科举制D.科举制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27.《明实录》中记载的明武宗勤于国事,即使外出巡游,所有的奏章也要及时批答。而《明史》(清)中则把他描述为“骄奢淫逸”的昏君。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史官个人才识B.史著编撰意图C.史料运用方式D.史著编撰体例28.1870 年到 1880 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 20000 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 2000 千关两增长到了近 5000 千关两。这种情况可以反映出 A.近代中国棉纺织业初步发展B.传统经济模式的进一步解体 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29.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言书中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材料说明孙中山 A.坚持汉族的主导地位B.已有“五族共和”的思想 C.民族主义认识较狭隘D.将民族平等与反专制结合 30.1941 年蒋介石评论说:“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孔子认为人生应扎根于社会现实,极力主张从道德领域解决人生及社会的一切问题。老子强调“清静无为”,主张从自然状态出发,从宇宙中去开启人生的智慧。两人的人生观A.蕴含着强烈社会责任感B.是不同时代背景的折射 C.体现出思想核心的差异D.适应了统治者统治需要 2.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代的分裂与分治如同后来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一样,只是中华统一国家中的内乱与分治时期,秦始皇只是在经历了战国近四百年的内战与分治之后重新统一了中国。”该学者旨在说明 A.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发展趋势B.西周分封制下己形成统一国家 C.秦始皇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君主D.秦王朝是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开端 3.西汉建平元年,“太皇太后诏外家王氏田非冢茔,皆以赋(给)贫民”;东汉永平九年,“诏郡国以公田,赐贫民各有差”。上述措施说明当时 A.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B.赠予是农民获地的主要途径 C.小农生产遏止了土地兼并D.国家扶持小农经济的发展 4.唐中期,大臣刘晏改革盐法,在产盐区设官负责收盐户所煮之盐,转卖给商人,对盐商则“纵其所之”。在距产盐区较远的地区,如盐商不至,则官府把盐减价卖给百姓。这反映了 A.官商勾结致使吏治败坏B.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D.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5.“颜体”用笔浑厚强劲,气势磅礴,代表着盛唐气象。下列书法作品属于“颜体”的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6.元代管民及理财之官由中书考绩迁调,军官由枢密院定议,二品以上高级官员均由特旨任命。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D.简化选官程序 7.黄宗羲赞叹“东汉太学三万人,……公卿避其贬议”,主张主管太学的“祭酒”应位同宰相,天子、宰相、百官都需定期到太学听祭洒评论政治得失。这反映出 A.士人干预政治的愿望B.黄宗羲不满宰相把持朝政 C.理学官方地位的沦丧D.明末清初政治的民主倾向 8.下图为“康熙时期的重要军事行动”,按照相关军事行动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2019届高三26省1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2019届高三26省12月联考 文综历史试题 2018.12 24.《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开篇: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天子正式任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候。司马光认为这是真正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司马光此举意在 A.对周天子的分封表示不满B.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 C.说明维护纲常伦理的必要D.承认“三家分晋”的合法性 25.汉高祖吸取秦始皇时形成“内重外轻”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形成“内重外轻”局面,至汉平帝时基本达到了“内外相制”的境地;但到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些变化说明 A.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中央与地方要适度分权D.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 26.唐代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唐代后期进士及第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入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也大都是江南人士。这些现象反映了 A.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江南政治实力比重增强D.科举制促进社会结构变动 27.下表是1600年前后中西方科学家关于科学研究方面的论述和方法。由此可知,此时中国 A.孕育了近代科学精神B.固守了传统经学的藩篱 C.徘徊于传统科学范式D.对外来文化的积极汲取

28.据日军记载“敌舰(经远)内部火势愈发炽烈,中部及后部烟火冲天,舰体逐步向左舷倾斜……”经远舰在一片弹雨中沉没。2018年9月22日,国家文物局根据打捞舰“经远”木牌等信息确认发现了124年前的经远舰。材料体现出 A.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历史二重证据法D.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9.毛泽东曾说过:“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从材料可以看出 A.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领导了新文化运动 B.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C.中共诞生使毛泽东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 D.五四时期毛泽东思想已经开始走向成熟 30.1937年4月,中国共产党以中共中央的名义拜祭黄帝,在祭文中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官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祭文中更多用“始祖”“吾华”等,以突出中华民族的概念。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注意改善和国民党关系B.认识到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C.号召停止内战共同抗日D.意在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31.下图为1978一2016年中国经济活动人口和城乡就业人口变化情况曲线图。这可以说明中国即 A.农村就业人口逐年下降B.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吻合 C.城镇就业比率不断提升D.社会劳动力参与程度高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著名学者梁启超在论及先秦某一流派思想时指出:其意谓道德与实利不能相离,利不利即善不善的标准。若此,吾得名之曰“义利一致观念”。据此可知,这一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据睡虎地秦律《仓律》记载:“(粟一)石六斗大半斗,春之为粝米一石;粝米一石为集米九斗;九(斗)为糳米八斗。稻禾一石。”这段记载说明 A.秦代存在不同种类与形态的谷物 B.秦代存在着地区度量衡不统一的情况 C.秦代的法律体系已达完备的程度 D.秦代用重量单位作为谷物的价值单位 3.十六国时期,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承认中华正统的前提下所建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基本都与中原汉族政权无大的区别。这一现象 A.体现了中华一体的政治观念 B.增强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实力 C.有利于国家统一局面的出现 D.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4.11世纪后期,“中国商人......拥有商品分级化的知识”;东南亚对中国的进出口商品也展现出逐渐分级化的倾向,分为高质量、低质量以及介于两者中间的若干级别。这反映了 A.中外贸易网络的复杂化 B.中国人商业知识的增加 C.中外贸易的繁荣与稳定 D.国际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5.明初君臣在各类诏令文书中反复申明三个意识:“一是奉天承运;二是扫荡胡俗;三是四海归心。”将之简化表示,就是天意、民心、文化继承。这一做法 A.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加强 B.强化了国家权力的合法性 C.具有鲜明的时代新异性 D.体现了君权神授的统治观 6.1843年清政府在回复英国公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要求时说:关于鸦片的禁令只是针对中国人的,我们并没有强加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国民既然愿意按照新的规则进行贸易,那就以同样的方式按照法律阻止鸦片贸易。这体现了 A.鸦片贸易合法化是英国的核心诉求 B.《南京条约》内容得到各国普遍遵循 C.清政府仍固守华夷秩序的传统体系 D.清政府已开始具备近代化的外交理念 7.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新风。下表为三位近代历史人物的主张。

广西南宁市高三上学期政治12月联考试卷

广西南宁市高三上学期政治12月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共22题;共48分) 1. (2分) (2018高三下·黄陵开学考) 某打算创业的团队考虑到目前茶叶市场供需两旺的背景,计划开发无糖茶饮料这一产品,在论证该项目具有广泛的产品需求方面,以下创业成员的发言具有合理性的是() A . 甲:政府为鼓励创业已设立了一千多支创业引导基金,规模超过5.3万亿元 B . 乙: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正迅速扩大,他们注重健康与养生,会青睐无糖饮料 C . 丙:我国茶园面积从1041千公顷增长到1989千公顷,茶叶产量在不断提高 D . 丁:网络电商的兴起,使茶饮料能直达终端消费者,厂商无择担心销售问题 2. (2分)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 A . 某企业原来每年获利5000万元,现在成本扩大一倍,每年获利1亿元 B . 投资规模扩大20%,利润增长15% C . 成本总量增加60%,利润总量增加10% D . 成本总量减少80%,利润总量减少30% 3. (2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同时也下调了失业保险总费率(个人费率不超过0.5%)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降低企业“两险一金”费率旨在() ①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增强市场活力②加大财政支持,促进转移支付 ③增加职工现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④完善社会保障,实现分配公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广东省2020届高三10月百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2020届高三百校联考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24.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赐姓的问题。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这说明当时 A.诸侯国对地方管理松弛 B.血缘宗法观念开始形成 C.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 D.周王踢姓命氏的权力丧失 25.汉武帝以后,随着儒学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行和民众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汉族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究其原因是,汉代儒学 A.强调天人合一 B.倡导大一统观 C.劝君主行仁政 D.宣扬君权神授 26.宋代的户籍制度按“常产”(主要是土地)的有无划分为主客户。下面为宋代主客户的数量统 计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A.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 B.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 C.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 D.土地集中的程度降低 27.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遍及江北与中州,蚕桑生产发展甚快,甘蔗、烟草生产成为东南各省重要经济作物,蓝靛(染料作物)盛产于山区。这些现象 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 B.表明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C.进一步增强了江南经济实力 D.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8.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并购买西方人出版的报纸,招募翻译“以定控制之方”,大且购买西洋炮,还仿造了两艘“底用铜包,篷如洋式”的西洋船,并将购买的武装商船改造成清军水师的训练舰。这表明林则徐 A.洞悉英国的武装实力 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C.具有强烈的优患意识 D.已摆脱传统“夷夏”观念

29.1861年,清朝海关的总税收共为5036370库两,到1910年,增加到34518589库两,在50年中增长了5.8倍。这种增长 A.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便利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 C.源于近代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 D.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竞争力增强 30.20世纪20年代初,北洋政府渐失驾驭力,而南北大小军阀已实际形成占地而治的割据局面。对此,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机关报《向导》发刊词中说:“现在最大多数中国人民所要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这说明当时 A.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国共产党已认识到国情形势 C.国共合作成为社会共识 D.中国共产党酝酿民主革命纲领 31.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当时邓小平这一思想 A.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 B.源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D.推动了科技政策拨乱反正 32.雅典是一个城邦国家,也就是一个城市连同其周围不大的一片乡村区域,人口在全盛时期也不过40万人左右。因而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移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材料意在论证雅典 A.公民是城邦发展的主体 B.城邦有助于公民行使权力 C.民主政治自身有局限性 D.直接民主依存于城邦制度 33.美国宪法规定:由各州的选举人组成“选举人团”来间接选举总统;选举人的资格是有限制的,联邦议员和官员不得担任选举人;当选举人选不出总统时,由众议院选举,但实行参议院投票方式,每州一票。美国选举总统的这种方式 A.暴露了联邦体制的弊端 B.落实了三权分立的理念 C.规范了共和政体的运行 D.维护了多数民众的利益 34.1877年,德意志帝国颁布专利法案,规定:专利所有者每年需支付专利保护费,第一年是50马克(高于当时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之后按每年50马克的幅度递增,到第十五年费用为700马克,并且是专利保护的最后期限.这一规定 A.阻碍了德国工业发展 B.推动了创新技术共享

安徽省皖江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皖江联盟2020届高三12月份联考试题 历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第4页,第II卷第4至第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 ........................ 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料记载,商代后期的王位传承以“父死子继”为主,出现嫡长子继承的倾向,如纣是帝乙嫡子,启是庶子,尽管启年长,帝乙还是立纣为法定继承人,由此可知,商代后期 A.皇权专制得到了加强 B.血缘纽带关系弱化 C.王位继承具有随意性 D.宗法制度渐趋形成 2.以下两幅汉代画像砖的主题分别是“舂米”“庖厨”。这两幅画像砖 A.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生活 B.体现了建筑材料艺术化趋势 C.不符合汉代的历史事实 D.表明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3.宋仁宗时,以“宰相自用台官,则宰相过失无敢言者矣”为理由,收回了宰相对台谏官的举荐权,使谏官的监管对象扩大到包括宰相在内的公卿百官。宋仁宗此举 A.使监察权得以超越行政权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有利于监察机构行使职权 D.提高了行政效率

精选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题

① ② ③ ④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十二校联考 高三历史试卷 2016年12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 1. 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思想主要有两个源头,即 A .礼与法 B .道与法 C .礼与乐 D .农与商 2. 现存的秦琅琊台刻石是研究秦朝历史的 A .原始史料 B .旁证材料 C .间接证据 D .转手史料 3. 孔子认为,“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这里的“礼”泛指 A .钱财礼物 B .等级秩序 C .血缘伦理 D .儒学源流 4.“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陛下……印曰玺。”这说明汉朝 A .基本沿用秦制 B .创设皇帝制度 C .改革中央官职 D .设立内外朝制 5. “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不能不研究汉武帝。”汉武帝在巩固边疆方面的贡献是 A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侵袭 B .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 C .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辖 D .设置伊犁将军控制天山南北地区 6. 下幅《行政区划体系示意图》最早当出现在哪位君主在位时期? A .周武王 B .秦始皇 C .汉高祖 D .汉武帝 7.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演变成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始于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西汉初年 D. 西汉中期 8. 从文化角度看,属于“儒家文化圈”范围的国家是右图中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其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门下省 B.宋朝枢密院 C.明朝锦衣卫 D.清朝军机处 10. 唐朝中央政府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有政策“设计厅”之功能的是 A.中书省 B. 尚书省 C. 门下省 D. 行中书省 11.《元史·释老传》说:“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乃郡县吐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可见,当时管辖吐蕃的机构是 A. 巡检司 B. 宣政院 C. 中书省 D. 军机处 12.《岛夷志略》记载:“自泉州顺风二昼夜可至。……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文中划线部分应填 A. 香港岛 B. 台湾岛 C. 明州港 D. 广州城 13. 明朝内阁距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更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有提高 C.中央集权的日益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14. 许倬云认为,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这种“新阐释”最早可以追溯到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15. 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这种气节折射出当时哪一社会主流思想 A.道学 B.佛学 C.理学 D.史学 16. 下列显然不是《海国图志》编撰意图的是 A.“以夷变夏” B. “以夷款夷” C. “以夷攻夷” D. “师夷制夷” 17. 如果选择“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研究主题,其研究对象可选择 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 B.《几何原本》、冯如 C.商务印书馆、冯如 D.同文馆、利玛窦 18. 以下最能说明上海租界为“国中之国”的是 A.租界内公园禁止华人入内 B.美英等联手成立了工部局 C.租界内建屋开店须先由外国领事发给执照 D.租界有下水道、自来水、路灯和平整街道 19. 《上海闲话》认为,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形成的“洋泾浜”英语,是一种以“中国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0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

2019年高三年级10月联考 历史试卷 命题教师:王素梅审题教师:鄂南高中高三历史组 考试时间:2019年10月18日上午8:00-9:30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中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弟子,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对这段记载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等级包括庶民和奴隶B、大宗、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C、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D、宗族分化受分封刺激而加速 2.南朝时察举制仍然发挥一定的作用,而且察举制的中心环节转移到中央考试上,地方长官举荐吏员的权力变成了搜罗文人以应试的责任,自由投考的色彩日益浓厚,这表明()A、察举制自上而下选拔人才B、九品中正制占主导地位 C、南朝时科举制开始萌芽 D、南朝时科举制正式形成 3.柳宗元专门著文褒扬郡县制,他的文章《封建论》实是论郡县,他认为“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他写这篇文章的现实原因是()A、指责分封制易导致叛乱B、揭露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 C、基于汉朝发生七国之乱 D、认为郡县制比分封制更优越 4.唐朝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权用事,有妇人淳于氏坐事系大理,义府好美色,托大理丞毕正义枉法放出。事情败露,毕正义自杀,高宗特赦义府之罪。侍御史王义方坚持弹劾。这是唐朝御史台官员弹劾宰相的一例,然而高宗认为义方毁誉大臣,左迁义方为莱州司户参军。这说明()A、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监察体制效能有限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权力太小 C、监察官员由皇帝任命所以也由皇帝撤免 D、监察制度有利于监督官员执政 5.20世纪70年代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秦统一岭南时的造船遗址,80年代发现南越王墓(发现一捆非洲象牙和一件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银盒),90年代发现南越国宫署遗址,这3项重大发现,被誉为广州秦汉考古的三大发现。据此论断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我国海外贸易鼎盛B、广州是当时我国唯一的外贸港口 C、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形成 D、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已领先世界 6.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这说明()A、互市推动对外贸易发展B、茶马古道促进了人口迁移 C、跨区域间贸易来往密切 D、重农抑商政策存在弊端 7.先秦一思想家说:“释法术而任心治(即人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主张()A、儒家思想影响力很小B、推崇以德治民的心治社会 C、外儒内法的理论体系 D、法治比礼治更加公平简明 8.孔子强调君子以行为重,“敏于事而慎于言”,二程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王阳明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材料表明儒家()A、希望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B、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力行思想 C、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秩序 D、重视人的价值有利于思想解放 9.王夫之说:“天理人欲,同行异情。异情者,异以变化之几;同行者,同于形色之实”,“有欲斯有理”,“薄于欲者薄于理”。这表明王夫之()A、认为理欲统一于人的现实存在B、认为天理是人欲的基础和前提 C、彻底批判儒家纲常伦理思想 D、提倡经世致用关注人的存在价值

广东省韶关市十校高三文综(历史部分)10月联考试题(1)

韶关市2015届高三级十校联考试题 文综历史试题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黑色笔把正确答案写在对应的答题卡上。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12.南雄市是韶关市唯一一个苏区县,广东省也为数不多。革命年代英雄的南雄人民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我们要对南雄革命史进行相关研究,你觉得下列哪种方式得到的史料最为可靠() A.听历史老师的讲解 B.采访当地老人 C.听当事人的口述 D.对相关革命遗址的考察 13.“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的转变 B.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14.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如果被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制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D.君主有效地控制了臣属 15.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内阁取代六部 C.首辅权力失控 D.君主集权加强 16.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17.《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而同时期中国臣民的财产随时都可能被剥夺和被抢劫。造成以上区别的根本原因是() A.古罗马的法制比中国健全 B.古罗马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C.古罗马实行共和制,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 D.古罗马是奴隶主贵族专制,中国是君主专制 18.“1700年,英国政府颁布法令,绝对禁止进口印度、波斯和中国的印花布;后来,又更加严厉地禁止买卖、穿着或拥有这些棉织品。”这材料充分说明() A.当时的英国政府封建专制 B.绝大部分英国人不喜欢印花布 C.东方来的印花布有质量问题 D.英国政府致力于保护本国纺织业 19.“华侨商人陈启沅出生于一个世代以农桑为业的家庭,……1854年出国经商,20年中遍历南洋各埠……1873年回国后,在南海简村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 A.华侨们都非常热心对祖国的投资 B.继昌隆是第一家侨资企业

江苏省百校2018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卷

江苏省百校联考2018届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l.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中国必须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维持了亲族间的忠诚 B.封建制导致血缘纽带日益松弛 C.建构的新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 D.郡国并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 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能独断者,故可以王天下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3.邓嗣禹指出,中国古代某选官制度“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 人之道益公”。以下关于该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孝廉是做官的主要途径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世家子弟依靠门第人仕 D.保证公正选拔优秀人才 4.“怪石奔秋润,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晚唐诗人韩屋用生动的诗句评 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描述了该书法作品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以下作品中与该书法作品书体一致的是 A.王羲之《兰亭序》 B.怀素《自叙帖》 C.颜真卿《祭侄文稿》 D.柳公权玄秘塔碑》

5. 明清江南市镇,直到1909 年以前,都不是正式的行政建置。据明清江南地方志(府志、 县志)解释。郊外居民所聚谓之“村”,商贾所集谓之“镇”贸易之所曰“市”,市之至大者曰“镇”。据此可知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经商促进城郊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增加社会财富 6.有人将右侧漫画中跑路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与该漫画 相关的列强侵略事件导致 A.台湾被割占损害中国领土主权 B.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上海等地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D.列强竞相参与瓜分中国的狂潮 7.兰陵忧患生在《京华百二竹枝词》中云:“坤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已过 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注文有云:“庚子岁(1900年)以缠足致累,尚在目前,事过辄忘,积习中人,一深至此。”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政局变化推动了习俗变迁 B.庚子国变后,放足风气大开 C.民族工业发展要求废止缠足 D.缠足陋习深重,废止过程艰难 8.毛泽东指出:“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绝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 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这一理论成果 A.指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B.首次明确了中国社会性质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D.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9.右图是登载于上海《申报》的一则新闻,标题为《赣匪弃巢西窜》。文中有报道称:“赣匪 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雩(于)都、瑞金老巢西窜(二十二日专电)。”这则新闻可以间接佐证

2019年12月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卷及解析

2019年12月稽阳联谊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 政治试卷 ★祝考试顺利★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 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物物交换越来越容易成功。 2.华为Mate30新款手机一经发布便迎来众多消费者的追捧,这说明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3.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4.居民委员会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 5.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监察法规,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文明交流互鉴,要对等、平等,反对强制、强迫,要多元、多向,反对单一、单向。 7.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表现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8.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没有例外。9.认识具有无限性,因此不同年龄段的人说同一句格言,含义往往是不一样的。10.任何事物只有对它产生的时代和条件来说,才有它存在的理由。 二、选择题I(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随着物质生活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最近去哪儿旅游了?”“最近看什么

书?”“今天去哪健身?”等取代了“过节吃什么?”,成为问候语中的新宠。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下降 B.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在提高 C.生存资料消费逐步过渡为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12.2019年7月22日,以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科创板正式上市交易。 浙江杭可科技成为浙江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关于该公司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②上市意味着公司的利润和市值提高 ③可以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子公司④股东大会和董事受监事会的监督 A.①②B.②④C.①③ D.③④ 13.下表是Z省2019年上半年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情况,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注:Z省2019年上半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66.8亿元。 ①Z省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协调经济社会发展

广东省2020届高三历史10月百校联考试题

24.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赐姓的问题。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这说明当时 A.诸侯国对地方管理松弛 B.血缘宗法观念开始形成 C.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 D.周王踢姓命氏的权力丧失 25.汉武帝以后,随着儒学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行和民众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汉族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究其原因是,汉代儒学 A.强调天人合一 B.倡导大一统观 C.劝君主行仁政 D.宣扬君权神授 26.宋代的户籍制度按“常产”(主要是土地)的有无划分为主客户。下面为宋代主客户的数量统 计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A.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 B.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 C.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 D.土地集中的程度降低 27.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遍及江北与中州,蚕桑生产发展甚快,甘蔗、烟草生产成为东南各省重要经济作物,蓝靛(染料作物)盛产于山区。这些现象 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 B.表明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C.进一步增强了江南经济实力 D.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8.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并购买西方人出版的报纸,招募翻译“以定控制之方”,大且购买西洋炮,还仿造了两艘“底用铜包,篷如洋式”的西洋船,并将购买的武装商船改造成清军水师的训练舰。这表明林则徐 A.洞悉英国的武装实力 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C.具有强烈的优患意识 D.已摆脱传统“夷夏”观念 29.1861年,清朝海关的总税收共为5036370库两,到1910年,增加到34518589库两,在50年中增长了 5.8倍。这种增长 A.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便利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 C.源于近代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 D.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竞争力增强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10月)历史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 历史 本试题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代,贵族阶级普遍盛行孝友或孝梯观念,周公曾告诫卫康叔,“不孝不友是最大的罪恶”。 由此可知,西周时期 A.儒家伦理观念已初步确立 B.统治秩序借助于道德观念 C.贵族阶级内部实现了团结 D.社会道德体系已基本建立 2.表l 表1为不同地区发现的战国晚期手工制品署名统计表。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官营手工者私造现象严重 B.国家已无力垄断商品生产 C.民间手工业已经普遍存在 D.官营手工业注重品牌效应 3.西汉皇帝朝会时,官俸只有六百石的刺史的班序远在官体两千石的郡国守相之后,但刺史与郡国 守相因政务而单独会见时,则要以刺史为尊。这主要是因为 A.刺史代表中央管理地方 B.郡国守相畏惧刺史权威 C.汉代朝廷礼仪规定混乱 D.刺史职权是皇权的延伸 4.据《邦计部·河渠二》记载,唐代宗“大历初,李栖筠为工部侍郎,时关中沃野千里,旧资郑、白二渠,为豪家贵戚雍隔上流,置私碾(磨面)百余所,以收末利,农夫所得十夺六、七”。 这说明当时

A.农田水利工程严重失修 B.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明显 C.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D.家庭手工业的规模扩大 5.据记载,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因吕夷简、王曾两位宰相“论议多不合”,且相互攻击,“至交论帝前”,参知政事宋缓、蔡齐也因分别助吕夷简和王曾,四人一起被罢免。由此可知,当时 A.多相制导致了争权激烈 B.参知政事已拥有议政权 C.集体领导追求和谐理政 D.宰相的职权极其不稳定 6.清人顾公燮在《消夏闲记摘抄》卷中说:“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径、洙径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这反映出明代 A.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繁荣 B.松江是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C.新的生产关系萌芽已产生 D.棉纺织业出现专业化经营 7. 1860年,《北京条约》签字后英国驻华公使布鲁斯说:“我们永久性的利益在于贸易,而贸易的 繁荣全赖于秩序和安定”, “中国政府的垮台只会对英国的非领土权益造成严重损失……英国的利益依靠一个中央政府的存在”。为此,英国 A.放弃了割占中国领土的要求 B.要求中国开放全部沿海港口 C.提出外国公使必须进驻北京 D.积极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 8. 1906年,清政府批准商部的奏议,允许各省机器局于“制造军火之暇,兼造各种机器”,“供各 省随时订用”。这说明清政府 A.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潮流 B.开始转向发展民用企业 C.放弃了军事立国的方针 D.经济政策开始了近代化 9.武昌起义爆发后,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众多的原立宪派人士纷纷加入各地的起义之中,极大促进了南北各省的独立。此现象主要说明了 A.封建统治基础走向全面崩溃 B.立宪派与革命派有共同政治诉求 C.“反满革命”已成为时代主流 D.立宪派人士试图排挤革命党人 10.图1是1912-1920年间我国华商煤矿产量占全国机械采煤产量比重变化示意图。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题百校联盟2018届十二月联考历史试题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十二月联考(全国Ⅱ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韩非在《五蠢》中说:“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日可以得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日可以得贵也。”由此可见,韩非主张 A.奖励耕战B.引导人们重义轻利 C.重农抑商D.统治者要重视民生 25.东汉中期,对各地荐举上来的孝廉,朝廷要进行复试,“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即中央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这说明当时察举制A.注重选拔特殊人才B.忽视了真才实学 C.具有明显的程式化D.实现了公平公正 26.术真宗时开始实行和买政策。“大观库物帛不足,令两浙、京东……市罗、绫、纱一千至三万匹各有差”“江西和买绢五十万匹““(建炎元年)浙东和买组岁九十七万六千匹,而越乃六十万五百匹”。宋代“和买政策” A.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提高了丝织品的商品率D.导致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27.下表为不同历史文献对歙县徽商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徽商 A.管理体制严格B.善用儒道经商 C.注意团结协作D.注重宗法观念 28.薛福成认为虽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但“各国之大小强弱,万有不齐,究赖此公法以齐之,则可以弭有形之衅。虽至弱小之国,亦得藉公法以自存”。据此可知,薛福成A.认为国际外交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

B.指出在国际舞台上弱国无外交的真实状况 C.延续了清政府妥协退让的屈辱外交 D.主张中国应该在外交上合理运用国际法规 29.近代国际市场对生丝需求急增,江苏省蚕桑业迅速发展起来。1929年出口生丝价值为7500万美元。不仅产业规模扩大了,而且产业分工更为细化,产生了诸如蚕种制造业、植桑业、饲蚕业、蚕行、丝行、机器缫丝业等10余种新的行业。这表明 A.西方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B.对外贸易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 C.中国传统生产模式开始解体D.民族工业结构呈现出不合理性 30.下表为陕甘宁边区1937—1940 年财政收人统计。这反映出当时陕甘宁边区 A.得到同盟国的大力支援B.财政具有对外依赖性 C.经济发展状况日益恶化D.遭到国民党经济封锁 31.邓小平于1978年11月2日作出指示:“看来美方想加快正常化,我们也要抓住这个时机,同美国关系正常化要加快,从经济意义上说也要快。”中国加快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基于 A.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B.建设市场经济的目标 C.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D.实现两岸统一的愿望 32.克里斯提尼创立了陶片放逐法。该法规定,每年春季由公民大会召开一次非常民众大会,征询有无危害民主政体的事情或人,是否需要执行放逐法,然后进行口头表决。这说明陶片放逐法 A.彰显了公民的政治权利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权益 C.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政治D.使雅典的民主发展到项峰 33.杰斐逊认为,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是必要的,但中央政府权力不宜过大,因为中央政府如过分集权,就会增加盗窃、投机、抢劫冗员和钻营的机会,就可能变得像英国政府那样腐败和暴虐。因此,美国 A.建立了邦联政治体制B.增强了地方各州的自治权

(全国卷)“超级全能生”24省2021高考历史1月联考试题.doc

(全国卷)“超级全能生”24省2021高考历史1月联考试题 24.孟子曾对“伊尹以割烹要汤”“孔子于卫主痈疽(人名),于齐主侍人瘠环(人名)”等说法进行分析考证,认为这都是谣传而非真实的历史,并列举相关事例来说明这些传言不可靠。这说明 A.孟子注重对史料的考证 B.光鲜的事迹才是真历史 C.社会转型致使谣言盛行 D.礼乐制度已经走向崩溃 25.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实行九品中正制,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 B.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 26.宋代茶馆大多招雇“茶博士”主持日常营业管理。“茶博士”精通烹茶技艺,是城市中职业化、专业化的技术雇工,为市民阶层中有特色的人群之一这表明宋代 A.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B.茶在市民生活中占主导 C.雇工制发展和商业繁荣 D.市民生活观念发生改变 27.王守仁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据此可知,王守仁倡导 A.良知在修养中的主动性 B.用良知来支配人的行为 C.对客观知识的学习 D.发明本心安身立命 28.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发出了改造国民性,再造新民的呼声。他所谓的新民人格便是近代意义上公民形象的雏形。梁启超的公民思想反映了当时我国 A.公民素质极高 B.民族危机深重 C.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时期 D.普遍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 29.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统计表(单位:家)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中国 A.工业分布不合理 B.生产力水平落后 C.帝国主义放松对华掠夺 D.南方地区交通条件优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