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kia诺基亚市场环境分析

nokia诺基亚市场环境分析
nokia诺基亚市场环境分析

诺基亚市场环境分析

一. 简介

诺基亚(Nokia)公司成立于1865年,总部位于芬兰,是全球第三大手机生产商。

2007年iPhone出现之后,诺基亚的利润从领先行业的35亿美元已经降为13亿美元以下,市值也在不断缩水。

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战略同盟并深度合作。

2011年第二季度,诺基亚连续15年全球销售第一的地位也被苹果和三星超过。2012年2月9日,由于经营不善,诺基亚宣布全球裁员4000人,并同时关闭约4000家手机制造工厂。

2014年4月,微软正式完成对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的收购,收购后实体公司更名为“微软移动”,保留“诺基亚”品牌。

2014年10月24日,微软移动官方博客正式宣布以Microsoft Lumia取代Nokia Lumia品牌,新的Lumia设备将不再有Nokia字样。而根据收购时达成的协议,微软Lumia智能手机对诺基亚品牌的使用权只截止至2015年12月31日,其它手机则限于2024年4月25日前。微软提前一年多放弃了诺基亚。

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销售远远落后于三星、苹果iPhone和Google的Android系统手机,而在低端手机市场,又无法制住其它的亚洲竞争对手。同时,诺基亚在其本国芬兰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也锐减。IDC的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第三季度,诺基亚在芬兰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从一年前的76%,但大幅下滑至31%,下滑幅度达59%。同期,其竞争对手三星、苹果则在芬兰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分别从去年的3%和10%,大幅上升到25%和16%。诺基亚在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一度下跌到50%,最新数据显示,诺基亚2011年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从33%降至14%,远低于苹果和三星。

以下我将从宏观和微观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二.宏观

政治法律环境:在各个国家诺基亚的产品都受到政府的限制或直接、间接的法规来影响诺基亚的业务和其大部分的产品,而且诺基亚的产品必须符合制定的

射频发射等标准。我国对手机市场的规范还不健全,只能援引欧美的相关法律。

经济环境: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出现分化:欧美大幅放缓,日本再现疲态,新兴市场迅速崛起,全球通货膨胀,美国次贷危机加大金融市场波动性成为突出不和谐声音。信贷紧缩和经济衰退导致许多西欧国家消费者开支放缓,最终将冲击手机等非必需品的销售。今年手机出货量涨幅将只有10%至11%,低于前期。

人口环境:世界上大约有40亿人口从来没有使用过任何一种形式的电话,这一巨大的市场集中在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以及南亚的国家。在我国,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13%,这个年龄段的人是手机的主要客户。可见中国市场的潜力多么巨大。

科学技术环境:诺基亚有先进的技术,为确保技术的领先于创新,诺基亚十分重视技术开发投入。在诺基亚55000名员工中从事技术研发的有17000人,达到31%,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2个国家建立了44个研发中心,其中在美国集中建立了6个研发中心。

社会文化环境:现在人们越来越追求时尚,简约实用,低价全能的手机。人们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提高,时间缩短,在家庭收入分配中,对于用于娱乐消费的开销逐渐增多。

三.微观

供应商:诺基亚与私家芯片供应商合作,德州仪器继续作为涵盖所有协议技术,领域广泛的供应商。诺基亚对供应商评估,审批和认同范围包括品质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产品责任,厂房设施,环境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

营销中间商:诺基亚拥有全面的销售渠道。比如在中国,他们将销售渠道细化到省级直控分销,总共拥有包括直供零销商,省级直控分销商,全国代理商,诺基亚专卖店直供以及运营商渠道在内的五大平行渠道体系。这已经帮助诺基亚最大限度将手机销售到任何可能的地方。

顾客:顾客拥有十分深厚的品牌价值,曾为全球品牌价值排名第三。诺基亚立志于自身形象的建立,在公众心目中都拥有十分良好的形象。手机品种繁多,可以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使用,手机款式繁多,可以满足不同年龄的消费者。

竞争者:在智能手机方面,诺基亚守到苹果,HTC,摩托罗拉等大公司的竞

争。在中国,又受到中国本土金立,天语,步步高,中兴等品牌的冲击。自从2007年iPhone出现之后,诺基亚的利润从领先行业的35亿美元已经降为13亿美元以下,市值也在不断缩水。诺基亚在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一度下跌到50%,最新数据显示,诺基亚2011年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从33%降至14%,远低于苹果和三星。而在2011年第二季度,诺基亚连续15年全球销售第一的地位也被苹果和三星超过。

公众:诺基亚十分重视人才的本土化。目前诺基亚在中国拥有员工4000余人,本地员工占90%以上,公司管理层从总裁到区域经理都由华人担当,诺基亚还专门建立了诺基亚中国学院,旨在通过世界一流的管理教育,帮助学员更好的面对当今中国电信产业管理的挑战。

四.SWOT分析

优势:1.诺基亚是移动通信的全球领先者,推动着更广阔的移动性行业持续发展。诺基亚致力于提供易用和创新的产品,包括移动电话、图像、游戏、媒体以及面向移动网络运营商和企业用户的解决方案,从而丰富人们的生活,提升其工作效率。2.诺基亚专注于手机硬件的研发、生产,其宽泛的产品线一直是诺基亚相比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

机会:诺基亚已经向互联网服务转型:花费了100多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音乐发布商Loudeye、手机导航软件开发商Gate5、美国图片和视频共享社交网站Twango、美国手机广告公司Enpocket、和美国最大的手机数字地图开发商Navteq;并推出了ovi Store应用程序商店。诺基亚的品牌在各国各地已经打得很响,只要它在创新方面多多研究,它又能做回该行业的老大。

劣势:对诺基亚这样传统的手机厂商而言,手机制造业务奠定了其在2G时代的辉煌,但在智能手机进入3G的时代,诺基亚在手机产业有了很多的劣势。诺基亚公司的原来靠低端手机占领广大消费者的市场,靠智能手机挣取高额利润的模式在苹果手机的冲击下,使得原来的盈利主要来源的智能手机业务大幅度下滑,导致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在创新方面,诺基亚有很大的劣势。

威胁:就拿诺基亚和苹果相比:在智能手机市场中,随着3G业务的不断普及,客户更关注的是移动上网的快捷性和个笥化应用的多样性,而苹果长期在电脑行业集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同步开发的模式恰恰迎合了智能手机客户的购买

心理。苹果则采取少品种、单一品类、单一型号的产品规划模式。与苹果的单一型号的手机相比,虽然诺基亚的手机型号众多,没有哪个型号能够超过苹果手机的销量。诺基亚公司的原来靠低端手机占领广大消费者的市场,靠智能手机挣取高额利润的模式在苹果手机的冲击下,使得原来的盈利主要来源的智能手机业务大幅度下滑,导致公司出现巨额亏损。苹果手机带来的不仅是对诺基亚智能手机的冲击,而是对未来移动市场的洗牌。

小米手机商业模式分析

小米手机商业模式分析 二○一三年一月十三日 BY WYZ 案例介绍 从09年至今,我国移动电话通讯业发展迅速,手机的普及率和拥有率也迅速上升,3G智能手机已开始渐渐被人们所拥有。截至2012年2月,中国手机用户总数将近10亿用户,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面对着上万亿元的巨额蛋糕,国内外手机厂家正在虎视眈眈的瞄准中国市场。国产手机遭遇苹果、三星、HTC、洛基亚等众手机厂家的围追堵截,而小米手机作为国产手机中的神机,异军突起、一路高歌猛进,每轮发售都会掀起抢购热潮,创造了国产手机的销售神话。 在2013年1月初举办的“2012中国商业模式高峰论坛暨2012中国最佳商业模式评选颁奖典礼”上,小米公司获得了最佳商业模式创新奖。小米公司的获奖理由是“创造了一套线上销售的新模式,成为业内快速崛起的典范。”这一奖项,恰好说明了小米手机的成功,关键在于它独特的商业模式! 本文以小米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米团队、营销环境、市场定位、运营模式、盈利方式等方面进行基本分析,还原了小米手机崛起的前因后果,并探讨了小米公司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策略。 前言 如果要评出2011年最热门的手机新品牌,那非小米莫属。在手机市场竞争如此惨烈的今天,一个闻所未闻的新品牌,没有做过一个广告,更没有请任何明星代言人,却能够在短短2天时间内在网上预订出去30万部手机,两天预订量能达到30万部量的品牌!从那时起,小米手机几乎每轮销

售都会吸引大量“米粉”疯狂抢购,让小米的官网陷入瘫痪,很多人高呼一机难求,甚至催生黄牛参与抢购放到淘宝加价倒卖。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表示, 2012年小米手机的销售数量达到719万台,销售额超过120亿元。 小米手机创造了中国国产手机的奇迹!更让人惊讶的是,小米手机的生产商小米公司,此前仅仅推出过一系列移动互联网软件,从未涉足过手机制造,和中兴、华为、联想等国产手机巨头相比,在供应链、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上几乎全无经验和准备。而相比同样涉足于手机终端的互联网同行阿里巴巴和腾讯,小米公司显然又“弱小”太多。在小米手机的崛起过程中,质疑与力撑的声音始终交织在一起,但正如雷军所言,从无到有,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但从零开始的小米手机为何能一战成名小米手机的用户为什么肯一等再等,为一部手机一次次刷新“秒杀”页面,心甘情砸下真金白银呢 一、小米公司基本情况 小米公司(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60万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小米团队最初从只有几个人的创业团队发展到现在已经有400多人,主要由来自微软、谷歌、金山、MOTO等国内外IT公司的资深员工所组成,喜欢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 二、小米公司管理团队 小米公司的高管团队包括:创始人&董事长&CEO雷军,联合创始人及总

三星集团内外部环境分析

三星集团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外部分析 (一)PEST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 信息化发展政策促进IT行业的发展。中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是IT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培育了行业用户对包括电脑在内的IT产品的持续需求。中国政府在鼓励IT行业发展方面相继制定了有关的政策法规。2003年的《政府采购法》及2004年的《电子签名法》,为电子政务的进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必将带动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 2005年,信息技术产品所涉及的251个税目将全部实现零关税,这给国内计算机产业既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经济环境分析 200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46637亿元,同比增长11.4%。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实际增长12.2%。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不断扩展的中国经济规模为三星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市场基础和巨大的增长空间。 3、社会文化环境 人口的城镇化比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带动总体消费力的持续上升。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进而带动高端手机、电脑等消费需求的上升,电子产品的使用在城镇市场开始进入普及阶段。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上网己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高端手机、电脑也因此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工具。 4、信息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且也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二)五力模型分析 1.、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分析 就世界范围来看,电子产品的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包括日本老牌电子企业索尼、松下,韩国的LG,欧美的西门子、诺基亚、苹果,台湾的宏基、华硕,还有国内诸如联想等企业,在每一个电子产品的细分市场中都展开激烈的角逐。现阶段,苹果公司牢牢占据第一的宝座,成为三星最大的竞争对手,他们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领域都有激烈竞争。 2、买方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于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消费者有着众多选择,处于买方市场。企业要想获得消费者青睐,必须能够将自己的产品与大众产品区分出来,取得差异化效果,培育自己的忠实客户。 3、供应商分析 电子产品行业重大部分企业都有固定的供应商,产品供应稳定且质量能够得到保证,长期稳定的合作使得企业在采购管理方面发展的非常成熟,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调配资源,同时也使得企业对于供应商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4、替代品分析 电子产品市场上替代产品基本上不存在。 5.、新进入企业的潜在进入威胁分析 电子产品行业作为一个高科技产业,发展日新月异,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作为支撑,同时也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生产成本,一般的企业难以进入,电子产品行业也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作用,新进入者要想取得利润必须利用差异性的产品迅速占据市场,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说电子产品行业有较强的进入壁垒。

诺基亚案例分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营销管理学院 知识改变命运 创新案例分析大赛 题目:英雄落幕—诺基亚何去何从 团队名称:营销style 团队成员:姓名韦东东 姓名李彦博 姓名冯文琪 姓名张明晓 姓名朱雅莉 联系方式:

目录 1团队介绍 (3) 1.1团队成员及分工 (3) 1.2团队宣言 (3) 2选题 (4) 2.1选题过程 (4) 2.2问题提出 (4) 3.公司简介 (4) 3.1企业介绍 (4) 3.2营销概况及现状 (5) 4.swot分析 (6) 4.1优势 (6) 4.1.1领先的技术技能 (6) 4.1.2高效的供应商管理 (6) 4.1.3良好的品牌形象 (6) 4.1.4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6) 4.2劣势 (7) 4.2.1颜色款式单调 (7) 4.2.2智能化不完善 (7) 4.2.3缺少精英机型 (8) 4.3机会 (9) 4.3.1携手微软 (9) 4.3.2昔日口碑 (9) 4.4威胁 (9) 4.4.1苹果稳坐新王位 (9) 4.4.2后起安卓的挑战 (9) 4.5 Swot分析总结 (10) 4.6从SWOT分析得出衰败的原因: (10) 5 诺基亚公司的决策 (11) 5.1 诺基亚公司的三种选择 (11) 5.2 诺基亚公司最后的决策 (11) 5.2.1 放弃Symbian和Meego,与微软进行战略合作 (12) 5.2.2 全球裁员,抛弃了诺基亚的优势——营销渠道 (13) 5.2.3 关闭或外包研发业务 (14) 5.2.4 关闭制造工厂,出售硬件,改善财务状况 (14) 6. 我们的建议 (15) 6.1.进行内部的优化升级,制定集中化的营销战略 (15) 6.2.改变自己的设计理念,迎合市场需求 (15) 6.3.坚持与微软的合作,大力发展windows phone (15) 6.4.加强手机地图优势 (16) 7. 总结 (16)

诺基亚为何失败——这五条理由你必须知道

NOKIA五条失败理由 从生产纸张到成为全球手机业的领军者,北欧世界为数不多的明星品牌,左右芬兰国家经济的决定力量,诺基亚的传奇飘扬了近150年,当这颗璀璨的企业之星光芒日益黯淡之时,所有人都在思考和议论:为什么?业界认为,五个原因决定了诺基亚的衰落并不是偶然的。 原因一:陈旧的设计理念。 多年来诺基亚在设计方面的理念是,想方设法了解用户需要什么,然后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基于这一理念,诺基亚在人种学、群体调查或者市场细分策略上投入巨大,每个设计师都要接受一种叫做“情景设计的训练,这一理念告诉设计师,如何了解用户需要什么,然后去做设计。 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诺基亚开发了数量非常多的产品,多达1000多个型号。面对如此之多的选择,消费者最终的结果是无所适从,于是,从控制风险、满足使用的角度出发,消费者往往选择最便宜的。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诺基亚手机的均价一年比一年低。 这种“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设计思想,对于改良性的产品可能是有用的,但当社会需要全新的、具有多种效能的移动终端的时候,当移动互联网时代快速来临的时候,用户需要的不是改良性的设计,而是革命性的创新。显然,这一因循传统的设计方式,无法创造令用户“喜出望外的产品。 反观苹果,只有1、2、3、4,它也没有太多地考虑消费者打电话是不是方便、按键是不是方便,也没有因用户群体的差异而专门开发少儿版、学生版、老年版、娱乐版,但这并没有妨碍它的热销。同时,相对简单的产品型号,使得产品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准确、深刻、坚固。一说到IPHONE,我们大家都能想象到是什么样子;而说到诺基亚,谁又能告诉我,它的形象是什么? 非止苹果,三星、HTC这些市场的后进者,紧跟苹果的步伐,也推出了具有自己特点的、设计精美的、具有划时代标志的产品,如三星的GALAXY,HTC 的FLYER,值得说明的是,MOTO此次紧跟市场节奏,连续推出了DROID等近十款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也算可圈可点。 但是,我们没有看到诺基亚的任何富有创新性的产品走上舞台,在智能手机迅速发展的今天,诺基亚产品给我们的印象还是刻板的,小改小革而无鲜明特色,似乎已经远离这个时代。 原因二:忽略消费者需求方面的变化。 诺基亚为什么在中国会没落,如果你走在高铁的车厢里,我保证你会找到答案:70-80%的乘客都在玩自己的手上终端,有人在看电影,有人在玩游戏,有

关于诺基亚的外部环境分析

关于诺基亚的外部环境分析 与许多手机制造商一样,身处经济衰退中的诺基亚也正在苦苦的挣扎。为应对手机销售、利润和全球市场份额下滑给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总部位于芬兰的诺基亚在今年已裁员数千人。市场调研公司IDC的统计数据显示,诺基亚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已从第二季度的41%降至第三季度的35%。为此,我们应用PEST 模型,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诺基亚现行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一、政治(Political): 随着手机变得越来越像是微型计算机,对设备制造商而言,知识产权对维护其市场领先优势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竞争加剧,利润率出现下滑,诺基亚开始在法律方面设置障碍来保护自身的地位。从今年10月开始的6周时间中,为维护自身知识产权,全球第一大手机制造商个诺基亚先后将苹果、三星电子、LG电子和其它8家手机制造商告上法庭。诺基亚首席法律官路易斯·彭特兰德(Louise Pentland)表示,诺基亚的法律战略并没有改变。彭特兰德认为,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并不是推动力,只是商业环境发生了变化。二、经济(Economic)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度增加。因此,人们对于消费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而与此同时,诺基亚的塞班手机操作系统却远远落后于现行的Android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这使得在相近的价格下,用户出于对服务质量和项目数量的考虑往往会选择其他品牌的手机。这样一来,对于购买力提高的客户而言诺基亚的价格战略几乎失效。 三、社会(Social) 在企业文化方面,诺基亚坚持文化的国际本土化和本土国际化相融合,在诺基亚看来良好的道德规范是全世界都应接受的准则:中国人的智慧、灵活和芬兰人的不屈不挠并不存在矛盾。正是在这一价值观的引导下,诺基亚的品牌形象一直根深蒂固。为此,诺基亚更应该与时俱进,研制出符合当代消费者消费倾向的新一代产品,这样才能维护它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四、技术(Technological) 请参照向证同学的建议,嘿嘿。。。。。。。。

诺基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 诺基亚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的移动通信产品制造商,其成立于1865年,前身是生产木浆和纸板的小企业,经过150年的发展,诺基亚品牌深入人心,它的经典手机铃声和开机动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诺基亚从无名小企业发展到世界知名品牌,从工业转型为电子业,成为电信时代第一巨头,这与它的管理人对其的管理和决策是密不可分的。在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借助Symbian 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但随着2007年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出现,诺基亚由辉煌走向衰落。 诺基亚的盛衰史表明,它是一个很经典的战略管理案例,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一、诺基亚的发展史 1、工业时代:1967年,诺基亚成为了一家芬兰国内跨产业的大型公司,其产业涉及包括造纸、化工、橡胶、电缆、制药、天然气、石油等多个领域,而诺基亚开始手机生产制造是在1960年。 2、前电信时代:1990年,手机用户大量剧增,手机价格迅速降低,移动电话体积越来越小,诺基亚又明确制定了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电信公司的战略。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基亚因涉及产业过多而濒临破产,总裁以及高层果断做出决策,将其他所有产业舍弃,并拆分了传统产业,只保留下诺基亚电子部门,而此刻诺基亚做出了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决策。 3、后电信时代:只剩下手机电信产业的诺基亚经过5年的时间逐渐摆脱了破产的境况,由于专注于传统功能手机产业的研发,诺基亚功能手机在当时具有极佳的用户品牌效应。1995年,诺基亚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它的整体手机销量和订单剧增,公司利润达到了公司前所未有的财富,最高市值1980亿欧元。 4、智能机时代:由于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出现,诺基亚由辉煌走向衰落。为扭转颓势,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战略同盟并合作推出WP手机。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在市场上一直处于颓势。2013年9月3日,微软和诺基亚官方宣布,微软将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业务,即手机业务部门,交易数额是54.4亿欧元(约折合71.7亿美元)。 二、诺基亚的现状 2014年4月28日19点,微软正式宣布完成对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的收购,收购后实体公司更名为“微软移动”,但“诺基亚”品牌将会一直保留,这意味着诺基亚品牌手机并不会随着微软的收购而消失。 2014年10月24日,微软正式在Lumia手机上用Microsoft取代了Nokia的品牌命名。微软周五推出了新Lumia手机的设计,该公司将在未来于Lumia设备的前部和后部使用Microsoft字样代替从前的NOKIA。 2015年1月7日,国行NOKIA N1平板在正式发布,并在1月8日首批开卖,售价1599元。 2015年4月26日,诺基亚中国区总裁王建亚透露,2015年诺基亚将会推出安卓智能手机。 三、诺基亚的战略失误

商业模式全球五大移动电视商业模式成败剖析

(商业模式)全球五大移动电视商业模式成败剖析

全球五大移动电视商业模式成败剖析 移动电视正于日益走进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不过由于广播电视具备区域性的特点,所以形成了各地区专有的标准和运营模式格局,目前,全球运营的移动电视标准有欧洲DVB-H、韩国的T-DMB、日本、拉美地区的ISDB-T、美国的ATSCM/H和Media-Fla和中国的CMMB等等,这些标准自2005年陆续运营后,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作为全球第壹个推出移动电视芯片的公司,法国迪康公司(DiBcom)壹直跟踪全球移动电视发展步伐,近日,该公司CE OYannickiLevy接受了采访,分享了他对全球移动电视商业模式的研究且预测了未来发展的模式。 壹、韩国T-DMB的免费模式何以失败? 2002年12月,韩国将Eureka-147的OFDM(OrthogonalFrequ encyDivisionMultiplexing)传输技术作为T-DMB的底层技术。S-DMB则采用东芝掌握的CDM(Code-DivisionMultiplexing)传输技术,于移动性能和画质方面的优势使T-DMB颇具市场竞争力。韩国于DMB技术领域的先发优势令世人瞩目,尤其是于手机接收终端研发方面,韩国人开创了五个“全球第壹”——2004年9月LG于全球率先开发出T-DMB(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接收片上系统(So C)之后,全球第壹部S-DMB手机、第壹部T-DMB手机、第壹部U MTST-DMB手机、第壹部UMTSDVB-H手机和第壹部CDMAMedi aFLO手机先后诞生于韩国的LG公司。

Yannicki指出韩国政府于推进移动电视进程方面非常努力,试图通过免费的移动电视节目来催热市场,可是这个努力却失败了!因为免费对厂商来说是成功的,可是对运营商来说是无利可图的,由于没有收费就难以为继后续的投资,所以,目前韩国已经停掉了壹些地区如地铁内的T-DMB节目播放。 二、收费欧洲DVB-H何以失败? 2002年前后开始研究的DVB-H(早期为DVB-X)标准全称为手持数字视频广播,是DVB(欧洲数字电视广播标准化团体,1993年成立,由来自35个国家的300多家企业组成)组织为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向便携/手持终端提供多媒体业务所制订的传输标准。DVB-H标准被认为是DVB-T标准的扩展应用。和DVB-T相比,DVB-H终端具有更低的功耗,移动接收和抗干扰性能更为优越,因此该标准适用于移动电话、手持计算机等小型便携设备通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接收数字电视信号,而不占用移动通信网络中宝贵的频带资源。 DVB-H业务自2005年开始投入使用,预计到2007年手机电视用户将达到1亿,而到2009年有3亿用户,可是目前运营效果来见,这个预测大大失败!Yannick指出:“DVB-H推广了四年多,最早采用的国家意大利用户不到50万,全欧洲用户不到70万。当下除了诺基亚仍于死守DVB-H外,其它厂商均于放弃。”

诺基亚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诺基亚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 (1)人口环境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13亿人口。截止2010年,我国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13%,这个年龄段的人是手机的主要用户。可见,中国手机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2)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基本上步入了小康社会,人均收入水平大大提升,购买力大大增加,对手机的需求也提升了,基本上都有购买手机的能力。2009年手机销售额达到138.9亿元,比2008年增长770.9%。从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手机市场的潜力之大。 (3)科学技术环境 诺基亚拥有着先进的技术,十分重视技术开发投入,不惜花费巨额研制经费开发新产品。在诺基亚全球55000名雇员中,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超过17000名,达到31%,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2个国家建立了44个研发中心,其中在美国集中建立了6个研究发展中心。 诺基亚目前收购了塞班,手机的核心技术也是塞班系统,这个系统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被仿制的,也算是独具一格。诺基亚在3G领域是全球端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在终端,网络系统,软件平台,知识产权,应用等产业链的核心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截止到2005年5月,诺基亚为全球73个WCDMA 3G商用网络中的33个网络提供了3G系统设备,签订了49个公开的设备供应合同。 (4)社会文化环境 由于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使消费者产生共同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和情趣爱好,从而导致社会需求的一致性,这就是消费时潮。随着手机价格的降低,手机从时尚消费品,已逐渐成为普通生活用品,甚至对某些人来说已成为生活必须品。 (5)政治环境 中国在加入WTO后,于2004年12月21日取消了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中国的零售也全部开放,从而使国内零售市场容量迅速扩大,各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 现在我国对手机市场的规范还不是很健全,对手机市场的规范只能援引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标准化法》《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手机三包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 2、微观环境

诺基亚中国市场调研报告

诺基亚国内市场调研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小组成员: 所在院校: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前言 2011年1月,博主@酷拉皮卡曾发表过《手机使用人群观察分析报告(第二季》,收到很多网友的言语鼓励与行动支持。在此之后,博主和几位热心投稿的网友继续在京津地区收集了200个手机用户样本,并以此数据进行分析,为广大网友精彩呈现《手机使用人群观察分析报告(第三季》。 本报告将对我们观察的结果进行详细阐述与说明,并做出相应判断和推测。本研究咨询报告是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诺基亚/NOKIA手机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公布的基础信息与数据撰写。报告对我国诺基亚/NOKIA手机行业的供需现状、诺基亚/NOKIA手机产业发展状况以及诺基亚/NOKIA手机市场运行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分析。报告综合了诺基亚/NOKIA手机细分市场与诺基亚/NOKIA手机区域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诺基亚/NOKIA手机行业竞争现状,就诺基亚/NOKIA手机行业发展前景与市场发展趋势做了详尽独到的阐述,同时对诺基亚/NOKIA手机市场营销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本报告是诺基亚/NOKIA手机生产企业、诺基亚/NOKIA手机产业投资、诺基亚 /NOKIA手机研究单位及诺基亚/NOKIA手机产品销售企业等准确、全面、迅速了解目前诺基亚/NOKIA手机产业发展动向,把握企业战略发展定位方向不可或缺的专业性报告。

目录 第一章调查介绍 (1) 一、调查方式 (1) (一)网络问卷 (1) 第二章诺基亚手机行业特征分析 (2) 一、产品概述 (2) 二、产业链分析 (2) 三、中国诺基亚手机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5) 第三章诺基亚手机行业竞争分析 (6) 一、市场分析 (6) 二、竞争分析 (8) 三、分析总结 (9) 第四章诺基亚手机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3) 一、市场风险 (13) 二、产业链上下游风险 (13) 第五章诺基亚手机行业市场前景与预测分析 (15) 一、发展前景 (15) 二、诺基亚的预测分析 (16) 四、心得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为了更好地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帮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通过有 效管理,更大程度提升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本次人力资源分析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员工行为观察、员工代 表沟通交流、整理汇总历史资料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基本清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对公司在人力资 源管理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形成了以下报告: 第一部分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一、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集团总部现有员工119 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11人,占9.24%,中层人员24人,占20.2%,基层84 人,占70.6% 注: 1、高层:董事长,执行总裁,副总裁,总工、总监 2、中层:部门经理,副经理 3、基层:分四类人员 ●综合职能类指行政,财务,信息,企划,经营管 理人员 ●生产技术类指工程、技术、检测人员及相关信息 化人员 ●造价类指造价部人员及造价信息化人员 ●后勤辅助类:司机、厨师、保洁、门卫、帮厨 (二)不包括基层后勤辅助类岗位的总部员工现有107人,其中男、女比例如下 注: 1、女性职工:主要集中于公司行政部、人资部、 经营管理部、财务部和检测公司。 2、男职工:主要集中于高管,工程管理部、技术 质量部 3、后期将在部门员工配置,男女搭配上进行调 整,同时尽量减少集中生育带来的用工风险 (三)高层队伍结构分析 ◆高层队伍的年龄结构良好,平均年龄44岁,年富力强,学历结构较合理,全日制第一学历均在 大专及以上,资质上有6人(占55%)持一级建造师证,职称上36%为高工,18%为中级,18%为助 工,28%没有任何职称。 ◆高层队伍的结构缺陷主要是 ●73%的高层是从事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出身,司龄10年以上,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方面的训练, 在11名高层中只有2名是在2012年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有一定现代化企业管理经历。 ●高层人员的职称和资质匹配度不足以应对企业发展需求 (四)中层队伍结构分析 ◆中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8.7岁,年龄结构如下:

手机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手机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学生姓名:王银柳 学号:101906040125 班级:信管10K1班 指导老师:张彩庆

手机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组织外部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的成败,而又在企业外部非企业所能全部控制的外部因素。外部环境可以分为宏观外部环境和微观外部环境。 宏观外部环境包括的因素有:社会人口、文化、经济、政治、法律、技术、资源等。一般外部环境的这些因素,对组织的影响是间接的,长远的。当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导致组织发展的重大变革。微观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针对企业组织而言的,包括的因素有: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政府和社会团体等。特定外部环境的这些因素,对企业组织的影响是直接的,迅速的。 外部环境从总体上来说是不易控制的,因此它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有时甚至能影响到整个组织结构的变动。对外部环境作分析,目的是要寻找出在这个环境中可以把握住哪些机会,必须要回避哪些风险,抓住机遇,健康发展。存在于组织界限以外的一切与本组织发生相互作用的因素。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必然时刻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一)组织外部环境的特征: 组织外部环境可以理解为对组织各项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组织外部环境与组织内部条件相比,具有下列特征: (1)复杂性。构成组织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它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政治经济、技术、文化、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 (2)交叉性。构成组织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无论哪方面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 (3)变动性。组织外部环境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二)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组织外部环境是组织从事各种活动所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组织要实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目的,都需要从外部环境取得必要的能量、资源、信息,例如人力、财力、物力和有关信息等,并对这些输入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将生产出的产品与劳务输出给外部环境。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其二,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社会外部环境对组织的作用,至少有三种作用: 第一、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制约作用。 第三、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作用。 组织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指组织对其社会环境的觉察和反应。组织适应外部环境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是消极、被动的适应;二是积极、主动的适应。 下面结合所学知识,我将对手机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and Legal Environment/Political Factors)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这些因素常常制约、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尤其是影响企业较长期的投资行为。 (二)经济因素 1.宏观经济向下调整,但年全年经济增速依然非常可观。三、四季度GDP增速分别达到9.4%与9.1%,全年GDP增长10%;投资增速分别达到24.2%和21.4%,全

案例分析:诺基亚的失败

十年之前,手机市场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天下,两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之高,拥有手机之人大部分都在这两个品牌的产品之中进行选择。再看十年之后的今天,智能手机大行其道,苹果iPhone和谷歌的android系统两大平台的智能手机竞争激烈,而诺基亚,似乎离智能手机的阵营越来越远。 据国外媒体报道,诺基亚在4年之间,市值仅剩下1/7,与2007年的高峰相比,诺基亚市值已暴跌77%,连续14年的手机生产冠军地位,被韩国三星电子取代,被苹果超越。祸不单行,惠誉国际将诺基亚债务评级,从BBB 下调至BBB-的最低投资级别,尚差一级就会与垃圾级别看齐。 一个有着146年历史的领导企业,怎么能够在几年时间,就濒临崩坏?诺基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诺基亚在过去的20多年的历史中是个经历了大起大落的“现象级”企业,它由一家以木材和橡胶为主要产品的传统企业成功转型为移动设备制造商,并随着这一产业在全球的兴起而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商。事实上,诺基亚已经成为了芬兰的符号。不仅如此,诺基亚也是欧洲的骄傲。它的股票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欧元,是欧洲最大的上市公司。由于诺基亚、爱立信的崛起,在芬兰的奥鲁和瑞典的斯托克海姆集聚了大批新兴企业,带动了整个欧洲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欧盟委员会主席罗曼诺普拉蒂在2002年的一场演说中高调赞扬了诺基亚和爱立信的示范效应:“它们的成就说明欧洲地区也能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然而,就在诺基亚和整个欧洲都沉浸过去的成就和梦想以自我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的时候,危机的信号已经降临了。移动互联的时代悄然来临,通信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ICT代替IT成了一个新的流行字眼。面对新的技术潮流和竞争格局,诺基亚显然没有明确认识,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作为手机业的巨头,诺基亚公司因为其技术的进步,以及产品的经久耐用,在21世纪初期5,6年内近乎占据了手机业的半壁江山。诺基亚成功的真正原因在于其强大的开发团队。首先,在大哥大时代,诺基亚公司就致力于手机的便携化与操作的人性化。诺基亚公司最早开发出了便携式的小型电池板,并因此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直板机型,通过其轻巧便携的外形和不错的通话性能迅速占领了市场。而诺基亚并不满足于此,它针对当时三星、摩托罗拉公司等笨拙的操作系统,开发出了简单明了,功能强大,并及其人性化的塞班操作系统,集成了网络、无线文字、PIM、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功能,支持JAVA,并能够运行小型第三方软件,以至于在2003年其系统占有中国手机市场的66.6%。 但就在诺基亚沉溺于自己的塞班系统时,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创建了自己的iOS,面对这一威胁,诺基亚做出的第一反应就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它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赖以发家的塞班(Symbian)系统,2008年初,诺基亚花4亿欧元收购了非营利机构Symbian,并在次年开放源代码,招揽第三方应用开发商。不幸的是,Symbian是一个过时的生态系统,以前只是一个语音转换平台,后来诺基亚和爱立信开发的智能手机版本在这个系统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增加了一些新的下载功能。但该系统对触摸屏、多媒体、新操作界面的支持都较差;在同互联网的交互界面方面,更是具有先天的劣势,代码复杂,严重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开发,一开始,三星、摩托罗拉都支持塞班,但不久就对其缓慢的进展失去了耐心。2008年9月,Google 公司推出Android操作系统,得到了手机制造商的集体响应,Android系统凭借其开放和低价,后来超越了iOS系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操作系统。在Android的打击下,诺基亚最终放弃Symbian,转向与微软结盟。

诺基亚产品策略分析

诺基亚产品策略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诺基亚产品策略分析 诺基亚——移动通讯的巨人,是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厂商,创造了“财富神话”。诺基亚销售量已连续几年居全球第一。 一、新产品的开发 1、产品推广策略 NOKIA的产品推出广告宣传,全部代言人都是非公众人物,即拒绝采用明星策略。 无论是NOKIA的尊荣手机,低端手机,商务手机,NOKIA都没有要用明星人物,而是一些知名度极低,但是与品牌产品的定位非常准的人物来进行。NOKIA专注的是品牌本身的建设,它体现格调,绝不允许明星的光芒盖过品牌本身,因此品牌成名了,获得了高度认可。 让设计与技术达到完美的平衡,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是诺基亚界定优秀设计师的标准。最终是整个产品设计的成功让诺基亚赢得用户满意度及用户对品牌的信心———这是整个诺基亚设计部的共识。“科技以人为本”,这是整个诺基亚设计部的共识。 2、产品发展策略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与产品型态的变化,(1)Nokia新的产品策略,即三个主要行动终端部门分别担负不同的产品发展方向:移动电话部门负责可扩大经济规模的产品,带动移动电话进一步普及。 (2)Nokia的产品共同平台发展模式。产品共同平台可分为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两个部分。在软件平台方面,Nokia目前共采用Series 30、Series 40、S60、Series 80等四种主要的软件平台。在硬件平台方

面,Nokia将硬件平台分为“规模型”(Volume)与“加值型”(Value)两大类硬件平台;这两大类硬件平台内,各包含不同的产品基本平台(engine),产品开发人员再根据产品定位与市场区隔,由一个基本平台延伸出不同的机种。 二、品牌策略 1、充分把握市场趋势,避开了技术劣势,以人性化诉求定位品牌的形象。 正确的品牌定位来源于诺基亚对自己的了解和对市场消费观念的正确把握。经过市场分析,诺基亚认识到,手机用途被限制在商务活动上造成了手机消费市场的局限性,应该打破普通消费者对手机的片面理解,使先进的通信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填补市场的空白点。诺基亚认识到,科技的真正魅力应该来源于人性本身,当人与科技在互动中相得益彰的时候,科技便找到了它存在的真实意义。于是诺基亚从人文角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品牌文化根基和新的市场诉求点,提出了“human-technology(人性科技)”的品牌理念,改变了高科技企业以科技为唯一诉求的营销模式。这种品牌策略改变了人们对高科技企业的思维定势 ,体现出了高科技为人所用的人文关怀, 建立了品牌的差异性, 扩大了产品的使用领域。 诺基亚品牌的成功,首先是其战略上的成功,即正好切准了手机产品由商务市场向普通大众市场转移的黄金点;其次,是其恰到好处的品牌定位,其“以人为本”的品牌主张正好顺应了科技民用化的战略意图。

公司商业模式转型与组织间认知---以诺基亚为例

公司商业模式转型与组织间认知 -----以诺基亚为例 本文对一个企业的公司层商业模式以及不同业务单元的商业的模式进行了区分。我们的目标是对“高管的认知过程是如何影响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型决策”这一问题提供新的见解。我们尤为关注高层管理者对组织间认知的认识,这些认知是行业内的企业高管和利益相关者以及企业所处社区对企业及其业务的共同认知。我们通过分析一个历史案例——诺基亚的1990年和1996年间公司商业模式的转型来支持我们的理论,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成功的。我们发现,可以使用诺基亚各业务的当前的声誉排名作为选择标准来确定哪些业务该保留,哪些该舍弃-----以及消除企业商业模式中那些曾经导致了失败的业务。 介绍(引言) 近年来,战略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使用术语“商业模式”来描述一个企业的运行逻辑,从事业务的方式,以及如何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现有文献已经致力于描述某些(案例)公司的商业模式,以及探索商业模式的一般概念(Morris等,2005;Siggelkow 2002;阿米特和Zott ,2001; Zott和艾米特,2010 ;蒂斯, 2010年);近来LRP的问题成为焦点(LRP,2010)。然而,随着对商业模式概念的本质研究,对特定企业商业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及关于“如何”创新的商业模式的规范性理由的探索显著增多(切斯布罗格,2010 ;麦格拉思,2010),对企业商业模式转型的研究却越来越少。本文通过研究涉及单个或多种商业模式(有些大型公司可能同时运行几个商业模式,普拉哈拉德和贝蒂斯,1986)的企业转型填补了这一空白。 我们首先来概述所谓的“企业商业模式”与公司业务(业务单元)模式之间的差别与联系。虽然早期的研究提出企业可能同时运行多种商业模式(范德美,2007;切斯布罗格,2006 ;林德和坎特雷尔, 2001; Smith等, 2010),但是关于业务单元以及业务单元的商业模式在公司层级的联系的研究目前尚且稀少。尤其是,现存文献缺乏对多元化组织的商业模式沿革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在此领域有所建树。其次,我们通过对一个企业转变的研究,来分析所研究的这一领域:认知过程对公司商业模式转型的影响。当然,很多现存文献研究了在企业战略运作过程中管理认知充当的各种各样的角色。( egWalsh ,1995; Porac和托马斯,2002年施文克, 2002)另外一些研究也特别指出了,在企业的商业模式沿革中管理认知所起的作用( Tripsas和Gavetti ,2000; 。 Tikkanen等,2005 ;切斯布罗格, 2010)。但是目前,管理认知尤其是组织间认知在公司层商业模式的战略转型方面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得到重视,我们把组织间认知定义为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运营所在社区中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及其业务所充当的角色的共同理解。文中的公司案例分析表明,它们对一个企业商业模式转型有相当大的影响。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最终取决于其调整企业内部各要素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Siggelkow ,2002; Tripsas和Gavetti ,2000)。因此在我们的实证研究方面,选择了一个最有启发性的案例,从中可以更多地了解到在动态环境中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型,以及如何由认知驱动。它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其公司层商业模式的转型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诺基亚公司,芬兰移动通信巨头。诺基亚的故事是一个启示,揭示了一个传统的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在1990年至1996年)怎样成功的迅速改变其企业的业务模式成为一个经营少量业务的公司,只涉及移动通讯,并因此取得了前所未有,长达十年之久( 1996年至2007年)的电信行业全球性的成功。尽管诺基亚最近( 2008-2011年)在其行业遇到了问题(这是超出了本研究的范围),我们相信,对诺基亚公司初期在

华为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一、PEST分析 1.Policy——政治与法律环境 (1)中国政府的作用 自80年代以来,中国电信服务业经过放松价格管制、打破独家垄断和管制机构改革并产业重组为内容的三阶段改革,突破了原来政企合一、行政性独家垄断的体制框架,初步形成了各类业务在基础网络层次上的数家竞争格局。 中国电信服务业市场业已形成的数网竞争体制还只是一个开端。因为在中国目前任何基础电信服务市场,政府颁发经营许可证数量的多寡与市场竞争局面能否形成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1994年国务院决定组建中国联通,就已经放发了经营固线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的第二块牌照,但是到1998年底中国联通实际仅仅在移动通信市场上成为现实的竞争力量,而且也只占有全国移动通信市场份额的5%。如果增发经营许可证就等于形成竞争性市场,中国也不用在1999-2000年间再次大动干戈,分拆原中国电信了。因此,在各类基础电信服务市场上开展数家竞争,虽然相对于禁止竞争的体制是一个巨大进步,但仅仅提供了实现全面市场竞争体制的可能性。 电信服务业改革的艰难起步还与中国“入世”的历史抉择不期而遇,呈现交叉互动之势。一方面,“入世”将为改革带来新的机遇与动力;另一方面,深化改革必将为中国更好地参与WTO多边贸易体制活动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创造有利条件。但是“入世”将给中国电信服务业带来的巨大挑战也是不容置疑的。 在电信设备产业方面,电信设备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经历了数字交换机阶段、GSM阶段和3G阶段,实现蛙跳式追赶,为中国企业进入电信市场打开了大门。颁布于1979年的第一部《合资企业法》的第五条中规定,外国企业应在合资企业中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见,中国政府将中国市场的规模作为交换使跨国公司向国内企业转移技术,并积极推动HJD-04的创新。通过统筹规划,坚定政策的决策,引导产业发展,并通过项目引导、转向资金支持等为TD-SCDMA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三部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和信息产业部)的支持、3G牌照与TD-SCDMA产业化进程同步进行使得越来越多的厂商参与到TD-SCDMA的研发中,其中包括华为、联想、中兴通讯、大唐集团、南方高科、华立、中国电子等。 1996—2000年,华为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那时起,中国政府真正转变职能,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领导人出访,都会带领一个庞大的企业家团队,搞经济外交,促进经济贸易发展和国际合作。 华为高层得以亲自考察了国外的市场,做市场调研,收集市场和技术信息,回国后再结合咨询公司更加详尽的资料,组织专业人士对国际市场的进程进行研究和规划。在2000年以后,华为完成了市场开拓初期的任务,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全球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此时华为非常需要中国政府出口信贷的支持。和中兴一样,华为积极地参与了由中国国家领导人率领的企业家代表团,每次出访几

诺基亚市场分析

目前,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手机也是近年来普及最快的高科技电子产品。作为全球五百强企业之一的诺基亚手机公司,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手机市场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几年保持着市场领先地位,在中国手机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诺基亚手机成功的关键在于其营销策略的正确性。本文通过对中国手机市场的解析,从而分析诺基亚手机对中国手机市场的影响。并在对诺基亚手机业务的了解上,从产品营销策略、价格营销策略、广告营销策略三个方面分析了诺基亚手机在中国手机市场的营销策略。最后,根据目前的手机行业竞争状况,就诺基亚手机在中国的营销策略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诺基亚,营销,手机 第一章关于中国手机市场的分析 市场在变,格局在变。从手机市场的发展前景来看,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最大的看点就属3g和智能手机莫属。3g手机的发展将为中国手机市场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会使将近7亿的中国手机用户的沟通方式和使用习惯改变。同时智能手机、触摸屏手机、具有gps导航功能的手机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全键盘手机、设计个性的时尚手机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 1.1中国手机市场现状 回顾2010年的中国手机市场,可以说是竞争激烈,发展最为快速的一年。随着3g网络的到来,标志着中国手机市场将有一个新的开始,同时智能手机、触摸屏手机、gps 手机数量大幅增加。 根据对2010年的中国手机市场状况的调查显示,国际品牌的手机产品价格下降至700-1500元价格段。同时,还有一些国际品牌的手机从2500-1500元价格区间下滑至1500元以下的市场,同时由于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品牌手机的竞争力很强,使得原来在该价格区间内的一些国产手机在产品数量、机型数量和销量都急剧萎缩,而且向700元以下市场逼近。机型数量的递减就是由于国内的手机价格被迫下降到7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