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教案1

中国气候教案1
中国气候教案1

课题:中国的气候

课型:新课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成因及其对生活、生产

的影响;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记住一月0°C等温

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等降水量线图、等温线图、气

候类型图等的分析阅读,提高对与气候相关的各类地图的读图

分析能力;通过对我国气候特征的复习,初步学会分析我国两

大气候特征的成因及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培养地理分析与思

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中国气候特征及其对人民生活、生产的影响的分析总结,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媒体演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中国地理气候复习学案

中国地理(三)----中国的气候 [学习目标] 1.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年降水量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3.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5.气候的主要特征及 6.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 (1)我国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 (2)我国气候特点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过程] 运用地图和图表,从气温的时空变化,干湿情况分布,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综合分析我国的气候特征----注意读图表的方法和技巧 运用地图、资料,从地理位置、地形 和季风等方面综合分析影响气候特征的 因素 熟悉重要的气候界线 一、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中国的气温的分布及成因: 冬季:等温线,说明南北温 差,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 一线,最低温出现 在。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原因 夏季:等温线比较,说明夏 季。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 3.在图上画出中国的热量带名称

二、降水 .中国的降水的分布规律: 1.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多 少; 多, 少。 总趋势: 。 2.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多, 少,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3.在图上找出 200mm .400mm.800m m.1600m 等降水量分布 4.季风与非季风区界线: 5.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五月: 进入雨季,十月结束 六-七: 进入雨 季,九月结束 七、八月: 进入雨季, 9月初结束 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 北方开始 ,结束 ,雨季 。 5.干湿区的分布: 在图上找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 地区、干旱地区

三、中国的气候特征、原因及其影响: 1.影响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2.中国气候的特点: 3.评价中国的气候特征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思维拓展问题: 1.我国气温年较差的地区分布有什么规律?为什么?

2021秋湘教版七上第一节《天气和气候》word学案

2021秋湘教版七上第一 节《天气和气候》word 学案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课时 本学期第课时 日期 本单元第课时 课型审核人 感知目标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1、明白得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了解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 3、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 4、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明白天气预报图。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天气符号阅读天气预报图分析表述天气的变化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摸索地理问题的能力,认识爱护大气环境的 重要性。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明白得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天气和气候概念的区别。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时刻 分配 复备标注

小组展现教师分配任务,依照划分的问题来讨论交流 合作 交流 教师点拨运用对比的方法经历天气符号,教给学生经历的方法提高 经历的效率。 对比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依照特点会判定谚语或古诗词描 述的是天气依旧气候。如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春风不 度玉门关——气候;暴风骤雨——天气;二月春风似剪刀——气候等等。 学生 摸索 拓展延伸卫星云图上的三种颜色: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 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的颜色越浓,下面的雨就越大。 判定风向和风力:一道风尾表示二级风,一道风旗表示八 级风。风尾和风旗画在风的动身点的左侧(顺着风向) 学生 学会 读图 启动课堂复习 上节 知识 1、聚落的含义。 2、聚落的形式 3、爱护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课堂 导入 由当天的天气情形和当地的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 活动 复备标注 小组 合作 交流 1、利用对比的方法,经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天气:指某个地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 状态 气候:指一个地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对比分析天气和气候概念的区别:引导学生从时刻长短和变 化状况上加以对比分析。 天气是短时刻多变的;气候是长时刻的,一样变化不大。 2、认识要紧的天气符号,指导学生对比经历,会判定风向 和风力。 3、教会学生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并简单介绍卫星云图的来 源。 4、指导学生扮演天气预报员,简单表述天气的变化。 5、自学大气环境的监测。 学生将 自己收 集的有 关气候 和天气 的诗 词、 谚语、 词语进 行展现 并简单 说明其 含义。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灵武二中:杨华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2、知道中国温度带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读图方法和技能。 教学重、难点: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训练学生读图方法和技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等 教具准备:自制中国的气候电脑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春节时的海南和黑龙江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说出两地的景观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地气候不同)过渡:提问气候的要素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气温和降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板书】中国的气候 【学习目标】展示目标(有学生齐读),说明这节课教学重、难点是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训练学生读图方法和技能。

讲解气候复杂多样,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自学指导一】(多媒体展示) 阅读教材P32观察图2-22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5分钟后进行检测。 1、在图中勾画出1月0℃等温线(用彩笔描出来)、算一算,中国1月平均气温南北温差分别约为多少?(观察教材P32图2-22) 2、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阅读教材P32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自学指导二】(多媒体展示) 阅读教材P33,观察图2-23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4分钟后进行检测。 1、算一算7月平均气温南北温差约为多少?在图中找出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为什么这里气温最低?(观察教材P33图2-23) 2 、说一说各温度带主要包括哪些地形区、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当堂训练(多媒体展示) 1、请将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寒假期间,小丽随父母外出旅游,到达目的地时,他们明显感到此地仍然处在风和日丽、山清水秀的夏日。小丽一家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A、从上海到西宁 B、从广州到哈尔滨 C、从兰州到北京 D、从银川到海口 (2)小华今年13岁他在家乡从未见过下雪,则小华的家可能在()A、哈尔滨B、北京C、广州D、兰州

中国区域地理-中国气候学案知识讲解

2020届区域地理复习中国气候——气温 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通过阅读我国一月份、七月份的等温线分布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并运用地理原理来阐述地理现象的能力。 3.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学预习: 一、气温分布特点: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夏季最低气温处:______ ,原因: 最高气温处:______ ,原因: 二、热量与耕作制度和农作物: 根据(积温)的不同,我国可划分为五个和一个。 读地图册P47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并填写图表中空白。 序号温度带熟制农作物 A B C D E F

A B C D A B C 合作探究: 1.阅读我国一月等温线分布图思考下列问题: (1)漠河和海南岛温差约为_________,描述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描述一月00 C 等温线的位置并说明在西南向南拐的原因? (3)描述图中A 、B 、C 、D 几个地区等温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分析一月份我国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的原因? 2.阅读我国七月等温线分布图、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漠河和海南岛温_________,描述我国七月份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2)描述图中A、B、C几个区域的等温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课堂练习: 1、影响我国气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 洋流 D 地形 2、以下城市中,1月平均温度最高的是() A 天津 B 上海 C 广州 D 哈尔滨 3、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但是不符合这一规律的地区是()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4、传统民居特色与南北气温差异有关联,下列叙述未体现这种联系的是() A 北方房屋墙体较厚 B 南方房屋高大宽敞注重通风透气 C 南方屋顶坡度较大 D 东北地区的房屋有多层窗户 5、下列关于农作物耕作熟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珠江三角洲-----一年一熟 B 东北平原-----一年两熟 C江汉平原-----一年三熟 D海南岛-----一年三熟 6、我国冬季和夏季白昼时间最长的地方分别是() A 海南和黑龙江 B 海南和新疆 C黑龙江和海南 D新疆和海南 7.每年五月下旬,河北省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河南参加麦收,然后再北上。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A 河南省降水量大于河北省 B河南省比河北省热得早,小麦成熟早 C河南省小麦品种好于河北省 D河南省的人口比河北省少 8.表中代码表示滇、川、陕三省省会和西藏自治区首府的名称,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地区代号 -2.3 14.9 ① 4.6 2 5.8 ② 7.8 19.9 ③ -1.3 26.7 ④ C.③为成都 D.④为昆明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9~10题。 9.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 等温线向西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地形 C. 纬度位置 D. 大气环流 10.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土壤盐碱化 B. 土地沙化 C. 水土流失 D. 酸雨

优教:《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

优教:《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等描述天气。天气是一个地区______的大气状况,它是_________。 气候是一个地区_______的________平均状况。一般_______。 2.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的、、和等的情况。 3.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色表示。白色愈浓,表示___________。 4.常用天气符号 5.空气质量的高低,与有关,可以用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浊的空气。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_____ 影响,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影响更为显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 。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观测:仪器,单位。人工观测气温,一般每天要进行四次:时间为、、、。 2.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气温日较差=_________________ 3.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南半球气温,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

最低,气温年较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1.通常用来表示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 2.等温线成闭合形状,,表示这里是;等温线成闭合形状,,表示这里是; 3.等温线的地方,,等温线的地方,。 4.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 2.降雨的等级: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等级。 3.降水的测量:基本仪器是________。 一、降水的变化 1.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2.写出右图各地的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二、降水的分布 1.世界降水量的分布情况,用来表示,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____________。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区域地理 中国的气候 导学案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 考点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图1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1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 (1)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6分) (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12分) 考点2: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2 .(2014北京卷)读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果园 耕地 居民点 公路及桥梁 河流 等高线及高程 400m 200

图2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12分)考点3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3.(2015?北京卷)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主赛场的气候条件。(8分) 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张家口市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结构调整。 (2)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8分)

考点4: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比及其影响 4.(2014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题。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材料二 图中锋准静止锋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下表为图中安顺和昆明的气候统计数据。 (1)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2分) 2824100°104° 108° 第4题图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参考答案 1. (1)(6分) 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2)(12分) 冬季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2分);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2.(12分)(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 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 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12分) 3.【答案】 (1)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崇礼冬季积雪时间较长,在75天以上;平均风速较小,在2米/秒以下。 (2)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开发生物能。 【解析】 (1)联系图示,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从积雪量、风速角度去分析。 (2)联系清洁能源,结合当地条件分析,可发展太阳能、水能和沼气。 考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气候、能源 4.(1)安顺比昆明:气温低;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 安顺受冷气团控制,在准静止锋的下方; 昆明受暖气团控制;准静止锋位置稳定少动

七年级上册 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 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复习导学案 沂新中学张永丰 一.复习目标 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4.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5.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6.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二.复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天气特征;气温的变化;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2.难点:看懂天气图;通过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原因;绘制气温曲线图。 三.导学问题 1.天气及其影响 (1).描述天气的主要因素是、、 (2).天气的两个重要特点是; (3).天气对生产、生活、交通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学会举例说明。 (4).天气预报一般从一天中的哪些方面描述?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读图3.4,理解下列概念:降水概率、气温、阴天、晴天、风向、风力以及风级的表示法 (2).读图3.5,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3).读图3.6,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阅读第一段正文: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清新的空气,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大,对人体

健康有害。 (2).读图3.9,空气的污染指数为51~100,则空气质量级别是,空气质量状况是 (3).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的影响。4.气温与我们 (1).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2).举例说明气温对我们生产、生活、交通、住房等方面的影响 5.气温的变化 (1).读正文及图3.12:气温的日变化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气温日较差是指。 (2).读正文及图3.13气温年变化是指:,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气温年较差是指。 (3).回想绘制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基本步骤。 6.气温的分布 (1).读图3.15,低温中心是指,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3).阅读正文及图3.16、3.17,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原因分析: ①、; ②、; ③、;(4).归纳总结: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四.疑点突破(略) 五.归纳梳理(见课件) 六.当堂达标检测题 1.下列说法描述天气的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昆明四季如春 C.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少雨D.秋高气爽 2.卫星云图上当北京为绿色时,说明北京地区当时是() A.晴朗天气B.阴雨天气C.阴转晴天气D.晴转阴天气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描述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面貌,了解其基本特征。 要点提示: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势地形特征、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概况;人文环境特征,包括人口数量和分布概况、少数民族分布特征、交通状况。我国是一个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人文荟萃的国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体会到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在气候的成因上了解季风对我国的影响,体会到我国气候深受季风影响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气候类型分布图、干湿区分布图和气候特征图,了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图的技能。掌握描述风向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季风对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上造成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同学们平时喜欢吃哪些水果?你知道这样水果分别是哪些省份出产的吗?举出三个例子“椰子、荔枝、苹果”,让学生说说它们多产自哪些省份。 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气候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中国的气候,同学们可以在书本53页找到学习资源。中国有哪些气候类型呢?(请学生找出来并回答)这些气候类型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组队进行考察! 二、新课学习 (四人一小组,按兴趣选择考察路线,五分钟为限) (一)南北线考察 任务一:冬天海口、杭州、北京三地的人们衣着上有何不同? 任务二:海口、杭州的山上树木郁郁葱葱、绿油油的一片,而北京的山上树木都掉了叶子、光秃秃的,这是为什么?——气温的差异 三地冬天的气温有什么差异?看参考资料中的三幅气候特征图来分析。 海口一月均温>15°C ——热带 杭州一月均温>0°C ——亚热带 北京一月均温<0°C ——温带 (二)东西线考察 任务一:夏天沿着40oN 从华北平原到内蒙古高原再到塔里木盆地,这三地的自然景观冬季南北温差大

《中国的气候》复习学案

《中国的气候》复习学案 考点说明: 1.运用资料叙述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2.运用资料叙述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3.运用资料叙述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知识点梳理: 1.中国气温的分布: (1)、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2)、冬季气温的分布原因: (3)、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我国根据大于或等于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 ,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气候区 地理教科书P30阅读材料及表格。 (1)、地区分布: (2)、时间分布: 4中国的干湿地区. (1、)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将我国划分为地区、地区、地区、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详见八(上)地理教科书P33表、图。 (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中的。 (3)、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等温线通过的地方等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温度带中的与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的与的分界线。 5中国气候特点: (1)气候复杂多样:

(2)大陆性特征强: (3)季风气候显著: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②季风对降水的影响: 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5月东南沿海登陆;6月移到长江中下游,称为“梅雨”;7、8月北进到华北、东北;9月由北向南撤退。) 6、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①寒潮;②梅雨;③台风;④沙尘暴;⑤洪涝和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 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按图例画出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和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图中我国境内,黑线(阴影区和非阴影区分界线)是__________分界线,阴影区域年降水量多在__________毫米以下。 (3)季风区内(不含青藏高原)有__________种温度带,有__________种干湿地区。 (4)当A 地开始受西南季风影响时,B 地多出现__________天气;C 地农业生产常面临__________(气候)威胁。 2.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回答问题: (1)图A 中7月的平均气温 约是 ℃,降水量约是 毫米。

中国的气候教案

中国的气候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正确思想。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 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入境生趣 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我国不同城市(海口、上饶、漠河、拉萨)未来一周天气预报图,请同学们猜猜为什么我国南北温度差异如此之大。

学生:…… 从而引入新课: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 〔启发引导〕根据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指导读图〕首先看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要求观察: ①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②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③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④找出0°C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⑤比较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一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C 一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2)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板书〕一、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点难拨疑: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 〔出示投影片〕“冬至日的光照及昼夜“ 再读课本中“冬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 〔组织讨论〕 ①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哪个半球? ②这时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高还是低?为什么? ③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个昼长?为什么? ④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里获得的太阳光照多? 〔结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低,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除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这两个因素,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引导学生读地图册冬夏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图,思考以下问题。 〔思考讨论〕 ①冬季风的源地是哪儿?风向如何? ②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山东省高密市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世界的天气与气候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及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2.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各自的特点与分布 课前预习案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是。 2.气候是。 3.常用天气符号: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一般把一天中 8时、14 时、20时、2时四个时刻气温值的平均数,叫做日平均气温,同理一个月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月平均气温,十二个月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年平均气温。 2.气温的日变化 (1)特点: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2)一天中,与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3.气温的年变化 (1)特点:北半球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月,最低气温出现在月,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月,最低气温出现在月;南半球相反。 (2)表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4.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 三、世界降水的分布 1.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四、世界的气候类型(上右图)

课内探究案 1.天气与气候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2.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1)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②海陆位置。海陆热力件质的差异,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 ③地形地势。山地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米哈气温约下降0.6℃。 ④洋流。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作用,寒流有降温作用。 (2)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①大气环流。不同的气压带、风带的影响,降水不同。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较多,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等。 ②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④洋流。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 (3)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3.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与成因示意图(北半球) 4.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判断 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o-40o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o -60o大陆西岸 【例题1】 下图所示的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是 A.甲地属地中海气候,乙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B.甲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C.甲地属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D.甲地属地中海气候,乙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2.2中国的气候》教案(1)

《2.2中国的气候》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知道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1、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2、我国温度带、干湿区和气候类型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1:出示一组景观图片(黑龙江白雪皑皑的图片和海南岛春意盎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根据图片你能说出这些地区为何同在中国,同一季节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区别?(两地气候不同)。那么我国有哪些气候类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方案2:我们都知道古诗句“小桥流水人家”是来描写我国南方自然景观,这句话却不适合来描写北方的自然景观,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两地区气温和降水不同,造成了地理景观有差异)。气候是影响各地自然景观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气温和降水是组成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气候的有关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P28、P29、 P30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2)读图2—14,找出0℃等温线,并用彩笔描线? (3)读图2—15,找出我国7月份气温最高的区域,算算我国7月南北气温差约为多少?(4)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而夏季相差不大?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第一学时) 主备人::王霞 1、通过读我国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在图上熟记我国温度带的名称和分布。 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4、在图上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名称及分布,并了解干湿地区的气候条件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5、掌握我国气候特点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6、在图上掌握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其分布。了解其特点 学习重点: 掌握我国气温的特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在图上熟记我国温度带的名称和分布;我国干湿地区的名称及分布及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其分布 学习难点 我国气候特点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预习导学: 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读课本31页文字,结合图2.13(“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完成: 1、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⑴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原因是受因素的影响。 ⑵从图中找出1月0℃等温线。此线大致沿-- 一线分布。在这条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而在这条线以南1月的平均气温则在0℃以上,所以这条线也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⑶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二)读课本32页图2.14(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完成: 1、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⑴由图中数据可看出:黑龙江北部的平均气温为℃,海南省南部的平均气温为℃,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所以夏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 ⑵图中数据说明,全国夏季普遍。但地区除外,原因是: ⑶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小结: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越往北,气温越,南北温差。 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除地区以外,全国普遍,温差。 东西干湿的差异:读图2.16(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结合课本34页文字,完成: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逐渐。 二、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学生记忆 (三)、探究新知 [【探究一】读阅读材料,完成: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的镇。夏季最

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

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 (4) 复习目标: 1.能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知道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3.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知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4.知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复习重点:气温和降水、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人类和气候的关系。 复习难点:气温变化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人类和气候的关系。 复习知识要点: 一、天气与气候 1.天气:是指 ,它是 。我们经常用 、 、 等语言来描述天气状况。 2.。和天气相比,它具有 。 3.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拍摄的 状况的图像。在云图上白色为 ,白色程度越浓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 4.常用的天气符号: 5.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如空气污染指数300以上,则空气质 量级别为 级,空气质量状况为 污染。 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比较: 日变化:以 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或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前后。 年变化:以 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年变化小,温带和寒带气温年变化大。 2.结合表中资料绘制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1)将表中各月的数据标注在坐标上时,要标注在每个月相应位置的中心。(2)将坐标图上标注的12个点用平滑的曲 3.气温的分布 (1)水平分布,通常用 图来表示。 (2)等温线:在地图上将 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3)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低的为 中心。反之为 中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 。 (4)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①纬度差异: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冬季相反。 ③地形差异: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 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变化 形式有: 、 、 等;差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章安排2~3课时。 【南北气温的差异】 本段教材最重要的内容是阅读等值线地图,知识的获取应该通过读图得来,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读图方法和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习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即由南向北递减。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 °C等温线,用彩色笔描下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区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0 °C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影响。第三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如果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气温的差异较大。第四步,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例如北国冰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观赏冰灯,海南的人们正在大海中嬉戏,广州的花市鲜花盛开等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 【东西干湿的差异】 关于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总趋势,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总结。读图时,首先要求学生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观察四条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行政区,引导学生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用彩色笔描出,观察800毫米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加深对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界线的印象。学生完成以上读图过程后,可以阅读教材中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了解我国降水量极值地区,最后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学习干湿地区划分时,教师可以首先出示不同干湿地区植被特点的图片、幻灯片,或播放相关的录像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尝试说明

2020年(新课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中国的气候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4.气候的主要特征。 5.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热点提示:我国各地气候对农业业生产及农作物分布的影响是高考的热点。 预习学案 一、气温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一线。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气温的最低值出现于;原因是;气温的最高值出现于,原因是 二、降水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3.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降水多的原因是,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原因是。 三、气候的基本特征 1. 和是我国气候的两大基本特征。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不稳定,如果夏季风势力强则容易导致;夏季风势力弱则容易导致,华北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后果,因此旱涝灾害是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危害极大,但是也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一地区的伏旱,这种灾害一般发生在季节。 探究案 知识点一、中国的气温 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2.读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思考: ⑴我国1月等温线大致呈走向,主要影响因素是;0℃等温线大致穿过 一线。图中C处等温线向北弯曲,说明弯曲处气温比两侧,主要受因素影响。 ⑵我国7月等温线大致呈走向,主要受和因素影响。 ⑶我国夏季(7月)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各在哪里?分析原因。 (4)冬季四川盆地较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3.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地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能活跃生长。

天气与气候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一课时)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的要求本课将重点安排在对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人地协调观念的树立等方面。读图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无论是了解大气的组成还是大气的垂直分布,还是大气的受热过程都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各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各层大气气温分布特点以及大气运动状况、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人类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道理 2.能力目标: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原理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可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教案

《中国的气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特征,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形成的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以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明显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学会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4)了解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图文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丰富学习资源,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达到掌握学习方法并提升能力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明白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树立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 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难点】 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用图能力、析图能力的培养,利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等教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春节期间黑龙江省与海南省的不同景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根据图片你能说出这些地区为何同在中国,同一季节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区别?(生答两地气候不同)。要想了解我国的气候,先来了解我国气温的分布。 二、新课学习 (一)气候复杂多样 (1)气温 多媒体出示“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学生读图回答: 1.黑龙江的漠河1月平均气温多少度?(-24℃以下) 2.海南省的海口1月平均气温多少度?(16℃以上) 3.两地相差多少度?(48℃以上) 4.找出我国1月0℃等温线,并用彩色笔勾画出来,观察1月0℃等温线大致穿过哪些地区?(秦岭——淮河延伸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总结: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差异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多媒体出示冬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图和正午太阳高度图,小组合作探究: 1.冬季风的源地在哪儿?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2.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受冬季风的影响如何?为什么? 3.正午太阳高度南方和北方有什么不同? 结论: 1. 冬季风的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北方地区首当其充,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地区的严寒,在南下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阻挡,势力减弱,南方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

天气和气候专题学案

专题复习:天气和气候【中考点击】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举例说出海陆位、纬度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分布。 4.能根据给出的资料判别气候类型 【成功之路】:(拾级而上,超越自我!) ◆成功第一步:基础扫描、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点梳理一: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填表一:阅读教材47页气温和降水的定义, 知识点梳理二:总结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阅读教材56-57和60页,总结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完成表二) 综上总结气候的影响因素:、、◆成功第二步:合作探究,能力提升 小组合作探究一:观察下列4副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分小组讨论,试判断各图分别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判断依据是什么(温度范围),气温各具有什么特征?总结不同温度带所分布的气候类型和数目(常见11种气候类型),并完成下列表格。 小组合作探究二:1、观察下列五个地方的降水量柱状图,分小组讨论,说出它们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全年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夏季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全年湿润型)。2、根据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所学知识总结出不同降水类型分布情况,举例说出各降水柱量状图对应的典型气候类型及数目(常见11种气候类型)。并完成下表

成功第三步:中考演练,学以致用!(相信自己,力量在心中!) 得分 一、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各题 1.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 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2.图中②、③、④、⑤四地降水季节 变化最大的是 A.②地 B.③地 C.④地D.⑤地 3.读a、b两地气候资料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地夏季高温少雨 B.两地都位于北半球 C.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的大 D.b地冬季无结冰现象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从左到右表示 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 季风气候、极地苔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 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 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 海气候极地冰原气候 二、综合题 ⑴甲的降水型;甲为气候。 ⑵乙的温度带;乙的降水型乙为;乙为气候。 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甲地的气温特点是;降水特点 是;由此可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 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乙地最高气温在月,最低气温在月, 由此可判断乙地位于(南、北)半球。 (3)乙地的气候类型为,气候特征 是。 (4)甲地的植被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主;乙地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