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

(2)②③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填化学式)。

(3)下列可以判断⑤和⑥金属性强弱的是___(填序号)。

a.单质的熔点:⑤<⑥

b.化合价:⑤<⑥

c.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⑤>⑥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⑤>⑥

(4)为验证第Ⅶ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②棉花中浸有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验证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通入少量⑨的单质,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___。该实验必须控制⑨单质的加入量,否则得不出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的结论。理由是___。

④第ⅦA族元素非金属性随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_____(填“增大”或“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答案】 HNO3>H2CO3>H2SiO3 cd 分液漏斗 2Br-+Cl2=Br2+2Cl- Cl2+2OH-

=H2O+Cl-+ClO-溶液分层,下层液体为紫红色氯气能够氧化溴离子和碘离子,氯气必须少量,否则干扰检验结果增大

【解析】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元素①~⑨分别为H、C、N、O、Na、Al、Si、S、Cl,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

(1)第三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Cl,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②③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NO3>H2CO3>H2SiO3;

(3)a.根据单质的熔点不能判断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

b.化合价高低不能作为比较金属性的依据,故b错误;

c.Na与水反应比Al剧烈,说明金属性:Na>Al,可以比较,故c正确;

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可以比较,故d正确;

答案选cd;

(4)①A为分液漏斗,A中发生氯气与NaBr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Br-+Cl2=Br2+2Cl-;

②NaOH溶液用于吸收氯气,离子方程为Cl2+2OH-=H2O+Cl-+ClO-;

③溴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下层呈紫色;若通入过量氯气,剩余的氯气能够进入试管先于Br2氧化碘离子,干扰溴与碘离子的反应,所以氯气必须少量,否则干扰检验结果;

④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故得到电子能力减弱。【点睛】

比较金属性的强弱,是看金属与水或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可以依照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①~⑨为相应的元素,请从中选择合适的元素回答问题:

(1)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特征,元素周期表可划分为五个区域,元素⑦位于周期表的___区。

(2)写出元素③与元素⑤形成的稳定化合物的结构式______。

(3)②、⑥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

(4)元素⑦与CO可形成X(CO)5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

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该化合物晶体属于____晶体(填晶体类型)。

(5)元素⑨的离子的氢氧化物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氨水,该离子与NH3间结合的作用力为____。

(6)将①、⑥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其与水间可能存在的氢键表示为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7)金属⑦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各晶胞如下图,则δ和α中原子的配位数之比

为________。

【答案】d O=C=O sp2杂化分子配位键 F-H…F、F-H…O、O-H…F、O-H…O 4:3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①为H元素、②为B元素、③为C元素、④为N元素、⑤为O元素、⑥为F元素、⑦为Fe元素、⑧为Cu元素、⑨为Zn元素。

【详解】

(1)元素⑦为Fe元素,位于周期表的d区,故答案为:d;

(2)元素③为C元素、元素⑤为O元素,其形成的稳定化合物为二氧化碳,结构式为:O=C=O,故答案为:O=C=O;

(3)②为B元素、⑥为F元素,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BF3,中心原子是B,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孤电子对个数=3+0=3,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故答案为:sp2杂化;

(4)元素⑦为Fe元素、与CO可形成Fe(CO)5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该化合物晶体属于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

(5)元素⑨Zn元素,氢氧化物为Zn(OH)2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氨水,Zn2+离子与NH3间结合的作用力为配位键,故答案为:配位键;

(6)①为H元素、⑥为F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HF,溶于水,与水分子间可能存在的氢键表示为:F-H…F、F-H…O、O-H…F、O-H…O,故答案为:F-H…F、F-H…O、O -H…F、O-H…O;

(7)金属⑦为Fe,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δ为体心立方,α为简单立方,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8:6=4:3,故答案为:4:3。

【点睛】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①简单立方堆积,空间利用率52%,配位数6;②体心立方堆积,空间利用率68%,配位数8;③六方最密堆积,空间利用率74%,配位数12;④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空间利用率74%,配位数12。

3.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 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离子化合物丙。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乙物质化学式是__________。

(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3)E的单质加入到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二周期VIA族 Na2O2 O

【解析】

【分析】

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可知C为Na元素,B为O元素,甲为Na2O,乙为Na2O2;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E为Al元素;

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均小于Al的原子序数,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离子化合物丙,可知A为N元素,D为Mg元素,丙为Mg3N2。

【详解】

(1)B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第二周期VIA族,乙物质为过氧化钠,化学式是Na2O2,故答案为:第二周期VIA族;Na2O2;

(2)Na、Mg、A l在第三周期,O、N在第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O

(3)铝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点睛】

一般情况下,原子个数比按2∶1和1∶1可分别形成H2O、H2O2或Na2O、Na2O2,H2O、H2O2为共价化合物,Na2O、Na2O2为离子化合物。

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写出A、B的单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写出表中位于长周期的卤族元素的名称:__;属于短周期的碱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

【答案】第3周期ⅥA族 2K+S 加热

K2S 溴 Li、Na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物质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

(1)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VIA族;A为钾,B为硫,则单质之间加热反应生

成硫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S 加热

K2S,故答案为:第3周期ⅥA族;

2K+S 加热

K2S;

(2)表中的长周期为第4周期,卤族元素为ⅦA族元素,则该元素为溴;碱金属元素指IA

族元素中H以外的元素,短周期指前3周期,则元素符号为Li、Na;故答案为:溴;Li、Na。

5.如表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⑩在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和④两种元素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⑥和⑨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

(3)③、⑧、⑩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已知周期表中存在对角相似规则,如②与⑦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则化学性质相似,②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也有两性,写出②的氢氧化物与⑥的氢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5)⑤、⑥、⑩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答案】 HClO4>HNO3>H3PO4

Be(OH)2+2NaOH=Na2BeO2+2H2O Cl->F->Na+

【解析】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是H,②是Be,③是N,④是O,⑤是F,⑥是Na,⑦是Al,⑧是P,⑨是S,⑩是Cl。

(1)①和④两种元素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为过氧化氢;

(2)⑥和⑨形成化合物为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

(3)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4)②的氢氧化物与⑥的氢氧化物反应,生成偏铍酸钠、水;

(5)离子核外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

【详解】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是H,②是Be,③是N,④是O,⑤是F,⑥是Na,⑦是Al,⑧是P,⑨是S,⑩是Cl。

(1)①和④两种元素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为过氧化氢,分子式是H2O2,在该分子中2个O原子形成一个共价键,每个O原子分别与H原子形成1个共价键,因此H2O2的电子式为;

(2)⑥和⑨形成化合物为硫化钠,Na2S为离子化合物,Na+与S2-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用电

子式表示Na2S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为:;(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③、⑧、⑩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HNO3、H3PO4、HClO4,三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O4>HNO3>H3PO4;

(4)②的氢氧化物Be(OH)2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以与⑥的氢氧化物NaOH反应,生成偏铍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Be(OH)2+2NaOH=Na2BeO2+2H2O;

(5)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所以⑤、⑥、⑩三种元素的离子F-、Na+、Cl-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F->N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掌握元素的位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结合的训练,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

6.A、D、E、W是中学常见的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D的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D、E位于同周期,A、D、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W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W会导致贫血症状。

(1)写出AE4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事实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

a.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弱于Mg(OH)2

b.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HF

c.WE3的溶液可用于刻蚀铜制的印刷电路板

(3)NaCN是一种有剧毒的盐,用E的一种氧化物EO2可以除去水溶液中含有的该有毒物质,得到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两种无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备D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W的单质可用于处理酸性废水中的NO3-,使其转换为NH4+,同时生成有磁性的W的氧化物X,再进行后续处理。

①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的单质与X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b 2ClO2+2CN-=2CO2+N2+2Cl- 2Al2O3(熔融)

电解

冰晶石

4Al + 3O2↑

3Fe + NO3- + 2H++ H2O = Fe3O4 + NH4+ 8Al+3Fe3O4高温

4Al2O3+ 9Fe

【解析】【分析】

A、D、E、W是中学常见的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A为C;D的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D为Al;D、E位于同周期,A、D、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14-4-3=7,则E为Cl;W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W会导致贫血症状,W为Fe。

【详解】

(1)A为C,E为Cl,AE4为CCl4,电子式为;

(2)a.同周期元素金属性依次减弱,铝在镁的右边,所以金属性弱于镁,所以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铝的碱性弱于Mg(OH)2,故a符合题意;

b.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F的非金属性强于O,则氢化物稳定性H2O小于HF,故b符合题意;

c.氯化铁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可以用氯化铁的溶液可用于刻蚀铜制的印刷电路板,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b;

(3)NaCN是一种有剧毒的盐,E为Cl,用E的一种氧化物ClO2可以除去水溶液中含有的该有毒物质,得到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两种无毒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ClO2+2CN-=2CO2+N2+2Cl-;

(4)D为Al,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备铝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熔融)

电解

冰晶石

4Al+3O2↑;

(5)W的单质可用于处理酸性废水中的NO3-,使其转换为NH4+,同时生成有磁性的W的氧化物X,再进行后续处理,①酸性环境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性铁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NO3- +2H++H2O=Fe3O4 +NH4+;

②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方程式:8Al+3Fe3O4高温

4Al2O3+ 9Fe。

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1A

2E F H J

3B C D G I

根据A~J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单质是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呈两性的是________。

(3)A分别与E、F、G、H、I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

(4)由B、C、D、G、I形成的单核离子中,半径最大的离子是________。

【答案】F Na HClO4 Al(OH)3 HF S2-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确定元素:A是H,B是Na,C是Mg,D是Al,E是C,F是N,G是S,H是F,I是Cl,J是Ne。

(1)在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中,原子半径越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越小;

(2)形成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物质HClO4;处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区的Al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显两性;

(3)分子之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分子之间存在的氢键,增加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导致相应的氢化物沸点升高;

(4)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当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H,B是Na,C是Mg,D是Al,E是C,F是N,G是S,H是F,I 是Cl,J是Ne。

(1)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在上述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所以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F;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原子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其第一电离能越小。在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Na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单质是Na;

(2)上述元素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呈两性的是

Al(OH)3;

(3)H分别与C、N、S、F、Cl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分别是CH4、NH3、H2S、HF、HCl,这些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物质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消耗的能量越高,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氢键是比分子间作用力强很多的作用力,会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由于HF、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且氢键HF>NH3,因此物质的沸点最高的是HF。

(4)Na、Mg、Al、S、Cl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Na+、Mg2+、Al3+是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的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S2-、Cl-是原子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8。由于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当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所以上述元素形成的单核离子中,半径最大的离子是S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涉及电离能、电负性、氢键、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等知识点,要根据物质结构特点、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等知识点再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迁移的方法分析解答即可。

8.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已知A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1。E和C、D同周期,它的原子序数比B多6。

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人的汗液中含有D的简单离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稀释的方法是______。

(2)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它是______(填“酸性”或“两性”或“碱性”)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加热时,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浓溶液与单质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具体的化学式表示)______。

【答案】第三周期ⅥA族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 CO2共价键 Al(OH)3两性 Al(OH)3+OH-=AlO2-+2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A位于第二周期,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1,则其最外层电子数是4,A为C元素,则B为N元素、C为S元素、D为Cl元素,E和C、D同周期,它的原子序数比B多6,则E是13号的Al元素。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C元素,B为N元素、C为S元素、D为Cl元素,E是Al元素。

(1)D是Cl元素,Cl原子获得1个电子生成Cl-,Cl-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

C是S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6,所以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IA族。C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2SO4,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浓硫酸稀释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A是C,C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是CO2,CO2分子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使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3)E是Al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Al(OH)3,Al元素处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Al(OH)3既能与强酸反应产生盐和水,也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盐和水,是一种两性氢氧

化物;Al(OH)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NaAlO2和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 +OH-=AlO2-+2H2O;

(4)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是浓HNO3,该物质具有强的氧化性,在加热时浓硝酸和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O2、NO2、H2O,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可得该反应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 2H2O。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金属及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结构等。根据元素的相对位置及原子结构特点推断元素是本题解答的关键,准确掌握物质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清楚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解题基础。

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___,写出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4)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

(5)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__,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答:________。在⑧与?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___,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答:_________。【答案】N Si S Ca K F Ar HClO4 KOH Al(OH)3 Al(OH)3+3HClO4=Al(ClO4)3+3H2O、Al(OH)3+KOH=KAlO2+2H2O、KOH+HClO4=KClO4+H2O F K Na 与H2O反应:Na与水剧烈反应,Mg与水不反应 Cl 将Cl2通入到NaBr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说明Cl的化学性质比Br的活泼

【解析】

【详解】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①、⑥、⑦、?分别在第二周期VA、第三周期IVA、第三周期VIA和第四周期IIA,则①、⑥、⑦、?分别为N、Si、S、Ca;

(2)根据元素周期表性质的递变规律,最活泼的金属应在第IA,最活泼的非金属应在第VIIA,惰性气体最不活泼,则在I A元素Na(③)和K(⑩)中K最活泼;在VII A族元素F(②)、Cl(⑧)和Br(?)中,F最活泼;最不活泼的是⑨即Ar;

(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必是非金属性增强的,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可知,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是②即F,但F无最高正价;因为我们知道,HClO4已知的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即酸性最强的是HClO4;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必是非金属性增强的,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可知,元素金属性最强的是⑩即K,则碱性最强的必是KOH;在表中所

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只有Al(OH)3具有两性;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Al(OH)3+3HClO4=Al(ClO4)3+3H2O、

Al(OH)3+KOH=KAlO2+2H2O、KOH+HClO4=KClO4+H2O;

(4)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原子半径最大的是K;

(5)③和④分别是Na和Mg,根据同主族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可知,金属性Na>Mg,根据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可依据二者单质分别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其金属性强弱,即与H2O反应:Na与水剧烈反应,Mg与水不反应;⑧和?分别是Cl和Br,根据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可知,非金属性Cl>Br,根据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可依据二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等来判断其非金属性强弱,即将Cl2通入到NaBr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说明Cl的化学性质比Br的活泼。

【点睛】

本题综合性较强,涵盖了元素周期表、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金属性及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等,要求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很好滴训练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递变规律或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思考。

10.A、B均为钾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有氧化性,E的溶质中有一种含+5价元素的含氧酸盐M。现有下图所示转化: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检验气体F常用的试纸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M在生活中的常见用途______________

(3)写出F→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AgI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给食盐中加碘、给人体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等 Cl2+2KOH=KCl+KClO+H2O

【解析】

【分析】

A为钾盐且遇到硝酸酸化的AgNO3得到黄色沉淀,说明A为KI;D在CCl4中呈紫色,说明

D为I2;将B逐滴加入KI溶液中即可将I-氧化为I2,说明该钾盐具有强氧化性, F(黄绿色气体)为Cl2,与KOH溶液反应会生成KCl和KClO,而KClO具有氧化性,又H中含B,故H中B为KClO,上述流程中,得到的碘溶液,继续滴加KClO会继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ClO继续将I2氧化为IO3-,溶液变为无色,结合已知信息,E的溶质中有一种含+5价元素的含氧酸盐M,则M为KIO3;氯气可氧化氯化亚铁为氯化铁,故K为FeCl3,据此分析作答。【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1)C为黄色沉淀,其化学式为AgI,F为氯气,检验气体氯气常用的试纸是(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故答案为:AgI;(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2)根据上述分析知,M为KIO3,在生活中的常见用途是:给食盐中加碘、给人体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等

(3)F→H为氯气与氢氧化钾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l2+2KOH=KCl+KClO+H2O。

11.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一个电子;B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核内无中子;D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6个。

(1)C与D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2)B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A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

(3)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D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答案】HCl HCl=H++Cl- Na+

【解析】

【分析】

由A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一个电子可知A为Na元素;由B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可知B为S元素;由C元素的原子核内无中子可知C为H元素;由D原子核外电子数比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6个可知D为Cl元素。

【详解】

(1)氢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氢,化学式为HCl,氯化氢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出氯离子和氢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Cl=H++Cl-;

(2)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硫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电子式为;

钠离子为阳离子,其电子式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则钠离子的电子式为Na+;

(3)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氯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点睛】

阴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由B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确定B为钠元素是解答关键,也是解答的突破口。

12.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能生成盐,D与E同主族,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请回答:

(1)元素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元素D的单质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可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这种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其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_(写名称)。以下说法中,可以证明上述结论的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D元素的原子显负价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

(4)元素A、D、E与钠元素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含有该四种元素),这两种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二周期ⅤA族 2Na2O2+2H2O=4Na++4OH-+O2↑氧 bc H++HSO3-=SO2↑+H2O 【解析】

【分析】

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半径是主族元素中最小的,则A为H;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能生成盐,则C为N元素;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B为C元素;D与E同主族,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则E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为S元素,D为O元素;F的原子序数大于S,且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则F为Cl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A为H,B为C元素,C为N,D为O,E为S,F为Cl与水。

(1)C是N元素,其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在周期表中第二周期Ⅴ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ⅤA族;

(2)D元素单质与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可以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3)这两种元素分别O、S元素,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较强的是O元素,名称为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而

a. 单质的沸点与非金属性无关,与得电子能力无关,a项错误;

b. 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O元素的原子显负价,则证明O的得电子能力比S强,b项正确;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强,c项正确;

d. 这两种元素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与非金属性无关,与得电子能力无关,d项错误;

答案为:氧;bc;

(4)A、D、E与钠元素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含有该四种元素),这两种酸式盐分别是硫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HSO3?═SO2↑+H2O。【点睛】

第(3)问元素周期律的判断是常考点,要特别注意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可总结为:

1、由单质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

2、由单质和酸或者和水的反应程度来看,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比如F2、Cl2、Br2和H2O的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减弱,则非金属依次减弱);

3、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4、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化合反应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5、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越强;

6、由对应最低价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

13.如图为工业从海水中提取液溴的流程图:

已知:溴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请回答:

(1)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步骤①至步骤④的实验,当进行步骤①时,应关闭活塞

___,打开活塞____。

(2)步骤②中可根据___现象,简单判断热空气的流速。

(3)步骤③中简单判断反应完全的依据是___。

(4)从“溴水混合物Ⅰ”到“溴水混合物Ⅱ”的目的是___。

(5)步骤⑤用下图装置进行蒸馏,蒸馏烧瓶中尚未安装温度计,安装其位置时应注意

___,装置C中直接加热不合理,应改为__。

【答案】bd ac A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B中溶液褪色浓缩Br2或富集溴温度计的水银

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 水浴加热

【解析】

【分析】

向浓缩海水中加入氯气可以将Br -氧化得到溴水的混合物,利用热的空气吹出溴单质,得到粗溴,然后通入SO 2气体吸收Br 2单质,将Br 2富集,二者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Br ,再通入Cl 2氧化Br -得到溴与水的溶液,最后蒸馏得到液溴。

【详解】

(1)进行步骤①的目的是通入Cl 2氧化Br -离子为Br 2,且能使氯气通入和浓缩海水中的溴离子反应,剩余氯气进行尾气吸收,因此应关闭bd ,打开ac ,进行反应和尾气处理;

(2)步骤②是利用溴单质易挥发的性质,关闭ac ,打开bd ,通入热空气把生成的溴单质赶出到装置B ,并使Br 2蒸气和通入的SO 2气体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 2SO 4和HBr ,依据A 装置中直玻璃管产生气泡的快慢现象,简单判断热空气的流速;

(3)步骤③中是二氧化硫和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化氢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Br 2+SO 2+2H 2O= H 2SO 4+2HBr ,由于溴水显橙色,所以可根据溴水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化为无色,来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全进行;

(4)海水中溴元素较少,从“溴水混合物Ⅰ”到“溴水混合物Ⅱ”过程中,的目的是增大溴单质的浓度,起到富集溴元素的作用;

(5)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作用是测定馏出成分的温度,因此蒸馏烧瓶中安装温度计,安装其位置时应注意: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装置C 中直接加热温度不容易控制,为使溴单质从溴水中蒸出,可根据溴的沸点为59℃,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的流程分析判断的知识,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条件的控制等,主要是海水提取溴的原理应用,掌握实验原理,分析实验过程的目的是进行操作判断的依据。

14.氢能的存储是氢能应用的主要瓶颈,目前所采用或正在研究的主要储氢材料有:配位氢化物、富氢载体化合物、碳质材料、金属氢化物等。

(1)Ti(BH 4)2是一种过渡元素硼氢化物储氢材料。

①Ti 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BH 4-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2)液氨是富氢物质,是氢能的理想载体,利用N 2+3H 2储氢输氢

垐垐垐?噲垐垐?2NH 3实现储氢和输氢。

①上述方程式涉及的三种气体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NH 3分子中N 原子采用sp 3杂化

b .相同压强时,NH 3沸点比PH 3高

c .[Cu(NH 3)4]2+中,N 原子是配位原子

d .CN -的电子式为

(3)Ca与C60生成的Ca32C60能大量吸附H2分子。

①C60晶体易溶于苯、CS2,说明C60是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②1个C60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__个。

(4)MgH2是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晶胞的体积为____cm3[用a、N A表示(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答案】1s22s22p63s23p63d2(或[Ar]3d2) 正四面体 H2< N2< NH3 abcd 非极性 90

52

A

aN 【解析】

【分析】

(1)①Ti是22号元素,Ti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Ti2+,然后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基态的电子排布式;

②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离子空间构型;

(2)①根据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之间是否含有氢键分析判断;

②a.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杂化方式;

b.同一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含有氢键的氢化物沸点较高;

c.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配原子;

https://www.360docs.net/doc/3c8417025.html,-的结构和氮气分子相似,根据氮气分子的电子式判断;

(3)①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确定分子的极性;

②利用均摊法计算;

(4)利用均摊法计算该晶胞中镁、氢原子个数,再根据V=m

ρ进行计算。

【详解】

①Ti是22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T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24s2,Ti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Ti2+,则Ti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1s22s22p63s23p63d2 (或写为[Ar]3d2);

②BH4-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3141

2

+-?

=4,且不含有孤电子对,所以BH4-的空间构

型是正四面体型;

(2)①在该反应中涉及的物质有N2、H2、NH3,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N2、H2分子之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NH3的熔沸点比N2、H2的高;由于相对分子质量N2>H2,物质

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所以三种物质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H2< N2

②a.NH3分子中N原子含有3个共用电子对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价层电子对是4,采用sp3杂化,a正确;

b.相同压强时,氨气中含有氢键,PH3中不含氢键,所以NH3沸点比PH3高,b正确;

c.[Cu(NH3)4]2+离子中,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所以N原子是配位原子,c正确;

https://www.360docs.net/doc/3c8417025.html,-中C、N 原子通过三对共用电子对结合,其电子式为,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bcd;

(3)①苯、CS2都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由非极性分子构成的溶质容易溶于由非极性分子构成的溶剂中,所以C60是非极性分子;

②利用均摊法知,每个碳原子含有σ键数目为133

22

?

=,则

1mol C60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

3

2

×1mol×60×N A/mol=90N A;

(4)该晶胞中镁原子个数=

1

8

×8+1=2,含有的H原子个数=2+4×

1

2

=4,则晶胞的体积

V=

m

ρ=A

24214

N

a

?+?

g/cm3=

A

52

aN g/cm

3。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微粒空间构型的判断、晶胞的计算等知识点,难点是晶胞的计算,学会使用均摊方法分析,灵活运用公式是解本题关键。

15.图A所示的转化关系中(具体反应条件略),a、b、c和d分别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它们的化合物,i的溶液为常见的酸,a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胞如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B对应的物质名称是______,晶体类型为______。

(2)d中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3)图A中由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 ______,原因是______,该物质的分子构型为______。

(4)图A中的双原子分子中,极性最大的分子是______。

(5)k的分子式为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属于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K又称光气,实验室制取时,可用四氯化碳与发烟硫酸(SO3的硫酸溶液)反应。将四氯化碳加热至55-60℃,滴加入发烟硫酸,即发生逸出光气和磺酰氯(该物质在高温时分解成SO2和Cl2),写出制取光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制取光气也可用氯仿和双氧水直接反应,生成光气和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且水溶液呈强酸性,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金刚石原子晶体 1s22s22p63s23p5 H2O 分子间形成氢键 V形 HCl COCl2

sp2极性 SO3+CCl4=SO2Cl2+COCl2↑ CHCl3+H2O2=HCl+H2O+COCl2

【解析】

【分析】

a、b、c和d分别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单质,b与c反应生成水,则b、c分别为H2、O2中的一种,a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胞中每个原子周围有4个键,判断为金刚石,则a 为C元素,则b为H2、c为O2,由转化关系可知,f为CO,g为CO2,因i是常见的酸,只由b、d形成可判断为盐酸,则d为Cl2,i为HCl,而k与水反应生成CO2与盐酸,该反应没在教材中出现过,且由f、d反应得到,应含C、O、Cl三种元素,只能判断为COCl2,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C,b是H2,c是O2,d为Cl2,f为CO,g为CO2,i为HCl,k为COCl2。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图B对应的物质名称是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

(2)d中元素为Cl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

(3)在上所有两元素形成的物质中,只有水是液态,其它都是气体,故水的沸点最高,是由于在水分子之间除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外,还有氢键,水分子中O原子形成2个σ键、含有2对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目为4,产生sp3杂化,所以分子构型为V形;

(4)在上述元素形成的所有双原子分子中,只有H、Cl电负性差值最大,因而HCl的极性最大;

(5)k的分子式为COCl2,COCl2中C原子成3个σ键、1个π键,没有孤电子对,C原子采取sp2杂化,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四氯化碳与发烟硫酸(SO3的硫酸溶液)反应,制取光气的化学方程式为SO3+CCl4═SO2Cl2+COCl2↑.制取光气也可用氯仿和双氧水直接反应,生成光气和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且水溶液呈强酸性,其化学方程式为CHCl3+H2O2=HCl+H2O+COCl2。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涉及原子的杂化、分子与晶体类型的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等,突破口是根据a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判断a,掌握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与物质结构理论是本题解答的基础。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 教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学生活动] 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电子层递增顺序)。 [过渡]如果按上述原则将现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编排在同一个表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我们一同研究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大家对照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2.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 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 4.族的概念是什么 5.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 6.各族有何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 [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周期 ①概念 ②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包含元素的个数。 ③特点 a.周期序数和电子层数相同;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NH ClO为白色晶体,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1.高氯酸铵() 44 分。 ()1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2高氯酸铵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会产生H() O g和三种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 2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设计如下装置检验高氯酸铵分解的产物。该小组连接好装置后,依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通干燥的惰性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将导管末端移入盛满水的试管E、通入气体产物。(已知: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氧气) ①装置A、B、C、D中盛放的药品可以依次为__________(选填序号:Ⅰ、Ⅱ或Ⅲ)。 .碱石灰、湿润的淀粉KI试纸、氢氧化钠溶液、Cu Ⅰ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红色布条、氢氧化钠溶液、Cu Ⅱ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淀粉KI试纸、饱和食盐水、Cu Ⅲ ②装置E收集到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经查阅资料,该小组利用反应NaClO4(aq)+NH4Cl(aq)90℃=NH4ClO4(aq)+NaCl(aq)在实验室NH ClO,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制取44 ①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粗NH 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和过 4 滤、洗涤、干燥。 ②研究小组分析认为,若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NH Cl,则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 4 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小组通过甲醛法测定所得产品NH4ClO4的质量分数。[已知:NH4ClO4的相对

人教版第一册必修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⑴元素周期表的编排。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一横行; ③将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的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一纵行。 由此可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主族元素的族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 周期数 = 电子层数。族系数(指主族)= 最外层电子数。 ⑵周期表的结构概括: 练1、A、B、C三种短周期元素,B分别与A和C相邻,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7。则B元素可能是。(答:碳或镁) 练2、根据下列关系,分别指出B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序数差。 ①A、B同主族,分别在第三和第四周期,原子序数差为;

②A 、B 同周期,分别在ⅡA 和ⅢA 族,原子序数差为 ; ③A 、B 均在第五周期,分别为ⅢB 和ⅡB ,原子序数差为 ; ④A 、B 同周期,分别在Ⅷ和0族,原子序数差为 ; [答:①8或8;②1或11或25;③9;④10或9或8。] (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 二、由原子序数推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方法: ⑴根据每个周期排布元素的种类数〔一(2)、二(8)、三(8)、四(18)、五(18)、六(32)〕的特点,用递减法推出位置数。如推32X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2-2(一)-8(二)-8(三)=14(四),14-10=4(10为过渡元素的种类数),4即为主族族序数。所以35X 处于第四周期第ⅣA 族。 ⑵根据元素原子的序数画出原子结构简图,如35X 的位置: 由可知处于第四周期ⅦA 族。 另外同族上下相邻的两元素的序数相差8(二~三周期)、相差18(三~四~五周期)、相差32(五~六~七周期)等特点也应熟悉。 三、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元素的性质。 同周期元素的性质有一定的递变规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有很大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递变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并参照已知元素的性质,就可推测未知元素的性质。

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学大题

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学大题 (2013年全国卷1,13分)醇脱水是合成烯烃常用的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0C)溶解性 环己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 环己烯820.810283难溶于水 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 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0C。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钼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 答案:(1)直形冷凝管(2)防液体暴沸;B(3)(4)检漏;上品倒出。 (5)干燥(或除不除醇)(6)CD(7)C (2014年全国卷1,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 异戊酯的反应、 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代表性综合大题

1、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制备TiCl4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往①中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2Fe3++Fe === 3Fe2+ 2TiO2+(无色) +Fe+4H+=== 2Ti3+(紫色) +Fe2++2H2O Ti3+(紫色) +Fe3++H2O ===TiO2+(无色) +Fe2++2H+ (2)在②→③工艺中需要控制条件以形成TiO2·n H2O溶胶,该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在_____________范围。 (3)若把③中制得的固体TiO2·n H2O用酸清洗除去其中的Fe (OH)3杂质,还可制得钛白粉。已知25℃时, ,该温度下反应Fe (OH)3+3H+Fe3++H2O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4)已知:TiO2 (s) +2 Cl2 (g)=== TiCl4(l) +O2(g) △H=+140KJ·mol-1 C(s) +O2(g)=== 2CO(g) △H=—221KJ·mol-1 写出④中TiO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液态TiCl4和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上述工艺具有成本低、可用低品位矿物为原料等优点。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项)。 (6)依据右表信息,要精制含少量SiCl4杂质的TiCl4 ,可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H3CH=CH2+CO+H2CH3CH2CH2CHO CH3CH2CH2CH2OH; CO的制备原理:HCOOH 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图)。

化学元素周期表112个速记(注音谐音口诀法)高中必备

化学元素周期表速读速记 (本图可放大) 中文谐音 第一周期:氢H 氦He ---- 侵害 第二周期: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 鲤皮捧碳蛋养福奶 第三周期: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S 硫P 氯Cl 氩Ar ---- 那美女桂林留绿牙(那美女鬼流露绿牙) 第四周期:钾K 钙Ca 钪钛钒铬锰---- 嫁改康太反革命 铁钴镍铜锌镓锗---- 铁姑捏痛新嫁者 砷硒溴氪---- 生气休克 第五周期:铷锶钇锆铌---- 如此一告你 钼锝钌---- 不得了 铑钯银镉铟锡锑---- 老把银哥印西堤 碲碘氙---- 地点仙 第六周期:铯钡镧铪----(彩)色贝(壳)蓝(色)河 钽钨铼锇---- 但(见)乌(鸦)(引)来鹅 铱铂金汞砣铅---- 一白巾供它牵 铋钋砹氡---- 必不爱冬(天) 第七周期:钫镭锕---- 很简单了~就是---- 防雷啊! 汉语拼音 第一周期元素:1 氢(qīng) 2 氦(hài) 元素周期表正确金属汉字写法 第二周期元素:3 锂(lǐ) 4 铍(pí) 5 硼(péng) 6 碳tàn(tàn) 7 氮(dàn) 8 氧(yǎng) 9 氟(fú) 10 氖(nǎi) 第三周期元素:11 钠(nà) 12 镁(měi) 13 铝(lǚ) 14 硅(guī) 15 磷(lín) 16 硫(liú) 17 氯(lǜ) 18 氩(yà)

第四周期元素:19 钾(jiǎ) 20 钙(gài) 21 钪(kàng) 22 钛(tài) 23 钒(fán) 24 铬(gè) 25 锰(měng) 26 铁(tiě) 27 钴(gǔ) 28 镍(niè) 29 铜(tóng) 30 锌(xīn) 31 镓(jiā) 32 锗(zhě) 33 砷(shēn) 34 硒(xī) 35 溴(xiù) 36 氪(kè) 第五周期元素:37 铷(rú) 38 锶(sī) 39 钇(yǐ) 40 锆(gào) 41 铌(ní) 42 钼(mù) 43 锝(dé) 44 钌(liǎo) 45 铑(lǎo) 46 钯(bǎ) 47 银(yín) 48 镉(gé) 49 铟(yīn) 50 锡(xī) 51 锑(tī) 52 碲(dì) 53 碘(diǎn) 54 氙(xiān) 第六周期元素:55 铯(sè) 56 钡(bèi) 57 镧(lán) 58 铈(shì) 59 镨(pǔ) 60 钕(nǚ) 61 钷(pǒ) 62 钐(shān) 63 铕(yǒu) 64 钆(gá) 65 铽(tè) 66 镝(dī) 67 钬(huǒ) 68 铒(ěr) 69 铥(diū) 70 镱(yì) 71 镥(lǔ) 72 铪(hā) 73 钽(tǎn) 74 钨(wū) 75 铼(lái) 76 锇(é) 77 铱(yī) 78 铂(bó) 79 金(jīn) 80 汞(gǒng) 81 铊(tā) 82 铅(qiān) 83 铋(bì) 84 钋(pō) 85 砹(ài) 86 氡(dōng) 第七周期元素:87 钫(fāng) 88 镭(léi) 89 锕(ā) 90 钍(tǔ) 91 镤(pú) 92 铀(yóu) 93 镎(ná) 94 钚(bù) 95 镅(méi) 96 锔(jú) 97 锫(péi) 98 锎(kāi) 99 锿(āi) 100 镄(fèi) 101 钔(mén) 102 锘(nuò) 103 铹(láo) 104 鑪(lú) 105 ??(dù) 106 ??(xǐ) 107 ??(bō) 108 ??(hēi) 109 ?(mài) 110 鐽(dá) 111 錀(lún) 112 (仍未有中文名) 元素周期表表格说明 周期表的编排显示出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在周期表中,元素按原子序(即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目递增次序排列,并分为若干列和栏,在 同一行中的称为同一周期,根据量子力学,周期对应着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显示出该原子的已装填电子层数目。沿着周期表向下,周期的长度逐 渐上升,并按元素的电子排布划分出s区元素、p区元素、d区元素和f区元素。 而同一栏中的则称为同一族,同一族的元素有着相似的化学性质。 在印刷的周期表中,会列出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而很多亦会附有以下的资料,以元素X为例: A:质量数(Mass number) ,即在数量上等于原子核(质子加中子)的粒子数目。 Z:原子序数,即是质子的数目。由于它是固定的,一般不会标示出来。 e:净电荷,正负号写在数字后面。 n:原子数目,元素在非单原子状态(分子或化合物)时的数目。 除此之外,部份较高级的周期表更会列出元素的电子排布、电负性和价电子数目。 外围电子层排布(括号指可能的电子层排布) 1 H 1s1 2 He 1s2 3 Li 2s1 4 Be 2s2 5 B 2s2 2p1 6 C 2s2 2p2 7 N 2s2 2p3 8 O2s2 2p4 9 F 2s2 2p5 10 Ne 2s2 2p6 11 Na 3s1 12 Mg 3s2 13 Al 3s2 3p1 14 Si 3s2 3p2 15 P 3s2 3p3 16 S 3s2 3p4 17 Cl 3s2 3p5 18 Ar 3s2 3p6 19 K 4s1 20 Ca 4s2 21 Sc 3d1 4s2 22 Ti 3d2 4s2 23 V 3d3 4s2 24 Cr 3d5 4s1 25 Mn 3d5 4s2 26 Fe 3d6 4s2 27 Co 3d7 4s2 28 Ni 3d8 4s2 29 Cu 3d10 4s1 30 Zn 3d10 4s2 31 Ga 4s2 4p1

高三化学综合练习题99(附答案)

高三化学综合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不断进步的材料逐渐构筑了我们现代社会的文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唐三彩”和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硅酸盐 B.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下软化可制得玻璃仪器 C.高铁和城铁所用镁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 D.以高纯硅制成的光导纤维内窥镜可直接窥视有关器官部位的变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含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B.属于醛类,官能团为—CHO C.的名称为:2—乙基―1―丁烯 D.的名称为:2—甲基―1,3―二丁烯 3.下图中的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4.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H 2O 很稳定,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B.HF 的熔、沸点在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出现反 常,是因为HF 分子内有氢键 C.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升高,是因为它们 的组成、结构相似,从上到下其摩尔质量增大,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大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氢键没有关系 5.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12H 20 B.能发生取代、氧化、加成等反应 C.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一氯代物共有3种 6.下列转化图中的A 是单质,其他物质均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B 、C 、D 三种化合物与A 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 、D 均是氢氧化物且D 具有两性,则B —定是2NaA1O B.若B 是能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则D 可能有氧化性 C.若A 是硅、X 是氧气,则D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若C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D —定是盐 7.某同学欲验证Fe 3+和I -在水溶液中发生可逆反应:2Fe 3+ + 2I -===2Fe 2 ++I 2,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并给出了预测现象,其中不必要的实验操作是(不考虑水中溶解的少量氧气的影响)( )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试题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值:15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N :14 O :16 :23 :108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32分) 1、Co 60 27是γ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对Co 6027原子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质量数是60 B 、质子数是60 C 、中子数是33 D 、电子数是27 2、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和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A 、 B 、 C 、 D 、 3、硼有两种同位素B 10 5和B 115,硼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10.8,则对硼元素中B 105的 质量分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A 、20% B 、略大于20% C 、略小于20% D 、80% 4、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I A 族的氢元素,也可放在Ⅶ A 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 、 B 、H 3 C 、 D 、H 2O 2 5、某元素A 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4,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氧占60%,且A 的原子中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则A 的元素符号为 A 、C B 、 C 、S D 、P 6、某元素X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 2n -2,则在某气态氢化物中,X 元素的化合 价为 A 、5n -12 B 、3n -12 C 、3n -6 D 、n -10 7、有X 、Y 、Z 、W 四种主族元素,已知阳离子X 、Y 和阴离子Z 、W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并且离子半径X>Y ,阴离子所带电荷数Z>W 。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 A 、X>Y>Z>W B 、Y>X>Z>W

年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总 化学与环境-5综合试题

2011年高考试题按专题分类汇总化学与环境-5综合 (2011广安升学)20、下列行为与“绿色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2011山东东营)3.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2011泰安毕业)1.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011永州)16.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说法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推广使用无氟冰箱有利于防止“臭氧空洞” B.工厂用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 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 D.及时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2011营口)2. “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下述不符合此主题的是( )。 A. 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B. 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车出行 C. 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D. 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2011义乌毕业)1. 保护地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的是 A.回收处理废旧电池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冰箱、空调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2011徐州升学)11..2011年,我市“创模”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国家环保部授予徐州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市”称号。为巩固成果,下列措施不可行 ...的是() A.将麦秸大面积露天焚烧 B.多植树造林来防止扬尘污染 C.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再排放 D.减少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 (2011芜湖)7.爱护环境,关注自己和他人健康,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其他场所可以任意吸烟 B.核能不安全,禁止使用核能 C.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D.限制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2011无锡)6.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2020届高考化学大题题型专项训练

高考大题题型专项训练(三) 化学实验综合探究题 1.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H3BO3。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作用是________。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f的名称是__________。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________;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 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 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样品的纯度≤________%。 解析:(1)加热水蒸气时,若关闭K1,b中压强增大,a可起安全管的作用,防止烧瓶内压强过大,造成事故。 (2)碎瓷片可防止蒸馏水在加热时暴沸;f是直形冷凝管。

标准溶液 比均为:1) 计算(1- 解析:(1) 硫酸铝水解出的氢离子反应,

高考化学综合测试题

高考化学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7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Cu 64 S 32 Na 23 Mn 55 K 39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1.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10-9米,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具有特殊的性质。例如,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纳米铜”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下列对“纳米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的金属性强 B.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电子 C.常温下,“纳米铜”与铜片的还原性相同 D.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的氧化性强 2.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中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A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A.A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B.A与金刚石的晶体类型相同 C.A中不可能有共价键 D.A溶于水中时一定破坏了A中的离子键 3.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碳酸钠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数小于0.3×6.02×1023个 B.通常状况下,0.5×6.02×1023个甲醛分子所占体积大于11.2L C.1mol冰醋酸中含有6.02×1023个CH3COO— D.标准状况下,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可生成22.4LCl2 4.已知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镍氢可 充电电池上有两极(如右图所示),一极旁标有“+”,另一极旁标 有“一”。下列关于标有“一”的一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5.右图是立方烷(cunane)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同分异构体 B.他的二氯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他是一种极性分子 D.他与苯乙烯(C6H5-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题型归纳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习题 知识网络 中子N 原子核 质子Z 原子结构 : 电子数(Z 个)核外电子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③、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①、主族(ⅠA ~ⅦA 共7个)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核外电子排布 ②、原子半径 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 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Na +>Mg 2+>Al 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 2+>Fe 3+ ①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金属性强弱 ③单质的还原性 ④互相置换反应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3)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F 无正价,O 一般也无正价) (4)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数|+|负价数|=8 巩固练习 元素的金属性 或非金属性强 弱的判断依据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编排依据 X) (A Z 七 主七副 零 和八 三长三短一不全

高考化学 物质的量 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 物质的量 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在实验室里,用足量的浓盐酸与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反应(不加热),来制取氯气。 反应:2KMnO 4+16HCl=2KCl+2MnCl 2+5Cl 2↑+8H 2O (1)“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 。 (2)若生成2.24L 标准状况时的氯气,请计算(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①理论上需要多少克KMnO 4参加反应?________。 ②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多少?________。 【答案】 6.32g 0.2 mol 【解析】 【分析】 (1)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数目等于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数目分析,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2)先计算Cl 2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方程式中KMnO 4、HCl 与Cl 2之间的反应转化关系计算。 【详解】 (1)在该反应中,Mn 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KMnO 4中的+7价变为反应后MnCl 2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得到5个电子,Cl 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HCl 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Cl 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2个电子,电子得失最小公倍数是10,所以KMnO 4、MnCl 2前的系数是2,HCl 前的系数是10,Cl 2前的系数是5,根据原子守恒,KCl 的系数是2,这样反应中有6个Cl 原子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所有Cl 原子都是由HCl 提供,因此HCl 前的系数为10+6=16,结合H 原子反应前后相等,可知H 2O 的系数是8,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为: ; (2)在标准状态下, 2.24LCl 2的物质的量n(Cl 2)=m V 2.24L V 22.4L /mol =0.1mol 。 ①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1molCl 2时,参与反应的KMnO 4的物质的量为0.1mol×25 =0.04mol ,则参与反应的KMnO 4的质量m(KMnO 4)=0.04mol×158g/mol=6.32g ; ②由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知,HCl 被氧化后生成Cl 2,因此根据Cl 元素守恒可知: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n(HCl)氧化=0.1mol×2=0.2mol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

高考化学代表性综合大题

1、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制备TiCl4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往①中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2Fe3++Fe ===3Fe2+ 2TiO2+(无色) +Fe+4H+=== 2Ti3+(紫色) +Fe2++2H2O Ti3+(紫色) +Fe3++H2O===TiO2+(无色) +Fe2++2H+ (2)在②→③工艺中需要控制条件以形成TiO2·n H2O溶胶,该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在_____________范围。 (3)若把③中制得的固体TiO2·n H2O用酸清洗除去其中的Fe (OH)3杂质,还可制得钛白粉。已知25℃ 时,,该温度下反应Fe (OH)3+3H+Fe3+ +H2O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4)已知:TiO2 (s) +2 Cl2 (g)===TiCl4(l) +O2(g) △H=+140KJ·mol-1 C(s) +O2(g)=== 2CO(g)△H=—221KJ·mol-1 写出④中TiO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液态TiCl4和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上述工艺具有成本低、可用低品位矿物为原料等优点。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项)。 (6)依据右表信息,要精制含少量SiCl4杂质的TiCl4 ,可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H3CH=CH2+CO+H2CH3CH2CH2CHO CH3CH2CH2CH2OH;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 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学生活动] 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电子层递增顺序)。 [过渡]如果按上述原则将现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编排在同一个表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我们一同研究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大家对照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2.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 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 4.族的概念是什么 5.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 6.各族有何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 [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周期 ①概念 ②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包含元素的个数。 ③特点 a.周期序数和电子层数相同;

2019年高考化学综合题分类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当前空气质量检测的主要项目除了PM 2.5外,还有CO、SO2、氮氧化物(NO和NO2)、O3等气体。 (1)汽车尾气中含有NO 和CO气体,可利用催化剂对CO、NO进行催化转化反应: 2CO(g) +2NO(g) N2(g) +2CO2(g) △H ①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N2(g) +O2(g) =2NO(g) △H1 = + 180.5kJ/mol,2C(s) +O2(g) =2CO(g) △H2=-2210kJ/mol ,C(s)+O2(g)=CO2(g) △H3=-393.5kJ/mol,则△H=_________。 ②在一定温度下,将2.0molNO、2.4molCO气体通入到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在0~15min,以N2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速度v(N2)=________。若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变,20min 时再容器中充入NO、N2各0.4mol,化学平衡将_____移动 (填“向左”“向右”或“不”)。 (2)在相同温度下,两个体积均为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CO、NO催化转化反应,有关物质的量如下表: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容器编号 NO CO N2CO2CO2 I 0.2 0.2 0 0 a II 0.3 0.3 b 0.1 0.2 ①容器I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875倍,则a=________。 ②容器II平衡时的气体压强为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K 为________。 (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破少NO x的排放。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耐高温试剂Ag-ZSW-5对CO、NO 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NO 转化为N 2的转化率随温度CO 混存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题型归纳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习题 知识网络 中子N 原子核 质子Z 原子结构 : 电子数(Z 个)核外电子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③、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①、主族(ⅠA ~ⅦA 共7个)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核外电子排布 ②、原子半径 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 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Na +>Mg 2+>Al 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 2+>Fe 3+ ①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金属性强弱 ③单质的还原性 ④互相置换反应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2)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3)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F 无正价,O 一般也无正价) (4)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数|+|负价数|=8 巩固练习 一、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比较 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编排依据 抓关键 甲 X) (A Z 七 主七副零 和八 三长三短一不全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4_高考化学选择题常识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⑤D.③⑤. 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⑤ 3.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A 氯、溴、碘 B 钠、镁、铝 C 烧碱、氢气 D 食盐、淡水. 4.下列说确的是 A 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B 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 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5.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试管口约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D.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6.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③④⑤⑥ 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有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均对人体健康有害. B.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作食品包装 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D.太阳能电池板中有高纯硅单质,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壁的水垢 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自行车钢价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 D 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能电子产品更轻巧,使用和新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