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2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2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2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一。阶段特征:本单元复习从(1840)年到(1949)年近110年的中国近代史,主要有两条线索:

第一:列强侵华史即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列强侵华不同阶段的阶段特征

西方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组成部分。列强侵华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矛盾息息相关。

1、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打开中国门户和半殖民地社会的开始

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以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也有早期的资本输出。侵略过程中列强间关系以相互勾结为主,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封建俄国。

(1)背景: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是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特征的根本原因。西方处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美等国工业资本主义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迫切需要打开中国的大门。(2)主要国家:英、法、美、俄

(3)主要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市场体系,满足国内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两个市场)(俄国以满足领土扩张为上的)

(4)侵略手段:军事侵略敲开大门,政治侵略攫取特权,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手段(5)侵略范围:限于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6)主要表现:两次鸦片战争

(7)影响:

①政治上主权不断沦丧,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变化)

②经济上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也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外资经济、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产生等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③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④外交上列强取得了很多侵略特权,也客观上使清王朝被迫开放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阶段:瓜分中国狂潮和半殖民地社会的最终形成

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上,由掀起瓜分狂潮到逐渐实行“以华制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过渡;文化侵略也日益加强。侵华的主要国家中,英、法、俄等老牌殖民国家势力下降,美、德、日等新兴国家实力上升,独立侵华。它们在中国既勾结又争夺。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共同支配,美占优势,后在“一战”期间日本独霸。

(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是该时期列强侵华特征变化的根本原因。19世纪晚期,更多的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特别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垄断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领土已基本被瓜分完毕,所以加紧了对华争夺。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加紧对中国侵略。同时,各国间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英、法发展相对缓慢,美、德发展迅速,俄国相对发展且有浓厚封建军事性,日本利用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而独霸中国,由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间的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所以采取“以华治华”的政策。

(2)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主要方式: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从“中外和好”到瓜分狂潮,再到“以华治华”

(4)主要表现: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英俄日对中国边疆的侵略

(5)影响:使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①社会性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政治:②民族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高潮

③清王朝为延缓其统治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经济:西方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严重摧残了中国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市场附庸

思想: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中,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对封建思想形成巨大冲击,形成两次思想解放潮流;科举制度走到了尽头

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激烈的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对华争夺及日本两次独占中国局面的形成与结束

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主要方式是从“以华制华”到独占中国。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日两国,英法成为侵华活动的配角。他们在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到日本独霸。

(1)背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为日、美侵华创造了条件;一战使英法德等国受到严重削弱,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战后美日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加紧对中国争夺,美国凭借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华盛顿会议上以“门户开放”政策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境地。美国在华势力上升;但随着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日本法西斯上台乘机发动侵华战争,再度独占中国。中国国内局势动荡,特别是蒋介石大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最终打败了日本法西斯。

(2)侵略政策:“以华治华”——从扶植旧军阀到扶植蒋介石新军阀

(3)发展:30年代日本加紧推行“大陆政策”,并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4)影响:“以华治华”总策略未变,扶植反动势力,干涉破坏中国革命,致使中国长期不统一,处于内战分裂状态;野蛮的经济掠夺使中国蒙受巨大损失,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美、日之间的关系也影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

4、二战后,美国的“扶蒋反共”和朝鲜战争

这一时期美国侵华的阶段特征:帝国主义的侵华方式先是“以华治华”,即扶蒋反共,经济上凭借雄厚的实力,打着平等的旗号,大肆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军事上以援助为名,加紧控制中国;文化上输出美国价值观,扶持亲美势力。后发展到孤立、封锁、包围、不承认新中国。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是美国。

(1)背景: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控制中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在冷战格局下,竭力扶植蒋介石,扼杀革命,妄图建立反共反苏的亲美政权。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异,美国又采取了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政策,发动朝鲜战争威胁我国安全,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我国解放台湾.(2)影响:促使中国内战的发生,延缓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步伐,但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同时,给新中国造成了极大困难,而抗美援朝的胜利,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给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第二是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

●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抗争与探索的阶段特征

1、鸦片战争—甲午战争(1840-1895年)。探索的主体阶级是地方阶级和农民阶级,探索的主流主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推动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芽,但未能付诸实践。

19世纪60年代以后,地主阶级洋务派继承抵抗派的“师夷长技”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等主张,掀起了长达30余年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运动的破产。

这一时期,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先进人物,企图用拜上帝教和绝对平均主义来改造中国,掀起了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后期,洪仁轩还提出了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但在当时条件下无法实行,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最终失败。

这一时期还有了早期的维新派。尽管其主张不系统也没付诸实践,但为康、梁的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

2、甲午战争—辛亥革命(1894-1912年)。探索的主体阶级是民族资产阶级,探索的主流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洋务运动后期,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代表早期资产阶级要求的早期维新派,主张不但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更要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这些主张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

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西学、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他们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是民族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勇敢尝试,引发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最终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脱离群众和封建专制力量的强大而归于失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组织上,先后建立了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思想上,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与保皇派进行论战、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武装斗争上,发动了一系列的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最终瓦解了清朝统治;政权建设上,1912年初成立了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南京临时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1912年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但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最终失败。

19世纪末,面对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农民阶级主张以自然经济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北方农民掀起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但斗争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这一时期还有清政府为遏制革命而进行的“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912-1919年)。探索的主体阶级为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探索的主流主要是学习和提倡西方的民主、科学,进行思想革命。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激进派以西方的民权、平等、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力图从思想上铲除封建专制的根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成为近代又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它也未能给中国人民指明正确道路。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也进行了不懈斗争,开展议会斗争、掀起二次革命(1913年)、倡导护国运动(1915-1916年)、领导护法运动(1917-1918年),但最终都失败了。

这一时期还有以张謇为代表的实业救国派,尽管不能振救中国,但为发展资本主义作出了的贡献。

4、五四运动—新中国建立(1919-1949年)。探索的主体阶级是无产阶级,学习的方向从西方转向俄国,“以俄为师”,探索的主流是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又经历了从走俄国人之路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这一时期,以民主党派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想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中间道路),遭国民党迫害而破产,与共产党并肩作战。

二。单元复习攻略

㈠命题规律分析:本单元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时间跨度大,线索多,涉及中国近代大部分历史事件,实际是中国近代革命史。很多社会热点与本单元知识相联系,考查角度多,考查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列强侵华史方面:主要考查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和影响,其中侵华史实是重点,而影响是难点,要辩证分析主观的(消极)影响和客观的(促进)作用。

2。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考查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两次革命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性是考查重点,说明两个阶级都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和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变,线索多。本考点与当今社会热点——台湾问题相联系,要求认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道理。

4。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相当活跃,很多高考题综合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考查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政治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派为争取民主共和,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而继续斗争;经济上,实业派高举(实业救国)旗帜,大力兴办近代企业,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文化上,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㈡单元复习技巧

本单元内容庞杂,需要分考点学习。在考点内要加强小专题的整理,以形成规律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1。列强侵华史:参考前面。

2。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

3。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第12课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45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历年广东高考:

二。鸦片战争( 1840 年)

㈠背景

1。国际背景

⑴经济方面:(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并向欧美扩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输出商品)抢占原料产地,并对外扩张。

⑵政治方面: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相继确立并不断完善。(以英国为例)

2。国内背景

⑴政治方面:封建专制统治在清朝达到顶峰,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⑵经济方面:明代中叶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到鸦片战争前,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日常生活品基本可以自给,对英国的外来有明显的抵制作用,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而欧美对于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有明显的需求,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⑶思想文化方面: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理学占统治地位。㈡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英国鸦片。

㈢经过:◆道光皇帝

1。林则徐和一批爱国将领的积极防御和抵抗

2。在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武装反抗外来侵略者。3。镇江战役中满族将领海龄壮烈殉国。

㈣结果

1。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在分析内容时将深远影响结合起来,找出对应关系。

2。在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获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的特权;1844年,美,法两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取得更多侵略权益。

㈤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政治方面: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 经济方面: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3. 思想文化方面,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4. 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5. 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㈥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教训和启示

1。原因:①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难以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中国和英国在社会制度,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等综合国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②直接原因——战争中军事指挥失当,策略上左右摇摆。

2。教训:落后必然挨打,妥协必败。

3。启示:保持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先进性;坚持(对外开放),紧跟世界潮流;反映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

㈦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

鸦片战争使中国从一个封建主权国家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同时也使从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农业国家转向一个半开放的近代国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使中国早期工业化得以开展,在欧美风雨影响下,中国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思想上,产生了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开中国近代思想的先河,同时以洪仁秆的《资政新篇》提出“以法治国”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政治民主化思想也出现。这都说明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是双方面的。

◆全面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1。对两个半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半封建社会。

2。两个半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半殖民地,指丧失(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政治上表现为外国侵略者逐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主权部分丧失,但在形式上保留了中国的政府。在经济上表现为中国的社会经济丧失独立的地位,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商品输出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半封建,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以封建地主经济为代表的封建生产关系继续存在,同时,中国的近代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文化上表现为西学东渐,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识传入并有所发展。

3。两个半社会作为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整体,则是以鸦片战争为标志开始的。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年)

㈠原因

1。根本原因: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市场,企业通过修约(增开通商口岸),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法国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2。客观条件:清政府正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为列强侵略提供机会。

3。直接原因:英法等国向清政府提出的修约被拒绝。

㈡结果:

1《天津条约》增开沿海沿江10外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2《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一区给英国。。。。

3《中俄爱珲条约》俄国共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㈢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

①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商品输出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②性质——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2。扩大:侵略力量,时间,区域,签约国,危害和影响等方面分析。

㈣战争的影响

1。政治上: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的破坏;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并逐渐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地主阶级洋务派兴起了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近代化起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思想上: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先进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持封建专制统治。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列强侵华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相结合,两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联系,它反映了列强要求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的侵略特征。

第14课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课程标准——

一。历年广东高考:

二。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

㈠二十世纪90年代的时代特征

1。世界形势

①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不断深入开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扩张。美国和德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超越老牌的英国和法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了变化。

②政治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世界范围内基本建立起来,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2。中国形势

⑴政治方面:晚清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

⑵经济方面: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艰难步伐,民族工业的产生,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⑶思想文化方面: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3.日本形势

⑴政治方面: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建立。

→1889年,日本明治天皇颁布了御赐《大日本帝国宪法》,标志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明治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广大工人,农民的生活极端贫困,劳动人民不断反抗。

⑵经济方面: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出现高潮,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国内市场狭小,生产发展受阻。

⑶对外关系:日本政府制定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以缓解国内的社会矛盾。

㈡导火线: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㈢战争进程

◆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等率官兵英勇作战。

◆反割台斗争,台湾各族人民在(邱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痛击日军。

㈣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屈辱的条约《马关条约》

●从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默许日本侵华,到《马关条约》后近日本归还辽东半岛,反映出

列强既相互勾结,又充满矛盾斗争的关系。

●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的时期。

㈤《马关条约》的签订所产生的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方面:它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瓜分中国,使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

→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经济方面:民族工业的发展受严重阻碍;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推进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文化方面: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

→先进中国人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转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2。对日本的影响:战争使日本得到了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

3。对远东局势影响:日本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发展为远东的重要国家,而中国的地位大幅度下降,列强对远东的争夺更趋激烈。

四。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

㈠原因:

1.根本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过渡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资本输出)的场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把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引起帝国主义的恐慌,要消灭中国人民的抵抗力量。

㈡过程:略

㈢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㈣影响: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封建经济(逐渐解体),同时中国经济也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样,中国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

(4)(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总体上看,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由抗争到勾结、最终被完全驯化的这样一个过程。至此,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趋于汇流。此后,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一是反帝必须反封建,二是要想民族富强,必须要先实现民族独立。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历年广东高考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㈠政治方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鸦片贸易使大量白银外流,银价暴涨;战争产生的费用和巨额赔款分摊到人民大众身上。㈡经济方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商品经济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打开中国大门,它们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及侵略特权,疯狂地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大量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破产。

㈢组织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借此组织发动群众。

㈣思想文化方面:洪秀全借助西方基督教的教义宣传平等,公有,互助思想;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兴起了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持以制夷的思想。

→农民阶级借助西方宗教来宣传革命思想,这是太平天国不同于以前农民运动的一个特点。㈡太平天国运动过程:1851金田起义——1853定都南京——1856天京变乱——1864天京陷落

㈢太平天国运动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①《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围绕土地为核心展开的原因

⑴社会根源:广大人民无地,小地,负担沉重。

⑵历史根源:“等贵贱,均贫富”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

⑶阶级根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提出的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获得土地。在小农经济基础上追求平等,平均的思想。

②颁布:|(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

③内容

(1)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2)规定土地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与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3)规定产品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④目标: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⑤评价

⑴革命性——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阶级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并将其形成革命纲领,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而且它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常。→规定体现了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平等权利。

⑵空想性——A平均分配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B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C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权的逐步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成为泡影。

⑶落后性——纲领是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出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2.洪仁玕和《资政新篇》

①背景

(1)国内时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急需改革内政、富国强兵,扭转形势;

(2)国际形势-(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发展主流,并初步形成世界体系;

(3)个人经历-洪仁玕游历香港,学习、研究西方政治、经济和社会学说。

②内容:

(1)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2)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3)文教上兴办新式学校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等。

③特点:不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主张效法西方的(民主)政治。

④评价:

⑴革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它是一个改造封建社会,救国救民的方案。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太平天国政权,进行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⑵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的迫切愿望,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和历史进步性。

⑶局限性——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也缺乏实施的阶级、经济基础,根本没有实施。

㈣太平天国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参考教材

㈤教训:太平天国的失败充分说明作为小生产者,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由传统意识向近代观念的转变,也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二者均未得到有效实施,然而其根源有本质的区别:《天朝田亩制度》是因为有空想性,根本不可能得到落实;《资政新篇》提出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略带超前性的具有进步性的构想方案,只是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没有得以实施

两者的经济主张既不是继承关系,也不是发展关系,而是根本对立的——前者主张建立小农经济社会,是落后的,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是先进的。

◆太平天国运动体现的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

(1)背景:太平天国除具备以往农民起义的原因外,增加了由于(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这一原因。

(2)起义形式:太平天国运动利用的是外来(宗教教义)组织发动民众。

(3)思想上: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大胆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4)任务: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外来侵略)的任务。

(5)失败原因:太平天国的失败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的结果。

(6)在国际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国家革命运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选修课——近代中外重大改革——维新变法(年)

◆课程标准——

一.历年广东高考

二.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

㈠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后,中国()加深,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㈡经济基础——()。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因素或条件

1.(),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并设立商部()。

3.民族资产阶级兴起的()的推动。

㈢阶级基础——(),开始作为一支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

1.基础: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⑴原因:()和()

⑵代表人物:()()

⑶思想主张:

⑷作用:为康梁的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

⑸局限性:没有形成系统,也没有付诸实践。

四.维新变法的过程

㈠序幕——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㈡发展——建立组织,创办报刊

→1895年康有为等人创办《》,1896年康有为创办《》,梁启超创办《》。

→宣传了维新变法,扩大了影响,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五.高潮——百日维新

1.直接原因——1897年德国强占()。

2.施政纲领——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的《》。

3.变法开始标志——()年光绪帝颁布()诏书。

4.基本内容:

①政治上()

②经济上()

③文教上()

④军事上()

◇变法将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搁置起来。

六.维新变法的评价

⑴性质: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的()运动,又是资产阶级的()运动。

⑵进步性:

①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维新思想使国人心态随之改变,学习西方成为一种时尚,变革成为一股潮流,清末新政沿用维新方案是例证。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②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变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近代民族意识,促进民族觉醒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③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制,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⑶局限性:变法没有涉及到实行君主立宪制等内容;只是局限于社会的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

七.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㈠主观原因

1.根本原因——(,)2.策略错误,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3.变法措施过激,急于求成。

㈡客观原因——顽固势力的强大;光绪帝无权;袁世凯的叛变。

◆农民阶级的反抗外来侵略运动——义和团运动

一.历史背景

㈠根本原因: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㈡直接原因:外国宗教侵犯民众的利益。

二.概况:(1)1899年底,袁世凯血腥围剿义和团,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向京津地区发展。(2)廊坊阻击战,抵抗八国联军,攻击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3)清政府对各

国宣战后,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对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的评价

→扶清,具有爱国保国的含义,却又将“中国”,“大清”等观念相互混淆,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既不反对清政府,也不反对专制制度。

→灭洋,触及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具有反帝爱国的正义性。但对洋人洋教和外来事物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如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

→采用了封建迷信的极端落后的革命手段。如神发怒,佛发愤,派我下山把法传。。。神出洞,仙下山,扶助大清来练拳。。。

三.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四.意义:(1)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光辉一页。(2)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第15课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历年广东高考——

二.辛亥革命的含义:

1.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的武昌起义。

2.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从(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到(1912 )年2月清朝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的一系列革命活动。

三.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㈠经济方面: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民族资产阶级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㈡阶级力量: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队伍迅速壮大。

㈢政治方面:中外民族矛盾加深。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清末新政中的经费由民众负担,沉重的税收加重了民众的负担,激化了矛盾;预备立宪是清政府借立宪行集权之实的把戏,使更多的知识分子倾向于革命。

㈣思想文化

1.随着新式学堂的兴办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了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经有6万多所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后,大量以参加科举谋求官职的传统文人失去了出路。

2.革命派通过与改良派的论点,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反封建思想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体制。都着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②.不同点:

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常说)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思想。革命派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革命)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

产阶级革命思想。

维新派主张用(改良)手段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未提出土地纲领。革命派主张用(暴力革命)手段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

㈤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和同盟会的成立。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而后,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相继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㈥.军事准备:同盟会成立后,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㈡中国同盟会

1.成立过程:略机关刊物是《民报》

2.政治纲领:“三民主义”

⑴民族主义——民族革命

→鞑虏是历史上汉人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民族如蒙古族、满族等的蔑称。反映出孙中山的驱满排满情绪。这里指推翻满族贵族专制统治,并不是针对每一个满族人来说的。

→因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暗含了反帝的思想。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的任务之一是赶走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恢复中国的全部主权,纲领中虽然有赶走帝国主义走狗清政府的内容,但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⑵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由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⑶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此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

→土地纲领承认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得不到农民的支持,三民主义在农村的传播非常有限,对农民的影响非常少。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4.作用: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㈢武昌起义

→五族共和------以五色旗作为国旗,分别代表汉族(红);满族(黄);蒙古族(蓝);回族(白);藏族(黑)。

在处理国内民族关系和增强整个中华民族意识问题上,孙中山的民族观内涵已有了明显进步和发展。此时的孙中山已不再把满、蒙等民族排除于中国之外,表达了他们要建立“民族平等”的新国家的深切愿望。

→首义之旗。图案由红底、黑九轮角和18颗小黄圆星组成。红底、黑九轮寓意“铁血精神”,表示决心用武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黑九角代表《禹贡》中记载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分布与九轮角上下的18颗小黄圆星,代表当时内地18省人民,示意国家统一、民族和睦、前途光明;圆星呈金黄色,表示与满清对立之汉族炎黄子孙。

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㈠颁布的必要性

1.中华民国成立后,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宪法以确定国体和政体。

2.(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3.主要目的在于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

1.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2.确立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分立制衡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规定国内各民族人民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

4.规定内阁制的原则。

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重要意义

它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彻底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形象。它反映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在当时条件下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民主与法制原则在中国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下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五.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㈠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历史功绩

1.政治上:它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民众获得了一些基本的权利。

2.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4.社会生活上:革除了一些封建陋习,社会风气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城镇化的发展。

5.文化上,知识分子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㈡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没有清除,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封建军阀窃取。

→封建制度包括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思想文化。辛亥革命只是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六.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任务的原因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没有经过资本原始积累,产业革命再到机器大生产的道路,而是封建阶级中的地主,官僚,和商人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投身近代工业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外国专家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和两股势力既有矛盾斗争又有依赖妥协的两重性。

→民族工业发展一方面受清政府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生产的机器,设备,技术,市场和管理都部分依赖于外国。

2.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是两大对立的阶段,资产阶级害怕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不敢发动群众参与到革命中。

第16课五四运动(1919 年)

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㈠国际背景

1.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攻占山东青岛,夺取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中日民族矛盾尖锐

2.在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列强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指明了新的解放道路。

㈡国内背景

1.政治方面: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推行黑暗统治,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袁世凯为称帝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曹代表谈判,章和陆在条约上签字。实行军事强权政治,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2.经济方面: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进入短暂的春天。

→辛亥革命的胜利,制定了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民众的爱国热情,抵制外国商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战时的物资大量从中国出口。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热潮的发展。

3.阶级基础:工商阶层才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中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参与工商业的人口和产业工人持续增加。

4.思想方面: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

二.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欧美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让给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三.五四运动的经过

㈠第一阶段:(1919)年(5 )月(4)日,至6月4日,运动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主要活动是(游行示威)和(罢课)。

◆五四运动的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益;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

惩国贼。

→主要为争取国家的主权斗争,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㈡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形成三罢斗争,即(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各地纷纷影响。口号有抵制日货等。。

→这次的反帝爱国运动与以前的运动有明显的不同,参与运动的社会力量具有广泛性。四.五四运动的结果:取初步胜利,使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初步而不是彻底,是因为山东权益仍掌握在日本,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五.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革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 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2. 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1840年到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此间,比较完整意义的民主主义革命是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1919年到1949年,此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六.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国主义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领导阶级:从五四运动开始,(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革命思想: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3.革命前途: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新政权的新社会。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从运动的起因看,列强的歧视和压迫是直接原因;从运动的宗旨和过程看,是为了反抗外国强权,维护民族利益。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这主要是指参加运动的各阶层,特别是工人阶级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彻底的斗争精神和姿态,而不是指斗争的结果。一场短短数月的群众性运动,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因此其彻底性绝不可能是这一意义上的

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

→成立阶段注意1921—1924年间的大事,主要为对中共一大,二大史实的认识;从1924年—1949年,这一阶段主要以(国共关系的演变)为主要线索。

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1.思想基础:中国一批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组织基础: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成立。

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共产国际是1919年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㈡中共诞生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上海法租界,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法租界的存在反映了帝国主义力量盘踞在中国领土上。

3.内容: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

◆对中共一大奋斗目标的评价

1.中共一大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性和无产阶级性。

2.中共一大没有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与革命任务,制定的目标太高,脱离了中国实际。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一大目标的制定,是完全照搬了苏俄的革命模式。是中共幼稚的一个表现。

㈢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当中的新如何理解

1.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2.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1922年7月中共二大

㈠主要原因:由于中共一大没有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与革命任务,制定的目标太高,不切实际,中共对革命纲领进行了及时的(调整)。

㈡民主革命纲领

1.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最低纲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

3.中共二大的伟大意义:

①中共二大制定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即中国革命走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符合中国国情。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敌人、革命性质、革命动力的基础上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这才是一个完备的无产阶级政党,因此中共二大才完成了建党工作。

→是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开始。

②中共二大上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则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开始,即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社会提出的科学结论。最低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主要在香港,北京,武汉,等大城市开展,但被镇压,共产党认识到单纯领先工人的力量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从1924年——1949年,是国共两党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当中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从(1924——1927)是国民大革命时期。

2.从(1927——1937)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3.从(1937——1945 )是国共抗日战争时期。

4.从(1945——1949)是解放战争时期。

→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好每个时期国共关系的影响因素,特征,结果。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俄为师”,照搬苏联模式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

→注意在抗日战争过程中,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演变,从之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侵略政策的转变,中国与苏联,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战场上互相配合,共同作战,同盟军在战争物资上提供援助,最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不同时期,共产党创建的根据地,分布特点,及军队的名称区别。

三.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_1927 年)

㈠合作的历史背景

1.在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中共的发展陷入低潮。共产党认为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无形中放弃了党在统一战线的领导地位,在战线处于被领导地位,失去了党的独立性。

3.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4.共产国际的帮助。

㈡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提出具体反帝斗争要求,认清了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关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危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内容演变成排满兴汉→反满贵族→明确反帝斗争。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奋斗目标基本一致,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㈡国民大革命概况

1.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蓬勃开展。如刘少奇,邓中夏等领导的工人运动。

2.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并取得重大胜利。

㈢国民大革命意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宣传共产党的纲领,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共产党得到极大的发展;党开始掌握部分革命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一次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加剧,特别是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猖獗。

→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等多地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㈣失败原因

1.客观上,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和联合绞杀;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

2.主观上,①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②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国民党右派妥协退让,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㈤教训

1、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是必要的、正确的,但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这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2、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必须放手发动农民,坚决依靠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3、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必须重视武装斗争,建立党和人民直接掌握的革命军队。

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注意把握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的表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注意“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㈠八一南昌起义

1.起义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

→并不是要通过南昌起义这样的一种起义方式来夺取国民党的政权,共产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

2.过程:略

3.起义的意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是中共企图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㈡八七会议

1. 主要目的——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

2.内容——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3.伟大意义——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㈢秋收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长沙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㈣工农武装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从而否定了(走城市)的道路。

(1)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2)政权建设: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共和国到1937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截止。

(3)武装斗争:开展武装斗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前四次“围剿”。

◆这一时期红军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南方省与省之间的边界地区。

㈤工农红军长征

1.历史背景

⑴民族矛盾尖锐: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向华北进逼,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沦丧。

⑵阶级矛盾尖锐:国民党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⑶直接原因:红军反围剿失败。

→在第五次战役中,由于毛泽东失去领导权,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原名秦邦宪)采纳德国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放弃过去四次反“围剿”斗争的积极防御方针,将这场战争定性为国共之间的决战,采用军事冒险主义,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抵抗国民革命军,决定在国民党之前抢先行动,发动所有红军展开全面进攻,并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

2.过程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转折:遵义会议

⑴时间和地点:1935年1月,贵州遵义

⑵内容: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和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⑶意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解决了党内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在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它只是从军事上,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而没有全面,彻底地清除党内的左

倾思想。

4.胜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注意该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分布特点。根据地扩展到北方和西北地区,远离南京,并且力量超过南方。

5.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㈣西安事变:(1936年)

1.历史背景

⑴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民族矛盾激化),国民党内部发生分化。

→部分主张以抗日为先,部分主张以共剿为先。

⑵共产党中央红军抵达陕北,确立抗日统一战线政策

→1935年中共在长征途中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⑶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中共在北平举行了大规模的大学生示威游行,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获得全国民众积极响应,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给实行“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政策”的国民政府巨大压力。

2.经过:1936年(12 )月(12 )日,(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