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福贡一中李剑君

一、一轮复习小结

一轮复习结束后的学情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初步做了基本知识的细化和深化。但是当题目是切入一定的历史阶段,涉及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时,普遍出现了存在答题不全、思路放不开的现象,从而影响得分不全。还表现下列问题:

1.基础知识概念,内涵掌握不到位,制约了学科能力的提高。

2.审题做题技巧不熟练,做题能力有待提高。对复杂材料的的解读这一关依然薄弱。从平时测试来看,部分学生不适应综合测试的题量,掌握不好答题节奏。忙于做题,不求质量,审题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书写不太规范,这些现象要通过实战训练,及时调整,才能胜任高考。

二、二轮复习的目标

1、总体目标:

把握历史主干知识进行体系构建与能力培养。对历史这门学科而言,知识体系构建与学科能力培养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体系构建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过程;能力培养是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互动的。

2、知识目标:

第二轮复习中把握历史主干知识,主要着眼于知识重组,而不仅是简单分项复习。就必须要建立主干知识网络,把分散的或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或阶段特征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使之变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主干知识网络,以适应综合能力测试的需要。

3、能力培养:

①建立完整的知识能力结构,包括学科的方法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具体说就是考试说明中的四个能力层次。

②特别注意学会从材料的情景、问题中去联系历史结论和观点。能根据题目所给的材料,找到和主干知识的结合点。然后用规范的学科术语表达。

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解决各类题目的技术。如主干知识如何形成体系,解题思路,包括对有效信息的提取、解题所需的方法和技术、对事实材料的分析和判断及对结论的评价和反思等。最终达到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的目的。

三、复习专题的选择和构建

实现学生思维的准确,完整,灵活离不开对主干知识的多维整合,认知和训练。思路:专题选择抓主干,重整合,结构联系(横向纵向整合注意联系与发散)举例:古代史是较为传统的专题模式,但为了使学生理解掌握古代史的发展规律,在复习了三大块1、古代政治制度史、2、古代经济、3、古代思想、文艺与科技之后,我们又对先秦着重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代明清的阶段特征联系相关重要史实进行断代史通史体例整合,力图展示内在的联系和变化规律。

五、复习环节由教材知识到规律认识

总共划分为八个大专题,按时段分:古代近代现代,角度按:政治经济思想。每一大专题又划分为几个小专题,每一小专题以三节课左右为宜:第一节课放给学生重温、掌握基础知识;第二节课由教师引导,拉起本专题之框架,梳理线索,点拨重难要点;第三节课训练,教师精选设计本专题之练习,对手中的资料大胆取舍。以巩固落实本专题之内容。

高一历史第一课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感悟课标新理念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通过探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教材学思之窗、史料解读、问题探究的方式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结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理解宗法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夏商的政治制度的学习,认识我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的文明古国。 ?研习教材重难点 知识点1 夏商的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 1、夏朝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禹自己也转化为夏国王。我国开始有了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启继,自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从此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 2、夏商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 商朝的行政管理制度比夏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表现在: (1)继续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国王统率大小官员治理国家。 (2)中央:设有参与商王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3)地方:封侯、伯。他们既是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也是商朝的高官,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3、影响: 夏商早期的政治制度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的影响。 【深化·拓展】 1、既然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但又为什么说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一种历史进步? 这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的。王位世袭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实行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它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为“天下为家”的奴隶社会所代替,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思考·提示】 学思之窗:《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朝国王汤甚得民望,贤士伊尹渴望辅佐他,汤很赏识伊尹,提拔为相,“任以国政”,助汤灭夏取得天下。汤死后,伊尹继续为相,先后辅佐汤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太甲。太甲继位后荒淫暴虐,被伊尹流放。后来太甲终于悔过自新,伊尹将他迎归,太甲变成一个有为之君。

2014-2015学年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填空题: 1. 计算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 2. 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 3. 有限性、可执行性、机械性、确定性、终止性 4. 有确定的算法 5. 二进制 6. 在给定相同的输入时,A和B有相同的输出、A和B计算等价 7. 存储器 8. 电子管和继电器 9. 光计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 10. 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11. ASCII码,7 12. 2 13. bmp, jpg 14. 文字 15. 时间和幅值 16. 文件,数据库 17. 白盒,黑盒 18. 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计算模式 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1)二进制只有0和1两个基本符号 (2)二进制的算术运算规则简单,且适合逻辑运算。 2. 图灵机模型主要由哪4个部分组成? 一条无限长的纸带,一个读写头,一套控制规则,一个状态寄存器。 3.图灵机在形式上可以用哪七个元素描述?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参考教材p7回答) 4.图灵机模型中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输入信息,输出信息、程序(规则)、内部状态。 5.简述图灵机的工作过程。 图灵机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的描述为:读写头从纸带上读出一个方格中的信息,然后根据它内部的状态对程序进行查表(规则表Table),得出一个输出动作,确定是向纸带上写信息还是使读写头向前或向后移动到下一个方格。同时,程序还会说明下一时刻内部状态转移到哪里。 6. 简述问题求解的一般过程。 需求分析,系统(模型)设计,编码与调试,系统测试。

7 .简述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 信息采集,信息的表示和压缩,信息存储和组织,信息传输,信息发布,信息检索。8. 简述高性能计算机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 答: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纳米技术 第2章 1.计算机系统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2.说明以下计算机中的部件是属于主机系统、软件系统、还是属于外部设备。 (1)CPU (主机系统) (2)内存条(主机系统) (3)网卡(主机系统) (4)键盘和鼠标(外设) (5)显示器(外设) (6)Windows操作系统(软件系统) 3.控制芯片组是主板的的核心部件,它由(北桥芯片)部分和(南桥芯片)部分组成。 4. 系统,应用 5. bit或二进制位 6. 8,8192或1024×8 7. 完成下列数制的转换 (1)10100110B=( 166 )D=(A6)H (2)0.11B =(0.75)D (3)253.25 =(11111101.01)B =(FD.4)H (4)1011011.101B=(133.5)O =(5B.A)H=(91.625 )D 8.完成下列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1)10011010+01101110 =(100001000) (2)11001100-100 =(11001000) (3)11001100×100 =(1100110000) (4)11001100÷1000 =(11001.1) 9. 写出下列真值对应的原码和补码: (1)X=-1110011B [X]原=11110011,[X]补=10001101 (2)X=-71D [X]原=11000111,[X]补=10111001 (3)X=+1001001B [X]原=01001001=[X]补 10. 反码:11001010补码:11001011 11. (1)[X+Y]补=11100011 X+Y=-29D (-0011101B)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与取舍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与取舍 中国海大附中高中历史组马国旗【摘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它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但是教材过多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形成了突出的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真研究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精心取舍。通过重新整合以重构历史教学体系,使历史专题的头绪更集中、主题更突出,更好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通过合理取舍以强化主干知识,突出重点,把握核心,以取得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新教材整合取舍 2004年秋季,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山东、宁夏、广东、海南等四个实验区全面启动,这是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与之相适应的是新编的历史教材也打破以往人教版一统天下的局面,实行?一纲多本?,出现了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四个版本(目前广州市的中学统一选用人教版的教材)。课程改革带来的是全新教育理念,作为实验区一线高中历史教师,既感振奋,又深感压力。在课改实验过程中,遇到不少的困难及困惑,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直接影响教改的效果。 一.教改中面临的困难及困惑 1.课时不足 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使传统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师生平等交往,教学互动,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课堂气氛。但由于教材容量过大,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不能充分展开,往往由于赶进度而被迫草草收场。过多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形成一对突出的矛盾。 2.资源不足 首先,教师本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史学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学科科研能力;教师既是学生的学习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学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课程开发者。 但是目前教师面临知识老化、知识面太窄,学科渗透能力不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又明显滞后,这种局面不改变,难以适应课改的要求。 其次,学生知识的缺失。新课程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适应高中历史的专题教学。但在广州市历史并不作为中考的科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对历史教学并不重视,学生的知识漏洞严重,该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这也是造成教学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再次,后勤配套问题。新课程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多探究多实践,教师在带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如何处理资源、资金、安全等问题也是值得考虑的。 3.前景不明 最令广大教师忧心的是,到目前为止,高考模式、招生录取方式、试题结构、考试要求仍不明朗。尽管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充满期待,跃跃欲试,然而高考指挥棒高悬又令教师改革步伐不敢迈得太大。毕竟高考成绩、升学率高低,成了学校、社会评价教师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在高考模式未出台前,众多教师都只能采取?稳扎稳打?的方法,深入、细致分析教材,使课时不足的矛盾更突出。应试教育不改变,教改难以顺利进行。 尽管遇到各种困难,但是教改的步伐不会因此而停止。广大教师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踏上教改之路。高考政策配套问题上级教育部门自会解决,作为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内强实力。至于教学进度缓慢,课时不足,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以重构历史教学体系,合理取舍以强化主干知识,从

徐州市 2014至2015学年度期末抽测 全市统考 九年级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九年级数学参考答案 9.3 10.214000(1)16000 x += 11.15 12.9 13.130 14.24 15. 16.04x << 17.(1)原式 =41--- 41--= 5-.············································· 5分 (2 )法一:x = =, ∴1 x =,2x = ·························· 10分 法二:()2 3 12 x -= ,1x -=(8分)∴11x =+,21x =-. ········· 10分 18.(1)48,48,48,0.8; ·································································································· 4分 (2)乙成绩较为稳定,因为22S S <乙甲. ······································································· 6分 19.(1)1 3 ; ··························································································································· 2分 (2)列表(画树形图)略(5分),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6种,它们出现的可能性 相同.其中,满足“甲在其中”(记为事件A )的结果只有4种,所以P (A )= 2 3 . ················································································································································· 6分 20.设未铺地毯的地面宽为x m .由0<2x <12,得0<x <6. ·········································· 1分 由题意,得(16-2x ) (12-2x )=1 2 ×16×12. ································································· 3分 化简,得 x 2-14x +24=0. 解得x 1=2,x 2=12(不合题意,舍去). ······································································ 5分 此时16-2x =16-2×2=12,12-2x =12-2×2=8. 答:地毯的长为12 m ,宽为8 m . ················································································ 7分 21.设梯子的长为x m . Rt △ABO 中:cos ∠ABO = OB AB ,∴ OB =AB ·cos ∠ABO =x ·cos60°= 1 2 x . ·········· 2分 Rt △CDO 中:cos ∠CDO = OD CD ,∴ OD =CD ·cos ∠CDO =x ·cos51°18'≈0.625 x . ···· 4分 ∵ BD =OD -OB ,∴ 0.625 x - 12 x =1.解得x =8. ················································· 6分 答:梯子的长约为8 m . ································································································· 7分

2014到2015学年第二学期宣传部会议记录

宣传部会议记录 时间 :2015年3月5日 教室:330 记录人员:刘力 参与人员:部长王向,主席团成员及部门各成员 一,部长王向讲话 1,通知本学期的黑板报任务。 2,对于上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 3,再次强调检查黑板报时注意事项。 4,回顾和总结过去半年的宣传工作,充满艰辛,但也满怀收获,每一个活动的成功举办,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收获都包含着各级领导老师的关怀和鼓励,也受益于兄弟部门的帮助和协调,同时也凝结着每一位宣传部成员的智慧和汗水。在新一年的工作中,宣传部必将能以一个全新的面貌迎接各项考验,向学校和学生会递交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二,主席团吴思讲话 1,明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包包括其准确性、完美性与重视性。2,把握宣传的方式方法。 3,注重培养与传承。 会议结束 宣传部会议记录

时间:2015年4月18日 地点:教室330 记录人员:刘力 参与人员:部长王向,部门各成员 一,部长王向讲话 1,作三月部门工作总结。 2,活动不能一味的讲场面 要忌浮躁。 3,对上对下都要负责任。 4,活动前要准备策划 活动后要有总结性。5,学生干部要坚持原则性 但也要有创新性。6,关于黑板报问题向部门成员分配具体工作。二,部门成员讲话 1,对于上月份的事情进行自我分析。 2,提出对于部门管理成员的一些意见。 3,商量聚餐事宜。 会议结束 宣传部会议记录 时间:2015年5月12日 地点:教室330

记录人员:刘力 参与人员:部长王向,部门各成员。 一,部长王向讲话 1、做上月工作总结。 2、关于黑板报主题的变更问题。 3. 部内琐碎问题讨论。表扬与批评、对近段时间大家的工作进行评价。 4. 听取成员意见。 5、对于各位成员的个人学习问题和工作问题,你们要两不误的态度,学习是你们现在要做重中之重,你们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你们提前适应这种双重工作的压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做的很好的。 会议结束 宣传部会议记录 时间:2015年6月3日 地点:教室330 记录人员:刘力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7核心素养版讨论稿)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设计

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湖南宁乡一中王致远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及其实质、作用;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说明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其官僚政治与体制管理,无不与古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禅让制──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模式 2.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基础、确立、实质、神秘色彩 3.夏商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二、西周的分封制 1.建立 2.主要内容、特点 3.影响、发展演变 三、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 2.含义 3.特点 4.实质与作用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式教法,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课堂讨论。

【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有 5000 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国家诞生起,中国历代在制度安排方面凝聚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经验,及其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线索之绵长、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或民族所难与相比的。 ──摘自《中国政治 制度通史》 夏商周时期正处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教学过程】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阅读课本标题下小字,并阅读下面两幅图,然后回答:大禹为什么能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禹治水成功,舜传位与他;部落争斗中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从而享有极高威望。 指导读图:《戴冠冕的夏禹》、《大禹治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启 阅读教材“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一目,回答下列问题: 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的基础是什么?禹的威望;启的实力。 王位世袭制的实质是什么?政治权力由传贤到传子,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 王位世袭制具有怎样的神秘色彩?为什么?天的意志,占卜;提供统治的理论依据。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 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2014至2015学年度年第一学期

2014至2015学年度年第一学期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从2014年8月26日开学,2012年元月10日放假,历时20周,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语文教研组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以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为中心,以集体教研为依托,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习作教学为重点。夯实常规教学,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努力为语文教师提供展示教学特色的平台,构建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开辟习作教学的新途径,提升教研组研究水平和学生习作素养,确保语文教学质量。 二、工作主题 强化管理和谐发展提高质量注重实效开拓创新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把提升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放在首位,以落实新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加强管理,创新思路,努力打造一支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发展。

具体目标: 1、管理目标: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增强教师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教研意识和奉献意识,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寻求新思想、新途径、新方法。 2、教学目标: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整合教育资源,落实课改新理念,构建“高效课堂”、“活力课堂”、“幸福课堂”,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教研目标:扎实做好校本教研,稳步推进小课题、微型课题研究,强力启动省级十二五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导向,强化科研引领,提高语文教师教研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 4、教师成长目标:发挥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青年教师成长为校级骨干,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让中年教师成长为县级、市级骨干。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1、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全体语文教师要树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充分掌握小学语文知识体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要把学习与做人,教书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

2014——2015学年上期期中试卷高一 历史 (含答案)

2014——2015学年上期期中试卷 高一历史(含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 2.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确切的说,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分封制下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B.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C.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D.贵族兼并土地愈演愈烈 3.“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材料主要表明 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 C.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 4.有学者认为,正是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本身葬送了大秦帝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皇权高度集中导致暴政加速覆亡 B.争夺皇位的战争瓦解了大秦政权 C.朝议制度未能制约皇帝独断专行 D.皇帝制度超越了社会的发展水平 5.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 A.监察百官之职 B. 审议决策之权 C.上传下达之责 D.专司行政之事 6.“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梁启超)“周朝革命”和“汉朝革命”分别是指 A.宗法制、中外朝制度 B.分封制、郡国并行制 C.分封制、察举制 D.宗法制、推恩令 7.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 A. 夏朝 B. 西周 C. 秦朝 D. 汉朝 8.汤因比说:统一中国的统治者们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他们要防止帝国再次因为地方军阀的兴起而分裂,并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但代价却是牺牲了军事实力,这使他们在处理与富于进攻性的蛮族邻居的关系时,处于不利的地位。汤因比所说的这一历史时期是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精品]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精品]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高一艺术部谌寒 新一轮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已经拉开序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指导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教育部制订出新时期第一份独立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高中历史课程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时代性,开始重视研究性学习,编写出版了面向21世纪的高中历史教材等等。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因此,在当今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必须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解决国内高中课程存在的问题,全面实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发挥其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我国以往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上,存在着教条化、成人化倾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体验、感悟,忽视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个性发展的培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进行的调研表明,有80%的教师、69.8%的学生认为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实际关注的课程目标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 2、课程结构上,没有处理好高中历史课程与初中历史课程知识的衔接,没有构建出符合高中阶段学习的历史课程结构。过去初中、高中历史课程实行螺旋式的结构,从编写教材来看,虽然教材的编者费尽心思力图解决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重复的问题,然而还是很难,这自然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界早就有人

人教版2014-2015学年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人教版》丹寨县排调第二小学六年级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姓名班级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1.5分) tǐng báyùn hán ào mìjìng mìqín miǎn yìrán ( ) ( ) ( ) ( ) ( ) ( ) méng lóng miǎn qíang bào yuàn bào qiàn jīng yíng ēn cì( ) ()( )( ) ( ) ( ) yīn qín jǐong xǐang qǐpàn qìgài pǔx iěyōu jìng ( ) ()( )( ) ( ) ( ) qīng yōu zhìjìn miǎn lìtáo zuìwǎn liǎn ( ) ( ) ( ) ( ) ( ) 三、用同音字组词。( 4.5分) lín xiāo áo ( )肥( )瘦( ) 游怪石()峋()张煎() 鱼()()烟()翔 四、查字典。(3.5分)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能组成词语()。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字意是()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字意是() 五、选择题。(4分)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如有错的把错别字圈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里。 A、纷至沓来德高望重庞然大物不拘一格() B、可见一斑焦燥不安长途拔涉碧空如洗() C、自作自受久别重逢缝缝补补兴高彩列() D、慢不经心恍然大悟大病新愈欲血搏杀() 六、下面各题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请填在括号里。(7分) 1、白桦四周徜徉着珊珊来迟的朝霞。() 2、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无数的明星在高空挂着。()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明月别枝惊蓝鹊,清风半夜哆鸣蝉。() 5、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会忘怀吗?不,永远不会。()

人教版2014-2015学年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2

2015学年下学五年级数学学科期末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4页,6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填空。(每空1分,共31分) 1、钟表的分针从9到12,顺时针旋转( )°;从7到11,顺时针旋转( )°;从6开始,顺时针旋转120°正好到( )。 2、1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是( )。28的因数有( )。2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 )。 3、已知a=2×2×3×5,b=2×5×7,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 4、用一根长3.6m 的铁丝,做成一个长0.4m ,宽0.3m 的长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高是( )。 5、分子是7的假分数有( )个,其中最小的是( )。 6、打印一部稿件,一名打字员15小时可以打完,那么5小时完成这部稿件的( ),还剩这部稿件的( )。 7、把一根2m 长的木料平均锯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木料的( ),每段长( )m 。 8、 8 7 与 7 6比较,( )的分数值大,( )的分数单位大。 9、一个分数,分子比分母少10,约分后等于5 3,这个分数是( )。 3 2加上( )等于最小的质数。 10、一组数据1、2、2、3、3、3、4、4、5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11、用3个棱长1cm 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表面积是( )。 乡(镇)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密 封 线

12、20秒 = ( )分 3.85立方米=( )立方分米 4升40毫升=( )升 13、)( )( 15)( 2416 )(8 3== ÷== ←填小数。 二、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小质数与最大质数的积是( )。 (1)98 (2)94 (3)47 (4)49 2、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米,宽和高都是2分米,把它锯成3段,表面积至少增加( )平方分米。 (1)8 (2)16 (3)24 (4)12 3、如果 是最简真分数,那么X 应该是( ) A 、1 B 、0或2 C 、3 (1)1 (2)甲数 (3)乙数 (4)甲乙两数的积 4、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12cm ,它的体积是( )cm 3。 (1)9 (2)27 (3)36 (4)72 5、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 (1)奇数 (2)偶数 (3)合数 (4)质数 三、判断(每题1分,共8分) 1、36是倍数,9是因数。 ( ) 2、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 3、边长是非零自然数的正方形,它的周长一定是合数。 ( )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9倍。 ( )

人教版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小学四年级数学试题

人教版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小学四年级数学试题 一、我会填(17分)。 1、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295330000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 的数是()人,省略“亿”后面尾数约是()人。 2、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8,十万位上是5,万位是6,百位上是2,其他数位都是0。 这个数写作(),读作()。 3、在○里填上“>”,“<”或“=”。 54070800000○5470800000 48万○480001 4、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端点。 5、3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度,7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 6、A÷21=20……(),在括号里最大能填(),这个被除数最大是()。 7、一个数和25相乘的积是15000,如果这个数缩小100倍,积变成()。 8、1平角=()直角 ; 1周角=()直角 9、8平方千米=()公顷 21000000平方米=()公顷 二、我会判——对的在()里打“√”,错的打“×”(5分) 1、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万,这个数最大是5999。() 2、一条射线长5米。() 3、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4、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5、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三、我会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5分)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A 603080 B 6030800 C 6003800 2、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o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A 、300o B 、30o C 、3000o 3、若A×40=360,则A×4=()。 A 3600 B 36 C 360 4、 230÷50的余数是( )。 A、3 B、30 C、300 5、小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分钟使客人尽快喝茶。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

(八)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正确把握新课标规定的学习板块,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 新课标规定高中历史必修分三个学习模块,四个学习主题(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共计25项学习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选修分为六个学习模块(六个独立的学习主题),学习内容涉及:重大改革(9个)、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7个)、20世纪战争与和平(6个)、中外历史人物评论(4个)。 (二)历史课程标准从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 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教师要真正“教好”历史,就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 1、让学生学会创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越丰富、越灵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 2、让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将“过程和方法”作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从中学会学习。历史教师还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学生学会学习的显著特征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更主要的是,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他们在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