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教师招聘-2014年特岗教师《中学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4年特岗教师《中学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2)

欢迎来到黑龙江教育信息网,黑龙江中公教师考试网提供黑龙江教师招聘、黑龙江教师资格、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持教育万能论的教育思想家是()。

A.马克思

B.爱尔维修

C.狄德罗

D.涂尔干

2.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3.“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论是()。

A.个人本位论

B.宗教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兴趣本位论

4.《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5.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科技进步

B.生产发展水平

C.政治需要

D.产业革命

6.《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基础教育权属于()。

A.中央

B.地方

C.学校

D.家庭

7.我国当代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班集体建设

B.搞好教学工作

C.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D.教书育人

8.在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中,()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

A.备课

B.上课

C.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

D.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9.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10.知识直观的类型中,()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广泛使用。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符号直观

11.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决定,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培养的对象,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观点的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形式教育

D.实质教育

12.()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A.波斯纳

B.特韦尔克

C.布鲁巴奇

D.布鲁纳

13.科尔伯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成熟是指()。

A.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B.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方面

C.道德信念的形成

D.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

14.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沃尔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15.“距离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所表达的内容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A.概念

B.原理

C.规则

D.技能

多选题

1.认知策略包括( )。

A.复述策略

B.计划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 )。

A.家庭教养模式

B.学校教育

C.同伴群体

D.社会宣传媒体

3.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典型反思方法包括( )。

A.对话反思法

B.观摩反思法

C.理论反思法

D.课题反思法

4.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 )。

A.学习任务的相似性

B.原有的认知结构

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学习的指导

5.衡量创造性高低的标准主要有发散思维的(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稳定性

D.独特性

6.下列( )属于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A.认知者本身的特点

B.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C.知觉的情境

D.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

7.依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特点是(

A.具体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主义

D.守恒性

8.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 )。

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9.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学习( )为主。

A.直接经验

B.书本知识

C.实际技能

D.间接经验

10.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是( )。

A.目的更明确

B.持久性明显发展

C.精确性提高

D.概括性更强

判断题

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体力和道德的平均发展。 ( )

2.场独立型学生比场依存型学生的问题解决水平高。 ( )

3.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 )

4.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 ( )

5.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评价功能。 ( )

6.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适应良好两方面。 ( )

7.从迁移的性质来看,倒摄抑制属于逆向负迁移。 ( )

8.课堂情境结构对课堂纪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上。 ( )

9.信度在测量学上也称为测验的有效性,指一项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 ( )

10.由于教育研究是理论性很强的研究领域,所以教师在开展教育研究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 )

1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 )

12.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

13.中国古代的庄子是内发论的代表。 ( )

14.教育历史上的“儿童中心论”是学生观的一种典型代表。 ( )

15.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 )

16.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早。 ( )

17.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教育者要因材施教。 ( )

18.备课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时教师应把全部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 ( )

19.在同化性迁移中,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是在最初的学习中建立起来的。 ( )

20.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 )

简答题

1.培养和建设班集体,班主任需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2.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综合分析

1.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与同学追逐打闹,花钱无节制,甚至连放学回家的车费都要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他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

问题: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将如何运用有关德育知识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小学时成绩优秀,并在初中的入学考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班级。进入初中后,因学习不适应,渐渐地成绩下降到二十几名。这对小明的打击不小,从此,小明来学校时总把衣服的拉链拉得很高,将头藏进衣服里,不愿见人。

问题:

(1)小明的这种状况属于什么心理现象?

(2)造成小明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帮助小明摆脱困境?

3.小杨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一直不佳。当老师在课上布置练习的时候发现小杨对应用题的理解毫无进展。

“加油,小杨。我知道你能做出这道题的。”老师在小杨耳边低语,“好好花上几分钟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把题目分解成几部分,等一下我会过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

几分钟后,老师回来问道:“怎么样?”

小杨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显然他已经开始摸到了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动手解答,他说:“他们想知道这单价降低的百分比。”“很好,你还知道了些什么?”老师笑着说。

当小杨开始解释他对问题的理解时,老师不断地问相关的问题让他回到合适的思路上来。当他终于解决了问题后,老师笑着说:“太棒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你现在再重新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几分钟,我会再来看看你最终的解答,好吗?”最后,小杨自己解答了这道题。

问题:请分析该位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单选题

1.B【答案解析】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他认为人是教育的产物。

2.B【答案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即为各个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身心特点,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3.C【答案解析】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是两种对立的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题干所述正是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具体体现。所以,本题选C。

4.C【答案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但决不直接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即注重引导启发学生,这是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5.A【答案解析】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现代科技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蹿人的素质要求并引发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正是人们在自觉适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要求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科技进步的需要。

6.B【答案解析】略

7.D【答案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全面实现教育目的。我国学校教师现阶段为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就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良好基础。

8.A【答案解析】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中,上课是整个教学工程的中心环节;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环节;学业成绩的考核和评定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终反馈。

9.A【答案解析】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意思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10.C【答案解析】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想象而进行的一种直观的能动的反映形式,与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相比,它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

11.B【答案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标在于发掘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社会本位论的观点是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

12.A【答案解析】波斯纳认为经验的反思非常重要,并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13.D【答案解析】略

14.A【答案解析】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l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其理论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15.C【答案解析】略

多选题

1.ACD【答案解析】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也就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一般把认知策略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2.ABCD【答案解析】人格的发展是社会化的结果,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基本上有家庭、学校、同伴以及电视、电影、文艺作品等社会宣传媒体。

3.ABCD【答案解析】略

4.ABCD【答案解析】略

5.ABD【答案解析】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高质量的发散思维应当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6.AD【答案解析】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包括认识者因素,认识对象,知觉效应。认知者本身的特点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这些都是主观因素;逻辑推理也属于人的主观活动。因此本题选AD。

7.BC【答案解析】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表现在:知觉集中倾向、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主义。具体性和守恒性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思维特点。

8.ABCD【答案解析】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加速个体发展,具有延时价值,开始个体特殊才能,故ABCD均选。

9.BD【答案解析】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为主。

10.ABCD【答案解析】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观察力发展、记忆力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五个部分。其中,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是:(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

判断题

1.×【答案解析】全面发展并非平均发展。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协调发展,此外,也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2.×【答案解析】认知风格或认知方式是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无优劣好坏之分,不能决定学习或问题解决水平的高低。

3.√【答案解析】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和简缩性。心智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进行的,不必像操作技能那样把每一个动作实际外显出来,也不必用外部言语将每个动作逐一展现出来。

4.√【答案解析】因为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所以,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

5.×【答案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教育评价的功能有导向功能、鉴定功能、监督功能、调节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

6.√【答案解析】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归纳起来,心理健康就是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心理状态。

7.√【答案解析】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内容对先学习的内容的阻碍和干扰作用。在迁移中,根据迁移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起促进作用,负迁移起阻碍作用。又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先学习的内容对后学习的内容的影响是顺向迁移,反之则是逆向迁移。倒摄抑制既符合时间上的倒序性,又符合消极影响,因此属于逆向负迁移。

8.×【答案解析】课堂情境结构对课堂纪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以及学生座位的分配方面,而并非是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上。

9.×【答案解析】题于所述为效度。信度指测验结果的蘸后一致程度,表示所测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0.×【答案解析】教师在开展教学与研究上具有的独特优势是能够接触到第一手的资料.能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观察研究。

11.×【答案解析】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

12.√【答案解析】略

13.×【答案解析】孟子是内发论的代表。

14.√【答案解析】略

15.√【答案解析】学习是因经验引起的,而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并且是比较持久的变化,但不一定表现出外显行为。

16.×【答案解析】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晚,到清朝末年才出现。

17.×【答案解析】个体发展具有差异性,所以教育者要因材施教。

18.×【答案解析】备课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上好课。但教师在备课时,一般需要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的工作,而不是把全部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

19.√【答案解析】因为原有经验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

20.√【答案解析】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学科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简答题

1.【参考答案】(1)确定班集体的共同目标;(2)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3)制订班级规章制度;(4)发挥集体活动的教育作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参考答案】(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综合分析

1.【参考答案】(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作为小王的老师,我会既注重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重视其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我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

(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问题,我会加强对小王的思想引导。

(4)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过程,我会对小王思想的变化加以长期的关注,坚持长期抓、反复抓。

2.【参考答案】(1)小明面临的是挫折适应问题。

(2)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考试失败。小明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他不能接受成绩下降到二十几名的现实。

(3)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小明摆脱困境:

①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与思想准备。②帮助小明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目标。③让小明适度感受挫折,锻炼挫折承受力。

④帮助小明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争取以后考试考出好成绩。

3.【参考答案】在这个例子中,老师首先鼓励小杨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她使用引导的方式让小杨自己努力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提供明确的证据证明小杨在自己的努力下,同样可以取得不菲的进步,并最终把问题解决。由此可以看到,老师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具体表现在:

(1)表扬和批评。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说,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子中的老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

(2)归因表述。归因表述是老师对学生成绩原因的一个评述,它将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当一个学习者刚刚取得某种进步时,把进步归因于努力是必需的,这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例子中的老师把学生的进步归因于努力,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很大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中公黑龙江教师考试:https://www.360docs.net/doc/358690187.html,/?wt.mc_id=bk125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