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概念》读书笔记

《公司的概念》读书笔记
《公司的概念》读书笔记

《公司的概念》

彼得·德鲁克(1909-2005),管理学科开创者,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其思想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1946年,基于对通用汽车这一当时在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工业企业长达18个月的深入研究,德鲁克写成了这部著作。世人将它公认为开创“管理学”的里程碑。它首次尝试揭示一个组织实际上是如何运行的,它所面临的挑战、问题和遵循的基本规律。它以通用汽车为例提供了一个完善的大型组织的管理的方法。同时,它也从社会政治学的角度,首次分析了在工业社会下的现代组织与社会的关系。它提出公司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代表性组织,必须肩负起社会责任,与社会形成和谐关系,从而巩固和发展现代工业社会。

1.前提假设

在重商主义原则上建立的“经济人社会”,企图通过“经济自由”带来“社会公平”,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发生。随着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经济领域以至于整个社会的结构都被改变,经济自由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工人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没有融入企业组织,从而无意为企业和社会承担责任。企业管理者只追求经济效益,不在乎诸如维持社会信仰、给予工人尊严和保证就业与社会稳定的社会责任。从而造成社会、企业、个人三者的脱节,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生。世人急需一种新的观念和制度来组织社会,这种观念和制度必须建立在工业化大生产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且保证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时的西方工业社会中,管理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型组织的管理质量参差不齐,比如福特汽车公司在老福特的一人独裁之下就日渐没落。而通用汽车在二十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十分有效的管理原则和方式,成为美国汽车行业的代表和美国最杰出的公司之一。通用汽车公司还率先开始探索现代公司生活的社会问题。

《公司的概念》试图基于通用汽车的实际,提出改善企业的管理,明确公司与工业社会的关系的办法与思路,从而解决存在于工业社会中的问题。

2.理论框架

公司是一个组织人们努力实现共同目标的社会机构。公司的本质和目标在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本书旨在从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对企业进行社会和政治分析:将公司作为独立的主题对其运行进行分析;作为社会的代表性机构,阐述大企业能否实现它所处社会的信仰和承诺;分析公司目标和社会功能的关系。只有同时兼顾这三个方面,公司才能在社会中发展,我们对公司的分析也才能完整。

2.1 公司的运行

生存是公司的最高法则。作者首先提出公司的生存与成功运行取决于它能否处理好三个相互依存的问题:领导问题、基本政策问题以及行动和决策的标准问题。对于大企业来说,持续产生足够有才能的领导尤为重要。同样,大企业还必须具备满足长期利益的基本政策。在实施各项政策时,还要有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客观评判标准。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要求,企业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

而通用汽车公司却很好地处理了这三个问题,它的原则是——分权。分权的含义就是相互区别的双方(可能是上下级也可能是母公司与经销商之间)没有哪一方占据绝对优势,而是相辅相成,在共同利益的指导下尊重对方的作用或利益。整个公司采用联邦制组织形式,试着用最多的自主权和责任将大公司统一起来。分权不仅没有局限于核心管理层和分部经理之间,而且延伸到了包括工头在内的所有管理人员;不仅没有局限于公司内部,还沿用到了合作伙伴身上。分权原则和其他多种方法使通用汽车成为了一流公司。

2.2大企业和社会的信仰、承诺

作者首先提出了社会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社会的力量和生存取决于它能否充分实现它的基本承诺和信仰。而作为社会代表性机构的大公司有责任保证实现社会承诺和社会信仰——在美国就是维护道德价值,保证每个人的平等和社会地位、行为权力。作者敏锐地意识到,公司作为工业社会的代表机构,必须承担起社会基本组织的责任。公民必须成为工厂的一员,即雇员,通过工作,才能赢得社会地位,实现社会价值,获得自我满足。由此实现美国社会的基本承诺。通过分析作者相信大企业能为企业中的所有员工在工业社会中实现机会均等,通过加强工人和工作、和公司的联系,以及提供工资保障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从而实现社会承诺和社会信仰,而且也十分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实际上,这里的真正价值在于提出了工业社会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即公司成为社会基本组织,履行社会功能,个人依附于公司,实现社会价值。

在这一章中,作者实际上认识到了传统的“经济人假设”是错误的,他指出,人的满足感取决于他们受到的重视程度,取决于认可、意义和工作与社会的关系。他提出的唤起工人们的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多种方法实际上指出人是社会人,需要满足工人的种种社会需求。

2.3公司发展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现代工业社会都必须把大型企业作为工业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只有当大公司对于自身效率的要求,和社会追求稳定运转与繁荣对效率的要求,二者在同一项经济政策中变得和谐时,一个基于公司的工业社会的运行才能得以继续。并且二者是完全可以达到和谐的。原因有四:(1)公司的目标——营利性对于社会来说是必须的。因为首先营利性是对于所有经济行为的风险性的回报,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石。并且利润也是新的资本设备的唯一来源,也就是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经济燃料,它同时也支持着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非营利机构的运行。总之,盈利性是生产的衡量标准和决定因素。(2)盈利动机虽然被很多人所诟病,但它却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首先,在一个确认经济进步与经济目标对社会而言是有效的、有益的社会里,盈利动机将个人动机与意愿统一于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之上。其次,人都有权力欲和野心,而盈利动机可以驾驭它们,使之为社会宗旨——经济进步而服务,以致保护所有人的生命和生活。但是作者同时指出,这种引导也是有前提的,自由企业社会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防范措施。(3)对于市场机制这一颇受争议的话题,作者首先肯定它的积极意义:市场机制十分高效地分配了社会资源,将个人动机和行为整合为服务于社会利益,同时决定了经济行为的方向并通过人的经济需求对生产的最终判断来抑制错误的发生。然后,作者也指出了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同时声称,在现有的条件下没有比市场机制更有效的方法了,而在它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入政府干预。政府干预必须在那些纯政治性的和市场调节不如政府调节有效地领域进行,并且政府在权衡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重要性时仍然需要依靠价格机制来决定。(4)只有在个人的经济需求和决策具有社会有

效性并对社会经济起决定作用的时候,即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的时候,这样的一个社会才能成为自由社会。

工业体系的未来取决于它提供充分就业的能力。长期的失业不仅会带来灾难性的经济后果,更会危及整个社会的凝聚力。而如果能保证一定的充分就业,工业社会甚至可以经受得起严重的经济混乱和震荡。作者发现,只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得以维持,就业状况就一定会恢复,萧条也将避免。只有通过私人企业而不是政府的大规模投资,才能保证生产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并规避政治风险。

要做到社会的和谐和长治久安需要政府和公司双方共同的努力。政府必须建立有效的经济政策,而对于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大企业责无旁贷。

3.理论应用

为了充分说明公司的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作者对通用汽车公司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也通过美国乃至西方社会的现状进行论证,并且针对多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实践方案。

3.1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

通用汽车公司通过分权原则有效地处理了公司生存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领导问题、基本政策问题以及行动和决策的标准问题。

通用汽车公司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

通用汽车公司采取的治理结构是事业部制。公司由母公司和多达30个的分部组成。公司的领导核心是一个由总裁和两名执行副总裁(他们主管各个生产分部),以及董事会主席和副主席(他们主管多个职能工作组)组成的领导小组。它通过政策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并与之共同合作来工作。政策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还下设了多个规模较小的专门委员会。各分部除了雪佛兰、别克和费希尔车身这三个规模最大的分部能独立完成所有生产之外,其他的会依据生产需要组合成集团。每个分部的具体情况各具特色,但一般会如雪佛兰分部一样拥有生产经理、总工程师、销售人员、主管会计、人事经理等职能经理。管理委员会和政策委员会由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官员、曾担任职能部门官员的董事会成员和股东代表组成,负责全面掌握公司信息,帮助成员了解政策和决策。它通过专门委员会实际展开工作。每一个专门委员会由主席负责,主席同时也是公司副总裁,专门委员会由专业人员,其他领域的高级领导层成员和高级经理组成。董事会主席和副主席主管的职能工作组主要负责向领导层和各分部直至各层管理人员提供建议,汇报情况,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共享。三个独立的大分部经理和其余的集团经理同时也是公司副总裁,是政策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他们在核心管理层中代表集团(分部)的利益,在集团(分部)中充当核心管理层的代表,集团经理也充当分部经理的顾问。

·核心层管理与分部管理的关系

在分权体制下,核心层管理与分部管理的关系可以通过核心层的两项职能体现出来。首先,它是分部经理的服务者,帮助他们更有效、更成功地实行自主管理。其次,它又是公司的老板,核心层必须把优秀的分部高级经理们团结成一个团队。为了实现这两项看似矛盾的实则相互依存的职能,公司采取了多种方法:(1)通过核心层管理的权力为每一个分部和整个公司制定目标,进行决策,预见和解决问题;(2)通过核心管理层决定分部经理的权限以及他们的任用和解雇;(3)核心层管理必须始终关注各分部面临的问题和取得的进步;(4)分部经理不必担心纯粹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以外的问题;(5)最后,通过核心管理层的职能部门随时向分部经理提供建议和帮助。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通过高额的红利分配制度使管理人员实现经济的独立,从而维护了民主的气氛,并且通过将管理人员的收益与公司业绩挂钩,激励他们更有效地工作。

·制度保证

为了保证分权的实行,公司还有两项法宝:1、公司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并使每个人参与公司决策,从而使每个人不光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确责任归属。这些方法有:主管一组分部的副总裁、职能工作组和附属委员会的信息收集和共享交流,各层员工代表参加的公司大会等。2、公司拥有一套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从而保证了人们的和睦相处和开诚布公,同时避免了论资排辈的管理方式,维护了联邦式的团队合作。它包括两个评价标准:(1)从生产成本中剔除了所有外部和暂时性的因素(尤其是商业周期带来的波动)的能衡量所有业务单元生产效率的基础价格。(2)通过销售额在同类价格的产品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来衡量的市场竞争地位。

·分权实践的原则

分权原则并不意味着公司刻板地在进行所有活动时都严格遵循这一方式,相反,公司在很多时候都会依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但是,分权必须成为大方向,所有的活动都不能偏离这个方向。

·公司与小企业合伙人

汽车生产商与小企业合伙人——经销商之间虽然相互依存,但也存在着潜在的巨

大利益冲突。而生产商又往往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当经销商不能良性发展时,实际受损的仍然是生产商本身。通用汽车公司通过分权原则实现了二者的双赢。公司的经销商政策包括:(1)采取措施,防止公司销售人员向经销商施加过多压力;(2)帮助经销商提高效率,维护他们的利益;(3)以经销商和制造商共同的长期利益为前提,解决目前利润的潜在冲突。公司还在内部成立了两个机构以有效处理这个关系:经销商委员会负责向核心管理层传递经销商的声音;汽车支持分部作为一家风险投资机构,由公司提供资金,向经销商提供贷款,同时也成为了经销商的直接利益攸关方,代表他们的利益。

·分权原则的利弊

在对通用汽车进行了长期观察之后,作者发现,分权原则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持续地为组织培养大批高素质有经验的管理者。各管理层都拥有充分自主权,可以提供充足的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库。它也拥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人才。核心管理层的多人管理也避免了一人当家时最高管理者一旦离开就没有人能胜任这一缺陷。但是分权的缺陷仍然存在。它尚没有解决大型组织的两大问题:(1)培养管理人员(全才)还是专业人员(专才);(2)怎样打破大型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必然面临的孤立状态,即无法理解其他阶层、社会地位的人的想法和做法。

3.2公司能否实现美国社会的基本承诺

公司中深感不满的是工头和工人两个阶层,他们声称自己缺乏足够的机会,以及满足感、成就感。只有实现机会均等和唤醒人们的公民意识才符合大公司和社会的利益。

面对工头时,对于机会问题,通用汽车采取了多种尝试,也有人提出了各种建议:(1)对工头推行上一章所述的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从而正确评价他们;(2)为工头提供培训,让有前途的工头承担更多责任,以便测试他们的能力;(3)一些分部努力吸纳工头进入管理委员会;(4)实行岗位轮换、提供更高岗位的尝试机会以使工头积累更多经验;(5)对有前途的工头提供集中培训。等等。而对于工头的工作态度问题,作者发现,工头处在工人和管理层之间,兼具两者的特性,并受到双方的巨大压力。工头本身愿意与管理层保持同一地位,而这则取决于工人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只有工人也能享有地位和职责,那么工头的中产阶级地位将牢不可破。

面对工人,本书提出了一整套的方法。1、解决机会均等化问题:(1)通用汽车公司为工人提供培训,比如通用汽车学院开设的多门基础课和专业课;(2)为工人们创造发挥潜能的空间,让他们在工作中也能获得知识和培训,如定期轮岗,提供重要岗位的机会等;(3)以正规心理测试为参考决定工人的工作起点;(4)努力激发工人的工作热情,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发明创造。2、满足工人的归属感和成绩感:(1)创造性地运用大规模生产方式,采用最适合生产本身的方法组织生产;(2)建立工人与工厂、产品之间的联系,满足其社会需求:a、公司曾实行过提建议制度,建立在工人建议基础上的工作指导和谈话变得与工人息息相关;b、让工人参与设计、制定他们自己的工作计划;c、想方设法,满足工人对其所在企业的兴趣,由工人主动提出问题;d、培养工人的进取心、责任感和参与精神;e、让工人参与工厂的社区管理,为自己谋福利;(3)、在客观依据与集体谈判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客观工资体系,同时建立工资保障制度,以更好维护劳资关系。

3.3工业社会的经济政策

工业社会的经济政策应该是怎样的呢?

首先要防止出现垄断,因为垄断排斥了市场竞争,危及公司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公司又应该在分权的原则下尽力扩大规模,因为规模庞大的公司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而企业最有利于社会利益的那一点就是这两者的临界点。

其次应在必须排斥市场的领域和出于社会稳定、公平的考虑必须由政府承担起责任。

第三,要保护人力资本和人为的经济财富,鼓励资本积累用于未来的投资。

第四,要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做到以上两点,首先政府需要改变目前以自然年为单位的税收政策,代之以经济周期(通常为7—15年)。具体方法是这样的:仍然每年对企业征税,同时以一个商业周期对其税收进行最终的调节。这样一来,企业就能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最大限度地利用资金,并且建立应对未来意外事件的准备金,而政府也没有损失税收。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当在准备金之中划拨一部分以建立就业基金,在萧条时用于扩大生产性投资。就业基金的设置需要政府的税收调节以保证其用于投资和增加就业。它本身也能缓解劳资紧张关系——工人们更愿意牺牲部分工资来保证将来不失业。

4结论与思考

《公司的概念》以人为本,重视公司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公司内外)上的方法和作用,而这也是管理的正确思路。本书从三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对大公司进行分析。首先提供了一套有效组织大公司管理的方法,即建立联邦制的组织结构,以分权原则处理公司内的各种关系。然后指出了大公司对于维护社会信仰的重要性,呼吁大公司考虑工人的社会诉求。最后分析了大公司与工业社会的辩证关系,呼吁公司和政府都承担起相应责任。这是对公司管理乃至任何大型组织管理的巨大贡献。

《公司的概念》一书是一本管理学的巨著,同时它也不仅仅限于管理学。本书从社会政治学的角度,试图向读者展示一个以公司为基本组织,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社会,在这之中公司不仅推动经济发展而且承担社会责任,社会成员具备公民意识并获得经济和心理满足。这在当时是崭新的和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现在,西方国家的公司都十分强调社会责任,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我看了网上很多对《公司的概念》的评论,很多人表示,在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维护员工社会需求这一方面,中国的公司还很不成功,这有包括企业发展水平、领导者素质、经济制度等多方面原因。这说明中国的市场经济仍然需要发展完善。一部分人表示,此书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书名应该改为《公司社会学》,因为本书着重于分析一个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责任。我想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价值所在。有些人表示,作为德鲁克早期的著作,本书的观点仍是不成熟的甚至是书生气的。对于这种观点,因为我的知识水平和阅历的欠缺,不能对此作出判断。

德鲁克说过:“任何实现的过程都是不完善的过程产生的不完美的结果,任何理想的设计都是书生气的不切实际的。”也就是说永远不会存在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状态,同时也告诫我们要证实现实和规律,重视实践的重要性。正如德鲁克所说,“重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发现正确的问题。”他多次声明他在本书中提出的方法绝对不是最好的,之所以提出它们,只是想说明:如果人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这些问题都有很大的解决空间,人们可以不断地完善制度,不断地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完美。

最后,希望我们的政策制定者们和企业家们都读读这样的书,希望通过所有中国人的努力,完善我们的制度,发展我们的国家,造福所有人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